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义利观辨析
辨析“义利之辩”
辨析“义利之辩”中国哲学史上关于道义和功利相互关系的争论。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猛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墨子的说法与儒家不同。
他认为“义,利也”(《墨子·经说上》),主张义和利是一致的。
西汉董仲舒概括孔孟的义利观,提出“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的论点,强调道义和功利不能并存。
他的这个观点对后来影响很大。
宋代又就义利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
程颢、程颐、朱熹等坚持董仲舒的观点,认为道义和功利是互相排斥的。
程颢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
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
”(《二程语录》)陈亮、叶适则认为道义和功利并不矛盾,功利体现在道义之中,离开功利无所谓道义。
叶适说:“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
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
”(《习学记言》)后来清颜元也认为义利不能偏废,应该并重。
他反对董仲舒的观点,把董的话改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义利之辩是古代思想史的重大话题之一。
这场辨析,不仅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而且辨析过程及其结论对于思想史的影响,进而对于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都十分深远。
义利之辩始自春秋初年。
在此前的有关史料,比如《诗经》和《尚书》之中,都以谈论周初形成的德治思想为中心话题,而极少言利,也没有把义利对举的例证。
而在《左传》和《国语》中,义利对举的例证开始出现并逐渐多了起来。
现在已知的最早的一条义利对举的例子是《国语·晋语一》的记载,晋献公十一年(公元前666年),晋献公准备废长立幼,大臣丕郑议论说:“吾闻事君者,从其义,不阿其惑。
……民之有君,以治其义也。
荀子的义利观与价值取向
荀子的义利观和价值取向(6684字)1.荀子的义利观义利观,即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它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利益与道德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关系的问题。
荀子的义利观普遍存在于他的思想中的各个方面。
荀子批判继承了以前儒家的义利思想,对“义”和“利”的关系问题做出了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尤其是在其义利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荣辱之大分”的道德价值观,直到今天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节以荀子的义利观中最基本的问题——人性和礼制进行分析。
1 .1 荀子义利观的理论来源荀子的义利观来源于他所身处的时代背景。
荀子生活的年代在战国七雄鼎立之势渐衰,秦国统一大势渐成之时。
中国历史从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到诸侯争霸行将结束之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主要思想也已明朗化。
荀子批判性地吸收了各家各派哲学和社会政治理论的优秀观点,将其调和在一个思想体系里。
他的学说主体部分源于儒家,同时也受到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深刻影响。
荀子是先秦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有“欲利之心”的本性及物质之“利”在社会伦理生活中存在的合理性。
性恶是人们追逐“利”的根本原因。
他还说,“利足以生民”,“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肯定了物质之“利”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好利”是人生而有之的,因为“人生而有欲”。
虽然欲利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社会财富是有限的,人的“欲利之心”是无止境的,所以必须加以引导和规范,否则会“乱”,正确的引导方式就是“礼义”。
与孔子、孟子有所不同的是,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思想,更加强调的是礼治与法治的结合。
由此可见,儒家学说的理念已经从理想主义、道德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功利主义。
显然,荀子的这种转变顺应了战国时代特殊的历史发展趋势。
1.2 礼义的目的“礼”在先秦时期是作为一种尚未法律条文化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其基本作用为:“明分使群”、“度量分界”及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就是作为维持封建秩序的依据。
浅议荀子义利观对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关系。 《 苟子 ・ 大略 》 篇 日 : “ 与 利 者 ,人 之所 义
两有 也 .虽尧 、舜不 能 去 民之 欲利 ,然 而能使 其 欲 利 不克其 好义 也 。虽桀 、纣亦 不能 去 民之好义 .然 而 能使 其好 义 不胜 其 欲 利也 。 ”在 这 里 。苟 子认 为
义 与利是人 兼 有的东 西 。虽然应 该肯定人 有 自己的
孔 子是 我 国历 史上 首 次将 义与利 联 系起来 朋 以 评 价 “ 子 ”与 “ 人” 的标 准 ,他曾说 : “ 君 小 君子 喻 予义 。小人 喻 于利 ” 自此 义 与 利 的关 系成 为 中 。 国伦 理思 想 的一个 重 要命题 。苟子作 为 先秦 晚期 的
儒 学 集 大 成 者 。他 在 继 承 与 发 展 孔 子 思 想 的基 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 “ 生 而 好利 ” “ 人 、 以义 制利 ” “ 义 后 利 ” 观 点 , 、先 等 这 些观 点更 符合 当时 的实际 , 更具 有生 命力 。
首 先 ,苟 子认 为人 天生就 有好 利 的本性 。 《 苟
子 ・ 恶 》篇 日 : “ 人 之 性 ,生 而 有 好利 焉 ? 然 性 今
温 暖的东 西 .累 了就想 休息 ,这 些想 法是 与生 俱来
的 。即便 是那 些圣 人 禹也是 一样 的 。正 当合理 地追 求 利 是人 的 天性 。是没 办法 避免 的 ,也是 非常 合理 的 。这种 观点 和前 期儒 家代 表孔 孟所 提倡 的 “ 重义 轻利 ” 的那种 理想 说教 相 比较 ,更 符 合人性 ,更具 有 唯 物 主义 色 彩 ,在 当 时是 很 进 步 的 观点 。 其 次 ,
整个 道德 的基 础 。 ”苟子 看到 了人 的私 欲的合 理性 ,
义利之辨
第二节儒家义利之辨义在中国思想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从春秋战国到近代,所谓义利之辨、仁义之道,这样的讨论从未停止过。
一、义利之说1、义利的原始意义利是以刀割禾,对于农业国家来说,表示收获。
收获到可供消费、享用的那些物质就是利。
义,繁体字写作“義”,是上羊下我。
一些学者的研究考证认为“义”的本意是杀羊分肉,后来有所引申为“分配”;再引申,分配合理才是义;意思再扩展义还指道德规范,常与道、仁、礼连用,上升到精神层面了。
利是收获财物,义是分配财物,实际上古代的利义关系相当于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后来上升为物质生产和和道德规范,或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
较早探讨义利关系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里克,他认为:2、义者,利之足也“夫义者,利之足也。
”意思就是:利是由义支撑着,没有义,利就立不起来。
具体说来就是,义是合理分配,分配合理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就高,创造的财物就多了;反之,分配不合理,人们产生埋怨情绪,就降低生产积极性,影响生产,利也就少了。
因此里克说:“废义则利不立”。
这说明义是促进利的发展的,也可以说义可以增加利、产生利,利多了也就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关于这一点,晋国的另一位大夫丕郑概括出了“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一》)孔子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认为义非常重要,是政治的重要内容。
二、早期儒家的义利观1、孔子的观点(1)义然后取义者,宜也。
义是适宜、合理的意思,在分配和处理事情时,合理的就是义。
孔子理解的利有公利和私利之分。
孔子主张见到利的时候,要先考虑一下怎样分配才合理,或者自己拿多少才合适,这就是“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是明白、通晓。
这里的义有合理之意,是指行为的合理之则,也包括一般的道德原则;利是指利益。
君子知道如何处理才合理,而小人只知道自己得多少利,不知道自己得这些利是多了还是少了,是否符合道德原则。
(3)义利对政治的作用《论语·子路》中有这种一件事情……其实,人口多和生活富裕在广义上都属于利的范畴,从这一段话中,孔子提出富民而后教民,反映出他认为使人们富裕是进行教化的基础,也就肯定了功利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一、引言义利观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先秦时期,儒家对于义利观的探讨已经开始,其中孔子、孟子等人对于义利观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二、义利观的概念义利观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追求的道德价值和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
在儒家看来,人们应该尊重道德价值,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物质利益。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孔子对于义利观的看法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他强调了道德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认为只有坚持道德才能保证社会秩序和个人幸福。
同时,他也认为物质利益不可忽视,但应该在道德准则下进行追求。
四、孟子对于义利观的看法孟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他认为道德力量是最强大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他也认为物质利益是必要的,但应该在道德准则下进行追求。
此外,他还提出了“仁政”的理念,即通过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
五、荀子对于义利观的看法荀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知义”。
他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是因为我们具有道德意识和能够理解义务。
同时,他也强调了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性恶论”,即人类天生就具有自私和冷酷的本性。
六、总结先秦儒家对于义利观的探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他们既强调了道德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又不能忽视物质利益在人类生存中所起到的作用。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中庸之道”。
先秦诸子义利观简述
先秦诸子义利观简述一、儒家义利观1. 仁治义利观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仁治义利观。
他认为,为人处世应以仁为本,仁者能够做到利他利己,关心他人的利益同时也能追求自己的利益。
孔子强调个人应该以义利为导向,注重稳定社会秩序,强调家庭、社会及国家的和谐发展。
2. 天命义利观曾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天命义利观。
他认为,个体的利益应该符合天命,遵循天理,以成全大义。
为人处世,个体应该追求天命所赋予的个人使命,同时追求群体利益的最大化。
二、道家义利观1. 无为而治的义利观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强调无为而治。
他认为,不要追求繁文缛节,要保持简单、谦和自然的状态。
在老子看来,人们应该追求道的理念,不刻意追求个人或社会的利益,而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而行。
三、墨家义利观1. 兼爱非攻的义利观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义利观。
他认为,人们应该以利他为出发点,追求全人类的利益最大化。
墨子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倡导互助互利,主张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追求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四、法家义利观1. 法治与功利的义利观韩非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法治与功利的义利观。
他认为,人们应该借助法律来约束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个体利益应当服从整体利益,个人行为应遵循法律规范,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五、名家义利观1. 名利统一的义利观荀子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名利统一的义利观。
他认为,名和利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其一。
在他看来,个人应该追求品德和道德的提高,同时也要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结语在先秦诸子的义利观中,不同的学派提出了各自的理念和观点。
儒家强调以仁为本,追求义利的平衡;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墨家强调兼爱非攻,追求全人类的利益最大化;法家主张法治与功利相结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名家强调名利的统一。
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理念,都在追求社会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荀子的哲学思想
荀子的哲学思想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哲学家,他跟孔子、孟子一样,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虽然跟孟子有些不同,但都跟孔子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关联,主张人性本恶,唯有通过教育来调整人的行为和情感,提高人的德行和智慧,进而达到人性重建的目的。
本文将就荀子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探究。
一、人性本恶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天生就有自私、贪婪、暴力等负面倾向,如果没有外在的约束和教育,人就会放纵自己的欲望,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他说:“人皆有七情六欲,发一于其中者也,便不可止”。
所以,如果想纠正人性的缺陷,就必须要依靠教育的力量。
二、教育重要荀子认为,“道不远人,人之所以迷也,教之不以良则迷也。
”道理是不难理解的,但是要落实到行为上就很难,很多人往往被自己的欲望和情感所牵引,无法自拔。
这时候,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适度的培养和提高,弥补人性的缺陷,走向正确的道路。
荀子提出了“性、情、欲、信”的四个要素,认为这四个要素的调和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性是指人的天性和基本特征;情是指人的感情和情感;欲是指人的欲望和追求;信是指人的道德准则和信仰。
教育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帮助人调整情感和欲望,建立正确的信仰观念,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智慧水平。
三、义利观矛盾荀子对“义利观”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义和利之间存在矛盾,如果完全追求利益,就会牺牲义务和道德;反之,如果完全追求义务和道德,就会导致实际利益的损失。
因此,他主张要在义和利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既追求实际利益,也坚守道德原则。
荀子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利益网络,个人的利益必须通过社会利益来实现,而社会利益往往需要个人的奉献和贡献。
他说:“得天下者鲜矣,为之而不忘其本者众矣。
”这表明了荀子对于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只有将个人的成功与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美好。
浅谈荀子义利思想及当代价值
说: "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 之所起也�" ( �礼论� ) 所谓的礼, 就是要在人群中划
[ 收稿日期] 2009- 01 -04 [ 作者简介] 杨 帆 (1 , 男, 辽宁沈阳人,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983 -)
�9�
分出贵贱 , 贫富 , 长幼的等级差别来 � 礼起源于人的 生理欲求, 礼的作用是调节人们的欲望, 满足人们的 需求, 维护人的正当利益需要 � 可见, 荀子是不轻利 的, 他重视人们的利益价值, 以及基本的生存权利 � 荀子还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对人生而有欲的 劳而欲息, 好利而恶害, 是人所生而有也, 是无待而 然者也, 是禹, 桀之所同也 �" ( �非相� ) 荀子一再强调 这些思想, 因为他已认识到, 欲利之求是人的本性之 必然, 是人的生命的必需, 没有欲利之养, 人就不能 成其为人�在荀子的本意中, "好利之心" 是人一种与 生俱来的自然本性, 其本身并不是 "恶" 的 � 然而, 如 果不加限制和改造, 只求欲利, 不讲道义, 人们就会 发生争夺, 引起混乱 �在荀子看来 "义与利者, 人之所 两有也�" ( �大略� ) " 义与利 " , 虽然在内涵上有所不 同, 但它们是人之所共同具有的需要�虽然 "利 " 的需 要与 "义" 的需要是彼此对立的, 但二者又是一种 "相 克又相生 " 的关系 �从 "利 " 的方面说, "尽欲 " 是人的 本 能, 但 荀子指出, " 尽欲 " 是 不可能的, 人只 能 "近 尽" 也 � 人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 又 只有通过 " 道欲 " 即 " 以义制利" 才是可能的 � 荀子就 礼义和情性, 即义和利的关系作了深刻论述, 阐发了 以义统利的义利思想 �荀子认为, 人不能为追求名节 而舍义, 不能为追求私利而去义, 更不能放纵情性而 抛义, 而应以义统利, 使义和利相互协调发展 � 孔子 曾提出见利思义, 孟子提倡去利怀义, 他们认为利是 社会动乱和危害人心的根源, 必须进行抑制 �荀子既 尊重利, 又重视义, 在人们的言行中实行以义克利的 统一�这样, 荀子的义利观既与纵欲主义和极端的功 利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又避免了禁欲主义和寡欲
荀子义利观探析
荀子义利观探析作者:黄娟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32期【摘要】荀子的义利思想在整个伦理思想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荀子的义利思想是以其对人性善恶问题的探讨为理论基础的,他主张“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以义应变”、“以义为利”、“兼利天下”。
荀子对儒家传统既继承又超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兼利天下”、“义利双成”的义利观。
【关键词】荀子义利观人性论兼利天下义利双成义利问题是先秦儒家探讨的重要议题。
作为战国时期杰出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有其独特的义利观。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的今天,深入研究荀子的义利观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良性社会秩序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荀子义利观的人性论基础荀子在《大略》篇中指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
”①这种义利并存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基于对人性善恶问题的探讨。
荀子认为人皆生而有欲,好利之心是出于“情欲之性”,好义之心则出于“知能之性”。
他强调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但人亦有义,并将“义”看成人区别于禽兽之处。
中国知识分子并不否认人对欲望的追求,但只要论及人有“求利”的欲望,就认为是一种庸俗的行为。
因此,道家主张绝欲,认为只有绝欲的人精神上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宋明学者的“存天理,灭人欲”,对于“利欲”的问题,也是采取消极的态度。
荀子则不同,他对“欲”采取的是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充分肯定“欲”存在的必然性,并认为欲具于性,不可去除。
他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②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自然造就的,人的情感是本性的实质,人的欲望是情感的反应流露。
应该正视欲望,不要将求“利”的行为看成洪水猛兽,加以禁止。
当然,荀子也强调若不加节制的顺着人的自然本性发展,势必导致“物不能澹”,从而产生争夺冲突,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繁荣。
因而,应该以礼义导养欲望,使之合理,以礼义节制欲望,使之合度。
可见,荀子是以“生而为性”为立说的根源,不以食色之性为恶,而以“求之无度量分界”为恶。
荀子义利思想辨析
荀子义利思想辨析
荀子义利思想是战国时期西周的重要思想家荀子的经典著作《荀子・义利》中的思想的统称,他认为义正言辞、利归实处,义利具有分别发挥的功用,而又相互牵制,两者并驾齐驱,因此认为义利不能分割。
首先,荀子在《荀子・义利》中重视义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义是人与人相互联系的道德
准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义是必不可少的,是道德的基础,应该互相宽容、敬重、
互帮互助、善待他人,以和谐的心化解矛盾,使人们和睦相处,避免社会阶级矛盾的产生。
其次,荀子也注重利的功能。
他认为,利是将道德原则付诸实施的媒介,是社会经济发展发展的动力。
在这方面,荀子也提出了有利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主义兴盛发展的提议。
同时,他强调,利也应受到义的约束,在实行利的同时,也要付出义的代价。
人们既要有实用的追求,也要有理想的追求,民众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把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使利归实处,从而获得最大的利益。
最后,荀子认为义利应该形成一个整体,即应同时考虑义利的运行。
义和利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单一地实行义,也不能单一地实行利,而是应该有一种完美的结合。
他主张,应尊重义、维护利;帮助弱者,又力戒犯法者;实现君民有序,又兼顾个人利益;既要实利,又实礼,使统治者将利用作为利主,以礼部系统地引导义约束利,使社会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以上阐述可知,荀子的义利思想是一种社会和谐道德的独特思想,他提出的《义利》观认为,义利的调节与和谐不可分割,义利相辅为一,义利联络不可被割断,即,义正言辞,利归实处,应行于天下,促进社会建立良性循环机制,促使社会向着和谐、公正发展。
荀子义利观探析——“义利两有”与“以义制利”
192程颢说:“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
”(《二程语录》)诚然,义利之辩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在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之中,关于“义”与“利”之间关系的探讨不胜枚举,因为这是庞杂理论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矛盾。
在孔子那里,他强调“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而孟子也曾提出:“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与孔孟相比,老庄更赞同清静无为的理念,老子就提出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十九章》)而在管子、韩非子等法家代表人物的学说中,他们指明人自私自利的本性,强调“废私立公”,即限制私人利益,高扬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融合了先秦诸多学派的思想成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为儒家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在义利关系的命题上,他的观点杂糅儒法思想,认可人的自然欲望,认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好利恶害”等都是人的本性,是满足个体日常生活需要的物质前提,因而是无可厚非的;但同时荀子又不失一位儒家学者的思想底色,他强调礼义在现实生活伦理抉择之中的优先性地位,在面对义利之间的抉择时以义为先,二者并行不悖时也要以义为准绳来满足利欲之心。
一、“人之性恶”的理论前提和“义利两有”的理想状况先秦许多思想家将人性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点,从人性的观点出发阐述自己的伦理观念。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孟子·告子上》),认为人之本性是向善的。
而荀子则一反孟子的理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后文所引荀子仅注篇目名称),这是荀子义利观的基本出发点。
荀子提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正名》)人性是人生来本有的、自然而然的特点属性,是不学而能、不事而成的。
因而,人性的内涵也都是一致的,上天并不在造化万物时偏袒君子而贬低小人,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圣人还是平民百姓,内在的本性都是一致的。
荀子的利益观与社会利益
荀子的利益观与社会利益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研究中,我主要关注了荀子的利益观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发现荀子的思想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价值。
首先,荀子对于利益的理解与其他儒家学者有所不同。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是人的天性。
然而,荀子并不认为这种自私追求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相反,他认为这是人的天性所决定的。
他说:“人之所以不为善者,无他故,所以不为善者,利也。
”这句话表明了荀子对人性和利益之间的密切关系的看法。
其次,荀子强调了社会利益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人的利益应该与社会的利益相一致。
他说:“君子之利,必先天下之利。
”这句话意味着个人的利益应该服从于社会的利益,个人的追求应该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
荀子认为,只有在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化。
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兼爱”和“仁”的概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他认为,通过兼爱和仁,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可以得到最大化。
他说:“天下之所以乱者,皆由人之私也。
天下之所以治者,皆由人之公也。
”这句话表明了荀子对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只有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下,社会才能实现和谐与稳定。
此外,荀子还提出了“性恶论”,即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和贪婪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是人的天性。
然而,荀子并不认为这种自私追求利益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他提出了“教化”的概念,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引导人的行为。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句话表明了荀子对于人性和道德教化的看法。
综上所述,荀子的利益观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是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个人的利益应该与社会的利益相一致,通过兼爱和仁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时,他提出了教化的概念,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来约束和引导人的行为。
荀子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的行为准则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原意解读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原意解读
一、儒家义利观的产生
二、儒家义利观的发展过程
1.孔子:“仁者爱人”,主张义利并重。
2.孟子:提出“义以生利”。
3.荀子:强调义和利相互依存,二者是统一的关系。
4.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君主的道德要求会得到上天的感应而降临。
他还把道德和法律联系起来,认为“德主刑辅”,德高于法,德治优于法治,但这种学说未能引起统治阶级的足够重视。
5.西汉贾谊进步地提出了著名的“民本思想”,即“以民为本”,“与民同乐”,反对“专任刑罚,以残贼百姓”。
荀子形上视域中“义”的限度与“利”的证成
荀子形上视域中“义”的限度与“利”的证成郭春牛【摘要】孔子与孟子在论及人之行为动机和行为手段上,奉“义”为圭臬,呈现出强烈的道义论色彩.荀子对于义利关系的阐释则表现出与孔子和孟子颇为相异的进路,他认为“义”虽具备价值上的自足性,却缺少现实上的完满性,因而,为“义”提供一个合理的限度便十分必要.荀子试图通过经验性的解释来回答“义”是如何从抽象的道德原则落实于人的具体社会实践,并使得人们能够在行动中愿意依义而行而非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空洞的道德理想.【期刊名称】《甘肃理论学刊》【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5页(P99-103)【关键词】义;限度;荀子【作者】郭春牛【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2.6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进行行为抉择时,常常会面临道德和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
譬如,路上遇到老太太摔倒,是扶还是不扶?“扶”虽合乎“德性”,却可能引“祸”上身。
“不扶”虽于己无损,却会受到良心谴责。
这样看来,道德和利益似乎总是处于紧张的对立中,正是这种看似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使得人们在面临类似问题上常常处于不知如何是好的境地,因此,借古人之智就成了许多人解决日常困境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往往以“义利之辨”来展现。
从孔子开始直至孟子,“义”与“利”都呈现出某种对峙的局面,言利则必不离义。
“义”同时作为行为动机与手段获得了双重意义上的品格与价值,“利”在这一道义论传统之中似乎只能作为附庸而存在,其本身的正当性与价值不仅没有得到彰显,反而在“义”的光芒下显得晦暗不明。
到了荀子那里,或许是基于现实政治的考虑,他并没有一味延续儒家一贯的道义论传统,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赋予“利”以独立的品格,降低了孔子与孟子所持守的价值平台,使得“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行为的动机。
与此同时,荀子又对“取利”的手段与方式进行了限定,即“取利”必须合乎“义”的要求。
荀子义利观辨析
作者: 冯兵
作者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重庆400047
出版物刊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8-23页
主题词: 荀子 人性恶 义 利
摘要:性恶论是荀子思想的理论根基。
源于孔子对人性的潜在看法。
“义”是荀子思想体系里至高无上的道德形态。
而且他充分肯定了“利”以及人的“欲利之心”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客观合理性。
义与利总体上呈一种相克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具体的伦理规定为:先义后利。
以义制利。
关于形成正确义利现的途径,荀子提出“学”、“行”、“积”、“尽”。
并强调了精神激励和礼、法于此的强制作用。
「儒家义利观的提出——孔子和孟、荀的义利观」
儒家义利观的提出——孔子和孟、荀的义利观杨树森(《逻辑修养与科研能力》112~118页,[])摘要:义利关系与社会财富分配直接相关,在社会生产关系转型时期总是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我国学术界多认为“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这是对孔孟极大的误解。
孔子虽然强调义的重要性(尚义),但同时又承认私利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他们不反对人们(包括君子)在合乎义的前提下对私利的追求。
对孔、孟义利观的准确的概括应该是“重义不轻利、尚义不排利”。
关键词:孔子儒学义利观“义”与“利”是的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从本质上说它是一个有关社会财富分配的重大问题,因此在社会生产关系转型时期总是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我国目前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评价和对待传统义利观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
近有学者撰文指出:“由孔子提出的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下的物质利益原则是相悖的”①,类似的观点还常见于报刊时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义与利”条也说“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
其理由仅仅列举了两句简短的言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诚然,作为百科知识型的参考工具书,我们不能要求它在条目中对基本观点展开全面论证,但是它说“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确实代表我国哲学界和伦理学界的普遍观点,在一般知识阶层乃至普通老百姓中,它也基本上已成定论。
笔者认为,从现有典籍中有关孔、孟的言论和行为的全部材料看,说“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乃是对孔子和孟子一种极大的误解,用“义利对立,尚义排利”来笼统地概括儒家义利观的特点,也有失偏颇。
必须澄清对孔、孟的误解,搞清楚儒家义利观的历史发展的轨迹,才能对儒家义利观的本来面貌得到一个客观而完整的认识,才能正确评价儒家义利观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一、儒家义利观的提出——孔子和孟、荀的义利观(一)从孔子的言论和行动看孔子义利观的本来面目义利关系涉及到社会财富的分配,它在私有财产和私有观念出现以后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荀子的义利观
荀子的义利观一、引言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政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荀子》中,他提出了独特的义利观,探讨了人与社会、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围绕荀子的义利观展开探讨。
二、义利观的基本概念荀子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而这种相互关系的基础是利益。
他认为,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和关系。
但是,荀子也强调,人的行为应当以道义为准则,追求义而非利。
他认为,只有通过追求义,人们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三、义与利的关系荀子认为,义和利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有着不同的本质。
他认为,利是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而义则是人们追求社会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他认为,个人的利益应当服从于社会的利益,个人的追求应当符合社会的需要。
只有在追求社会利益的过程中,个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荀子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他认为,个人只有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进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他强调了社会和个人的相互关系,认为只有在社会的支持和认可下,个人才能实现自身的利益。
四、义利观的实践意义荀子的义利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他的观点提醒人们,个人利益不能脱离社会利益而存在。
个人的行为和追求应当符合社会的需要,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其次,他的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只有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个人才能获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进而实现自身的利益。
荀子的义利观也对于政治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他认为,政治的本质在于追求社会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私利。
政治家应当以道义为准则,追求社会的利益,为社会做出贡献。
只有这样,政治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祉,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五、结论荀子的义利观是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通过对义与利的关系的探讨,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荀子义利观探析
荀子义利观探析
黄娟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12(000)032
【摘要】荀子的义利思想在整个伦理思想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荀子的义利思想是以其对人性善恶问题的探讨为理论基础的,他主张“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以义应变”、“以义为利”、“兼利天下”.荀子对儒家传统既继承又超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兼利天下”、“义利双成”的叉利观.
【总页数】2页(P190-191)
【作者】黄娟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荀子义利观探析
2.试论荀子的义利观——基于公私关系角度的考察
3.义利两有--荀子对孔子义利观的新开拓
4.义利两有——荀子对孔子义利观的新开拓
5.荀子义利观探析——“义利两有”与“以义制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义利之辩与义利观
义利之辩与义利观朱熹曾经说过:“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而在为学之方上与朱熹有严重分歧的陆九渊也说:“学无深浅,首在辨义利”,可见,义利问题和义利关系在人类伦理思想与价值观中是极为重要的,而义利观就是人们义利范畴、义利关系以及义利取向等的认识和态度。
一、义利范畴人类史上的许多思想斗争之所以不能取得深入下去的应有的成果,往往是因为受制于概念或范畴,正如乔治·爱德华·摩尔所说,在未能对自己谈论的对象作出界定之前就试图解答。
例如孟子与荀子的性善、性恶之争,孟子认为人的本心为“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从而以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确立性善论。
而荀子认为人的性本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从而确立人性本恶的性恶论。
二人对于人的本性的界定的不同,造成了二者相互对立的人性学说。
再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的著名命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到底如何界定“同一条河流”这个范畴会让我们对于这个命题有不同的看法。
虽然义利概念的界定带有现代语言中有各种解释,各个思想家对其的解释也带有自己的认识和立场,难免有片面性,呈现给我们的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但在讨论义利关系与义利取向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看看作为义利观之基础的义利范畴。
从词源上看,义,繁体为上羊下我。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义,善也。
引申之训也。
从我。
从羊。
威仪岀於己,故从我。
一种解释为:羊,作为一种兼具审美功能与功利功能的温顺动物,自古以来被人们看作美好的事物,此与善同意(《说文解字》)。
“义”的上羊下我结构,暗示着自我利益要置于美善之下。
而另一种解释为:我”是兵器,又表仪仗,而仪仗是高举的旗帜,“羊”表祭牲。
合起来的意思是为了我信仰的旗帜而牺牲。
利,左禾右刀,以刀割稻谷表示收获之意,同时也是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是个体生活需要还是公共生活需要或者二者皆有尚不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苟子性 恶论 源 于齐 国法 家 。 管 子 》 书也 强调 “ t之悍 , 为之法 ” 。 , 一 论点 , 苟况 的 一 人 , l 故 枢 这 对
伦理学 说产生 了深刻 的影 响 。此 种说 法在 中 国传统 思想史 上早 已成定 论 。然 我们 似乎更 应 当看 到孔 子 的人性 观 念对苟 子 的潜 在影 响 。尽 管孔子 对人 性观 的 阐述 较 为模糊 , 我们 从 他 “ 己复礼 为仁 ” 但 克 中可 以看 出他 关于人 性善 恶 的一定 思想倾 向。“ 克己复 礼 ” 杨伯 峻 先 生 注 为“ 制 自己 , 言语 行 动都 合 于 , 抑 使 礼 ”Ir 3。《 [ (2 ] 1) 四书集 注 》 注解 得更 为 详 尽 : 克 , 也 。己 , 身之 私 欲也 。 复 , 也 。礼者 , 理 之 节 则 “ 胜 谓 反 天
维普资讯
重 庆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20 0 6年 第 5期
荀
子பைடு நூலகம்
义
利
冯
观 辨
兵
404) 0 0 7
析
( 庆 师 范 大 学 政 治与 社 会 学 院 , 重 重庆
摘 要 : 恶 论 是 荀 子 思 想 的理 论 根 基 , 于 孔 子 对 人 性 的 潜 在 看 法 。“ ” 荀 子 思 想 体 系 里 至 高 无 上 的 性 源 义 是 道 德 形 态 。 且 他 充 分 肯 定 了“ ’ 而 利’ 以及 人 的 “ 利 之 心 ” 现 实 社 会 生 活 中存 在 的客 观 合 理 性 。 义 与 利 总 体 上 欲 在 呈一 种 相 克相 生 的辩 证 统一 关 系 , 体 的伦 理 规 定 为 : 义 后 利 。 义制 利 。 关 于 形 成 正确 义 利 现 的途 径 ・ 具 先 以 荀子 提 出“ 、 行 ” “ ” “ ” 并 强 调 了精 神 激励 和礼 、 于此 的 强制 作 用 。 学” “ 、 积 、 尽 。 法 关键 词: 荀子 ; 人性 恶 ; ; 义 利
文也 。[(6 在此 ,克 己” 复礼 ” ,5P3 ,] 1) “ 和“ 告诉 我们 , 子在潜 意 识 中已较 为明确 地 认识 到 了人 性具 有 不合 于 孔
人性 , 人 皆如此 :凡 人有 一同 : 而欲食 , 而 欲 暖 , 而 欲息 , 利 而恶 害 , 人 之所 生 而有 也 , 是 “ 饥 寒 劳 好 是 是无
待而然 者也 , 禹桀之 所 同也 。[ 兼 l 是 , 是 ” (辱 但 如果 顺 着 人 的这 种本 性 自然 发展 下 去 , 必 然 会造 成 “ 就 物 不能澹 ” 的情 况 , 由此产生 争斗而 违背 礼法 规范 。苟 子 指 出 :今 人 之 性 , 而 有好 利 焉 , 是 , 争夺 并 “ 生 顺 故 生 而辞让 亡焉 ; 而有疾 恶焉 , 是 , 生 顺 故残贼 生 而忠信 亡焉 。生 而有耳 目之 欲 , 好声 色焉 , 又 顺是 , 淫 乱 故 生 而礼义 文理 亡焉 。然则 从人 之性 , 人 之情 , 出 于争 夺 , 于犯 分 乱 理 而 归 于暴 。[“ 慝 这 里 , 顺 必 合 ,} 性 l ,] : 在 他认 为人 之本 性就 是产 生一 切不道 德行 为的源 泉 , 因此 以人性 为恶 。
收 稿 日期 : 0 6 0 —2 20 - 2 5
作 者 简 介 : 兵 (9 5 )男 , 庆 奉 节人 , 庆 师 范 大 学 政 治 与 社 会 学 院 伦 理 学 专 业 研 究 生 , 究方 向 为 传 统 伦 冯 1 7一 , 重 重 研 理思想与现代化 。
・
1 ・ 8
据 着独特 而重 要 的位 置 。
一
、
荀 子 义 利 观 的依 据— — 性 恶论
在先 秦儒 家思想 中 , 苟子和孟 子 的义利 观是 基本 对 立 的 , 根 源就 在 于 两者 人 性 观 的不 同 。“ 子 其 孟
道性 善 , 必 称 尧 舜 。[ ( 文 孟 子 认 为 天 生 人 有 “ 端 ” 善 , 且 “ 性 之 善 也 , 水 之 就 下 言 ”2c 公 jl 四 之 而 人 犹 也”2(子 , [( 人之 善性 与生俱来 , 自然 而 然 的 。对 于人 性 自然 的理 解 , 子 与孟 子 相 同 , j告 是 苟 他说 : 生 之 “ 所 以然 者 为之性 。性 之和所 生 , 精合 感应 , 事而 自然 谓之性 。 [( 名 指 的 是“ 之所 以然 ” 人 生 而 不 ”3‘ l j正 性 生 , 即有 的 自然 属性 , 包括 生理 和心理 两个方 面 。 因此 , 若 夫 目好 色 , “ 耳好 声 , 口好 味 , 心好 利 , 体肤 理 好 骨 愉佚 , 皆生于人 之性情 也 ; 是 感而 自然 , 待 事 而后 生 之 者也 刀 性 J。无 论是 物 欲 还 是情 欲都 为 自然 不 “ 慝’
中 图 分 类 号 :2 B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 4 9 2 0 0 —0 1 —0 1 7 —0 2 ( 0 6)5 0 8 6
‘ ‘ 君子 喻 于义 , 人喻 于利” j里 ”, 小 [ ( 仁 自孔 子首 次将义 利关 系和“ 子” “ 人 ” ‘ 君 、小 的伦理 评价 联 系起来 并加 以系统 阐释之后 , 义利 之辨就 成为 中 国伦 理 学史 上 贯 穿始 终 的一 个重 要 命 题 。苟子 在 继 承与 发展 孔子 思想 的基础 上 , 采众 家 以为己用 , 博 可谓 先秦诸 子 的集 大成者 。而作 为我 国古代 具有 唯物 主义 思想 倾 向的伦理 学 家之 一 , 苟子 的义利 观在 整个关 于义 利关 系 的伦 理思 想体 系 的演 变 与发展过 程 中, 终 占 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