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与公式注意:加黑字体需要背过,不加黑的理解熟读。

(每天一遍)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如:25÷5=? 已知两个乘数(因数)的积是2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5,求另一因数是多少?3、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4、一个数乘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一定小于原来的数;一个数乘一个等于1的数,所得的积等于原来的数;一个数乘一个大于1的假分数,所得积一定大于原来的数。

5、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3)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4)当除数<1时,商大于被除数;(商就是得数)5)当除数=1时,商等于被除数;6)当除数>1时,商小于被除数。

6、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

7、注意:1的倒数是1,而0没有倒数。

8、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表示求5个12的和是多少,或者表示12的5倍是多少。

9、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4×13表示求4的13是多少。

3×13表示3的13是多少。

10、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能够用解方程。

11、 原价×折扣=现价;现价÷原价=折扣;现价÷折扣=原价。

12、找单位“1”的方法:①总数量是单位“1”;例如:小红看完整本书的12,那么单位“1”是整本书的页码。

五年级下册数学下册概念、常用公式归总

五年级下册数学下册概念、常用公式归总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五年级下册数学下册概念、常⽤公式归总的⽂章,供⼤家学习参考!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分之⼏是多少。

如: ×5表⽰求5个的和是多少,或者表⽰的5倍是多少。

× 表⽰求的是多少。

3× 表⽰3的是多少。

2、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分⼦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与分⼦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先约分。

3、⼀个数乘⼀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定⼩于原来的数;⼀个数乘⼀个等于1的数,所得的积等于原来的数;⼀个数乘⼀个⼤于1的假分数,所得积⼀定⼤于原来的数。

4、长⽅体有6个⾯,每个⾯⼀般都是长⽅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是正⽅形),相对的⾯⾯积相等。

有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长、宽、⾼分别相等。

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处由三条棱组成,长、宽、⾼各⼀条。

5、正⽅体有6个⾯,每个⾯都相等,都是正⽅形。

有12条棱,12条棱长度相等,叫做正⽅体的棱长。

有8个顶点。

正⽅体是特殊的长⽅体。

6、长⽅体的棱长和=(长+宽+⾼)×4正⽅体的棱长和=棱长×127、长⽅体6个⾯的⾯积之和叫做长⽅体的表⾯积。

长⽅体上⾯或下⾯的⾯积=长×宽长⽅体的表⾯积=长×宽×2+长×⾼×2+宽×⾼×2,⽤字母表⽰为:S=2ab+2ah+2bh8、正⽅体的6个⾯的⾯积之和叫做正⽅体的表⾯积。

正⽅体每个⾯的⾯积=棱长×棱长正⽅体的表⾯积=棱长×棱长×6,⽤字母表⽰为:S=6a29、露在外⾯的⾯积=⼀个⾯的⾯积×露在外⾯的⾯的个数10、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其中⼀个数叫做另⼀个数的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11、分数除法法则:除以⼀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工式

五年级下册数学工式

五年级下册数学工式
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 = 长× 宽× 高。

2.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 = 棱长^3。

3. 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 π × r^2 × h。

4. 圆锥的体积公式:体积= 1/3 × π × r^2 × h。

5. 圆的周长公式:周长= 2 × π × r。

6.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 π × r^2。

7.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1/2 × 底× 高。

8.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底× 高。

9. 梯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上底 + 下底) × 高 / 2。

10.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11.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12.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13.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14. 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c + b × c。

15.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16.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些公式是五年级下册数学中的基本公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公式、定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公式、定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必记概念、公式、定理1立方米=1000立分方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000毫升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单位"1"的含义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我们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也叫做整体"1".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分数的形式可以用 nm (n 是不为0的自然数)表示.1. 分数的组成:分数是由分子,分数线,分母三部份组成. 例如: 43分子:在分数线上面,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的数 分母:在分线下面的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分数线:分数中间的横线,表示平均分.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数的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例如:53 读作:五分之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例如: 32 的分数单位是31。

注意:分母不同的分数 ,它们的分数单 位也不相同。

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被除数 字母表示:a ÷ b = ba (b ≠0) 结论:两个数相除,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即a ÷ b =b a (b ≠ o),反过来说: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商.例3: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分子…… 分数线……`分母鹅的只数÷鸭的只数 = 7÷ 10 =107 答:养鹅的只数是鸭的107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带分数: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带分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分数部分, 中间加"又"字. 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如: 24 55 能化成带分数的假分数.如:910 513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 1.、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假分数就能化成整数2、.当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假分数能化成带分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一、旋转、平移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二、因数与倍数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成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100以内的质数表:2、 3、 5、 7、 11、 13、17、1923、29、31、 37、 41、 43、47、5359、61、67、71、 73、 79、83、89、97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在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公式和概念。

这些公式和概念的掌握,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是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的汇总。

1.加法和减法公式:-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加法零元素:a+0=a-减法定义:a-b=c,表示b加c等于a-减法与加法的关系:a-b=a+(-b)2.乘法和除法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除法定义:a÷b=c,表示b乘c等于a-除法与乘法的关系:a÷b=a×(1÷b)3.分数公式:-分数定义: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表示分子除以分母的结果-分数的约分: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使得分子和分母互质-分数的比较:分数a/b和c/d比较大小时,可以转换为a×d和b×c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按照公式进行计算4.小数公式:-小数定义:小数是非整数的数字,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大小比较时,可将小数转换为相同位数的分数进行比较-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加减乘除按照公式进行计算5.长度单位换算:-厘米、米、千米的换算: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厘米和米的换算:1米=100厘米-千米和米的换算:1千米=1000米6.时长单位换算:-秒、分钟、小时的换算: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分钟和小时的换算:1小时=60分钟-秒和分钟的换算:1分钟=60秒7.推理和解决问题概念:-推理:根据已知条件和规律,得出结论-解决问题:通过分析问题,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得到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步骤: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策略、解决问题、检验答案以上是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的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1.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1)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二、分数的混合运算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1)乘法分配律:c a b a c b a ⨯+⨯=+⨯)((2)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3)乘法交换律:a b b a ⨯=⨯运用运算定律可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5.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6.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7.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8.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bh h b a =⨯⨯=V9.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 a a a V =⨯⨯=10.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 h S V =⨯=四、百分数1.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公式、定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公式、定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必记概念、公式、定理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沿着对称轴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2、旋转分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3、图形的变换有轴对称、旋转和平移。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2X6=12,2和6是12的因数,12是6的倍数,12也是2的倍数。

2、一个数的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本身。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5、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6、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7、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0不是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0不是5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8、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2、3、5、7都是质数。

9、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4、6、15、49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0、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有8个顶点,有4条长;有4条宽;有4条高;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2、正方体有8个顶点,有12条棱;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等。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棱长总和=长×4+宽×4+高×4 =a×4+b×4+h×4=(长+宽+高) ×4 =(a+b+h) ×4正方体棱长总和= 棱长×12=a×12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a×b×2+a×h×2+b×h×2=(长×宽+长×高+宽×高) ×2=(a×b+a×h+b×h)×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a×a×6长方体体积=长×宽×高=a×b×h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a×a×a1立方米=1000立分方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单位"1"的含义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我们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也叫做整体"1".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分数的形式可以用nm (n 是不为0的自然数)表示.1. 分数的组成:分数是由分子,分数线,分母三部份组成. 例如: 43分子:在分数线上面,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的数分母:在分线下面的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分数线:分数中间的横线,表示平均分.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数的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例如:53 读作:五分之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

1.数字的认识和运算: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乘法公式:a×(b+c)=a×b+a×c
2.几何图形:
-点、直线、线段、射线
-平行线和垂直线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四边形:矩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圆:半径、直径、圆心、弧、弦
3.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与运算:
-分数: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分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分数的化简:求最大公约数
-分数的比较: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小数转换为分数、分数转换为小数-小数的计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4.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统计:调查、收集数据
-数据的表示:表格、柱状图、折线图-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整理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整理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一、旋转、平移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二、因数与倍数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成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100以内的质数表:2、 3、 5、 7、 11、 13、17、1923、29、31、 37、 41、 43、47、5359、61、67、71、 73、 79、83、89、97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㈠因数与倍数⑴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⑵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⑶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是相等的,都是它本身。

⑷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是最小的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⑸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个奇数相加是偶数。

⑹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⑺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⑺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⑻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2,3,5,7都是质数。

⑼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4,6,8,9,10都是合数。

⑽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⑾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⑿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如:6=2×3,12=2×2×3。

㈡:长方形和正方形1、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12条棱都相等,6个面都完全相同。

2、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

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3、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4、长方体和正方体公式:⑴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⑵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⑶底面积(占地面积)=长×宽⑷长方体侧面积(左面、右面)=宽×高长方体前(后)面积=长×高⑸无盖的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如:教室的粉刷面积就像无盖长方体表面积⑹长方体的体积(容积)=长×宽×高=底面积×高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的长×宽×水上升的高度⑻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正方体的棱长=棱长和÷12⑼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无盖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5⑽正方体的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⑾正方体的棱长(或长方体的长宽高)扩大a倍,表面积扩大a2倍,体积扩a3 倍,例如:正方体的棱长(或长方体的长宽高)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9倍,体积扩大27倍。

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1、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7、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3、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4、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5、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6、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7、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式与必备概念全汇总

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式与必备概念全汇总

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式与必备概念全汇总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既扎扎实实地学好了数学知识和技能,又牢固地掌握了数学思想和方法。

小偏整理了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式与必备概念全汇总,感谢您的阅读。

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式与必备概念全汇总一、旋转、平移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二、因数与倍数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 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成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100以内的质数表:2、 3、 5、 7、 11、 13、17、1923、29、31、 37、 41、 43、47、5359、61、67、71、 73、 79、83、89、97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式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是指五年级下学期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数学公式和相关知识点。

下面是五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公式和相关参考内容。

1. 四则运算公式五年级下册的数字运算涉及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需要掌握的公式有:- 加法公式:a + b = c,其中a、b为被加数,c为和。

- 减法公式:a - b = c,其中a为被减数,b为减数,c为差。

- 乘法公式:a × b = c,其中a、b为因数,c为积。

- 除法公式:a ÷ b = c,其中a为被除数,b为除数,c为商。

2. 倍数和约数公式- 倍数公式:a是b的倍数,可以表示为a = nb,其中a、b为整数,n为自然数。

- 约数公式:a是b的约数,可以表示为a | b,其中a、b为整数。

3. 平均数公式- 平均数公式:平均数 = 总和 / 个数。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长方形周长公式:周长 = 2 × (长 + 宽)。

- 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 = 长 ×宽。

- 正方形周长公式:周长 = 4 ×边长。

- 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 = 边长 ×边长。

5.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两个其他边的平方之和。

即 a^2 + b^2 = c^2,其中a、b为直角边的长度,c 为斜边的长度。

-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 = 底边长 ×高 / 2,其中底边为三角形的一条边的长度,高为以底边为底的高的长度。

6.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圆周长公式:周长= 2 × π × 半径,其中π约等于3.14。

- 圆面积公式:面积= π × 半径^2。

7. 分式运算的公式- 分数加减法:a/b ± c/d = (ad ± bc)/bd,其中a、b、c、d为整数,分母b、d不为0。

- 分数乘法:(a/b) × (c/d) = ac/bd,其中a、b、c、d为整数,分母b、d不为0。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公式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公式

一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 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 圆形:S面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二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小时=3600秒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常用公式归总

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常用公式归总

三一文库()/小学五年级〔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常用公式归总[1]〕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常用公式归总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5表示求5个的和是多少,或者表示的5倍是多少。

×表示求的是多少。

3×表示3的是多少。

2、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先约分。

3、一个数乘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一定小于原来的数;一个数乘一个等于1的数,所得的积等于原来的数;一个数乘一个大于1的假分数,所得积一定大于原来的数。

4、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有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长、宽、高分别相等。

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处由三条棱组成,长、宽、高各一条。

5、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等,都是正方形。

有12条棱,12条棱长度相等,叫做正方体的棱长。

有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7、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上面或下面的面积=长×宽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S=2ab+2ah+2bh8、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为:S=6a29、露在外面的面积=一个面的面积×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10、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重叠后,图形两边可以完全重合。

2、平形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对称轴的条数)=度,可以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

长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2=180(度)正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4=90(度)等腰三角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1=360(度)等边(正)三角形方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3=120(度),形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360=1(度)半圆沿着对称轴的交点至少旋转360÷1=360(度)与原来的图形完全重合。

4、我们学过的图形的变换有轴对称、平移、旋转。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也不能说小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不能单独说因数和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有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它本身。

4、a÷b=c(a、b、c都是整数),我们就可以说,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例10÷2=5,可以说10能被2整除,2能整除10)。

5、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和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判断奇数和偶数的依据是:是否是2的倍数。

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单数)偶数:是2 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双数)6、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判断质数和合数的依据是:根据因数的个数。

一个质数只有两个因数,一个合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7、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一个自然数除了质数还有合数,还有1。

8、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一位数是2,既是奇数又是偶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5。

第三单元长方体的正方体第一部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由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相对的2个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长方体中最少有2个面完全相同,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

4、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就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宽+高)×4长+宽+高=棱长总和÷4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 -(宽+高)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 -(长+宽)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第二部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计算表面积也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2、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长×宽长方体左(右)面的面积=宽×高长方体前(后)面的面积=长×高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6第三部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3、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是1立方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一个粉笔盒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一个手指尖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

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 abh长方体的长= 长方体的体积÷宽÷高长方体的宽=长方体的体积÷长÷高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V=a×a×a=a5、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a倍,棱长总和扩大a倍,表面积扩大a×a倍,体积扩大a× a× a倍。

7、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

水中物体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水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水中物体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

8、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或毫升,也可以写成L或ml。

1ml=1cm lL=1dm 1L=1000ml9、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是容积要从容器里面量出长、宽、高。

物体的容积一般都小于物体的体积。

只是,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把厚度忽略不计。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部分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例 (1) 58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5份的数。

或者表示把5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

例(2)58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5份的数。

或者表示把5吨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解决分数应用题。

带单位与不带单位的区别。

⑴如果问题中不带单位,用问题开始的那个单位÷条件中同样的单位的数。

⑵如果问题中带单位,用问题后面的单位÷前边的单位。

最后要带上单位。

如果问题中每份长?重?也要按带单位的处理,要自觉带上单位。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 ÷b=a b(b 不等于0) 第二部分 真分数和假分数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2、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3、最小的假分数就是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

4、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都大于1。

5、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第三部分 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两个数的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已知最大公因数,求出最大公因数的所有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所有公因数。

4、分解质因数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4=2×2×2×3 36=2×2×3×3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2×2×3=125、两个不同质数一定是互质数,但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6、任意两个相邻的自然数是互质数。

1与任何自然数是互质数。

任意两个不同质数的是互质数。

7、任意两个相邻的自然数的公因数是1,最大公因数是1。

1与任何自然数的公因数是1,最大公因数是1。

任意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是1,最大公因数是1。

8、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9、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10、约分时通常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约分比较简便。

约分的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11、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12、两个数或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3、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14、如果两个数是因数和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它们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15、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时通常选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比较简便。

16、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第四部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把分数化成小数:把分数化为小数,直接用分子除以分母。

(除不尽的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把小数化成分数:看小数部分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将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再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3、如何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先看看这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先把它化为最简分数。

再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结果能约分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2、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因为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加减。

3、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第六单元、第七单元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2、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下一分钟通知到的人数=上一分钟通知的人数×2+1单位换算的方法:大化小×进率小化大÷进率长度单位:大小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大小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单位:大小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立方米=1方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容积单位:大小升、毫升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重量单位:大小吨、千克、克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大小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 大小年、月、日、时、分、秒1年=12个月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