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抑郁症中医辨证治疗
疏肝解郁化瘀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分析
中风后抑郁 症是 中风病 常见并发症之・ ,中风病情越 重 功能损害的程度呈 正相关 ,神经功能损害是 继发抑郁 症的一 个重要原 因 ; 中风后抑郁 症 的发生 亦可明显 影响 中 患者的 风
有研究 表明可能与中风后脑部 神经生物学改 变即去甲肾上腺 素神经元 和 5 一羟色胺 能神经元 等神经 递质之 间的平 衡失调
《 国 学 新 第9 中 医 创 》 卷第9 总 1期)0 年3 临. 与实践 Ln h a g u hj n 期( 第2 9 22 B 1 防 I unysi c i a
疏肝解郁化瘀汤治疗 中风后抑郁症疗效分析
董渭平① 陈芬① 邹玲华①
【 要】 目的 : 摘 探讨 活血 解郁治疗 中风后 抑郁症疗 效 。 方法 :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 中风后抑 郁症 38 ,随机分 为两组 ,治疗组 ( 0 ) 1例 1 例 8 给予疏肝解 郁化瘀汤加减治',对照组 ( 8 ) 疗 1 例 给予给予多美康 口 。 3 服 结果 : 治疗组总有效率 9. 1 %, 7 对照组 总有效率 7.%,两组总有效率 2 5 比较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 结论 : 尸 O 5。 O 疏肝解郁化瘀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疗效确切。
导 致死亡 的危险性 增加 2 4倍。现代医学对本 病多采取 西药 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 ,3 0d为一个疗 程,共治疗 2 个疗 程。
1 . 对照组 .2 4
给予多美康 口 ,每次 1 m ,1 , 服 5 g 次 d ,睡前 采用 S S 3 统计软件进行 分析,率 的 P S1. 0
版本作为评 分标准。总分 >4分 为严重抑郁 ; 2 总分 1 7~2 4分 神经功 能的恢复 。 前, 风后抑郁症 的发生病机理 尚不清楚 , 目 中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困扰。
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症状辨证中医辨证治疗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
抑郁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例如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
辨证的目的是确定患者体内的气血、阴阳、脏腑等方面的失况,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草药治疗中医辨证治疗通常采用草药来调节患者的身体。
根据辨证结果,中医师会选择一些符合个体病情的草药组合,以调整患者的气血平衡和脏腑功能。
例如,可以使用柴胡、白芍等草药来疏解肝气、舒缓情绪压力。
针灸疗法除了草药,针灸疗法也是中医辨证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针灸可以刺激身体的经络系统,调节气血运行,从而改善抑郁症症状。
具体需要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来确定针灸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调整生活方式除了草药和针灸治疗,中医辨证治疗还会着重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
例如,饮食方面可以建议患者多摄取一些有益于情绪稳定的食物,如黑木耳、核桃等。
此外,适度的运动和定期的休息也是重要的生活方式调整措施。
注意事项在接受中医辨证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和医师进行治疗。
- 治疗期间应积极配合医师的建议,并定期进行复诊。
- 与西医治疗相结合,遵医嘱同时进行。
-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告知医师。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症状。
但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前,首先咨询专业的医师,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脑中风患者抑郁症的中医辨证护理
酶和黄 疸指数 升高 为 主 , 般 在 术 后 7~1 一 4d恢 复 正
常, 同时 A P 甲胎蛋 白) 明显 下 降 。本 组 l例 患 者 F( 也 术后 出现 肝功 能进行 性损 害 , 后第 3天 出现腹 水 、 术 黄 疸、 高烧 , 考虑是 T C A E治疗 引起癌及 其周 围组 织 坏死 吸收, 加重 肝脏 负担 , 经保肝 、 降黄 、 持 、 尿 , 支 利 病情未 见 明显好 转 。2周 后 C T诊 断考 虑肝 门部 肿 物 压 迫胆 总 管引起 阻塞性 黄疸 , 采取 P C T D治疗 后 , 患者 好 转 出
医辨证 的方法 进行 护理 , 取得 了 良好 的疗 效 , 现报告 如
下。
治疗 失 去信 心 , 久 卧于 床 而 伤感 , 望 , 或 失 表现 意 志 消
肝 区疼 痛等 症状减 轻或 消失 , 肿块 缩小 明显 , 可使部 分
患者 重新 获 得手术 切除 的机会 。所 以对 中晚期 肝癌 患 者行 T C A E治疗 , 可有效 提高 患者 生 活质量 , 长生存 延
2 25 饮食 指 导 ..
术 后 应 给 患者 高 热 量 、 高纤 维素 、
低脂 和低 蛋 白的易 消 化 饮 食 。 同时 要做 好 饮食 管理 ,
期 ] 。认 真做好 术前 各项 准 备 , 格 掌 握术 中导 管技 严
能 和用药 剂量 浓度 , 尽量 减轻 患者术 后不 良反应 , 同时 加强 术后 病情 观察 , 及时发 现 和处理 并发症 , 介入患 对 者 的有效 护理 可 以促 进患 者 的恢 复 。 参考 文献
史 , 有冠 心病史 ; 4例 发病 后 有不 同程 度 的神 经 功 能 障 碍 、 言不 清 l 语 0例 , 咽 障碍 1 吞 7例 , 体偏 瘫 6 肢 5例 。 全 部病 例经 康 复治疗后 , 取得 较为 满意 的效果 。 均
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维普资讯
中风 后 抑 郁 症 的 中 医治 疗 进 展
谭 俊
500 ) 30 1 ( 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 壮医医院 广
摘 疗等 。
要
中风后抑郁是 常见的脑 中风后并发症 ,可 以严 重 的影响 中风患 者主动 康复 训练 的积极性从 而延 缓
恢复过程 ,中医药在治疗 中风后抑郁症方 面有一定 优势 。常用 的方法 有 中药 经方 , 自拟 方 ,辨证治疗 ,针灸 治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症 中医治疗 综述
中风后 抑郁 症 ( otsoedpes n S , p s t k ersi ,P D) r o 是指脑 中风发 生后 ,临床上 除脑 中风 固有 的各种 躯 体症状 外 ,尚出现 以情 绪低 落 、兴趣 减 退为 主 的病
症 。是 脑 血管疾 病 常见 的并 发症 之一 ,其发 生率 占 中风 病 人 的 4 % ~5 % 左 右 ,其 中 重度 抑郁 大 约 0 0 占 1 % … 。脑 中 风 患 者 伴 发 抑 郁 ,将 延 缓 脑 中 风 0 后 的康 复 ,导致 死亡 的危 险性 增 加约 2 4倍 。 随 着 中风病人 的增多 ,本 病 的发病 也有 上 升趋 势 。近 年 来 ,中风后 抑郁 症越 来越 多地 引起 了临床 上 的广泛
于 内 ,不 得 宣 泄 ,上 犯 清 窍 ,神 明 失 用 ,因实 致 郁 ;其 二 ,气 虚 及 阴 血 不 足 ,心 神 失 养 ,神 不 守
舍 ,因虚 致 郁 。临 床 多 见 虚 实 夹 杂 。滕 晶 认 为 情 志 内伤是 中风后 抑郁 症之 重 要病 因 ,脏腑 虚衰 是 中风后 抑郁 症之 病 理基 础 ,气郁 、痰 瘀 、正 虚是 中
加深 刻 的认 识 ,提 出了许 多 新 的观 点 ,使其 病 因病 机理论 不 断完善 ,促进 了中 医学 术 的发 展 。病 机 是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胆 汤 加 减 治疗 中 风 后抑 郁 症 6 O例 , 有 效 率 为 9 . % 。 总 17 2 4 针 刺 治 疗 ( ) 针 :目前 针 灸 治 疗 本 病 报 道 很 多 , 结 . 1体 归 起 来 不 外 乎 体 针 、 皮 针 、 针 和舌 针 等 。蒋 振 亚 等 “ 采 用 天 谷 头 电
参、 地龙 、 瓜蒌仁 、 当归 、 黄芪 、 山楂 、 枳实 、 甘草等) 结合西药 、 康
复 、5N 治疗 对 5 , 2例 患 者 进 行 临 床 观 察 , 果 抑郁 症 状 消 失 率 结 为 7 . 5 。 姣兰 等 ” 88% 张 以基 本 方 ( 仁 、 花 、 归 、 地 黄 、 桃 红 当 熟 川 芎 、 芍 等 ) 西 药 治 疗 ( 、 度 予 百忧 解 , 度 加 服 阿 咪 替林 ) 赤 加 轻 中 重 2 8例 , 并 设 单 用 西 药 对 照 组 2 8例 。 结 果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9 8% 。 4.
2 3 中西 医结 合 .
苏 占清 等 “ 基 础 方 药 ( 以 白僵 蚕 、 蝎 、 全 丹
大 多 数 学 者 认 为 中 风后 抑郁 症 为本 虚 标 实 之 证 ,与 正 气 亏 虚 、 血 痰 浊 、 郁气 滞 等 因素 关 系 密 切 ; 瘀 肝 中风 后 抑郁 症 是 在 中 风 的基 础 上 , 由于 风 、 、 、 ( ) 搏 郁 结 致 使 气 血郁 滞不 瘀 痰 热 火 胶
减。
中 、 三组八阵 ) 外 治疗 3 O例 , 总有效 率为 8 . % ; 6 7 认为天谷八阵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作用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作用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中医药方,其具有独特的药性和作用机制。
中风后的抑郁症状常常与风痰阻络有关,而这些药方中的药材具有祛风化痰、舒络安神的作用,能够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缓解抑郁症状。
本文将对这一药方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一、药方组成1.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为主要药材,具有祛风化痰、宽中理气的作用。
半夏能够祛风化痰、止呕降逆,对于中风后的痰阻非常有效;白术能健脾胃、固脱,有助于调理身体的气血平衡;天麻则具有活血祛风、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中风后的抑郁有较好的祛风舒络作用。
2. 甘麦大枣汤甘草、麦冬、大枣为主要药材,具有养阴清肺、益气安神的作用。
甘草能够和中焦,益气解毒;麦冬具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作用;大枣则具有益脾胃、和胃生津的作用,对于中风后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二、药理作用分析1. 祛风化痰中风后抑郁的主要病机为风痰阻络,半夏白术天麻汤中的半夏、白术和天麻均具有祛风化痰的作用,可以抑制痰的生成和堆积,有助于疏通经络,增加血液循环,缓解中风后的抑郁症状。
2. 舒筋活络天麻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中风后的抑郁症状,并且有助于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症状。
3. 助阴益气甘麦大枣汤中的甘草、麦冬和大枣具有养阴清肺、益气安神的作用,可以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缓解中风后的抑郁症状。
三、临床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中风后抑郁的治疗,常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后,抑郁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逐渐恢复,体力和食欲也有所改善。
这一药方不仅可以针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病机,同时还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于中风后的康复非常有益。
近十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十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以中医为主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屡屡见诸文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10年来中医对psd的治疗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滕晶[1]认为情志内伤是中风后抑郁症之重要病因,脏腑虚衰是中风后抑郁症之病理基础,气郁、痰瘀、正虚是中风后抑郁症之病理变化。
是以气郁为先,由此导致了血瘀、痰蕴、气虚、血虚等病态链的病理变化,并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
高向丽等[2]认为中风后抑郁症的病理基础是肾虚痰瘀阻窍,在此基础上复加情志不遂而致气机郁滞,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出现精神异常改变。
并认为肾虚痰阻与气机郁滞互为因果,病程中可兼夹痰浊、郁火,日久可出现气血不足之证。
田卫卫等[3]认为中风后抑郁症属中医学中风、郁病之合病,其发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因病致郁,因郁致病。
由于风、痰、瘀、火、虚相搏郁结致使气血瘀滞不畅,肝失条达疏泄,神明失其清展而情绪低落,出现抑郁症状,而且抑郁状态可影响患者躯体残疾的恢复。
总结中风后抑郁症是在肾虚精亏,脏腑功能虚衰的基础上,血行不畅,痰浊内生,气机瘀滞,致使气血痰郁胶结,痹阻脑络,神明失用所致。
严容[4]认为中风后抑郁是其形成以脏腑虚衰为病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因情志不遂致气机郁滞,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最终致精神情志发生异常改变。
其规律即以气郁为先,由此导致血瘀、痰蕴、气虚、血虚等虚实夹杂病态链的改变,在辨证治疗“郁”的同时不能忽视其“虚”“痰”“瘀”的基本病理特点。
陈顺中[5]从少阳论治探析中风后抑郁症,认为血瘀痰结气郁是中风后抑郁的主要病机要素;认为少阳具有易气郁生痰成瘀的病理特点;认为中风后抑郁症与少阳相关,中风后抑郁症以气滞为主,肝气郁滞又是他脏气郁之始动因素,故开郁必以疏肝,并主张治疗从宣畅少阳为主。
2 中药治疗2.1 以肾虚为主从补肾角度拟方:谢静红[6]采用补肾解郁方(生地、熟地各20 g,山药20 g,山茱萸肉15 g,续断30 g,桑寄生30 g,醋柴胡15 g,白芍20 g,当归20 g,川芎30 g,蜈蚣3 条)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对照组服用帕罗西丁,结果表明补肾解郁方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李清亚,王晓慧,宋瑞华,张兰华,杨玉英(解放军第261医院,北京100094)[关键词] 中风;抑郁症;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6-3923-03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中风后抑郁症发病率国内报道不一,其报道分别有22%~60%[1],30%~70%[2]和40%~50%[3],总之,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
由于抑郁症会对中风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上升和导致对躯体疾病治疗的复杂化等,因此,一旦诊断有中风后抑郁症表现,就要进行积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1 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表现患者表现出抑郁症的三大特征: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精神运动性抑制。
一般情况下分为2种类型:①轻症抑郁,其症状类似抑郁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悲伤、睡眠障碍、精神活动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虑过度、兴趣下降、失望及易激惹等。
②重症抑郁,除了上述轻症抑郁症状外,常有紧张、焦虑、早醒、体质量减轻、食欲减退、思维缓慢、幻觉、妄想及绝望、自杀观念等。
另外,临床上还可见到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各种躯体不适,如头疼、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乏力等,而抑郁情绪有时不明显。
自杀企图和行为是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最危险的症状,可以出现在症状严重期,也可以出现在早期或好转时,患者往往事先有周密计划,行动隐蔽,以逃避医护人员的注意,对此应提高警惕。
2 中医对中风后抑郁症的认识中风后抑郁症属于祖国传统医学“郁证”、“呆病”等病证范畴。
由于中风后脑髓神机失用,气化失调,脏腑功能减退,肝气郁结,痰瘀内阻,或脾肾亏虚,神明被抑所致。
马云枝等[4]在临床上发现以下4种证型比较常见。
211 肝气郁结型 主症为多愁善感,悲观厌世,情绪不稳,唉声叹气,失眠多梦,两胁胀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研究概况
中风 后 抑 郁 ( p o s t s t r o k e d e — 致郁” ,情志所伤导致的郁结成病 8 0 . 3 5 %, 对 照组 有 效 率为 8 3 . 3 3 %, p r e s s i o n , P S D)是 发 生 在 中风 后 的 归结为“ 因郁致病 ” , 本病 当属因病 两组 临床 疗效 相 当 , 但 治 疗组 不 良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综
述・
中医药治 疗 中风后 抑郁研 究概 况
唐 芬 章丰繁 广西中医药大学 5 3 0 0 0 1 南宁市明秀东路 1 7 9号 张青萍 广 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 3 0 0 2 3
关键词 中风 ; 抑郁 ;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中图分类号 : R 2 4 6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0 7 1 9 ( 2 0 1 6 ) 0 5 — 0 0 0 1 — 0 3
性、 抑 郁 病史 、 重 大 身体 残 疾 、 卒 中 肾密切 相关 , 属本 虚标 实之 证 。 病史 、 生 活压 力 大 的患 者在 一 个 月 内更 容 易 出现 中风后 抑 郁 。
1 中 医对 中风 后抑 郁 的认 识 2 中医药治 疗
量表疗效相当, 在神经功能康复疗
效方面, 治疗组 优 于对 照 组 。陈 雷 等[ 1 2 ] 运用 益气 活 血方 治疗 中风后
2 . 1 中药汤剂 中医汤药治疗 中 轻中度抑郁患者 6 0例 ,并设对照 风后抑郁多从 畅情解 郁 、活血化 组 予 氟西 汀治 疗 , 结果 发 现 两组 患 化痰通络 、 安 神调神等方面着 者 的抑郁情绪得到缓解 , 但西药的 针对 中风后抑郁 的病因病机 , 瘀、 医家 持 不 同观点 。杨 碧 等 … 认 为 手 。马晨铭等 [ 。 ] 观察畅情解郁汤 抗抑郁药物基本上都有不 良反应 ,
中风后郁证的辨治策略
中风后郁证 的辨治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李 关键词 : 中风 ; 证 : 郁 证 郁 抑 中图分 类号 :2 5 文献 标识 码 : R 5. 2 B 文章编 号 :06 07 (0 11— 06 0 10— 992 1)3 06 —2 淼
中风 后 遗 症 期 的 患 者 随着 病 程 的延 长 逐 渐 出现 心 情 抑 郁 、 会产 生 肝气 郁 结 , 机郁 滞 的病 理 表 现 , 患 病 的 早期 显 得 更 气 这在
有 明显 相 关 性 ,发 生 在左 额 皮质 和 左基 底 节 区 的 卒 中 更易 发 生 关 因 素研 究 后 认 为 :老 年 人脑 卒 中后 抑 郁 的 发生 率 为 4 . , 细 涩 。肝 肾 阴虚 , 失 疏 泄 , 机不 畅 , 血 阻滞 , 血逆 乱 而 发 36 % 肝 气 瘀 气
治 肾, 活 镇 其 中 重度 抑 郁 者 占 2 .% 吴 皑等 对 缺血 性 脑 血管 病 与 卒 中后 中风 后郁 证 。 拟 补 益 肝 。 疏 肝 解 郁 , 血通 络 。 肝 熄 风汤 合 79 t 。 甘麦 大枣 汤 加减 。炙 甘草 9 , 小 麦 3g大 枣 5 , 金 9 , g淮 0, 枚 郁 g 菖 抑 郁研 究 的 结 果 , 卒 中后抑 郁 发 病率 为 3 .%1 上 述研 究 都 脑 1 5 I g铁 0g 先 , 0, 2, 0, 说 明 脑血 管 病 人 伴有 抑 郁证 的普遍 性 ,既是 一 种 器 质 性 情 感 障 蒲 9 , 落 6 ( 煎 ) 夜 交 藤 3 g丹 参 1g 牛 膝 2g 龟 板
河南 南 阳市第 六人 民医院 (700 430 ) 2 1 年 6月 9日收稿 01
的体 会 , 符 合社 会 一 心理 一 生 物 医学 模 式 的 担求 , 旧 医学 在 也 、 袒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作用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作用分析1. 引言1.1 中风及其抑郁症状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突发性脑血管疾病,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细胞死亡的疾病。
中风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质量。
中风的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头痛、言语困难、面部表情呆滞、肢体活动不灵活等。
中风后除了生理上的障碍外,很多患者还会出现情绪上的抑郁。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情感消沉、兴趣丧失、自卑等情绪低落的症状。
中风后抑郁是指在中风发作后,患者出现持续的、明显的抑郁情绪。
这种抑郁情绪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心理问题。
中风后抑郁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中风后抑郁至关重要。
通过调查病情症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医生可以提早干预和治疗中风后抑郁,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字数:241】1.2 中风后抑郁的机制中风后抑郁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中风发生后,患者往往会经历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中风会造成大脑受损,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正常分泌和传导,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易感到沮丧和消极。
中风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功能障碍,比如运动能力减退、言语障碍等,这些问题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增加其抑郁情绪的发生。
中风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这个过程可能会让患者感到焦虑和无助,进而诱发抑郁情绪。
而且,中风后患者可能会面临社会支持不足、家庭关系问题等压力,进一步加重其抑郁情绪。
中风后抑郁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需要综合考虑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1.3 中风后抑郁的治疗策略中风后抑郁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方面。
在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和中药治疗。
抗抑郁药包括SSRI、SNRI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症状,改善心情。
但是需要注意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如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中医辨证合舌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0例
仁、龙眼、木香、炙甘草、当归各 6g, 生姜 2 片, 大枣 4 枚。⑤肝肾阴虚型: 治则: 滋阴清热 镇心安神 轻点 刺、 顺剌肾穴、 肝胆穴。 中药: 滋水清肝饮加减: 生地黄、 山茱萸各 1 5g, 茯苓、丹皮、泽泻、白芍、 杜仲、知母 各 10g , 归身、山药各 12g, 柴胡 15g , 山栀、酸枣仁 各 6g。所有患者均于就诊次日开始接受治疗 , 治疗期 间不服用其他抗抑郁药物。每日针刺 1 次, 中药每日 1 剂。10 次为 1 疗程 , 疗程间休息 2d, 3 个疗程后评定疗 效。 舌针的分布: 笔者认为, 舌分为舌面穴、 舌下穴。 舌 面穴包括舌根属肾称肾穴 ( 下焦) 、 舌尖属心称心穴 ( 上 焦 )、 中央属脾胃称脾胃穴 ( 中焦) 、 四畔属肝胆称肝胆 穴; 舌下穴包括: 金津玉液穴。 舌下穴 ( 位于舌与下腭交 界处 ) 。操作: 主要采用点刺法。 按中风辨证选用患病 脏腑部位施术 , 据临床需要各部位可组合使用。 如: 交 通心肾、 舌根、 舌尖点刺。 其补泻体现在 a. 轻刺为补, 重刺为泻。 b. 顺刺为补 , 逆刺为泻。 c. 不出血为补 , 出血 为泻。 d. 出血少, 125 滴为补; 出血量多, 10 滴 21m l 为 泻。 玉液以点刺出血, 以泻为主。 舌下穴以针刺 e. 金津、 为主 , 以补为主 , 可速刺疾出 , 不可久留针, 湿热刺全舌 面, 即满刺。 体针组 选穴: 内关、 水沟、 百会、 印堂、 三阴交。 采 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 每日 1 次 , 10 次为 1 疗程 , 疗程间休息 2d, 3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西药组 长期小剂量的阿斯匹林口服, 降压、 降血 脂等对症治疗。 疗效标准 治愈: 经治疗后 , 主要的抑郁症表现 消失。 有效: 抑郁症表现基本消失。 无效: 治疗前后无 变化 治疗结果 3 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结果 比较 , 见表 1。 讨 论 中风后抑郁症属于中医 “郁证” 范畴, 多 为郁怒、 思虑、 悲哀, 忧愁情之所伤 , 导致肝失疏泄 , 脾 失运化, 心神失常, 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成 , 其中 , 心神
中医辨证治中风后遗症
中医辨证治中风后遗症中医辨证治中风后遗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医辨证治中风后遗症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口呙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呙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而风动,血随气逆,上蒙清窍,从而出现是证。
中风后遗证患者,常常伴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有明显效果。
一、半身不遂1.气虚血瘀型:主要表现为偏枯不用,肢软乏力,面色萎黄,或见肢体麻木,舌淡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细弱。
当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为治。
可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取黄芪30克,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菖蒲、三七、水蛭、党参、伸筋草、桑枝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12.肝阳上亢型: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头痛头晕,面赤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滑。
当以平肝潜阳,熄风通络为治,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取天麻、钩藤、山栀、牛膝、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竹茹各10克,竹叶5克,石决明(先煎)30克。
二、语言不利1.风痰阻络型:主要表现为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不遂,舌暗或见瘀点瘀斑,脉弦滑或涩。
当以祛风除痰,宣窍通络为治。
可选用解语丹加减,药取天麻、胆南星、天竺黄、远志、菖蒲、郁金、木香、大贝、前胡、竹茹、水蛭、地龙各10克。
2.肾精亏虚型:主要表现为舌强言蹇或音喑失语,肢体麻木或不遂,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
当以滋阴补肾,利窍开音为治。
可选用杞菊地黄汤加减,药取枸杞子、菊花、生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首乌、故纸、知母、黄精各10克。
浅谈中医中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浅谈中医中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我国的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而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用药方法经验。
特别是近十余年,通过对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及后遗症的系统研究,国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风病的证治理论,在继承前人经验,发掘古方综合各类手段的基础上,遴选出众多的治疗方药和方法,并利用现代科技方法与手段,提高了治愈率。
脑中风后遗症为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后仍存在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吞咽困难、精神及智力的异常、一侧肢体麻木萎软(动则乏力、久卧在床)或痉挛(常见的上臂“挎筐”、下足“内翻”)或肢体无力(走路画圈)等。
中医称本病为“痿病”“偏枯””偏风“ ”身偏不用”,概因其“气血不足,脑髓失养,痰瘀阻络,半身不遂”,主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深浅不一,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
临床上这一类的病人很多,大多数人一是缺乏脑中风后续康复治疗的概念;二是觉得急性期治疗之后,多在家卧床休养;三是经济条件达不到而无法更好的得到调理和康复治疗。
其实,度过急性期之后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才是重点。
中药调理中风后遗症病位在脑,病机为气血逆乱、脉络阻滞、脏腑功能失调,因此使用中药调理时,要注重益气活血通络,平衡脏腑气血,以及对应出现的病症做出相应的调理。
清代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名方补阳还五汤,方中大量使用生黄芪以补益正气,气行则血运,逐五脏间恶血,同时还能承载其他药物运行周身;中药不同部位就有不同的作用,方中应用当归尾破血而不伤血,专治积滞肿痛;此病病位在脑,而川芎具有活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之用,引药上行于头脑;地龙是生活中之常见动物药材蚯蚓,具有活络通经、周行一身之血的作用,现在临床主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余者桃仁、红花、赤芍均有通血逐瘀之效。
方7味药君臣佐使,攻补兼施,共奏补气活血之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出现兼有其他症状,如出现失语,中药采用“凉血通瘀”法,有学者认为瘀热阻窍为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针对病因采用天麻、半夏、胆南星、陈皮、地龙、僵蚕、全蝎等药物,以及采用补血益气法,加用人参、五味子、石菖蒲、鹿角’等药物治疗。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概述
表现 , 当代诸多学者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及分证论治。 郭超峰
将中风后抑郁分为5 肝郁气滞 、 型, 脑神受阻, 方用逍遥散 ; 肝 穴得气后均行 提插捻转 1 i, 3 i, E1 , n 留针 0m n 每 l 次 治疗4 m 周
个疗程 , 总有效率为9. %。甘健等“用“ 结果 17 6 s 腹背八卦” ] 郁痰结、 扰及脑神, 方用柴胡疏肝散; 气滞血瘀、 脑神失养 , 方 为1 针灸疗法治疗 中风后抑郁症 3例 , 穴、 O 取震 巽穴 、 阙 、 门 、 神 命 用血府逐瘀汤 ; 肾阴虚 、 肝。 上不荣脑 , 方用祛瘀醒神汤 ; 肝郁脾 虚、 脑失所养 , 方用越鞠丸 。谢小蔓 陋 0 中风后抑郁分为肝 】将 贝
< . )周 0 柴胡 、 佛手、 郁 气、 、 血 痰郁胶结 , 阻脑络 , 痹 神明失用 。 严容等 为 , 腑虚 照组 (IO 1 。 晓晖㈣ 自拟化瘀疏肝解郁汤( 脏
弱是根本 , 情志不遂 , 肝气郁结 为基本核心 , 病久气血 暗耗 成 金 、 石菖蒲 、 珍珠母等 ) 治疗 中风后抑郁4 例 , 5 对照组4 例给予 5
阻, 神窍迷蒙之证。 田卫卫 人 为中风后抑郁是在 肾虚精亏 、 脏 腑功能虚 衰的基础上 , 行不 畅 , 浊 内生 , 机郁滞 , 血 痰 气 致 例 , 照组4 例 给予盐酸 氟西汀 口服 , 对 3 结果 治疗组 总有效 率
为9. 对照组 总有效率 为7. 治疗组 疗效 明显高 于对 0 %, 9 4 %, 4
虚型 以滋养心 肾的天王补 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黄世
风病的基础上 , 由于神明失其清展而情绪低落 , 出现抑郁 。 中医 敬 等[ 出培元 开郁 法治疗血 管性 抑郁症 , 体分 为益气 9 提 并具 学的“ 中风”相当于西医学的“ , 脑卒中”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 中 死率 、 病残率 、 复发率都极高 , 幸存 者会 发生 明显心理变化 , 且 开郁 , 温阳开郁 , 养血开郁 , 滋阴开郁 四法 。 李继安等 本病
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治疗进展
胃颗粒 对慢性 萎缩性 胃炎 患者 幽 门
津中医药 ,03 2 () 2 —2 . 20 , 1 : 6 9 0 胃炎 4 3例 [ ] 河 南 中 医, 00 2 J. 20 , 0
3 10 ) 060
52 1 5 1 0 0 码】 章i i ( 9 3X —0 ∞ I 】2B E 略 【 中图分.号】 R ; 5; 阳 . .;7 . . 【口 } 类 一 R2 .R 4 2R  ̄4 5 { A 【g 号】 I 一 r(0 9 1 一
5一 中 风 后 抑 郁症 (ot tk ers 神 经 康 复 治 疗 方 面 的 一 个 热 点 。 而 中 引起 去 甲 肾 上 腺 素 和 5一羟 色 胺 ( ps—soedpe— r
郁 所造 成 的危害 是多 方面 的 , 响患 1 发 病 机 制 影 . 者的认知 、 言语功能 和家庭 、 社会 能力 1 1 西 医学 认识
神 经元 胞体 位 于脑 干 , 其轴 突通 过丘 脑 下部 、 基底神经 节到达放 射冠 区 , 由
一般 认 为 PD是 前 向后 末端 终 止于皮 质 , 灶 累及 以 S 病
现就 ir之间 的平 衡失 调 及其 通路 破坏有 -) r sn P D 是 脑 血 管 疾 病 常 见 的并 发 医药 对本 病有 较好 的治疗 作用 , i 。S ) o
症, 临床上 以情感 障碍为 主要表现 , 发 中风后抑郁症 的中医研究 治疗进 展综 关 , 因为去 甲 肾上 腺素 能 和 5 - 一I I T能 生率在 2 % 8 %之间…。 中风 后抑 述如下。 5 0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作用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作用分析中风后抑郁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会给患者的康复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中医药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特别是一些经典的方剂对中风后抑郁有着显著的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就是一种常用的方剂,具有通络化痰,舒肝和胃的作用,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有着良好的效果。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的组成和作用。
这个方剂是由半夏、白术、天麻、甘草、麦芽和大枣组成,其主治风痰阻络型中风后的抑郁症状。
其中半夏有着破壅降逆的作用,可以清热化痰、止呕化痰,用于痰饮阻滞而引起的头晕、头痛、胸胁满闷等症状;白术则有着健脾和胃,利湿化痰的作用,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的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天麻有着疏肝理气,止痉安神的作用,对痰风内乱引起的头痛、眩晕、抽搐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甘麦则有着和胃调中,祛除湿邪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不和引起的消化不良等问题;而大枣则能益气养血,缓中止泻,对于风痰中风后引起的虚弱乏力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第一,通络化痰。
中风后抑郁常常是由于风痰阻络引起的,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影响脏腑功能,出现抑郁情绪。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中的药物可以通络化痰,解除阻塞,恢复气血畅通,从而改善中风后抑郁的情况。
第二,舒肝和胃。
中风后抑郁往往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肝脏和胃肠功能受损,导致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情况。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中的药物可以舒肝和胃,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问题,缓解情绪低落。
安神止痉。
中风后抑郁常常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异常兴奋和抑制,表现为头晕、头痛、抽搐等症状。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中的天麻具有安神止痉的作用,可以缓解这些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对风痰阻络型中风后抑郁有着显著的疗效。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配;二是需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进行使用,不可随意增减药量;三是需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插相 结合 泻 法 , 施术 l m i n 。前 3 d 针 刺 水 沟 ,向鼻 中隔斜 刺 5
平 刺 5分 , 小 幅度 高 频率 捻转 补 法 , 施术 l m i n , 针 印堂 时 捏 起皮
? 1 . 4痰 郁 阻 窍 : 嗜酒 肥 甘 , 饥饱失宦 , 脾失健运 , 聚湿 生 痰 , 痰 郁 分 , 雀啄手法 , 致 眼 球 湿润 为度 ; 3 d后 改 为 百会 、 印堂, 百 会 向后
2 0 1 3年 第 3 6期
6 3
中风 后抑郁 症 中医辨证治 疗
党 秀芳
摘要 : 中风后 抑郁 症是脑 血管疾病 常见的并发 症, 是影 响患者功 能恢复和 卒 中复发 的独立危 险 因素 。随着 中风发病率 的增 高, 中风后抑 郁
症也 呈上升 趋势 。近 年来, 中 医学者从病 因病机 、 辨证 分型 、 中 医治 疗等方 面对本病进行研 究, 取得 一定的进展 。
之 意 。” 明 确指 出气 机 郁 滞不 通 是郁 证之 因。中风 后 抑郁 属 中 医 来 , 柴胡 l o g 、 白芍 l O g 、 当归 6 g 、 枳壳 1 0 g 、 白术 1 0 g 、 茯苓 1 0 g 、 甘 “ 郁证 ” 与“ 中风 ” 之合病 , 就 其 因果 关 系而 言 “ 郁证” 为“ 中风 ” 之 草 l O g 、 石 菖蒲 1 5 g 、 香附 1 0 g 、 合欢 皮 1 0 g 、 郁金 1 5 g 、 夜 交藤 1 5 g 、 变证 , 是 在 中风 病 的基 础上 由于风 , 痰, 瘀, 火 交 搏郁 结 致 使 气血 远志 6 g 。每日 1 剂, 水 煎服 。方 中柴胡 疏 肝解 郁 , 且 有抗 抑 郁作
1 . 1心 阴 不 足 : 大病 之后 , 忧 思过 度 , 阴血暗耗 , 心神 不 合 所 致 。 壳配 柴 胡一 升一 降则 气 机条 畅 , 合 欢皮 安 神解 郁 , 《 本经》 云: “ 安 心藏 神 , 过 虑 劳神 , 久 则 心神 倦 怠 , 脏腑 气 血失 调 。 多 见 于 多发 双 五脏 , 和 心志 , 令 欢乐 无 忧 ” 。 夜交 藤 补血 活 血 , 养心 安 神 , 上方 共
1 病 ; 肾 阳亏虚 者加 巴戟 天 、 淫羊 藿 ; 痰 热 盛 者
加 制 半夏 、 黄连 : 阴虚 火 旺 者 加 知母 、 丹皮 ; 心神不宁 、 失 眠 较重 中风后 抑 郁 症 属于 中 医郁 证 范 畴 ,病 因病 机历 代 医 家 论述 者加 合 欢花 、 生龙骨、 生牡 蛎 ; 瘀血 甚 者加 桃 仁 、 红花。 颇多 , 《 医经 溯 洄集 ・ 五郁 论》 云“ 凡病 之 起也 多 郁 , 郁 者 滞 而 不通 2 . 1 . 6朱会 英 [ 3 1 医生 治 疗疏 肝 解 郁方 以逍 遥 丸为 主进 行 加 减 而
郁滞不畅 , 肝气失其条达神明失其清展 , 心神紊乱而成 。下面介 用 ; 当归 、 白芍柔 盯 养血 , 调 和情 志 , 且 能稳 定 患 者情 绪 , 促进 血
绍 近 年来 学 者和 医家对 此病 的认 识 。 崔海 [ 2 1 医生 对病 因认 为 :
液循 环 ; 自术 、 茯苓健脾化湿、 运 化 有权 则 气 机 调 畅 ; 香附 、 郁 金 行气 解郁 , 理 气 宽胸 , 酸 枣仁 益 肝 , 养肝 阴, 和 心神 , 养心 安 神 ; 枳
率在 4 0 %一 5 0%之 间Ⅲ 。 中医认 为 , 脑 卒 中后抑 郁 症 是 在 中风病 白芍 1 5 g 、 枳壳 6 g 、 枸杞 子 1 5 g 、 山栀 5 g 、 千地 黄 1 8 g 、 决明3 0 g 。每
的基 础 上 , 患者 由于 受 躯 体 病残 的 困扰 , 精神压抑 、 情 志 不 畅 而 日 1 剂, 水 煎服 , 早 晚各 1 次 。气 虚 明显 者加 黄 芪 、 党参 ; 肾精 不 形成的 , 属于“ 郁证 ” 与“ 中风 ” 范畴, 于心 肝 脾 肾有关 。
关键 词 : 中风 ; 抑郁 症 ; 中医辨 证 治疗
中图分类号 : R 2 5 5 . 2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3 6 — 0 0 6 3 — 0 l
中风 后 抑 郁 症 ( P S D ) 是 卒 中后 常 见 的 并发 症 , 临床 上 主 要 表 能散 ” 。故对 临证 中辨证 属 肝郁 气滞 , 痰 浊 蒙 窍 所致 的各 种疾 病 现为 情 绪 低 落 , 兴 趣 丧失 , 失 眠或 贪 睡 , 思维迟缓, 动作 缓 慢 , 日常 有 显 著疗 效 。 生活 能 力 ( A D L ) 下 降, 睡 眠 障碍 , 无 价值 感等 。中风 后 抑郁 症 发 生 2 . 1 . 5 唐教授治 疗益 肾疏 肝 、 调气 活血 、 解郁 安神 的治 则 。: 柴胡 5 g 、
侧脑梗塞。 至 。多 见大 面 积脑 梗 塞或 脑 出血 。 至 。多见 于 脑 出血 的病人 。 阻 滞 经络 , 蒙 蔽 清 窍 。多 见脑 梗塞 。
2 辨 证施 治 2 . 1 中药 治疗 奏疏 肝解 郁 , 健脾 养 心之 功 。
1 . 2脾肾阳虚 : 病 后 阳气 未复 失 于 温 煦 , 髓海乏源 , 运 化 无 力 而 2 . 2针 灸 治疗 2 . 2 . 1申鹏 飞【 医生 用 “ 醒脑开窍” 针灸疗法 : 选 取 内关 、 水沟 、 百 l - 3瘀 血 内阻 : 离经 之 血 未化 , 血不归经 , 气血 逆 乱 , 心 神 失 和 而 会 、 印堂 、 三 阴交 ( 患侧 ) 穴。 先 刺双 侧 内关 , 直刺 0 . 5 ~1 寸, 施 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