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
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
含C、H、O三种元素,是一种多糖。

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所以人体不能直接以纤维素为能源物质,但土壤中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最终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无机环境。

2.纤维素的分布
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纤维素产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

研究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

3.纤维素酶的组分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

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方法
刚果红染色法,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2.原理
(1)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的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2)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形成的纤维二糖、
葡萄糖不和刚果红发生这种反应,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
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三、实验设计
1.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可省略)→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2.土壤取样
采取土样时,可以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3.选择培养
(1)目的: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2)操作方法:将土样加入装有30 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_d,直至培养液变混浊,也可重复选择培养。

4.涉及的生物技术
主要有:培养基的制作、无菌操作技术、稀释涂布平板法、选择培养基的作用、土壤取样等。

一、选择题
1.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
A.C1酶和C x酶
B.C1酶和葡萄糖苷酶
C.C x酶和葡萄糖苷酶
D.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
2.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牛、羊等草食动物可以合成纤维素酶,从而利用纤维素
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C.纤维素可被纤维素酶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D.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真菌、放线菌,都是通过产生纤维素酶来分解纤维素的3.要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A.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B.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
C.只含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
D.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
4.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所用到的方法是
①稀释倒平板法②涂布平板法③单细胞挑取法④选择培养基分离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5.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发酵培养
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C.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6.刚果红能与哪项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
A.纤维二糖B.纤维素C.葡萄糖D.麦芽糖
7.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8.在分离纤维素分解菌过程中往往需要震荡,其作用不包括
A.使细菌能与培养基混合均匀B.使细菌能充分吸收氧气
C.使细菌能快速繁殖D.防止细菌失水
9.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会出现如图所示透明圈,产生的透明圈是
A.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
B.刚果红与纤维二糖形成的复合物
C.纤维素分解后形成的葡萄糖导致的
D.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10.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 h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二、非选择题
11.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色复合物。

用含有CR 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
分见下表):
酵母膏无机盐淀粉纤维素粉琼脂CR溶液水培养基甲++++-++
培养基乙+++-+++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设计了下列实验流程。

请回答相关问题: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1)选择培养使用的培养基是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该培养基是__________(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色复合物,最终应挑选透明圈________ (大或小)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3)实验中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挑选菌落前,对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接种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以防止____________。

13.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

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 ℃的水中,保温1 h。

(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摇匀后,进行__________处理。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
微生物A提取物微生物B提取物微生物C提取物颜色深浅程度++++++
【分析讨论】
(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号试管。

(2)实验组试管中呈现的颜色均是__________,但深浅不同。

(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

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__________。

(5)从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考虑,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