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0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认识“葫、芦”等生字。
会写“言、每”等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及挂图。
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问:老师画的是什么呀?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种葫芦的人,他一心想得到葫芦,看他的愿望有没有实现?2、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3、齐读课题,指导“芦”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仔细看这棵葫芦的各部分,有什么变化?(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指4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讨论:每幅图画指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5、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讲一个人种了棵葫芦,结了个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也不管,结果小葫芦全落了。
)(三)学习本课生字1、读读下面的词语。
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言每治棵挂哇怪慢3、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4、分类识字。
(1)相同结构的字有哪些,请你找一找?治、棵、挂、哇、怪、慢(2)相同偏旁的字有哪些?怪、慢(3)相同部件的字有哪些?挂、哇5、指导书写(1)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2)描红,仿写。
看谁写得好。
(四)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自言(yán)一棵(kē)自语每(měi)天治(zhì)一治挂(guà)哇(wā)奇怪(guài)慢(màn)慢地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1【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葫、芦、挂、些、盯、邻、居、奇、怪、怕、治,这十一个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会认读藤、哇、蚜,这三个二类字。
幼儿园中班葫芦课程设计
幼儿园中班葫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葫芦的基本结构,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葫芦的绘画技巧,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表现葫芦的形象。
3. 学生能够了解葫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用途。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独立完成一幅葫芦作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人沟通、分享和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好奇和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学生通过了解葫芦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绘画活动为主,结合观察、讨论和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生特点:中班幼儿正处于好奇心强、动手欲望高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学习。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幼儿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葫芦的认识:- 葫芦的形状、颜色和结构特点。
- 葫芦的生长过程及生长环境。
2. 葫芦的绘画技巧:- 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 线条、形状和颜色的运用。
- 葫芦形象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3. 葫芦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 葫芦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 葫芦在民间艺术和工艺品中的运用。
4.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第一课时:介绍葫芦的基本知识,观察实物,引导幼儿描述葫芦的特点。
- 第二课时:教授绘画技巧,指导幼儿动手绘制葫芦。
- 第三课时:深入了解葫芦的传统文化,创作具有寓意和特色的葫芦作品。
5. 教材关联:- 本教学内容与课本中关于植物、美术和传统文化的章节相关联。
葫芦文化教案:了解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葫芦文化教案:了解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让学生了解葫芦在我国民间信仰、医学、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1、葫芦的历史渊源2、葫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3、葫芦的医疗作用4、葫芦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学重点:1、了解葫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2、掌握葫芦的医疗作用和艺术表现形式教学难点: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和学习兴趣差异。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2、视觉辅助材料展示3、学生参与互动教学评价:1、小组讨论2、课后作业二、教学内容葫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物品。
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据史书记载,最早使用葫芦的是商朝时期的人们。
在古代,葫芦被用作容器、器皿等,也被用于酿酒、存粮等。
随着时代的演变,葫芦的用途不断增加,它也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葫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十分重要。
葫芦被视为一种吉祥物。
在我国的民间信仰中,葫芦被认为是能够招财进宝、避邪驱鬼的宝物。
葫芦在医学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中,葫芦被称为“百草之果”,它有着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多种功效。
葫芦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民间艺术中。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葫芦被广泛运用,被画家们描绘成不同的形态,如宝瓶、福禄寿、龙凤葫芦等。
同时,葫芦也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
在民间音乐和戏曲表演中,葫芦被用作乐器,让观众在赏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葫芦的美。
葫芦在医学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视。
根据中医理论,葫芦有着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材料。
葫芦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由于葫芦的药性温和,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家庭医疗等多个方面。
葫芦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同样不容忽视。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葫芦被描绘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如宝瓶、福禄寿、龙凤葫芦等。
同时,在中国传统乐器中,葫芦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乐器。
中班葫芦主题课程设计
中班葫芦主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葫芦的基本概念,掌握葫芦的植物学特征及其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葫芦的不同品种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学生能够了解葫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工艺品制作、乐器制作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培养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葫芦工艺品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关注生态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耐心、细心和自信心,激发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中班主题活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以葫芦为主题,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学生特点:中班学生好奇心强,动手操作能力逐渐提高,喜欢参与实践活动,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性,将知识融入趣味性强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其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葫芦的基本概念与植物学特征- 葫芦的分类与品种- 葫芦的生长过程与生态环境2. 葫芦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 葫芦的象征意义- 葫芦工艺品制作技艺- 葫芦乐器制作与演奏3. 葫芦与现代生活- 葫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葫芦工艺品的设计与创新4. 实践活动- 观察葫芦的生长过程- 制作简单的葫芦工艺品- 小组合作设计与展示葫芦主题作品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葫芦的基本概念与植物学特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葫芦,了解其生长过程。
第二课时:学习葫芦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欣赏各种葫芦工艺品,了解其制作技艺。
第三课时:探讨葫芦在现代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进行葫芦工艺品设计。
小葫芦教案模板7篇
小葫芦教案模板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汇报材料、自我鉴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方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self-evaluation,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reflections, comprehensive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葫芦教案模板7篇有针对性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个完整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教学的整体框架,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葫芦教案模板7篇,供大家参考。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1篇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1篇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二、重点难点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实物:葫芦、葫芦种2、生字卡片3、动画、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2、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神秘的朋友。
先看它是谁?(出示葫芦)你看它,圆圆的身子细细的腰,多可爱呀!你认识这位朋友吗?(出示葫芦种)你知道这样一颗小小的种子怎样结出葫芦吗?(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3、有一个人也种了一棵葫芦,可他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要的是葫芦》4、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随机强调“芦”的读音二、检查预习1、老师已经让你们提前预习了,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预习生字的情况。
2、出示生字,齐读,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
三、观察插图,整体感知1、真不错,小火车开的又快又稳。
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2、(出示两幅插图)你能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吗?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4、请同学们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读课文。
四、学习1、4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最后怎么样了?2、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3、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哪些语句写小葫芦长得很可爱?4、交流5、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多可惜呀。
我们怎样读出可惜的语气呢?指读。
五、学习2、3自然段1、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呢。
我们从2、3自然段里面找找答案。
2、自读,思考: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3、全班交流。
4、指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叶子上生了蚜虫,他是怎么想的?邻居劝他治蚜虫,他是怎么说的?5、交流“有几个虫子怕什么?”(1)、最后是什么标点符号?叹号该怎样读?指读(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说法吗?(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中班教案《葫芦》含反思
中班教案《葫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教材《美术乐园》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葫芦”。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葫芦的形态特征、文化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观察、描绘葫芦,使幼儿对自然物象有更深刻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葫芦的形态特征、文化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葫芦的形态特征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实物、图片、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葫芦实物或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葫芦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葫芦的形态、颜色等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葫芦文化及形态特征(5分钟)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葫芦的起源、文化内涵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对葫芦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绘画过程(10分钟)老师现场示范如何观察葫芦、起稿、上色等步骤,引导幼儿关注绘画技巧。
4. 幼儿绘画实践(10分钟)幼儿根据观察葫芦的特点,进行绘画创作。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提高审美能力。
老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葫芦2. 板书内容:葫芦的形态特征葫芦的文化内涵葫芦在生活中的应用绘画步骤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葫芦画2. 答案要求:画面清晰,颜色饱满能体现葫芦的形态特征富有创意,具有个人特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绘画葫芦,让幼儿对自然物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美术创作能力。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案例(通用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案例(通用5篇)我要的是葫芦篇11、看图,说话,激趣。
师:(出示课文两幅插图)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生:人的表情不一样:一个是面带微笑,另一个是张着嘴,瞪着眼。
师:满脸惊讶。
生:葫芦的叶子不一样:第一幅图上是绿绿的叶子,第二幅图上是枯黄的叶子,叶面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孔。
生:葫芦不一样:第一幅图上葫芦挂在藤上,第二幅图上葫芦却掉在地上。
2、读文,质疑:学习课文第一段与第四段。
师:看看文中哪几段写了教学挂图的内容?生:第一段与第四段。
(1)师:我们先来读第一段,看看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生自由朗读)生:葫芦长得不错,从“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生:小葫芦长得很可爱,从“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就可以知道。
师:回答得真不错!那么你说怎样才能读好这两句话呢?生:要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因为小葫芦太可爱了,人人见了都会喜欢它的,都会很高兴的。
生表演完有葫芦的叶子和花也很漂亮,我觉得也该读出喜欢它的语气。
师:好!就让我们愉快地朗读第一段吧。
(生读)点评:以读激发情感,注重语言的感悟与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授课伊始,我用插图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开口说话交流汇报观察到的情况,由图入文,营造了一种自然、和谐、主动探究交流的氛围。
(2)师: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后来收获了吗?(没有)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第四段)生读第四段。
师:读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生: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生:蚜虫是什么?生:小葫芦为什么会变黄?师:带着问题请大家自由读第二、三段3、学习第2、3段,解疑。
(1)初读,交流。
师:读了这部分,你想说点什么?生:他看见了蚜虫不去治。
生:他想让葫芦长得赛过大南瓜。
生:邻居劝他治虫,可他说:“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2)分角色读,分级讨论交流。
课程设计:葫芦教案二,打造趣味语文教学
课程设计:葫芦教案二,打造趣味语文教学打造趣味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艰苦的工作,但如果我们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语文教学活泼起来,这将会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葫芦教案二就是这样一门趣味课程,它旨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基于此打造出更加有趣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
一、课程目标葫芦教案二的目标是推动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创意写作能力。
通过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有兴趣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此外,课程也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创造力,帮助他们拥有更多的思考和发挥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创意表现的能力。
二、课程大纲葫芦教案二共有六个单元,分别是《人物描写》、《情感描写》、《地点描写》、《事件描写》、《幻想描写》和《名人据说》。
每个单元的课堂都将以不同主题、场景和故事情节为依托,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体验。
单元一《人物描写》:本单元的课程起点是“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特点”。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细致的人物描写来刻画一个人物,同时也会教导学生如何分析文本,在人物性格调查等方面进行创新思考。
单元二《情感描写》: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情感描写的意义和技巧,学习如何通过一系列文字来表达情感。
从选择的文本角度出发,我们还会引导学生思考情感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在情感表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是多么重要。
单元三《地点描写》: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到如何通过文字来描写地点,以及如何通过地点来表现情感。
我们将以历史城市和文化背景为切入点,帮助学生理解地点描写的重要性和意义。
单元四《事件描写》: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事件描写来叙述故事和表达情感。
学生将学习到事件描写的语言常识和技巧,从而拥有更为全面的故事叙述能力。
单元五《幻想描写》:这一单元的起点是“让学生通过文字和幻想,拥有无极限的想象空间”。
我们将采用读绘本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和学生共同共创某一幻想场景,让学生创造出自己的幻想世界。
爱玩水的小葫芦教案
爱玩水的小葫芦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葫芦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小葫芦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观察小葫芦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小葫芦的图片或实物。
2. 有关小葫芦的故事或资料。
3. 适当的播种土和小花盆。
4. 水壶或喷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小葫芦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小葫芦产生兴趣。
可以讲述小葫芦的生长环境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小葫芦的好奇心。
2. 学习小葫芦的故事。
通过讲述小葫芦的故事或者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小葫芦的成长过程和与人类的关系。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小葫芦的神奇之处,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观察小葫芦。
让学生观察小葫芦的外形特点,包括形状、颜色、表面纹理等。
可以让学生用手摸摸小葫芦的表面,感受它的光滑和凉爽。
4. 种植小葫芦。
教师向学生展示种植小葫芦的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土壤、播种的深度、浇水的方法等。
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亲自动手种植小葫芦。
5. 照顾小葫芦。
在小葫芦种植完成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何照顾小葫芦,包括适当的浇水、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通风等。
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6. 观察小葫芦的生长过程。
在小葫芦生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观察小葫芦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系的生长、叶子的变化、果实的成长等。
让学生体会到小葫芦的生命力和成长过程的奇妙。
7. 收获小葫芦。
当小葫芦长大成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收获小葫芦。
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收获的喜悦。
8. 总结。
通过小葫芦的种植和观察过程,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小葫芦的生长特点和与自然的关系。
让学生感受到小葫芦的神奇之处,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小葫芦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用葫芦制作创意手工作品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用葫芦制作创意手工作品一、教学目标1.了解葫芦的种类及其用途。
2.掌握葫芦的制作方法。
3.发扬创意,制作出巧妙的手工作品。
二、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选择合适的葫芦。
2.如何使用工具和辅料制作葫芦。
3.如何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独具一格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1. 概述葫芦的种类及其用途。
葫芦,又称为葫瓢,是一种植物。
它可以分为南瓜葫芦和瓠子葫芦两种。
南瓜葫芦可以加工成饮料及装饰品;瓠子葫芦则可以制作成各种容器和乐器。
2. 介绍葫芦的制作方法。
(1)准备工具和材料:选购新鲜、大小合适、形状美观的葫芦,准备好刀、小锤、细锯、砂纸、木板、绳线等工具和辅料。
(2)制作过程:① 将葫芦的两头砍去,并用锤子在表面轻敲几下,使表面更加光滑。
② 用小锤和细锯将葫芦切成想要的形状和大小,并使用砂纸打磨表面。
③ 制作葫芦的底座,可以用木板或其他厚度适当的材料切成合适的形状,并用胶水将葫芦与底座粘合。
3. 指导学生制作创意手工作品。
(1)通过介绍一些实例和创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可以把葫芦的表面涂上颜色或画上图案;可以将葫芦切为两半,并将其中一半分割成相对大小不同的格子,创造出新奇的灯笼效果。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葫芦,运用刚刚学到的制作技巧和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并制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葫芦手工作品。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习过程,检查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手工作品质量。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自评、相互评估,以提高创意和制作技巧。
五、教学扩展1.通过展览、比赛等形式,分享和交流葫芦手工作品。
2.通过深入了解葫芦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通过了解葫芦的特性及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植物的兴趣和热情。
六、教学总结用葫芦制作创意手工作品,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内涵。
同时,它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关注植物,增强对自然的敬畏感和保护意识,是一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实践教学课程。
幼儿园中班《葫芦》教案
幼儿园中班《葫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葫芦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的认知兴趣。
2. 通过观察、操作、分享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葫芦的外形特征:观察葫芦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葫芦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葫芦的生长过程:讲解葫芦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3. 制作葫芦手工作品: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葫芦,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葫芦图片若干张。
2. 葫芦生长过程的PPT或视频。
3. 制作葫芦的手工材料:纸张、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4. 幼儿绘画本和彩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葫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葫芦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葫芦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葫芦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
3. 制作手工作品: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葫芦,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展示作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5. 总结:让幼儿谈谈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手工作品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幼儿在分享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评估幼儿对葫芦生长过程的认知程度,了解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六、教学拓展1. 自然界中的葫芦: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葫芦的各种形态和用途。
2. 葫芦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参与互动。
3. 葫芦艺术欣赏:展示葫芦工艺品,让幼儿了解葫芦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
七、教学活动1. 葫芦种植体验:带幼儿到户外种植葫芦,让幼儿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葫芦绘画比赛: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绘制葫芦,展示幼儿的创造力。
3. 葫芦手工艺品义卖:组织幼儿制作葫芦手工艺品,进行义卖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反馈1.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葫芦》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葫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材,具体内容为第3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围绕“葫芦”展开。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让幼儿了解葫芦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葫芦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各种形状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葫芦的形状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实物、图片、彩纸、剪刀、胶棒、画笔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棒、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葫芦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葫芦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葫芦的形状特点,并进行示范,展示如何用彩纸制作葫芦。
3. 幼儿动手实践(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彩纸、剪刀、胶棒等工具制作葫芦。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名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葫芦的制作。
教师组织幼儿将作品进行展示,大家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葫芦。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葫芦的形状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葫芦,如废旧报纸、布料等。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葫芦作品。
(3)组织幼儿进行“我心中的葫芦”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葫芦的形状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葫芦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葫芦的外形特征,认识葫芦的不同部位,知道葫芦的生长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葫芦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葫芦的不同部位。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葫芦图片、葫芦实物、葫芦模板、画纸、彩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葫芦实物,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对,这是葫芦。
那你们知道葫芦长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趣的葫芦模板。
”2. 基本环节:a. 观察葫芦图片,了解葫芦的外形特征。
教师展示葫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葫芦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说出葫芦的各个部位名称。
b. 观察葫芦实物,加深对葫芦的认识。
教师出示葫芦实物,让幼儿近距离观察葫芦,对比图片与实物,加深对葫芦的认识。
c. 动手操作:制作葫芦模板。
教师分发葫芦模板、画纸和彩笔,指导幼儿按照葫芦模板画出葫芦,并剪下来。
d. 想象创作:美化葫芦。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完成了自己的葫芦作品,现在请大家来展示一下,并分享一下在创作过程中的有趣事情。
”五、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葫芦知识,并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人。
六、教学延伸:活动延伸至家庭,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更多关于葫芦的资料,了解葫芦的用途和种植方法,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葫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制作葫芦模板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表现。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
葫芦 常识教案 幼儿园
葫芦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葫芦的外形和颜色。
2.能够初步了解葫芦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能够初步了解葫芦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初步认识葫芦的外形和颜色。
2.让幼儿初步了解葫芦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让幼儿初步了解葫芦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三、教学准备1.显示葫芦的图片和实物。
2.教学板书。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以口头方式问幼儿:“你们知道葫芦是什么吗?”2.引导幼儿说出他们对葫芦的了解。
步骤二:认识葫芦外形和颜色(10分钟)1.引导幼儿观察葫芦的图片和实物。
2.教师独立或者和幼儿一起板书:“葫芦的形状有:长颈瓢瓜、菜瓜、佛手瓜等。
葫芦的颜色有:绿色、黄色、橙色、紫色等。
”3.让幼儿口头说出葫芦的形状和颜色。
步骤三:了解葫芦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15分钟)1.以图片的方式展示葫芦植株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2.之后老师口头或者板书:“葫芦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肥料。
”并通过图片讲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3.让幼儿口头说出葫芦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步骤四:了解葫芦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15分钟)1.以图片的方式展示葫芦的食用和药用方面的知识。
2.让幼儿口头说出葫芦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步骤五:练习与巩固(15分钟)1.通过游戏、手工等方式让幼儿巩固葫芦常识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习成果显而易见。
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让幼儿动手操作和参与互动,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
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
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
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
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
4、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
(板书:14)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
(让学生自由说)(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
4、这课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
三、合作学习,朗读感悟1、朗读理解第一段:⑴ 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⑵ 指导朗读。
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⑴ 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⑵ 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葫芦教案14篇
葫芦教案14篇为了让您感到满意,我费尽心思地构建了此篇名为“葫芦教案”的文章。
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必不可少的,如果您还没开始制作,不妨现在开始吧。
教案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相信您阅读完本文后一定会受益匪浅!葫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藤、哇、盯、邻”6个生字,会写“挂、哇”2个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和第4自然段。
3、通过看图和学文,引导学生感悟葫芦的可爱,也为小葫芦的变黄、脱落而可惜。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通过品词品句来感受葫芦的可爱,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在教学时,我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教学思想,以“读”为主线,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知者呢?我觉得首先应该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
因此,课一开始,我根据低年级孩子喜欢猜谜语的特点,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
其实学生都能很快猜出谜底,但我并不满足于此,我接着让学生说说理由。
这样,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葫芦的有关知识。
然后老师再进行简单介绍,补充了有关葫芦知识,特别是当介绍到许多人还把葫芦制成工艺品时,学生对葫芦已经充满了兴趣,从而转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字词教学注意音形义的结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生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
孩子们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自学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觉得不仅要让学生会读、会认、会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邻”和“盯”是两个形声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根据“盯”的偏旁猜猜它的意思,有意识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形声字的特点,因为在汉字当中,形声字占了很大一部分。
幼儿园中班教案《葫芦》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葫芦》含反思一、故事简介《葫芦》是一部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种地的农民得到了一个长得很像葫芦的种子,而后经过悉心照料,这个种子长成了一个美丽的藤葫芦,最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并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2.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
3.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和分享。
三、教学准备1.故事《葫芦》的教材和相关图片。
2.种子、花盆等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道具。
3.讲故事时需要做好角色扮演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情景再现:通过角色扮演或图片展示的方式引入故事《葫芦》。
2.讲述故事:生动有趣地讲述《葫芦》故事,注意语言生动、抑扬顿挫。
3.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例如,“为什么大地只能得到一个葫芦种子?”4.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课时1.回顾故事:通过复述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情景模拟:设置种子发芽、长成葫芦等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
3.分角色表演:让幼儿分角色表演《葫芦》故事,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4.启发引导: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人生哲理,“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像种地一样,需要耕耘,努力,等待收获呢?”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2.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3.对于故事的讲述方式和角色扮演是否足够生动,引起幼儿的共鸣?4.是否合理利用了情景模拟和分组讨论等活动形式,促进幼儿的互动交流和思维发展?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可以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感恩和分享,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幼儿园 装饰葫芦教案
幼儿园装饰葫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葫芦并描述其特征。
2.能够运用葫芦制作简单的装饰品。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葫芦知识介绍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葫芦的形状,让幼儿认识葫芦。
2.教师向幼儿介绍葫芦的特征:形状像瓢,表面有纹理,可以做成各种
花瓶、盆栽等装饰品。
3.通过图片等辅助材料展示葫芦的种类和用途,增加幼儿对葫芦的了解。
第二步:制作葫芦装饰品
1.教师向幼儿展示用葫芦做成的各种装饰品,例如花瓶、灯笼等。
2.授课老师向幼儿们介绍装饰葫芦的方法,例如擦洗葫芦表面,打孔、
挖空等。
3.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使用不同的工具和配件制作葫芦装饰品。
第三步:展示和分享
1.让每位幼儿展示自己的葫芦装饰品,并介绍其制作过程。
2.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自己对展示作品的看法和想法。
3.通过分享,让幼儿们学习到不同的葫芦装饰品制作方法,提高他们的
审美水平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认识葫芦和制作葫芦装饰品,实现了学习与实践
的结合,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可以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利于让幼儿学会欣赏、感知和鉴赏美术作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过分强调成果和评价,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品味中国古代对葫芦的喜爱
【教案前言】
在中国古代,葫芦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植物,被称为“万能的植物”,不仅可以作为食物,还可以制成饮具、药具、工具等多种用途。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葫芦的喜爱,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教案实施】
一、情境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询问学生有没有发现什么常见的物品是由葫芦制成的。
学生发现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葫芦的用途,再由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了解葫芦的不同形态。
二、知识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和说故事的方式,介绍葫芦的种类,如葫芦、南瓜、苦瓜、蛇瓢等。
并让学生感受葫芦的不同形态,品味中国古代对葫芦的喜爱。
三、活动设置
1.观察葫芦做实验
教师把一些葫芦切开,让学生观察葫芦内部的情况,并由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葫芦成分与用途。
2.制作葫芦药瓶
学生可以通过手工艺制作葫芦药瓶,体验中国古代制作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细心的品质。
3.阅读古籍
教师给学生朗读古代的葫芦诗歌和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四、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葫芦的用途和种类,在学生印象中再次点燃对葫芦爱的激情,让学生懂得珍惜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教案总结】
通过对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的品味中国古代对葫芦的喜爱的实施,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开阔思维,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开心的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崇仁县江重实验小学丁明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
讲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长的蚜虫,结果蚜虫把叶子吃光了,刚长出来的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最后葫芦也长不成。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不久葫芦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那个人心里非常高兴,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这一段讲葫芦先伸藤长叶子,后开花再结果。
这说明葫芦藤能结出小葫芦,跟长满了绿色的叶子有关系。
叶子能制造充分的养料,茎叶长得好,才能开花结果。
第二段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长了蚜虫,不以为然,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第三段讲邻居劝那个人治虫,他不肯治。
他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与他要的葫芦没关系。
第四段讲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一个个都掉落了。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语言朴实,用词准确。
如,“长满了绿叶”,“满”是说叶子长得很多,郁郁葱葱,十分茂盛的样子。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盯”是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用“盯”突出了那个人只要葫芦的形象。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要抓住第一、四两段中写葫芦的句子,使学生知道葫芦长得好是因为有绿油油的叶子;葫芦变黄了,都落了,是因为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把叶子吃光了。
从而使学生知道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
要抓住写种葫芦人所想、所为、所说的句子,使学生在具体感受故事中的形象之后,知道不了解或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光顾葫芦不管叶子,是得不到葫芦的。
【设计理念】
抓住课本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这一特点,编写学生喜爱的连环画,用讲连环画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
在学习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去体会感悟文本中主人公的情感;创设良好的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提倡自主、自觉、自悟、自得,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追求学生发展的个性化,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不必过于苛求千篇一律的朗读效果。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会写“挂”和“哇”两个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可爱”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6个生字。
会写“挂”和“哇”两个字。
2.抓住文中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葫芦贴画等。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师生交流互动,唱歌。
2.教师吹奏一小段葫芦丝乐曲。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认读“葫芦”
师:同学们知道葫芦丝是用什么做的吗?引出“葫芦”一词,指导认读,注意轻声。
2.认读“葫芦藤”
师:你们见过挂在藤上的葫芦吗?引出“葫芦藤”一词,指导认读,注意“藤”是后鼻音。
3.师简介葫芦丝的作用,引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可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请教。
2.指名说说,读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你们知道吗?这篇课文还可以变成一本有趣的连环画呢!
(一)画插图,指导朗读
出示连环画,学生观察指出缺少了一幅图,师生合作边讲故事边画插图。
1.师: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那个人的葫芦到底长得怎么样呢?你先读读这段话吧!
2.出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3.指名读,评价。
4.教师板画。
师:看,老师已经把葫芦架搭好了,还要在上面画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再读读这段话,商量一下,把要画的东西像老师这样在书上圈出来。
5.指名说还要画什么,师板画葫芦藤、叶子和小花。
师:老师画的叶子够了吗?为什么?
6.通过不断添加叶子,来指导学生朗读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在画中理解“长满了”。
7.指导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喜爱的感觉。
师:花谢以后,藤上挂着几个小葫芦。
(出示小葫芦)你们喜欢他们吗?谁来夸一夸?
8.学习用“多么”说话。
师:谁能像这样用“多么”来夸一夸葫芦藤、叶子、小花?
10.练习朗读。
师:我们再把这些连起来夸一夸这棵小葫芦吧!
(二)随文识字“挂”和“哇”
1.学生找出这段话中长得特别像的两个字宝宝。
2.指名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区分他们,引导从字形上结合动作去理解。
3.学唱儿歌,拓展区分其它形近字。
(三)学写“挂”和“哇”
师:我们认识了“挂”和“哇”,那你们能不能把他们的名字写漂亮呢?
1.生观察,指出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练写,师巡视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让我们回到故事中,去看看那个人的葫芦怎么样了吧!
(一)重点学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体会种葫芦人的不以为然。
1.出示:有一天……,指名读。
2.大家讨论那个人的想法,得出: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3.指导读出感叹句与陈述句的区别,体会那个人不以为然的态度。
(二)学习“盯着”,指名认读,注意后鼻音,结合动作理解字义。
(三)理解“自言自语”。
师:那个人盯着小葫芦在跟谁说话呀?像他这样自己跟自己说话就叫做“自言自语”。
(四)通过个别读、加动作读、比赛读等方式指导朗读种葫芦人自言自语说
的话,体会那个人急切的心情。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出示: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
1.学习“邻”字,认读“邻居”,理解词义。
2.指导朗读:个别读、分男女邻居读,学当热心邻居。
(二)出示: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
1.指名读,讨论那个人认为叶子上的虫要不要治,得出:他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2.指导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读出那个人感到奇怪的感情。
(三)分角色演读邻居与种葫芦人的对话。
六、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那个人不听邻居的劝告,结果怎样呢?
1.出示图片,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2.那个人的心情如何?
3.出示课文,指导读出伤心的感觉。
4.看到落在地上的小葫芦,他会想些什么呢?
5.听小葫芦的自述,了解植物生长过程,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七、拓展延伸
我会编: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