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第三章消毒与灭菌(共60张PPT)

微生物学第三章消毒与灭菌(共60张PPT)

介质的性质
细菌在非水介质中,比水作介质时对热 的抵抗力大
水分、2~4℃石炭酸、油类、干焦空气
不同介质对微生物抗热力的影响
2、低温抑菌法
低温可降低微生物代谢的速度。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有很强的抵抗力 一般的:4-10℃ 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行感冒杆菌敏感,
伤寒杆菌、白喉杆菌耐低温 冷冻干燥:采用迅速冷冻和抽真空除水。
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叫消毒。消毒只要求达到消灭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 生物及其芽孢、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防腐(Antisepsis)或抑菌:指阻止或抑制物品上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方法,微生物不一定死亡。
无菌(asepsis):指没有活的微生物的状态。
夜培养,残余的芽孢发芽为繁殖体;
第三天:100℃-30分钟,杀死所有微生物。
巴氏消毒法
常用于牛乳及一些饮料
最大限度地消灭病原体,尽可 能少地损害食品的营养物质
•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LTH): •63~65℃-30分钟; •高温短时间巴氏消毒法(HTST):
•71~72℃-15秒, •超高温巴氏消毒法(UHT): •132℃-1~2秒
•巴氏消毒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法
以火焰直接灼烧杀死物 体中的全部微生物的方 法。
灼烧 焚烧
酒精灯
热空气灭菌法
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 不变质的物品,需在 160℃维持1-2小时,才
能达到杀死所有微生物 及其芽孢、孢子的目的。
干烤箱
湿热灭菌法
煮沸灭菌
100℃,煮沸10~20分钟,可杀死所有细 菌繁殖体,芽孢常需煮沸1-2h才能杀死。
噬菌体(phage):是指寄生于微生物 (细菌、霉形体、螺旋体、放线菌以及 蓝细菌等)中的病毒。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

紫外线对人的影响
1.UV-A:波长在315-400nm,能使人的皮肤产生黑色素,使皮 肤变黑。 2.UV-B:波长在280-315nm的紫外线,UV-B能致癌,令皮肤起 皱纹老化。 3.UV-C:波长在200-280nm波段有杀菌、消毒效能。
4.V-UV:波长在100-200nm能产生臭氧,而在空气中或溶解在 水中的臭氧,能把微生物的细胞壁以氧化作用破 坏,使微生物立刻死亡。
抑制体内体外细菌的繁殖的方法。
试 作 剂:抗生素。 用:抑制细菌的生长。
第二节 消毒灭菌方法
物理方法:热力;辐射;滤过;干燥; 低温等。 化学方法:化学试剂。
一、 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 热力灭菌法 多数细菌 55~60℃ 30~60min死亡 湿热 80 ℃ 5~10min 可杀死繁殖体和真菌 1.干热灭菌法 繁殖体 80~100 ℃ 1h 芽胞 160~170 ℃ 2h (1)焚烧 废弃物,动物尸体; (2)烧灼 接种环,试管口; (3)干烤 玻璃器皿,瓷器,玻璃注射器; (4)红外线 食品,药品,医疗器械。
2.湿热灭菌法 (1)巴氏消毒法 61.1~62.8 ℃ 30min 71.7 ℃ 15~30s (2)煮沸法 繁殖体: 100 ℃ 5min 芽胞: 100 ℃ 1~2h (3) 流动蒸汽消毒法 (4) 间歇蒸汽灭菌法 (5) 高压蒸汽灭菌法 121.3 ℃ 15~20min 103.4kPa(1.05kg/cm2)
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
本章内容
1.消毒灭菌常用术语; 2.消毒灭菌方法;
3.消毒灭菌的应用;
4.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一节
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灭菌(sterilization) 消毒(disinfection) 防腐(antisepsis) 清洁(cleaning) 无菌(asepsis) 抑菌(bacteriostasis)

第3章 消毒与灭菌

第3章 消毒与灭菌

长。
37
3.温度
温度升高可增强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温度每增高
l0℃,重金属盐类的杀菌作用约增加2~5倍,石炭酸的杀
菌作用约增加5~8倍。
4.酸碱度
消毒剂杀菌作用受pH影响。如新洁尔灭pH 9时
杀菌作用强。同时pH也影响消毒剂的电离度,一般说,未 电离的分子,较易通过细胞壁,杀菌效果好。 5.有机物 6.药物颉抗 7.其他因素 环境中有机物,可降低消毒剂效果。 两种消毒剂合用时,有的能相互颉抗。如阴 湿度、穿透力、表面张力等。
800nm。可见光线只有微弱的杀菌作用。 2.阳光 直射日光有强烈杀菌作用,是天然杀菌因素,紫外线是日光
杀菌作用的主要因素。许多微生物在直射日光下,半小时到数小时即 可死亡。芽抱的抵抗力强,经20h才死亡。
22
3.紫外线 紫外线中波长200-300nm部分具有杀菌作用,其 中以265-266nm段的杀菌力最强,这与DNA吸收光谱范围一 致。常用的紫外线杀菌灯波长为 253.7nm,杀菌力强而稳定。
14
(1)干热灭菌法 包括火焰灭菌和热空气灭菌两类。
火焰灭菌法是以火焰直接烧灼杀死物体中微生物的方 法。分为灼烧和焚烧两种。 热空气灭菌指利用干热灭菌器以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 方法。用于耐高温物品。灭菌条件:160℃维持 l-2h,才 能杀死所有微生物(芽孢、孢子)。
15
高压蒸汽灭菌法 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121 ℃ 20~30分钟 煮沸消毒法 水煮100 ℃ 5分钟(繁殖体)~2小时(芽胞) 流通蒸汽消毒法 水蒸汽100 ℃ 15~30分钟(繁殖体) 巴氏消毒法 较低的温度(61 ℃ 30分钟)杀灭致病菌 间歇蒸汽灭菌法 反复多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
17
巴氏消毒法具体方法有三种

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PPT课件

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PPT课件
–低危器械物品 治疗盘,食品器皿,便盆用后清洗, 消毒即可。
–快速周转医疗器械 内窥镜, 牙科器械等。瞬时 灭菌、微波灭菌等。
29
二 室内空气消毒灭菌
–物理消毒 紫外线照射 1.5w/m3 1hr,空气物体表面。 滤过除菌法 0.2um高效过滤,除去尘埃。
–化学消毒 过氧乙酸喷雾 0.5%水溶液30ml/m3 1hr。 过氧化氢喷雾 0.3%溶液,30ml/m3 1hr。 二氧化氯熏蒸 水溶解饱合液自然逸散。 中药烟熏
21
二、 化学消毒灭菌法
许多化学药物能影响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 结构和生理活动,从而发挥防腐、消毒甚至杀菌 作用。这些化学药物称为化学消毒剂。一般对人 体组织有害,只能外用或用于环境的消毒。
22
***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①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如酚类、醇类、重金属盐类、酸碱类、醛类等 ②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 破坏蛋白与核酸的基团,如某些氧化重金属盐类 与细菌蛋白的-SH基结合; ③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如酚类、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能降低细菌胞膜 和病毒包膜的表面张力并增加其通透性。
30
手和皮肤的消毒
–医护人员带菌,院内感染重要途径,30%。 –勤洗手,会洗手,肥皂,水;乙醇,次氯酸钠。
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
3
防 腐 (antisepsis)
体外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用以防腐的药品称为防腐剂。
同一化学药品在高浓度为消毒剂,低浓度时常 为防腐剂。
清 洁(cleaning)
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 量的过程。
4
无 菌 (asepsis)
不存在任何活菌、多是灭菌的结果。
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三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第三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第五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biosafety)是生物技术安全(safety of biotechnology)的简称。
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及转基因 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 在的危害。
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 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一、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第 一、二类)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第一、二类病原微生物)。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2名 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 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 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应有健全安全保卫制度。
第二级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 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 传播的微生物,如hantaan virus,vibrio cholerae,etc。
。 第三级是指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
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 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 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如influenza virus, Salmonella typhi,etc。
第二节 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学方法 Physical
干热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辐射杀菌法 滤过除菌法 超声波杀菌法 干燥和低温抑菌法等
化学方法 Chemical
生物方法 Biological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比干热灭菌 1、细菌蛋白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易于凝固变性 2、湿热穿透力强 3、湿热蒸气有潜热存在,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级
根据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 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级: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耐热药品、手术敷料等。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
二. 辐 射
辐射:能量通过空间传递的一种物理现象。按辐
射对微生物的灭活作用分:
1.非电离辐射: 可见光、日光、紫外线 2.电离辐射: 、、γ 、χ 射线以及高能质子、 中子等
(一)非电离辐射
1.可见光: 指在红外线和紫外线之间的肉眼可见的光线,
其波长400~800nm。可见光线对微生物一般无多大影 响,但长时间作用也能妨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繁殖,故
4. 何谓细菌素?
5. 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的概念。 6. PFU的概念。
(2)巴氏消毒法 :以较低温度杀灭液态食品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
而又不致严重损害其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消毒方法 . 1.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 63~65℃30min 2.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 71~72℃15s 3.超高温巴氏消毒法 132℃1~2s
(3)流通蒸汽灭菌法 :是一种常压蒸汽消毒法,细
菌繁殖体15-30分钟可杀灭,但芽孢不全部被杀灭。
培养细菌和保存菌种,均应置于阴暗之处。
光感作用 :指可见光具有微弱的杀菌作用,若将某些染料 如结晶紫、美蓝、汞溴红、伊红、沙黄等加到培养基或涂 在外伤表面,能增强可见光的杀菌作用 。
2.阳光: 直射日光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是天然的杀菌因
素。许多微生物在直射日光的照射下,半小时到数小 时即可死亡。芽胞对日光照射的抵抗力比繁殖体大得 多,往往需经20h才死亡。日光的杀菌效力因地、因
(二)植物杀菌素 :某些植物中存在的杀菌物质。
如黄连、大蒜、板蓝根等。
(三)细菌素 :某种细菌产生的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
蛋白质,只能作用于与它同种不同菌株的细菌 以及与它亲缘关系相近的细菌,如大肠菌素 。

医学微生物学 消毒灭菌

医学微生物学 消毒灭菌

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
生物。肝炎病毒、CMV、EBV 第四类 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 第一类、第二类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
级别 处理对象 一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 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 二级 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植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 害,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 三级 胶使人类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疾病,或对动植物 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 四级 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 预防治疗措施。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消毒剂的主要种类 消毒剂的应用
消毒剂杀菌机理:
1. 使菌体蛋白变性和凝固 :
酚、醇、酸硷、醛类、 重金属盐类(高浓度)
2 . 干扰细菌的酶系统(酶失活):
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浓度)
3. 损伤细菌细胞膜 :
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
按杀菌能力又可将消毒剂可分
高压蒸气灭菌器 103.4Kpa 121.3º C×15-20 分 钟

灭菌
消毒
医疗器械
煮沸法
湿
饮水和食具
耐高温 耐湿物
灭菌



种类 巴氏消 毒法
方法
效果
用途
牛奶,酒类
湿
巴斯德创用,61.1消毒(杀死病 62.8℃×30分钟, 原菌,不破坏 71.7 ℃ ×30秒钟 营养成分) (常用)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4)环氧乙烷
作用机理:对细菌蛋白质和核酸的烷化作用。 特点:
①为杂环类化合物,沸点10.8℃,易蒸发。气体消毒剂。
②有穿透力,杀菌广谱高效,杀灭芽胞能力强。 ③对多数物品无损害作用。 ④易燃,对人有一定毒性。空气中浓度不得超过1ppm。 用途:现已有特制的环氧乙烷灭菌箱。使用安全方便。
2.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微生物的繁殖体,结核分枝杆菌、某些
辐射杀菌法
日晒和紫外线
[原理] 日光中杀菌的成分主要是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在 200~300nm时,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5~266nm杀菌 力最强,易被DNA吸收。细菌DNA吸收紫外线后,其生物学 活性发生改变,同时蛋白质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特点] 紫外线穿透力弱,玻璃、尘埃、纸张、水蒸气均能阻 挡紫外线。 [应用范围] 日晒是有效的杀菌方法,用于病人的衣服、被褥、 书报等的灭菌。紫外线仅适用于手术室、婴儿室、烧伤病房、 传染病房和无菌室的空气消毒,亦可用于不耐热物品的表面 消毒。
2.熏蒸
3.二氧化氯溶液 4mg/m3
4.中草药
三、手和皮肤的消毒
(一)肥皂和流动水经常正确洗手是预防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有效方法。 (二)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时
1. 75%酒精 2. 氯己定溶液 3. 过氧乙酸 4. 次氯酸钠溶液 5. 碘伏
四、黏膜的消毒
(一)口腔黏膜 3%H2O2 (二)冲洗尿道、阴道、膀胱0.1%~0.5%氯己定溶液;1g/L高锰酸钾溶液
(1)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钠
常用种类
二氯异氰酸尿酸钠
漂白粉
作用机理:
这类制剂遇水可产生氯(Cl2)、次氯酸(HClO)及新生态氧。 氯可氧化细菌的-SH、次氯酸(HClO)可与胞质成分作用,形成氮 -氯复合物,干扰细胞代谢。 特 点:(1)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第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试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第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试验室生物安全ppt课件

2019
-
2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法 二.辐射杀菌法
三.滤过除菌法
四.超声波消毒法
五.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2019 3
一、热力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焚烧、烧灼、干烤(160~170℃经2h)、 红外线
湿热灭菌法 湿热比干热灭菌方法效果好。
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动蒸气消毒法、 间歇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在 103.4kPa(1.05kg/cm2)蒸气压下,温度 达到121.3℃,维持15~20min)
(4)酚类消毒剂:烷基化氯酚>烷基化酚、间苯二酚 >卤化酚、乙酚>甲酚,常用煤酚皂溶液(来苏儿), 常用于脚池、车辆消毒池、地面消毒。
2019 15
常见化学消毒剂
(5)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 氧等,常用于浸泡、喷雾、熏蒸消毒 (6)含碘消毒剂:碘酊、碘伏(碘与表面活性剂等 的不定型结合物能逐渐释放碘以长时间杀菌) , 常用于消毒皮肤、伤口等。 (7)醇类消毒剂:乙醇、丙醇、丁醇、戊醇等。常 用于皮肤消毒。 (8)其它消毒剂:如高锰酸钾(熏蒸、浸泡、喷 洒)、氢氧化钠(畜舍、地面、用具、脚池)、 石灰乳(墙壁、地面)等。
2019
-
19
粘膜的消毒
3%过氧化氢;泌尿生殖道0.1%-0.5%氯 己定溶液,或1g/ml高锰酸钾。 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消毒灭菌 病人污染物品的消毒 饮水的消毒 环境的消毒
2019
-
20
第四节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Thank you!2019 Nhomakorabea-
24
20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