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药学基础知识汇总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和中药资源的科学,涵盖了中药的起源、分类、鉴定、提取、分离、活性成分研究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中药学的重点知识总结:
1. 中药资源:中药资源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来源的药材。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常见中药材的产地、形态特征、采集、储藏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鉴定:中药鉴定是通过观察、检验和实验等手段,对中药材进行鉴别和评价。
学习中药学时需学会辨别中药材的真伪、正误以及判断其质量。
3.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结构及其与药效的关系。
包括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和分离等技术。
4.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和药效。
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有助于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
5. 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的制剂、配伍和
药物剂型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不同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6. 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包括药材质量控制、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等。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中药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以保证中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7. 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草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中草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有助于合理用药和解释药效。
8. 中药药物分析:中药药物分析研究中药中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各种中药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以上是中药学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推动中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资料-17p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NO. 品名功效
1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
2 桂枝助阳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
3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4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5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6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7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8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9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10 白芷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11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性质、功效和临床应用的学科,它基于中草药作为药材的研究和开发。
中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中药的科学研究、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等。
一、中药的分类中药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不同的类别。
其中,植物药是指用整株或部分植物作为药材的药物;动物药是指用动物或动物部分作为药材的药物;矿物药则是指用矿物或矿石作为药材的药物。
植物药是中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材,其中包括草本药、木本药和菌类药等不同的类型。
二、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指中药的性质、味道和归属的经络。
中药的性味主要包括寒、凉、温、热、平五种,分别表示药物的性质。
中药的味道主要包括辛、酸、苦、甘、咸五种,表示药物的味觉特征。
中药的归经则是指药物对应的经络系统,也就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
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中药的合理运用和配伍。
三、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影响,包括药物的毒性、药效和药物代谢等。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可以了解药物对人体的影响机制,以及药物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方式。
药理作用的研究可以为中药的药效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中药的质量控制中药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品质稳定和药效安全的重要环节。
中药质量控制包括药材质量控制和制剂质量控制。
药材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药材的鉴定、贮藏和加工等环节的监控;制剂质量控制则是对中药制剂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语中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中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疗效评价的科学性。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及答案解析[单选题]1.表示药物软坚散结,泻下通(江南博哥)便作用的味是()A.辛B.苦C.酸D.咸E.甘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单选题]3.莪术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是()A.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后B.春末夏初时节C.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D.花完全盛开时E.花瓣由黄变红时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莪术【来源】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
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
[单选题]4.宜用酸水提取,加碱调至碱性后可从水中沉淀析出的成分是()A.香豆素类B.黄酮类C.生物碱类D.蒽醌类E.木脂素类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利用酸碱性进行分离:对酸性、碱性或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常可通过加入酸、碱以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溶解度而实现分离。
例如,一些生物碱类在用酸性水从药材中提出后,加碱调至碱性即可从水中沉淀析出(酸/碱法)。
[单选题]5.川乌经炮制,其生物碱类成分结构改变,毒性降低。
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水解反应D.聚合反应E.加成反应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为双酯型生物碱,具麻辣味,毒性极强,是乌头的主要毒性成分。
若将双酯型生物碱在碱水中加热,或将乌头直接浸泡于水中加热,或不加热仅在水中长时间浸泡,都可水解酯基,生成单酯型生物碱或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
如乌头碱水解后生成的单酯型生物碱为乌头次碱,无酯键的醇胺型生物碱为乌头原碱。
单酯型生物碱的毒性小于双酯型生物碱,而醇胺型生物碱几乎无毒性,但它们均不减低原双酯型生物碱的疗效。
这就是乌头及附子经水浸、加热等炮制后毒性变小的化学原理。
[单选题]6.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具有肝、肾毒性的中药是()A.防己B.延胡索C.何首乌D.千里光E.王不留行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千里光中所含有的生物碱主要为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具有肝、肾毒性和胚胎毒性,使用时应该严格注意。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完整版
中篇中药学基本知识第十章中药学基础理论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第一节中药性能一、四气又名“四性”,是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以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
二、五味指辛、甘、酸、苦、咸5种药味(真实滋味不止5种还有淡、涩味)辛:散(发散表邪)、行(行气活血)。
甘:补(补益)、缓(缓急止痛和缓解毒性)、和(和中焦、调和诸药)。
酸:收敛固涩,此外有生津和开胃作用苦:泄(通泄、降泄和清泄)、燥(燥湿)。
咸:泻下和软坚。
三、归经含义: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有“定位”作用。
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四、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的趋向性,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上行发散、沉是下行泄利。
因为疾病病位有上下表里之不同,病势趋向有上下内外之不同,故药物有升浮沉降之不同。
药物作用趋向确定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与性味有关2、与药物质地有关3、与炮制有关4、与配伍有关五、毒性中药毒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毒是指药,毒药是药物的总称。
因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
狭义之毒是指毒物和副作用。
第二节影响中药作用的主要因素一、影响中药内在质量的因素P113-115(一)中药的品种(二)中药的产地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道地药材”(三)中药的采集 1.植物药材的采收 2.动物及矿物类药材的采集(四)中药的炮制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炮制目的:(1)减毒(2)改变药性或功效(3)增效(4)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向(5)便于贮存和粉碎加工二、中药使用方式对临床效应的影响(一)中药的配伍“中药七情”七情中各情的含义1单行:单用一味药物即可发挥治疗作用。
如清金散。
2相须:两种性能相同的药物配伍,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绪论部分【基本要求】1.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性能(主要是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炮制的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和用法。
3.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主要是中药材的地域性、道地药材的含义、著名的道地药材)及其他炮制方法。
【重点】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性能(主要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炮制的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难点与关键】难点:中药的四气、五味、炮制、配伍关系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前言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1.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中药性能特点(主要是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毒性)、炮制的目的、配伍关系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和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主要是中药材的地域性、道地药材的含义、著名的道地药材)及其他炮制方法。
2.掌握160多种药物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3.熟悉100多种药物的分类、功效、主要应用、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4.了解其它药物的功效、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5. 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总论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中药: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
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的特点;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本草:记载这类药物(植物),指整个传统的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佚名,托名神农,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二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要点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要点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要点2017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有哪些要点?下面一起来复习吧!一、什么叫中药?中药是和西药相对而言的,它是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1.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
2.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3.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古代本草书籍所载中药已逾3000种,经目前整理则达8000种左右。
二、什么叫本草?中药主要来源于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少量的加工品。
其中植物药占80%多。
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诸药草类最多,诸药以草为本。
”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遂逐渐称为“中药学”。
三、什么叫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先秦时期1.中药的起源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
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作用予以注意。
我国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
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据医史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类用以充饥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类,因此最先发现的也是植物药。
在渔猎生产和生活开始以后,人类才有可能接触较多的动物及其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及内脏等,并逐渐掌握了某些动物类药物的医疗作用。
中药学必记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药学必记知识点总结大全中药学必记知识点总结大全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中草药的性味归经、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作为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药学的知识点众多,而这里将对一些必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学习参考。
一、中药的基础知识1.中药的定义:指的是用于预防、诊治疾病的中草药、植物药。
2.中药的性味:中药的性味有寒、凉、平、温、热五种,寒凉属阴性、平温热属阳性。
3.中药的归经:中药按照其归属经络的不同进行归经分类。
4.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药理作用,如经络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二、中药材的分类与选配1.中草药分类:根据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能等进行分类,如寒热药、解表药等。
2.中草药的选配原则:中草药的选配需要根据药性相反、功能互补的原则进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3.药物配伍禁忌:在中药的选配中,需要避免一些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以防止产生不良反应。
三、中药的药效与应用1.中药的功效:中药可以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中药的应用范围:中药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胃痛等。
3.中药的剂型:中药可以通过不同的剂型进行应用,如汤剂、丸剂、颗粒剂等。
四、中药质量控制1.中药的质量标准:中药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状、理化指标、活性成分等方面的指标。
2.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过程对其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晒干、蒸制、炒制等步骤。
3.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中药的炮制需要根据标准进行控制,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五、中药的药用价值1.中药的药物活性:中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2.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在临床上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单药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进行配伍使用。
3.中药的研发与创新:中药的研发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其疗效和药用价值,如提取纯化有效成分、研发新的剂型等。
综上所述,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掌握其中的必记知识点对于进一步理解中药的性质、应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执业药师中药学2017备考知识点记忆【2】
执业药师中药学2017备考知识点记忆【2】第三节升降浮沉一、含义升降浮沉是对药物作用趋向的概括。
升降浮沉的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二、确定依据1、药物的质地药物所具有的升降浮沉特性与药物的质地有关,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
2、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
3、药物的性味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4、药物的效用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痢、崩漏、脱肛)、或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势趋向,病位常表现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
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
但有少数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既升浮又沉降的“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升浮)以祛风止痛,又可“下行血海”(沉降)以活血调经。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三、所示效用凡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是升浮的,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
四、临床应用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一般说病位在上在表,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物。
如治疗病位在上的风热目赤肿痛,常选用药性升浮的薄荷、蝉衣、蔓荆子等;治疗病位在表的风寒表证,常选药性升浮的荆芥、紫苏、防风等。
病位在下在里类病症,宜用沉降之性的药,如:治疗脚气肿痛,选用黄柏、苍术、牛膝等;治疗病位在里的热结便秘,常选药性沉降的大黄、芒硝、枳实等。
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编资料
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编资料(1) 三焦的解剖形态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
即使是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
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
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
关于三焦的形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是,这一问题对脏象学说本身来说并不是主要的。
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学的脏器概念不同,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
总观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
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
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三焦的生理特性1.上焦如雾:上焦如雾是指上焦主宣发卫气,敷布精微的作用。
上焦接受来自中焦脾胃的水谷精微,通过心肺的宣发敷布,布散于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作用,若雾露之溉。
故称“上焦如雾”。
因上焦接纳精微而布散,故又称“上焦主纳”。
2.中焦如沤:中焦如沤是指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作用。
胃受纳腐熟水谷,由脾之运化而形成水谷精微,以此化生气血,并通过脾的升清转输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以濡养周身。
因为脾胃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生理功能,故喻之为“中焦如沤”。
因中焦运化水谷精微,故称“中焦主化”。
3。
下焦如渎:下焦如渎是指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主分别清浊,排泄废物的作用。
下焦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传送到大肠,变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并将体内剩余的水液,通过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变成尿液,从尿道排出体外。
这种生理过程具有向下疏通,向外排泄之势,故称“下焦如渎”。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糖和苷类化合物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糖和苷类化合物 执业药师考试就要开始咯,赶快复习起来吧,店铺执业药师栏⽬为各位同学准备了“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糖和苷类化合物”,希望对各位考⽣有帮助。
糖和苷类化合物 ⼀、糖及分类 单糖是多羟基醛或酮。
1.D型和L型 (1)Fisher投影式:距羰基最远的不对称 C的-OH向右为D,-OH向左为L。
联想:投影仪当然在远处成像, ⼤写D (2)Haworth式:不对称碳原⼦C5(吡喃糖)或C4(呋喃糖)上的取代基⽅向,向上为 D,向下为L。
根据其能否⽔解和分⼦量的⼤⼩可分为: 1.单糖:不能再被简单地⽔解成更⼩分⼦的糖。
如:葡萄糖、⿏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糖、⽢露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 2.低聚糖:由2~9个单糖聚合⽽成,也称为寡糖。
趣味:9-2=7(妻),寡妇。
有甜味,也有还原性。
如:蔗糖、麦芽糖、龙胆⼆糖、新陈⽪糖、芸⾹糖(都是⼆糖) 联想:⽛齿有两排,故麦芽糖为⼆糖, 芸字中间有个⼆,故芸⾹糖为⼆糖 3.多糖:由10个以上的单糖聚合⽽成,其性质也不同于单糖和低聚糖。
如:纤维素、淀粉(胶淀粉、糖淀粉) 多糖多没有甜味,也没有还原性。
⽔不溶:纤维素、甲壳素等,分⼦呈直链型; ⽔溶物:淀粉、糖肝原等,分⼦呈⽀链型。
淀粉由直链的糖淀粉和⽀链的胶淀粉组成。
糖淀粉能溶于热⽔;胶淀粉不溶于冷⽔,在热⽔中呈胶状。
糖淀粉遇碘呈蓝⾊,⽽胶淀粉遇碘呈紫红⾊。
重点:单糖分类 “ 阿伯莫喝⽆碳糖,留我半⼲葡萄糖。
鸡⿏夹击夫要命,果然留痛在⼀⾝。
” ⼆、苷及其分类 定义:苷⼜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物与另⼀类⾮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连结⽽成的化合物。
苷类⼀般是⽆味的,但也有苦的和甜的。
苷的亲⽔性与糖基数⽬有关系,亲⽔性随糖基增多⽽增⼤。
多数苷 为左旋,⽔解后⽣成的糖为右旋,因⽽混合物呈右旋。
(⼀)按苷元的化学结构分类 按苷元结构分为蒽醌苷、⾹⾖素苷、黄酮苷、皂苷等。
《中药学》考点总结
《中药学》考点总结
一、中药基本概念
2、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指把药物分解、组合、熬煎炼作成药物的过程,是中药制剂的核心技术,是以药物性状变化为主导,注重药物效果的特点。
3、中药炮制规律:
(1)气镰规律:气镰规律指的是炮制中各种药物所具有的特性,即一些特定药物的增加,可以增强气的作用,减少伤害,例如在熬制中,当参加炮制的药物有肉桂、桃仁、枸杞等温热药物时,可以增强散寒止血的作用;
(2)湿镰规律:湿镰规律指的是炮制中一些特定药物的增加,可以增强湿的作用,以消除热的副作用,例如在清热解毒的炮制中,当参加炮制的药物有生地、茯苓、藿香等湿凉药时,可以调节散热的作用;
(3)润镰规律:润镰规律指的是在炮制中,当参加炮制的药物有玄参、荆芥、黄芩等平凉药物时,可以增强滋润化痰、泻湿的作用。
4、中药炮制的类型:
(1)捣烂:捣烂法是把植物或动物油相关的部位的经磨成粉状的一种方法。
考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2017年分值:5分左右1.四气2017年预测:必考,四气+五味的综合运用,1分2.五味2017年预测:必考,五味的简单理解,具体考法同2016年真题,3分3.“七情”2017年预测:必考,七情的综合理解,具体考法参考2014年真题,配伍题4.君臣佐使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约在50%5.升浮沉降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6.功效分类题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考法见2014年真题7.历代本草题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20%,考法在本草名称和特点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分值:5分左右重点:1.采收原则2.药材加工方法,其中“发汗”必考,单选/多选3.“道地药材”产地,必考,配伍题1.“道地药材”产地题2017年预测:必考4分,80%考试考点见下表2.加工方法2017年预测:“发汗”的5个药材,必考3.采收原则题2017年预测:花蕾入药,必考,单选题1分第三章中药化学分值:25分左右一、总论考点一:提取方法题2017年必考1分考点二:分离方法题2017年50%,1分考点三:结构鉴定题50%, 1分考点四:分子极性大小题2017年考试频率80%极性小石油醚<乙醇<甲醇<水极性大最喜欢考乙醇和水的极性最大考点补充:物质纯度判断方法:熔点、熔距+TLC波层色谱二、生物碱中药化学重点,历年考分在5-7分考点五:生物碱分类题必考,配伍题2分考点六:生物碱性质1.碱性强弱2017年考试频率80%碱性用pKa表示,pKa越大,碱性越强碱性强弱:季铵碱>脂肪胺>酰胺2.小檗碱、蛇根碱呈黄色,小檗碱碱性最强,利血平在紫外光下显荧光,咖啡因等个别生物碱具有升华性.3.生物碱主要在双子叶植物中,苦味,多为无色或白色结晶,多呈左旋光性.考点七:生物碱鉴别反应题2017年考试频率40%考点八:生物碱代表药材题每年必考,配伍3分左右三:糖和苷2017年分值:1-2分考点九:糖的分类题2017年考试频率60%考点十:苷的分类题2017年考试频率40%,1-2分苷:又称配糖体,是糖与非糖的结合体考点十:苷的水解题2017年考试频率50%水解易难程度:N>O>S>C酶水解: -葡萄糖苷水解酶:麦芽糖酶-葡萄糖苷水解酶:杏仁苷酶考点十一:糖的鉴别题2017年考试频率>50%糖的鉴别:molish反应四:醌类2017年分值:3-4分考点十二:醌的分类题必考,2分,配伍题考点十三:醌的酸性题2017年考试频率50%1.醌类酸性强弱比较含-COOH>2个以上β-OH > 1个β-OH > 2个α-OH > 1个α-OH5%NaHCO3 5%Na2CO3 1%NaOH 5%NaOH 2.升华性:所以大黄、何首乌等可以微量升华鉴别考点十四:醌的鉴别题2017年考试频率50%,1分五、香豆素+木质素 2017年分值:1分考点十五:性质2017年考试频率10%考点十六:香豆素+木质素代表药材题2017年必考,1-2分六、黄酮2017年分值:2-4分考点十七:黄酮性质题2017年考试频率20%,1分 酸性大小:7,4′-二OH >7-或4′-OH >一般酚羟基>5-OH考点十八:鉴别反应题2017年考试频率60%,1分考点十九:黄芩变绿题每年必考,1分考点二十:黄酮代表药材题2017年必考,2-3分七、萜类和挥发油 2017年分值:1分 考点二十一: 1.萜的分类题2.挥发油组成挥发油=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2.药材变黑题环烯醚萜苷易被水解,容易进一步聚合,颜色变深.地黄及玄参等中药在炮制及放置过程中变成黑色的原因.与皮肤接触,也能使皮肤染成蓝色. 考点二十二:萜类+挥发油代表药材题八、皂苷生物碱+皂苷是中药化学的重点,能占到考分的50%2017年分值:2-5分补充考点:皂苷性状皂苷多辛辣,对人体黏膜强烈刺激,吸湿性,溶解于水、热甲醇,发泡性产生泡沫,溶血性.考点二十三:人参皂苷题2017年考试频率20%九、强心苷2017年分值:1分考点二十四:1.强心苷结构题2017年考试频率80%2.强心苷中普遍具有α-去氧糖,能够发生温和酸水解.3.含强心苷的药材:香加皮、罗布麻叶、蟾酥、十、动物药2017年分值1分考点二十五:代表药材题必考,1-2分十一、其他2017年分值<1分考点二十六:绿原酸题2017年考试频率50%绿原酸=一分子咖啡酰+一分子奎宁酸考点二十七:含马兜铃酸药材题必考,1分含马兜铃酸药材: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细辛考点二十八:去除鞣质方法题2017年考试频率50%除鞣质方法:1.冷热处理法2.石灰法.3.铅盐法4.明胶法5.聚酰胺吸附法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分值:10分左右重点:1.炮制辅料作用2.每种炮制方法的药材,其中重点是炒法、炙法考点一:辅料作用题每年必考考点二:炒法题每年必考,1-2分考点三:炙法题每年必考,2-3分考点四:酒炙题每年必考,分值1-3分考点五:煅法题2017年考试频率70%考点六:蒸煮法考点七:其他每年必考1分第五章:药材质量标准与鉴定2017年分值:2-3分重点:1.可以微量升华、色度、重金属检查的药材2.有害物质检查方法3.水分测定方法考点一:纯度检查,2017年考试频率>40%纯度检查包括:杂质、水分、灰分、色度、酸败度色度检查:白术水分测定:甲苯法挥发油药材,肉桂,气相色谱法辛夷酸败度测定:含脂肪油的种子类药材考点二:有害物质检查,2017年考试频率50%考点三:数字题1.“精密称定”: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2.“恒重”:重量差异在以下“约”是差异在±10%3.矿物磨片厚度:4.蜂蜜相对密度以上,冰片熔点205-210℃5. 葶苈子膨胀度南3北12.6.总灰分测定温度500~600℃第六章:中药药剂2017年分值:29分考点一:影响制剂稳定性因素2017年考试频率<10%考点二:散剂2017年必考,1分1.散剂特点吸湿、易氧化、刺激性大、含挥发油且剂量大的不宜做成散剂2.散剂粒度内服散剂:细粉儿科+外局部散剂:最细粉3.散剂含水量不得超过%,含毒内服散剂单剂量包装.考点三:浸出制剂2017年必考,1分考点四:液体制剂2017年必考,1分1.表面活性剂考点五:注射剂重点,2017年必考,分值3-5分历年必考考点:注射用水 1分,注射剂附加剂2-3分,高频考点:热源1.注射用水2.附加剂3.热源考点六:眼用制剂历年必考1分考试重点:附加剂,质量要求、药物吸收途径 1.附加剂2.质量要求:滴眼剂装量不超过10ml,洗眼剂装量不超过200ml,眼用半固体制剂装量不超过5g,混悬型滴眼剂沉降物不应结块.3.吸收途径考点七:外用膏剂2017年必考,1分 重点:膏药 1分,基质1分, 知识点1:膏药知识点2:基质考点八:栓剂2017年必考,1分 重点:基质1分,吸收1分 知识点1:基质知识点2.栓剂吸收 直肠上静脉吸收-经过肝脏直肠下静脉吸收-绕过肝脏首过作用重点:囊材2分,特点1分,质量要求1分知识点1:囊材知识点2:特点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减小刺激,溶出快,吸收好,药物填充于胶囊中提高药物稳定性,制成缓释控释胶囊.考点十:丸剂历年必考,2017年3分左右重点:各丸剂特点 2分,含水量 1分,蜂蜜炼制 1分考点十一:颗粒剂2017年考试频率>70%,分值1分重点:质量要求水分:含水量不得超过%粒度: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总量不得超过15%溶化性:10g加20倍水,5分钟全部溶化可缓释控制考点十二:片剂2017年必考,分值2-3分重点:辅料2分, 质量要求1分知识点1:辅料考点十三:气雾剂+传统剂型考试十四:给药新途径历年必考,2017年分值1分1.缓释控释2.靶向制剂才具有靶向作用,其他剂型都没有3.环糊精包合技术,微型包囊技术4.给药途径吸收速度:静脉>吸入>肌内>皮下>舌下、直肠>口服>皮肤第七章:中药药理与毒理分值5分左右重点: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2-3分,不良反应1分,毒理1分知识点1:四气的药理作用寒凉药呈抑制作用:金银花、板蓝根、钩藤、羚羊角、黄芩温热药呈兴奋作用:麻黄、麝香知识点2:五味的药理作用知识点3:各类中药主要药理作用知识点4:不良反应服副毒后药变质1.副作用,治疗剂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危害不大,自行恢复2.毒性反应,大剂量或长时间用药对机体损害性反应3.变态反应,最常见是过敏反应,如虎杖引起猩红热4.后遗效应,又称后作用,停药后血药浓度至最低是残存的药物效应5.特异质反应,少数人用药后产生与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6.依赖性,停药反应知识点5:毒理第八章:常见药材鉴别分值:35分考点一:术语题每年必考,2-3分“菊花心”:甘草、黄芪、防风蚯蚓头“星点”:大黄“云锦花纹”:何首乌“朱砂点”、“起霜”:苍术茅苍术“罗盘纹”:商陆“车轮纹、猪大肠”:防己“砂眼、珍珠盘”:银柴胡“金包头”:知母“乌金衣、挂甲”:牛黄“翘鼻头、佛指甲、方胜纹、连珠斑”:蕲蛇“剑脊”:乌梢蛇“合把”、“血丝”、“通天眼”:羚羊角2015年真题97-98A.全蝎B.牛黄C.蟾酥D.羚羊角E.海螵蛸97.具有“乌金衣”的是98.具有“通天眼”的是答案B D考点二、气味题1.穿心莲、黄连、山豆根、胡黄连、苦参:味极苦2.细辛:气辛香,味辛辣麻舌3.肉桂:气香浓烈,味甜、辣.4.远志:嚼之微有刺喉感5.川芎:有特异浓郁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味回甜.6.辛夷:味辛凉7.豆蔻:有樟脑味8.薄荷:特殊清凉香气9.丁香:香气浓郁,味辣麻舌考点三、药用部位题带叶茎枝:槲寄生、桑寄生茎髓:通草花蕾入药:辛夷、丁香、金银花、槐米、款冬菌核入药:茯苓、猪苓子座入药:冬虫夏草地衣体入药:松萝2014年真题47-48A.花蕾B.花粉粒C.柱头D.雄蕊E.花柱47.莲须的药用部位48.丁香的药用部位答案D A2014年真题59-60A.冬虫夏草B.茯苓C.海藻D.灵芝E.松萝59.药用部位为干燥菌核的药材是60.药用部位为干燥地衣体的药材是答案B EA类药材超高频,试卷中必然出现,作为答案的频率>30%,看图识药数量:分值:20分一、狗脊考点:药材表面金黄色绒毛,饮片横切面近外皮处有一条明显突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2014年真题28.呈不规则长条形,切面近边缘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环纹答案D二.大黄考点1:加工题:忌用铁器考点2:术语题:髓部具有“星点”考点3:气味题:气清香,嚼之黏牙,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三.何首乌考点:术语题:皮部具有“云锦花纹”四.牛膝+川牛膝考点:牛膝产地河南,牛膝横切面2-4轮同心环,川牛膝4-11轮同心环.五.商陆考点:术语题:木部突起,形成多个凸起的同心环轮,习称“罗盘纹”,气微,久嚼麻舌. 六.太子参考点:图片七.白芍+赤芍考点:1.白芍,角质样,断面类白色或微红色,木部有放射状纹理2.两者图片区分八.黄连考点:商品题味连:“鸡爪连”形似鸡爪雅连:“过桥”最长云连:弯曲呈钩状,细小九.升麻考点:图片十.防己考点:术语题药材形似“猪大肠”,断面有放射状纹理“车轮纹”十一.延胡索考点1:药用部位题:块茎块茎入药的药材:“两天三泻胡半白”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延胡索、半夏、白芨考点2:沸水煮至无白心后晒干十二.地榆考点:表面有白色棉絮状绒毛,称“绵地榆”.十三.苦参考点:外皮薄,多破裂反卷,味极苦.十四. 葛根考点:纤维性强十五.甘草考点:“菊花心”,味甜而特殊.十六.黄芪考点:“菊花心”,老根中心呈枯朽状,嚼之微有豆腥味.十七.远志考点:气微,味苦,嚼之有刺喉感.十八.三七考点:顶端茎痕呈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加工反复搓揉.十九.白芷考点:图片二十.当归考点1:加工方法:烟火慢慢熏干二十一.川芎考点1:药材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饮片边缘波状环纹:考点2:有特异浓郁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味回甜.二十二.防风考点:术语“蚯蚓头”、“菊花心”.二十三.柴胡考点:图片二十四.丹参考点:图片二十五.黄芩考点:看图识药,“杀酶保苷”防止变绿二十六.地黄考点:看图识药,产地加工方法:“烘”二十七.巴戟天考点:看图识药,加工方法:轻轻捶扁二十八.天花粉考点:图片,药用部位为葫芦科的干燥根.二十九.桔梗考点:看图识药三十.南沙参考点:质地“松泡”.三十一.木香考点:图片三十二.白术+苍术考点:白术:苍术: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暴露稍久析出白色针状结晶,习称“起霜”.饮片切面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习称“朱砂点”. 三十三.泽泻考点:图片,产地福建三十四.半夏考点:图片三十五.石菖蒲考点:叶痕三角形三十六.川贝母+浙贝母考点:商品的不同1.川贝母: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虎皮斑2.浙贝母:考点,图片三十七.麦冬考点:看图识药三十八.知母考点:图片三十九.山药考点:看图识药四十.莪术考点:姜科四十一.郁金考点:商品题温郁金---温郁金广西莪术---桂郁金蓬莪术---绿丝郁金四十二.天麻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加工题:蒸透心,敞开,低温60℃干燥四十三.大血藤考点:看图识药.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凹陷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红棕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四十四.鸡血藤考点:看图识药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圆.四十五.钩藤考点:看图识药四十六.桑白皮考点:易纵向撕裂四十七.牡丹皮考点:看图识药常见发亮结晶,断面平坦,粉性.气芬香.四十八.肉桂考点: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四十九.杜仲考点:“胶丝相连”五十.地骨皮考点:看图识药五十一.侧柏叶考点:药用部位为小枝和叶五十二..大青叶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基部狭窄至叶柄成翼状五十三.番泻叶考点1:看图识药五十四.辛夷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似毛笔头,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五十五.丁香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呈研棒状.气芳香浓烈,味辛辣,麻舌.五十六.金银花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花蕾呈棒状五十七.款冬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圆棒状,常2-3个花序连在一起,习称“连三朵”,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有白色絮状茸毛五十八.菊花考点:图片五十九.红花西红花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两药区别红花:采收时间:花冠由黄变红时 .药材性状: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西红花:鸢尾科番红花干燥柱头考点:产地东北辽宁六十一.木瓜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产地安徽宣城六十二.山楂考点:图片六十三.苦杏仁+桃仁考点:苦杏仁呈偏心形,桃仁呈扁长卵形.2010年真题7-9A.杏仁B.桃仁C.酸枣仁D.砂仁E.薏苡仁7.种子呈偏心脏形,边缘肥厚,基部左右不对称的药材是8.种子呈扁长卵形,表面密布颗粒状突起,边缘薄,基部钝圆而偏斜的药材9.种子呈扁圆形,表面平滑,有光泽,一面较平坦,中央有一条隆起线纹,另一面稍突起的药材是答案A B C六十四.金樱子考点:图片六十五.补骨脂考点:图片六十六.枳壳考点:看图识药六十七.吴茱萸考点:图片六十八.酸枣仁考点:图片六十九.小茴香考点:图片七十.山茱萸考点:看图识药七十一.连翘考点:木犀科、图片七十二.栀子考点:看图识药.具有6条翅状纵棱.七十三.槟榔考点:看图识药.大理石花纹.七十四.砂仁考点:图片七十五.豆蔻考点:图片,具有樟脑味.七十六.麻黄考点:图片七十七.肉苁蓉考点:图片,药用部位肉质茎.七十八.穿心莲考点:味极苦七十九.冬虫夏草考点:图片八十.茯苓考点:“发汗”.图片八十一.猪苓八十二.乳香+没药考点:看图识药.两药水试区别.乳香与水共研乳黄色液体,没药与水共研黄棕色液体.八十三.血竭考点:图片八十四.五倍子考点:图片八十五.全蝎考点:图片八十六.土鳖虫考点:图片八十七.斑蝥考点:看图识药八十八.蛤蚧考点:图片,头三角形,背部彩色斑点.八十九.蕲蛇考点:图片.“翘鼻头、方胜纹、佛指甲”九十.鹿茸考点:图片九十一.朱砂考点:看图识药九十二.自然铜考点:看图识药,条痕墨绿色九十三.赭石考点:看图识药,表面有乳头状突起,习称“钉头”.B类药材高频药材,图谱不看.2017年考试频率>30%一.细辛考点:1.药用部位题:根和根茎入药2.气味题:气辛香、味辛辣、麻舌.二.银柴胡考点:“砂眼”、“珍珠盘”三.紫草考点:看图识药,“软紫草”产地新疆.四.玄参考点:看图识药考点:断面略平坦,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五.党参考点1:加工方法:反复搓揉考点2:术语“狮子盘头”,支根断落处有黑褐色胶状物.六.降香考点:表面紫红色,切面有致密纹理,质硬,有油性.入水下沉.七.沉香考点: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表面多呈枯木状.入水下沉.八.通草考点:药用部位茎髓九.铁皮石斛考点: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铁皮枫斗”十.合欢皮考点:外皮棕色或红棕色,常附有地衣斑.十一.白鲜皮考点:有羊膻气十二.枇杷叶考点: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十三.罗布麻叶考点:十四.艾叶考点:下表面灰绿色,有密生的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十五.洋金花考点:喇叭形十六.地肤子考点:扁球状五角星形.对比吴茱萸的五角状扁球形.十七.葶苈子考点:膨胀度:南3北12十八.决明子考点:豆科十九.巴豆考点:大戟科二十.马钱子考点:纽扣状二十一.菟丝子考点:开水浸泡吐丝二十二.牵牛子考点:呈橘瓣状.水浸后种皮龟裂.二十三.牛蒡子考点:紫黑色斑点2009年真题17.果实表面散有不规则紫黑色斑点的药材是A.女贞子B.牛蒡子C.五味子D.决明子E.吴茱萸答案B二十四.薏苡仁考点:药用部位种仁,中间有宽深纵沟.二十五.广金钱草考点: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的绒毛.二十六.广藿香+薄荷+穿心莲考点:广藿香药材含叶量不得少于20% .薄荷、穿心莲含叶量不得少于30%.薄荷:具有特殊清凉香气.穿心莲:节稍膨大,味极苦.二十七.茵陈考点:具有2个采收期二十八.青蒿考点:来源为菊科黄花蒿,含青蒿素,抗疟疾.二十九.淡竹叶考点:网格状脉纹三十.海金沙考点:火试:轻微闪电和爆鸣声三十一.青黛考点:深蓝色粉末,体轻,易飞扬.火烧紫红色烟雾.三十二.生理产物和病理产物生理产物:蟾酥蝉蜕麝香病理产物:珍珠牛黄僵蚕三十三.地龙考点:术语“白颈”.三十四.水蛭考点:扁平状,黑褐色三十五.蜂蜜考点:相对密度三十六.蟾酥考点:忌用铁器.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做嚏.三十七.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考点:蕲蛇:“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乌梢蛇:“剑脊”三十八.麝香考点:术语“冒槽”三十九.牛黄考点:术语“乌金衣”四十.雄黄考点:AS2S2四十一.石膏考点:四十二.炉甘石考点:ZnCO3,白色蜂窝状,多孔,吸湿.四十三.芒硝考点:C类药材2017年考试频率<20%虎杖:根和根茎,大黄素、大黄酚、芪三酚抗菌,虎杖苷镇咳,簇晶北豆根:防己科,根茎;山豆根:豆科越南槐根和根茎板蓝根:十字花科.根头膨大,密集疣状突起.白蔹:葡萄科块根,周边向内卷曲.人参:五加科根和根茎.皂苷类,人参皂苷尤其是达玛烷系三萜皂苷活性最为显著,评价人参品质.根茎芦头,凹窝状茎痕芦碗,不定根艼,疣点珍珠疙瘩.徐长卿:萝藦科根和根茎.盘头.白前:萝藦科,盘曲成团续断:“发汗”.略扁,弯曲,皮部墨绿色.处有黑褐色胶状物,特殊香气.紫苑:菊科,根和根茎.根多编成辫状.香附:莎草科,根茎.纺锤形,表面有6-10个略隆起的环纹.天南星:半夏:百合科药材:黄精:根茎.玉竹:根茎.具微隆起环节.重楼:根茎.结节状,突起粗环纹.天冬、麦冬:块根,纺锤形.知母:“金包头”,紧密排列环纹,嚼之黏性.木通:木通科,射线放射状排列,中柱鞘部位有连续的浅波浪形环带川木通:毛茛科,切面布满导管,吹气可通透.苏木:豆科,心材.有带亮星的髓部.香加皮:萝藦科根皮.淫羊藿:大青叶:叶柄翼状.廖大青叶托叶鞘.蒲黄:鲜黄色,易附着手指.枳壳:芸香科未成熟果实,横切2半.半球形,凹点状油室.山茱萸:成熟果肉女贞子:木犀科成熟果实.肾形,紫黑色.槲寄生:2-5叉状分支,髓部偏向一方,黏性.金钱草:报春花科,广金钱草:豆科广藿香:唇形科地上部分.夜闷日晒.荆芥:单树脂类:酯树脂血竭油胶树脂类:乳香、没药、阿魏 ,香树脂类:苏合香、安息香海金沙:孢子.棕黄色,体轻,光滑,易手缝滑落,浮于水加热下沉,火试轻微爆鸣及明亮火焰.青黛:深蓝色粉末,体轻,易飞扬,火试紫红色烟雾.冰片:主含右旋龙脑樟提取,左旋龙脑艾纳香提取.火试浓烟,带光火焰.珍珠:来自不同科.天然珍珠显淡蓝色,养殖珍珠显亮黄绿色.蜈蚣: 22个节,自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步足一对,头、足红褐色,躯干墨绿色.乌梢蛇:剑脊羚羊角:赛加羚羊.血丝、骨塞、通天眼、合把.熊胆:粉末紫外灯下呈黄白色荧光,粉末少许投入水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降而不扩散综合豆科药材:甘草、黄芪、葛根、苦参、山豆根、苏木、鸡血藤、合欢皮、番泻叶、广金钱草、沙苑子、补骨脂、决明子唇形科:丹参、黄芩、薄荷、益母草、广藿香、荆芥、紫苏、夏枯草、香薷、连钱草、半枝莲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伞形科:当归、柴胡、小茴香、川芎、白芷、蛇床子、北沙参、防风、前胡、羌活块茎入药:“两天三泻胡半白根及根茎入药:“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即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活、威灵仙、丹参.块根:纺锤形:太子参、天冬、麦冬、香附、地黄、何首乌、白蔹味极苦:胡连穿心黄马苦.胡黄连、穿心莲、黄连、马钱子、苦参,龙胆、山豆根.麻舌感:麻舌商乌川长卿,半夏三细蛇床丁,牛蒡牵牛天南星.樟脑气:温郁金气似樟脑,味微辛豆蔻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中药学基本知识资料
中药学基本知识——1一、中药的采集与贮藏中药大多是植物药,入药部分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各部分所含有效成份的多少,可因采集季节和贮藏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掌握好采药的时机及贮藏方法,是提高药效的关键之一。
采集后的药物,应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
如植物类药,首先除泥砂杂质,洗净;除鲜用外,根据入药部分的不同特性,分别采用晒干、阴干或烘干等方法,使之迅速干燥;然后用木箱,密闭的甏、缸、瓶、罐等不同容器,贮藏在干燥、空气流通的地方。
贮藏过程中,注意定期检查,及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霉烂、虫蛀、鼠咬、挥发、变色、融化等,以免影响药品质量,甚至造成浪费。
二、中药的炮制炮制是泛指药物的各种加工处理。
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1、消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质地纯正,药效力宏,且便于保管和贮藏。
2、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如生半夏有毒,用生姜制后可解除毒性;巴豆去油用霜,可减少毒性。
3、加强药物的疗效。
如龙骨、牡蛎经火锻后,加强收敛功效;首乌与黑豆同煮,可增强补血作用等。
4、改变药物性能,适应临床需要。
如生地味苦性寒,重在养阴清热凉血;而经酒蒸晒后成熟地,则性味变为甘微温,功专滋肾补血。
5、便于制剂和服用。
如植物药切碎切片,便于煎制;烘干便于研粉。
矿物药锻制后,质地松脆,易于研碎,有效成份亦易煎出等。
炮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洗用水洗去原药上的砂土、杂质,以达到清洁药物的目的。
2、漂将药物置水中,经常换水,以漂去其腥味、咸味或少毒性。
如紫河车、海藻、乌头等。
3、泡将药物用清水或沸水浸泡,使药物柔软,便于切制或减低毒性。
如乌药、附子等。
4、水飞将研成粗末的矿石类药物,置研钵内和水同研,以取得细净的药面。
如滑石、炉甘石等。
5、炒将药物放入铁锅内炒黄、炒焦、炒炭。
其中不加辅料的,称清炒,如炒麦芽、焦山楂、小蓟炭;加入辅料的,称拌炒,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蛤粉炒阿胶等。
6、炮将药物用急火爆炒,使其焦黄包裂。
中药学的基础知识总结
中药学的基础知识总结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起源、发展历史、药理学、药物化学、中药制药工艺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学科。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以下是对中药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的总结。
一、中药的定义和分类中药是指用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为原料,按一定制药工艺制成的药品。
根据药物的来源和性质,中药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化学药等四类。
其中,植物药是中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中药资源与采集中药资源主要包括野生药材和人工栽培药材。
野生药材具有药效好、纯度高等优点,但资源匮乏,采集难度大;人工栽培药材具有产量高、质量可控等优点,但药效可能有所减弱。
中药的采集应遵守相关法规,保护药材资源,同时注意采集的时间、部位和方法,以确保药材的质量。
三、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
对于中药来说,质量是保证药效和安全性的基础。
主要的质量指标包括药材的外观、理化性质、微生物指标、活性成分含量等。
采用科学的方法,确保中药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是中药制药的关键环节。
四、中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中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是中药学的核心内容。
中药的功效是中药治疗疾病的效果,如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等;药理作用是中药对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如抗菌、抗炎等。
中药的功效和药理作用是通过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发挥的,这也是研究中药的重要方向。
五、中药的配伍与制剂中药的配伍与制剂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将多种中药组合使用,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中药的制剂是将中药制作成药品,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等不同形式。
中药的配伍和制剂应遵循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原则。
六、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的临床应用是中药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药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在中医诊断的基础上,合理选用中药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缓解病症。
七、中药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药学也在不断发展。
2017主治医师考试--中药学笔记完整版汇总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1.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消肿风寒表实无汗桂枝—发汗解表温经脉助阳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呕家圣药温肺止咳解毒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香薷—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荆芥—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风通用药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祛风湿止痛解痉防风—祛风解表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白芷—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阳明头痛眉棱骨痛细辛—发散风寒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阳虚感冒用量<3克藁苯—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巅顶头疼鼻渊要药有小毒苍耳—发散风寒止痛通鼻窍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鼻渊要药风寒头痛鼻塞2.辛凉解表药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喑哑咽痛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菊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偏正头痛要药风湿痹痛肢拘急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疏散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葛根--疏散退热透疹生津止咳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豆鼓--疏散表邪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清气分和肺胃实热)收湿敛疮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知母--清热泻火(清气分和肺胃实热)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芦根--清热生津清胃止呕清肺祛痰排脓利尿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咳润燥化痰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栀子--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夏枯草--清肝明目解毒散结瘰疬瘿瘤决明子--清肝明目缓下通便谷精草--清肝热疏风热明目退翳风热头痛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经热邪少阳寒热胎热胎动不安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中焦湿热清泄心经实热和中焦实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解毒疗疮治下焦湿热肾阴虚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泄肝胆湿热秦皮--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止痢止带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利尿肝胆湿热黄疸下湿热赤白带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3.清热解毒药肠肺乳痈热毒血痢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金银花--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疮家圣药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连燥湿凉血消肿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痄腮咽喉肿痛大头瘟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泻肝火青杀虫凉血止血贯众--清热解毒乳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蒲公英治疔疮要药紫花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清热解毒清肝平肝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重楼—镇肝息风,利湿凉血止血拳参—清热解毒解梅毒汞中毒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肺痈后下利尿通淋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清热解毒排脓去痰金荞麦—长于清大肠经热毒主治肠痈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肠痈腹痈首选要药祛瘀止痛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久疟疟母热结痰盛尤宜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辛平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马阿米巴痢疾热毒痢疾良药长于清大肠经热毒凉血止痢白头翁--清热解毒清中兼收性寒味酸凉血止痢马齿苋--清热解毒腐蚀赘疣止痢截疟鸦胆子—清热解毒癌肿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直肠癌食管癌胃癌消痈利湿通淋抗癌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热解毒山慈姑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熊胆息风止痉—敛疮生肌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白蔹—疏肝和胃木蝴蝶--清热利咽4.清热凉血药润肠通便止血养阴生津温病热入营血骨蒸劳热内热津亏消渴生地黄--清热凉血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润肠通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凉血不留淤无汗骨蒸赤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泄肝火温毒发斑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热入心包热极生风5.清虚热药治虐要药配鳖甲治阴虚发热解暑青蒿--退虚热凉血截疟白薇--退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产后血虚发热配桑白皮治肺热咳喘--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银柴胡,胡黄连--一退虚热二退疳热三,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 .攻下药1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配芒硝活血祛瘀清泄湿热黄--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大味咸外用回乳芒硝--泻下软坚清热消肿体弱慎服克克攻下5-10缓下 1.5-3番泻叶--泻热通便性寒肝热荟--泻热通便清肝热祛蛔虫芦.润下药2甘平大肠脾经老人产妇及体虚便秘麻仁--润肠通便滋养补虚宜于水肿脚气便秘者养神有功利水消肿郁李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松子仁—润肠通便.峻下逐水药(多数有毒)3醋制0.5~1克内服有毒孕妇忌丸散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红戟散结茜草科孕妇忌京戟逐饮有毒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醋制减毒克汤剂 1.5~3克散剂0.5~1有毒头疮白秃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消肿散结陆—写下逐水商有肾毒性畏牵牛体弱忌水肿推崇牵牛子--泻下逐水利尿去积杀虫畏牵牛丸散0.1~0.3克喉痹痰阻结胸祛痰利咽巴豆--攻下冷积逐水退肿四,祛风湿药缓解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凡以祛除风湿.祛风湿止痛药1少阴头痛善治痹痛下半身辛苦主治活--祛风湿止痛解表独30~50克咸治骨鲠骨鲠消痰--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威灵仙局部麻醉外用不宜久服寒疝腹痛大毒止痛川乌--祛风湿散寒长于治风湿痹痛偏热者祛风湿止痛清热利水防己-- 心衰性水肿最宜有毒强心利水而消肿香加皮--祛风湿止痛利水甘咸入归肝经止痉--祛风湿舒筋活络祛风止痒蕲蛇脚气肿痛要药酸温归肝脾经湿浊中阻之吐泻转筋舒筋木瓜--祛风湿化湿祛风止痒乌梢蛇--祛风湿舒筋活络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屈伸不利孕妇月经多慎用蚕砂—祛风湿和胃化湿伸筋草-祛风湿舒筋活络寻骨风—祛风湿通络止痛松节--祛风湿通络止痛海风藤--祛风湿通络止痛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乳房肿痛乳汁不下2.祛风湿热药--带腾字的一般都能通络秦艽--祛风湿舒筋活络退虚热清湿热重点在清虚热苦辛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桑枝--祛风通络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上肢肩膀痛者最佳横走肢臂豨签草--祛风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降血压治疗疮肿毒臭梧桐--祛风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降血压外洗又能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络石藤--祛风湿舒筋清热解毒善治风湿热痹及筋脉拘挛兼热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有大毒归心肝经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胸胁痛乳汁不下跌打损伤3.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兼肾虚有寒者最宜阴虚火旺者忌服脚气浮肿胎漏下雪而胎动不安安胎强筋骨补肝肾祛风湿--桑寄生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尤宜老人入药酒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收敛固涩强筋骨祛风湿千年健—补肺止咳强筋骨调经止血鹿衔草--祛风湿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脉止痒解蛇毒善治痹证痛重及内外伤诸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五,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藿香--化湿止呕解表配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征均可佩兰--化湿解表辛平善除中洲秽浊陈腐之气-口臭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辛苦夜盲一身上下内外之湿皆可除配黄柏风湿痹症消除湿滞痞满要药既除无形之满又除有形之满厚朴--燥湿行气平喘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辛香湿阻中焦多用于湿温初起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行气安胎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寒湿中阻不宜久煎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除痰截疟-寒湿偏盛-重点记忆六,利水渗湿药--以通利水道渗透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1.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用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完整)中药学知识总结(不看后悔)1,推荐文档
膀胱
目赤,高热抽搐
苦参 苦寒,心肝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1、用于湿热之泻痢、黄疸、带下 2、用于皮肤瘙痒,疥癣,麻
胃大肠膀胱
风 3、用于小便涩痛
白鲜 苦寒,脾胃 清热燥湿,解毒,祛风 1、用于湿热疮毒,湿疹,疥癣 2、用于湿热黄疸 3、用于湿热痹
皮
痛
*椿皮 苦涩寒,大 清热燥湿,涩肠止泻, 1.用于湿热泻痢,久泻久痢。2.赤白带下,3.。崩漏,便血,痔
寒,肺脾胃大 升举阳气
3、用于中气下陷所致脱肛,子宫脱垂,崩漏不止
肠
葛根 甘辛凉,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 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 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3、用于热
脾胃
津止渴,升阳举陷
病烦渴,内热消渴 4、用于热泄热痢,脾虚久泻
*淡豆 甘辛凉,肺胃 解表,除烦
1.用于外感表证,2.胸中烦闷,虚烦不眠。3.护胃和中。
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
蝉蜕 甘,寒;
发散风热,透疹止痒, 1、用于外感风热,咽痛喑哑 2、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
肺肝
祛风止痉,退翳明目 疹瘙痒 3、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 4、用于风热目赤,目翳,
多泪
桑叶 甘苦,寒; 发散风热,润肺止咳, 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 2、
藁本
辛温,膀胱肝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1、用于外感风寒,颠顶头痛 2、用于风寒湿痹
白芷
辛,温,肺胃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 2、用于鼻塞,鼻渊 3、用于
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疮疡肿毒 4、用于寒湿带下
细辛
辛温;有小毒,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1、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 2、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
1.用于疮痈,乳痈。2.用于乳房胀痛,乳汁不下。
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重点掌握
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重点掌握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好好备考哦,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好的成绩。
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提供“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重点掌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大纲要求:熟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的作者、成书年代、载药量和学术价值。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品种繁多,仅古籍记载就有3000种以上,发展至今已达12800余种。
中草药药源有植物、动物和矿物,其中以植物药占绝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叫做“本草”学。
这些药物的应用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所以中国人民把它你为“中药”。
而“本草”学也相应地称为“中药学”或“中草药学”。
“中草药学”就是专门介绍各种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几千年来,中草药一直被中国人民用作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日渐积累了宝贵的用药知识,并形成一整套中药理论体系。
我们介绍几种典型的本草著作:一、《神农本草经》作者:非一人一时之作成书年代:成书于东汉末期(公元二世纪),汉代本草代表作。
本书载药365 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根据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
学术价值:(1)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以前药学成就,简要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3)为本草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代表作,载药达七百三十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和有名未用7类。
学术价值:第一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了《神农本草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学的成就。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药学基础知识汇总
1. A.木瓜丸
B.舒筋丸
C.苏合香丸
D.独活寄生丸
E.三品
含雄黄的中成药是
【答案】E
含乌头的中成药是
【答案】A
含朱砂的中成药是
【答案】C
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是
【答案】B
2.老人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较成年人低
A.1/3~1/2
B.1/3~2/3
C.2/3~4/3
D.2/3~5/3
E.2/3~3/2
【答案】A
阳虚的老年人选用的补益药为
A.生脉饮
B.六味地黄丸
C.人参归脾丸
D.龟灵集
E.天王补心丹
【答案】D
3.肾功能不全慎用的是
A.苦杏仁
B.艾叶
C.雷公藤
D.忍冬藤
E.夜交藤
【答案】C
4.肾功能不全慎用的是
A.三七
B.草乌
C.艾叶
D.川楝子
E.五倍子
【答案】B
5. A.阿托品
B.解磷定
C.二巯基丙醇
D.亚硝酸钠
E.苯巴比妥钠
蟾酥中毒,可注射的药物是
【答案】A
雄黄中毒,可注射的药物是
【答案】C
乌头中毒,可注射的药物是
【答案】A
马钱子中毒,可注射的药物是
【答案】E
6.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中药是
A.天仙藤
B.忍冬藤
C.大血藤
D.首乌藤
E.鸡血藤
【答案】A
7.可损害肝脏,肝功能不全者慎用,需炒黄去刺用的是
A.半夏
B.川乌
C.皂角
D.苍耳子
E.刺蒺藜
【答案】D
8.肝功能不全者慎用的中药
A.枸杞子
B.菟丝子
C.决明子
D.五味子
E.川楝子
【答案】E
9. A.面部肌肉紧张,痉挛,角弓反张,惊厥
B.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心律失常
C.大汗,头晕目眩,口唇黏膜糜烂,脱发
D.吐血,咯血,便血,尿血,黄疸
E.口腔黏膜充血,牙龈肿胀,溃疡,少尿
过量服用含朱砂的中成药会引起
【答案】E
过量服用含雄黄的中成药会引起
【答案】D
过量服用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会引起
【答案】A
过量服用含乌头的中成药会引起
【答案】B
10.患者,男,因腰疾,服用舒筋丸,服后出现头痛、头晕,烦躁不安,面部肌肉紧张,吞咽困难,进而伸肌和屈肌同时出现极度收缩,发生典型的士的宁惊厥,痉挛。
诊断为服用含马钱子的舒筋丸的中毒不良反应。
含马钱子类药物中毒,出现痉挛,主要对症治疗方法是注射
A.阿托品
B.颠茄合剂
C.尼可刹米
D.苯巴比妥钠
E.二巯基丙醇
【答案】D
11.服用含马钱子组分的药物的中毒原因有
A.服用过量
B.配伍失度
C.品种混乱
D.个体差异
E.种族不同
【答案】A
12.马钱子中士的宁成人的中毒量为
A.2~3mg
B.5~10mg
C.10~15mg
D.15~20mg
E.20~30mg
【答案】B
13. A.熟地 B.红花 C.大枣
D.黄芩
E.川芎
汁厚滋腻,易滞胃膈
甘味过重,使气壅中满
易耗气
易破血
【答案】A
【答案】C
【答案】E
【答案】B
14. A.调和药性 B.益气养心
C.润肠泻下
D.导致便秘
E.低钾水肿
甘草用量5~15g,可
甘草用量l~3g,可
甘草小量长服,可
【答案】B
【答案】A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