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从现有史实来看,中国翻译史始于东汉末年安世高的佛经翻译。
大体经历了五个高潮。
1. 佛经翻译(公元148年至1111年)佛经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式微于北宋,元以后为尾声。
起始阶段(公元148—31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安世高,译籍30部,41卷,现存22部,26卷;支谦,译有《大明度无极经》。
兴盛阶段(公元317—617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释道安,编有《众经目录》,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倾向于直译;鸠摩罗什,共译74部,现存39部,如《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金刚经》等,倾向于意译;真谛,共译64部,现存26部,如《摄大乘论》等;彦琮,共译23部。
全盛阶段(公元618—90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玄奘,通称“三藏法师”,629年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求学,带回梵文经典657部,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1335卷,主持了译场,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原则。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主要是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进行的,汉译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古希腊哲学、科学等。
从事或组织翻译的代表人物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ean Adam Schull von Bell)、林则徐、魏源、李善兰、徐光启、徐寿等,主要译作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四洲志》、《西艺知新》及续编等。
另外,还设有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明代),创办了同文馆、京师译学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书会、文会馆、广学会等翻译编译机构。
3、清末民初的社科、文学翻译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译属严复最为著名。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
译西学颇多,影响深远,如:《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dam Smith, Inquiry into the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群学肄言》(H. 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群己权界论》(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社会通诠》(E. Jenks, History of Politics),《法意》(C.D.S. Montesquien, Spirit of Law),《穆勒名学》(John Stuart Mill, System of Logic),《名学浅说》(W.S. Jevons)等。
中西翻译史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严复出版《天演论》前数年, 《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在他 写的《拟投翻译书院议》中已发挥了他所认为的"善 译"的见解。马建忠的"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第 一、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 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 达出来;第三、译文和原文毫无出入,"译成之文, 适如其所译"。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由于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的工作,因 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了。
• 严复(1954-1921)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 他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宣统三年(公元1898-1911)这三十年间 翻译了不少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 Huxley)的 H· 《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 斯密(A· 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 ﹑ 孟 德 斯 鸠 ( C.L.S. Montesquieu)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H。 Spencer)的《群学肆言》(On Liberty)、甄克思(E· Jenks) 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等。严复每译一书, 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常借西方著名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 表达自己的思想。他译书往往加上许多按语,发挥自己的见解。
•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当时 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 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 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 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当时的佛经 《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为了 把握好译文的质量,释道安在此期间请来了著名的 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鸠氏考证了以 前的佛经翻译,批评了翻译的风格,检讨了翻译的 方法。他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 译者署名,以示负责。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慧远等人则对译文的风格和文体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中西翻译简史和翻译的标准
神似(傅雷);(similarity in spirit)
一当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鲁迅);
信达雅(严复);(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化境(钱钟书);(sublimation)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
翻译的标准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01
02
Theories of Chinese scholars’ 中国: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文”“质”之争(实际为“意译”与“直译”之争)(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时期(东汉至元末,2世纪至16世纪) 特点:时间长;译量大;译者多为佛教高僧;以梵汉互译为主
释道安: “五失本,三不易”,主张直译 鸠摩罗什:主张意译;第一次主张译者署名;组织翻译《金刚经》《法华经》等300余种佛经,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表达了原作的神情。
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
“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孙,P3)
社会科学及文学翻译时期 (清末至“五四”时期)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王子复仇记》等文学作品
中国翻译简史
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再者,翻译的 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世界 各国的交流和交往日益频繁、密切,翻译在其 间起着越来越大的实际作用。
? 最后, 翻译事业 发展的形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和 进步。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 集翻译力量。
?中国翻译史的四大高潮
?1、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 ?2、明清时期的西方近代科学的翻译 ?3、五·四时期的西方人文科学的翻译 ?4、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
的全面译介
? “翻译”一词的由来:中国最早关于翻译活动的记 载见于《周礼》和《礼纪》。《礼纪 .王制》中曾 提到当时对翻译的称谓:
?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 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 ,北方曰 译。”寄者,乃“言传寄外内语言”;象者, “言放(仿)象外内之言”;者,“知也,谓通 说外内之言”;译又同“易”。
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后
?严复译了《天演论》,其中“物竟人择,适者
生存”的要义,激励中国近代的仁人志士们进行 了民主革命。他还参照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
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了著名的“ 信、达、雅”
翻译标准。
?林纾译的160多部文学名著,激起过很多中国
现代人对于外国文学的兴趣。
?4、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对西方的全面译介
?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 时代降临的结果,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 新政,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强 国之路为契机的。这一次翻译高潮,无论 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 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 高潮无法比拟的。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中国翻译史有史籍记载的已长达三千余年,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动。
(中国翻译史话)一般认为,“五四”以前,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第一次高潮始于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据史家考证,最早的佛典汉译始于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继安世高之后译经的是支娄迦谶,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即多音译。
中国佛经翻译史上,一直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继安世高、支娄迦谶之后的又一译经大师支谦“颇从文丽”,开创了不忠实原著的译风,对三国至西晋的佛经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翻译中的“会译”(即将几种异译考校对勘,合成一译)体裁,以及用意译取代前期的音译.也均由支谦始。
到了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制度,采用“会译”法来研究翻译。
他主张严格的直译,并总结汉末以来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指出五种容易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的情况和三种不容易处理的情况。
释道安晚年时请来天竺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继道安之后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集体审校的先河。
罗什倾向意译,其译经重视文质结合,既忠实于原文的神情,读来又妙趣盎然,能“以实出华”,传达原经的文体美和修辞美。
他反对前人译经时用“格义”(用中国哲学的传统概念比附和传译佛学概念)的方法,创立了一整套佛教术语。
隋唐时期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
隋代历史较短,译经不多。
其中彦琮提出“八备”,即做好佛经翻译工作的八项条件,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地论述了翻译活动的主体——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
出现了以玄奘为代表的大批著名译者。
玄奘即通称的“唐三藏”或“三藏法师”,他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远度印度学佛求经.十七年后归国。
第三章 中国翻译史
第二编:中西翻译简史第三章中国翻译简史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符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
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
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
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
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
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
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
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
他们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
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
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
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
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
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
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
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
当时的佛经《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
2-中国翻译简史
▪ 严复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参照古代翻译佛经的经验,在 天演论 卷首的译例 言 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一八九八年)
▪ 《马氏文通》作者马建忠一八九四年提出了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一、译 者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 语气,把它表达出来;三、译文与原文毫无出入。
经》。他所译的经文变而不滑,质朴而不粗俗,因而被称为直译的鼻祖。
*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王苻坚热心提倡佛教,并将其奉为国教。他 请来释道安成立了专门的译经机构“译场”,道安推荐并组织众多 译经大师从事翻译工作,其中鸠摩罗什是最知名、成就最大者。他 共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等39部,313卷。译著文字优美、畅 达,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道理,具有“天然西域之情趣”。鸠摩罗 什开了意译的先锋,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他 还进一步完善了译场,原来的译场只有“口授、传言、笔授”三个 环节,他增加了“校对”这一环节。译完作品之后写上译者的名字 一也是从他开始的。梁启超评价他所译经文为“秦梵两娴,诵写自 在,信而后达,达而后雅”。
▪ 鲁迅译《毁灭》、《死魂灵》等。他的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
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反对胡译乱译,主张“宁信而不顺”的原 则。他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不同于“死译”。
▪ —— 一九四九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翻译事业也得到了解放,翻译工作在党的领 导下不断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理论方面也日益充实完善。
《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他写道;“译事三 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作为翻译标准,这三个字的提法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主次突出。因此尽管人们对这三个字尤其是对“雅”字的解释存在着 分歧,但许多年以来,“信、达、雅”始终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废弃, 有些翻译工作者仍然沿用这三个字作为当今的翻译标准。总之,严复 对我国翻译事业是有很大贡献的。
第一讲 中国翻译简史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 支谦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群 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孙 权赏识。
❖ 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 胡音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减少胡 语即音译在译本中的比重,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
❖ 其译文:文质调和。
第一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译史有不同的划分。
马祖毅(陈福康,2005:v) ):五四运动 (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 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 的西学翻译。
陈福康( 2005:v ):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 以后四个时期。
重 “文”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重 “质”
《Huang Feihong》
《纵横四海》
《Once a Thief》
《Cross Four Oceans 》
《 Blood and Sand 》
《碧血黄沙》
《血与沙》
《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飞越疯人院》
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
❖ 玄奘
在译经的数量和译论贡献方面 皆无人出其左右。也是我国历 史上促进中印友好和文化交流 的首屈一指的人物。 ❖ 河南人,唐太宗贞观三年从长 安出发,西出敦煌,四年后展 转到达印度,至贞观十九年回 到长安。往返十七年,行程五 万里,历尽艰辛,使他成为一 个传奇人物。
❖ 玄奘带回佛经650余部,数量之多,品类之 富,空前未有。谢绝官职,献身译经事业。
❖ 支谦所作《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 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最新最全)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鸠摩罗什VS真谛VS彦琮
• 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依实出华”,讲究译文 的流畅华美,因此他所译的佛经都富于文学趣味,一直受到中国佛教 徒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传诵。他虽然倾向意译,但在实践上基本仍然 是折中而非偏激的。 • 真谛三藏到中国后20余年适逢兵乱,于颠沛流离中仍能译出一百多部 重要经论,是鸠摩罗什以后玄奘以前贡献最大的译师。 • 彦琮在《辩正论》中批评了历代译经之得失,提出“宁贵朴而近理, 不用巧而背源”,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直译的。最大贡献是提出 了“八备”(eight qualifications),即一个合格的佛经翻译工作者应 该具备的八项条件.
1.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 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 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19)。 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 唐代(全盛时期) 北宋(结束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 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 • (公元148-316年) •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 “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 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 简名:支谶)。 • 支谦所作《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 文章。 • 但在当时,以上译者的译作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原因: 汉代的佛教始终被视为当时社会上所盛行的神仙方术迷信的一种。汉代 人对佛教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道术,他们总是把“浮屠”和“老子”并 称。
中国翻译简史VS西方翻译简史
CP
一.中国翻译简史
•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 译史有不同的划分。 • 陈福康( 2005)---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古代、晚清、民国、 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 马祖毅(2004):五四运动(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 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 的西学翻译。 • 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 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中国翻译简史-15页文档资料
彦琮还说,"八者备矣,方是得人".这八条说的是译者的修养问题,至今 仍有参考价值。在彦琮以后,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俗称三藏 法师)。他和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华夏三大翻译家。玄奘在唐太宗 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十七年后才回国。他带 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健全的译场, 在十九年间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三三五卷。玄奘不仅将梵文译成汉语, 而且还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将汉语著作向外国人介绍的 中国人。玄奘所主持的译场在组织方面更为健全。据《宋高僧传》记载,唐 代的翻译职司多至11种:1)译主,为全场主脑,精通梵文,深广佛理。遇有 疑难,能判断解决;2)证义,为译主的助手,凡已译的意义与梵文有和差殊, 均由他和译主商讨;3)证文,或称证梵本,译主诵梵文时,由他注意原文有 无讹误;4)度语,根据梵文文字音改记成汉字,又称书字;5)笔受,把录 下来的梵文字音译成汉文;6)缀文,整理译文,使之符合汉语习惯;7)参 译,既校勘原文是否有误,又用译文回证原文有无歧异;8)刊定,因中外文 体不同,故每行每节须去其芜冗重复;9)润文,从修辞上对译文加以润饰; 10)梵呗,译文完成后,用梵文读音的法子来念唱,看音调是否协调,便于 僧侣诵读;11)监护大使,钦命大臣监阅译经。
二、隋-唐-宋时代
从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这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 发达时期。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作都很少。比较有名的翻译家 有释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他是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 一生翻译了佛经23部100余卷。彦琮在他撰写的《辨证论》中总结翻 译经验,提出了作好佛经翻译的八项条件:1)诚心受法,志愿益人, 不惮久时(诚心热爱佛法,立志帮助别人,不怕费时长久);2)将 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品行端正,忠实可信,不惹旁人讥 疑);3)荃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博览经典,通达义旨。 不存在暗昧疑难的问题);4)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涉 猎中国经史,兼擅文学,不要过于疏拙);5)襟抱平恕。器量虚融, 不好专执(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6)耽于道术, 淡于名利,不欲高炫(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7)要 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精通梵文,熟悉正确的翻译方法, 不失梵文所载的义理);8)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兼通 中训诂之学,不使译本文字欠准确)。
中国翻译简史
鉴赏
• • • • • • • • • • • • • 这几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These years China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2.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these years. 3. China has witness great changes these years. 我们都尊敬系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1. We all respect the experienced aged teachers in our department. 2. We all respect the experienced senior teachers in our department. 我们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 1. Our fundamental education is quite insubstantial. 2. Our elementaryl education is quite insubstantial. 昨天晚上我们玩得很愉快。 1. We played very pleasantly last night. 2. We enjoyed ourselves very much last night.
东晋道安: 五失本,三不易;
•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 • 三者,胡语委悉,至于咏叹,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 本也; • 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 失本也; •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 时,一不易也; • 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 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 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 易也。”
中西翻译简史及翻译的标准解读
• 一、中国翻译简史(三 次高潮) • 二、西方翻译简史(六 个阶段) • 三、翻译的标准
一、中国翻译简史
• “文化(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 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 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任何文化都不能 永存。然而,中国文化似乎是个例外。 五千年来,虽然经历了不少波折,走 过了不少坎坷的道路,但是中华文化 却一直没有消逝。”
★释道安: “五失本,三 不易”,主张直译 ★鸠摩罗什:主张意译; 第一次主张译者署名; 组织翻译《金刚经》 《法华经》等300余种佛 经
★彦琮:译人“八备”; 第一个将汉文译成梵 文;中国第一部翻译 理论书《辨证论》 ★玄奘:“既须求真, 又须喻俗”;将《道 德经》译成梵文;运 用补充法、省略法等 翻译技巧
2.西方自然科学翻译 (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明末至清朝中期)
• 特点:译者多为西方 传教士以及少数从事 科学技术研究或对科 学技术感兴趣的中国 士大夫;翻译西方自 然科学,如数学、化 学、机械方面的书籍
• 徐光启(明):数学家,农学 家,《几何原本》前六卷(意 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 • 李善兰(清):数学家,《几 何原本》后九卷(与英国人伟 烈亚力合译)、《代数学》、 《代微积拾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京师同文馆(1862 年,北京、上海、 广州) ★江南制造局翻译 馆(1865年,上海)
鲁迅、郭沫若、林语堂、巴金、梁 实秋、徐志摩、郁达夫、钱钟书 朱生豪、傅雷、董秋斯、张谷若等
英文译作: 《镜花缘》 《老残游记》 《浮生六记》
• 郭沫若:《浮 士德》《少年 维特的烦恼》 等 • 傅雷:《高老 头》、《欧也 妮· 葛朗台》 • 梁实秋、朱生 豪:莎士比亚 全集
• 有关翻译的书面记载: • 周朝 设有专司接待夷族来宾之 官员,即翻译官,称为“象 胥”,“舌人” •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 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 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 北方曰译。”(礼记· 王制)
中国翻译简史(1)
五四时期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 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 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苏 联的作品。 开始由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卓越的先驱者鲁迅、 瞿秋白等前辈介绍进来。
二、隋-唐-宋时代 唐 宋时代
二、隋-唐-宋时代 唐 宋时代 从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这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时期。 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作都很少。 释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他是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一生翻译了佛经 23部100余卷。《辨证论》中总结翻译经验,提出了作好佛经翻译的八项条件。
清代的林纾(1852.11.8-1924.10.9)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 所译小说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汤 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王子复仇记》(Hamlet)等。翻译对 于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在《天演论》提出著名的“信、 达、雅”翻译标准。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他主张的“信”是“意 义不倍 (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 尽 管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因时代的限制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旧瓶 装新瓶,已赋予新的内容和要求。 马建忠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在他写的《拟投翻译书院议》中已发挥了他所认 为的“善译”的见解。马建忠的“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第一、译者先要对 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 它传达出来;第三、译文和原文毫 无出入,“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 由于 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的工作,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 了。
第一章 翻译概论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翻译概论[1]什么是翻译?[2]关于翻译教材的使用[3]关于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4]关于翻译课程教学语言[5]关于教学内容[6]关于作业[7]关于考勤和平时成绩[8]期末考试第一节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的起源我国的翻译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时期,《周礼》和《礼记》两书中出现了周王朝翻译官职的记载。
从周朝到汉朝翻译名称在今天看来,不尽相同,名称各异。
周朝——象胥、寄、象、狄、译、舌人和行人等。
秦朝——典客、典属国西汉——典客、大行令、大鸿卢和典乐东汉——客曹2 佛经翻译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致五世纪的古印度。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约公元160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佛经翻译主要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另一部分是西行求经的中国僧侣(约四分之一回国)。
佛经大部分译自梵语,一部分译自西域语言。
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公元148年——316年)(东汉——西晋)最早的翻译家有西域高僧安世高和支娄加谶(chen)两人。
后有支谦和竺法护(约230-308)中国第一位去西方求法者是朱世行。
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公元317年——617年)(东晋——隋末)释道安(314-385)鸠摩罗什(350-409)佛经翻译的第三阶段(公元618年——906年)(唐朝全盛时期)玄奘(600-664)公元629年出国,到达印度的那烂驼寺,645年回到长安,历经17年,行程5万里,经历110国,共带回梵文经典657部。
译经75部,1335卷。
义净(635——713)齐州人(今山东历城县)3 元代的翻译活动成吉思汗以前,蒙古各部未见有文字通行,之后开始创制文字。
当时的笔译吏员称为译史,分为蒙古译史和回回译史,前者负责蒙汉翻译,后者负责蒙古语与波斯语的翻译。
元朝设有专门学校培养译员。
中国翻译简史
新 中 国 成 立 至 今
西方翻译简史(2000年的翻译史)
古代西方翻译史 中世纪西方翻译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
近代法国翻译 近代德国翻译 近代英国翻译 近代俄国翻译
近代西方翻译
现代西方翻译
西方翻译史于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广义上说西方最早 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 的《圣经· 旧约》(Old testament),即《七十子希腊文本》(The Septuagint),它开创了翻译集体合作的先河。严格意义上说有文字 记载的西方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 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涅维乌斯(Gnaeus Naevius)和恩尼乌斯(Quintus Ennius)并称罗马文学三大鼻祖。普劳图 斯(Plautus)、泰伦斯(Terence)、西方最早的理论翻译家西塞罗 (Marcus Tullius Cicero)、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昆体良 (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哲罗姆(St. Jerome)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 奥古斯丁(St. Augustone)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 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 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 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罗马帝国后期,宗教翻译取代了日渐衰落的文学翻译,并形成了 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二个高潮,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翻译家当属哲 罗姆和奥古斯丁。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西方的翻译也逐渐转入低潮,而过渡到中 世纪。
五 四 时 期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Chapter1中国翻译简史Three peaks of translation in history1)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classics: the first peak支谦,鸠摩罗什,真谛,玄奘2)the translation of book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econd peak徐光启(科学译祖),李之藻3)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classics: the third peak1,严复信faithfulness,意义不背原文达expressiveness,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最准确、最生动的译文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雅elegance,译文本身的古雅《天演论》《法意》《原富》《名学》》《群己权界论》2,梁启超学术界的鸿儒用资产阶级思想方法研究中国历史3,林纾儆醒人心,反帝救国;开创中国翻译事业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巴黎茶花女遗事》,《王子复仇记》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19 to 19494, 鲁迅对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的重要贡献(一)开辟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第二潮流(二)我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大变革翻译思想(一)“易解、丰姿”双重标准(二)“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5,瞿秋白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文”的思想翻译《国际歌》6,郭沫若重译家责任, 重视译者主体性;强调的翻译动机7,林语堂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和美8,朱光潜西方美学翻译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49 to the present time9, 茅盾“神韵说”;创造性翻译论10,傅雷神似说强调原文精神和韵味的重现11,钱钟书化境论,强调译者流畅、地道的本族语12,王佐良以诗译诗;为读者着想, 译文要可靠、可读13,许渊冲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文学翻译是艺术;以诗译诗;贯彻再创作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语堂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 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 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 原名和乐,后改名玉堂,又改名为语堂,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 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分别 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提名。
中国译历史简介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
中国的翻译史有史籍记载的已长达三千余 年,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 动,一般认为“五四"以前,中国翻译史上 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三次翻译高峰(three translation peaks)
• 1)东汉--唐宋时期 • 2)隋唐--明末清初 • 3)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第一次翻译高峰期
• 佛经翻译(sutra translation)
• 释道安首创译场制度,提出著名"五失本,三不易"理论, 他主张严格的直译 • 天竺人鸠摩罗什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 倾向于意译,注重文质结合,既忠实与原文的神情,能 “以实出华”,他反对译经时用“格义”。 • 玄奘(唐朝佛经翻译达到顶峰),他不但把佛经翻译成汉 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了梵文,成为了第一个 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制定了“五不翻”的原 则,即:秘密故、含多义故、无此故、顺古故以及生善故。 译文中运用的种种技巧: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 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
第二次翻译高峰期
• 科技翻译(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 代表人物:中国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人 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 • 这一阶段主要是外国人口译,中国人笔述, 国人选择译品的余地不大,译者对翻译理 论技巧知之不多,所以译作大都有“文义 难精”之弊。
文学作品
• • • • • •
汉译英作品: 咏怅集 兰亭集序 西厢记 蝶恋花 黛玉葬花
• • • • • •
小说: 京华烟云 风声鹤唳 啼笑皆非 唐人街家庭 逃向自由城
文学作品
• • • • 散文: 生活的艺术 浮生若梦 老子的智慧 • • • • 教育读物: 开明英文读本 开明英文文法 语言学论丛
艺术贡献
• 林语堂的散文呼唤常识、简朴和真正的中 国精神的回归,推崇原儒独特的人文主义, 揭示中国文化的阴柔品格,指出中国道家 的节制、无为等观念是现代西方文明疯狂 的对症药等,他在30年代就坚决批评我们 现在事实上还在奉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 法,还有反复强调法治的意义。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第三次翻译高潮
• 文学翻译( literary translation) • 代表人物:严复、林纾。 • 严复提出的信(faithfulness)、达 (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 • 林纾侧不懂外文,主张意译,但其小说的 语言有时比原作还要好,对文学界和社会 风尚有很大影响。
文学特点
散文特点: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 入情入理。他的文字自然流畅,幽默而不荒唐, 自有意趣。 小说特点:有鲜明的乘续与超越特征,进而演 变成 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比较文学现象。 这种特征展现在透过"艺术家"把握他的的文化边 缘特征;透过“世界”把握他的性灵与表现中西 合璧的审美世界观;透过“读者”文学追求和文 化传播策略。 总体来说是通俗易懂,少用“行语”,中等 文化的读者都能看懂,这也是他探索的结果。
主讲人:李毛毛 PPT制作:来肖雅、安冉 教案:张平梅、裴瑞、郭云丽 宿舍:专生本1406班 250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