文人石趣 -- 郑板桥论石与风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人石趣-- 郑板桥论石与风骨
郑板桥论石与风骨
1 )" style="WIDTH: 727px; HEIGHT: 374px" height=354 alt="郑燮的鈥湷笫垅潱擞胧1 )"
src="/DownloadImg/2012/03/1 321/22786658_1" width=718
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3/1321/22786658_1">
1 )" style="WIDTH: 732px; HEIGHT: 298px" height=29
2 alt="郑燮的鈥湷笫垅潱擞胧1 )"
src="/DownloadImg/2012/03/1 321/22786658_2" width=717 name=""
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3/1321/22786658_2">
郑板桥(1693-1765年)治印,有“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文。

一生饱读诗书、遍访人文遗迹。

乾隆十八年(1753年),为政十二年后,已届六十一岁的郑板桥因清刚
耿介、孤傲不羁被诬陷辞官。

离任之时作画并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

”表现出皈依自然的憧憬。

郑板桥重回扬州,从此绝仕途,以卖画为生。

诗朋画友纷纷来会,同为扬州八怪的李葂为迎接板桥赠联:“三绝诗书画” ,板桥脱口对:“一官归去来” 。

天然绝对惟板桥可当之。

郑板桥题画诗:“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之色。

”郑板桥崇尚君子之气节与风骨,曾画一独立高耸之石,题诗曰:“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

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

”陶渊明的精神如此嵯峨,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板桥画石而题文:“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

东坡又曰:'石文而丑’ 。

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

彼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中有至好也,东坡胸次,其造化之炉冶乎!燮画此石,丑石也。

丑而雄,丑而秀。


米元章论石,不如说是以石法论文人特立独行之气节也。

而东坡的“石文而丑”更胜元章一筹。

其胸襟、人格都冶为炉
火纯青之高尚境界。

郑板桥的“陋劣中有至好也”,“丑而雄,丑而秀”,正是庄子“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哲学思想的写照。

奇特的形态中能感受到一种罕见的人格力量、气魄与风骨。

板桥题石诗有:“老骨苍寒起厚坤,巍然直拟泰山尊。

”“冲
天塞地横中立,莽莽苍苍气深郁。

” “气骨森严色古苍,俨如公辅立朝堂。

”老骨苍石,凛然之气直冲霄汉。

板桥又题:“窗外石头窗里石,两两相看如壁里。

”窗外老骨柱天,窗内文人之风骨卓然也。

板桥自评语:“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

” 晚年有诗:“七十老人画竹石,石更崚嶒竹更直。

乃知此老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

”板桥是卓而不群的才子,惊世骇俗的居士,他的苍石与风骨并存。

郑燮的“丑石观”
郑燮,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

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

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

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

工诗、词,善书、画。

诗词不屑作熟语。

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

间亦以画法行之。

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

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

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

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
者叹绝。

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

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岁。

郑燮也是酷爱奇石之人。

他不仅藏石、画石,而且论石,有着见解独到的赏石观。

他认为,“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皱、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

与此同时,他还认为,“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中有至好也。


也就是说,他对于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即米元章)的赏石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米芾将自己的书画创作理论用于赏石、品石,提出了“瘦、皱、漏、透”四原则。

所谓“瘦”是指奇石的形状要避免臃肿,以婀娜多姿或坚韧挺拔为上;所谓“皱”,是指奇石纹理变化有致,有皱纹;所谓“漏”,是指奇石避免过于实在,以有洞穴或凹凸起伏为上;所谓“透”是指奇石空灵剔透,玲珑可人,避免沉重压抑,以能显示出背景为上,与漏并不是同一含义。

米芾的赏石原则,不仅柔和了前人的赏石观念,也表达了他对奇石的独特感受,是难能可贵的。

郑板桥对于米芾的赏石四则首先坐了肯定,认为他已“尽石之妙,”“知好之为好”。

同时,郑板桥又指出他“不知陋劣中
有至好也”。

于是,郑板桥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丑石观”。

郑板桥认为,石丑,“丑而雄,丑而秀”,方臻佳品,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佳处。

如何是“丑”呢?郑板桥说,“一块元气结而石成”,成为一块怪石,看似凹凸不平,蛮横险怪,绝难以寻常审美观视之,却是“陋劣之中有至妙也”。

这样的石头,耐人寻味,让人产生遐想,让人百看不厌。

这就是“丑石观”的真谛。

至今,这种“丑石观”对赏石、品石还是大有裨益的。

1 )" style="WIDTH: 723px; HEIGHT: 365px" height=359 alt="郑燮的鈥湷笫垅潱擞胧1 )"
src="/DownloadImg/2012/03/1 321/22786658_3" width=713 name=""
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3/1321/22786658_3">
1 )" style="WIDTH: 728px; HEIGHT: 653px" height=635 alt="郑燮的鈥湷笫垅潱擞胧1 )"
src="/DownloadImg/2012/03/1 321/22786658_4" width=721 name=""
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3/1321/22786658_4">
1 )" style="WIDTH: 725px; HEIGHT: 697px" height=674 alt="郑燮的鈥湷笫垅潱擞胧1 )"
src="/DownloadImg/2012/03/1 321/22786658_5" width=726
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3/1321/22786658_5">
1 )" alt="郑燮的鈥湷笫垅潱擞胧1 )"
src="/DownloadImg/2012/03/1 321/22786658_6" name=""
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3/1321/22786658_6">1 )" alt="郑燮的鈥湷笫垅潱擞胧1 )"
src="/DownloadImg/2012/03/1 321/22786658_7"
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3/1321/22786658_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