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复习与巩固_提高 - 副本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复习及练习(有答案)非常详细

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复习及练习(有答案)非常详细

必修二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更》复习一、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更 ⑵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 计算公式:v=Δc/Δt (υ:平均速率,Δc :浓度变更,Δt :时间)单位:mol/(L •s )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化学反应速率 意义: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物理量 表达式:v = △c/△t 【单位:mol/(L ·min)或mol/(L ·s) 】 简洁计算: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浓度变更量之比 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结构的性质 外因 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加快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温度:上升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催化剂:运用催化剂可以改变更学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固体的表面积、光、超声波、溶剂压强(气体): 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化学反应限度: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故化学反应都有肯定的限度;可逆反应的限度以到达化学平衡状态为止。

在肯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组分浓度不再变更时,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定义:化学平衡状态:肯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变更,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等:υ(正)=υ(逆)≠0定: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更变:假如外界条件的变更,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3)化学平衡必需是可逆反应在肯定条件下建立的,不同的条件将建立不同的化学平衡状态;通过反应条件的限制,可以变更或稳定反应速率,可以使可逆反应朝着有利于人们须要的方向进行,这对于化学反应的利用和限制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中考必备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中考必备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中考必备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学化学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规律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中考必备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点和示例。

一、热力学基础知识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规律的科学。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热力学进行分析。

下面是一些基础的热力学术语和概念:1. 系统与周围:在热力学中,研究对象称为系统,而与系统发生能量交换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称为周围。

2. 热与功:热力学中的能量可以分为热和功两部分。

热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而功是由于力的作用引起的能量传递。

3. 焓变: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焓变(ΔH)来表示。

焓变为正表示吸热反应,为负表示放热反应。

二、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根据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不同,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能量,使周围温度升高的反应。

典型的放热反应是燃烧反应,例如燃烧中的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吸收周围的能量,使周围温度降低的反应。

典型的吸热反应是物质的融化和蒸发过程,例如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三、放热反应的实例1. 酸碱中和反应: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是一种放热反应,其中释放的能量通常以热量的形式体现出来。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 ΔH这个方程式中的ΔH表示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一般情况下,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而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

例如,铁的氧化反应如下:4Fe(s) + 3O2(g) → 2Fe2O3(s) + ΔH四、吸热反应的实例1. 融化反应:融化反应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吸收热量的过程。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复习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复习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钾溶液,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不变B.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D(g),保持恒温恒容,充入气体He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达到平衡的标志可以是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D.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生成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产率答案:D【详解】A.镁与稀盐酸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钾溶液,盐酸的浓度变稀,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变小,故A错误;B.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D(g),保持恒温恒容,充入气体He增大压强,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C.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保持不变,达到平衡的标志不可以是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故C错误;D.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相对保持不变,外界条件不变,平衡不移动,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生成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产率,故D正确;故选D。

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s)B.v(B)=0.3mol/(L·s)C.v(C)=0.8mol/(L·s)D.v(D)=1mol/(L·s)答案:B【分析】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转化为同一种物质。

为便于比较,我们将各物质表示的速率都转化为C物质表示的速率。

【详解】A.v(A)=0.5mol/(L·s),v(C)=0.75mol/(L·s);B.v(B)=0.3mol/(L·s),v(C)=0.9mol/(L·s);C.v(C)=0.8mol/(L·s);D.v(D)=1mol/(L·s),v(C)=0.75mol/(L·s);比较以上数据可以看出,v(C)=0.9mol/(L·s)时反应速率最快,故选B。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常见的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热的定义与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焓变的概念与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盖斯定律的内容与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能源的分类与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类型11 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这种能量变化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11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12 放热反应则是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定义21 吸热反应:当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时,反应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才能进行,这种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211 例如,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22 放热反应: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过程中会有多余的能量以热能等形式释放出来,这样的反应被称为放热反应。

221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3、常见的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举例31 常见的吸热反应包括:311 大多数分解反应,如氯化铵受热分解。

312 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的反应。

313 以氢气、一氧化碳、碳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32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321 所有的燃烧反应,如甲烷的燃烧。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节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节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化 学
①钠投入水中 ②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③食物腐烂 ④炸药爆炸 ⑤氢气在氯 指
气中燃烧
⑥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⑦碳与水蒸气制取水煤气(CO和H2)

导 生
硫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 ⑨氦气球受热爆炸

(1)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①__③__④__⑤__⑥__⑧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②__⑦__。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极一定作负极的思维定势。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问题1-4】原电池中正负极和总反应之间是什么关系?试着写出Zn-Cu(稀 H2SO4)原电池的正负极和总反应式。
负极反应 + 正极反应 = 总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的理论模型
【评价反馈练习2】 铝—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溶液是 KOH溶液,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试完成下列问题: ①通入空气的电极是_正__(填“正”或“负”)极。 ②Al电极上发生_氧__化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③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4_A_l_+_3_O_2_+_4_O__H_-_=_4_A_l_O__2-_+_2_H_2_O____(写离子方程式)。
D.单位时间内生成2a mol NH3,同时消耗a mol N2
2NH3(g)(条件忽
本章小结
知识线
化学能 与热能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化学能 与电能
原电池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状态
思维模型
能量守恒思想 氧化还原恒思想 化学平衡思想
核心素养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电化学知识》高考复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电化学知识》高考复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纲要第一单元《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除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据此化学反应可分为:二、重要概念1、反应热:当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的温度相同,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2、焓:物质内部所具有的能量。

焓是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物质具有确定的焓值,但目前人们无法求得,只能判断其相对值。

3、焓变:指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

焓变:△H =H 产物-H 反应物。

单位:kJ ·mol -1。

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在等压条件下,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的形式,没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这时的前后焓变即为反应热。

否则,焓变就可能还包含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如光、电、波等。

一般说:反应热=焓变=△H4、燃烧热:25℃,101KPa 时,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燃烧热。

一般:C→CO 2(g ),H→H 2O (l ),S→SO 2(g ),N→N 2(g )*苏教版中“标准燃烧热”:指25℃,101KPa 下,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的反应热。

或在标准态下,298K 时,1mol 物质完全燃烧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焓..... 另:写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可燃物都以1mol 为系数,其他可以是分数。

5、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中和反应,生成1mol H 2O 时的反应热。

注意:①强酸和强碱中和热:H +(aq)+OH -(aq)=H 2O(l);△H =-57.3kJ/mol :。

②弱酸弱碱的中和反应,放出的热会低于57.3 kJ/mol 。

③浓酸、浓碱反应,会受到稀释溶解放热的影响 三、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注意:a.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如s 、l 、g 、aq 等。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班级 姓名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生成过程。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

任何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①放出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②吸收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或者放热。

3、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④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自然氧化(如食物腐败)。

常见的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②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

①锌片(负极反应):22Zn e Zn -+-=,发生氧化反应;铜片(正极反应):222H e H +-+=↑,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Zn 2++H 2↑②该装置中,电子由锌片出发,通过导线到铜片,电流由铜片出发,经过导线到锌片。

③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的原电池中,一般比较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本身不反应!)。

⑤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常以mol/L 为单位,时间常以min 或s 为单位。

《化学键_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

《化学键_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

6、下列变化没有破坏化学键的是 (①④) ①干冰汽化 ②氯化氢溶于水 ③食盐晶体熔化 ④碘的升华 ⑤Na2O2和水反应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吸收能量E1
旧化学键断裂
反应物
新化学键形成
生成物
释放能量E2 E1 > E2 E1 < E2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能 量
反应物总能量
释放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复习
本节主要复习内容: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二、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三、化学反应的利用(物质的制备、 原电池)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1、 相邻 原子间的 强 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 离子键 ——阴阳离子间通过 静电作用形 2、化学键
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 ——原子间通过 共用电子对形 成的化学键
4、一套完整的制取氯气的装置
发生装置 除杂装置
收集 装置
尾气处 理装置
1.实验室制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②缓缓加热,加 快反应使气体均匀逸出 ③在烧瓶中加入二氧化 锰粉末 ④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再缓缓滴 入烧瓶中 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尾气导 入吸收试剂中 下列各步骤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D )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
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反应物X和Y的总能量一定小于生成物M和N的总能量
2、氢气与氮气的反应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在反 应过程中,破坏1 molH2 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 N2 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2 kJ, 形成1 molNH3 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 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C) A. 3Q1+Q2 > 2Q3 B. Q1+Q2 > Q3 C. 3Q1+Q2 < 2Q3 D. Q1+Q2 < Q3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提高培优)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提高培优)

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向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NH 3和0.5molO 2发生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

2min 后,NO 的浓度为0.06mol·L -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2min 末,用NO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6mol·L -1·min -1B .2min 末,NH 3的浓度为0.14mol·L -1C .0~2min 内,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24gD .0~2min 内,O 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15mol2.5.6 g 铁粉与100 mL 1mol/L 的稀盐酸反应时,为了使反应平缓进行且不改变H 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NaOH 溶液 ②改用200mL 0.5mol/L 的盐酸 ③加NaCl 溶液 ④CuSO 4固体 ⑤加CH 3COONa 固体 ⑥加NH 4Cl 固体 A .②③⑤ B .②⑤⑥C .①②⑥D .①②⑤3.反应2NO 2(g)O 2(g)+2NO(g),一定条件下,将NO 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 .O 2和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 .每消耗2molNO 2的同时生成2molNO4.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Zn 反应,若最终Zn 完全溶解且得到的H 2的质量相等。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 B .整个反应阶段的平均速率: 醋酸>盐酸 C .反应起始的速率:醋酸<盐酸D .参加反应的Zn 质量:醋酸>盐酸5.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3B(g)2C(g)D(g)++,经2min 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 反应了1.2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充入2N (不参与反应)使压强增大可加快反应速率B .0~2min 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4mol L min --⋅⋅C .平衡状态时,B 、C 的反应速率相等D .0~2min 内,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2mol L min --⋅⋅ 6.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图示的是A.由Zn和稀H2SO4制氢气B.甲烷的燃烧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搅拌D.氧化钙和水反应7.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B.甲烷的燃烧热ΔH=-890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 kJ·mol-1C.已知:S(s)+O2(g)=SO2(g)ΔH1=-Q1 kJ·mol-1,S(g)+O2(g)=SO2(g)ΔH2=-Q2 kJ·moI-1,则Q1<Q2D.已知常温常压下:HCl(aq)+NaOH(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则有: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ΔH=-114.6 kJ·mol-18.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

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
*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 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失电子的反应→氧化反应→负极 得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正极
化学平衡的标志:ひ正=ひ逆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应 速 率
ひ正 ひ’正=ひ’逆
ひ逆
反应时间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等、动、定、变。
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等:ひ(正)=ひ(逆) (是化学平衡状态 的本质)。 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还在不断进 行,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
练习:2L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如下反应:
3X(g) +Y(g) = nZ(g) + 2W(g),开始投入一定
量的X和Y ,5min时生成0.2molW,同时测得以Z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3mol/
(L·min),则n值为 ( )
A.1
B. 2
C.3
D. 4
统一单位后,分别除以方程式中对应的系数 2.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 反应速率为:
= △n △t V
浓度常用mol.L-1,时间常用s,min。
3 、单位: mol/(L·min)或mol/(L·s)
4 、ひ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5 、对某一反应而言:
m (g ) A n(g B ) p(g c ) q(D g )
ひ(A)∶ひ(B)∶ひ(C)∶ひ(D) = m∶n∶p∶q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 课

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单元第讲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单元第讲化学反应与能量
焓变的大小
ΔH<0
ΔH>0
*
续表
区别类型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图示
实例
①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跟酸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
①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②以C、H2、CO为还原剂的许多氧化还原反应;③多数分解反应
*
如果一个反应的焓变 ,则 其逆反应的ΔH′=-akJ·mol-1。例如:2H2(g)+O2(g) 2H2O(l)ΔH=akJ· mol-1,2H2O(l) 2H2(g)+O2(g)ΔH′=-a kJ·mol-1,H2(g)+ O2(g) H2O(l) ΔH= kJ·mol-1。
ΔH
kJ·mol-1
吸收
2.热化学方程式是能够表示 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意的问题有:①要标明反应条件(25 ℃和101 kPa时可不标);②要标明物质的状态;③要标出焓变并与反应系数相对应。 3.25 ℃和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能源是指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柴草等,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这种能源面临的问题是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会枯竭。
ΔH
不用标明
必须标明其大小与单位
物质状态
不用标明
必须标明
*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要注明温度、压强等条件,如未注明,指25 ℃、101 kPa。
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ΔH>0,单位是 kJ·mol-1。
反应的热量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有关。热反应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型。常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水溶液则用“aq”表示。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用化学符号、化学式和化学 方程式表示。
二、化学反应热力学
1
焓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2
焓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
能量变化的物理量。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4
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了能量转化过程的 方向性,即自然界中能量转化总是朝着
熵增的方向进行。
热力学基础知识
热力学研究能量转化的规律,包括焓、 熵、自由能等概念。
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具体的反应步骤和中间 产物的生成及消失过程。
四、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焓变
化学反应焓变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 能量变化量。
化学反应自由能变
化学反应自由能变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可利 用的能量变化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学反应熵变
化学反应熵变是描述化学反应中气体分子无序程 度的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ppt课件
一、化学反应基础知识
化学反应的定义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原子组合方式或化 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 应和双替反应等不同类型。
化学反应的条件
化学反应需要适当的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 等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即能量 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 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三、化学反应动力学
动力学基础知识
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包括反应速 率的测定和影响因素等。
反应速率的测定
反应速率可根据反应物消失的速度或生成物形成的 速度来测定。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知识复习ppt 人教课标版

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知识复习ppt 人教课标版

(07年高考理综上海卷· 47)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 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 电池汽车倍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 的优点包括 A ①原料来源广 ②易燃烧、热值高 ③储存方便 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五、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1.计算方法: ①热化学方程式系数可以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但 同时ΔH也要响应的变大或缩小。 ②对于正、逆两个相反方向的反应,ΔH的数值相等, 符号相反。 ③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一般不超过 三个)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ΔH(含“+”、“-”)相 加或相减,得到所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08年上海化学· 17)已知: H2(g)+F2(g)→2HF(g)+270 kJ,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 收270 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 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 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 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联系
放热反应 △H﹤0
吸热反应 △H﹥0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 之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1、对于一个放热反应,已知产物的总能量为 70KJ,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可能是( D) A、20KJ B、30KJ C、70KJ D、80KJ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 量的是 A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复习提纲课件第二册高一第二册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复习提纲课件第二册高一第二册化学课件
(2)1 mol N2 与 3 mol H2 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2346 kJ-2253 kJ=93 kJ,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1 mol N2 和 3 mol H2 不能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NH3,因此放出的热量小于 93 kJ。
12/7/2共十八页。
[批注点拨]
12/7/2021
第十四页,共十八页。
[解析] (1)根据加入 0.3 mol A,图像中 c(A)为 0.15 mol·L-1,可知容器
的体积为 2 L。
(2)t0~t1 阶段 C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 0.11 mol·L-1-0.05 mol·L-1=
12/7/2021
第十二页,共十八页。
(1)密闭容器的体积是________L。 (2)若 t1=15 s,则 t0~t1 阶段以 C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为 v(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 的起始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写出方程式为
3A(g) B(g)+2C(g)。 12/7/2021
第十五页,共十八页。
(4)根据反应方程式 3A(g) B(g)+2C(g)知,B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是 C 的一半,故 B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是12×0.06 mol·L-1×2 L=0.06 mol, 由图知,平衡时 n(B)=0.05 mol·L-1×2 L=0.1 mol,因此 B 的起始物质的 量是 0.1 mol-0.06 mol=0.04 mol。

知识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解说 - 《化学反响与能量》全章复习与稳固 - 基础全章复习与稳固审稿:张灿丽责编:宋杰【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反响中能量转变的原由和常有的能量转变形式;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认识中和热、焚烧热的观点,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4、知道盖斯定律,能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响热的简单计算;认识反响热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知识网络】1、知识构造2、知识联系【重点梳理】重点一、反响热及焚烧热、中和热等观点1、反响热: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响在必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响所开释或汲取的热量为该反响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2、焚烧热(1)观点:在 101kPa 时,1mol 物质焚烧生成稳固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焚烧热。

焚烧热的单位一般用 kJ/mol 表示。

(2)表示的意义:比如 C 的焚烧热为 393.5kJ/mol,表示在 101kPa 时, 1molC 完整焚烧放出 393.5kJ 的热量。

重点解说:①规定是在 101 kPa 压强下测出热量。

书中供给的焚烧热数据都是在101kPa 下测定出来的。

由于压强不一样,反响热有所不一样。

②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这样才有可比性)。

所以,表示可燃物的焚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 1,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比如, C8H 18的焚烧热为 5518kJ/mol,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则为C8H(l)+O(g)= 8CO2(g)+9H2O(l)△H=-1825518kJ/molC→ CO2、H③ 规定生成物为稳固的氧化物.比如→H2O(l)、S→SO2 等。

C(s)+ O2(g)=CO(g)△H= -110.5kJ/molC(s)+O2(g)=CO 2(g)△H= -393.5kJ/molC 的焚烧热为393.5kJ/mol 而不是 110.5kJ/mol。

④表达焚烧热时,用正当,在热化学方程式顶用△ H 表示时取负值。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清单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清单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1 化学反应与热能一.化学反应与热能的转化化石燃料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除了燃烧,其它化学反应也伴随着放热或吸热现象。

1.两条基本规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经和能量的形式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2.化学反应一定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

3.化学能与热能的实验探究4.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上把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大多数的化合反应;(CO2+C高温2CO为吸热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置换出氢气;⑤缓慢的氧化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②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③以C、CO、H2为还原剂一些高温反应:CO2+C高温2CO ;C+H2O高温CO+H2④盐类的水解【注意】有热量放出未必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必须是化学变化。

反应条件与热量变化没有必然的关系,既需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键与能量的关系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释放能量。

(2)键能:标况下,将1mol气态分子AB断裂成理想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单位(KJ·mol-1)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

则:吸收总能量为:436+243=679KJ释放总能量为:431×2=862KJ反应中放出的热量:862-679=183KJ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整理与提升(复习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整理与提升(复习课件)

PART
05 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PART
06 会判断化学平衡的状态.
PART
07 会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
1.化学能与热能
归纳整理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
➢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大小判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 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
u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活泼性较强的金属 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电子流向
电子流出极
电子流入极
离子移 动方向
阴离子移向的极
阳离子移向的极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反应现象
溶解的极
增重或有气泡放出的极
电极反应式 还原剂-ne-===氧化产物
氧化剂+ne-===还原产物
对点训练1:
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整合复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认识模型
知识体系:化学的速率与限度
学习 目标
PART
01
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方法
会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会正确书
PART
02 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PART
03
根据原电池原理,会分析新型化学电池
PART
04
会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
解析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归纳整理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原电池的构成: 原电池是由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构成的闭合回路,也就是说原电
池的构造是:①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回路,④存在自发的 氧化还原反应。如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复习与巩固(提高)编稿:张灿丽审稿:曹玉婷【学习目标】1、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3、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化学反应限度。

【知识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化学能与热能要点诠释: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其中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的关系: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吸热反应)。

3.反应中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2)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2NH 4Cl =BaCl 2+2NH 3↑+10H 2O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3)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要点二、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要点诠释:(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②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③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 -=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 -=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 、Ca 、Na 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 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 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遵循能量守恒原理①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a.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b.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c.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②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腐蚀。

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只要求了解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和其用途)要点诠释:(1)干电池(一次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

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

(2)充电电池(二次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

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3)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

要点三、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要点诠释:(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c Bt∆∆=()n BV t∆∙∆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a.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b.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要点诠释:(1)化学平衡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

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反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

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v(正方向)=v A(逆方向)或n A(消耗)=n 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A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g)+yB(g)zC(g),x+y≠z。

【典型例题】类型一: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问题例1、在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我们通常做下面的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或三合板)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个或三个以上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说明该反应吸热?(要求答出两种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即使不“结冰”,提起烧杯的时候,发现烧杯与玻璃片也“粘在一起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用简单的方法说明烧杯与玻璃片之间是因为“结冰”而粘在一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NH4Cl+Ba(OH)2·8H2O===BaCl2+2NH3·H2O+8H2O(2)使反应物迅速混合而充分反应,使温度迅速下降(3)①药品用量太小②Ba(OH)2·8H2O晶体研成粉末,反应太慢③没有立即迅速搅拌④环境温度太高⑤玻璃片上加水太多⑥氢氧化钡晶体失水(4)①用皮肤感受,感觉很凉;②用温度计来检验,发现温度降低。

(5)因为水排开了烧杯底部与玻璃片之间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和玻璃片粘在了一起(6)看烧杯和玻璃片之间是否能够发生相对滑动,若不能,则是由于结冰而粘在一起【解析】本题是教材实验的拓展探究,对实验成败的关键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跨知识也进行了综合考查。

要想证明该反应吸热,不一定要通过“结冰”现象,还可以是“人的感觉”、“温度计”等,但是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让反应快速进行,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体系温度得到明显的下降。

通过“结冰”现象推断反应吸热时,容易出现一个假象,因为即使在不结冰的情况下,由于水排开了烧杯底部与玻璃片之间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和玻璃片也可能粘在一起,当然这种假象可以通过烧杯和玻璃片之间是否能够发生相对滑动来验证,如果是大气压的作用,它们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如果是结冰的原因,它们之间不能发生相对滑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