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3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4.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4.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二、明确概念
展示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图片,以及基因的结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基因的概念。基因的遗传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思考与讨论: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是怎样指导细胞质中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核质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是什么?进而引出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适用年级
高一
适用类型
新课讲解
知识点来源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目标
1.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2.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教学重难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展示图片,引出有关问题。同样是人,同样是狗,为什么性状互不相同呢?这和决定性状的蛋白质密切相关。那么,蛋白质又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
三、遗传信息的转录
列表比较DNA和RNA的不同。
结合图片和动画讲解转录的过程,总结转录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转录的场所和条件,转录的模板、原料和产物,遵循的原则。
四、遗传信息的翻译
阅读教材,明确密码子的概念。给出密码子表,自主活动学会查密码子表,注意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动画演示并讲解翻译的过程,总结翻译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翻译的场所、模板、原料和产物。
寻找DNA、RNA上的碱基数目与肽链上氨基酸数目间的关系,并掌握相关计算。
五、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对比
列表比较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六、反馈练习
完成学习任务单相关习题。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3课时教学案苏教版

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3课时教学案苏教版

第3课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P82,归纳中心法则的内容,并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2.阅读教材P83,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有关内容。

[重难点击] 1.中心法则的内容。

2.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

生物体的这些性状都是由蛋白质体现的,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那么基因和性状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首先我们看一下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解决学生疑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过程名称遗传信息流向①DNA复制DNA→DNA②转录DNA→RNA③翻译RNA→蛋白质2.中心法则的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其他途径:材料一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对DNA 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材料二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材料三1982年,科学家发现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在脑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疾病。

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形成。

(1)材料1说明遗传信息还可以从RNA流向RNA。

(2)材料2说明遗传信息还可以从RNA流向DNA。

(3)材料3说明遗传信息还可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观察下图分析:1.①②③④⑤所表示的过程依次是什么?答案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的复制。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和过程②的原料分别是什么?答案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过程②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

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课件苏教版必修2

版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课件苏教版必修2

分布
碱基 成分 磷酸 五碳糖
主要在细胞核中 主要在细胞质中
T(特有) U(特有)
A
C
G(共有)
相同
脱氧核糖
核糖
项目
DNA
RNA 通常是单链 ① 翻 译 的 模 板 (mRNA) 或 搬 运 工 (tRNA) ②参与核糖体构成 (rRNA)
空间结构 双螺旋结构 细胞内的遗 传物质
功能
③少数RNA具有催化作用
来实现的。
(4)细胞核内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到细胞 质中必须以RNA作为媒介。
2.转录和翻译[填空]
(1)转录:
①概念解读: 主要场所 模板 原料 细胞核 DNA的一条链 4种游离的 核糖核苷酸
产物
RNA
②过程:
③遗传密码子:
a.概念: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 。
b.种类: 64种 。
8.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完
成人体24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 的遗传图、物理图和全部碱基的 序列测定。
[自读教材·夯基础] 1.基因的概念[判断正误] (1)基因是DNA分子上任一片段。 (2)真核生物的基因仅位于染色体上。 (× ) (× ) (√ ) (√ )
(3)基因遗传的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终止 阶段:识别 终止密码子 ,多肽链合成终止并被
释放。
⑤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mRNA →多肽 。
1.DNA、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蛋白质。你能说出 上述关键词间的内在联系吗? 提示: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
应的片段即基因,基因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脱氧核苷酸是基
因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2.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关系如何?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 提示: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互补配对。密码子位于mRNA上, 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第4章 第3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第4章 第3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教案

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题】第3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1、DNA与RNA的异同;3、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5、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6、中心法则及其发展;7、人类基因组计划。

【教学重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教学媒体】PPT课件、Flash动画【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讲解法相结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言:同学们知道,自然界的生物绚丽多彩、千姿百态…(举例)…为什么生物的性状各不相同呢?这和决定性状的蛋白质密切相关。

那么,蛋白质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

板书: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问:什么是基因? 主要位于细胞的什么部位?(生答: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问:那么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的什么部位?(生答:细胞质中,核糖体上)问:细胞核中的基因怎么控制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呢?(稍作停顿后,自答:此过程需要通过一种媒介,即某种RNA来执行。

)问:大家还记得RNA吗?它与DNA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投影呈现两者异同的比较表格,请同学回答:DNA与RNA的比较讲述:了解了RNA,那么作为媒介的RNA怎么形成的呢?它需要通过转录产生。

(由此进入有关“转录”内容的学习)(板书)一、转录问:什么是转录呢?(播放flash动画后,再引导学生阅读书本思考)(生答: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

)教师对转录概念从发生场所、模板、原则、产物等方面作剖解强调,并与DNA复制的相关方面做比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讲述:转录产生的RNA又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有信使RNA(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rRNA)等。

问:转录有什么意义?(答:通过转录,DNA分子把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上。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3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精编版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3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精编版

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中心法则”的概念及发展。

(2)DNA与RNA的异同。

(3)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5)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2.能力目标:(1)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认同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2)中心法则的理解与体会。

难点:(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讨论来理解遗传密码的破译。

2.合理组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

3.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仔细阅读教材,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能简洁、清晰地概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收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应素材,去感知基因表达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的过程。

2.教师的教学准备:(1)将本节知识及时进行归纳、粊和总结。

(2)将教材中的图片制作成课件或动画,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3)收集学生感受的到或亲历的遗传现象生活实例,分析其本质原因,突破“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听说过“马无夜草不肥”吗?减肥瘦身的人晚上节食效果好,这些都与生物体内的一种促进脂肪堆积的蛋白质BMALI有关,这种蛋白质的量在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2 点含量较高,而白天很少。

教师:DNA分子是怎样控制遗传性状的呢?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认为,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 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3课时示范教案 苏教版

高中生物 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3课时示范教案 苏教版

第三课时翻译过程导入新课师:美国年轻的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和同学用人工合成方式,首先阐明了遗传密码的第一个字—UUU,即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1967年科学家已将20种氨基酸的密码全部破译。

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是一个严格按照mRNA上密码子的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为多肽链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翻译。

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推进新课师:把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在哪里?生:核糖体。

师:核糖体里没有现成的氨基酸,氨基酸在细胞质里。

细胞质里的氨基酸是从哪里来的?生:是人体从食物中通过消化吸收来的;可以是自身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还可以是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的。

师:转录是在哪儿进行的?生:在细胞核里。

师:如何实现细胞核里的遗传信息指导细胞质里的蛋白质的合成?板书:三、翻译1.场所课件展示: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动态的),教师:分阶段显示翻译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学会描述各阶段的特征,理解核糖体、mRNA和tR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提出讨论题,请同学们思考。

课件展示:(1)早先的时候人们就知道DNA含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却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如何得以填补的?(2)翻译的起始阶段的主要特征有哪些?tRNA的作用是什么?(3)多肽链是如何延伸的?(4)多肽链是如何终止的?(5)多肽链形成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生甲:是靠一种RNA分子来完成的。

包含在DNA中的遗传信息通过制造RNA分子而被拷贝下来。

然后,信使RNA带着信息从储存它的DNA分子进入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核糖体相当于一个工作台,在这里信息被用于制造蛋白质。

这一过程被称为转录,是蛋白质制造的第一步。

生乙:翻译的起始阶段是核糖体、mRNA和tRNA三者结合的阶段。

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相结合。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tRNA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转接器,担负着把特定的氨基酸送到核糖体上的任务,这种输送工作是按照信使RNA上密码子规定的顺序进行的。

【精】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必修2

【精】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必修2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导航] 1.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2.结合P77教材图4-12,概述转录的过程和特点。

[重难点击] 1.基因的概念。

2.转录的过程。

在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我们提到了遗传因子,它是一种可以遗传的物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因。

随后又学习了萨顿假说,摩尔根通过果蝇的
遗传实验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回忆了这些知识,我们会提出问题:基因和DNA有什么关系?它又是怎样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呢?
解决学生疑难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一、基因的本质
1.概念
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2.遗传信息
基因内的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三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3课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人类基因

高中生物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三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3课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人类基因

第三课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知识海洋”,归纳中心法则的内容,并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2.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有关内容。

一、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性状生物体的性状包括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2.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把遗传信息转变为由特定的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构成的多肽和蛋白质,从而决定生物体的性状。

3.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中心法则的内容①提出者:克里克。

②基本内容过程名称遗传信息流向a DNA复制DNA―→DNAb转录DNA―→RNAc翻译RNA―→蛋白质(2)发展内容RNA自我复制RNA逆转录信息传递方式RNA→RNA RNA→DNA实例某些RNA病毒劳氏肉瘤病毒4.(1)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基因型)是性状表现必须具备的内在因素。

(2)生物体的一个性状有时还受多个基因的影响。

(3)有些基因还会影响多种性状。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1.内容完成人体24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的遗传图、物理图和全部碱基的序列测定。

2.参与国家美、日、德、法、英、中。

3.意义①进一步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细胞生长、分化、个体发育机制对生物进化也有重要意义。

②推动了高新技术的发展。

判断正误(1)生物遗传信息流动表示为:( )(2)逆转录和RNA复制普遍存在。

( )(3)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表明酶可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 )(4)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5)一个基因影响一种性状,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 )答案(1)√(2)×(3)×(4)×(5)×一、中心法则及其与生物种类的关系1.中心法则内容及其发展图解:2.不同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流动情况类型场所遗传信息的流动分裂中细胞中的细胞续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细胞DNA病毒寄主细胞中自我复制型寄主细胞中RNA病毒逆转录型RNA寄主细胞中病毒特别提醒1.中心法则的解读下图表示完善后的中心法则,请据图回答:(1)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中,包括图中的哪些过程?答案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①(DNA的复制)、②(转录)和③(翻译) (2)请据图写出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中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推荐学习]2018版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3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推荐学习]2018版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3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第3课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P82,归纳中心法则的内容,并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2.阅读教材P83,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有关内容。

[重难点击] 1.中心法则的内容。

2.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

生物体的这些性状都是由蛋白质体现的,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那么基因和性状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首先我们看一下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解决学生疑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2.中心法则的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其他途径:材料一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对DNA 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材料二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材料三1982年,科学家发现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在脑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疾病。

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形成。

(1)材料1说明遗传信息还可以从RNA流向RNA。

(2)材料2说明遗传信息还可以从RNA流向DNA。

(3)材料3说明遗传信息还可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观察下图分析:1.①②③④⑤所表示的过程依次是什么?答案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的复制。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和过程②的原料分别是什么?答案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过程②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

3.正常的细胞中能发生哪些过程?答案①②③。

高一生物第三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苏教版 知识精讲

高一生物第三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苏教版 知识精讲

高一生物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二、学习内容:从基因到蛋白质遗传密码是怎样破译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类基因组计划三、学习目标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四、学习重点: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而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密码;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转录、翻译过程。

五、学习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转录、翻译过程六、学习过程自然界的生物绚丽多彩,千姿百态。

人的直发和鬈发;长毛狗和短毛狗,狼狗和哈巴狗;白猫和黑猫……同样是人,同样是狗,同样是猫,为什么性状互不相同呢?这和决定性状的蛋白质密切相关。

1. 从基因到蛋白质⑴基因的本质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基因的遗传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⑵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需要通过RNA作为媒介DNA(细胞核中)→RNA→蛋白质⑶转录: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称为转录①转录中,RNA的碱基组成中含U(尿嘧啶)而不含T(胸腺嘧啶),在以DNA为模板合成RNA时,以U代替T(如图)与A配对。

②DNA→RNA以及RNA→RNA时,以U(尿嘧啶)代替T(胸腺嘧啶)进行碱基配对:A—U,G—C③转录产生的RNA有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等,通过转录,DNA分子把遗传信息传递到mRNA上。

遗传信息在RNA→蛋白质的传递中,存在着RNA的碱基如何决定蛋白质的问题——遗传密码问题,破译遗传密码是下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2. 破译遗传密码(例:电报密码——“胰岛素”的电报密码是“3534 3213 2728”)遗传密码的最终破译是由几位青年分子生物学家通过艰辛而富有创新的实验完成的。

⑴尼伦贝格破译遗传密码的研究1960年,一些青年科学家来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正在那里从事体外蛋白质人工合成研究的尼伦贝格(M. W.Nirenberg)一起开始了破译遗传密码的研究研究的核心是哪种RNA可以促进多肽的合成。

最新-江苏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课件 必修2 精品

最新-江苏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课件 必修2 精品

复制
―转―录→RNA―翻―译→蛋白质
2.以 R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1)复制
―翻―译→ 蛋白质
(2)RNA―逆―转→录 复制
―转―录→RNA―翻―译→蛋白质
逆转录必须有逆转录酶的参与,只在某些病毒存
在,不能误认为所有病毒都有。
自我挑战 如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动植物
细胞中都 不.可能发生的是( )
【尝试解答】 __C__ 互动探究 (1)图示过程中所需要的酶主要有 哪些? (2)DNA上的碱基数目比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 酸一定是6倍关系吗? 【提示】 (1)解旋酶、RNA聚合酶、蛋白质 合成酶等。 (2)不是。
洞察高考热点
密码子、反密码子,遗传信息的比较 RNA的功能归纳: 1.mRNA——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2.tRNA——氨基酸的转运工具; 3.rRNA——核糖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4.有些RNA可作为“酶”,催化某些化学反应 的完成; 5.RNA病毒中,RNA可作为遗传物质。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C、D 4支试管,各加入足量 的ATP、核糖核苷酸、相关的酶的混合溶液;
第二步:
第三步: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该实验有可能会出现________种实验结果,如果 出现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抗生素只阻断细 菌DNA的转录,不阻断人体DNA的转录。
的长度至少为(3n+3)个碱基对,即93对碱基。
实验专题探究
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相关机理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遗 传学的重要基础知识,通过相关实验,探究基因 对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控制机理或基因对性状的控 制过程可有助于加强对转录、翻译过程、基因与 性状、环境因子对性状的影响等重点知识的理解 与掌握,因此在复习中,可有意尝试相关内容的 实验设计与探究训练,特别要关注“高起点、低 落点”的基础性较强的实验探究题型的训练。

[推荐学习]2018版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推荐学习]2018版高中生物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第1课时基因与DNA的关系及遗传信息的转录[学习导航] 1.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2.结合P77教材图4-12,概述转录的过程和特点。

[重难点击] 1.基因的概念。

2.转录的过程。

在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我们提到了遗传因子,它是一种可以遗传的物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因。

随后又学习了萨顿假说,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遗传实验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回忆了这些知识,我们会提出问题:基因和DNA有什么关系?它又是怎样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呢?解决学生疑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因的本质1.概念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2.遗传信息基因内的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3.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4.基因的基本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即复制)和表达(即通过转录、翻译来实现的)。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大肠杆菌细胞的拟核有1个DNA分子,长度约为4 700 000个碱基对,在DNA分子上分布着大约4 400个基因,每个基因的平均长度约为1 000个碱基对。

材料2 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海蜇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海蜇的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 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转基因实验表明,转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海蜇一样发光。

材料3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的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

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保持正常。

(1)请计算材料1中的基因碱基数目,与DNA的总碱基数目比较能说明什么?答案基因总的碱基数目=4 400×1 000=4.4×106(对),小于该DNA中总的碱基数目4.7×106(对),说明DNA分子中并非所有的片段都属于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P82,归纳中心法则的内容,并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2.阅读教材P83,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有关内容。

[重难点击] 1.中心法则的内容。

2.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

生物体的这些性状都是由蛋白质体现的,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那么基因和性状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首先我们看一下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解决学生疑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2.中心法则的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其他途径:材料一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对DNA 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材料二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材料三1982年,科学家发现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在脑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疾病。

这种因错误折叠而形成的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能促使与其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的形成。

(1)材料1说明遗传信息还可以从RNA流向RNA。

(2)材料2说明遗传信息还可以从RNA流向DNA。

(3)材料3说明遗传信息还可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观察下图分析:1.①②③④⑤所表示的过程依次是什么?答案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的复制。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和过程②的原料分别是什么?答案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过程②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

3.正常的细胞中能发生哪些过程?答案①②③。

4.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③;需要逆转录酶参与的过程是④。

知识整合在中心法则中,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存在于细胞生物中,RNA的复制、逆转录只在某些以RNA 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增殖过程中出现。

1.下图为中心法则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1、2一般发生在RNA病毒体内B.过程1、3、5一般发生于肿瘤病毒的体内C.过程2、3、4发生于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D.过程1~5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答案 C解析1为逆转录过程,只能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发生,该生理过程不会发生于病毒体内,A、B项错误;肿瘤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在宿主细胞内增殖,需进行逆转录、合成病毒RNA、指导合成其蛋白质外壳等生理过程,因此1~5能同时发生于宿主细胞内,D项错误。

2.结合图表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③答案 D解析①为DNA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④为RNA复制,⑤为逆转录。

青霉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胞壁,与DNA复制无关。

环丙沙星可促进DNA螺旋化,不利于DNA复制和转录。

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翻译过程。

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转录和RNA复制。

④和⑤只有RNA病毒才能进行。

3.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酸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限制酶D.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答案 D解析若X是DNA,Y是RNA,则Z是RNA聚合酶,A错误;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逆转录酶,C错误;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即蛋白质,则Z是氨基酸,D正确。

方法链接“三看法”判断中心法则各过程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性状:生物体的性状包括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2.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把遗传信息转变为由特定的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构成的多肽和蛋白质,从而决定生物体的性状。

3.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 (1)直接途径基因――→控制蛋白质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间接途径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1)生物体的绝大多数性状受单个基因控制。

(2)生物体的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

(3)有时单个基因也会影响同一生物体的多种性状,如决定豌豆开紫花的基因也决定种皮的灰色。

牵牛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如图为花青素的合成与颜色变化途径示意图:1.图中反映了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哪条途径?除此之外,另一条途径是什么?答案 图中反映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另一条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牵牛花的颜色是只有一对基因控制的吗?答案不是。

花的颜色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

3.牵牛花的颜色还与细胞中的pH有关,这说明什么?答案生物体的性状也受环境影响。

4.牵牛花的叶肉细胞中是否也含有基因①②③?也能全部表达吗?答案牵牛花的叶肉细胞中也含有基因①②③,但是由于细胞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这3个基因不一定能够表达。

知识整合牵牛花的颜色由多对基因控制的多个酶控制合成,体现了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花的颜色与细胞中的pH有关,说明环境也会影响表现型;叶肉细胞中也含有基因①②③,但是不一定能够表达。

4.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不需tRNA的协助C.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D.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中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 D解析基因1和基因2在人体的所有细胞中都同时存在,A错误;①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②是翻译,需要tRNA携带氨基酸,B错误;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C错误;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中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

5.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一切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与环境因素无关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基因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到蛋白质得以表达答案 A解析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表达就是指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1.人类基因组的概念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应包括24条染色体上DNA中的全部碱基,即22条常染色体+X、Y两条性染色体,故选择测序对象应为健康男性。

2.人类基因组计划(1)概念: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的核苷酸对的排列序列。

(2)主要内容和目的: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四张图谱,即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和基因图谱。

下图是雄果蝇的染色体组和基因组中的染色体,请分析:1.果蝇的染色体组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其基因组中可不可以有同源染色体?答案果蝇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基因组中的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2.对于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体(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测其基因组时,应选择多少条染色体?答案(n+1)条。

3.普通小麦(6n=42)的染色体组和基因组的研究对象各包括几条染色体?答案均为7条。

6.人类的染色体组和人类的基因组的研究对象各包括哪些染色体( )①46条染色体②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③22条常染色体+X、Y两条性染色体④44条常染色体+X、Y两条性染色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B解析人体细胞内共有46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配子中含有23条染色体,即22条常染色体+X或Y性染色体。

测定人类基因组时,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不能只测定23条染色体的原因是X、Y性染色体分别具有不同的碱基序列。

一题多变若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则应测定________条常染色体及__________条性染色体,共计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答案 3 X、Y两 51.尿嘧啶核糖核苷(简称尿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如果选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几小时后检测小肠绒毛,发现整个小肠黏膜层上均有放射性出现。

推测与之密切相关的过程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①和②答案 B解析小肠黏膜层上均有放射性出现是因为3H-尿嘧啶核糖核苷被利用,说明合成了mRNA,发生了转录过程。

2.用链霉素或新霉素处理,可以使核糖体与单链DNA分子结合,这一单链DNA分子可以代替mRNA合成多肽,这说明遗传信息可以( )A.从DNA流向RNAB.从RNA流向DNAC.从DNA流向蛋白质D.从蛋白质流向DNA答案 C解析题中信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分子结合,合成多肽,说明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蛋白质,C正确。

3.科学家发现,一种动物能否被驯化并和人类友好相处,取决于这种动物的“驯化基因”。

在生物体中,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是( )A.RNA→蛋白质(性状)B.RNA→DNA→蛋白质(性状)C.DNA→蛋白质(性状)D.DNA→RNA→蛋白质(性状)答案 D解析DNA→RNA→蛋白质是细胞生物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只有少数逆转录病毒和具有RNA复制酶的病毒分别以RNA→DNA→RNA→蛋白质和RNA→蛋白质为控制性状的途径;DNA→蛋白质还没有在生物体内发现。

4.有关基因、DNA、蛋白质、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直接控制合成异常的色素D.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答案 C解析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体内不能合成酪氨酸酶,从而不能产生黑色素,属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中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如图代表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

结合图形,联系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