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咏华山》的课堂教案设计

《咏华山》的课堂教案设计

《咏华山》的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华山》。

(2)理解《咏华山》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咏华山》。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和表达手法的分析。

(2)对古诗词的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咏华山》,掌握诗文内容、意象和表达手法。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咏华山》,了解诗文内容。

(2)收集有关华山的图片或资料,加深对华山景观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华山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简要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华山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咏华山》,感受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分享各自的感悟和理解。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华山景观的感悟,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5. 巩固练习:(1)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2)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提高运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咏华山》。

2. 写一篇关于华山景观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华山之美的感悟。

3. 收集其他有关华山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咏华山》语文教案

《咏华山》语文教案

《咏华山》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华山》。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华山雄伟壮丽的景象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咏华山》。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华山景象的赞美之情。

难点:(1)诗中意象的分析与理解。

(2)诗歌表达手法的鉴赏。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文、注释、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华山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简介诗人杜甫及其作品《咏华山》。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诗歌品鉴(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美景,感受诗人对华山雄伟壮丽的景象的赞美之情。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分享心得。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景观,珍惜自然资源。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并强调环保意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中的美景及其背后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咏华山》。

2. 结合课下注释,深入理解诗文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 写一篇关于《咏华山》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华山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朗读、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咏华山》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咏华山》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咏华山》教学设计(精选12篇)《咏华山》篇1教材解读:《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才华。

“文包诗”分“文”和“诗”两部分,编者旨在让学生借文悟诗,诗文联系,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

课文还配有情境图,再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

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

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已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

3、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价值上指明航向。

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读不写。

认识2个偏旁。

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词。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山高水流》古筝磁带、图片、有关资料课时安排:本课共分2课时,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欣赏感悟;巧设关卡,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配乐范读,进入情境;朗读交流,感悟课文;背诵表演,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五岳”是指哪五座山,你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华山的美景。

2、出示华山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华山美景,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3、畅所欲言,说说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咏华山》教案

《咏华山》教案

《咏华山》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咏华山》,了解华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及自然景观,并能理解和诵读诗歌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诗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于自然山水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咏华山》,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咏华山》的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 了解华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及自然景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人通过描写华山展示的自然景观表达出的情感。

2. 怎样使诗歌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课程(5分钟)教师介绍:华山被誉为中国西岳、五岳之一,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咏华山》正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倾情赞美华山的一首诗。

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华山?它在哪个省?有没有去过华山?大家对于华山有什么样的印象?2. 导入课文(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并让学生进行默读,同时请学生注重诗歌的格律。

3. 理解诗歌意境(15分钟)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诗歌中的描写,了解华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以及它的自然景观。

4. 分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认为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华山的景色?2)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或感受?与诗人感受有什么异同?5. 给学生展示华山的图片和视频(15分钟)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华山的风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华山的壮丽景色,进一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6. 背诵《咏华山》(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并就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进行指导。

7. 反思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反思总结,让学生表达对于课文和华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发现和欣赏我们周围的自然美。

五、拓展延伸1. 给学生推荐其他描写华山的诗歌,让学生进行对比鉴赏。

课文《咏华山》教案范文

课文《咏华山》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咏华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华山的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和地图介绍,使学生对华山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华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华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咏华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华山的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华山。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咏华山》的幻灯片,包括文字、图片、地图等。

2. 教学素材:与华山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课件播放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华山图片,引导学生对华山产生兴趣。

(2)简要介绍华山的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的读音和意义。

(2)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华山景象。

3. 描绘华山:(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华山。

(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背诵课文《咏华山》。

2. 请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写一段关于华山的描述。

3. 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华山的更多信息,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课文背诵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咏华山》,评价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咏华山》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苏教版《咏华山》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苏教版《咏华山》教学设计(通用10篇)《咏华山》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识不写的有4个。

认识1个偏旁(门字框)。

理解本课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2、背诵古诗。

3、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录音磁带,投影片,大黑板上画上背景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

1、今天我们学习(齐读)24、yong咏华hua山指读两个生字、正音。

2、你读了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提出疑问:咏是什么意思?华山在哪里,有多高呢?咏华山是什么意思?谁在用诗赞美华山?这是一首怎样的诗?为什么这个孩子能写出咏华山的好诗?这个孩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几岁了?二、初读课文,读准正音。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地读一读田字格里面、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抽读生字,纠正字音。

2、出示:(除生字外都注上音节)登华山艰难爬上山顶没着山路吟诵情不自禁远远近近寇准古时候朵朵白云连连称赞山腰间a自己练读,看谁读得准、记得快。

b擦掉音节,同桌练读,指读。

3、把词语放到课文中,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4、标自然段序号。

5、分段指名读,评读:他是否达到老师的要求了?哪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刚才,小朋友提出了许多问题,现在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些问题。

1、华山在哪里?师介绍:华山在我国陕西省,自古就是以高和险出名的,登上华上要花六小时左右,华山真(高啊)!2、咏华山是什么意思?(生交流)师述:咏华山就是吟诗赞美华山。

3、谁在吟诗赞美华山?(寇准)寇准是什么时候的人?当时几岁?(生交流)师述:寇准是北宋时候的人,家乡在陕西省渭南。

从小聪明好学,长大后当了大官,一直做到宰相,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齐读最后一段课文。

4、课文讲的是寇准七岁时的什么事?(生交流)齐读第一自然段。

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教案反思

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教案反思

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华、山、高、危、更”五个生字。

2.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对华山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诗歌内容。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华山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山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华山的古诗《咏华山》。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交流读诗感受,分享自己认为难读或难懂的地方。

三、朗读指导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跟随教师齐读,注意模仿教师的朗读节奏。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四、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内容,加深理解。

3.学生交流讨论:诗歌中描绘了华山的哪些特点?五、感悟诗人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关键词,体会诗人对华山的赞美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从诗句中感受到的诗人情感。

六、课后作业1.抄写《咏华山》,注意书写规范。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七、教学反思1.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味。

3.适时进行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4.逐句讲解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情感。

5.注重家校联系,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家校互动。

1.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全面,未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反馈。

2.在讲解诗歌内容时,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互动性有待提高。

3.课后作业的布置较为单一,未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生字教学:教师展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华、山、高、危、更”。

学生跟读,教师个别纠正发音。

《咏华山》语文教案5篇

《咏华山》语文教案5篇

•••••••••••••••••《咏华山》语文教案5篇《咏华山》语文教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华山》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华山》语文教案1咏华山(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 学会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本课新词。

3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华山的雄伟。

教学准备:华山景色的录象、文字投影片、词语投影片、实物投影仪、录音磁带、用于学生摆放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复习本课生词华山沿着山顶除了更与齐回首七岁艰难显得咏登山腰情不自禁吟诵称赞寇准2 复习诗句,说说诗的意思。

3 教师小结:这首诗写的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山,他的名字叫华山。

4 教师板书:华山(提醒学生注意“华”的写法)5 学生描红:华6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诗人用一首诗来吟诵华山,赞美华山,这就叫咏华山。

教师板书:咏7 欣赏华山录象,说说自己的感受、想法。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 过渡:这么美的华山,不但我们喜欢,而且古时候的人也喜欢。

(出示图片、文字)2 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 过渡:华山那么高,这一老一小,爬山容易吗?那么,他们爬上山顶了吗?在山顶又看到了什么?2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3 提问:他们爬上山顶了吗?从哪句话看出?4 指名读第一句。

思考:爬山容易吗?从哪里看出来?5 指导读词:艰难(读出艰难的感觉)6 指导朗读第一句。

7 出示第二、三句话,指导朗读。

教师:华山高吗?小孩没想到华山有那么高,非常惊讶,所以这儿连续有两个感叹号。

哪个小朋友用朗读来表现出那个小朋友的惊讶。

8 教师:站在高高的山上,小孩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文字,自由朗读)9 说说读了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教师圈示:除了都在脚下那么近山腰间朵朵白云相机板画:(见课后板书)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现象呢?板书:高10再读句子:啊!华山真高哇!11齐读2—5句话。

《咏华山》教案设计

《咏华山》教案设计

《咏华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华山》。

(2)理解《咏华山》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咏华山》的内涵。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文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感受《咏华山》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2. 古诗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咏华山》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华山的美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咏华山》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咏华山》。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3. 品味词句:(1)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4. 欣赏美景:(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句中的华山美景。

(2)教师展示华山的美景图片,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

5. 学习古诗:(1)教师讲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跟着教师学吟诵《咏华山》。

6.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7. 作业布置:(1)背诵《咏华山》。

(2)写一篇关于华山美景的短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教师展示其他描写华山的诗词,如《登鹳雀楼》、《华山》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分析不同诗人笔下的华山景色和情感。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分享并互相评价。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咏华山》中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关于《咏华山》的问题,学生回答,促进师生互动。

《咏华山》教案设计

《咏华山》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咏华山》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华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对华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3)学会通过景色描写来表现一种气势或特点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和修辞手法。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和体验华山的壮美。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咏华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3)通过景色描写来表现一种气势或特点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景色描写。

(2)如何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和体验华山的壮美。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华山的壮美。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和修辞手法。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课文《咏华山》的相关背景资料,如华山的图片、视频等。

(2)准备生词和重点句子的解释和翻译。

(3)准备朗读和背诵的音频或视频材料。

2.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咏泰山》,了解泰山的雄伟壮观。

(2)提问:“你们听说过华山吗?华山有什么特点?”(3)引入新课《咏华山》。

3.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重点句子的读音和意思。

(2)让学生自主思考,尝试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含义。

4. 合作探讨:(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和修辞手法。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讲解与示范:(1)对生词和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和翻译。

《咏华山》语文教案

《咏华山》语文教案

《咏华山》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咏华山》,了解华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并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咏华山》诗歌内容的理解。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华山的壮丽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咏华山》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杜甫的写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和欣赏杜甫的诗歌风格。

2.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杜甫的诗歌意境,感受华山的壮丽景色。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将诗歌中的景象与实际景观相结合。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熟悉《咏华山》诗歌的内容和背景,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3.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咏华山》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学生可以提前查阅一些关于华山的相关资料,对华山有一定的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华山的图片或者播放华山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华山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为学生学习《咏华山》诗歌做好铺垫。

4.2 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华山》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华山美景的感受和想象。

5.2 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可以包括写一篇关于华山的想象作文,或者选择其他诗人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进行鉴赏。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知识介绍:教师可以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咏华山》诗歌。

咏华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

咏华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

咏华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咏华山》教学设计篇一课时目标1、学生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岁、齐、华”。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观赏华山风光,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描写华山高的句子,并能诗文对照理解古诗的意思。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诗文对照理解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简笔画(华山)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背课文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咏华山(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读通了课文,知道了——(出示课件) 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着先生去。

这个小孩儿就是,那年。

3、比我们还小呢!小小年纪就会写诗啦!瞧,这就是他写的诗,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4、指名读。

5、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吗?(出示课件:加“华山”2个字)二、创设情境,细读课文过渡:看,这就是华山。

(课件出示华山图) 它是我国的一座名山,你们想看看吗?1、捧起书,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华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自由读。

指名回答。

是啊!小寇准的感觉就和你们一样,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啊!华山真高哇!2、是呀,华山真高呀,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华山的高?请小朋友在第二自然段中找一找,读一读。

(1)自由读。

(师行间巡视)(2)生找句子。

讨论:(出示课件)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轻声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讨论)你们想不想看看华山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录像,加解说语。

)看完了录像,再读读这两句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自由读一读。

(3)指导朗读。

指名读,评价(师画简笔画,结合简笔画指导朗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华山巍峨峻秀,高入云霄,你们想不想把这两句话背下来?生自由准备。

指名背。

《咏华山》教案设计

《咏华山》教案设计

《咏华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华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华山的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诗,培养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尝试创作咏物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咏华山》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和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欣赏古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创作咏物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咏华山》的文本。

2. 与华山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古诗欣赏的相关资料。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华山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华山的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华山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咏华山》,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老师请教,解决生字词的学习。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4. 欣赏与借鉴:(1)学生欣赏其他咏物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互相交流。

5. 写作练习:(1)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咏物诗,如《咏松》、《咏梅》等。

(2)学生互评互改,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7. 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咏华山》。

(2)完成一篇关于华山的作文,可以是写景、抒情或议论文等形式。

(3)收集其他咏物诗,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分享。

六、教学活动:1. 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咏华山》的结构,讲解诗句的意义和作者的表达技巧。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华山的美景和历史文化。

《咏华山》教学设计

《咏华山》教学设计

《咏华山》教学设计《咏华山》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里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写好“华、与、齐”三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对四句诗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华山的高险峻美。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贴图课前谈话:1、聊一聊孩子已知的“山”(师板演“山”)小朋友,你们喜欢山吗?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有许多的名山大川。

你们都知道那些山呢?2、引入登山竞赛这结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登山,分成四个小组,哪一组听讲专心,发言积极我们就登上一级,到下课时,我们比比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先登上山顶,一、揭示课题,初步感知华山1、小朋友,你知道我们今天要登的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吗?(1)(出示“华山”词语)“华”是个生字,谁能读准这个字?指名读。

领读。

(“华”是个多音字,在这儿读第四声。

)齐读。

(2)你有好方法记住“华”字吗?指名说。

(“花”去掉草字头,在下面加上“十”,就成了华。

)(3)伸出你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写写山的名字。

(师边写边说笔顺)2、小朋友们听说过华山吗?(呈现图片)师补充:华山在我国陕西省,是五大名山之一,也是其中最高的一座山。

3、从古到今华山就吸引了无数游览者,也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和故事。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一个小孩子和先生一起登华山、咏华山的.故事。

板书“咏”,谁来把课题完整地读一遍?指名读、齐读。

“咏华山”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别着急,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边读边画,边画边读。

教师巡视指导。

3、现在我们要出发去华山了,在去华山的路上有不少困难呢!首先我们要闯第一关:字词关。

(1)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你都认识了吗?指着书后面的绿线和田字格,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读一读,读正确的表扬他一下,你真棒,读错的,你可以提醒他一下,也可以教教他。

1一下《咏华山》教案+实录+反思

1一下《咏华山》教案+实录+反思

《咏华山》教学案《咏华山》教学案《咏华山》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咏华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知道《宝莲灯》中,沉香的妈妈被压在什么山下吗?生:华山。

(异口同声地说)师:(板书:华山)我们的祖国名山众多,各有特色。

如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还有我们今天要来赞美的西岳华山。

我们一起来读读它的名字,好吗?华山生:(齐读两遍)华山。

师:(出示小黑板)“华”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huá,中华,华夏。

当我们用作人名或山名的时候,读第四声。

(师领读)生:(齐读两遍)师:我们一起来写一些吧!(师范写,强调:第三笔是撇,不是竖弯钩。

)生:(书空:华)师:我国古代的一位小诗人写了一首赞美华山的诗,(出示华山图,配诗)这就叫“咏华山”。

(板书:咏)小朋友们也来赞美一下华山吧!生:(自由朗读古诗)师:谁来赞美一下华山的?生1:(朗读古诗)师: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华山,好吗?生:好。

(齐读古诗)师:这首诗就藏在课文中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师:小朋友们,读课文的时候不要忘了标上小节号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小节)师:谁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几小节呢?生:……师:古诗的前面是冒号,说明前一句还没有结束,所以古诗是跟在前面一自然段,不作为一小节。

小朋友们读得都很认真,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听的时候要注意自己没有读准的音哦!(师范读)生:(听)师:老师读得好吗?你们想跟老师比比吗?我们的生字宝宝被小朋友们动听的读书声唤醒了,他们迫不及待地要跟你们认识呢!让我们认识完生字宝宝再来比,好吗?生:好!师:(出示生字词:沿着艰难山顶山腰间情不自禁吟诵称赞宋代寇准七岁)先自己读一读吧!生:(自由读生字词。

)师:哪一位小朋友觉得自己读得好,想给大家领读的?生1:(领读生字词)生2:(领读生字词)师:你们都想做小老师吗?那就每人做一次小老师,读给你的同桌听吧!生:(读生字词给同桌听。

感受华山之美——小学语文咏华山教案设计

感受华山之美——小学语文咏华山教案设计

感受华山之美——小学语文咏华山教案设计!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华山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情感、思、行为和态度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内容1.华山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华山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传说故事等。

3.华山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点等。

4.华山旅游和保护意义等。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习华山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传说故事等。

难点:学会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华山之美。

四、学习方法1.听讲:听老师讲解华山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等内容。

2.阅读:通过阅读华山相关的故事和描述,理解华山之美。

3.创作: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华山的看法和感受。

五、教学步骤1.导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华山的认识和印象,介绍华山的基本情况。

2.学习华山的历史文化(1)讲授华山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等。

如关帝庙、玉女峰、舍身崖等。

(2)让学生自主阅读与华山相关的古代传记、故事、神话等。

(3)学生模仿口头语、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等不同的语言形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讲解华山之美。

3.学习华山的自然景观(1)学习华山的不同景观,如西峰、南峰、东峰等。

(2)学习华山的气候特点,如夏季高温、冬季严寒、日夜温差大等。

(3)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阅读,感受华山之美的壮丽和神秘。

4.创作表达华山之美(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华山的认识和感受,写一篇小文章,表达自己对华山之美的看法。

(2)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讲解华山之美。

六、教学评价学生作为华山的旅游代表,进行华山游记的口头表达。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华山之美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等。

七、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表达了自己对华山之美的理解和感受,体验了语言表达的过程,增强了自信心和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样性的方法和教学策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爱好,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能真正地感受和理解华山之美的内涵和价值。

《咏华山》教案(通用11篇)

《咏华山》教案(通用11篇)

《咏华山》教案《咏华山》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华山》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华山》教案篇1本课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

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孩子和先生登华山。

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

第三自然段写孩子得到了先生的夸奖。

第四自然段交待了孩子的姓名和年龄。

课文的重点是第二自然段。

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

课文配有插图,再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25课咏华山(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熟读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

这些生字词,你还能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开火车读,齐读)出示词语3、回忆课文大意: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是谁咏华山的?(板书:蔻准)过渡:今天,咱们就跟着寇准一起去登华山,看看华山上是什么样的景象,好吗?二、精读二——四自然段1、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小朋友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华山上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读后问:你觉得华山怎么样?(板书:高)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华山的高?A:出示:啊!华山真高哇!指导读好这句话。

(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华山的高来。

)出示华山图:看,这就是华山,有12公里长,800层楼那么高。

《咏华山》教案设计

《咏华山》教案设计

《咏华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华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华山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咏华山》。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含义。

(3)了解华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华山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华山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笔记。

(2)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欣赏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华山的美景,培养审美能力。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学会了正确朗读和背诵《咏华山》,了解了华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历史背景,培养了审美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激发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咏华山》。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华山的小作文。

3. 调查其他同学了解到的华山知识,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包括朗读、背诵和作文写作等方面,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附近的自然景观,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1小语咏华山教案+实录+反思

1小语咏华山教案+实录+反思

《咏华山》教学案《咏华山》教学案《咏华山》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咏华山》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谈话激趣师:、同学们曾经去过哪些地方旅游过啊?生:我去过上海。

生:我去过黄山。

生:我去过常州恐龙园。

师:那你们去过是险峻的华山吗?生:没有!师板书:华山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名字吧!师:领读“华山”。

这是个多音字,他还有另外一个读音读作huá,谁会来给它组词.生1:中华生2:华丽生3:精华师:同学们的词汇量真大,当我们用作山名和人名的时候,读第四声.师:我们一起来学写这个“华”字,谁有好的办法来记住它呢?生:我们学过“花”把花的草头去掉,在下面加个十。

师: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真不错,谁还有好的方法来记忆?生:“华”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化学的“化”,下面是“十”。

师:这种记忆的方法也很好。

老师这儿有个歌诀我们一起来看看歌诀:华字六笔要记好,十字上边花落草。

我国古代称华夏,汉代华佗医道高。

生齐读师:记住了这个字,那在田字格中应该怎么写呢?师讲解:上面一部分应该写在横中线以上,要紧凑一点,下面的十要舒展,一竖应该是悬针竖,第三笔是撇,不是竖弯钩.生书空在习字册上描红一个,写一个。

师:(放华山图,配诗)这里还有一首赞美华山的诗。

师:这就叫“咏华山”(板书咏)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打开课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吧!二、初读课文师:同学们听我来读一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也来读一读,老师这儿有要求,请看清要求再读课文吧!出示要求:字音读准,词儿连读师:这些生字词你们认识吗?大家自己先读读。

生:(自由读)登华山沿着山路艰难爬上山顶情不自禁吟诵称赞师:大家读得多认真呀!谁来说说,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小寇准登的是华山,小朋友们来登词语山。

生:(读)登华山沿着山路艰难我要提醒大家,登华山的“登”是后鼻音。

艰难的“难”是鼻音。

师:小老师当得真认真!生:我还要提醒大家:艰难的“难”是鼻音。

咏华山教案doc

咏华山教案doc

咏华山教案25、咏华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华山的高。

2.学习18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

了解“咏”“齐”“情不自禁”“称赞”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规范地书写“华、岁、齐、称、代”。

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通课文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谈话激趣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短片,点击欣赏知道你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地方吗?板书“华山”2、学习生字“华”,师板书“华山”,生跟着书空“华”。

3、华山在我国陕西省华阴市,在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说它“远望之若花”,所以把这座山取名为华山。

4、简笔画:高高的华山。

是啊,华山高约2200米,有700多层的楼房那么高呢。

出示句子:“啊!华山真高哇!”联系学过的《东方明珠》中的语句指导读。

5、有个小孩也曾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由衷地赞美华山。

“咏”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那么“咏华山”是什么意思呢?那么赞美鹅就可以说赞美柳树可以说赞美雪花可以说是6、这个小孩是谁呢?他是怎么赞美华山的呢?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听老师范读,思考这个孩子是寇准。

2、出示词语:寇准、宋代、七岁自由读,想想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能用这几个词语连说一句话吗?⊙⊙3、寇准的《咏华山》写了什么呢?自由读课文,把这首诗用直线划下来。

4、出示《咏华山》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生字。

5、师讲述,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古诗不一样,课文主要写了诗人写这首诗的经过,并且在课文中出现了一首古诗,所以这样的课文就叫做“文包诗”。

6、这首诗虽然也开头空了两格,但是,小朋友看它的前面是:,所以他不能独立成段。

请同学们标注一下自然段。

7、下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8.出示词卡:dēnɡ yán jiānnán登华山沿着山路艰难yāojiān pádǐnɡ山腰间爬上山顶jīn yínsònɡ chēnɡzàn情不自禁吟诵称赞带着词语登山,开火车读,齐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华山》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板)小学语文一年
级下册第24课《咏华山》
教材解读:
《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才华。

“文包诗”分“文”和“诗”两部分,编者旨在让学生借文悟诗,诗文联系,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

课文还配有情境图,再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

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

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已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

3、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价值上指明航向。

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读不写。

认识2个偏旁。

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词。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
《山高水流》古筝磁带、图片、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本课共分2课时,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欣赏感悟;巧设关卡,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配乐范读,进入情境;朗读交流,感悟课文;背诵表演,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五岳”是指哪五座山,你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华山的美景。

2、出示华山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华山美景,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3、畅所欲言,说说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4、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咏华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想通过谈话、图片、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
二、巧设关卡,学习生字词。

想去华山细细游览吗?你们还必须闯过三关:第一字音关,第二字形关,第三写字关。

咱们比比看谁最先通过三关。

1、字音关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自学生字。

⑶小组内过关,由小组长带领组员一一认读过关。

⑷集体朗读、正音。

2、字形关
⑴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⑵同桌交流学习方法。

⑶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写字关
⑴交流怎样才能写好这7个生字。

⑵老师友情帮助,在田字方格中范写、指导。

⑶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

先通过“闯关”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再闯关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咱们现在就走进课文,去领略华山的美景吧!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准,初步领略华山的雄伟。

2、指名朗读课文,及时纠正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3、小结:今天许多小朋友靠着自己的聪明与努力来到了华山。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课文不读熟不开讲.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读,做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
四、朗读交流,感悟课文。

1、师在《高山流水》的古筝乐曲中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我想把自己最拿手的本领献给大家,我最拿手的本领就是美美地朗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来当小评委,好吗?
2、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3、学着教师的样儿也美美地读读课文。

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4、把你读懂的告诉给同桌的小朋友。

教师边巡视,边与学生交流感受。

5、全班交流。

边说边读、贴、找,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预设一:我读懂了华山真高哇!
⑴你真聪明,这么重要的内容一下子就读懂了。

⑵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⑶华山到底有多高呢?猜猜。

⑷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华山,他有五座山峰,其中南峰最高,大约2019 多米,相当于700多层的楼房高。

⑸谁来读好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华山很高很高。

⑹指名读,师生点评。

预设二:登上这么高的华山,看看周围的风景,一定很迷人。

咱们跟随他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华山的风景吧!
⑴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⑵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像:你们看到了什么?
⑶师生共同创作美丽的华山风景图。

教师先贴出“华山主峰”图,请学生贴出“太阳”、“白云”以及“远远近近的山”。

边贴边讨论“太阳、白云、远远近近的山”应该贴在哪里最适当。

教师引导学生边贴边读课文中相应的语句,以便来确定图所贴的位置。

⑷感情朗读这两句,读出华山的美与高。

预设三:我读懂了是寇准写的这首诗。

1、你从哪儿读懂的,读给大家听听。

2、还有谁想读好这句话?有感情朗读。

预设四:寇准写的这首诗,你们喜欢吗?
1、出示古诗《咏华山》。

2、指名朗读。

3、发现秘密,理解诗意。

小朋友们,这篇课文中藏着一个秘密呢?想发现它吗?读读这首诗,再读读这两句。

(除了蓝天,……)你发现了什么?
4、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两句话说的内容就是这首诗的意思。

6、师生接对朗读,教师读描述的语言,学生接对古诗中的有关诗句。

(设计意图:首先与学生拉近乎,这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简洁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既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感染了学生,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同时,学生们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感受到华山的高与美,也感受到寇准的聪明与才智。

然后,让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的意思。

这样的设计,看似散,实质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也不是旁观者,他是引领者,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在读中悟,贴中悟,并把所悟到的感受再通过朗读、交流表达
出来。

用发现秘密引领学生体会古诗的意思,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

)
五、背诵表演,树立志向。

1、寇准写的这首诗好吗?先生是怎样夸奖他的?练习背诵课文,准备表演。

2、一生当先生,一生当小寇准,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

3、评议演得怎么样?
4、寇准写这首诗时多大呀?哟,比你们还小,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把平常所看到、想到的及时写下来,你也会成为出色的小作家的。

(设计意图:“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通过表演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寇准的聪明、有才华,激发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
六、拓展延伸,走向课外。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我还带来了一件礼物送给大家。

1、到抽屉里找一找。

2、这是我喜欢的四首关于山的古诗,推荐给大家,挑一挑,选自己喜欢的读读。

3、关于山的古诗还有许多,课后你们也可以去搜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

使学生知道还可以从其他渠
道学到古诗,语文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