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角度谈教育:教育是关乎灵魂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哲学角度谈教育:教育是关乎灵魂的事
作者:张克运
来源:《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2016年第11期
赫拉克利特认为:在人的理性世界里,最实在的东西是灵魂,而灵魂最独特、最重要的属性是智慧或思想。
显然,教育是关乎人智慧和思想的事。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中提到“学校要培养完整的人”。
何为“完整的人”呢?这就是教育要寻究的事了。
关乎人心灵的教育,怎么做?
哲学家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
”
那什么是心灵呢?应该往哪儿转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很难。
因为在生命意义上的心灵和在文学意义上的心灵以及在哲学意义上的心灵不尽相同。
在我看来,心灵就是人们在千变万化的感知、意识、思想和判断背后那个不变的“我”。
从哲学角度讲,这个不变的“我”就是心灵。
那心灵往哪儿转呢?柏拉图在他的“灵魂转向论”里告诉我们:灵魂转向的终极目标是看到实在、看到善。
任何人,如果一开始就让自己的灵魂转向实在,并坚持终生,那他心灵的学习部分(爱·智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所以,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的最高的知识(实在),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
虽然心灵只能产生抽象的精神性内容,而不能产生一个客观的实体,但人的精神和信仰对人来说却是弥足珍贵。
人一旦有了精神和信仰,还有什么不能克服呢?无怪乎阿拉克萨戈拉说:“过去曾经存在的东西,现在存在的东西,将来会存在的东西,全都是因为心灵的安排。
”如此看来,柏拉图思想里“灵魂的转向”之地就在人们早已安排,或者正在安排,或者将会安排好的地方。
这个地方,正是他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共同信奉的“善”。
尤其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知识就是美德,美德即“善”。
在他眼里,什么是教育呢?教育就是把人先天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的过程。
显然,苏格拉底所说的“善”也是人心灵转向的地方。
只是他们两人所言的“善”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善”,其丰富的哲学内涵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我们姑且把它理解为“善”的理念即可。
不管怎么说,教育在哲学家眼里更能接近教育的本质,甚至更实在、更具思辨性。
我们的教育做了几十年,改革也从未停止过。
但从国家层面看,教育的效果和根本任务的落实还是雾里看花。
我们培养了那么多高精尖人才,更创造了GDP总量世界第二的骄人成绩。
可是,我们在国民素质上的综合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在思想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在人的创造力和科技原创性方面,几乎更是毫无建树。
两年前,联合国又一次公布了全球国民素质的调查及排名:前5名的国家依次为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瑞士,后5名的国家是泰国、刚果、阿富汗、中国、印度(这种调查和排名或许并不真实,我们姑且当成一个纯粹的数据即可)。
这种调查及排名,联合国每年进行一次,它涵盖一个国家国民的思想、修养、礼仪、文化、政治、体能、道德和教育等118项指标,应该说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水平。
中国连续几十年排名全球160位之后,而日本则连续30多年世界第一。
这种差距,很多时候和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密切相关。
近十年来,我们最多、最热衷于做的就是课堂改革。
在技术、手段层面上的课堂改革我们似乎走得太快,而灵魂没有跟上。
比如我们的教育哲学、教育理想、教育精神,比如我们的教育发展战略,更比如我们教育体制的顶层设计等几乎全部停滞不前。
直到今天,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以及教育功利化、浮躁和追求名利的教育心态,在教育这片田野上依然大行其间。
分数、升学率、才能、名誉可以要,也该追求,但将其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乃至一方政府显露政绩的唯一标准,肯定是违背教育的根本任务的。
一所学校只把眼光放在那些学习能力强、分数高的学生身上,普遍忽视能力弱、分数低的学生,只重视技能的培养,忽视心灵的成长,这样的教育谈何提升国民素质?忘掉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分数再高、能力再强也是无用的。
解决之道在哪里?
教育要关乎心灵修炼。
只有人的心灵不断得到修炼,才能实现“灵魂的转向”,才会有“爱”的人、有“善”的结果,国民的素质也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一要修炼智慧。
人的智慧从哪里来?传说一个年轻人问一位得道智者:“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精确的判断力。
”“那精确的判断力从哪里来?”“经验。
”年轻人追问:“经验哪里来?”智者答:“错误的判断。
”显然,一个人的智慧源自生活和教育的反复磨砺。
生活中需要去体验、感悟和反思,教育中需要去汲取、学习和借鉴。
在生活和教育中,积累知识十分重要,这是一个十分缓慢、错误不断却意义非凡的过程,快不得,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静待花开。
这其实就是人修炼智慧的过程和手段,归根结底,这也是教育的规律所决定的。
二要修炼“爱”和“善”。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的教育经典《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孟子对“善”的说法尤为经典:“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也。
”意思是做学问的没有其他的道理,就是找回丢失的善心罢了。
显然,“爱”与“善”,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人类的主流价值观之一。
没有“爱”与“善”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教育。
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处很柔软但很温暖的地方,这里存有爱与善良,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育并呵护这样的爱与善良,让它在人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人与人之
间的爱与善良犹如机器的润滑剂,有了它,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成为如亚里士多德说的“是世界诸多动因之一”。
三要修炼人文素养。
什么是人文素养呢?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
其核心是人文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教育要“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无疑为今天的教育指明了更为确切的育人方向。
人文素养从哪儿来呢?从最广泛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以及健康的文化中来,这样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核心价值观,指向于具有道德规范和习惯规范的一切行为。
教育中的每一项活动都不可能撇开其教育内容所涉及的人文要素,所以教育的根本任务始终不能脱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修炼,可以使其人格和道德内涵更加丰富和健康。
在人文教育实践中,要把握三个渐进性原则。
一是人性。
尊重人的价值,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珍惜生命,有同情心、羞耻感、责任感;有一定的逻辑性、个人见解和自制力,做事较认真,思维清楚,言行基本得体。
二是理性。
有理性思考和好奇心,关爱生命和自然,目标明确,积极乐观、崇尚仁善、乐于助人;重视德性修养,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自制力。
三是超越性。
拥有丰富的心智生活,关注人的心灵与渴望,有担当、有理想、有信念,懂得敬畏和尊重,能够践行人文关怀。
其中,学生人文教育的超越性尤为重要,它涉及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理想人格、信仰信念等看不见、摸不着但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
高度重视人文教育中精神修养的教育也即精神境界、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内容,对造就一颗美好的心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要修炼价值观。
态度决定价值观的内容。
人们认识事物很多时候跟事物本身无关,关系密切的是这个人的态度,所谓“心态好,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修炼价值观要从人的心态入手。
教育活动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优良心态的培育。
美国作家梅尔维尔在世界名著《白鲸》里写到:讲台从来都居于人间之首,其余的一切都尾随其后。
从这个意义上讲,讲台的操纵者——教师,其心态便决定了教育所体现的核心价值。
教师的优良心态就像香水一样,洒在自己身上,同时也香着别人。
好心态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而学生价值观的修炼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在良好心态影响下的一切修为。
柏拉图在《灵魂的转向论》里提到关于“灵魂转向”的技巧时说:“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认为它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
”显然,我们的教育,就是在做“想方设法努力”的工作,以利实现“灵魂的转向”。
教育关乎灵魂的这个过程,首要的任务就是让有“视力”但缺乏正确“方向”的灵魂实现转向,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有智慧、有较高人文素质、有良好道德和有理想、有信仰的“方向”。
教育实现了对学生“心灵的转向”,才会造就“完整的人”。
(作者系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