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控制论对传播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传播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传播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传播学基础绪论传播学概说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20世纪40年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传播学才应运而生,因为这时传播学的诞生才有了水到渠成的条件。

从主观条件看,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

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结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飞速发展并且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科学,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这样,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科学认识成为可能。

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为突出。

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传播功能的高度重视。

学科背景与媒介背景的结合,就顺理成章的催生出了传播学。

但传播学的诞生地是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媒介等方面的条件使传播学应运而生。

政治因素:美国政治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总统大选,而选票直接关系一个人的政治命运,那么,准确地把握公众心理、有效的运用传播技巧、深入的了解媒介的特性,从而进行富有成效的传播,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拉扎斯菲尔德的“二级传播”理论,就是在研究大选中传播活动时归纳总结出来的,美国的政治家都通过媒介来引导舆论。

经济因素:美国经济属于纯粹的市场经济模式,这也是传播学产生的根本条件。

为争夺市场,美国的经济活动必须在注重质量的同时注重广告宣传。

这样就产生了公关部、广告部,进而需要公关学、广告学理论来指导传播行为,公关学、广告学又直接或间接推动了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军事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霍夫兰在“二战”中对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研究,为传播学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媒介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基础上,建成了全世界最发达的大众传播事业。

它的报纸的发行书、电视机的普及率等指标,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美国20世纪大众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则为传播学的创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传播学的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事实:1946年,拉斯韦尔等人编著的《宣传·传播·舆论》一书,首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传播的5W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的《大众传播学》,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此前有关传播(主要是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

传播学复习要点

传播学复习要点

传播学复习要点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自于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团队精神涉及组织传播•生活中最常见的是人际传播•关键词:理论-----概念-------信息•传播的是信息,到处都是传播•信息是能够消除或者减少事物不确定性的一种东西,给我们的信息越多,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就越全面和丰富,不确定性就越少。

•信息科学的观点: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以及对这种方式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它和物质能量一起,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资源。

信息是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

•什么是传播?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会传播: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传者受者•在不同的传播模式和传播过程中,反馈有强有弱。

传受双方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对同一套符号系统的相同的理解•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一种系统。

•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

人类的传播活动与其他活动密不可分•传播是信息从信源出发经由媒介到达信宿的过程。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传播的类型:二分法----亲身传播,大众传播•五分法----人内(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受众广泛、分散、彼此孤立,很难用人口统计学上的特征来说明;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传播内容公开;反馈延时、低效、不充分。

新闻联播网络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大众传播是社会的耳目,它为社会提供作出决断的途径,它为社会提供认识自身的集体声音,它是传达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源泉。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的研究焦点:人以及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

•传播学的定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开放性系统、是各种子系统相互联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具有双重偶然性、能够自我创造和自我完善。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十章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一、名词解释1.反馈答:反馈是指在控制论中,通过有关一个系统过去行为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的未来行为。

因此,它是借助于重新插入一个系统的过去行为的结果来控制该系统的一个手段。

在一个传播系统中,反馈是一个接受者对于信源从前信息的回应,表明它的效果。

2.诺伯特·维纳答:诺伯特·维纳是美国最著名的数学家,控制论之父,和香农一起发明了有关信息的熵度量法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和香农一起开创信息论的工作。

维纳的理论对于传播学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由互动论的传播学者所组成的帕洛阿尔托学派具有重要的影响。

维纳的代表作有《数学原理》、《控制论》,还有控制论的通俗读本畅销书《人类对人的使用:控制论和社会》,维纳的理论在若干方面对传播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控制论答:控制论是20世纪初由诺伯特·维纳提出的重要理论,是关于自我控制系统的理论,它以“反馈”概念为依据,其定义是通过关于一个系统以往运行情况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的未来行为。

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已被有效地应用于广泛的跨学科的适用领域:大脑功能和神经生理学、人工智能、工厂自动化、假肢和国际传播。

4.受众[复旦大学2012.2007~2008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研;华中师大2005年研]答:受众是指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

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例如书籍或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或电影、电视的观众等。

传播学家克劳斯认为,受众按其规模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①特定国家或地区内能够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这是最大规模的受众;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着定期接触的人,如报纸的定期读者或电视节目的稳定观众;③不但接触了媒介内容而且也在态度或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对传媒而言这部分人属于有效受众,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实质性的传播效果。

传播学的流派

传播学的流派

传播学学术流派的构成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借鉴三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发展至今,传播学研究可以划分为三大基础学派:控制论学派、经验功能学派和结构主义符号学派。

控制论学派看重人机交流的理性功能设计,经验功能学派出于既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考察对大众的劝说和暗示,结构主义符号学则探索符号—认识—权力之间的相互运作。

一、经验功能学派:把媒介看成现代民主的新工具和社会调整的决定性机制,从而成为一种鼓吹西方社会制度价值和现存事物状态的再生产的理论,被称为“管理研究”。

注重定量分析,主要采用田野调查、实验室观察等方式进行研究。

以美国的研究为代表,强调传播媒介及结构只是众多单元之一。

它们与社会上其它单元如政治及经济系统,各为自身的利益而联盟或抗争。

传媒因应不同的社会条件及状况而发挥不同的功能。

认为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没有一个社会单元可独占所有资源或权力。

有些时候政治系统可能占优,但有时经济作用却是最重要的。

多元社会的特征是出现众多不同的利益团体,其中包括传媒。

这些团体在争取自己利益之时,形成一个包容、协商及自由的社会。

在多元社会里,传媒并非单单是统治者的工具,它们也有其它的功能。

“媒介效果”的研究是这个学派的中心课题。

功能分析学派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学研究分为控制研究(who)、内容研究(what)、媒介分析(in which channel)、受众研究(to whom)和效果研究(with what effect)五个领域,其中,又以效果研究为重中之重。

1、控制研究:(1)把关人研究(2)施拉姆等人《报刊的四种理论》,大力宣扬“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2、内容研究:易读性测量3、媒介分析:(1)媒介类型分析(2)4、受众研究5、效果研究:(1)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强调传播(宣传)的绝对效果,受众就像应声而倒的靶子。

传播中的控制

传播中的控制

传播是控制姓名:刘子舜维纳提出的“控制论”认为,任何系统的发展都会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偏离预期设定的目标,而要使其有序必须获得信息反馈而进行调整。

在传播学中,反馈的概念影响极大,从早期的观众来信到受众市场调查都可体现。

信息因具有如此重要的控制作用,而进入利益集团和商业机构的视野。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兴起,大众逐渐走向舞台的中央。

大众社会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大众是原子式的、素质低下、易受暗示的乌合之众。

他们会对精英政治构成威胁,也可被后者操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双方首次大规模使用宣传策略,蛊惑并企图得到大众的支持。

拉斯维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便是以此为分析对象。

而霍夫兰更是通过实验法试图发现传播与人们态度改变的关系,并将这种方法带入了传播学。

传播作为控制手段,的确发挥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效果。

比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曾让大众失去理性判断。

但另一方面,传播也越来越失去这种“整齐划一”独裁式的控制效果。

巨资打造的电影(如《建国大业)并没有充分达到意识形态上的灌输,受众去电影院也许只是为了看自己喜欢明星的造型。

从哲学层面,“传播是控制”反映了人们对科学的盲目信仰,把自然界和社会等同,用征服自然地方式去“征服”社会和大众,这种工具理性必然给每个社会成员和整个文化带来不良影响。

那么,传播控制的效果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结合有关知识,我认为对传播控制效果制约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传播制度的控制。

传播制度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中对传播起着直接或间接控制和制约作用的部分,是一定社会传播规范体系。

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十分复杂,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和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和社会群体、经济势力、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

2、国家和政府的控制。

简单的说,就是所有制形式、各种法规和行政管理、对传播事业进行总体规划和援助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某些内容传播。

【维纳】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维纳】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维纳】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引言维纳控制论(Cybernetics)是一门关于控制和通讯系统的科学,其研究的对象包括生物系统和机械系统。

本文将介绍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以及在动物和机器中的应用。

1. 控制论概述1.1 定义控制论是一门研究动态系统控制和信息传递的跨学科科学。

它涉及到数学、工程学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旨在研究系统如何通过反馈机制来实现稳定性和自动调节。

1.2 发展历史控制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首次提出。

维纳在其著作《控制与通信的数学原理》中系统阐述了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1.3 基本原理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反馈机制、信息传递和自动调节。

反馈机制指系统通过监测输出,将其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并对系统进行调整以实现预期效果。

信息传递是指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通过信号传递实现信息交流。

自动调节则是指系统自身通过学习和适应,不断改进其性能和效果。

2. 动物中的控制论应用2.1 生物反馈系统控制论在动物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物反馈系统中。

生物反馈是指通过监测生物体内部的生理信号,并将其反馈给个体,帮助其调节和改变生理状态。

例如,心率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心跳频率,并通过反馈信号告知个体,从而帮助其自我调节心率。

2.2 动物行为研究控制论还在动物行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者可以使用传感器和反馈系统来监测和分析动物的行为模式和习惯,并通过精确的控制实验条件来研究行为的规律和机制。

3. 机器中的控制论应用3.1 自动控制系统在机器中,控制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就是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收集环境信息,并通过控制器进行分析和调节,实现对机器的自动控制和运行。

3.2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控制论在机器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模拟和实现人类的认知和决策过程,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决策,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交互。

传播学的基本问题

传播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梳理】一、基本概念1.传播( communication)的定义①《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传播学钢要)(陈力丹)“共享”是传播的基本内涵,表明传播的本意是双向、互动的,是信息、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和变化。

2.传播的六种话语①传播是传递。

传播是信息的传递。

(传播5W模式:信息论;传播的数学模式)②传播是控制。

传播是传者控制受者的过程。

(控制论:李普曼;霍夫兰)③传播是游戏。

传播是传者进行的主观游戏。

(赫伊津哈;传播游戏理论)④传播是权力。

传播中渗透着无形的权力,语言中蕴含着让我们觉察不到的强迫。

(阿尔都塞: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霍尔)⑤传播是撒播。

传播应该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没有控制的过程。

(罗兰・巴尔特:德里达)⑥传播是共享和互动。

传播是彼此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在其中传受双方获得相互理解和共识。

(杜威:卡里;哈贝马斯)●话语与话语研究话语就是围绕着特定语境( context)中的特定文本(text)所形成的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

话语研究不再关注事物的本质,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对事物本质所做出的种种话语的可能性上。

话语研究不是研究一个事物是什么,而是研究为什么人们用某种方式对该事物进行表述,是什么社会条件导致了这种话语。

这利表述是否能够自我证明,它导致了什么后果。

3.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2013.12(11广电、播音) (1)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2013.12(11广电、播音) (1)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考试题型: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五、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什么是传播?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信息?3、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4、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1、人类传播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2、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3、什么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简述符号的定义2、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信号与象征符有什么区别?4、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定义及作用5、什么是象征行为?6、什么是象征性社会互动?7、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2、直线模式的结构特征(拉斯韦尔5W、香农-韦弗)3、循环模式的结构特征(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德弗勒)4、系统模式的结构特征(赖利夫妇、马莱兹克)5、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第七章大众传播1、简述大众传播的定义2、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3、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什么?(包括其负功能)4、大众报纸的特点是什么?5、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6、电报、电影、广播在大众传播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7、简述电视的媒介特性。

8、简述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革命性意义。

9、简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10、简述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11、什么是信息环境?理解这个概念应注意哪些方面?12、什么是“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1、简述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2、如何定义技术和媒介技术?3、简述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阅读传播‎和传播理论的‎书籍必定要追‎根溯源,读传播学史就‎成为更全面和‎深刻了解这门‎学科的前提。

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以一种独特的‎传记式方法来‎阐述了整个传‎播学的发展历‎史,里面贯穿了个‎人传记、历史、理论三种形式‎,让我们对传播‎学的历史和创‎建有了系统、全面、客观的理解。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讲‎“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和进化‎论、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是对传播‎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三大思想渊源‎。

达尔文和进化‎论对传播学的‎影响在四个方‎面:首先,进化论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直接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采纳了‎一种严格的革‎命观点,一种进化的机‎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

其次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将库利和帕克‎那样的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引‎向社会学领域‎。

再次达尔文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的研究的开‎展,这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他仍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最后,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现在都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所使‎用,这其中也包括‎传播学学者。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提出了‎“无意识”现象,并且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将弗洛伊德分‎析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了‎批判学派的传‎播理论。

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是经验学‎者思想的一个‎来源。

三大思想本身‎也相互吸收、互相影响,所以他们对传‎播学的影响也‎是交叉的。

第二部分讲“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包括芝加哥学‎派、拉斯韦尔和宣‎传分析、拉扎斯菲尔德‎和大众传播效‎果、勒温和群体动‎力学、霍夫兰和说服‎研究、维纳和控制论‎以及香农和信‎息论。

传播学之所以‎在美国发展,很大原因是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导致大量的知‎识分子流亡到‎美国,传播学研究中‎心也由欧洲转‎移到美国,这一时期有大‎量的传播理论‎诞生,并逐步形成三‎大学派。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是E·M·罗杰斯以传记式记载的传播学直到1960年的历史。

这样一本历史教科书式的50万字的著作,按照时间的跨度,分本别类的记载了传播学的起源,在美国的发展及传播学的建立。

本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传播学在欧洲的起源。

把我们引入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尔·马克思这些思想巨匠学术攀登的历程中。

从进化论到精神分析学说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批判学派,那时还没有传播学的概念,但是传播学的发端却是从生物学,心理学乃至马克思在审视工人阶级的异化而总结出的共产主义而来。

罗杰斯的这种传记式的描述风格,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重新审视传播学。

传播学根植的萌芽是什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进化论中的许多概念和机制被引入到诸如群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和社会学中,这些理论的发展促成了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展开,而这正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看,又将传播学引向个人的心理,情感以及态度。

弗洛伊德从主观主义出发,通过研究梦境形成精神分析的学说。

而这些理论成为传播学的根基(传播学中的理论在个体当中寻求行为变化的力量。

)并在随后实验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对群体动力学的研究一并促成了传播学的发展。

勒温在心理学中的研究比如“场论”和“矢量”的概念既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比如将主观主义重新植入其中,而这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向契合),又与传播学紧密相连(“认识既是传播的结果,又是传播的起源。

在你心中的东西业是获得的传播的结果,你告诉其他人的东西是来自同一心灵的内容——这些内容正经历变化,并相互发生作用”)。

场论中的认识论恰好切中人类传播过程中的相互效益。

而从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来看,马克思有一种强烈的受迫害情结,他重视受压迫的人,他是一个建设性的设计者。

他及其近代的批判学派的理论团体被经验学者看做思想和概念的来源。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一、传播现象由来已久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包括传播行为、传播活动在内的传播现象,早就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1)原始社会,传递信息的必要性:(2)语言产生前后,传播行为是通过声音、结绳、烟火、图画等方式进行的。

结论: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由来已的。

烽火戏诸侯。

(3)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美国)开始科学分析传播现象,探索传播理论。

40年代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4)1946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5)1947年,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第二年主编了第一本大众传播学论文集,出版了第一本传播学教材,至此传播学也就应运而生。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二、什么是传播(一)传播1)来源: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源自拉丁语communis 基本意思: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2)概念复杂性:1976年,美国学者丹斯和拉森列举的定义达126种(二)传播定义的四种类型:香农“信息”概念的引入1)传播是信息的共享:(美)施拉姆2)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美)心理学家霍夫兰3)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传播学者贝雷尔森4)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中)郭庆光教授(三)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受者、受众)4)传受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和系统:(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物质决定精神交往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活动是个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它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1、“传播”的英文是: communicate(动词)communication(名词)。

2、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符号与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

2、“三论”指的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1、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认识自我、协调关系、控制环境和沟通情感。

3、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1、拉斯韦尔的五W指的是: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果。

2、丹尼斯·麦奎尔将传播模式分为五种类型,即基本模式、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模式、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模式、受众中心模式和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模式。

其中基本模式又包括线性传播过程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和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模式与其所属的模式类别连起来:施拉姆模式:控制传播论过程,拉斯韦尔5W模式:线性传播过程模式,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赖利夫妇模式:系统论传播模式。

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库尔特·卢因。

2、《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总结的人类四种传播制度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和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美国传播学者E.M.罗杰斯说:“任何涉入一条新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

”1今天传播学理论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条崭新的河流,而罗杰斯的《传播学史》则如一叶扁舟,带我领略河流上游的奥秘。

《传播学史》此著作也不似寻常地叙述历史般冗长而乏味。

著作通过传记式的编年史工作,在人的基础上来理解传播史,给予了众多如我一般“传播学理论新学者”新奇而意味深长的旅途。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传播学的形成也非凭借着几人的一日之功。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早就有了传播学的身影。

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而正规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它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三大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学派。

查尔斯••达尔文对传播研究的直接影响始于1873年出版的《人与动物的情感》。

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

他的进化论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

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成为库利和帕克等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的引路人。

与达尔文相同,对马克思传播研究的影响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研究范式上。

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出版了《共产党宣言》。

至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成功后才将《共产党宣言》推举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佛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

2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处于社会的宏观层次,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思想是个体性的,是在个体范围内,特别是在个体的儿童经历之中寻求对于行为的解释。

3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间接地了拉斯韦尔的精神分析研究和霍夫兰的人格研究。

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第1页。

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3【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传播学三论

传播学三论

传播学三论
传播学三论是指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

这些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以更好地理解传播现象和过程。

信息论:信息论是由香农在1948年提出的,它关注的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香农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基本模式,为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信息论还解决了信息的量度问题,并提出了噪音和冗余等新的传播概念。

控制论:控制论是由维纳在1948年提出的,它关注的是传播过程中的反馈和调整。

维纳的反馈概念对传播学的贡献是显著的,他提出了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

正反馈会导致偏差增大,而负反馈则能减少偏差,降低熵值。

系统论:系统论是由贝塔朗菲在20世纪中叶提出的,它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系统论在传播学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传播过程的各个层面,并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理论在传播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工具和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传播现象。

《传播学总论(第二版)》笔记与知识点整理

《传播学总论(第二版)》笔记与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传播学诞生的背景:①(社会基础)工业化大生产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②(社会需求)报业加上各种新兴媒介逐步形成了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因此,社会急需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

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认识广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拓展.人们能够科学而全面地研究影响日益扩大的传播活动.传播学诞生于美国有政治、经济、社会、学科四方面的背景:1.政治:①政治家对传播媒介宣传重视和利用,进而重视对传播的研究,这推动了传播研究在美国的开展。

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起了重大作用,战后学者又进行了总结分析.③二战中格外重视宣传工作,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深入,为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经济: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传播问题。

②战后大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大众传播业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3.社会: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的传播技术推动了传播业的大发展.新媒介在推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暴力、色情、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4.学科:①传播学具有学科交叉性,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研究传播学,从而使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异彩纷呈.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

随着新闻实践的逐步深化,“新闻”概念逐步让位于“大众传播”概念。

此时大众传播学出现,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就是传播学。

传播学的基本发展轨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新闻学发展的四个趋势:①从定制分析到定量分析。

②从人文学方法到行为科学方法.③从伟人研究到过程与结构.④从区域性角度到国际性角度。

对传播学理论有着重大影响的老三论

对传播学理论有着重大影响的老三论

对传播学理论有着重大影响的“老三论”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的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

印刷术的发明,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容量,也是一次重大的信息技术变革。

但真正的信息革命则是电报、电话、电视等现代通讯技术的创造与发明,正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关于现代通讯技术的理论信息论的诞生。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申农(C.E.Shannon1916——),他为解决通讯技术中的信息编码问题,突破老框框,把发射信息和接收信息作为一个整体的通讯过程来研究,提出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同时建立了信息量的统计公式,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

1948年申农发表的《通讯的数学理论》一文,成为信息论诞生的标志。

信息论可以分成两种:狭义信息论与广义信息论。

狭义信息论是关于通讯技术的理论,它是以数学方法研究通讯技术中关于信息的传输和变换规律的一门科学。

广义信息论,则超出了通讯技术的范围来研究信息问题,它以各种系统、各门科学中的信息为对象,广泛地研究信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信息的取得、计量、传输、储存、处理、控制和利用的一般规律。

显然,广义信息论包括了狭义信息论的内容,但其研究范围却比通讯领域广泛得多,是狭义信息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它的规律也更一般化,适用于各个领域,所以它是一门横断学科。

广义信息论,人们也称它为信息科学。

关于信息的本质和特点,是信息论研究的首要内容和解决其它问题的前提。

信息是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英文信息一词(Information)的含义是情报、资料、消息、报导、知识的意思。

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就把信息看作是消息的同义语,简单地把信息定义为能够带来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

但是后来发现信息的含义要比消息、情报的含义广泛得多,不仅消息、情报是信息,指令、代码、符号语言、文字等,一切含有内容的信号都是信息。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教学目的:本章主要讲授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传播学流派在在历史上的贡献与不足。

要求学生能用传播学的优秀理论处理日常传播中的问题。

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一、传播学的形成(一)传播学形成的时间20世纪初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

(二)传播学形成的背景因素1. 从传播媒介的发展情况来说,在这个时期的西方国家,大众报刊和电影已经高度普及,作为新的电子媒介的广播事业发展也十分迅速;2. 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说,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3. 在这个时期,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等都已经充分发展,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二、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1. 欧洲源流:法国的塔尔德(模仿理论)、德国的西默尔(网络理论)2. 美国源流:杜威、库利、帕克、米德、李普曼(二)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和刻版成见“拟态环境”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提出的概念。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拟态环境”其实也就是经过“加工”后由媒介所展示的环境,它并不是完全真实的现实,而是对现实环境的反映,这种反映或者较为真实,或者虚幻,也或者顿学歪曲。

“刻版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刻版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三、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四大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一)拉斯韦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拉斯韦尔,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1927年,他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传播学的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管窥控制论的基本概念之于传播学的意义

管窥控制论的基本概念之于传播学的意义

霞南大学新阉李系德云团南昆明隶南z毒档2008年第l o期(总第50期)97搐要: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应包括信息和反馈两个宏观层面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引中出来的可能,陛空间、控制和控制能力、输入和输出、控制系统和控制论系统等中微观层面的七个基本概念。

信息概念拓宽了传播学的研究疆域;反馈概念为实现传播的控制提供了途径:而七个基本概念则对传播学的微中观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维纳控制论反馈信息引曹1948年,美国数学家N维纳所著<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的出版,宣告了一门新学科——控制论——的诞生。

用维纳的话说,控制论的产生是在“被忽视的无人区”①开垦出来的处女地。

在这样的无人区里,维纳摒弃了狭隘的专业分工,将各门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表现出来的相似性和统一性加以高度概括,找到了机器和生命机体之间的共同点——信息变换过程,“形成了一门既包括机器、又包括生命机体的统一的普遍理论——控制论“,其目的是解决“既是机器中又是活的机体中的控制和通讯的问题”。

Ⅲ控制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不同对象加以类比,抓住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的共性构建理论。

因此,控制论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和技术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陈卫星认为控制论模式是传播学三大基础流派之一,并形成了传播学学术自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圆本文梳理了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控制论之于传播学的意义。

一、控翻论的基本概念诚如<控制论)的书名所言,控制论是一门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在维纳看来.控制意味着反馈,因为反馈形成的是一个回环的封闭系统(控制论系统】,从而有利于实现有效的控制。

通讯的目的是传递、交换信息,而控制的客体是信息。

所以,“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是信息概念和反馈概念”。

埘从信息和反馈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只能了解控制论的宏观层面,无法把握中、微观层面。

因此,有必要将这两夺m金吝一管窥控制论的基本概念之于传播学的意义个基本概念展开,引申出其它次级基本概念。

怎样理解传播学三大学派

怎样理解传播学三大学派

怎样理解传播学三大学派我们历来把传播学划分为两大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

然而,在陈卫星的《传播的观念》一书中,传播学被分成了三大学派,分别是: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批判学派。

一、“经验-功能学派”顾名思义,该学派所采用的是经验的,以定量和统计为主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换言之,它是根据多数人的生活经验、感受来探索传播现象,并且根据多数人的经验以及某些先验的认识,来确定传播的社会功能。

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

在经验-功能学派看来,大众传播媒介以一致的方式影响个人和社会机构,会为社会带来不可预期的利益,因此假定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倾向,同时是自主的和自动校正的。

经验-功能学派的方法特点:1.由推论演绎而来,不是由归纳而来。

通过社会调查、控制实验和内容分析得出相关的经验性数据,从中得出结论。

2.假定有一个客观的真实存在,可供研究。

这种真实的存在可以被观察、记录,例如选民的动态、受众的反应、消费者的爱好等等。

3.假定人类有能力找出看得见的方法,通过一种量化的研究方式找寻真实。

4.假定解释这个真实而提出的假设可以被证实或驳斥。

经验-功能主义学派涉及一种真实、客观、非人称化的知识,谁都可以应用这些基础原理,例如民意调查等等,但是发表调查报告本身,不是为了表现民意而是支配民意。

一方面是真实、具体和经验性,另一方面是社会利益、社会想象和权力的需要。

经验-功能学派具有杜威实用主义的明显特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他们认为,人类传播学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于多数人经验的自明。

二、“技术控制论学派”控制论所要回答的是找到比经验-功能主义学派更有效的社会控制技术的原理,以便对人的行为能够进行预测、模式化和指导。

从字面上看,当然首先是论与传播学研究肯定相关。

1949年,申农在他的《通的数学理论》中,论证当时美国正在试验的计算机原理。

这篇被视为论的奠基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纳控制论对传播学的影响
摘要:二战前后,诞生了一系列崭新的科学技术和理论,其中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最为典型,俗称“老三论”。

传播学也是大约在这个时候诞生的;正是“老三论”,构成了传播学理论的基石。

其中,尤以控制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为甚。

控制论本身就是关于传播的理论,它不仅为传播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术语,而且为传播描绘了一个清晰的路径。

关键词维纳;控制论;传播学
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是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

维纳一生发表论文240多篇,著作14本。

其主要著作有《控制论》(1948)、《维纳选集》(1964)和《维纳数学论文集》(1980)以及两本自传《昔日神童》、《我是一个数学家》。

维纳的控制论思想对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哲学以及社会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维纳控制论对传播学的影响。

按照维纳的观点,传播问题可以视为通讯问题和控制论问题,即传播问题就是对若干危险情况进行秩序的和可重复的控制。

本文认为,维纳从控制论的思想出发,为传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途径——一个关于传播的乌托邦。

也正是维纳的控制论催生了传播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帕洛阿尔托学派,启发了多伊奇开创了政治传播学,并最终为施拉姆创立传播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北美技术学派提供了理论支撑。

1 控制论和传播学的帕洛阿尔托学派
控制论推动了传播学研究模式的转型,最为显著的影响是催生了传播学研究的帕洛阿尔托学派。

事情还要从香农的信息论说起。

在维纳发表《控制论》的同一年,维纳的弟子香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标志着另一门新兴科学信息论的诞生。

在这篇文章中,香农提出了一个关于一般通信系统结构的模型。

他认为,所谓通信,就是两个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由信源发出信息,通过信道传递信息,再有信宿(收信人)获取信息,这就构成通信系统[1]。

香农的线性传播模式描绘了信息传播的一般路径,因其简单明了、可量化,很快影响到了美国传播学研究的路径,主导了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模式,所有的功能主义和效果研究都以香农的线性传播模式为最基本的假设。

也是在这一年,拉斯维尔提出了传播的“5W”模式,这也是传播的线性传递模式的经典表述。

必须看到,“大多数传播是双向的”[2]。

香农和拉斯维尔的线性传播模式过于简单化而受到强烈的质疑和诟病。

这种线性因果关系也正是维纳所坚决反对的,控制论本身是一种概率论,因果关系是建立在概率统计的基础之上的,或一因一果,或一因多果,或多因一果,或多因多果,这是一种或然性的世界观。

贝特森这位帕洛阿尔托学派的奠基者,曾经是梅西基金会议的核心成员和积极分子,在1942年有关神经系统中心抑制的一次会议上,贝特森就从维纳那里
引入了反馈的概念,可以说,正是梅西会议使得维纳和他的控制论思想影响到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为传播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1946年的第一次“控制论小组”会议上,贝特森受到计算机“是—否—是—否”之间摇摆的悖论的启发,并将之运用于人类传播的问题,后来用在传播互动理论中,在这个小组“始终如一地最受到欢迎的模式是一种源于控制论的系统理论。

这个模式能够对付以一种自我纠正的方法彼此响应的交往要素,而家庭成员似乎就是以这种自我纠正的方法来行事的。

传播技术开始成为这个领域的语言的组成部分。

”他们反对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主张人类的传播问题应该由社会科学的模式来研究,因为哪怕是最小的互动情景都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在一个线性模式中用两三个变量实现[3]。

贝特森认为,系统内在于行动中,形成于我们所观察到的互动中,这一点与功能主义截然不同,功能主义认为行动是系统的产物。

源于控制论的帕洛阿尔托学派改变了系统论的中心,使其从抽象的普遍性转向微观。

他们的格言是“我们不能不传播”。

帕洛阿尔托学派的贡献在于,它指出了人类行为的全部都应被纳入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这“在超越线性逻辑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4]。

2 控制论和多伊奇的政治传播理论
如果说戈夫曼和凯瑞侧重于研究互动情景下的人际传播的话,那么受到维纳控制论思想的直接启发,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则开创了传播学的一门分支政治传播学。

多伊奇的政治传播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政府的神经》一书中。

多伊奇把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并于1963年发表了其代表作《政府的神经:政治沟通与控制的模式》,形成了系统的政治传播理论。

因此,一般政治学者认为,多伊奇是政治传播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多伊奇的政治传播理论,深受维纳控制论思想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正是维纳的控制论思想构成了多伊奇政治传播理论的基本框架。

他说,“从控制论的角度看,所有的组织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即所有的组织都是经由传播维系在一起的。

[5]”他认为,传播不同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传播是信息的传递。

正是传播,即信息的传递,形成了组织。

多伊奇回忆说,“本书(《政府的神经》)开始于1943年,当时数学家罗伯特·维纳走进了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公室,用了一支雪茄烟的功夫,就把我引入长长的交流过程。

这次谈话从讨论我的领域,即国际政治开始,但是很快就转向了他自己的关于传播、关于机械、动物和社会的通信和控制的工作。

他拥有我曾遇到的最强有力和最具创造性的头脑。

我于1958年到耶鲁大学后,我们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络,直到他于1974年逝世,我们仍然是非常亲密的朋友。

[6]”多伊奇以生物体的神经作比喻,认为正是传播构成了政府的决策的神经系统。

多伊奇的政治传播理论,把决策视为政治活动的中心,把传播看作是决策的环节。

他认为政治系统与自动机器有相似之处,政治系统内部的机制对信息的接受、选择、储存、分析和处理就是传播。

政治系统对环境的适应与控制是通过传播完成的。

传播关乎社会的稳定。

“信息”和“反馈”是政治传播理论的两个核心概
念。

政治系统要达到自己的目标,需要从各方面接受涉及体系目标的、有关环境变化情况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储存、分析和处理,最后形成决策。

政策制定后,政治系统通过反馈过程,获得政策执行过程和政策在环境中引起的变化的信息,使决策者正确地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

从传播的角度分析,政治系统的决策过程包括:信息接收、资料处理、储存、决策、政策执行、执行效果和反馈7个环节。

多伊奇的政治传播理论,考察了政治系统的控制方式和决策过程,并提出了完善信息系统必须注意的一些主要环节,从而为人们了解、分析、研究和完善政治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方法。

3 控制论和施拉姆开创的传播学
一般认为,传播学孕育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的美国。

尽管眼下学界对传播学诞生的时间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在高校“登堂入室”、确立自身的学科地位,确定无疑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LangSchramm,1907年~1987年)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作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1947年他创办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伊利诺伊传播学研究所;1949年他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大众传播学》。

施拉姆还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他本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