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最新5篇)
高中地理论文(最新5篇)高中地理新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倡导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也不尽如人意。
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分享了高中地理论文(最新5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一、地理板书的作用1.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是随着板书的不断呈现和不断更新而转移的。
因此,板书可以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
2.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和“活”化地理板书是以纲目、图表和表格等形式把教学内容概括化和具体化的,并随着教学进程而逐渐呈现、一再更新,而使教学内容活化起来,有利于学生学习。
3.为学生编拟读书提纲做出示范教师的板书是学生编拟学习提纲的范例,学生通过抄写板书,可以逐步学会编拟读书提纲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地理教科书的能力。
二、设计地理教学板书应遵循的原则1.板书设计要体现科学性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是一门具有较强科学性的学科,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地理知识应当是客观的、准确的。
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板书时也应遵循科学性的基本原则,这样的板书才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科学的知识和信息。
此外,板书是学生获得学习内容的渠道之一,因此,教师要保证板书中的字、词、符号等信息准确无误,以免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障碍和困难。
2.板书设计要具有启发性3.板书设计要有整体性4.板书设计要体现艺术性优秀的板书不仅是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直观清晰的,还要能够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学生对乱涂乱画的板书不会有好的印象,更不用谈从板书中获得有效信息了。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文字、图标、表格等形式设计板书,体现出书法美、结构美,展现出艺术性的效果,这样才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三、地理板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从以上论述中,我们知道了地理教学中板书设计的作用和重要性,但是要想设计出优秀的板书,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还要注意一些具体的问题,这样才能使板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几点思考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过去陈旧教学观念、落后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必须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优化地理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将地理教学与心理学理论密切融合起来。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切身体会到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地理教学,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是一条富有成效的新路,这不仅使我和学生的距离拉得更近,而且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加高涨。
学生学习地理受多种因素影响。
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灵活的地理学科技能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内部因素;而教师的合理引导,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外部因素。
所以要想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二者的完美结合。
一、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表明:“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地高于无目的性行为。
目的在教学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具有启动、导向、激励、调节等心理功能”。
从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无论是对地理学习有兴趣的,还是没有兴趣的学生都认为“地理学习目的”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即有兴趣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用,无兴趣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有用,“地理是副科,中考是会考,没意思”。
这对地理教学是一个启示,怎样才能做到既让本来有兴趣的学生保持热情,又让那些没兴趣的学生激发出兴趣,这是我们地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每个新学年的开始,我们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对新生的学法指导,每次参与这项活动的时候,我给新生们谈的并不仅仅是地理的学习方法,更多的是学习地理的意义。
例如,我为他们讲印度洋海啸的时候提到:一位英国的小女孩与家人正在普吉岛度假,看到“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发出咝咝声,就像煎锅一样”。
小女孩凭借所学的地理知识,迅速作出判断:这是海啸即将到来的迹象。
在她的警告下,约100名游客在海啸到达前几分钟撤退,幸免于难学生们听到这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我心想:目的达到了,责任感产生了。
关于地理学习意义的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开学伊始,而是要始终贯穿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高中地理教学探索3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课设计探析3篇…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高中地理教学探索3篇2、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课设计探析3篇3、高中地理教材问题阐释4、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立德树人的渗透5、谈地理信息数据仓库技术应用全文总字数:18566 字篇一:高中地理教学探索3篇高中地理教学探索3篇第一篇: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和推进。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国地理信息技术随着发展不断更新和升级。
地理信息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次,本文对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国高中地理教育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现在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是,信息技术还没有实现在高中阶段很好的融合。
现今,大部分的院校传授的地理信息技术称不上是领先的教法,只能是说运用了数字传输的形式,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
所以,这样的技术是存在缺陷的。
面对这些问题,下文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其应用价值(一)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规律信息技术一来能够被看作是一种规律,如:地球自转、公转规律,均由动态的形式被呈现在学生面前。
另外,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也能将地理现象表现的特性,以及其内部的规律变化很好地展示出来。
其中包含着时空等三维知识。
便于学生形成立体思维去分析地理知识的习惯,完善自己的地理知识整体架构。
(二)地理重难点轻松掌握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地理学科并不是十分具体。
因此它学习起来并不是很好理解。
其要求学生们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给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
那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这也决定了他们在课上吸收知识的程度,倘若其完全依赖教师所讲的教材中的知识。
并不能完全消化自己所学的知识。
而运用信息技术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它能够把相关的知识点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很好地展现出来,紧跟教学的步骤,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高中地理教育作用及地位论文
浅析高中地理教育的作用及地位【摘要】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它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促进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和谐统一及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功能。
【关键词】地理教育作用地位一、地理的教育功能(一)培养爱国情感地理教育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具有独到之处。
在分科制的教育体系中,爱国情感的培养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
地理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使爱国情感的培养具体化。
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去观察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认识它,了解它,进而关心它,与它和谐相处。
使学生从与周围环境、与身边的人相处中,获得爱国情感的亲身体验。
(二)增强全球意识当今,人类的活动空间更广阔,相互联系更紧密,地球也相对“变小”了。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如酸雨、臭氧层空洞、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协商来解决。
因而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合作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现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基础教育中进行全球意识的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而基础地理教育是扩大青年学生眼界的一种有效工具。
这并不是说要在地理课上向他们介绍许许多多的世界各地的知识、信息。
传播这些信息的任务完全可由电视、广播、书刊、报纸等社会媒体来完成。
然而青年学生从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往往是零散的、片面的。
基础地理教育能够做到的是,教给青年学生收集、选择和处理地理信息的方法、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三)进行环境教育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伴生物,环境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占世界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如果每个公民都具有很强的环境意识,那么我国的环境状况将会有很大的改观;反之,如果大部分人,尤其是领导者缺乏环境意识,或环境意识被眼前的利益所淡漠,环境恶化将是不可避免的。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论文7篇范例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论文7篇范例: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积极情感因素的激发一、高中生地理学习情感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不重要,对地理的学习熟视无睹,没太大的兴趣,也不愿意花太多的心思去学习,虽然上课也听讲,但都是应付了事,为考试而听课。
上课容易思想抛锚,积极性不高,状态不佳,东张西望交头接耳。
高中生虽然比初中生高一级,心智上相对更加成熟,但更容易情绪化,常常会因为家庭纠纷、同学纠纷及生活中的不快等影响上课的情绪和心情。
另外,很多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不重要,所以态度不端正,学习被动。
另外,一些学生虽然不是应付了事,知道学习地理的重要性,给自己树立了明确的目标,但也是三分热度,等热度稍退,便开始放松。
还有一部分学生很认真地去学,但是缺乏恒心和毅力,抵抗力不强,当遇上难点而无法解答时,就会产生挫败感,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半途而废。
种种现象分析可得,现在的高中生并非智力水平低下,而是不愿意用心去学。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上课太过于僵硬化,不生动,缺乏情感因素的渗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太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教师要努力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在课堂上情感因素的渗透,弥补学生情感缺失的现象,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激发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情感因素的有效策略(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动机,积极进行情感渗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放松学生的心情,做到融情于景。
此外,教师要亲切和蔼,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性,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还要用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使他们树立自身的积极情感形象,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例如,在采访一位学生时,他说过:“之前地理成绩很差,后来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原因在于地理老师的热情强烈地感染了我,让我倍受鼓舞,在课堂上,让我们勇于思考,调动我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必需有正确的实施途径,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
1.端正教育思想,强化思想教育意识
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最根本的是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思想教育意识。首先,教师要彻底转变过去那种"只教书,不教人"的传统教育观念,真正明确思想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之一,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时刻都不应忘记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其智力,而且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光荣责任。其次,教师要彻底转变那种将思想教育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搞所谓"油水分离"、"穿靴戴帽"、简单说教式的传统教育方法。要采取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方法,在认识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经过自身情感体验,将原有的思想认识转化为新的观念,并且通过实践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将德育,即思想教育,包括思想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首位,作为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首要内容,它是在21世纪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学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和具有广泛联系性的学科。中学地理课的科学内容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中学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文明健康的情趣。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之我见摘要:地理思维是地理素质最本质的东西,只有把握住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能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和“地理味”,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结合,并能在解答问题过程中获取知识,而突破教材涉及范围的水平。
这显然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出新,在进行能力培养思维训练中也要能创造出新的方式,这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尤为重要。
关键词:思维能力地理教学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结构,是学习地理学、应用地理学的基本能力。
地理思维就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考察地理事物或现象,把握其本质,揭示其内部联系,从而达到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
也就是地理事物、现象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
一、地理学不好的因素1.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
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从而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
比如对地方时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没有涉及到偏东的地方到底可以定为几点钟,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计算时间,而我们许多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时间是怎么定出来的,从而产生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障碍,做一些普通一点的题目不难,但对较难的题目就开始头脑迷糊起来了。
2.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h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
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而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
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15篇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1摘要:农村高中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课程改革滞后于城市,农村高中如何成功实施教学成为农村教育当务之急。
本文就如何在农村高中地理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作了一些实践与探讨。
关键词:地理教学主体探究当前地区发展的差异加大,城乡教育的差异也逐渐加大。
农村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传统上称作“副科”的地理学科更是弱势,学生总是反映难记、枯燥。
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单纯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缺乏主动参与,缺乏主体探究性。
也就是说,教育过程,不仅应包括教师的活动,也要包括学生的活动,包括学生对外部世界有目的的改造过程。
目前的农村高中地理教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现状呢?在高考指挥棒仍然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以高考为方向的应试教育一直唱主角,课堂上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缺乏主动参与,缺乏探究学习。
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呢?一、在备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树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理念,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选择与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案。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地位。
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堂内容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如相对现实性的内容就直接将地理画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接触地理;而一些相对理论化的内容,则需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
只有在备课中努力去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
二、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包括众多方面,比如课堂中师生所占时间的比例分配、学生的独立参与程度等等。
1、通过学生自身动手动脑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性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实践空间。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应用…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2、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应用3、高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策略探讨4、高中地理教学全程设计视角分析5、谈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渗透全文总字数:17687 字篇一: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在于将生活和课本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其能够结合生活案例探究地理知识。
生活化教学是符合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要求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在生活中找到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引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或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生活化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地理核心素养基本概述(一)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对地理事物全面、系统、动态认识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了解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对这些因素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做出一定的解释,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1]。
(二)对地区区域有基本了解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应具备分析、解释和预测人地关系区域系统特征的方法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区域人地关系等问题,从而形成基于某个地区实际情况的区域发展概念。
(三)提高地理的实践能力在地理学习中,实践活动包括户外地理调查、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
高中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地理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地理论文篇1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教材中所隐含的心理健康知识,这样就使得高中生只是单纯地学习地理知识,无法通过此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强化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地理老师应该对教学进行重新认识,深入挖掘教材中潜藏的心理健康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地理教学相结合,以此来实现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高中地理老师想要在地理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么首先老师就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老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老师的思想观念对其教学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老师具备了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之后,老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就会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反之,老师则会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因此,老师要从自身入手,树立心理健康理念。
其次,老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进行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学生具有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之后,就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对其中的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挖掘,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地理学习成绩,同时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比如说,当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地球上的水》这一课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知识讲解,一方面是讲解地理知识,对地球上的水资源组成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地表水、地下水的区别,之后老师可以通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一思想的引入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水的重要性,然后渗透节约用水的观念,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以教材为基础挖掘心理教育知识老师想要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地理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以教材为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意识培养论文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地理新课程改革也在逐步进入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以及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与试用,正在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
但是在当前的课堂中,占据主导思想的仍然是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仍是过分强调地理教材的重要性,而其他课程资源并没有给予相当的关注,开发其他课程资源的教育理念和作用,尤其是对“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价值没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1 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相对于专业素养或科学素养而言,并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定义,但其内涵大体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指掌握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程度;二是指通过文化传承、环境熏陶、个人体悟,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成为个体生命人格的一种内在品质,是在一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渗透的一种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
人文素养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几门人文学科知识,而是对各种人文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是生长人文精神的土壤。
人文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的思维方式、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全的人格品质、高尚的道德与合作精神等,人文素养的培育离不开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历史和文化教育,离不开以陶情怡性为主的文学、艺术教育,离不开以培养法制和民主精神为主的公民教育,离不开以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境界为主的各种门类的人文教育。
2 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我国中学地理课程资源还是过度强调地球仪、地图等传统教学工具,课程资源的开发缺少层次性,样式还是比较少。
而且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深度不够,缺少课程资源开发的连贯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有效的窜联整个教学活动。
主要表现在:对于已经开发应用的地理课程资源来看,开发应用的主要是些文本性资源,而且有些资源与地理学科有些偏离,没有与地理学科新进展同步,略显滞后,再者就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缺少学生体验地理过程这一环节;对于形式多样的地理课程资源的载体,并没有充分利用,开发的主体也比较单一,主要以地理教师为主,对于其他开发的主体如学生、学生家长等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导致开发的高中地理课程资源枯燥乏味、参与度不够,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已开发与应用的地理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也主要是以校内为主,没有从更大空间范围去拓展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例如博物馆等社会性校外课程资源,而对于民俗文化等校外地理课程资源更是缺乏深度开发,有的学校甚至不开发。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
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第二篇: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第三篇:关于____年深圳市地理教育教学论文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第五篇: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论文)正文第一篇:地理教育教学论文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摘要:着重探讨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改善中学地理所面临的现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地理科学素质的提高。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
可审视目前中学的地理学习,存在的问题颇多。
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围绕老师的教转,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听得多,独立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少,兴趣低。
针对目前教学现状和新课改要求,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增加的同时,良好的道德品质观念、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与发展。
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呢?首先,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就像种子,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适宜的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和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教师就是要去营造这样的氛围,一种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
科学实验和人们的生活体验证明,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能发挥其最佳水平。
地理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课堂,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他的看法和想法,要学会去理解别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不应该是讥笑;要学会去帮助别人更正错误,而不应该撒手不管,更不要取笑别人。
并且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老师要做到尊重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
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地理课上学生动起来了,思维活跃起来了,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地理的论文
地理的论文•相关推荐关于地理的论文(通用14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地理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的论文篇1摘要: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认识不正确、学习不科学、依赖性强等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笔者主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思维和提高学习效益等措施,进而改善高中地理教学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学习思维多元化地球知识高中地理是一门认知地球科学的重要学科,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进展却并不怎么顺利。
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学生普遍的感到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广泛、学习的难度较大。
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时所反映出的状况非常的不理想,因此,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学习现状和遇到的典型问题1、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一直以来都因为所占的分数比例比较小而长期被学生轻视,大多学生都把地理学科看成一门不重要的学科,并且在高中的学习当中也继续漠视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思想是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再加上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难度较大,导致了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中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畏惧地理学科的学习。
高中地理结合了理科和文科的特点,不再像初中地理只需要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够考一个不错的分数,而是更加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不再是一门纯粹的文科学科,而很多学生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许多学生以为只要通过不断的记忆就可以学好高中地理,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学生对基础的地理知识背的滚瓜烂熟,而在考试当中却不知道该如何做题。
因为高中地理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让很多的学生感觉到自身的努力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回报,进而对地理学科产生厌倦感,有的甚至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3、学科思维差。
高中地理素质教育思考与论文
高中地理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素质教育”的特点在于:回归教育本质,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获取新知、学以致用、灵活创新的能力,关注学生国民素质的提高;同时在评价体制上更多元化、人性化,关注教育对学生人生的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地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本学科在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优势。
一方面,高中地理是文理交叉的边缘学科,从而形成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风格:另一方面,中学地理新教材的内容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社会实践性。
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供了学科前提。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本学科特点,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评价体制,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更新现代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不但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身心素质和动手能力。
因而,在地理教育中必须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深刻理解高分低能型人才不是真正的人才。
只有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育观和人才观,重视知识传授、品德素质、能力素质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真谛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源。
二、重新认识高中地理教材,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地理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生存的环境。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与环境互相作用,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我们的教材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
这就要求一线地理教师不能满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记忆经验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积极探究事物形成过程的好习惯,尝试利于现代信息技术,把高中地理课上的有声有色。
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把多媒体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使文字、声音、图画走进课堂,让整个课堂更加生动、直观、有亮点。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论新时期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论新时期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
如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
中学地理教学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呢?我认为:一、首先应该明确一般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困难1.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
2.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图若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
这样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课堂上的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
4.地理教学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习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一般情况下45分钟内不易完成任务。
5.地理教学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同时还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产发展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
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多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多了解各具体国家生产建设的发展状况非常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这就妨碍了学生认知过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
6.地理教学中我国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丰富,素材多,但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少。
一般情况下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德育任务。
7.地理教学在中学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之目前高考取消地理考试,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
地理教学如要正常进行亟需一种既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用时少,收效大的教学手段。
二、地理教学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学中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把电化教学运用于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规律,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探索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以地理教学内容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地理教学;思想政治;高中教育引言:高中地理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和道德因素,其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在地理教学中凸显高中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该既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洋流》这一课时,可以导入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部分片段,让学生思考少年派是如何回到陆地的。
这样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展开谈论,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在课堂讨论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探究探究极具典型和重点的问题,并且十分注重每一名学生的参与度,让其在自己小组中积极发言,并不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语言表达能力,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在将思想政治融入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例如:教师在讲解“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抽象的大气运动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
教师在讲解热力环流的时候,现场利用自己的手机连通多媒体后,将自己手机里的一款软件向学生展示世界大气运动方向,使得学生能够直观观察到全球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可以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尺度大小。
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策略
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策略发布时间:2023-03-23T14:44:39.848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3年2月作者:汪辉[导读] 课程思政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
高中地理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载体。
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策略,旨在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更好的落实。
汪辉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摘要】课程思政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
高中地理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载体。
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策略,旨在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更好的落实。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政教育;渗透策略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3)2-007-01课程思政是当前高中学科教学中非常流行的新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作为地理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合理有效地吸收和把握,另一方面,除了要有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案例也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把握,通过渗透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高中地理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再加上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在适当的课题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使得这一观念更加根深蒂固,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1.实现学生个人价值本世纪初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试图改变传统课程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和灌输的倾向,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进一步探讨学生的价值观培养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个体不断构建自身的价值观体系。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探究发布时间:2021-10-22T05:21:40.938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16期作者:张夏夏[导读] 课程思政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
张夏夏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中学摘要:课程思政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
高中地理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载体。
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策略,旨在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更好的落实。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中地理;实施路径思政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成员施加影响,使其形成社会发展所需的思想品德。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因此,在新时期思政教育肩负着为我国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中学地理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是开展思政教育的绝佳载体。
若教师能善用这些思政教育资源,将其有机融入地理教学中,必将促成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1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活课堂思政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教育部也强调要发挥各类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应以思政元素的挖掘应用为切入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关键。
因此,在地理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能否发挥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如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有关“何时蓝天常在”的探究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发挥主导作用,使课堂探究活动真正“活”起来,可将空气污染防治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向学生渗透“生态文明”的思政理念;指导学生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时间选择,深刻认识我国在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加强环保制度建设及落实等方面体现的大国应有的责任担当;教师还可让学生积极主动加入“蓝天”行动计划,为建设美丽家园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学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和具有广泛联系性的学科。
中学地理课的科学内容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
通过中学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文明健康的情趣。
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职业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结合高中学生的思想实际,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世界观教育、国际主义和全球观念教育三个部分。
但它们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时很难完全划分开来。
一、建立多层次目标体系
高中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目标可从观念、情感、意志行为三个方面衡量,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和特点,高中地理新教材注重深化人地关系,反映社会发展需要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依据新大纲的要求,其目标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进行国情教育。
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人口等方面
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其树立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和信心。
地理作为一门科学,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从自然与人文等诸多地理要素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证。
所以,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
从地理角度认识国情,即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我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状况。
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反映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关系,及如何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等问题。
在国情教育中,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外,坚持以知国—爱国—报国为教学目标的正面教育,讲清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通过教育活动,逐步把学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责任感,铸造他们的报国志。
2.在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思想教育的思想基础和方法。
认识人类、资源、环境、社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能够更好地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
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观点的教育: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陆地环境的物质组成”、“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等;运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联系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
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工业、农业、交通和商业的区位选择”、“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发展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气象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工业、农业、交通、商贸、旅游等的发展”、“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
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画龙点睛,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地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必需有正确的实施途径,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
1.端正教育思想,强化思想教育意识。
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最根本的是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思想教育意识。
首先,教师要彻底转变过去那种“只教书,不教人”的传统教育观念,真正明确思想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之一,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时刻都不应忘记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其智力,而且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光荣责任。
其次,教师要彻底转变那种将思想教育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搞所谓“油水分离”、“穿靴戴帽”、简单说教式的传统教育方法。
要采取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方法,在认识的基础上强
调学生经过自身情感体验,将原有的思想认识转化为新的观念,并且通过实践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做到课上与课下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学科思想教育同学校德育不同,它要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教育。
课堂教学是中学各学科教学的基本形式,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思想教育,能够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完整的内容,也能够保证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体现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又可以体现学科的特点。
因此,课堂教学是高中地理学科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地理教师要善于把思想教育同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以及智能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恰当地选择思想教育结合点,适时适度、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
3.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促进观念的形成和情感的不断加深。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投影、录相、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有着直观、生动、形象和感人致深等优点,因而它们不仅有利于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有利于智能的培养,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在今天强调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情况下,它可以起到“请进来”解决学生不易“走出去”的难题。
因此,充分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这对于加速和完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促进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爱国主义情感的不断加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种
教学手段可以随堂进行,也可以专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