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汇编9篇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汇编9篇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汇编9篇教学目标1、从文本出发,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文中父母的深切的爱子心。

2、让学生体会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

3、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小说的这种文体。

教学重难点体会并理解文中父母的深切的爱子之心。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文本1、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

2、请大家和我一起读读课题(“心”字重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全文,然后复述故事(复述要详尽)2、在掌握了故事情节后,我们能不能把它归纳得更简洁些?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2文章中的这对父母几次送出孩子,又几次后悔而要回?三、深入文本挖掘主题1、我就有个疑问了,这对父母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孩子三次送出去?1贫穷到无法养活孩子2希望孩子以后能过上好日子2、既然送是体现对孩子的爱,这对父母又为什么一再反悔要回孩子呢?1他们是不是那种随意爽约的人?2这些理由看似合情合理,实际隐藏着父母什么样的感情?③这种深切的不舍之情,你能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④为什么会眼含热泪,难割难舍?⑤无精打采的原因是什么?⑥父母的魂魄是什么?⑦加上痛哭失声,这一连串的词语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顺序?12、父母的心在理智与情感中煎熬现实:过上好日子——送爱情感:万般不舍——不送四、品味结尾,引发思考1、请一位同学读结尾,看看哪些词语应该重读。

2、它有什么含义需要重读?3、看到他们一家人团聚,大家是否感到高兴?4、小小说的结尾常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出人预料,二是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本文属于第几种形式?《父母的心》教案篇2 学习目标:1、能体会父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2、能联系生活,对文章内容及感情进行拓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检查昨天布置的预习情况导入。

老师提问:1、能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2、孩子,你认为该不该送?学生思考后,交流。

二、整体感知。

《父母的心》教案汇总9篇

《父母的心》教案汇总9篇

《父母的心》教案汇总9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学习目标:1、能体会父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2、能联系生活,对__内容及感情进行拓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检查昨天布置的预习情况导入。

老师提问:1、能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__的内容。

2、孩子,你认为该不该送?学生思考后,交流。

二、整体感知。

由于学生意见不统一,请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出示.课件:1、用“圈点法”圈出父母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变化的词语。

2、根据父母的神态变化,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父母?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父母的,并说出理由?3、为何父母最后还是没有把孩子送掉?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读课文,然后各抒己见。

小结: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我们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这种至爱亲情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再优厚的物质条件,也是不可能动摇这份天下最诚挚、最浓郁的感情的。

老师再讲一个发生在自己母亲身上的真实事情:我的母亲今年已近古稀之年,每次回家母女聊天时,母亲都会重复这样一个故事。

母亲小时侯家里姊妹多,家境贫困,她的父母把她送到镇上一个比较富有的人家。

但是母亲一逮着机会,就会偷偷地逃回家,每当回到家时,见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时,那个亲热劲甭提有多高兴了。

可是好景不长,被自己的父母发现后,马上就被送回“镇上的那个家”。

无论母亲如何哀求,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

虽然母亲也看到父母的眼泪,但每次她的父母都会咬紧牙,把她送回去。

每次讲到这儿,都会老泪纵横。

我知道,这将是母亲一生的痛,是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

因此,我觉得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这种行为是不应该的。

这对孩子的一生都将造成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三、拓展延伸同学们看手中的补充资料《母爱无言》,阅读后,思考:1、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分别体现了什么?(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2、联系课文,看看两文有和相似点?3、联系自己,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阅读后思考交流。

四、情感升华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赞扬这种父母亲情,请同学们把已经收集到的有关这方面的名言、谚语、格言尽情地展示出来。

《父母的心》教案15篇

《父母的心》教案15篇

《父母的心》教案15篇《父母的心》教案1〔解题〕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作者为川端康成。

故事发生在从神户港开往北海道的轮船上。

一位贵夫人要领养一对穷夫妻的孩子,并答应给一笔可观的酬谢。

初始,为生活所迫的穷人把大儿子交给贵夫人领养。

后来又三次反悔。

最后一个孩子也没放手。

贵夫人也被感动了,把那笔酬金送给他们作为做生意的本钱。

故事诠释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名言,深情地赞颂了无比珍贵的亲情与关爱他人的品格。

〔结构分析〕故事共19个自然段,依发生、发展与结局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讲贵夫人要领养穷人的孩子。

先交代故事的主人公———贵夫人与穷人。

贵夫人很富有,但却无子嗣;穷人很穷困,却有4个儿女。

贵夫人产生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的念头,穷人答应了。

这是故事的发生。

第二部分(第8~18自然段),讲穷人一开始答应了贵夫人领养孩子的要求,后来却反悔的过程。

穷人先把大儿子送给贵夫人,继而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接着用小女儿换回二儿子,最后把小女儿领回,决定一个孩子也不放手了,退还酬金。

这部分生动地描述了穷人在获得金钱与保持亲情之间的矛盾心理。

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第19自然段),写了穷人夫妇最后的决定,一个孩子也不送人。

贵夫人也深受感动,把酬金送给穷人当做做生意的本钱。

这是故事的结局。

〔语意理解〕“轮船从神户开往北海道。

”“神户”,日本第二大港(次于横滨)和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

“北海道”,日本的一级行政区和第二大岛。

从神户到北海道直线距离约长1000千米以上,从海路乘船更远,需几天时间。

因时间很长,本故事反复曲折的情节才能展开。

“当船驶出濑户内海时,聚集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位衣着华丽、年近40岁、气质高雅的贵夫人格外引人注目。

有一个老女佣和一个侍女陪伴在她身边。

”“濑户内海”,日本本州、四国、九州三岛间的内海。

与太平洋和对马海峡相通。

它是日本近海航运的要冲。

神户是濑户内海北岸的港市。

从神户到北海道须先驶出濑户内海。

《父母的心》教案

《父母的心》教案

《父母的心》教案《父母的心》教案范文汇总五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父母的心》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母的心》教案篇1学习目标:1、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2、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

教学设想:1、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

2、课前布置学生交流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考: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准备课堂交流,以感受父母的爱。

3、课后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收集到积累本上,准备课堂交流。

4、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

作者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素,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创设情境:文章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请读文章后补充:父母的心是——(小组内交流、补充、完善,再全班交流)1、围绕“父母的心”设置了哪些画面?你能否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那位母亲”的心理?2、你认为文中哪个画面最感人?请简述理由。

3、总结明确:作者就是这样用曲折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展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表现深刻的主题思想。

三、合作交流,理解课文(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1、教师组织交流:文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么《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认为两口子“宁愿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3、总结交流评价:爱是什么?四、拓展延伸,合作积累1、用“鲜花、果实、风华正茂、饱经风霜”四个词语中的任意三个,创设情境写一段完整的话,不少于50字。

《父母的心》教案(通用12篇)

《父母的心》教案(通用12篇)

《父母的心》教案〔通用12篇〕《父母的心》教案〔通用12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采用一波三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3、体会父母的爱子之心。

4、有情感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重点:情节的曲折性。

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1、作者简介川端康成,____现、当代小说家。

出生在大阪。

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2、导语“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柯罗里〕“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

”〔比彻〕……引入《父母的心》一文。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这篇小说共19自然段,按照小说情节开展的根本规律,可以分为五个局部。

第一局部〔1—6〕,破题。

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第二局部〔7—10〕,故事的开端。

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第三局部〔11—13〕,故事的开展。

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给富太太的经过。

第四局部〔14—18〕,高潮局部。

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开展到了顶点。

第五局部〔19〕,小说的结局。

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

三、探究课文假如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如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不能。

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

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

假如一开场就加以回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

如今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四、语言训练〔一〕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父母的心》教案7篇

《父母的心》教案7篇

《父母的心》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父母的心》教案7篇本文主题为《父母的心》教案7篇,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系列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教学案例。

《父母的心》教案3篇【精选汇编】

《父母的心》教案3篇【精选汇编】

《父母的心》教案3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感知故事内容。

2学习__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探究__主旨。

助读资料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

他是日__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1899年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

后来祖母父母和姐姐有陆续病故,孤独忧郁其伴其一生。

1926年写《伊豆的舞女》而成名。

1968年因《雪国》《千羽鹤》《古都》获诺贝尔奖。

一、自主预习,互检互测(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1、完成练习册上的字音字形部分。

2、预习完课文,你认为父母的心是什么?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我的课堂我做主)1、复述故事注意:(1)抓住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讲。

(2 )语言简明生动。

2、穷父母为什么要一次次从贵妇人那里要回自己送走的孩子?每一次换孩子的理由是什么?神情怎样?这是什么写法?送孩子理由神情送走长子时用次子换回长子时用女儿换回次子时要回女儿时3、用笔勾画出你认为最精采,最能表达感情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4、你如何看待父母亲调换孩子是的理由?他们是父母亲的心里话吗?三、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我参与,我快乐!)四、巩固训练,拓展提升(再接再厉!)1、辩论: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请你发表你的见解。

2、收集有关父母子女的格言、名句、诗歌或歌词。

3、请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一个片段,要有真情实感。

(200字左右)《父母的心》教案篇2学习目标:1、能体会父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2、能联系生活,对__内容及感情进行拓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检查昨天布置的预习情况导入。

老师提问:1、能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__的内容。

2、孩子,你认为该不该送?学生思考后,交流。

二、整体感知。

由于学生意见不统一,请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出示课件:1、用“圈点法”圈出父母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变化的词语。

2、根据父母的神态变化,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父母?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父母的,并说出理由?3、为何父母最后还是没有把孩子送掉?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读课文,然后各抒己见。

《父母的心》教案汇编10篇

《父母的心》教案汇编10篇

《父母的心》教案汇编10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课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作技巧。

2、掌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初读理情节、品读析人物、悟读明主旨。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教学重点:1、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感受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教学难点:感受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和梁晓声的《慈母情深》,这两篇__让我们感受到:父爱如山,深沉而又伟岸;母爱如水,细腻而又温柔(板书)。

那么父母之爱又是一种怎么样的感情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父母的心》。

二、检查预习情况1、请学生简单介绍作者,老师指导补充2、(1)给下列字注音或组词:濑()佣()酬()舱()褴褛()(2)解释:失魂落魄:如数奉还:3、作者介绍同学们自愿举手回答和完善,老师补充注意事项:川端康成曾获得诺贝尔奖,作者身世对其创作的影响。

三、初读课文,理清情节1、阅读课文,初步体会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受文中父母的心情变化。

2、划分段落,进一步掌握__结构和故事的展开破题(1、2)交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开端(3-6)想领养孩子。

发展(7-12)三次送换子女。

(送大儿子→用二儿子换大儿子→用小女儿换二儿子)高潮(13-16)要回女儿。

结局(17)一家六口团聚。

3、小结:这个故事的三次送换,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

四、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再读课文,想想:三次换子女时,父母分别用了什么样的理由?有什么不同的表情?你能从中体会到父母什么样的心理?完成下表:次数理由表情心理五、悟读课文,明确主旨三读课文,你觉得把孩子送给别人是爱吗?要回孩子是爱吗?说出你的理由。

讨论后教师总结:在父母的心头,儿女就是他们一生不变的牵挂。

不管是风来了还是雨来了,他们永远是我们的庇护神。

正如俗话所说:手心肉,手背肉,手心手背都是肉。

父母的心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父母的心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父母的心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父母的心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明白父母的用心与爱心,进而感恩父母,为他们的付出做出回报。

2. 学生能够阐述自己认为父母最重要的关怀和教育方式,进而理解教育的真谛。

3.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与分享,激发对父母的关注和爱心,进而增强同学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以“父母的心教案教学设计”作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1. 带领学生探究父母的教育方式2. 通过分享及观察短片,了解父母的心情与付出3. 分组讨论什么是父母最重要的关怀和教育方式4. 展开父母的心情诉说与倾听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研究、观察、探究法,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付出2. 短片播放、讲解、分享、讨论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父母的心情与教育方式3. 分组讨论、展开父母的心情诉说与倾听,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父母最关注和珍视的方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教育方式,并就此进行交流、讨论、回顾。

2. 观看短片及讨论(20分钟)2.1 展示短片,标题为《我,父母的孩子》,观看完毕后,向学生发问,引导他们表达对父母的关注和感受。

问答过程中梳理出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关注点。

2.2 分组讨论,每组围绕“什么是父母最重要的关怀和教育方式”,探讨并形成结论。

3. 父母心情诉说与倾听活动(30分钟)3.1 学生自由拟定表达方式,展开父母的心情诉说和倾听。

3.2 学生依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心与感激,同时也倾听其他同学对父母的感悟和想法。

4. 总结(15分钟)通过总结,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付出与关注,增强对家庭的珍视和感恩,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五、教学要求1. 学生要做完整的心理准备,尊重其他学生的想法。

2. 教师要在活动中讲授相关的父母育儿知识,并与学生探讨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有意义的结论。

六、教学评估方式1. 课堂讲评和观察,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做出评价和指导。

2. 收集学生论述的情感、思想、感受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对比和汇总在本次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讨论和倾听深入了解了父母的关怀和教育方式,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感激和想法。

《父母的心》教案汇总8篇

《父母的心》教案汇总8篇

《父母的心》教案汇总8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习__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重点难点】1、学习__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自主导学】1.《父母的心》作者是,(国)小说家,曾任日本笔会会长,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__选自。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uán 故无精打cǎi 如数fènɡ还 xiàn 慕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2分)①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褴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失魂落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横线上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贫穷贫困①那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

②他家里能卖的都卖光了,生活非常。

酬谢感谢①我我的母亲,因为她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②钱呢,就算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吧。

5.速读全文,概括小说各部分的大意。

序幕: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穷人夫妇最后一次索回女儿,一家人团聚。

【自主合作探究】6.__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7.揣摩文中“父母的心”,根据下列情境,补写那对穷夫妇当时的心理。

示例:送走长子时:他们认为对方条件优越,送走一个孩子可让他过好日子,自己的负担也可减轻一些。

(1)用次子换回长子时:(2)用女儿换回次子时:(3)要回女儿时:8.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题目。

(4分)一位有钱的太太虽然年过四十,但还没有孩子。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父母的心》教案范文锦集六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感知故事内容。

2学习__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探究__主旨。

助读资料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

他是日__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1899年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

后来祖母父母和姐姐有陆续病故,孤独忧郁其伴其一生。

1926年写《伊豆的舞女》而成名。

1968年因《雪国》《千羽鹤》《古都》获诺贝尔奖。

一、自主预习,互检互测(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1、完成练习册上的字音字形部分。

2、预习完课文,你认为父母的心是什么?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我的课堂我做主)1、复述故事注意:(1)抓住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讲。

(2 )语言简明生动。

2、穷父母为什么要一次次从贵妇人那里要回自己送走的孩子?每一次换孩子的理由是什么?神情怎样?这是什么写法?送孩子理由神情送走长子时用次子换回长子时用女儿换回次子时要回女儿时3、用笔勾画出你认为最精采,最能表达感情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4、你如何看待父母亲调换孩子是的理由?他们是父母亲的心里话吗?三、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我参与,我快乐!)四、巩固训练,拓展提升(再接再厉!)1、辩论: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请你发表你的见解。

2、收集有关父母子女的格言、名句、诗歌或歌词。

3、请以“感悟亲情”为话题写一个片段,要有真情实感。

(200字左右)《父母的心》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课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作技巧。

2、掌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初读理情节、品读析人物、悟读明主旨。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教学重点:1、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感受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教学难点:感受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和梁晓声的《慈母情深》,这两篇__让我们感受到:父爱如山,深沉而又伟岸;母爱如水,细腻而又温柔(板书)。

《父母的心》教案汇编五篇

《父母的心》教案汇编五篇

《父母的心》教案汇编五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级别:市级开课时间:开课班级:八(1)班开课教师:__学习目标:1、能体会父母亲对儿女的深情,《父母的心》教案。

2、能联系生活,对__内容及感情进行拓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父母的心》教案》。

由检查昨天布置的预习情况导入。

老师提问:1、能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__的内容。

2、孩子,你认为该不该送?学生思考后,交流。

二、整体感知。

由于学生意见不统一,请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父母的心》教案篇2〖学习目标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

〖课前学习欣赏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考--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__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请读__后补充:父母的心是--------- 阅读__思考2.组织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后完善补充自己的思考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3.教师引导小组互评代表的发言,并作适当的点评评价,修改小组的发言稿〖教学反思第二块:对比阅读: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交流:__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在《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发言2.组织学生辩论: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分组准备材料准备辩论3.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爱是什么?认真参考辩论总结评价教学反思〖课后学习1.“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

在学习了这篇__之后,请你发掘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大家一起来感受这种浓浓的爱。

2.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一次交流会。

《父母的心》教案汇编10篇

《父母的心》教案汇编10篇

《父母的心》教案汇编10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学习目标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

〖课前学习欣赏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考--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__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请读__后补充:父母的心是--------- 阅读__思考2.组织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后完善补充自己的思考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3.教师引导小组互评代表的发言,并作适当的点评评价,修改小组的发言稿〖教学反思第二块:对比阅读: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交流:__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在《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发言2.组织学生辩论: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分组准备材料准备辩论3.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爱是什么?认真参考辩论总结评价教学反思〖课后学习1.“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

在学习了这篇__之后,请你发掘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大家一起来感受这种浓浓的爱。

2.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一次交流会。

《父母的心》教案篇2【学习目标】1、学习__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重点难点】1、学习__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自主导学】1.《父母的心》作者是,(国)小说家,曾任日本笔会会长,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__选自。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uán 故无精打cǎi 如数fènɡ还 xiàn 慕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关于《父母的心》教案3篇_1

关于《父母的心》教案3篇_1

关于《父母的心》教案3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习__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重点难点】1、学习__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自主导学】1.《父母的心》作者是,(国)小说家,曾任日本笔会会长,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__选自。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uán故无精打cǎi如数fènɡ还xiàn慕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2分)①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褴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失魂落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横线上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贫穷贫困①那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

②他家里能卖的都卖光了,生活非常。

酬谢感谢①我我的母亲,因为她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②钱呢,就算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吧。

5.速读全文,概括小说各部分的大意。

序幕: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穷人夫妇最后一次索回女儿,一家人团聚。

【自主合作探究】6.__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7.揣摩文中“父母的心”,根据下列情境,补写那对穷夫妇当时的心理。

示例:送走长子时:他们认为对方条件优越,送走一个孩子可让他过好日子,自己的负担也可减轻一些。

(1)用次子换回长子时:(2)用女儿换回次子时:(3)要回女儿时:8.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题目。

(4分)一位有钱的太太虽然年过四十,但还没有孩子。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_共10篇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_共10篇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_共10篇范文一:《父母心》教学设计《父母的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重点)2、过程与方法激趣——品读——拓展3、情感态度的与价值观学会珍惜至亲至爱的感情,学会感恩(难点)教学课时一课时内容步骤:一、课前激趣,融洽师生关系师生对话,拉近距离,消除学生紧张感。

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提出问题:你最崇拜的人是谁?2、要求学生结合一份问卷调查,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自己父母的看法。

三、品读课文,反弹琵琶激疑(一)初读,理情节——探讨文中的父母的行为是否可恶。

1、教师反弹琵琶,谈初读课文的感受:文中这对父母的行为真可恶。

2、学生速读课文,并联系课文内容谈自己的看法。

(二)二读,抓神态-—探讨文中的父母是否心狠。

1、教师再次反弹琵琶,谈读课文的感受:文中的这对父母心狠.2、学生跳读课文,划出关键问语,并据此谈自己的看法。

(三)三读,析语言——探讨文中的父母是否狡猾。

1、教师再次反弹琵琶,谈三读课文的感受:文中这对父母很狡猾。

2、学生再次跳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据此谈自己的看法。

(四)四读,明主旨—-探讨文中的父母是否为了致富.1、教师继续反弹琵琶,谈四读课文的感受:文中这对父母送出子女为了致富。

2、学生再读课文,并分组讨论,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文章通过对这对父母言行神态的描写,我们看到了一对可怜又可敬的父母.四、拓展延伸,讲故事谈感想1、要求学生将平常收集到的有关的父爱、母爱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2、教师补充相关故事。

(两份账单)3、学生回想父母平常对自己关心的情景,并畅谈感想。

五、布置作业,表示感恩之情要求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的一件小事.范文二:《父母的心》教学设计**县茂华中学张国强[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采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3、体会父母的爱子之心。

[重点难点]1、重点:情节的曲折性.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欣赏文学作品,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2、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爱心,去
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哀怨
教学重点:情节的曲折性
教学难点:作品中流露出的淡淡哀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母亲以手喂熊救孩子”的故事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看到一篇文章,内容很令人感动。

文章讲述的是: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到抚顺市劳动公园玩,当他们走到黑熊所在的笼子附近时,工作人员正准备把黑熊搬到室内过冬,已经将笼子外的铁丝网拆除。

这时不知不觉中,孩子走近黑熊,拿一块糖伸向黑熊,于是小手被黑熊咬住了。

这一刻,母爱化为巨大的勇气,使母亲将双手伸进黑熊嘴里,一只手代替小手喂给黑熊,另一只手护住儿子的小手,拼命的从熊嘴里往外拉,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位勇敢的母亲以双手重伤的代价保住了儿子的小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到母爱的伟大和崇高。

下面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篇表达父母崇高爱心的文章,这就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说《父母的心》。

2、作者简介
由学生介绍
二、初读,整体感知
学生速度,完成以下问题
1、给加点字注音
濑.户冷酷.犹豫
..酬.谢妥.当缘.故
..褴褛
2、思考
(1)文章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你们认为父母的心是怎样的?请读文章后给予补充:父母的心是,因为。

明确:纯洁的、无私的、崇高的、伟大的等等。

原因略
(2)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可文中的父母却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贫穷、多子等原因
(3)本来父母打算把孩子送出去,这可使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何最后又不送了,原因是什么?你能说出具体的原因吗?
学生讨论交流,最好能从课文中找出父母送孩子的心情的句子。

明确:简单的说是太爱孩子了,舍不得孩子离开,宁愿饿死。

具体原因:①、送大儿子的原因(让他过上好的生活,减轻家庭负担)
②、二儿子换大儿子的原因(大儿子是我们家的接班人)
③、女儿换二儿子的原因(和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
补充提问:这次换孩子顺利吗?
明确:不顺利。

但最终还是换了,为什么?
原因:一是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二是那位妈妈表面上似乎很可笑,实际上是孝顺的问题,而孝顺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华,所以财主夫人不得不答应。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同样重视“孝”,如电视广告“端水洗脚”)
④索回女儿的原因(她太小,总是担心,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小说通过叙述的故事,表达了贫穷父母的
明确:小说通过叙述一对贫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送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亲子之情)
三、探究,理解课文
思考:1、有人认为两口子“宁愿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2、文章最后说“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请设想一下,这一家人团聚后的命运怎样?(口头作文训练)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其实,亲子之情是人类共同的感情,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这样感人的故事,哪位同学也来说说父母对我们的爱心故事吧!让同学和你一起分享父母那甜蜜的爱。

(学生自由发言)
五、感情升华
同学们,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连“乌鸦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最大愿望,可我们做儿女的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这句诗告诉我们:小草永远报答不完太阳的光辉,我们做儿女的永远报答不完父母的养育之恩。

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刻苦的学习,更加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报答父母,做到“我爱我家,我爱亲人。


欣赏音乐《母亲》结束本节课。

六、作业
将你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在卡片上送给你的父母。

板书:
送长子
(一波)
二儿子换长子
崇高、伟大 父 母 的 心 女儿换二儿子
爱子、亲子
索回女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