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合集下载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要追求这种“大于”功能 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系统的结构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条龙,但是三个人三条龙加起来,就是头猪 (《丑陋的中国人》)
2.动态性原则
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而且作为 一种运动而存在。系统的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而 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 企业适应外部环境—适应市场,引导市场 动态管理,弹性管理(事隔三日,当刮目相看) 按照动态原则,管理如何去做: (1)要有前瞻意识。(先人一步) (2)要有长远意识,忧患意识。 (3)要有创新意识。 (4)要有反馈意识与机制——正负反馈
第二节 管理的人本原理
一、人本原理的内涵和要点
(一)人本原理与人本主义 人本原理: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一切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为根本 现代管理科学把人本理论的研究列为它的核心内容,强调
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强调按人的发展规律进行管理,充分 发挥人的能动性,这是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在组织管理中,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要点
2.系统的特征
二、系统原理相应的管理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 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最优。
系统从整体功能的发挥来说,系统的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 单相加,可能产生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即“1+1>2”; 也可能产生整体小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即“1+1<2”。
动力原则如何使用
➢ 三种动力要根据需求,综合协调运用。 ➢ 要处理好集体动力与个体动力的关系。 ➢ 正确掌握剌激量。
思考与讨论
某高校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规定一等奖奖励1200 元,二等奖奖励800元,三等奖奖励500元。竞赛采取自 愿报名、系部推荐参赛的方式,结果一些系没有老师参加, 他们认为费力不讨好,个别系主任只能指定新来的教师参 加。

第二章 管理基本原理

第二章  管理基本原理

说明:1)、留有多大的弹性或弹性限度,没有一个固定的规范, 应根据实践情况而定,弹性太大就会失去章法,使钻空子。管理就 会混乱 ;弹性太小起不到弹性的作用,是僵化的管理。
2)、掌握合适的弹性尺度是管理艺术,需要进行实是求是的探索
管理概论 3)、消极弹性与积极弹性
消极弹性:视留有地为“留一手”不去解决问题,留
有的属性,管理又代表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和目的,
管理概论
二、二重性原理
管理概论
三、学习二重性原理的意义
马克思对企业管理二重性的揭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管理
理论的重要内容。掌握这一原理,是我们认识、学习和借鉴发 达国家企业管理中的科学经验与方法的指导思想,是研究、总
结和发展我国企业管理经验的理论武器;因而对于建设具有中
人组成,当不同能力的人按照一定规范和标准分成的类可称为能
级。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对每个人按其能力进行分级,使相应能 力的人具有相应能力的岗位,(能级原理也是人的自我实现需要 并使管理的内容动态的处于相应的能级之中。
的要求)为了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就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
管理概论
进修等,吸纳能量。 犯错误,释放能量。
管理概论
归纳起来:
(1)系统性质、功能、规律由整体表现;
(2)系统应具有子系统所没有的新性质或功能; (3)系统的目的决定着子系统的存在方式、活动状态。
6、 层次性:系统有一定的层次结构。 7、 环境适应性:系统应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管理概论
国际环境 社会文化 法规政 策
行业内部,其它行业 企业 政治 直接竞争环境 经济
国际环境
技术
管理概论 系统原理是指: 1.将我们管理的对象,视作系统; 2.从整体上把握组织运行规律; 3.分析、综合、优化,以求整体效益。 (1+1>2) 系统分析是指: 1.了解系统的要素; 2.分析系统的结构; 3.研究系统的联系; 4.把握系统的功能; 5.弄清系统的历史; 6.研究系统的改进、优化。

构念与变量

构念与变量
首先,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离不开形象思维,而且在许多时候,形象思 维比逻辑思维更重要。
其次,任何管理问题都是情境依赖的,管理研究离不开具体的情境。
3
第一节 概论
三、管理研究的类型 按照论证的途径,管理研究可分为两大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是将研究分为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和定性 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二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9
5
第二节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二、假设、命题和理论 1. 假设 假设亦称假说,它是对未知的客观事物所作的尚未经过实践检验的假定性 设想或说明。换言之,假设是有待检验的尝试性判断。 2. 命题 假设是有待验证的命题,而命题是人们对观察资料经过思考做出判断的结 果。命题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 一个非真即伪的陈述句。 3. 理论 理论是一组结构化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用来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的现象。 理论由三个要素组成:1)概念框架;2)说明各种特性或变量之间关系的 一组命题;3)相关的实践和理论背景。
7
第二节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四、分类 分类规则主要有四种。 1. 完备性 2. 准则唯一性 3. 种的独立性 4. 分类中不得跳跃逻辑等级
8
第三节 管理研究过程
一、选择研究主题 二、聚焦研究问题 三、研究设计 1. 变量设计 2. 抽样 四、收集数据 五、分析数据 1. 数据处理 2. 描述统计 3. 统计推断 六、解释发现 七、撰写报告/论文
第二章 管理学研究方法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2020年2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概论 管理研究管的理基者本要素
第三节 管理的职能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阅读报告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阅读报告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阅读报告一、阅读初衷用时两个星期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谈不上是精读。

因为阅读时间零散,这种间续性的阅读方式导致着我的收获不大,这是遗憾的地方。

本书一共是6个章节,主要是讲述了论题提出,数据收集与观测方法和数据分析与处理最后撰写论文的过程。

记得我是放假前在图书馆借阅的这本书,因为是导师推荐的这本书当时做了很多计划,现如今想起就如李怀祖教授所说,计划容易实施难。

二、阅读内容书名:《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二版作者:李怀祖,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加拿大阿尔贝塔大学(U Of Alberat)商学院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

江西临川人,编著有《决策理论导引》(主编),《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及应用》(参编)、《生产计划与控制》(主编)、《管理研究方法论》(编著)等。

1990年至今发表有关管理学科的论文100余篇。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管理研究方法论》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亦即研究逻辑问题旨在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一章绪论1.科学研究在讲述科学研究之前作者先是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解释了科学是一种求知方式。

或间接或直接地列举了以下这几种求知方式:因袭方法、权威法、常识法、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

针对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相反的特点,重点解释了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科学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来获取知识,代表的是逻辑思维;思辨研究是直接运用形象思维而非逻辑思维获取知识,但因为研究方法论的本质,研究方法论更钟情于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逻辑思维处理抽象的概念信息,形象思维则是处理具体的形象信息。

科学研究以逻辑思维为主,思辨研究以形象思维为主。

自然学科运用科学研究和逻辑思维的分量最重,人文学科运用思辨研究方法和直觉判断最多,这两个学科应是分于两极,而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科对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则是交叉运用有强有弱应属于中间。

2.管理研究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第二章 管理研究问题定义

第二章 管理研究问题定义
第五个组成是X商店顾客心理方面的特征。 调研提问有: X商店的顾客有商店忠诚行为吗? X商店的顾客对商店忠诚受其自身因素影响吗? X商店的顾客大量使用商店的信用吗? X商店的顾客更注意营业员的外表吗? X商店的顾客把购物和外出吃饭结合在一起吗?
可对调研提问再做细化
例如:怎样度量商店的信用?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管理研究问题定义是重要的?你
有没有定么说管理研究的思路开发工作是重要 的?你有没有开发管理研究思路的经历?你是 怎样做工作的? 3、你目前正在思考什么管理研究问题或你准 备做什么管理研究项目?请为这个研究问题或 项目做出定义,并做出研究思路开发? 4、阅读分析案例3,并对其研究问题定义和思 路开发工作做出评价。
可按以下方式细化: ①X商店的顾客是否拥有X商店的信用卡? ②X商店的顾客是否使用X商店的信用卡? ③X商店的顾客在一特定期间里使用X商店信用卡 的次数是多少? ④X商店的顾客在一特定期间里使用X商店信用卡 消费的金额是多少?
4、有关假设
——是对研究人员感兴趣的现象或因素间关 系所做出的待要证实的陈述。 例:百货商店惠顾研究项目举例——假设
基本要求:
(1)定义应该使研究者能够获得解决管理决 策问题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2)定义应该能指引研究人员顺利的进行研究 活动。
第二节 研究思路的开发
一、研究思路开发的含义及重要性
二、研究思路的表现形式
一、研究思路开发的含义及重要性
总括性陈述:确定x商店与其它主要竞争商店相比较,在 影响顾客惠顾诸方面的相对优势与弱势。 具体组成内容包括:
与研究提问—商店忠诚相对应提出了如下假设: H1=对商店忠诚的顾客对采购环境的了解较少。
H2=对商店忠诚的顾客与非忠诚的顾客相比 ,更

管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管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管理学研究方法第一章导论1.思考过程:本质上是将让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2.表述过程:本质上是将人的大脑已得的潜在知识转化为可以传递、保存、扩散的显在知识的过程。

3.纯理论研究:华莱士模型的上半部循环,T-H-E-T,即从理论出发,通过文献回顾和主观臆测提出假设,再通过经验数据进行概括,然后推导出理论。

具备良好的理论研究功底或思辨能力,可以得出相当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4.理论的去向:继续今后的研究,推出新的成果;发表落实著作权,为同行提供继续研究的前提;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识的价值。

5.知识的分类:事实类知识、原理类知识、技能类知识、人际类知识。

内容性知识:指我们人类知识库里存放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

包括事实类知识和原理类知识。

方法类知识:指我们发现和处理内容类知识的方法、技能或工具等。

包括技能类知识和人际类知识。

规则类知识:包括制度类知识和伦理性知识。

6.认知方法:传承知识方法(因袭法、权威法、常识法)- 李怀祖分类发现知识方法(科学法、思辨法、直觉法)7.好思考:有意义的假说(研究有三种: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即提出又验证假说)有创造性的假说好表述:易于理解的表述有说服力的表述(有说服力的论文具备三点:一是证据充分、资料确凿这是事实说服力;二是论点正确、立论妥当,这是内容说服力;三是逻辑正确,结构明晰,这是形式说服力)8.科学方法的四特性:客观性、实证性、规范性、普遍性非科学方法四特性:主观性、思辨性、直觉性、普遍性人类知识进步的“三部曲”:科学、哲学、宗教第二章管理学研究方法概要1.管理人与经济人:西蒙提出,管理人是指遵循满意原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阿罗提出,有限理性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

(有限理性和满意原则是管理人假说的两个基本要素)管理人追求满意解,经济人追求最优解。

2.经济学是力图用“一套方法解释所有”社会经济现象,而管理学则似乎是在用“各种方法处理一种”管理现象。

西方管理思想史

西方管理思想史

导言一、管理思想研究的基本要素——人、组织和管理1、人——是研究人类、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分析单位。

2、组织——是个体能力的延伸,是满足个人无法实现的需要的一种群体结构。

3、管理——是有组织的人类活动中旨在协调组织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增强组织有效性的一系列活动。

举例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二、管理思想研究所涉及的文化X围1、经济方面——是指人同资源的关系。

2、社会方面——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人与人的关系。

3、政治方面——是指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三、管理思想及其特性1、管理思想、管理经验、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哲学的概念2、管理思想的特性:二重性、历史性、综合性(1)二重性(2)历史性(3)综合性四、管理思想的研究X式及其发展阶段的划分1、研究X式:(1)归纳演绎法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推理和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归纳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

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

(2)经验法或案例法经验法或案例法又被称为经理主义,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3)证实和证伪法在管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往往被称为研究设计法。

广义地说,管理学家主要使用三种基本的研究设计法:试验、抽样调查和案例研究。

早期的管理学研究领域里,证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4)行为科学和心理学法行为科学和心理学法是从研究人的行为、社会心理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的。

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法研究方法中,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法:一是人际行为法,二是群体行为法。

2、管理思想的划分及其体系架构关于管理思想的划分,国内外学者采用的方法大致分为时段法、特征法。

时段法通常是借用通史的时间概念,用“古代”、“近代”、“现代”等为区别不同阶段的标志。

时段法可清楚地反映各种各种管理思想在时间上的联系,也有利于展示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全貌和相互影响。

但这种方法难以表现管理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

特征法一般可以根据管理思想研究的内在联系把管理思想归纳为“古典”、“行为科学”、“现代管理”和“当代管理”。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笔记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管理是在一定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活动,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协调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管理主体(管理者)、管理客体(被管理者)和管理方法(管理活动)。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早期的管理思想:如中国的《孙子兵法》、英国的亚当·斯密等。

古典管理理论:以泰勒、法约尔和韦伯为代表。

行为科学理论: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行为科学理论。

管理科学理论:以运筹学、系统分析等为基础,强调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应用。

现代管理理论:各种学派的融合,包括战略管理、企业竞争、企业文化等。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

系统原理: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强调各部分的协调与配合。

动态原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效益原理:管理的目标是实现高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章:管理的前提与条件管理的前提:明确组织的目标、任务和特点,建立组织结构,制定规章制度等。

管理的条件:管理者具备必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得到必要的支持和授权。

管理环境: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管理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

第五章:计划工作计划工作的概念: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未来的行动方案进行规划、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计划工作的内容:包括确定目标、预测未来、制定方案、评估方案和制定派生计划。

管理学原理第2章重点知识笔记

管理学原理第2章重点知识笔记

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管理实践总是要反映时代和社会的环境。

一、管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管理学具有来自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丰富遗产,它们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有着直接的影响。

人类学是研究社会的学科,它有助于了解人类及其活动。

人类学有助于管理者更好的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组织中人们基本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差异。

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学科,提供了理解变化中的经济以及竞争和自由的全球市场环境的作用。

理解自由贸易和保护政策对于在全球市场上运作的任何管理者都是绝对必要的。

哲学考察事物的本质,特别是价值观和伦理道德。

道德直接涉及组织的存在以及什么行为对一个组织是适当的命题。

洛克的自由伦理理论认为自由、平等、正义和私有财产是法定的权利。

卡尔文的新教伦理鼓励个人努力工作获得成功,亚当斯密认为市场和竞争而不是政府才应该是经济活动的唯一调节者。

政治学研究个人或群体在政治环境中的行为,主要包括:在经济系统中权利的分配,个人如何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操纵权力。

管理者受到一个国家政府的组成形式的影响,也就是这个国家是否允许公民拥有财产,是否通过公民介入和强化契约的能力来实现他们权利。

一个国家在财产契约方面立场,会决定它的组织的形式和政策。

另外,心理学和社会学和管理学也存在联系,不能忽视。

二、管理的历史背景负责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的专门人员的指挥下所做的组织性的努力,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长城、威尼斯的早期企业雏形。

组织早在几千年前就存在,管理也付诸实施。

20世纪前两件事情在促进管理研究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176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主张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获得经济利益,即将工作分解为狭窄的、重复性的任务。

2)始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主要贡献是以机械力代替了人力,从而使在工厂中生产商品比在手工作坊中生产更经济。

大型公司的发展要求建立正式的管理系统,于是,产生了正式的管理理论以指导管理者运行这类组织。

管理研究方法(王炜)

管理研究方法(王炜)
2
第一章: 研究与管理研究



研究概述 研究的特征 研究的类型 管理研究的类型 管理研究模式
3
第一章: 研究与管理研究

一 研究概述:

什么是研究?




Lundberg (1942): 科学研究包括系统性的观察、分类及数 据的解释,推论与科学研究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严谨性、 可证明性、普遍的效度. Leedy and Ormrod (1989): 研究是为了使我们对所关心的 和所感兴趣的现象增进认识而收集、分析资料信息的系列 过程. Grinnel (1993): 研究是一种结构性的探索,其使用科学的 方法论来解决问题,产生新的可应用知识. Burns (1994): 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的调查,以发现问题的答 案.
7

孙国强(2007):

第一章: 研究与管理研究

(2)目标明确:清晰表述研究问题,要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地
说明研究所追求的目标。

(3)计划完整:研究计划既包括时间上的进度安排,也包括空间
上的资源配置。

(4)化整为零:大多数研究课题可以细分为多个子课题,当这些
子课题解决之后,主课题就会迎刃而解。
管理研究方法 :
第一讲
王玮
博士、教授
2008.7
1
教学参考书:




《管理研究方法》, 贾怀勤 编著,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6年9月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唐盛明 著,上海 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9月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Donald R. Cooper & Pamela S. Schindler, McGRAW HILL, 2003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Alan Bray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一、《管理学基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该章节介绍了管理的概念、性质、职能及作用,并描述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管理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该章节讲述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史以及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

第三章:计划工作。

该章节主要叙述了计划的含义、特征、种类以及编制方法。

编制方法有很多,如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计数法、线性规划法等。

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对每一个计划方法都有所了解,并不一定非常精通。

第四章:目标管理。

该章节介绍了目标的确立和目标管理的生产、发展和应用。

目标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出点,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

企业目标是由各层次目标组成的体系。

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联系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

第五章:战略管理。

该章节主要讲述了战略的含义和特征以及构成要素等。

计划使企业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企业行动的指南。

预测就是对尚未发生、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是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影响了企业发展的任何因素都成为预测对象。

二、原理联系实际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国内外管理工作实际,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注意总结管理工作的经验与教训,阐明管理工作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员可以培养辩证的管理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研究体会通过研究《管理学基础》课程,我深刻认识到管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而且是对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

同时,我也学到了计划工作、目标管理和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参考文献无。

第六章讲述了决策的含义、方法和特征。

决策具有超前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和科学性等特征。

管理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管理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具体学习目标:思维、范式、技能
思维升级:构建管理学术研究的思维体系。
培养增强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及其在管理学问题
研究上的应用和推理。
范式:掌握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范式、基本流程。 学会如何进行研究设计和建构。 本科生/研究生论文设计的基本规范。
技能:掌握基本的管理学研究量化实证方法和技能、写作技能。
关心人本身必须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努力的目标,要关心如何组 织人的劳动和商品分配,从而保证我们科学思维对于人类是祝 福而非诅咒
-爱因斯坦
管理研究方法
18
为什么要做研究?
取得学 位?
获得基 金资助?
获得提 拔?
管理研究方法
19
研究的分类
管理研究方法
20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研究目的是将现象、情境或问 题变异予以数量化,研究资料搜集由量化而来,资料分析主要 是确定变异的大小。比如:研究企业核心能力发展趋势,参与 跨边界合作程度等
管理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课程面向
研究到底怎么做? 毕业论文到底该咋写嘞? 怎么才能毕业呢?
方法论:寻找答案的科学
管理研究方法
3
本、硕、博学习知识的区别
(A-B-C)
为什么要做研究?写毕业论文?
1.认知升级——多听,多看,多 研究,通过研究和论文,提高知 识结构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会 体现出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深度
范式:包括问题阐述、文献综述、假设提出、数据收集、统 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判断以及研究报告或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 的规 范。
管理研究方法
22
管理研究方法
第2章 像研究者一样思考 研究的基本要素、范式和过程

管理研究方法-第二章 管理研究基本要素

管理研究方法-第二章 管理研究基本要素

7
操作型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




操作化就是给出操作型定义 许多概念代表的经验属性无法被直接观察到,如 “顾客满意”;研究者必须推论概念在经验上的存 在性。 操作性定义描述一组研究者可以遵循的程序,以建 立由概念所描述现象的存在性。当现象不能被直接 观察时,科学家就必须使用操作型定义。 操作型定义可以衔接理论-概念层次和经验-观察层次。 操作型定义就是要定义要做什么和观察什么。



X:实际观测值; T:真值; S:系统误差; R:随机误差,非系统的无法避免的误差.


当测量是完美的时候,X = T ,当测量次数越来 越多时,随机误差的影响就会减小。 系统误差有许多来源,比如测量缺乏稳定性信度, 就会影响到测量效度。
19


异质观察(heterogeneous observation)是 指在所有情形都相同的情况下,各种不同的 或异质观察要比一个或许多相近的观察,能 够提供更强而有力的证据。 两个应用这个原则的方式是:
三角校正法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以便确实掌握它的正确位置。 对管理人员的能力测评就是三角校正法的一个例子。
21
第五节 命题与假设:

命题(proposition):

指对某概念的描述,这种描述可根据观察现象,判別真伪 大多进行陈述式或数学式的推演,並不做实证 是由概念(或变量)构成的,以一种可检验的形式加以陈 述,并对变量之间的特定关系进行预测的命题。 当命题的建立系基于实证检验之目的,则谓之假说 假说具有试验与猜测的性质 若研究者提出研究假说,则必须进行实证
4


第二节 名词、术语

《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08402课程名称: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英文名称:Research method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本科生考核方式:考核先修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统计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管理学科下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组织与管理相关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并在各个环节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数据获取和收集、论文撰写有所了解,将会帮助学生在本科生论文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fered under the discipline of management, 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methods and processes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related research.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management research, data acquisition and collection, and paper writing, thus will help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improve in the undergraduate thesis writing and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组织与管理研究课程是管理学科下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企业知识管理基本要素的研究

企业知识管理基本要素的研究

企业知识管理基本要素的研究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把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因素。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是将知识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实践结晶,是各类企业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强大动力。

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增值,通过知识创新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企业知识理论、知识资本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为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流程、构架、评估和策略等基本要素。

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

第二章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视角论述了企业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到第五章着重研究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构架和评估等内容,以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为主线,从人力资本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企业文化营造、合作网络管理等五个方面论述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构架,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评估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企业知识管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六章探讨了实施企业知识管理的策略,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对策。

第七章是结论和展望,对前述各章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小结,探究了企业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

博士学习情况汇报

博士学习情况汇报

18:14:38
Communication is the essence of science
18:14:38
P-w网络引文研究
Communication is the essence of science
•网 络 引 文 的 相 关 规 律 及 其 应 用 研 究
2009年12月
18:14:38
Communication is the essence of science
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研究方法
B
专业学习
A
我的学习
C 计算机知识
科学评价项目 E
D
英语知识
专业学习——网络引文分析
• 引文是现代学术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1955年 ,E.Garfield 受到1870年出版的法律工具书— 谢拨德引文的启发,开创了科学引文索引,掀 开了文献引文分析的新篇章。目前引文分析已 成为文献计量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广泛 地应用于科学交流研究中:①对学者、科学出 版物和机构的评价;②科技发展过程模型的构 建;③用于信息检索与知识组织及科学前沿发 现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与应用普 及,互联网已成为科学交流的主要媒体与中介 ,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网络来交流信息。在此 环境下促成了网络引文的出现与发展
学者学术引用行为变化研究
• 在四学科中,1979到2008年共发表论文 2338033篇。
方程拟 合
化学/ 线性增 长
医学/ 指数增 长
图情/ 线性增 长
文学/ 指数增 长
R2 .963 .988 .941 .952
模型总结
F
df1 dபைடு நூலகம்2
729.55 4
1
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O演绎推理过程 O-E-T归纳推理过程 E-T-H理论研究内容 H-O-E经验研究\实证研究

E-T从经验概括到理论是机理解释过程 T-H是以理论为根据臆测出某种假设的过程 H-O是设计收集数据和事实的方法以验证假设的过程 O-E是统计分析从数据和事实中定量地辨识出变量间关系的过程
第八节 分类

分类的作用(科学研究的最初级最基本的方法) 分类规则

完备性:

划分出来的种的总和,应当等于属概念的外延 每一层次的分类只应有一个分类准则(P75) 根据种差划分出来的各个种项应互不相容或称全异关系。 例对企业进行分类(与大家讨论) 不能将不同级别的种类放在同一层次(举例)

准则唯一性
属性
男,女 老、中、青;少儿、成年;1~80(岁) 10~1000(台) -100~1000(万元) 优、良、合格、差;5,4,3,2,1星级 0,…,100 0,…,1
第四节 变量

自然科学中的变量


生物医学:量表 物理学:力、动量;电阻、电容、电压、电流 化学:结合能、摩尔数、分子量、原子量 天文学:光年 地质学:地质年代 经济学:利润、效用等 社会学:各种各样的态度量表 ……
第二节 名词、术语

概念形成后用一个名词进行“固化”


例:交换(交易)、销售、 新概念的形成过程:研究或表达的需要,如 “潜规则”、“边际效用”、“交换权利” 概念的操作化过程,态度的测量,如信息等 同一名词概念不同认结构的人理解是不同的 主观名词与中性名词

概念的理解与时空环境、认知结构有关


种的独立性


分类中不得跳跃逻辑等级

第八节 分类
图书
最高层次
哲学
文学
历史
科学
第二层次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
第三层次
光学
声学
电学 力学 。。。
第四层次
第八节 分类

分类准则

共同属性:尽量多的共有属性

以动物分类为例

层次性:同一层次
销售人员的激励程度高其销售绩效好 这个命题中的变量是激励程度(自变量)、销售绩效(因变量),都需 要进一步界定,应有一套指标出来。 与事实相符:证实 与事实不符:被证伪? 硬核、保护带与假设的修正、假设的放弃

假设要尽可能清晰和具体地表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假设是可以被验证的

第五节 命题和假设

命题类型(按作用分类)





公理:无法由经验直接检验的命题,可作为理论推 演的基点,可导出其他命题; 定理:由公理推导出来,它可以由经验检验和证实; (如果定理被经验证伪,则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 何解决) 设定:未经验证、也不准备验证,是前提条件; 假设:在研究开始提出的待检验的命题; 课堂练习:请学生提出各类命题。

社会科学


人文学科 管理学
第四节 变量

变量类型

相互影响关系分类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中间变量(mediating variable)

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 虚无关系
第四节 变量

假设类型(从来源上分)

归纳型

归纳型假设是在观测基础上对事实的概括; 归纳型假设的优点:有创新性 归纳型假设的缺点:有时不可靠 演绎型假设是从公理、原理或学说出发,运用逻辑推所出的假设

演绎型


假设类型(从表述上分)

陈述假设

亦称研究性假设,表述两变量之间所期望的关联,这是研究中通 常采用的假设形式 亦称虚拟假设,它适合于统计技术,用以判断变量间的统计关系

第一节 概念

概念化与思惟心象
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 思惟心象:对一类现象的心理反映 概念化: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概念

概念“公用”,概念化过程“私有”

一个小小的测试:“先进”、“帅”、“漂 亮”、“信息” 概念的人际间可交流性:“公用”,共同性 概念化过程:“私有”,这是与概念形成时 主体已有的思惟框架相关的,因而同概念词 汇,不同的人理解是有差异的。如“运动”, 他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不同的人理解可能 是不同的,文革过来的人,与一个喜爱体育 运动的人理解完全不一样。
第四节 变量

变量

指具有可测性的概念,其属性在幅度上和强度上的 变化程度可加以度量。 具有可度量性 度量是有层次的

定类 定序 定距 定比

变量与属性

变量和属性概念密不可分,变量包含若干属性,属 性总是依附某个变量。
变量的属性
变量
性别 年龄 年产量 年利润 质量等级 开放度 满意度
第五节 命题和假设

假设合理性判断

假设是研究者对于研究结果的一种设想,对于研究问题中变量间关 系的一种预期。就研究而言假设是前人没有的,未表达过的关系;

诚实的人收入高。 诚实的人朋友多。

假设应建立在可靠的理论基础上;


女营销人员的销售业绩比男营销人员的销售业绩好; 女生比男生“管理学”成绩高; 火星上的降雨量影响中国的GDP……

对立假设

第五节 命题和假设

假设表达形式



P62的判断分类图,由大家研究 原则上,各种判断都可能有相应的假设 P→Q 模态判断 非模态判断
第六节 理论

理论的组成

理论的理解:

理论是一组结构化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用来解释和预测 现实世界的现象 概念框架(conceptual schema) 说明各种特性或变量间关系的一组命题 供验证的背景

管理学中的变量具有创新性与复杂性

例1:职工参与度(如何定义?可以讨论)

是指参与管理的程度? 是指参与企业各种活动的程度? 是二者兼而有之? “参与”指参与形式还是指意见表述? “程度”又如何度量?

对于以上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决定了指标的选 取,决定了问卷的设计.
第五节 命题和假设
第二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博导 安立仁博士
第二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概念 名词、术语 定义 变量 命题和假设 理论 推理 分类
第一节 概念

概念(concept)理解
是人类思惟的产物,是人类进行思惟 的最小单位,通过以“词”的形式表 达。概念是通过抽象化而得到的。 科学概念与一般概念:物理学中的 “力”与一般人理解的“力”是否是 同一个指称? 管理学中的一些概念:客户关系、营 销、管理、控制

构成三要素:


理论的形成过程(P67)

疑难→假设→理论
第六节 理论
疑难:
假设: X→Y(现象) C →D(结果)
理论: C →D →பைடு நூலகம்X → Y
?→Y(现象) C →?(结果)
第七节 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华莱士模型P70

观测→归纳→经验概括→机理解释/理论研究→假设→演绎 (预测) →重新观测

第三节 定义

定义(definition)的界定

是揭示概念和名词所表达的共同属性(即内涵)的逻辑方法。 一般方法


定义的方法

同义词界定 指明法 数学表达式
人是具有思惟能力的动物,动物是“属”概念,“有思惟能力”是 种差 制度(课堂练习):

属加种差界定法



操作性定义:概念的量化定义,一个概念一旦量化定义后,就 可以作为变量使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