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口耳目》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口耳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

认识“竖、撇、捺” 3 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培养观察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

认识“竖、撇、捺” 3 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难点:1、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2、培养观察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吧!(课件出示“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图片)
2、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啊!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学生边说,教师边把对应的生字卡片贴到黑板上)
二、创设情境,认读生字
1、看,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朋友们自己拼一拼、读一读吧!(生自由读)
2、读得真认真啊!哪位小朋友自告奋勇来当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请2名带读)
3、小老师当得真不错!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带领大家读一读,跟老师读。

(教师领读)
4、小朋友们知道吗,我们这些方方正正的汉字宝宝,在很久以前可不是这么写
的,知道它是怎么写的吗?(生:不知道!)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一看?(生:想!)
5、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靠打猎为生的,那么他们怎么把打到的食物记录下来呢?(预设:生:汉字)嗯,可那个时候还没有创造文字,怎么办呢?有一个聪明的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知道是什么方法吗?(生:画画)对了,用画给他画下来。

有一天我们祖先打到了一只兔子,他就照着兔子的形状把它画了下来,(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我们祖先画的兔子,观察一下,像不像?(生:像!)这就是我们最早的汉字!
6、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汉字就是根据实物的形状,把他们画下来的。

嗯,如果今天他们抓到了一只山羊,那我们的祖先就会在石头上刻上……?(生:山羊)如果今天他们砍了一棵树,那他们就会在石头上刻上……?(生:树木)真棒!小朋友们真会学习!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

看!这是我们祖先刻在石头上的汉字,观察一下他们的形状,你能说一说它代表什么汉字吗?同桌先说一说。

7、看小朋友们一个个胸有成竹的,一定都知道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说到“口”“耳”“目”分别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8、真棒!如果你们生活在那个年代,肯定是那个能想出办法的聪明人!原来古人就是这么认字的呢!小朋友们觉得有趣吗?(生:有趣!)可是,我们的祖先又有疑问了,如果每打到一只兔子就画一只,那多麻烦呀!所以渐渐地就演变成了我们现在所写的方方正正的汉字宝宝了!、一起再来跟老师念一下我们这课的课题(生:口耳目)念得真棒!整齐!响亮!
9、我们的祖先根据实物的形状,创造出了最早的汉字,真是了不起啊!看老师手上有这么多美丽的图片,小朋友们能不能看着这些美丽的图片,大声叫出它所代表的汉字宝宝的名字呢?(出示口耳目图片,学生每读一个就将一张图片贴到黑板对应的生字下面。

)你能跟老师一样贴一贴吗?下面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帮帮老师。

(指名到黑板上来贴)
10、他们贴得正确吗?给这些小朋友掌声!下面请一位小老师带领大家再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新朋友!(指名带读。


三、游戏巩固
1、小朋友们读得真棒!看!我们的好朋友(出示:喜羊羊图片)也不禁要来夸奖你们了!喜羊羊看小朋友们生字念得这么好,它想跟你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聪明的小朋友能够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闯关小英雄,你们有没有这个信心?(生:有!)
2、好!各位小选手们,准备好了吗?(生:好了!)
3、第一关:比反应
师:看!黑板上的这些生字宝宝,老师待会儿手指到哪个汉字宝宝,知道它名字的小朋友就马上站起来大声地叫出它的名字。

比比看谁的反应最快!
12、第二关:摘帽子
师:嗯,小朋友们的反应真快!顺利通过第一关!看看第二关是什么?我们根据拼音能够认识汉字,可是现在顽皮的拼音宝宝它跟我们捉迷藏藏起来了,没有了拼音宝宝的帮助,你们还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自己先读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3、第三关:找朋友
师:看来第二关也难不倒你们!敢不敢挑战第三关!(生:敢!)第三关,给汉字宝宝找朋友。

我们的汉字宝宝一个人形单影只的,它们想跟其它的汉字宝宝交朋
友,你们能帮帮它们,给他们找找朋友吗?老师想给“口”字找朋友,口,出口、口袋。

你们能像老师一样给它们找朋友吗?(指名回答,回答得好的奖励图片)14、第四关:连连看
师:感谢小朋友们,生字宝宝再也不孤单了。

第三关也顺利通过!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喜羊羊决定送你们一首儿歌,一起来念一念。

(师领读)
小朋友们表现好,山羊开口咩咩叫。

熊猫拍手直叫好,吃着竹子满地跑。

木禾相差只一撇,千万不要弄混淆。

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

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

我们拍着手一起来念一念。

接下来喜羊羊说要加大难度了,有没有信心?(生:有!)好!打开课本,翻到第48页,连一连。

15、第五关:动动笔
(1)师: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生:好了!)最后一关,请小朋友们动动笔,我们先来看一看,(出示田字格),对,汉字宝宝的家,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课件出示)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笔画,(课件出示两种不同的竖),观察一下这两个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竖的末尾)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给这两个不同的竖取了不同的名字,带针尖的竖,我们称为悬针竖,不带针尖的竖,我们称为垂露竖,跟老师一起来念一念。

(3)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新的生字,(课件出示“十”字)“十”字共有几笔组成?先写哪一笔?请小朋友们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笔画及其所占的位置)
(4)自己在书本上写一写。

(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写的并做评价。

四、课堂小结
谁来说说今天你都学到了哪些本领?
《2口耳目》教学反思
《口耳目》是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部分的第二课,学生刚学习完拼音进入识字部分,对于生字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以学生为本、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种形式设计教学。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课堂的开始,我以一组图片导入,让学生在观赏美丽的图片之后自然而然地讲出要学的生字,然后我再将图片贴在黑板上。

这样,在实物引入之下,学生能够更好地识记汉字。

紧接着让学生在领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下识记生字。

领读我大多采用学生领读,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更乐于跟着同龄的人学习,同时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一年级的孩子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一年级的课堂教学要更具多变性。

生字教学无非是让学生读、记、写,但是简单、单一的课堂无疑是吸引不了学生注意的,效率也不高,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针对孩子的年龄层,以他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喜羊羊做引导,带他们参与到一个闯关游戏的游戏情境中去。

闯关游戏由五关组成,分别是“比反应”“摘帽子”“找朋友”“连连看”“动动笔”,五关游戏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程度对这课所学的生字进行了巩固。

游戏的次序安排,按照孩子学习的顺序从易到难,步步深入。

第一关“比反应”,给孩子创设一个比赛的情境,让孩子在紧张的氛围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我发现孩子站起来念的效果会比坐着念的效果好。

第二关“摘帽子”,本质上只是去拼音读生字,但将它放到情境中,“拼音宝宝很调皮,它跟我们捉迷藏呢……你还认识它们吗?”孩子们会更有兴趣去尝试。

第三关“找朋友”,在识字的基础上扩展、加深,给汉字组词,并以图片作为奖励,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思考的兴趣。

第四关“连连看”,在原有的汉字基础上,通过观察图片,认识象形字,交给孩子们学习汉字的一种方法。

第五关“动动笔”,不仅仅是要会读,还要会写,在写之前我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孩子观察田字格、笔画“竖”,区分悬针竖与垂露竖,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并让他们跟着我边说边写,在有所体会之后然后再自己试着写一写。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本人的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好。

最明显地体现在闯关游戏第三关“找朋友”这一环节。

孩子们在得到图片奖励之后很兴奋,注意力都集中到图片上去了,甚至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喜欢的图片被别的小朋友拿走而怏怏不乐。

学生很激动,但并不是因为课堂内容,虽然图片作为奖励刺激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但显然我没有预料到图片对学生的刺激有这么大,效果反而不够理想。

同时本人的时间把握不够好,在“找朋友”这一环节中,我怕时间不够,所以到最后几个生字就急匆匆地一带而过,感觉自己是为了奖励而奖励。

其次,在“备学生”这一块内容上,我做的功夫还不够。

尤以最后一个环节——课堂小结最为明显。

本来这一环节我就是打算放手给学生自己发挥的,所以我对学生做的预设很少,但显然这是错误的,所以在学生回答出,“我学到了闯关的本领”时,我有瞬间的愣神,学生的回答不是我们想要的,这让我严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备课过程中“备学生”是一个重中之重的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