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5课《放大镜》说课稿

合集下载

放大镜-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放大镜-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放大镜-青岛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能够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3.能够根据放大镜的原理制作简单的放大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悉放大镜的结构和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理解放大镜的原理的学生进行引导。

三、教学准备1.放大镜2.实验桌3.物体样品(如:小片纸,小虫子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向学生展示一个小片纸,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纸片上的文字。

2.询问学生:如果这个纸片太小看不清楚该怎么办?3.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并解释放大镜起到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展示放大镜,介绍其结构和原理。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让学生体会放大镜的作用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

3.让学生互相展示他们观察到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物体了解放大镜的作用和原理。

3. 练习和应用1.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动植物、细菌等。

可以准备一些样品,让学生自行观察。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放大镜不能使所有的物体变得更加清晰?4. 拓展延伸1.讲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并与放大镜进行比较。

2.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放大镜,了解其原理。

可以使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如玻璃球、胶水等。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能够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能够根据放大镜的原理制作简单的放大镜。

同时,学生还了解了放大镜不能使所有物体变得更加清晰的原因。

通过实际操作和现象的观察,学生对科学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完整版)《放大镜》教学设计

(完整版)《放大镜》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放大镜》教案发城一小程荣超教学目标:1、了解放大镜是不同于普通镜片中间厚两边薄的镜子。

而且它还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3、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和功能教学难点:学生正确、规范使用放大镜,体验到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

教学准备:演示材料: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三种)、教学课件。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有不同放大倍数的)、小六字号的字条、树叶、普通的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学方法: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了特殊的宝贝过来和大家一起来玩,想必这节课会很有意思,(伸出用布包的镜子来)你们猜这是什么呀,那有谁可以过来摸一摸这是什么啊?生:可能是个小镜子,硬硬的。

生:可能是只笔。

师: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生:打开看看。

师:对。

当你从表面不知道这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打开的方法看一看。

(郑重的把包的放大镜放在展示台上慢慢打开上面一点)师:现在猜一下,这里会是什么?生:镜子。

(再打开下面一部分)师:这是什么?生:木棒,木棒。

(再全打开)生:是把的圆镜子。

师:到底叫什么名字呢?生:放大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我见我爷爷拿过。

生:我家里有。

师指着另一个知道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生:。

师:对,它真的就叫放大镜。

(板书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放大镜的秘密好不好。

(把放大镜的图片放到黑板上,把放大镜的名字放上去)二、活动一认识放大镜的构成师:平时玩过放大镜的举手。

生举手。

你是怎么玩的?生:老师我拿着放大镜去照蚂蚁来,生:我去照字来。

生:我没玩过放大镜。

但是我玩过我奶奶的老花镜来。

师:每个小组长的桌洞里,我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放大镜(3个低倍,1个高倍)大家想不想玩?生:想玩。

15.《放大镜》(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15.《放大镜》(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简短介绍放大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放大镜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放大镜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放大镜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放大镜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放大镜的特性和重要性。
其次,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衔接。一年级学生在之前的科学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观察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本节课通过放大镜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学生的观察技能,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本节课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不仅能够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还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更多的观察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放大镜的放大原理和使用方法。具体来说,教学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放大镜的放大原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放大镜是如何通过折射光线来放大物体的图像,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的实验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2)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学生可能不熟悉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包括如何调整放大镜的角度和距离来观察物体。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使用方法。
课堂
-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放大镜的定义、原理、种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了解他们对放大镜的兴趣和好奇心。
-测试:设计一些简单的测试题,检验学生对放大镜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2.作业评价
-认真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检查他们对放大镜的定义、原理、种类、使用方法和案例分析的掌握情况。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放大镜》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放大镜》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放大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活动由2部分组成。

“认识放大镜。

”让学生观察放大镜,用手触摸镜片,感知放大镜镜片与普通玻璃的不同;认识放大镜的构造。

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使用放大镜。

”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叶片、邮票、指纹;让学生描述使用放大镜前后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意识到使用放大镜观察与用肉眼观察效果的不同。

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等方法得出结论的能力。

拓展与创新让学生寻找并了解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工具是我们的好帮手,是人类感官功能的延伸。

学习目标1.知道用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观察效果的不同。

2.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使用放大镜观察与用肉眼观察效果的不同。

3.乐于表达、讲述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感受;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4.了解使用工具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

教学准备放大镜、邮票、有关放大镜的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与猜测师:课前教师准备了邮票,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邮票上印有什么图案?(学生观察邮票。

)师:邮票上印有我国最伟大的建筑——万里长城。

邮票上的长城那么小,怎样才能观察得更清楚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借助工具——放大镜来观察是最科学的方法。

那我们就在放大镜的帮助下,一起来观察邮票上的图案吧。

(板书:放大镜。

)【设计意图:通过用肉眼观察邮票上的图案,学生会发现观察很困难,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呢”,从而引出工具——放大镜,自然地引出本节课题。

】二、探究与实践活动一:认识放大镜。

1.观察实验桌上的手持放大镜,看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放大镜的结构,教师巡视指导。

(结合教科书,教师提示学生用手触摸镜片,感受与普通镜片的不同。

)3.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4.总结:大家通过认真地观察,得出放大镜是由镜框、镜片、镜柄3个部分组成;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放大镜演示文稿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放大镜演示文稿
一年级科学上册放大镜ppt
合作要求:
1.从1号袋中拿出放大镜,仔 细观察放大镜上都有什么呀。
2.放大镜要轻拿轻放。
结论:放大镜由镜片、镜框和镜柄三部分组成。
摸一摸吧
用手触摸镜片,感 受与普通镜片的不 同。
结论: 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赶快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吧
科学课上学习 (如观察昆虫等)
望远镜
珠宝鉴定 外科手术中使 用
实验室
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我们这节课都 在玩什么呀?
玩放大镜你都发现了什 么呀?
(用学到的方法观察树叶、邮票和蚂蚁)
要求: 1、你喜欢观察什么就观察什么 2、先用眼睛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再用放大镜观察,你又看到了什 么
观察了这些物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和用肉眼观察相比,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更为清楚。
拓展活动:
考古研究文物
考古人员
珠宝鉴定人员
刑事侦查
公安人员
放大镜
医生

【教学设计】放大镜

【教学设计】放大镜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5课放大镜放大镜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基本构造,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使用放大镜观察与用肉眼观察效果的不同;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感觉;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3、了解使用工具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放大镜辅助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知放大镜镜片与普通镜片的不同;能用语言描述使用放大镜与用肉眼观察的效果不同。

三、教学准备:放大镜、放大镜镜片、圆形玻璃片、观察纸条、邮票、树叶、海绵、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1、师讲述童话故事,创设情境:在茂密的丛林深处,有一个奇异的工具王国,那里的人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

工具国国王有一个神秘的宝箱,只有集齐三把钥匙,才能打开宝箱,拿到宝藏。

那大家想不想寻宝?2、师提出寻宝条件:只有猜对谜语的孩子,才能获得参赛资格。

PPT课件出示谜语:一物真神奇,圆圈长个把,圈里镶玻璃,用它看一看,万物都变大。

3、学生猜谜语,教师揭示答案,进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一年级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情境导入,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放大镜1、师播放音频:想要获得第一把钥匙,必须完成下面的任务,任务一认识放大镜。

教师带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观察物体的方法。

2、学生说出方法,师小结:是呀,孩子们,不同的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的物体特征。

今天这节课,我们可以选择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的方法认识放大镜。

其实今天原本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只是我遇到了难题,我们的放大镜不知道被工具国里哪只顽皮的小动物给拆开了,那大家能先动手帮我组装一下吗?3、教师出示温馨提示:①组装放大镜时,一定要注意轻拿轻放;②小组成员间要团结合作,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直接观察放大镜后说出它的组成部分,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这一环节,我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设计学生组装放大镜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15课《放大镜》公开课教学设计案2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15课《放大镜》公开课教学设计案2

15.放大镜【学习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课程标准描述】认识放大镜了解其功能,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学习目标】1.知道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3.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评价活动方案】1.创设游戏环节,引起学习兴趣,提出问题,以评价目标1。

2.创设寻找放大工具的学习环节,以评价目标2。

3.创设多媒体展示以及认识放大镜的应用,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一、视力大考验1.先来个视力大考验,看看同学们的视力好不好。

(1)出示PPT图片(2)出示卡片(3)出示大米:上面写了什么字?2.我们想看清更小的物体时,怎么办?3.放大镜有什么作用?能想到利用工具,这一点非常棒。

二、寻找放大工具1.如果没有放大镜,还能用我们现有的物品解决同样的问题吗?2.让我们来寻找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3.活动建议(1)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2)具有放大功能的物品都有什么相同点?(3)用放大镜与能放大图像的物品比一比,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点?4.通过探究,同学们发现一些物品可以放大物体的像。

具有放大功能的物体和放大镜一样,它们都具有透明、中间凸起的特点。

(板书:透明、中间凸起)5.实际上,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眼睛的观察范围是有局限的。

他们一直梦想着发明一种能放大图像的工具。

6.出示关于放大镜历史的资料。

7.人们根据它的作用给这个新的工具起名为放大镜。

还有人根据它的特点起了另外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8.放大镜各部分名称:镜柄、镜片、镜框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不仅满足了人们看清更小物体的愿望,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意外惊喜”,让人们发现原来在自己身边一直存在着一个想像不到的奇妙世界。

五四制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放大镜》课件

五四制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放大镜》课件
2021五四制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活动一:认识放大镜
放大镜由镜片、镜框和镜柄三部分组成。
vs
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活动二: 使用放大镜
镜动
物动
用眼 放观 大察 镜有 观什 察么 和不 用同 肉?
活动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用到放大镜, 我们曾经用它观察过什么?
人们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呢?
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考古研究 文物
考古人员
珠宝鉴定人员
刑事侦查
公安人员
放大镜
医生
珠宝鉴定
外科手术 中使用Leabharlann 科学课上学习(如观察昆虫等 )
农业科技人员
观察植物的花 或种子
观察病虫害
老人看书读报
猜一猜: 显微镜的哪个部分和放大镜相同?
目镜
物镜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 说课稿 小学科学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稿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放大镜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构造,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原理和构造,光的传播规律。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放大镜、实验材料(如小纸片、小昆虫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话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关于放大镜的知识,你们知道放大镜是用来做什么的吗?”2. 探究与讲解(15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放大镜的形状和构造,解释放大镜的原理: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使光线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放大物体的影像。

b. 利用投影仪展示放大镜的原理示意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c.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放大镜,观察放大镜对物体的影响,引导学生总结放大镜的特点和作用。

3. 实践活动(2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放大镜和一些小纸片。

b. 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小纸片上的字迹,让他们发现放大镜的放大效果。

c.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放大镜可以看清楚小纸片上的字迹?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放大镜可以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将光线聚焦,使得物体的影像放大。

d. 让学生自由探索其他物体,观察放大镜对不同物体的放大效果,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放大镜的原理和作用。

b. 提出拓展问题:除了放大镜,我们还能用什么其他工具来放大物体的影像?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积极回答。

(小学教育)2019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5课放大镜教案2青岛版六三制

(小学教育)2019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5课放大镜教案2青岛版六三制

2019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5课放大镜教案2青岛版六三制【学习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课程标准描述】认识放大镜了解其功能,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学习目标】1.知道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3.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评价活动方案】1.创设游戏环节,引起学习兴趣,提出问题,以评价目标1。

2.创设寻找放大工具的学习环节,以评价目标2。

3.创设多媒体展示以及认识放大镜的应用,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一、视力大考验1.先来个视力大考验,看看同学们的视力好不好。

(1)出示PPT图片(2)出示卡片(3)出示大米:上面写了什么字?2.我们想看清更小的物体时,怎么办?3.放大镜有什么作用?能想到利用工具,这一点非常棒。

二、寻找放大工具1.如果没有放大镜,还能用我们现有的物品解决同样的问题吗?2.让我们来寻找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3.活动建议(1)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2)具有放大功能的物品都有什么相同点?(3)用放大镜与能放大图像的物品比一比,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点?4.通过探究,同学们发现一些物品可以放大物体的像。

具有放大功能的物体和放大镜一样,它们都具有透明、中间凸起的特点。

(板书:透明、中间凸起)5.实际上,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眼睛的观察范围是有局限的。

他们一直梦想着发明一种能放大图像的工具。

6.出示关于放大镜历史的资料。

7.人们根据它的作用给这个新的工具起名为放大镜。

还有人根据它的特点起了另外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8.放大镜各部分名称:镜柄、镜片、镜框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不仅满足了人们看清更小物体的愿望,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意外惊喜”,让人们发现原来在自己身边一直存在着一个想像不到的奇妙世界。

放大镜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放大镜说课稿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大镜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放大镜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教科版《放大镜》,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学生前面已学习过Flash最基本动画原理,能制作出简单动画,并对帧、图层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本节课的新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遮罩动画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2)掌握放大镜效果的制作方法;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自主实践,去完成放大镜效果的动画,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运用Flash动画软件创造作品的乐趣;2)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3)体验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激发学习flash的兴趣。

3、教学重点:Flash中的遮罩层。

4、教学难点:Flash中的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二、说教法本节课,我分别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去帮助学生学习、消化和掌握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本课是动手实践操作为主的一节课,每个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差异较大,为了能使大家共同进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学生进行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我允许邻桌的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小组进行合作创设一个和谐、愉快、活跃的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相互协作”,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去进行学习和操作。

四、说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让学生亲自体验Flash游戏?“小孔探物”的玩法,这里我运用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图片,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游戏中的动画效果。

放大镜【教学设计】小学 科学常识(说课试讲).doc

放大镜【教学设计】小学 科学常识(说课试讲).doc

放大镜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 课教学目标:1、知道用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观察效果的不同。

2、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使用放大镜观察与用肉眼观察效果的不同。

3、乐于表达、讲述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感觉;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4、了解使用工具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使用放大镜观察与肉眼观察效果的不同。

教学难点:感受工具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准备:手持放大镜、观察纸、贴画、树叶、视频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课件出示:黑猫警长问:白猫班长用什么工具发现了罪犯的踪迹。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探究活动1、认识放大镜通过用眼看和用手摸,观察放大镜的构造和特点。

问:先用眼看,观察放大镜由几部分组成?再用手摸,观察放大镜有什么特点?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发现放大镜的结构和特点。

】2、使用放大镜教师出示观察纸,让学生先用眼睛观察,再使用放大镜观察。

问:通过比较观察,放大镜有什么作用?组织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

问:怎样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让物体放大,让我们看的更清楚。

学生汇报。

教师梳理、总结正确的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放大镜的作用,并归纳总结出放大镜正确的使用方法。

】3、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出示不同的观察材料,让学生先用眼睛直接观察,再使用放大镜观察,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交流。

问:对比用眼睛直接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有什么不同?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发现物体经过放大镜后的巧妙变化,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观察探索的兴趣。

】三、拓展应用学生举例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课件展示放大镜在生活中应用。

问:看了这些资料,有什么感受。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四、总结延伸1、从用眼睛观察到使用放大镜观察,人们不断改进观察工具,并制造出了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等,这些观察工具的出现,不断扩大着人们的观察范围,让人们发现了仅靠肉眼观察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一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五单元第15课放大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一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五单元第15课放大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一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五单元第15课放大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5课《放大镜》【课标要求】17.3 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

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自己的手指和收集的树叶,知道用什么工具才能看得更清楚呢?通过教师的指导,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与用肉眼观察效果的不同。

通过表达、讲述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感受,了解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识放大镜。

(检测目标1)任务二:探究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检测目标2)任务三: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放大镜?(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本课借助肉眼观察树叶和指纹,怎样能看得更清楚呢借助工具“放大镜"引入本节课,从而认识放大镜,正确使用放大镜,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使用放大镜前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课前需准备:放大镜、树叶等2.学习过程:首先,两个同学观察指纹和树叶,想要把物体观察的更清楚要借助工具“放大镜”---认识放大镜---使用放大镜学习重点:“认识放大镜各部分名称"“正确使用放大镜”学习难点:“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等方法得出结论的能力。

”【学习过程】课前探究任务一:认识放大镜(检测目标一)一、情境聚焦1、观察:观察自己的手指和收集的树叶,你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2、猜想:如果我们想更清楚的看自己的手指和树叶,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并使用放大镜。

方案探究(一)基础活动——认识放大镜。

1、观察实验桌上的手持放大镜,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放大镜的结构,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的相关内容。

4、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5、得出结论:放大镜是由镜框、镜片、镜柄3部分组成;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评价标准:1、能说出有什么工具可以看手指和树叶更清楚。

2、能通过学习知道放大镜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名称。

3 、通过学习能正确填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放大镜-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放大镜-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放大镜-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分类。

2.能够正确地使用和保管放大镜。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内容1.放大镜的原理和分类。

2.放大镜的使用和保管方法。

三、教学重点1.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分类。

2.能够正确地使用和保管放大镜。

四、教学难点1.学生掌握放大镜使用技巧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

2.演示法。

3.讨论法。

4.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教师会抛出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在小学里面用过放大镜,有没有对放大镜感到好奇呢?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放大镜的了解和认识。

借此引导学生思考,为本节课程的学习做铺垫。

2. 普及知识铺垫接下来,教师会通过图片和简单的实例来普及放大镜的知识。

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并引导他们了解放大镜的分类。

3. 实验体验学生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实验放大镜的原理(实验可用卡纸板,书本等物体放大镜进行)。

4. 回顾及总结在实验后,教师会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提问学生并总结课堂重点难点。

七、教学能力反馈通过检查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放大镜的理解,同时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八、板书设计放大镜•原理•分类•使用方法•保管方法九、食材准备卡纸板,书本等物品,以及放大镜。

十、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放大镜的变化,制作自己的放大镜,收集更多的实例并分享,拓展生活中的知识。

十一、教学评估与反思教学评估主要集中在检查课后练习的难度和满意度,进行检查与记录。

通过这节课的授课,我深入了解到学生对于实际操作的探究有一定的欲望和兴趣,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普遍存在实验方法不规范,缺少实验设计的问题。

2.学生对于放大镜的分类和原理存在认识较弱的情况。

以上问题需要在后续课程中针对性的予以弥补,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

放大镜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

放大镜说课稿放大镜说课稿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看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在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

(3)知道放大镜的特点是透亮和中间较厚(凸起)。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正确使用放大镜,能够认真观看物体。

(2)通过使用放大镜之后,来比较用肉眼观看和用放大镜观看物体的不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放大镜的正确使用,理解使用放大镜观看的意义并增加用放大镜观看身边世界的爱好。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熟悉到从肉眼观看到创造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理解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难点】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微小之处。

【教学方法】推理探究法【课前预备】放大镜、平面镜、玻璃片、电视机、计算机、照片【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谜语:故古变成方,一人无处藏。

金意心儿换,又见力量强。

(打一工具)谜底:放大镜。

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放大镜》。

二、新课学习(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看放大镜是常用的观看工具之一。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工作中有许多的应用。

下面展现放大镜的用途:农业科技人员:观看植物的花或种子;观看病虫害;精密仪器修理工;公安人员:拆除危急物品;观看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仪器镜头;查看地图比例;用于考古讨论;取火……课件上展现相关图片(二)放大镜下的新发觉1.知道了放大镜的用途。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观看方法一:观看对象不动,人眼和观看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观看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动画展现观看方法。

2.用放大镜观看图片用肉眼和放大镜观看印刷物上的照片通过观看发觉:印刷物上的照片是由点组成的。

由于印刷上采纳的是网点技术。

用肉眼和放大镜观看电视机屏幕和计算机屏幕通过观看发觉:用肉眼观看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会看到许多很小的荧光点,用放大镜就能看到它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最新青岛版(六三学制)一年级科学上册:15. 放大镜 教案

最新青岛版(六三学制)一年级科学上册:15. 放大镜 教案

青岛版(六三学制)一年级科学上册:15. 放大镜教案15. 放大镜教学目标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平面镜片。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与猜想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

放大镜大家很熟悉,我来介绍一下放大镜。

(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1)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2)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二、探究与实践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拓展与创新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说说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5课《放大镜》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5课,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工具,学生熟悉放大镜,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本科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让学生对认识了解放大镜,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放大镜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认识工具,利用工具的习惯。

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兴趣基础和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凸起;用放大镜观察事物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

2、过程与方法: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对比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经过科学的探究过程,并综合运用比较法,发现法,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同时,运用讲解、点拨、启发、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源动力。

2、说学法:为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情趣等心理素质融为一体。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中建立科学概念,经历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猜测
课前老师准备了邮票,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邮票上印有什么图案?
通过用肉眼观察邮票上的图案,学生会发现观察起来很困难,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呢?”,从而引出工具——放大镜,自然的引出本节课题。

二、探究与实践
活动一:认识放大镜
1.观察实验桌上的手持放大镜,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放大镜的结构,教师巡视指导。

(结合教科书,教师提示学生用手触摸镜片,感受与普通镜片的不同。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此环节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放大镜,通过眼和手等感官来感受放大镜的镜片与普通镜片的不同,并运用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认识放大镜的构造。

活动二:使用放大镜
1.小组内讨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请小组代表进行演示。

(课件出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请学生根据正确的使用方法对刚才的演示进行评价。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观察,组内讨论,使用放大镜前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通过对比同一物体在肉眼和放大镜下的大小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到使用工具比肉眼观察更清楚,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拓展与创新
1.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放大镜?(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2.放大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①电子行业各项操作的检查、加工、安装及修理;②美容行业的面部皮肤、毛孔观察;③艺术品的雕塑和鉴赏;④照相机、钟表等的检查及修理;⑤日常阅读使用。

通过展示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继续寻找生活中放大镜的身影,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意识到工具是人类生活的好帮手,是人类感官功能的延伸。

【板书设计】
镜框
放大镜镜片
镜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