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的双重效应与风险控制初探

合集下载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日益凸显。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旦失控,将严重影响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1. 宏观层面的识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识别首先应从宏观层面来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衡量债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债务余额、债务增速、债务结构等方面的情况,以更好地评估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和风险程度。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的复杂性直接关系到债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种类、期限、利率以及偿还来源等,可帮助确定债务偿还的难易程度,进而判断债务风险的高低。

地方政府在债务融资中可能存在一些隐性风险,如政府隐性债务、政府隐性担保等。

对这些隐性风险进行识别并加以遏制,有助于消除潜在的债务风险。

(1)债务偿还能力债务偿还能力是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需重点关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偿还能力和债务偿还压力,以便更准确地确定债务违约的风险程度。

(2)债务使用效率地方政府债务如何使用直接关系到债务的良性循环与否。

债务使用效率低下可能导致债务风险的增加,因此需要对债务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3)债务管理水平债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是否能够合理有效地控制债务风险。

需关注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控制识别工作的完成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控制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接下来需要开展风险控制工作,以将债务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1. 建立健全的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债务管理制度,将有力地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和管理。

债务管理制度应包括债务融资审批程序、债务使用管理办法、债务偿还监督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地方政府债务合规融资和有效使用。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日益凸显。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债务风险防范和控制至关重要,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地方政府财政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如何科学识别和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点1. 巨额规模。

随着地方政府债务不断增加,其规模巨大,成为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健康的主要因素。

2. 隐藏性较强。

地方政府债务多渠道多方式发展,其中不乏隐性债务,对债务风险的监测和控制造成很大困难。

3. 偿还压力较大。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偿还压力较大,一旦出现还债困难,将严重影响当地财政健康。

1. 收集相关数据。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识别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债务结构、偿债压力等情况。

2. 建立风险指标体系。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债务规模、偿还能力、债务结构、债务用途等指标。

3. 评估债务风险。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估,确定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等级,从而为下一步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1. 加强监管。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制度和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进行科学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规范债务行为。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规范,明确债务融资的用途和期限,防止盲目举债和过度举债。

3. 增强偿债能力。

地方政府应当通过提高财政收入、降低财政支出等方式增强偿债能力,确保债务偿还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 加强风险应对。

对于已经存在的债务风险,地方政府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化解债务风险,避免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

2. 加强信息披露。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债务情况的信息披露,提高债务的透明度,使社会公众和各级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债务状况。

3. 建立风险监测平台。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测平台,对债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控制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控制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控制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统计,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已经超过25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占比较高。

面对如此庞大的债务规模,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原因1.政府部门把债务当成一种平衡政策的手段,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2.不法分子利用了政府的金融力量和部门结构,大量欺诈,大规模假造土地质量和所谓的规划和建设。

3.金融领域监管和税收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使得地方政府可以更加自由地获得借款,从而加大了债务风险。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体现形式从风险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隐性债务现象严重。

除了公开募集债券之外,地方政府还有一些隐性债务,如政府债务担保、属地融资平台、政府性借贷等。

这种债务的透明度不高,容易导致风险的积累。

2. 政府不适当的投资,导致债务负担加重。

在推进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地方政府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有些项目未经过科学的评估和盈利分析,导致债务负担加重,同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济效益不明显。

3. 债务规模快速增长,风险压力加大。

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不断积累。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方法1.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对于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通过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和加强政府债务审计,促进债务的透明化,从而增加债务风险监督的有效性。

2. 加强投资项目评估和盈利分析。

提高地方政府对项目的评估和盈利分析,避免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的投资风险,从而避免债务负担过重;同时还要结合市场的需求,适度控制投资规模,确保政府债务负担的可持续性。

3. 改进债务融资模式。

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集中度,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如通过民间资本的参与、发行短期债券等方式,分散风险压力。

同时,改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融资模式,保持债务杠杆在适当的范围内。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与风险控制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与风险控制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与风险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
不断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
理与风险控制,切实降低债务风险,我们需要加强监管、规范融
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增强市场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

一、加强监管
加强对债务用途和用款情况的审核、监督和信息公开力度,掌
握债务用途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增强债务的风险评估能力。

另外,在地方政府举债方面,应制定合理的审批机制,确保债务规模与
经济发展相适应,避免超限额和违规借款的情况发生。

二、规范融资渠道
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渠道应规范化、透明化,防止以隐性债务形
式滋生的金融风险。

同时,应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发展资本
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和机构债券等多种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切实提高地方政府的融资效率。

三、优化融资结构
地方政府应调整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减少间接融
资的比重,平衡债务结构和资产结构,增强债务的偿还能力。


时,要注重加强项目管理,优化融资用途,明确债务用途并加强监管,减少债务用于不良资产和无效投资。

四、增强市场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
加强市场的风险识别能力,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分析和应对市场风险,提前警示风险,加强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的制订,增强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切实保障市场的稳定运行。

总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与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制定科学、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合理化、规范化、透明化,确保地方政府的债务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

地方债务发展的经济效应及其风险管理研究

地方债务发展的经济效应及其风险管理研究

地方债务发展的经济效应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摘要】本文在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后,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正负效应,然后就负面风险效应探究当前不断提高的原因,以此提出了防范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这对于防止我国经济大起大落、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经济效应;风险管理一、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特别是为应对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大了地方政府举债力度,把地方债务规模推向了空前。

时至今日,仍不断内生出强烈的债务需求,债务增长依然强劲。

(一)债务规模过大截至2014年末,地方债务余额达到18.7万亿元,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之和与综合财力比率为52.25%,如计入或有债务,债务率为70.45%。

沉重的偿债压力造成部分地方政府财政紧张,个别负债率较高的地方融资平台出现债务逾期或违约。

(二)债务增速过快2014年地方债总额比2010年增长74.74%,2011年和2012年地方债增速分别达到48.20%和61.92%,明显高于其他年份。

随着债务快速增长,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多头举债,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营利能力较弱等问题日益突出。

(三)债务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债务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也有地方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还有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城投债”)。

部分融资平台公司自有资本金薄弱,缺少营利性项目,存在对银行信贷过度依赖、还款期限过于集中问题,对部分财政赤字较高的地方政府形成了很大压力,有债务风险集中爆发的可能性。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效应分析(一)积极效应(1)资源积极配置效应。

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政府性债务融资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了政府所拥有的各种各样的“可再生性资产”。

债务资金用于资本性支出符合收益费用配比原则,有利于代际公平。

因此,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有助于改善资源配置格局,优化资源配置。

(2)国民经济扩张效应。

浅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浅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浅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引言近年来,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备受关注。

大规模的借债行为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

为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本文将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进行浅谈。

1. 加强财政监管加强财政监管是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对策之一。

财政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审查和监督。

同时,建立健全财政预算制度,制定明确的债务规模和债务限额,确保地方政府债务的合理增长。

2.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机制是控制债务风险的必要手段。

要根据地方政府债务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及时评估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水平。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决策的依据,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债务风险。

3.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加强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是增加透明度,防范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当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披露,包括债务规模、债务用途、偿还计划等。

同时,对于违规借债的地方政府,应当及时公开曝光,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4. 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能力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能力是控制债务风险的关键。

地方政府需要培养专业的债务管理团队,加强债务管理制度的建设,确保债务的规范运作。

此外,还需要加强债务风险的预警和应对能力,及时调整债务结构,减少债务风险。

5. 推动地方政府多元化融资推动地方政府多元化融资是减少债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多元化融资,包括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

通过多元化融资,可以降低债务的融资成本,分散债务风险。

6. 深化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深化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是减轻债务负担的有效措施。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新债券来置换旧债券,延长债务期限,降低利息负担。

债务置换可以减轻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减少债务风险。

结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中国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加强财政监管,完善债务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债务管理能力,推动多元化融资,深化债务置换等一系列对策。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分析与风险控制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分析与风险控制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分析与风险控制一、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资金需求。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地方政府开始发行大量债券。

然而,债务规模的增长也导致了债务风险的增加。

本文将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控制的建议。

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分析1.债务规模根据国家财政部的数据,截至2021年3月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24.63万亿元,而2008年的债务余额仅为2.1万亿元。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债务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增长了11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地方政府债务的官方数据,实际的债务规模可能更大。

2.债券种类中国地方政府发行了多种债券,包括地方政府债券、专项债券、企业债券等。

其中,地方政府债券是最主要的一种。

地方政府债券主要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

一般债券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事业项目,而专项债券则主要用于重点领域的项目建设。

3.债券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债务违约风险: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融资,而地方融资平台又存在通过变相借款等方式进行融资的情况,导致债务违约风险增加。

(2)债务置换风险:地方政府为了缓解债务压力,有时候会采取置换债务的方式。

然而置换债务本质上是一种债务违约,因此也会增加债务风险。

(3)利率风险: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一般都是固定利率债券,而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从而增加债务风险。

三、风险控制建议1.加强监管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以确保地方政府融资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防止地方政府通过变相借款等方式增加债务风险。

2.优化融资结构地方政府应优化融资结构,减少过度依赖融资平台的情况,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降低债务违约风险。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债券,合理分配债务结构,降低利率风险。

3.提高债务管理水平地方政府应提高债务管理水平,加强对债务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债务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与规避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与规避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与规避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事业发展,常常需要承担各种形式的债务,如地方政府债、土地财政和政府融资平台等债务。

然而,这些债务的规模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如何控制和规避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以政府本级名义、借款、发行债券或其他类似债务融资工具所形成的债务。

我国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和深化经济改革中,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一些地区政府不顾财政可持续性原则,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制定了一些不太理性的投资计划,导致了一些债务风险问题,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1. 信用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风险是指因为地方政府财务状况的不同,以及债务融资工具的不同种类,从而导致债权人可能面对政府违约风险的可能性。

尤其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风险也在逐渐上升。

2. 市场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的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宏观经济环境不佳,流动性风险加剧,导致债券市场交易价格下跌,从而造成债券投资人持有的债券价值缩水。

并且,由于各地政府之间的财政状况和债券利率的不同,市场风险也可能因此而存在。

3. 流动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当地方政府面对资金流出、负债累累时,若无充足的现金流与信用保证,被迫进行抛售资产以期还清债务。

若因为市场环境不良,资产无法即时出售,会导致地方政府严重短缺资金,引发连锁反应,加剧了流动性风险。

4. 操作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地方政府债务投资管理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执行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失误、资金流向不明、恶性竞争等问题,从而造成对债务的操作风险。

二、风险控制与规避面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问题,风险控制与规避是实现债务可持续性的关键策略。

1. 项目风险控制加强项目风险控制,建立适宜的投资评估和监管机制,对所有融资项目的资金流动过程进行管控,监测项目实施的进展,及时识别项目进展风险,为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与风险控制

地方政府债务与风险控制

地方政府债务与风险控制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势在必行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通过政府债券等融资手段而形成的负债。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增长需求不断膨胀,导致地方政府对债务形成依赖。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对地方政府财政运营产生了困扰。

面临着多种风险和风险的复合,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风险控制日益成为当前财政领域的热点问题。

债务总规模较大截至2019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过22.7万亿元。

其中,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占比较高。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增长依赖减弱,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主动利用特殊融资工具或通过控股平台等方式设立新的隐性债务平台。

隐性债务的规模适用于多年积累。

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和社会信任失衡,这些地方政府就会陷入困境。

核心区域债务风险较高债务风险受区域和财政体制影响很大。

核心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占据绝对优势,而一些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压力较大。

例如,新疆、西藏等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境况严峻,包括隐性债务在内的地方政府债务占其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相对较高。

此外,东北等市场萎靡的地区可能面临小的财政危机。

重点平台债务权益责任不清相关权利责任不明确可能演变成县市级政府和投资者冲突等法律纠纷。

类似于隐性市政专项债券等特殊融资工具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债务交叉担保和债务协调风险。

在平台银行战略和经营的监管空缺下,借贷流程的欠缺和局限性是基于其他部门和金融市场的规律和风险结构而演变的。

在建立更为透明和诚实的债务管理模式,规范平台手段和贷款利息等方面,应引入严格的市场有关方面的监管。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险机制亟需建立为了避免异常的债务风险和考虑到市场环境因素,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保险机制。

这个机制应遵循国务院常务会议和银行业监管要求。

应针对地方债务的规模和种类特殊性,选择专业化、创新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化的保险方案。

除了地方政府直接承担或担保的债务之外,还应考虑建立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债务分担机制。

通过国际间相似的保险方式,应有可能提示金融资源的流动和合理分配。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及控制策略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及控制策略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及控制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成为解决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手段。

截至2019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了约25.6万亿元,债务规模之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本文旨在探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和防范策略,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提供参考。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1.宏观经济环境不利宏观经济环境不利是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经济下行周期,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会受到较严重的冲击,而承担的财政支出又只会增加不减少。

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完善税收收入结构、加强财政管理水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依然以债务来填补预算缺口,就会增加政府债务风险。

2.基础设施需求拉动地方债务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地方政府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

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地方政府会采取负债投资的方式,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虽然这种方式可以短期内迅速满足资金需求,但其债务规模的不断增大,却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融资渠道受限除了宏观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之外,融资渠道受限也是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因素之一。

由于财政等方面的限制,地方政府往往只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少数融资渠道。

如果这些融资渠道长期受到限制,以至于地方政府只能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负债投资,那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会提高。

二、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控制策略1.加强财政管理,规范债务行为为了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行为,必须加强财政管理。

在财政管理方面,地方政府需要将财政支出与债务管理融为一体,切实控制债务增长。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

2.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是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可以探索运用PPP模式、政府引导基金等,引导社会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还可以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招商引资等方式扩大融资渠道,减轻政府债务压力。

浅析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浅析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浅析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地方政府的债务也在不断增加。

如果控制不好债务风险,将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危害。

因此,探索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民生建设优先在支出方面,地方政府应该优先考虑民生建设,如教育、医疗、社保。

这些领域的投资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将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投资等方式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减轻政府的负担。

债务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债务风险评估体系,系统评估当前债务状况、债务承载能力和风险水平,以便科学地进行债务规划和管理。

此外,评估制度还应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防止债务违法违规行为。

防范隐性债务隐性债务是指政府为了融资和解决财政困难,利用各种违法规避监管的方式,通过基金预算、企事业单位、政府投资平台等非法途径,以非正常的方式增加了政府债务的规模和负担。

因此,应该加强对隐性债务的监管,建立制度化防范机制,严格落实审批、核准、公示、备案等各项程序。

多元化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应该拓宽融资渠道,尽可能多地利用社会资本和市场化投融资来降低债务风险。

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设施建设,吸引外资来华投资等。

改革地方债务管理制度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债务管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还需加强对债务运行情况的监督,完善财务和审计制度,保证财政预算的真实和准确。

总结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拓宽融资渠道,才能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浅析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浅析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浅析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逐渐成为一大隐忧。

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那么,该如何有效地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呢?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政府应当加强对每个预算项目的管理,严格审核、审批,并严格限制借贷政府债务的用途。

建立财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从而避免出现预算盲目扩张和忽略债务风险的情况。

同时,政府应当严格执行财政纪律,减少冗余开支,削减浪费,节约财政资源,提高财政收支平衡水平。

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保持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是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当根据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合理规划财政收支结构,同时发挥地方政府自身的财政资源整合和调配能力,优化地方财政结构,实现“支出有所减少、收入有所增加”的目标。

此外,地方政府还应当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

三、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债务风险情况。

建立债务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完善债务风险预警预测模型,并建立债务风险会议制度、信息报送机制,防范债务风险的蔓延和危害,保障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

四、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市场化管理机制优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结构,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地方政府应当完善债务融资渠道,加强债务融资规则制定和执行,强化债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债务风险防控。

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公开制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管理,是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债务信息公开,保证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完整;加强公共财政信息公开,提高社会监督和参与度,从而促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六、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联防联控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联防联控工作,是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环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逐渐浮出水面。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各级政府为筹集基本建设资金所发行的债券,因当初设计的问题,债务逐渐膨胀,给国家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因此,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分析和应对策略的制定成为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1、债务比率居高不下地方政府债务比率是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地方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公告》规定,地方政府的债务比率不得超过100%。

但实际情况显示,债务比率已远高于规定。

据2019年末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地方政府累计债务余额28.9万亿元,占GDP的39.4%。

如若加上隐性债务,债务规模可能会更为庞大。

2、财政收支压力增加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来源为土地出让金,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引发土地价格波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就随之下降,因而财政收支压力就会增加。

同时,因为债务违约带来的危机也会导致银行放贷的恐慌,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发行能力。

3、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但实际上一些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有些地方出于政绩考核等一些原因,会建设一些不必要的项目,浪费了资金。

同时,一些项目也因为地方政府的追求而被急于开工建设,导致建设质量不过关,后期使用难以满足需求,从而减少了使用价值,也影响了债务偿还。

4、政策风险因素地方政府债务随时面临政策风险。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有可能出现一些行业性质上的变化,或是一些政府开支项目的缩减,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偿还受到影响。

二、地方政府债务应对策略1、正视风险以往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补救方式是大规模的“豆腐渣”式的建设,现在,必须正视风险才能解决问题。

各地方政府需要通过追究责任、收紧管理等方式,明确债务规模、还款来源和还款能力,充分盘点隐性债务,保证债务问题不会扩散。

2、优化债务项目要优化债务项目,要把地方政府债务投资用在更加合理的基建和公共服务上,减少不必要的投资行为。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控制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也在迅速增长。

地方政府债务是中国金融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风险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

因此,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和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作用和管理理念,接着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第二章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作用和管理理念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因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通过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政府融资平台债券等各种形式筹措资金而产生的债务。

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向社会发行的具有一定利息的债券,主要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两种。

地方政府债务在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债务的筹措为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债务的使用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基本理念是财务稳健、风险可控、合规经营。

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计划,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和债务成本,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确保债务管理和发债行为合法合规。

第三章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特点和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债务根据债务性质可以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

其中,一般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出于财政需要而发行的一般性债务,专项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出于特定用途而发行的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风险高、债务结构复杂。

由于债务规模巨大,一旦出现风险,将会对国家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同时,由于债务结构复杂,必须对不同类型的债务进行分类管理,以确保债务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等。

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经济增长、金融环境、利率变化等。

地方债务风险诱因及控制策略分析

地方债务风险诱因及控制策略分析

地方债务风险诱因及控制策略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持续增长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高速增长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楼市泡沫等相关因素所致。

此外,由于融资渠道有限,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成为其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

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使得中央政府和市场对风险的警惕性不断提高。

地方政府违约或还款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已经严重损害了市场信任和国家形象。

在当前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

1. 加强债务管理政府应该大力推动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尽量减少政府腐败行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审批、公开招标、网上招投标等措施控制债务向不良领域的流动。

同时,要坚决打击债务违法行为,对违法从事债务的市场主体实施有力的监管和惩罚。

2. 推行市场化债务发行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应当发挥市场化机制发行的作用,做到市场化债券的发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地方债券市场。

同时,政府应创新债务管理和融资模式,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债务融资,尽量减少政府的财政赤字。

3. 引入外部机构监督政府应该引入外部机构进行独立审计,完善监禁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制度和监管机制,保证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公正。

此外,还应当建立债券评级机制,市场监督债券发行和交易,以便于市场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债券信息和风险程度。

4. 加强风险防范政府应当高度关注债务风险和债务负担,避免地方政府聚集债务和推高利率,同时要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防范体制内外炒作地方政府债务等行为。

此外,还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地方政府的自我承担能力,增加财力,提升效率,才能更好地控制风险并推动经济发展。

鉴于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为全国经济稳定的突出问题,应该合理、有效地引进外部机构,严格监督地方政府进行债务融资,减少腐败问题和不良债务,有效控制风险,使中国经济长远走向可持续发展。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自2008年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逐渐增大。

通过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规模的急剧加大,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在逐渐的增大。

为了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我国政府相继出台许多政策。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并结合当前的政策,提出具体的风险控制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标签:地方政府债务;控制;风险;对策引言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其规模也在逐渐增大。

不可否认,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对于改善民生、应对危机、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在举债融资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适度原则。

超负荷举债行为,将增加其债务风险。

自从2014年我国新预算法出台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限额管理能否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

2016年1月11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的实施意见》。

该《意见》中明确,要将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具体划分为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

其中,一般债务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分类的限额管理,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禁止无序的增加债务。

2016年3月30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2015年和2016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说明了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公开化、透明化的重视。

表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限额为64801.90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了4000亿元。

1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随着我国公用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方政府在财务方面普遍存在缺口,为了履行公共职能、填补资金的缺口,地方政府通过举债等有偿方式进行融资。

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逐渐增加时,就会产生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主要是指,当地方政府未来拥有的公共资源无法承担未来的支出责任和义务时,会存在资不抵债、违规融资等现象,进而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及其风险控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及其风险控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及其风险控制——基于审计视角的分析一、引言政府债务问题的本质是缺乏约束的责任主体过度举债而导致新的财政问题。

适当举债有助于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甚至促进经济增长。

但如果管理不善,债务规模失控,产生的债务风险会进一步加剧财政风险。

根据国家审计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已超过10万亿元,虽然债务规模与风险水平总体可控,但一些地方政府负债率过高,少数地方政府负债率甚至超过100%。

如此高的负债率有可能引发严重的财政风险,进而影响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因此,进一步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分析其成因并加强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财经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任,对地方政府债务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督责任。

从目前形势来看,促进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推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审计机关主动作为、高效作为还有很大的空间。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及主要风险因素根据地方政府对债务承担是否具有法定责任,可以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显性债务和隐形债务。

显性债务是指基于法律或合同约定的地方政府应承担的债务,地方政府负有按期偿还责任,包括政府直接借债、欠债以及担保债务等。

隐性债务是指法律或合同没有规定地方政府的责任,而是由于公众的预期、政治压力等原因导致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债务,如可预期的未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等。

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务评估和管理还主要针对显性债务。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国家审计署于2013年8月至9月,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政府性债务审计,审计内容包括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以及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需履行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3 年6 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 988.65 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 256.49 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 504.56 亿元。

试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控制

试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控制

作者简介:曹洪彬(1978-),男,江苏南通人,厦门大学财政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理论与政策。

2005年第3期经济经纬 EC ONO M I C S URVEY No .3 2005试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控制曹洪彬(厦门大学财政系,福建厦门361005)摘 要: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承担的,所有需要其在将来运用资产或其它经济资源偿还的义务。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地方政府债务是一种综合性的债务。

它可能由多种因素诱发产生,或由其它形式的债务(例如金融债务)转化而来。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具有较大的隐蔽性。

某些形式的地方政府债务并不直接表现在政府资产负债表上,可能直到需要偿还时才会最终暴露出来。

第三,作为最终需要地方财政偿还的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一般由地方财政实施控制。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债务风险;可持续债务;债务风险控制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5)03-0133-03 收稿日期:2005-02-22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与特点 在许多国家,地方政府负责提供本地区内大部分公共服务。

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分税制基本原则,这些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提供教育、卫生、治安和基础设施等对其辖域内民众福利和地方经济运转至关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在宪法和全国性法律制度的约束下,也享有相对独立地征税、举债等取得收入的权利。

地方各级政府运用发行债券等信用形式,从上级政府、公众以及其他组织和机构取得收入,并承诺在将来某一时间予以偿还,这就形成了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债券往往构成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在许多地区,由于地方经济基础薄弱,现行分税制下的地方税制体系没有给地方留下与事权相应的足够财力,地方财政入不敷出。

但是,我国《预算法》28条又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与实践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与实践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与实践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建设投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巨大,债务风险日益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以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现形式丰富, chiefly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债务来源超出可支配范围地方政府以财政替代中央政府,在市场上筹集资金,大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从而依赖于地方的担保和融资。

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地方政府对债务的使用超出了原先设定的可支配范围。

2、债务面向经济需要而非市场需求由于市场资金对那些受益于市场支持的项目非常感兴趣,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债务使用的严重依赖导致不能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导致债务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不平衡,进一步加重了债务风险。

3、债务采取非贷款形式由于债务来源缺乏透明度,地方政府在签订负责借贷合同时以政府债券或建筑业厂商的费用来进行返还,这种场景下,不利于控制债务的风险。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策略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财务和制度监管机构地方政府必须建立专门的财务制度监管机构,以确保市场的透明度。

同时,监管机构应该贯彻制度民主理念,对主要的财务决策进行审查和发布。

2、明确债务融资的决策权和责任权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政府所设的类别和规模,规定各自的债务决策权与债务责任权。

地方政府不能总是依赖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从而忽视负责债务责任的重要性。

3、实行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资本市场是目前唯一有效掌握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的机会。

通过监管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市场利益的过度政策和激增风险。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实践目前,国内的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管理,包括以下实践:1、提高自身的债务能力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资产和资源优势,切实增强自身的债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经 济结构 具有 “ 四两拨 千斤 ” 的作 用 。
是指地 方政 府 债 务 对 地 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积 极 作 用 ; 是负效 应 , 一 就是 地方政 府债务 对地 方经济 发展
3 有利 于提 高地方 政府公 共产 品和服 务 的供 给 .
[ 作者 简 介 ] 刘朝 (9 1 )女 , 宁 宽甸 人 , 15 ~ , 辽 中共 辽 宁省 委 党 校 教 授 , 宁省 市 场 经 济 学 会 副 会 长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 辽 社 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 、 政 金 融 。 财
扩大之势 , 地方政 符债 务风 险不 断攀高。为警 惕地方债 务风 险转化 为债务危机 , 文从发展视 觉在诠释债 务 的双 本 重效应后, 阐释我国地 方政膏债务发展特点与趋势 , 出控制地 方财政风 险的具体对策。 提 [ 关键词 ] 政府债 务; 效应; 风险控制
[ 中图分类号 ] 80 7 F 1 .

8 ・ 0
水平 。大力发 展地 方 基 础设 施 建 设 和公 益 性 事业 ,
务适度 , 有条 件实 现举债 偿债 的 良性循 环 , 可推进 地 方经济 社会 可持续 发展 和财 富增 进 。如果地 方政 府 举 债过 度 , 当期得 到雄厚 的资金 支持 力 , 方可能 显 地
所谓 地 方政 府债 务 , 指与 中央财 政债 务 相对 是 应 的省 、 或市 、 ( 、 ( ) 地 县 市) 乡 镇 四级 政府 作 为债 务 人要 按照协 议或合 同 的约 定 , 向债 权 人 承担 资 金 的 偿 付义务 。地方 政府 债 务 , 也是 地方 政 府在 当期 财 政 收入无法 满足 自身 履 行 职能 需 要 时 , 自身 的信 以
21 0 1年 1 月




Jn. 2 1 a .01
Ge1 1 2 No 1 l 6 . .
总 12期 6
第 1期
S HANDONG E C0N0MY
【 财政金融研究 】
地 方 政 府债 务 的双 重 效应 与风 险控 制 初 探

( 中共 辽 宁 省 委 党 校 , 宁 沈 阳 辽
在现代 市场 经济 条件 下 , 方政 府举 债 推 进经 地
济社 会发展足 一种 普遍 和一般 的经 济 行 为。但 是 ,
地方政 府债 务始终存 在着 双重效 应 : 是正效 应 , 一 就
发展 也较 弱 , 其 需要 地 方 财 政投 资来 引导 。地 方 尤 政府 通过举 债 补充 调控 经 济 发展 资 金 , 于 改善 地 对
来 而言 , 即使 经济增 长 了 , 因地 方政府 债 务负担 过 但 重 , 法按期偿 还 , 无 不仅无 力调控 引导地 方经 济 的结
露 出快 发展 的种 种 迹象 , 到一 时成 效 。然 而 对未 见
是 现代 市场 经济条件 下地 方政府 的重 要职责 。而地
方政府 财力弱 是制 约地方公 共产 品和 公益性 事业发
展缓慢 的重要 因素 。地 方政 府 通 过举 债 增 加财 力 ,
用 于地 方基础 设施 建 设 和公 益 性产 品 的生 产 , 可直



B IA ) H L 1
100 B S国 际有 限公 司 , 国 布 莱顿 104;R 英
[ 摘
要 ] 地 方政 府 债 务具 有 正 效 应 和 负 效 应 。近 两年 为减 少 国际 金 融危 机 给地 方 经 济 发 展 带 来 的 影 响 , 地
方 政 府 普遍 加 大举 债 力 度 来 增 加 投 资 以保 经 济 增 长 、 就 业 和 社 会 稳 定 , 也 造 成 地 方 政 府 债 务 居 高 不 下 且 仍 有 保 这
誉 为担保所 形成 的一 种 当期财 政 收 人 , 需 要 政府 但
用 未来 的财 政收入 偿还 。
地 方财 政杠杆 和 地 方信 贷 。 “ 靠 ” 前 “ 靠 ” 三 的 两 只 具 有方 向性 的意义 , 而促使 方 向变成现实 , 主要靠 财
政 杠杆 。一般 说来 , 方财力 不 足 , 地 地方 性金融 机构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 0— 7 x(0 1O 0 8 O 10 9 1 2 1 )1~ 0 0一 7
我 国经 济连续 多 年高 速 增长 , 特别 是 近 两年 为 应 对全球 经济危 机 的影 响 , 一 步加 大 政府 举 债 投 进 入 力度 , 政 府债 务规模 推 向 了空前 , 把 至今 仍不 断 内 生 出强烈 的债 务需 求 , 务增 长 依 然 强劲 。如 何 正 债 确 认识地 方政府债 务 , 如何 引 导 和控 制 目前 我 国近 于畸形 的地方政 府 债 务规 模 , 于 防止 我 国经 济 大 对 起 大落 、 强地方 经 济 发展 的持续 性 有 十分 重 大 的 增
意义。

产 生的不 良影 响乃至危 害 。
பைடு நூலகம்
( ) 一 地方 政府 债务 的正效应
地 方 政府 债 务 的正 效应 , 即积 极作 用 集 中体 现
在三个 方面 :
1有 利 于缓解地 方政 府 的财 政压力 。如 果地 方 . 财力满 足不 了地 方政 府 履 行职 能 的需 要 , 意味 着 地 方政府 这架 机器运 转 面 临瘫 痪 危 险 , 者制 约 地 方 轻
经济发 展 , 者 面临社 会 管 理 无力 乃 至 带来 社 会 秩 重
地 方政 府债务具 有双 重效应

序混乱 , 甚至百 姓 无 法 安生 。当地 方 财 力不 足 以满 足地方 自身行 政需 要 时 , 过举 债 来 补充 行 政 经 费 通 不足 , 叮保证 地方权 力机 构 的正 常运行 , 维护 地方 经 济社会 秩序保 持在 正常水 平 。 2 有利 于改善地 方政 府调控 经济 的水平 。地 方 . 政府调 控经济 , 靠 经济 规 划 , 一 二靠 产 业 政策 , 三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