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二 语言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
专题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考点解读】古代诗歌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尤其是思想情感的考查每年都会涉及,因此在依据考纲考点备考的过程中,要侧重对这几个考点的备考。
【命题角度】古代诗歌鉴赏由两个小题构成,一个单选题一个主观题,单选题侧重于考查综合鉴赏诗歌内容,而主观题主要考查形象、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等内容。
近期的高考模拟试题中,诗歌取材范围主要以唐宋作品为主,宋代诗歌备受青睐。
因此在备考中全面涉猎各朝代的各题材诗歌作品的同时,仍要加大对唐宋诗歌备考的力度。
分题材对诗歌鉴赏进行备考,明确各题材的主题内容和情感方向,规范各考点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方法点睛】(一)解读形象、情感。
解读形象情感,先要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形象,再结合诗句分析所咏形象的基本特征,再指出所塑造形象的意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读诗歌的形象、情感,通常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从题目序言切入,有的题目序言中点明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缘起等;从关键的标志性、暗示性词句入手;从背景、作者切入,比如宋代的很多诗词都与破碎山河相联系等;从具体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动作等方面切入,具体细节具体分析能发现抒情主体的情感变化等。
具体解答时一般的答题模式: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意境。
分析意境就是先描述一番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再用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整体上的特色(如氛围特点“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给人的感受,当然意境的分析离不开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语言。
如果是“炼字炼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应首先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然后指出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并分析其效果,必要时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高考语文复习 第2板块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2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考点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通过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炼字(含诗眼)、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其中品味炼字和炼句是热考题型。
►设题角度一———————————|鉴赏炼字|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
|相关知识|★古代诗歌“炼字”分类星之明表颜色的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的过程充分表现出来,暗示时序的转换,青春不再拟声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嘈嘈”“切切”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方法思路|★品味关键词(炼字)“3步骤”【注意】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词)放到具体的诗(词)句之中,并结合全诗(词)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该字(词)的语法特点或表达技巧。
|解题示例|【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汴河亭①许浑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②还似景阳楼③。
【注】①隋炀帝为东游广陵(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条运河。
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
②迷楼:隋炀帝筑。
③景阳楼:南陈后主筑。
请赏析颈联“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中的“动”“浮”二字的妙处。
[思维流程]第一步:析本义这道题着眼于对动词的赏析。
颈联中的“动”应为“震动”之意,“浮”应为“浮动”之意。
第二步:描情景这首诗的颈联着力描写鼓声震天、旌旗拂浪的惊人场景,诗人展开想象,将隋炀帝出游时的鼓声、旗帜与日月星辰结合起来描写,可见隋炀帝出行场面之浩大。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三语言赏析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三语言赏析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三语言赏析一、诗歌语言的特征: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二、考点解读分析语言 1、炼字 2、炼词 3、语言风格三、炼字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选择题(以前考试题型)例题:《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从下列划横线的诗句中找出类似“闹”字那样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正确的一项:(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1)春 (2)别 (3)入 (4)悠B、(1)笑 (2)别 (3)入 (4)见C、(1)依 (2)别 (3)潜 (4)悠D、(1)笑 (2)惊 (3)入 (4)山例题:对韩愈的《春雪》分析不当的一项: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A首句直陈其事:新年到了,还没悠芬芳的鲜花。
“都”字透露出人们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B、二句具体描写:二月还没有花开——只能见到鲜嫩的草芽。
“初”字富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
C、“惊”字描摹了人们出乎意料的惊讶之情。
D、三四句用拟人手法写见雪花二不见鲜花:春迟难耐、白雪飞“花”穿树,装点了一派春色。
“却嫌”“故穿”刻画了雪通人心的美好灵性。
例题: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物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了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鉴赏 第二章 专题三 考点突破二 鉴赏古诗的语言
鉴赏古诗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
古诗词语言从语音上分析,有音乐美、节奏美;从语义上分析,具体有语境表层义和特殊的深层义,有形象、情感、精练美;从语法上分析,有语序颠倒、语句跳跃、词语错位、词性活用、成分省略等,常常造成特别的艺术效果。
语言风格更是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如热情奔放、沉郁顿挫、委婉含蓄等等。
Ⅰ欣赏“炼字”艺术一、掌握词语的艺术表现力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1.聚焦动词(2014·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鉴赏全诗围绕着题目中的“寻”字,逐渐展开。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头两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路寻来。
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
满路莓苔上的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
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
“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
“依”字有意趣。
缘溪而至其岩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
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
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
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
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
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为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通关练习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对点练1.(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②插:通“锸”。
铁锹。
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答:【解析】(1)叙述手法。
首先从叙述角度来看,本诗是从采地黄者的角度,以采地黄者的口吻讲述了采地黄和卖地黄的事。
诗人在客观的叙述中寄予了对以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那些豪门贵族的痛恨之情。
(2)对比手法。
诗人将采地黄以求度过饥荒的贫苦农民与朱门家的白面郎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
一是把农家与朱门的不同身份进行对比,二是将采地黄者与白面郎的形象进行对比,三是把采地黄者饥饿无食与白面郎的马吃地黄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在反复的对比中揭露了两个阶级的贫富差距。
尤其是结尾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不如马这一现象,使人在深深同情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时,激起了对那些豪门贵族的切齿痛恨。
【答案】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
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2.(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3)技巧语言题
01
鉴赏语言
题点1:炼字试题
所谓练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 造性的搭配,使使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加工的方法就叫练字。
回答这类题目一定要联系字(词)的具 体语境,不可孤立地分析这个字(词)的意 思;二是要关注不同的角度,即从字(词) 的含义、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意境、使用的 手法、表达的情感等角度来分析表达的意思 和具体作用(效果)。
第三步,描绘景象 展开想象和联想,将其放入整体中,再现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结合具体 内容进行分析。 第四步,说明作用 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点出其对烘托意境、 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技巧点拨
炼句题答题四要领 1.理解句子含意,品味艺术魅力。 解答炼句题,要根据句子的表现对象和句子内涵,结合全诗体会其在表达 上的匠心。
结尾两句描写的是柳垂江面、梅花凋落两种春日常见意象
既有长卷全景,又有细腻特写;承接“东溪春近好同归”而来,并非实写,而是词人想象 中的虚景
低垂的柳条在江水中映出倒影,雪中盛开的梅花也开始凋落,正是一派美丽的春日风光
这两句是词人想象,他希望来年春日与友人同归游览,所以尾句中所表现的情感的愉悦不 单来自优美风光,更来自能够与知己友人共处同游
1.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2.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3.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能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不仅给读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古人在诗词中,对色彩词的使用 ,常常是成对的。这些成对的色彩词,相互间或映衬,或点缀,或烘托,或照应。 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用的 数量词,虚指、泛指的多,实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量词常常采用 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
2022语文第2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检测含解析 (1)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寓居吴兴曾几①相对真成泣楚囚②,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荆州③梦,落日孤云始欲愁.【注】①曾几:两宋之际诗人.此诗作于宋室南迁之后.②楚囚:《世说新语·言语》载晋室南渡后,士大夫多聚会新亭相视流泪,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③荆州:指汉末王粲见天下大乱,遂去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典,慨叹自己只能徒作楚囚相对,无计克复神州,流露出诗人极大的无奈.B.颔联连用两个比喻,由国事到伤感自己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达惆怅不平之情。
C.颈联内容上紧承颔联,直写国家沦亡后南北音讯断绝,诗人不能滞留风雨中的凄清。
D.尾联写国事和家事如此,自己又漂泊落魄如此,诗人不由得徘徊低迷,心怀郁郁.解析:选C C项,“紧承颔联”错,从内容上看,应该是承接首联的,尾联是承接颔联的。
2.有论者认为诗中的“秋风秋雨"“落日孤云"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简要说说你的理解.答案:四个意象都是诗人眼前的真实自然之景,但还有抽象意义。
①“秋风秋雨”象征了当时混乱而让人心伤的政治形势,寄寓了诗人悲秋的愁闷,愁绪如风雨般侵袭笼罩;②“落日孤云”象征了诗人漂泊无依而不知归宿何处的处境。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南安军【注】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注】公元1279年,南宋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作者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梅岭),经南安军时作此诗.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写行程中的时间与景色,借“梅花”与“风雨"对照,突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B.颔联写作者以拘囚身份途经故乡,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悲苦之情跃然纸上.C.颈联将山河依旧与城郭一时沦陷作对比,突出作者的亡国之痛和恢复大宋江山的坚定信念。
古典诗歌鉴赏语言类知识点
古典诗歌鉴赏语言类知识点
一、练习题型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2、翻译该字所在的句子含义
3、该字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大多为拟人)或者其他表达技巧
4、分析该字在表达效果和抒情上的作用
二、诗句鉴赏题型答题步骤
1、翻译该诗句
2、分析该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
3、分析该诗句在表达情感或者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三、语言风格
1、豪迈雄奇(边塞战争诗)
2、悲壮慷慨(战争、爱国诗)
3、沉郁顿挫(杜甫、顾炎武)
4、朴素自然
5、婉约细腻(描写女子内心情感)
6、含蓄委婉
7、清新明丽(山水田园诗)
8、幽默讽刺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术语点明语言特点
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种特色(翻译、分析)
3、分析左右(表达的情感、主旨)
古典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讲)讲义
讲考点☆考点一:鉴赏语言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2、【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备考技巧】1.掌握鉴炼字类题目解答方法:(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要详加分辨。
(2)了解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请对某字进行赏析。
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
④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3)掌握解题思路:①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古代诗词鉴赏考点二诗词的语言课件
①寻找某联中用得巧妙的词语。这些词一般为动词或形容词, 也要注意一些特殊性的词语,如叠词、拟声词等。
②分析词语妙处。a.从词语本身的特点入手,分析该词语在创 设意境和塑造形象上的作用,如准确、传神、富有情味等;b.留心 该词语在句中是否是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c.分析修辞的作 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d.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 词语,以强调其妙处,如“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 象”“传神”等等。
(9)悲壮慷慨 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
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 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分。面 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 的连绵不断的时间画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 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
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答题模板】
【第一层】此诗(词)语言特点是
(能用来答题的词
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
(4)炼副词 效果:使诗歌内容深刻。副词的运用,在新诗创作中似乎远不 及在古典诗词中地位重要。在古典诗词中,副词的锤炼恰到好处 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转,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 动等美学效果。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5)炼叠词 效果:增强韵律节奏感;摹写声音形态,使感情生动;增强感情 等。叠音词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绵密曲折,富有音乐美,能起到强 调的作用。如:《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 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 情之悲怆。
专题03诗歌事物形象(精讲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考点
三、如何分析诗歌的事物形象
如: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外在特征) (内在特征)
外表状况
精神品格
环境际遇
思想品格
志趣追求
千锤万凿 粉身碎骨坚强不屈、
烈火焚烧
不畏牺牲、
粉身碎骨
不畏强权。
清正廉洁、
白
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
➢ 诗歌形象3
小结 赏析事物形象解题思路
第一步:关注外在特征:外表状况(形状颜色)、 环境际遇 第二步:分析内在特征:将“物”与人联系在一 起,结合诗句分析其精神品格、思想品格、志趣 追求
典题精讲1——赏析事物形象
【2020·全国卷Ⅲ】 阅读陆游的《 苦笋》回答下列问题。
1、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 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
志”。
“物象”是被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咏 物”即“咏人”。
➢ 诗歌形象3
二、区分“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事物形象”都是为抒情言志铺垫或蓄 势,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用以营造氛围、抒发情 感的景物,一首诗词中有多个“景象”,它们共同组 成某种画面,营造意境或氛围,可以称之为“群像”。
谏”让人难以接受,
第二步:读诗歌,理思路 抓住题干中“苦笋”“魏征”键词,明确考点为鉴赏事物形象。
第三步:提精要,组答案
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 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 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 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 “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 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随堂练习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4部分专题2古代诗歌鉴赏考点2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二鉴赏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
古诗词鉴赏对诗歌语言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是出现率较高的命题形式。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
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用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
从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品评诗歌中的炼字艺术或“诗眼”,(2)结合词语对诗歌中名句的含意、色彩、情味以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3)总体上对诗歌语言特色、风格的概括评析.考向一炼字型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生动的效果.诗歌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等。
这种题型是高考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题型之一。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5.某句中的某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6.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炼”字需关注的大词类词类解说动词动词的提炼是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
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
例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充满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例2:陶潜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二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炼字(品味关键词)、赏析诗眼、炼句(赏析关键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突破一炼字(品味关键词)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
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课本复习——考题在课外,方法课内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开头说此处是“空山”,而后面却写了人的活动,你觉得“空山”一语用得是否准确?有何作用?答:【思路导引】,1.动词分析时可从人(物)的动作特点的角度进行,同时,要注意挖掘动词在语境中的“动态之美”。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穿”“拍”“卷”三字生动形象,请加以品味。
答:2.形容词分析时要注意其修饰的生动传神和语意双关,同时注意所用的修辞和形容词活用情况。
请简析“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中“阔”字的作用。
答:3.副词运用得恰到好处,能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也能表现某种状态的程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中的“方”“始”有何表达作用?答:4.数量词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古诗中的数量词,虚指、泛指的多,实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量词常常采用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中的“三千丈”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5.叠词具有强调作用,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使感情更加绵密曲折,在形式上形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2 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婉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约 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
缠 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 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
绵 柳永、李清照、姜夔的词。
泪先流。……
明 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 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
快 的。多用浅近的语言、直抒胸 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
考点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分析 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之外,还要分析 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 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炼字、炼句、 赏析语言风格。
12/10/2021
考向一 炼字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 宝库中挑选出最妥贴、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 物或表情达意。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 品味其生动的效果。诗歌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副 词、数量词和叠词等。
12/10/2021
三、答题步骤
12/10/2021
1.(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12/10/2021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 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 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 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
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
郁
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
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
淡
着意。表面看来句句平淡, 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
质
平淡之中蕴含着诗人超脱尘 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
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必备知识+方法技能(2)
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必备知识+方法技能(2)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其中品味关键词(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
二、炼句(赏析关键句)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表达凝练、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技巧,因而,鉴赏诗歌的语言,常常赏析诗人炼句之妙。
所考语句往往是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和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
素养导向(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常的语序是什么?作者如此处理的表达效果如何?【答案】“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这样倒装,突出了词人对英雄的景仰之情。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它在句式上有何特点?如此表达有何效果?【答案】纯名词组合成句,省略动词(意象叠加)。
这两句选取了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组合在一起,勾勒出旅人早行的图画;意象具足,所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具有极大的包蕴性,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2.从表达技巧出发,鉴赏特别之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表达效果?【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鸟的惊心表现出来。
运用了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
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
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3.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明确句子的作用请赏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分:2分
理由:答案不全,未答出深层含意,扣2分。
【方法归纳】
赏析诗句表达效果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揭示 其内涵,结合诗句的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第二步:抓住诗句中突出的一点(手法或内容)简要分析。 第三步: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变题】变式设问,触类旁通 1.这句(这几句)诗好在哪里? 2.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2.推究“炼字”,要注重表意效果 炼字要把字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语句的表意来 分析。解释该字的意义,放入语句中描述景象,关键是点出该
字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效果。如白居易的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中“铺”用得准确、形象,
但在第一句中“绿”字却展现出在春风吹拂下草木生发、万物
复苏的动态过程,有化静为动之效。
模板提示:明确作用→简要分析
规范答案:“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解释含义, 1分)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作用,1分)
【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 1.理解错误。如根据题目判断这是一首送别诗,就推断表 达的是伤别之情,进而武断地认为“绿”字是以美景衬哀情,
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
4.概括特色,要抓住关键词语 一般为用一两个词点明语言特色,用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 种特色,还可以指出表现感情、主旨的作用。诗歌的语言风格
有多角度评判标准,一般要求我们能够理解如下常用的评判词
语: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雄浑豪放、清新婉约、
明白晓畅、委婉含蓄、沉郁刚健、简练生动,等等。
熟悉重要诗人的语言风格 诗人
曹 操 陶渊明
风格
苍凉雄健 朴素自然
诗人
韩愈、孟郊 杜 柳 苏 陆 牧 永 轼 游
风格
奇崛险怪 清健俊爽
王
高 李 杜
维
适 白 甫
清新自然
雄健高昂 悲壮苍凉 豪放飘逸 沉郁顿挫 通俗易懂 清峻明朗
李商隐
Hale Waihona Puke 朦胧隐晦缠绵悱恻 雄健旷达 悲壮爱国 气势雄壮 清新婉约 新鲜活泼
王昌龄
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
“铺”在江面上;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 与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3.解读诗句,要关注遣词造句 解读关键语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
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注意诗句中精当动词、形容
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 及修辞手法等。一般的形式是解读诗句的内涵,结合诗词内容 分析,指出诗句在创设意境、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或是蕴含着 怎样的理趣。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 色,写得生机盎然,色彩艳丽,“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刻画 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
4.某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角度二
赏析诗句表达效果
高考对诗句表达效果的考查角度是:阐明诗句的含意;分 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简要说明诗句所 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
【题2】(2013·绍兴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3.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的理解或赏析。
4.这句诗有什么含意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角度
赏析诗歌语言风格
高考对诗歌语言风格的考查角度是:品味整首诗或具体诗 句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典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恨 别①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②。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 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 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本诗表现出什么样的语言风格?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
关键词语分析。(4分)
【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 1.看题目。“恨别”,揭示了诗歌表达离别之恨的主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 1.看关键句。“春风入树绿”“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 衣”。
2.看题干。①考查的角度是诗歌语言——炼字。②考查的
重点是“绿”的表达效果。③要结合全诗内容,尤其是关键词
语分析。
【答题】规范作答,注意采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赏析能力。“绿”本为形容词,
2.把握诗词中临时性的词性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3.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4.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 白。 5.通过体会诗中字词体现的色彩,理解诗人有意构筑的画 意与诗情。
【变题】变式设问,触类旁通 1.诗中某句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写得好不好? 为什么? 2.从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词)。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某个字(词)有的版本写作某字(词), 你觉得这两个字(词)中哪个更好?为什么?
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
返故土,只好老于江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 寻味不尽。颈联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 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 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 题意“恨别”。尾联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 快,显示诗人胸怀的广阔。
模板提示:明风格→引例句→做分析 规范答案:沉郁顿挫。(明确风格,2分)“一别”“长驱” 点 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相呼应,写自己的飘
零憔悴;“思家”“忆弟”表现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前三联
悲凉沉郁,最后一联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 广阔,表达了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结合诗句分析, 2分 )
【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
赏析诗句表达效果的常见误区 1.以译代析,没有鉴赏。如只对诗句做了翻译,未对此联 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进行分析。 2.笼而统之,以空对空。如只答“以景结情”,而无具体 分析。 3.答案不全。如只答出一点,不计其余。
【我来评卷】 现场答案:本句以景结情,表现出女主人公沉浸在痛苦中的凝 神伫立的情态。
3.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4.你认为这首诗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风格? 5.前人评价此诗(词)的风格是“×××”,请结合诗(词) 句简要分析。
辛弃疾 李清照 杨万里
白居易 刘禹锡
角度一
赏析字词表达作用
高考对字词表达作用的考查角度是:解释关键词语的含义;
品评诗眼的艺术效果;总结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等。
【题1】(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 世俗活动。
4.看关键句。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等数量词体现 出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
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
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飘零
憔悴。颈联通过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
尾联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 叛乱的急切心情。 5.看题干。①要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②要结合具体诗句, 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
认为其表达效果是反衬了诗人的伤别之情。
2.分析不具体。如只答“绿”字的含义,而未结合诗句进 行分析。
【我来评卷】 现场答案:“绿”字写出了春天到来后树木一片葱茏的动态,
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
得分:1分
理由:表达效果概括错误,扣1分。
【方法归纳】
赏析字词表达作用的解题方法
1.抓住诗词中能黏合情与景的实词、虚词,以融合诗歌的 情与景,体会诗歌的意境。
反复吟味。
得分:2分
理由: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扣2分。
【方法归纳】 赏析诗歌语言风格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阐述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变题】变式设问,触类旁通 1.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2.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这无知的蜻蜓。真是花亦
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负。有人说:“诗不难于结,而难于
神。”这首诗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诗人剪取了一个偶然的镜 头——“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无心人有恨。这个结句洗练 而巧妙地描绘了这位年轻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
遇,新颖而富有韵味,真可谓结得有“神”。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请结合全诗,赏析“蜻蜓飞上玉搔头”一句。(4分)
【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 1.看关键语句。“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 愁”“蜻蜓飞上玉搔头”。
2.看题干。①考查的是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②答题重点
是从内容和情感上赏析该句的妙处;③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条做
简要赏析。
这是理解语言风格的参考。
2.看作者。杜甫的诗风是沉郁顿挫。所谓“沉郁”是指杜
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
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 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3.看注释。这是作者辗转异地时所写,思乡恋亲之情萦绕 心头,内心的沉郁可知,这样才会发而为沉郁之语。
【答题】规范作答,注意采点 【解析】分析诗歌的语言,要从词句入手理解诗歌语言的意 蕴,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