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78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81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81

一、走进分子世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过程和方法⑴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⑵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引入新课以学生对导图的发言引入新课(要求一位学生事前准备,将导图内容扩展为一篇小短文进行发言。

题目可以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同学们都知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有许多物质人们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如:山脉、桥梁、大海、森林、高楼等。

有一些物质我们虽然看不见,但却可以通过别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如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在呼吸时便可体会到空气的存在。

但是还有一些物质,我们即看不见、摸不到,也无法通过其他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那我们又如何来认识和研究这些物质呢?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的呢?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间接研究的方法,十分有效。

那就是先根据一些已有的现象和经验,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然后进行各种实验去收集证据证实这种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下面就让我们按照科学家的这种思路来认识物质的结构。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章: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一、走进分子世界。

三、新课部分活动7.1 选择一种模型:教师:用炭素笔在白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虽然实验没有做,但你可以凭你的经验和想象进行一次合理的推测。

)学生:可能会看到十分细小的炭的颗粒。

(同时对课本进行填充)教师:将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看到的现象。

学生:看到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马上开始溶化,不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

(同时对进行课本填充)教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再注入酒精,在液面的最高处做一记号。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最新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案涵盖了全册的内容,并且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应用。

教案目录
1. 第一单元:力和压力
- 第一课:力的概念与分类
- 第二课:压力的概念与计算
- 第三课:浮力与压强
- 第四课:浮力的应用和实际
- 第五课:弹力的产生和应用
2. 第二单元:钟摆
- 第一课:钟摆的概念与特性
- 第二课:简单和复杂摆线的制作与应用
- 第三课:钟摆的能量转换
3. 第三单元:光的传播
- 第一课:光的传播与光速
- 第二课: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 第三课:光在平面镜中的反射与成像
- 第四课:凹面镜与凸面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
4. 第四单元:电的基本概念
- 第一课:电流的概念与电流计的使用
- 第二课:电压的概念与电压表的使用
- 第三课:电阻的概念与测量
- 第四课:欧姆定律和电功率
5. 第五单元:电的应用
- 第一课:串、并联电路的概念与分析
- 第二课: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 第三课:电灯、电铃的使用与维护
使用方法
教师们可以根据教案目录中的内容,选择对应的教案进行教学。

每个教案都提供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和评价方法在内的详细内容,以帮助教师们顺利开展课堂教学。

注意事项
教案中的内容仅供参考,教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
修改,以适应自身的教学需求和教学风格。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全册教案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全册教案

过程 方法
1.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物理与生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 合,从而培养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 1.通过学习“我们自己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体现了物理是“生
度 活中的物理”,是“身边的物理”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联系
与价值 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能力.
(2)师生共同做:把手放在喉结处,体会说话和 不说话时,声带有什么不同?
列举声音的用途
思考并提出问题 声音是如何发出的? 声音如何传播?
突出声音的重 要性,激发兴 趣 培养学生提问 题的能力
利用身边物体制造声音
拨动橡皮筋,拨动直尺, 让学生学会用
拍桌子等初步体会发声 身边的器材做
的原因
实验,初步接
比较声带的变化,得出 触对比的研究
让学生知道声 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真空不 能传声 引起学生思考
过渡:我们平时的声音,如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什 思考并回答 么传播的呢?
初步了解声波
空气是最常见的介质,那么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 呢?
学生看书 15 页第一段
用学生熟悉的水波类比,以击鼓为例,讲解声波
总结: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
情感态
度 与价值
通过师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用具 橡皮筋(每人一根),直尺((每人一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声音可以说无时 不有,无处不在。声音对我们有哪些用途呢? 从同学们举得例子可以看出声音是非常重要的,那 同学们想知道与省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请学生利用你身边的器材制造声音,并观察 物体发声前后有什么不同?

人音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全册

人音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全册

人音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初中八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人音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物理现象的规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和解释;- 培养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人音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全部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单元:1. 单元一:力与压强2. 单元二:机械效率与简单机械3. 单元三:电与电路4. 单元四:声与光5. 单元五:自然与环境保护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理解能力进行分解和讲解。

教学目标与策略单元一:力与压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物体所受的力和压强。

教学策略包括:- 通过示意图和实际实验展示力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力和压强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利用案例分析和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单元二:机械效率与简单机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和简单机械的原理。

教学策略包括:-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机械效率计算,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利用实验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单元三:电与电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原理。

教学策略包括:- 通过实验和示意图展示电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培养学生的电路图解和计算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和搭建简单的电路实验。

单元四:声与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声音和光的传播原理。

教学策略包括:- 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感受声音和光的传播特点;- 培养学生的声音和光学计算能力;- 利用教学媒体和互动讨论,提高学生对声与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单元五:自然与环境保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包括:-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和环境问题;- 利用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和实验设计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紧密结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65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65
⑤让学生讨论投影仪(幻灯机或电影机)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的不同。
四、布置作业略。
可以准备光具座及附件,也可以准备凸透镜成像规律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卡
可以准备课堂用题
可以准备画着苍蝇模型的投影片
准备课后用题
课题
§4.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经历
反应
领悟
1、设置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产生成功喜悦。
2、通过合作、交流、分析、论证、归纳、表述等形式对透镜的成像规律有较好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理解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
2、知道投影仪(幻灯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②你所观察到的像有时比烛焰(形成像的物体)大,有时比物体小,什么原因引起的?你猜想在什么条件下会成这种放大、缩小的像?什么时候在光屏上不会看到像?
③你们每个学习小组合作起来,能不能通过实验用一些比较精确的数据来证明你的猜想。
④学生实验探究,并填写课本上的实验表格。
可以安排学习小组带放大镜或老师准备一套光具座以及附件、教室里准备普通投影仪(有条件准备一台幻灯机)
②引课:大家都知道凸透镜可以做放大镜,怎么放起电影来啦,这两个过程都有放大作用,是不是相同?不相同!观察位置不同,虚像、实像(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时学过)也不相同。到底是什么道理,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些问题的奥妙。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大家桌子上有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等,请你先点燃蜡烛,观察能不能看到成像现象。
3、如何根据要求调节投影仪。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87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87

第九章一、压强杨泰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4.能在日常生活上灵活运用压强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三、器材学生探究实验器材:自制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50克的砝码各一个,细砂,海绵、玻璃杯、铅笔等教师演示器材:汽球,图钉,鸡蛋等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将一气球置于讲台上让班上个最高力最大的男生用手掌压气球,因气球打气不很足,他必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压破球,接下来叫一个个头最小的女生(偷偷给她一根针)。

她只要轻轻一碰气球便破了,学生必大笑。

此时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

(二)观察与作图----什么是压力1、用两摞书作桥墩,一张偏厚纸板做桥面,再放上一重物,此时桥面压弯了,设问为什么?分析原因是受一向下压的做用力。

2、举例老师站在讲台上受什么力(重力和支持力),讲解地面支持了老师(要不老师不掉地下去了),老师也压了地面。

3、①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书本图9-1例子的三副图并在练习本上画出三副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各画一图。

同学们作图时,教师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②学生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

让同学们讨论思考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得出:压力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

压力作用在接触面上,压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

③教师归纳总结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得出压力的定义、特点及与重力的区别。

(三)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1、播放三幅插图,创设情境。

让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感受压力的效果。

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用大脑去思考,看看在这些图中你们能发现些什么?同学们发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记录下几条有关的问题,大致归纳为三个问题:(1)当人们在松软的地上行走时,为什么会在地上留下一道深深的脚印?有了滑雪板人为什么就能在雪地上自由地滑翔?(2)为什么在泥泞的沼泽地里有轮子的车辆寸步难行,而装有履带的坦克和拖拉机却可以行动自如呢?(3)同一个物体压在海绵上,为什么海绵的形变程度不同呢?2、亲自体验一下。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46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46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南京市南湖二中赵晓华
一、设计意图
本章复习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结构,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

2、知道波的基本特征以及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3、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了解电磁屏蔽。

4、了解现代通信技术。

5、通过实例,说出能源的分类。

6、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知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性。

7、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电磁屏蔽。

2、通过自主整理,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核能和太阳能,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国的能源状况,培养学生能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电磁波的特性以及波长,频率和波长的关系。

2、电磁屏蔽及现代通信技术。

3、能源的分类及能量守恒定律。

四、教具和学具
电脑、实物投影仪
五、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对本章的知识点,整理知识网络。

2、找出本章中你尚未理解的问题。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资源
1、
2、
3、。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31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31

五、电功率与安全用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知道保险怎样“保险”;归纳安全用电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体验电功率与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观察体验保险丝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的应用。

教具:电路演示板保险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用电,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让人触目惊心的。

例如下面这些例子:1、(羊城晚报)2000年3月29日,河南焦作一影视厅发生罕见惨剧——“天堂”烧死74人。

2、(羊城晚报)2002年3月23日,一民房今晨失火死2人疑是家中电线短路引起3、(厦门日报) “用电不当毁了世界文化遗产”2003 1月19日19时左右,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宫庙之一的遇真宫发生特大火灾,主殿在这场大火中全部烧毁。

师:上述的例子大多与电器有关。

关于安全用电的知识,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一部分了,这一节课我们从另一角度来学习安全用电的知识。

“电功率与安全用电”(板书)二、进行新课(一)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师: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对供电线路进行了改造。

将电线换成更粗的,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换成更大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师:上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一次家庭调查,调查十年前和现在所使用的用电器分别有哪些。

屏幕上的是一个同学的调查结果。

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调查结果。

看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讨论交流。

师:添置了新的大功率用电器。

那么添置前和添置后对电路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用电功率的知识来计算十年前和现在究竟是哪些地方不同。

让时光倒流回十年前,我们的家里有这些用电器,(屏幕出示用电器的名称和相应的电功率)你们能计算出干路的电流是多少?生:计算。

师:回到我们现在,添置了这些用电器,(屏幕出示用电器的名称和相应的电功率)那么干路中的电流又是多少呢?生:计算,讨论得出结论师: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电压一定的时候,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人教版66(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人教版66(篇)

课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改正题体1、以阅读活动和研究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睁开学习活动,验经历让学生经历阅读与 性研究等学习过程,体验科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反响2、设置学习情境,增强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求意会 目3、经过对本节知识的研究性学习,培育个人用眼的好习惯。

标知知1、知道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

识2、知道近视眼、远视眼(老光眼)的成像特色和产生原由。

识技3、知道用凸面镜或凹面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改正原理。

能技 1、经过阅读有关资料,培育从有关资猜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目标能 2、会用必定的方法研究用凸面镜、凹面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改正原理。

学 与 教 的 设 计 学前准备心得一、引课方法⑴:①教师站在讲台前,用投影仪发出的光照亮自己。

引课: 此刻,你们两人一组相互合作,利用一张白纸、一个凸面镜来我拍照。

②教师拿一顶帽子(或一只柔软的玩具狗)松手,让学生察看,底片(光屏)上的帽子(或狗)的运动状况。

③教师用手左右晃动、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让学生察看底片上的手的像的运动状况。

④让学生用一本书挡住教师身上反射到凸面镜上的光,学生发现底片上的像不见了;我们每个正常的人都有两只眼睛,你此刻用手挡能够安排学习小组带凸透镜、白纸等或老师准备若干套凸透镜、白纸、玩具狗等。

住自己的眼睛,也看不见老师了,有人说我们每只眼睛就是一台照相机,你赞同吗?相同是眼睛,近视眼和远视眼又是怎么回事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以及改正视力方面的知识。

方法⑵:①让学生把凸面镜对着窗户外面,用一张白纸做光屏,体验照相过程。

②找到窗外的运动着的云或人,体验摄像过程。

③让学生用一本书挡住射到凸面镜上的光,学生发现底片上的像不见了;下同⑴。

方法⑶:①成心拿一台没有开盖的照相机,给学生摄影。

再让一位同学闭上眼睛找另一位同学。

②引课:大家看,照相机镜头盖翻开后,它能把它看到的光景成像究竟片上,保留下来,这就叫摄影。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77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77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四、物质的比热容
杨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热量的概念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了解一些常见物质比热容的大小,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感知科学归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联系实际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设计思路]
1、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本节课又一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重要特征,全面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对于探究活动的过程要求。

这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探究,而教师是课堂活动中的组织者和探究者。

2、注重联系实际,在生活和实验中探究知识,本节创设的情境是“中午海边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沙子变凉了,海水却很暖和”,这一情境来源于生活。

在解决问题后又回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解决“三峡
水库建成对小气候的影响”和“海陆风的成因”,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
1、学生的生活体验(类似于“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的许多事例)。

2、实验探究的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沙子、温度计、搅棒、计时器等。

3、互联网上有关“三峡库区的气候受到影响”等资料。

4、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以及配套用书。

5、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人教版54(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人教版54(篇)

第五节水循环教课目的:1.知道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的详细形式.2.能用水的物态变化解说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3.认识物态变化陪伴着能量的转移.4.建立保护水资源的紧急意识,养成节俭用水的习惯.教课重、难点:1.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的详细形式,物态变化陪伴着能量的转移.2.解说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3.使学生建立保护水资源的紧急意识,养成节俭用水的习惯.教课器具:投影仪一台.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玻璃片各一个,冰块少量(共25组).教课过程教师指导过程导入:奔跑的江河湖泊,皑皑的冰山雪岭,飘扬的白云------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个巨大的循环系统.今日我们就一齐来学习“水循环”.好吗?第一,我们共同做个实验,请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玻璃片遮住杯学生学习过程认真听讲口,再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做实验,认真察看加热.请大家认真察看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并回答以下问题指导学生疏组做实验.答:看到冰融化成水,玻璃下边有小发问:水珠(1)你察看到什么现象?答:水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2)玻璃片上的水从哪儿来的?答:水蒸气由水汽化而来的(3)水蒸气从哪儿来的?答:还会发现冰融化、水汽化要吸热.(4)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玻璃片发热,说明水液化放热.(5)假如把烧杯放到冰箱中,会出答:水放热会凝结成冰,水蒸气放热现什么现象?可能凝华成霜.(6)自然界中,有很多近似的现象,议论、回答你可否说出一些?叙述: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霜、雪、雹等现象都是水不断的发生变化形成的,下边请同学们看一看图—39,剖析一下自然界中的水是如何循环的,请大家思虑:在水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将空格处填上.发问:1)天空中的云是如何形成的?2)地上的水从哪儿来的?3)露、霜、雪、雹等现象是如何形成的?能否属于水循环?指引学生议论:1)在水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2)水在这些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仍是放热?指导学生填图2—40.叙述: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物态变化.融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都是物态变化的详细形式.剖析:从对以上实验和水循环的剖析,我们发现:发生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也就是说,物态变化过程陪伴着能量的转移. 练习:1、请填出以下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状况.1)河里的水结冰2)冬季,玻璃窗上结有冰花3)严寒的冬季,冰冻的衣服晾干4)秋季,花草上的露水在阳光上消逝2、据《北京晚报》报导:2001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零下15℃,在新疆罗布荒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cm认真听讲看图2—39,思虑并填空议论回答云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和凝华成的小冰晶混淆而成的.冰、雪融化成的水,天上下的雨水等. 阅读本章信息库P49.答:融化、凝结、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此中,融化、汽化、升华吸热,凝结、液化、凝华放热.填图2—40听讲、识记理解、识记议论、回答(1)凝结放热(2)凝华放热(3)升华吸热(4)汽化吸热兴致较高,与老师一齐剖析.答:雪的升华现象~10cm 厚的积雪,但是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脚下倒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观察队员瞠目,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说这一现象. 、假如水循环中的某一过程停止,会出现什么状况?过渡:水循环使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水是生命的乳汁,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所以,水是我们的宝贵资源.请同学们阅读P46页上边,说出水对人类的贡献.启迪:水还可以为人类做些什么?思虑:有人说:“水既然能够不断的进行循环,所以,人类不需要节俭用水.”请同学们剖析这类说法对不.指引学生阅读课本P46页下边,谈谈人类对水污染的状况.叙述: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大,但可供我们人类直接利用的水其实不多,只占总水量的0.3%.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却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和水环境严重污染现象.长此下去,水将成为限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所以,我们应建立节俭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发问:我们应如何节俭用水呢?指引学生看书P47页,并议论说身世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和节俭用水的方法.小结:本节课我们一齐学习了水循环,知道了什么是物态变化和物态变化的几种形式,认识了物态变化议论、剖析,发布各自的看法.阅读并说出水对人类的贡献,领会水对人类的重要性.议论、剖析分组议论,进行争辩,说出各自的理.阅读,领会人类对水资源污染的严重.认真听讲,认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议论.阅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谈谈应如何节俭用水.老是陪伴着能量的转移.希望同学们思虑并对这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能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和人类对水资源损坏的严重性,养成节俭用水的好 习惯.作业:写一篇对于乡村水污染情 况的检查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 些方法. 板书设计: 第五节 水循环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现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案(全册,)精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案(全册,)精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案(全册,)精选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案(全册,完整版)精选一、优秀教案概述本文档精选了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优秀教案,共包括全册的教案内容。

这些教案经过精心挑选,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二、教案列表1.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 教案1:原子的组成与性质- 教案2:元素与化合物- 教案3:分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2. 第二单元:力的作用和运动- 教案4:力的作用和力的计算- 教案5:平衡条件与浮力- 教案6:摩擦力和压力3. 第三单元:能量与功率- 教案7: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教案8:功率与机械效率- 教案9: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4. 第四单元: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 教案10:光的传播与介质- 教案11:光的反射定律与镜像- 教案12:成像原理与光的折射5. 第五单元:电学基本常识- 教案13:电学基本概念- 教案14:电路的基本元件与符号- 教案15:带电物体与电场三、使用说明本文档为物理教师提供了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优秀教案,教师可以根据教案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

教师在使用教案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理解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案进行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本文档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优秀教案精选,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物理教学。

希望本文档能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参考,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

科学之旅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理?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难点: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关键:能否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器材:电脑、透镜、喇叭、烧瓶、玻璃杯等。

教材分析:1、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录像等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不加解释,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索物理。

2、围绕“探索”进行学习,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有关实验、现象等,并小结出物理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无————因为暂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1、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科学之旅引入课题,得出: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

2、学生实验:(1)、凸透镜的使用——成像(2)、惯性、过山车学生讨论,得出结论:↘3、物理是有趣的学生观看第二部分录像——有趣的物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兴趣4、利用课本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分析:物理有用吗?有什么用?你在日常生活用到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讨论,得出结论:↘5、物理是有用的学生观看第三部分录像——有用的物理,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念。

6、探就:如何学好物理?讨论小结如下:(1)、注重观察与实验。

(2)、勤于思考,注意理解。

学生观看第四部分录像——怎样学好物理,利用实例说明。

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达标测评:无,因本节无具体考察内容五、课后活动:我生活中的物理探索板书设计科学之旅(序)1、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

2、物理是有趣的。

3、物理是有用的。

4、如何学好物理?(1)、注重观察与实验。

(2)、勤于思考,注意理解。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长度、时间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数学知识复习加点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严谨的习惯。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人教版34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人教版34教案

实验研究电磁铁(一)教课目的.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理解电磁铁的特征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械螺线管,铁棒,几个小磁针,一个线圈匝数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

(三)课前准备检查学生使用的实验器械能否有损坏,将实验器械分小组放在盒子里,将小盒子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

(四)教课过程.发问引入新课教师出示螺线管,发问:要使螺线管的四周产生磁场,依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可采纳什么方法?(学生谈论得出:给螺线管通电,它的四周就会产生磁场。

)进一步发问:假如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加强,应当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观察下边的实验:演示实验:先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

发问: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哪个大?这表示什么?(插入铁棒后,小磁针的偏转程度增大,这表示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四周的磁性大大加强。

)进一步发问:为何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加强呢?学生谈论得出:死心插入通电螺线管,死心被磁化,也要产生磁场,于是通电螺线管的四周既有电流产生的磁场,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因此磁场大大加强了。

教师指出:从上边的实验中可以看出,死心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能获取较强的磁场。

我们把插入死心的通电螺线管称为电磁铁。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电磁铁。

.进行新课板书:第五节实验:研究电磁铁一、电磁铁:插入死心的通电螺线管。

发问:电磁铁与永磁体对比,有些什么特色呢?它的磁性强弱与哪些要素相关呢?下边我们用实验来研究。

板书:二、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特色进一步发问:如何来做实验呢?其步骤是如何的呢?我们知道,电磁铁的磁性是由螺线管通入电流后获取的,由此,我们可以进行猜想:它的磁性与电流的大小相关;螺线管是由导线绕制成的,它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相关。

下边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实验探究。

(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展现以下记录表格)学生实验:第一请同学们从盒子里取出实验器械,放在桌上摆好,观察所用的器械,同时思虑以下问题:这些实验器械应连接成如何的电路?(应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磁铁连成串通电路)用什么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经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学生将实验器械连接好,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①将开关合上或打开,观察通电、断电时,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状况,判断电磁铁磁性的有无。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19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19

§12.1机械能势能(2)执笔人:谢志成学校:冷遹中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机械能和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方法与过程:(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机械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3)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

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2.引入新课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

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3.进行新课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

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

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实验2:单摆实验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

最好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48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48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知识疏理】1、摄氏温标是在1标准气压下,把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C,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C,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农业灌溉中采用喷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好处之一就是减少输水过程中的_____和_____,同普通的地面浇灌相比,喷灌可以达到_____目的。

3、填写下列现象物态变化的名称:(1)严冬之夜玻璃室一侧出现“冰花”______;(2)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_ ;(3)夏天冰箱拿出棒冰,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_;(4)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________;(5)铁水浇成铁件_______;(6)雾___________;其中吸热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化的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_______和__________。

5、0°C的冰拿到0°C的房间,冰______ 熔化。

【典例剖析】例1: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为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为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结舌,试回答:(1)请提出你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

(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

解析:例2:对着干燥的温度计扇扇子,温度计的示数( )A.一定降低B.一定不变C.一定升高D.有可能降低E.也有可能不变解析:【针对练习】1、下列物态变化都属于吸热的是()A.熔化、液化B.汽化、升华C.凝固、凝华D.液化、升华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C的水凝固成0°C的冰时要放热B.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液体蒸发时,要向周围散发热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63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63

第四节平面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的虚像。

(3)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过程,学会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各种信息。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会用对称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态度。

(2)通过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3)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器材:
教师自制魔术箱一只(参照课本图3—49)、蓝玻璃、夹子、干电池、白纸、直尺
教学过程:。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44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集(全套声音是什么等113个) 人教版44

课题太阳能
[设计意图]
改变仅以“双基”为目标的观念,突出提高科学素质的目标;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封闭式的学科体系,关注开放式的科技与人文社会背景。

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放到与概念、规律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太阳能,知道太阳能是人类的能源宝库。

知道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在遇到新的问题要去解决时,能够有意识地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去工作,对于复杂问题能够有意识地用一定的方法去处理,提高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能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教学难点:太阳能的应用
[教具和学具]
激光手电、太阳能有关资料、转盘、太阳能热水器挂图、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的视频资料
[课前准备]课前查阅了有关太阳能有关资料;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
[教学过程]
明创造出很多有价值的器材。

[教学评析]本节课教师只起一个导演作用,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

让学生尽情的发挥、科学的探究。

使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探索的乐趣,从中获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各种物质的硬度不同。

2、了解物质一些物理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3、学会对物质分类。

能力目标1、用探究的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养成建立比较基准点的习惯。

2、培养乐于探索精神和敢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的精神。

情感目标1、通过用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2、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学习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整体教学思路、方法
探究是科学的灵魂,而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核心,探究教学通过猜想、设计实验等完成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教案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出发,引出问题,应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建立物理概念,让学生通过协作交解物质的物理属性。

(三)教学重点:除状态、比热、密度外,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物质物理属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自然物质的多样化,体验科学探究所带来的乐趣,真正掌握物理知识。

(四)教学难点:比较物质的硬度。

突破:比较多种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学生的猜想各不相同,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事先建立一个比较的基准点,然后再比较有关物质硬度。

基准点的选择决定了探究方法的繁简,一般以你认为硬度居中的物质作第一基准点,这样可将物质分成两类:一类硬度较大的,一类硬度较小的。

然后在硬度较大的部分按上述方法分类排序,最后在硬度较小的部分按同样的方法分类排序。

(五)教学器材:
演示:(1)铁钉与石蜡(2)飞镖与飞镖盘(3)铜块与铝块。

(4)水与酒精(5)酒精与玻璃。

学生:(1)泡沫板与铅笔。

(2)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铜钥匙、铅笔心。

(3)①玻璃板、塑料板、木板;②电池(电池组)、导线(3根)、灯泡(附灯座)、铜条、铁条、木条;③烧杯、热水、金属勺、塑料勺;④弹簧、橡皮筋、橡皮泥;⑤磁体、铁钉、铜块、铝块。

(六)互动设计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物质物理属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猜想、设计和进行实验,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自然物质的多样化,体验科学探究所带来的乐趣,真正掌握物理知识。

学生实验可以分组进行,通过课堂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提出问题:你能区别下列物质吗?
并出示:(1)铜块与铝块(2)水与酒精(3)酒精与玻璃
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密度、比热、状态、颜色、气味都是每种物质所特有的,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了解这些属性,对于生产、生活及认识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

(PowerPoint: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二、新授:
过渡问题:除密度、比热、状态、颜色、气味外,物质还有哪些物理属性呢?
1、演示活动:
(1)墙上挂飞镖盘,请一位同学用飞镖射中飞镖盘,看到飞镖头部进入盘中。

(2)老师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图片,看到铁钉在石蜡上留下痕迹。

感受活动:学生用铅笔尖在泡沫板上刻一幅最拿手的图画。

提出问题:实验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得出:不同物质的软硬程度是不同的,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PowerPoint:一、物质的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

)过渡问题:不同物质的硬度不同,那么下列物质的硬度谁大谁小呢?你能从大到小排列正确吗?
2、探究活动:比较物质的硬度
[器材]:玻璃、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铅笔心、铜钥匙等。

[探究目的]:比较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

[猜想]:根据你的预测,将这些物质硬度的大小进行排序:
(1)(2)(3)(4)(5)
[设计实验]:
(1)学生思考、交流得出比较硬度大小的方法:
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刻画,若被刻画物上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画的硬度大;若被刻画物上不能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物的硬度小。

(2)比较的物质种类多,刻画的次数多,较为繁杂,费时较长,学生思考、交流得出一种较为简单的实验方案。

①选择你认为硬度居中的物质为比较基准点(如玻璃)用它在其他物质表面上进行刻
画,将其他六种物质分为两大类:硬度大的(如铁钉、钢锯条)、硬度小的(如塑料尺、铅笔心、铜钥匙、粉笔)
②在硬度大的一类,采用上述方案,进行分类,然后排序。

③在硬度小的一类,采用同样方案,进行分类,然后排序。

注意:做实验时不要损坏公物,不要被材料的边角划破手!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将实验刻画现象填写在相应的方格中
PowerPoint
[实验结论]:
这些物质按硬度大小的排序是:钢锯条、铁钉、玻璃、铜钥匙、塑料尺、铅笔心、
粉笔
(Powerpoint:硬度大小排列顺序:钢锯条、铁钉、玻璃、铜钥匙、塑料尺、铅笔心、粉笔)过渡问题:想一想,物质还有其他属性吗?
3、探究活动二:物质的其他属性
①物质的透明度[器材]:玻璃板、塑料板、木板
②物质的导电性[器材]:电池(组)、灯泡(附有灯座)、导线(3根)、铜条、铁条、木条
③物质的导热性[器材]:烧杯、热水、金属勺、塑料勺
④物质的弹性、塑性[器材]:弹簧、橡皮筋、橡皮泥
⑤物质的磁性[器材]:磁体、铁钉、铜块、铝块
安排五大组分组实验,每大组进行一个实验探究,且五组同时进行实验,每组经过实验、交流得出结论后,再请每大组中的某一小组展示给全体学生,不能展示的留给同学们课后交流。

经过学生的实验、交流、讨论,老师总结得出:二、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和比热、密度、导电性、导热性、透明度、磁性、弹性等。

(PowerPoint:二、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和比热、密度、导电性、导热性、透明度、磁性、弹性等)
过渡问题:物质的物理属性多种多样,我们学过有什么应用呢?
4、方法及应用:
对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无数物体,如果按照物质的物理属性加以分类、研究,是研究问题的比较简单的方法,科学家与发明家常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例证:1、爱迪生发明与改进白炽灯灯丝,灯丝材料特点是熔点高。

2、南京长江二桥为斜拉索桥,桥面由钢索拉紧,钢索拉紧时很坚韧。

3、许多路面铺成混凝土路面,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抗压能力强。

(PowerPoint:三、
按物质物理属性分类、研究问题比较简单。

灯丝:熔点高;钢索:很坚韧;混凝土:抗压能力强)
三、小结本课内容
四、反馈练习(PowerPoint)
将玻璃、水晶、铁、牛奶、水银、白酒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把它们分为两类,并按照
分类方式2(请填空)
分类方式3(请填空)
除以上三种分类方法外,你有其它分类方法吗?请同学们课后思考、讨论、交流一下。

(八)、板书设计(PowerPoint)(略)
(九)作业
课本P21-22 练习题:1、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