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文化生活第三课__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含解析)3
专题3。
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从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3.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的集中展示。
4.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
它不仅对于研究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5.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6.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同时,各民族间、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7.文化是,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8.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呢?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9.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
10.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
11.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的原则。
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1.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区别区别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含义不同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包括历史文化、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是一个民族“身份证”,从文化意义上标识出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表现不同通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表现出来通过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表现出来作用不同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典例1】经国务院审批,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2019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必记知识点
2019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必记知识点整理了2019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必记知识点,政治复习资讯会持续更新,请及时关注。
2019高考政治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必记知识点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文化多样性,主要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2)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3)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世界遗产的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
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
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022版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学案:必修三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答案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考情解读·立标杆命题点考向扫描真题举例命题方向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向1文化多样性2020·课标全国卷Ⅰ·202019·课标全国卷Ⅱ·192017·课标全国卷Ⅲ·19本命题点是高频考点,常依托中外文化形式的差异、文化作品的交流等,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和意义、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大众传媒的作用等考向2文化交流与传播2020·课标全国卷Ⅲ·202017·课标全国卷Ⅱ·192017·课标全国卷Ⅲ·38(2)智慧备考:1.从内容上看,命题可能会重点考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看文化的多样性。
2.从试题的考查类型上看,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的可能性较大。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该课考查的知识点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实施,使本课知识的考查更加频繁。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考向3传统文化的特点2019·课标全国卷Ⅰ·40(1)2019·课标全国卷Ⅲ·202017·课标全国卷Ⅰ·40(1)(3)2016·课标全国卷Ⅲ·39(2)2016·课标全国卷Ⅱ·19本命题点高考考查非常集中,近几年多次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考向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2017·课标全国卷Ⅰ·19智慧备考:从知识角度来看,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高频考点。
备战2022年高考考生要注意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以及乡村振兴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
文化创新考向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2019·课标全国卷Ⅰ·192018·课标全国卷Ⅲ·192016·课标全国卷Ⅰ·192016·课标全国卷Ⅲ·39(2)本考点是高频考点,尤其是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充分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的理念。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课件(共40张PPT)
法兰西共和国2020申遗项目:科尔杜昂登塔
就以世界各地庆祝2020年新年来看,西方人 喜迎2020圣诞,中国人欢庆2020春节;法国 2020申遗项目—科尔杜昂登塔,我国2020年 申遗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 中心” 。可见,世界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D
3.原创民族舞剧《粉墨春秋》在布鲁塞尔上演。该剧通过3个年轻人在梨园“喜顺班”学戏的 经历,将京剧唱念做打的技艺、杂技和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欧洲观众 和旅居海外的华人献上一场视觉盛宴。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欧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②世界各国认同中华传统文化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相互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 不仅属于这个 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如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法律与天文学上的成 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与医学上的成就、 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古希腊人的哲学 与艺术成就等
它们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一花独 放不是 春,百 花齐放 春满 园。”
承认世界 文化多样 性、尊重 不同民族 的文化, 必须遵循 各民族文 化一律平 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 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和 睦相处,共同 促进世界文化 的繁荣。
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 尊重、共同发展;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 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 活力。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 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 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019-2020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 化传播
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情景导入
10月20日,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这 是一座面向世界展示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魄的 “中国舞台”,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国际文化交流盛会。 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属于文化交流的哪种途径?推
动中外文化交流有何重要意义?
[归纳总结] 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文化之间 的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 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 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通过两条渠道: 一由中国留日 学生从日本间接传入; 二由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从法国 直接传入。 留日、 留法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 子,最先把马克思主义真正带回了中国。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不同民族文化是如何进行传播 的?
答案: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丝绸之 路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 又一重要途径, 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是一种更为 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马克思主义就是由中国留日学生和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传入中国的。
孔子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于 16 世纪末传入意大 利, 曾在意大利思想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继利玛 窦之后,大批意大利传教士接踵来华。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 20 年,回国后写出 了著名的《马可· 波罗游记》 ,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 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问题探究] 古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 也是一条文化传播和交 流之路。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工匠川流不息,沿途 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谱 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
2019年精选高中文化生活政治思品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人教版拔高训练第九十篇
2019年精选高中文化生活政治思品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人教版拔高训练第九十篇第1题【单选题】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这种包容性是指( )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民族性的统一C、能吸收其他一切民族的文化D、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下列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内容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③吴越文化、滇黔文化相互交流、渐趋融合④各具特色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促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西部各族人民在久远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日、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
这些民族文化( )①来自于西部各族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②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特色③相互吸收,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④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光芒,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句话着重告诉我们( )①文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集中表现为文艺的力量③要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中华民族精神④要勇于创新,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的发展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
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5年10月,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选《世界记忆名录》,使南京大屠杀从南京记忆、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课时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三课时训练第三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 两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上记载了众多关于“大洪水”的故事,其内容与其它地域早期文明的洪水传说非常相似。
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该区域发现了厚约3米的“淤积层”,为证实“大洪水”传说打开了突破口。
这表明()A.两河流域是古代农耕文明发源地B.历史记载必须经由考古发现证实C.传说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历史真实D.世界各地早期文明发展轨迹相似2. 史诗中的神话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却是认识古代文明的重要线索。
反映地图所示文明区域历史发展的史诗是A.《吉尔伽美什》B.《罗摩衍那》C.《荷马史诗》D.《摩珂婆罗多》3. 在古埃及,有法老爱护民众、主持正义的传说:在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将“正义”刻在它的序言里;在伊朗高原,波斯帝国的统治者以突出正义著称,如大流士-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
据此可知,这些古文明()A.均实行君主专制B.已实现社会公平C.都注重社会立法D.都关注社会正义4. 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在统一之后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两个地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是A.《吉尔伽美什》、《汉穆拉比法典》B.《汉穆拉比法典》、金字塔C.金字塔、泥板文书D.《汉穆拉比法典》、泥板文书5. 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6. 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
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①创造世界上古老文字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掌握一定数学知识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7. 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
2020高三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典例剖析】
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 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 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 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 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
解析: -19-
本题以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为背景材料,要求 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知识范围 确定为《文化生活》。根据材料,可先分析鲁迅与雨果 文化作品的共性,再具体分析文化交流在促进文化合作 与发展、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意义。
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
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疑点辨识】
1.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使旧的传媒消失。 辨析: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如口语)的消失。 2.新兴传媒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辨析:我们要正确地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新兴传媒属于 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 3.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 手段。 辨析:互派留学生属于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途径(方式),而 不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4.我们要热情欢迎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辨析:各国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文化,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 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5.我们进行文化交流即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辨析: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第十单元第2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3.促进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任务
(1)意义
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对文化 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
文化交 流的一 般意义
发展
对经济 发展
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 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答案:D
返回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对点训练 2】 (2020·天津卷)武术在中国历史悠久,有广泛的群众基 础,深受青少年喜爱。2020 年 1 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将武术列入第四 届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是武术首次成为奥林匹克系列运动会正式比赛项 目。这有利于( )
A.提升中国体育影响力,引领世界体育发展 B.讲好中国故事,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 C.坚守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保持中华文化的特性 D.拓宽中华文化传播渠道,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
3.全面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
必
缺少的色彩
要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
性
为
动力
什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
么 重 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
要 的精神根基
性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
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 ③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④推动中法文化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返回
第十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素养训练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一、选择题1.“什尔巴克,这是个你也知道的市镇,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
那是个古老的市镇,诸神都在那里存身,是他们让诸大河泛起洪水……”以上文字出自( )A.《吉尔伽美什》B.《罗摩衍那》C.《摩诃婆罗多》D.《荷马史诗》2.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通过观察牲羊内脏占卜,通称为脏卜。
脏卜内容包罗万象,数量众多,仅古巴比伦时期的出土占卜文献中就有88%属于脏卜卜辞。
其中对“脏卜卜辞”史料价值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卜辞都是由象形文字书写而留存后世B.从中可透视古代两河流域的人神关系C.可佐证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神授的史料D.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的第一手史料3.苏美尔人是于公元前4000年迁徙到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居住的一支古老民族。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000年代率先进入了文明时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古文明,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下属于他们文明成就的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楔形文字③农耕文明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4.它是人头、牛身的组合,生有鹰的翅膀,更特别的是它有五条腿。
人从其身边走过时,从大多数角度,都可以看到它的四条腿,以充分显示其完整性。
它是一种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该雕像属于古代哪个文明的产物( )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希腊D.亚述5.《金字塔铭文》中有“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凌空升天”的语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古埃及人对太阳的崇拜②相信灵魂永存,可以借助金字塔升天③要与太阳神一决高下④体现古埃及的有神论宗教信仰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④6.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植物和水果。
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A.中国商人B.阿拉伯人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D.奥斯曼土耳其人7.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