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教材处理的再审视
新教材新高考新课程标准修订主要变化及教学实施专题报告—语文统编版上册
课标则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分别为: • 8、鉴赏文学作品 •
•
• 1、语言积累与构建 • • 2、语言表达与交流 • • 3、语言梳理与整合 •
• 9、美的表达与创造
• • 10、传承中华文化
• • 11、理解多样文化
• • 12、关注、参与当代文化
• 4、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
变化三:新选择性必修课程
关于新课程方案
• 3、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进一 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 从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规划、教学管理, 以及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国家、省 (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分别提出了要 求。增设“条件保障”部分,从师资队伍 建设、教学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具 体要求。增设“管理与监督”部分,强化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
• 5、文学阅读与写作
• 13、汉字汉语专题研讨
• 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 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 14、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 讨
学习任务群
•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习任务群”为主要 承载形态,把语文学习活动(阅读与鉴赏、表 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作为与素养直接结合 的轴心与重要的学习内容,根据需要整合言语 文本和应用性知识,落实课程目标。
实用性阅读与表达 (1学分)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2学分)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0.5)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0.5学分)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1学分)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1学分)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2学分)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 (2学分)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 (2学分)
跨文化专题研讨 (2学分)
•
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
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摘要:基于素质教育所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使得以往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得以改进。
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教育理念得以提升,开始注重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有效融合。
通过转变教学观念的方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
基于此,本文将对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数学;模式变革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困境第一,过于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教学也经历了全面改革,但部分地区的教育仍旧侧重于应试教育,面对该形势,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会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学习目标。
特别是在高考压力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仍旧以大量的习题练习与测试为中心。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仍旧是讲解,安排给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更多为“题海战术”。
大量练习虽然能够使学生自身的解题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但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意义。
第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的学习通常对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有着明显要求。
但受传统化教学理念的影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仍旧从自身的主观思维出发开展教学。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依赖性,思维模式也较为固化。
另外,一些数学教师想要使学生自身的解题能力得以明显提高,在讲解数学习题的时候,通常会选择较为容易的方法开展讲解,这就会影响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三,忽视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自身的自学能力通常会对其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造成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常是教师安排学习内容,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门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高考改革也随之展开,在此背景下,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太适应如今的要求,教师应该做到推陈出新,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如将学习的主动权放归于学生,使其主动学习,这也是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调整的一种回应。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引言新髙考制度的全面实施,代表着我国教育改革进人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新高考不同于过去的高考,新高考下教师需要进一步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结合新高考要求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能高质量地进行知识探索、实践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新高考的实施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而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首先,是在数学课堂上存在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的情况.高中数学并不是简单地计算问题,其涉及很多有意义的操作及应用问题,高中生需要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深度把握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
而在实践中,学生会由于数学难学、抽象,课堂主动性不突出,加上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懒惰,教师则是过分参与,造成了一节课上教师讲得很多、很细,学生很难进行深度思考、探究,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其次,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会以教材为基础,借助习题训练开展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缺乏良好联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只是单纯地记住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来完成做题训练.这与新高考理念存在一定相背离的情况,影响到数学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一)打牢基础,抓好学科重点教学与其他通识学科相比,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对学生空间想象、思维推理等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与高考的关系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与高考的关系韶关市田家炳中学——王兴勇2007年高考将是一次不平凡的高考,将是一场各个版本教材教学质量的比拼,即同一省区使用不同版本的地区将接受同一份高考试卷的检验。
作为知识传授载体的教材自然在高考前如何发挥备考的效用,倍受社会、学校的关注。
韶关是广东省唯一使用《新标准英语》的地区,人教版教材仍然在广东省占主流,如何应对2007年的高考,我们的尝试就是在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着,。
所以笔者非常关注教材在备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对教材的思考1、转变教材观念,突出教材的主导地位过去的教材围绕主对话(dialogue)和主课文(text)来设计,重要词汇和语法都在隐含在对话或课文里,练习则围绕重点词汇和语法项目来设计,所以教师觉得容易把握重点,我们常这样评价老师:“教师驾驭教材能力强,挖掘教材知识点准确,突出了语言知识教学思路的特点。
”。
而新教材以话题为主线,按知识与技能的不同组合方式,以版块形式来设计。
新教材把每个单元的重点语言项目渗透到各个教学部分中,以保证学生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如外研版NSE高中教材的V ocabulary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vocabulary和Listening and vocabulary这三个版块。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遵循多元教学大纲(multi-syllabus)的设计思路,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过程中,综合考虑语法、词汇、功能-意念、话题、情景、任务等与语言学习有关的要素,并使这些要素彼此建立联系,而不是把各种不同的大纲简单地相加而形成的大杂烩。
比如将语法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任务与功能和话题相结合。
同时,多元教学大纲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往往以一两种元素(如话题和功能)为主要线索,兼顾其他元素;如果采用多元教学大纲,那么在一个课程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比如在初级阶段以功能为主要线索,根据功能线索选择相应的语法项目;而在相对高级的阶段则以话题和任务为主要线索,并根据话题和任务的需要来安排其他方面的内容。
2023高考历史新教材的新变化
2023高考历史新教材的新变化历史新教材有哪些新变化内容变化1.历史新教材一个突出特点是,编写体例发生变化,综合了以往教材的特点,采取通史+专题史的模式,融时序性与主题性于一体。
这样一种编写体例,让教材使用的功能更强了。
新教材必修按通史体例,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按专题史,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
2.新教材编写增加了很多教学辅助栏目,如历史纵横、史料阅读,还有地图、插图等,为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做进一步补充和扩展。
而学习聚焦、探究与拓展等栏目,不仅指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对老师的教学也有很强的辅助作用。
3.高中新教材专业化程度有所增强,增加了很多概要性叙述和抽象性结论4.新教材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应对历史新教材的变化1.指导重视消化吸收新教材中的名词、术语、概念,在史学理论方面加强学习。
2.注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
3.适当增加历史阅读,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因果逻辑联系,增强历史感悟能力,强化家国情怀,从而真正实现历史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
高中新教材改革“新”在哪科目变化:外语语种增加,体育与健康必修高中新课程方案提出,基本保留原有学习科目。
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等13门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
外语规划语种,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学校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
分析:传统科目变化不大,外语语种增加一倍,尤其是欧洲、美洲地区使用的重要语言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列入高中学习科目,鼓励学校开设第二外语。
这说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受到高度重视,这也是为了应对学业压力下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的必然举措。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8.15•【文号】教基〔2018〕15号•【施行日期】2018.08.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
为统筹做好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育人为本,注重实效。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学生成长的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坚持加强省级统筹、强化市县保障、学校具体实施,结合各地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安排和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实际,有计划、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系统培训、示范引领、监测督导等工作机制,完善经费投入、师资配置、专业研究、设施配备等保障机制,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2018年底完成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2019年上半年开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训工作,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队伍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整体提高,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专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普通高中三新改革解读
普通高中三新改革解读
标题:普通高中三新改革解读
正文: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普通高中的三新改革逐渐
受到关注。
三新改革指的是“新教材、新教师、新教学方式”的改革,旨在推进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和多元化。
本文将对其进行解读。
1. 新教材
新教材是指使用全新的教材体系,包括教材、教参和习题集等,
由学校自主采购、编撰和发行。
这种教材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同时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新教师
新教师是指由高校派遣或由地方培训机构推荐的具有较高学历
和专业技能的年轻教师。
新教师通常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更加注重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3. 新教学方式
新教学方式是指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包括在线教学、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
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改革,普通高中的三新改革还涉及到其他方
面的变化,例如:学校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校的民主化管理和文化建设等。
拓展:
普通高中三新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推进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和多元化。
新教材、新教师和新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助于增强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同时,三新改革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新教学思考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新教学思考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的高考制度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本文从新课标的解读与实施、新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新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与创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践、跨学科整合与历史教学的融合、信息化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与评价、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教研活动开展等方面,探讨了高中历史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高中历史,教学创新高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的高考制度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教学背景和要求。
一、新课标的解读与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
实施新课标,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新课标的内涵和要求,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时空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新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新高考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考试模式,采用“3+1+2”的选科模式,历史学科成为学生选科的重要选项之一。
这一变化对历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历史教学的方向和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针对新高考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专题教学、思维导图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一)把握好历史教学内容1.重视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寻找与构建整合历史教学内容并不只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列举,而是要做到对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效联系,这对于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所以,教师备课时应该建立全局观,把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都放在整个单元之中去思考。
如何处理教材、教参、教辅资料?
如何处理教材、教参、教辅资料?狭义的教材(教科书)、教参(教学参考书)、教辅资料(教学辅助训练书)三位一体,是为了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教师处理教材、教参、教学资料及其之间关系的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一、教材是个特殊的例子教材是个例子,但它是个特殊的例子,它特殊在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威性上。
教师对待教材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内化教材,改编教材。
1.认识并把握教材的特性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凭借。
任何优秀的学科教材,一定有其个性,更有其共性。
教师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科学性是教材的第一属性。
教材之所以是教材,就因为它自身是科学的并借以传承科学。
无论是自然类学科教材还是人文类学科教材,都必须有真正体现、传达学科内在精神的科学性。
科学性保证了教材的神圣与纯洁。
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掌握教材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系统性是教材的教学特性。
教材之所以可以用来有效地实施教学,是因为教材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具备了符合学科发展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编排序列。
反之,教学就会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系统性保证了同一本学科教材内部以及各学段、各学年之间同一学科教材的连续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做好衔接,循序渐进。
稳定性是教材的必要保证。
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自然带来了教材的稳定性。
正是教材的稳定性使得教师钻研教材成为现实可能并获得了实践的意义。
各科教材在长期实践中都需要有所变动,但是,变动过大、变动过于频繁的教材一定不是优秀教材。
权威性是教材的社会属性。
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使得一代一代的师生,对教材有一种自然的认同、尊重,也共同在教材那里找到智慧和精神的共鸣。
优秀的教材从来积极鼓励师生反叛权威,但这也正是优秀教材的权威性所在。
2.不断提升驾驭教材的境界优秀的教材值得教师终生去研读,而任何一个教师终其一生,都必然行走在“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内化教材——改编教材”这条道路的全程上或是某些阶段上。
高中新教材改革是怎么回事
高中新教材改革是怎么回事?高中新教材改革是怎么回事?2017年12月,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规定从今年即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实施六·三学制地区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和七、八年级统一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教材;七、八年级统一使用统编《历史》教材。
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三科教材地区的三年级和九年级使用统编三科教材。
实施五·四学制地区初中历史课程起始年级统一使用统编《历史》五·四学制教材。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全部使用统编法治专册教材。
其他年级,可根据《2018年全国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变动部分)》和本地教学实际,确定使用统编三科教材进度。
尚未使用统编教材的年级,应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版本。
普通高中新教材(2019开始实施)根据安排,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即浙江、上海和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两批试点省份,已分别于2014年、2017年启动高考改革。
但这些省份从2019年的高一年级新生才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所以高中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和高考改革并不是同步的。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按教育部发布的文章:河南、江西、四川、湖北、广东、江苏、河北、重庆、湖南、安徽、黑龙江、辽宁、吉林、贵州、山西、福建、西藏、内蒙古等18省份将在2018年启动高考改革。
但大部分省份(包括四川)至今仍未公布具体方案,于是各种消息渠道称,部分省份改革启动时间或将推迟!又有人称这些省份的高考改革也将推迟至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启动。
新高考改革的实际困境及其应对
新高考改革的实际困境及其应对目录一、新高考改革概述 (2)1. 新高考改革背景 (3)2. 新高考改革目标 (4)二、新高考改革的实际困境 (4)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6)2. 考试科目设置与高中课程衔接问题 (7)3. 高考评价体系不完善 (9)4. 考生心理健康与学业压力问题 (10)5. 政策执行力度与教师培训问题 (11)三、应对新高考改革的策略 (12)1. 加强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14)2. 完善考试科目设置与高中课程的衔接 (15)3. 构建科学的高考评价体系 (16)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压力问题 (17)5. 提高政策执行力度与加强教师培训 (18)四、案例分析 (19)1. 成功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地区或学校案例 (21)2. 新高考改革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经验教训 (21)五、结论与展望 (23)1. 新高考改革的成效与影响 (24)2. 对未来新高考改革的建议与展望 (25)一、新高考改革概述新高考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公平。
该改革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础,对高考制度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主要涉及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试方式的创新以及招生录取机制的完善等方面。
新高考改革旨在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更加科学、公正的机制。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新高考改革也面临一些实际困境,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新高考改革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调整考试科目的设置以更好地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改革考试内容以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创新考试方式以更加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水平,以及完善招生录取机制以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等。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促进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新高考改革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机制变革的初探
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机制变革的初探作者:王健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23期【摘要】深化课改和實施新高考,给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应实现“三大转变”:转变教学管理理念;转变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学习方式。
并在管理上建立起四大机制:学生管理机制、教师管理机制、班级管理机制、学科建设机制。
【关键词】教学管理;机制;变革【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123-02新形势下,学校教学管理如何变革?这是每一所学校都在不断思索的问题。
传统高中学校教学管理更多的是硬性管理,靠组织和规章制度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强有力的控制,但过多的管理和限制往往会挫伤师生的活力和创造性。
深化课改和实施新高考后,从学校教学管理上来看,不仅要改革教学管理内容,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组织形式,还要求学生能及时转变观念,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向寻求主动发展。
一、为此,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应实现“三大转变”1.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树立差异发展的意识。
以前,学校要求学生在学科发展上尽可能“齐头并进”,多门学科同步发展;但实际上,由于学生的时间精力、兴趣爱好、能力潜力以及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大多数的学生很难做到各学科同步发展,反而因为薄弱学科的困扰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与信心,抑制了发展。
在新高考3+3模式下,除语数外学科为必考科目,学生可以在其它的7个学科中选择3门自己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科作为高考计分科目,与原来的必选理化生、政史地有了很大不同。
因此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应树立“差异发展”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帮助学生在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上,将主要精力放在优势学科上,使优势学科“更优”。
2.转变教学组织形式和传统的教学,实施走班教学和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强化学生主体,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现自主知识归构能力,做到周周清月月清。
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研究再审视
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研究再审视作者:曾理华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第05期一、对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功用的重新审视在语文教科书构成体系中,除了选文,最重要的就是作业系统了。
如果说选文系统是静态地蕴涵着语文课程内容的话,那么,作业系统的作用就是把课程内容动态地挖掘出来。
在此意义上,作业系统的作用并不亚于选文系统,它成为语文教科书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实行审定制、教科书选用可以选择的情势下,作业练习题的设计,更为教科书编者所重视,编者们在这方面所付出的心力不亚于对课文的选择。
有人甚至说“新一代的教材应该是一部精心编排的练习集”。
课文为教和学提供了一个范本,但其效益则须通过系统的练习来加以检测。
因而,课文研读与练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习“要紧当然是多练”。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张志公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强调基本功,强调多读多练”。
从语文教育界三老的言论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练”的重要性,而作业系统的存在正体现了“练”的精神。
作业设计最能体现编辑意图。
编辑意图正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练习设计来实现,教学内容正是要通过练习来巩固,师生的理解把握程度正是要通过练习来反馈。
作业系统的功用是毋庸置疑的。
进行语文教科书作业练习题型编制理论和策略的探讨,对形成多样的练习题型风格,促进语文教育和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和繁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但也有人因作业练习设计的一些缺陷,而轻视教科书中的作业,这显然失之偏颇。
我们应多研究分析,找出不足,提出修改意见,使作业系统在教科书体系中趋于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作用。
二、国外教科书作业系统编制给我们的启示国外母语教材作业设计有不少特点值得注意:1.国外作业设计的综合性、启发性、情境性值得我们借鉴。
秦健在《美国高中语文教材评介》一文中介绍说:“在语文训练方面,美国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既注意到学科内的听说读写的整合,也注意到多学科、多领域之间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应用。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4 论文结构安排 (6)二、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重要性 (7)2.1 新文科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8)2.2 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10)2.3 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 (11)2.4 教材建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贡献 (12)三、国内外优秀教材分析 (13)3.1 国外大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与优势 (14)3.2 国内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6)3.3 优秀教材案例分析与借鉴 (17)3.4 我国教材建设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18)四、应用型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9)4.1 实践背景与目标设定 (21)4.2 教材内容体系构建 (22)4.2.1 素材选取的原则与方法 (23)4.2.2 素材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24)4.3 教材形式与载体的创新 (25)4.3.1 数字化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26)4.3.2 实践性教材的设计与实施 (28)4.4 教材评价与修订机制的建立 (29)4.4.1 教材评价的标准与流程 (30)4.4.2 教材修订的策略与方法 (32)五、具体教材建设案例分析 (33)5.1 某应用型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方案 (34)5.1.1 教材编写团队组建与分工 (36)5.1.2 教材内容体系设计 (37)5.1.3 教材形式与载体创新 (38)5.1.4 教材评价与修订计划 (39)5.2 案例分析 (40)六、结论与展望 (41)6.1 研究结论总结 (43)6.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44)6.3 对应用型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展望 (45)一、内容概要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应以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目标。
新教材实施中的问题与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材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教材在内容、形式、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
一、问题1. 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问题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材解读等方面。
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的适应性问题较为突出,表现为:(1)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对教材的运用不够灵活,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学生对新教材的接受程度问题新教材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但部分学生对新教材的接受程度较低,表现为:(1)学生对新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感到陌生,难以适应;(2)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3)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效果不明显,成绩提升不明显。
3. 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新教材的实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然而,目前我国教学评价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1)评价方式单一,过分依赖考试成绩;(2)评价内容与教材目标不符,未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3)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发展需求脱节,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反思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针对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问题,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新教材培训,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2)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新教材的教学方法;(3)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接受程度针对学生对新教材的接受程度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加强家校沟通,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新课改背景下范例教学理论再审视
般性内容,从而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独 立的、 自发的、 与传统教 学从 “ 一般—个 别——般 ”的演 绎法 不 同 ,
继 续学 习 的能 力 。
范例 教学主 张 “ 个别—— 般—个 别” 的归纳 法 。 “ 范例 ” 就是认识探索的 “ 。范例之间不是孤立的 ,而 是反映整 个” 体 的镜子 ;范 例也 不将教材肢解为各个部分 ,也 不是部分 的个别 ,阶段 的个别 ,而是有重点 的个别 ,承担着整 体的
作 用 ,谋 求 在 个别 中 了 解 整 体 罔 。这 样 精 心 编 选 的范 例 既
范例教学 的提 出 ,主要是 针对 系统教学 理念 的批判 。
能使教学 少而精 ,又能反映学科和学生 的整 体 ,使学生 的 智力 得到发展 ,能力得到培养 ,情操得 到陶冶。范例教学
传统教学强调 “ 系统作 为教学过程的原则 ” ,一 f-: —- I 科应按 q
其体 系从头 至尾 ,系统 、全 面地教授 而不应有任何 缺陷 。
论就 是要 通过范例 ,使 学生从 已有 的知识 出发 ,掌握学科
基本 结构 ,发现问题 ,自发地探索课堂上不教 或潜在 的学 习内容。范例 的选取必须满足三条原则 : ()基本性原则 。它强 调教学 应教给学 生基本 的知识 1 结构与规律性 ,即教学要包含基本概念 、基 本原理 、基 本 规则和基本规律等 ,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的基本结构 。
进 行 了深 入 系 统 的 研 究 ,最 终 使 范 例 教 学 论 成 为一 个 比较 完 整 的教 学 论 流 派 。 二 、范 例 教 学 论 的基 本 思 想
( ) 对 系统教 学 的批 判 一
具有代表性 的重点 和难 点知识。范例教学就是要通 过典型 的事例 、教材 中关键性 问题 的教学 探索 ,来带 动学生理解
(完整版)高考复读如何应对新教材
高考复读如何应对新教材随着中学课改的推进,2010年我省高考将使用新教材。
对于高考复读的学生来说,如何面对新教材,能否适应新教材的变化也就成了他们与应届考生竞争的关键。
特此我校名师专家组进行了专门的专业调查与研究,现将我校专家指导公布如下,供广大复读生学习。
※新教材变化对复读影响不大专家指出,新教材的变革对复读生的影响有两方面:第一是对学习方面的影响,第二是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许多复读生还没有接触到新教材,就已经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认为自己学过的教材中内容的增减会让自己在复习中与应届高三学生相比处于劣势,其实这种担忧完全是不必要的,教材变化带来的仅仅是人们心理上的一个障碍。
※ 新旧教材的主要区别与变化专家指出,教材再变,那些个最基本的知识点是永远不会变的,如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数理化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
新旧教材仅仅是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而且变化并不是很大。
教材内容的变化主要有两点:其一,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
注重突出能力要求,注重基础知识与实际运用,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要求。
其二,旧教材试卷里面,重复试题比重很大,教材变化最主要体现在由应试转为应用,但新旧试卷在检测思想、检测目标和检测方法上则完全相同。
总之,相同的高考知识内容,有了旧教材的知识底蕴和量的积累,加以利用新教材学习的换位思考,对每一个复读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改善自己学习状况的契机,而且新教材更具吸引力,不至于像往届复读的枯燥乏味。
※ 新教材对于复读生反而更有优势众所周知,高考是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综合性考试,教材只是一个知识载体,所考知识点来源于教材但又不依赖于教材。
相对于应届生的复读生因为有更多的基础知识和信息积累优势,而新教材的新东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经过复读完全可以解决,所以讲,新教材对于复读生反而更有优势。
我国率先实行新教材改革的省市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此点,比如天津市对实行新教材改革后的数万名高考复读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参加新教材高考的复读生高考成绩较往年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修订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做法
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修订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做法目录1. 内容综述 (3)1.1 修订背景 (4)1.1.1 国家教育政策导向 (5)1.1.2 语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6)1.2 修订目的与预期效果 (8)1.2.1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9)1.2.2 确保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与前瞻性 (10)1.2.3 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 (11)2. 教材政策与标准 (12)2.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13)2.2 官方文件与政策要求分析 (14)2.3 地方教育部门指导意见 (15)3. 教材结构与内容调整 (16)3.1 基础教材内容 (17)3.1.1 语文知识体系 (19)3.1.2 语言文字应用功能 (20)3.2 拓展阅读材料 (21)3.2.1 阅读策略与方法引导 (22)3.2.2 经典与现代文倡导 (23)3.3 实践活动设计 (24)3.3.1 语文项目学习 (25)3.3.2 校内外连接活动 (26)3.4 评价体系的构建 (27)3.4.1 多元评价机制 (29)3.4.2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30)4. 教材的使用与教师指导 (31)4.1 教材解读与教学资源提供 (32)4.2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 (33)4.2.1 教师培训与研讨会 (35)4.2.2 教材研究与交流平台 (36)5. 学生与家长的参与 (36)5.1 学生反馈机制 (37)5.1.1 学习体验记录 (39)5.1.2 学生需求分析 (40)5.2 家长指导策略 (41)5.2.1 家庭作业指导建议 (42)5.2.2 家校合作模式探索 (43)6. 教材版本与发行 (44)6.1 教材版本设计 (45)6.1.1 不同版本特点对比 (46)6.1.2 版本推广策略 (47)6.2 教材发行与物流管理 (48)7. 结语与展望 (49)7.1 教材修订的总结 (49)7.2 未来语文教育的趋势与应对策略 (51)1. 内容综述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修订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做法,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及教学策略
高中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及教学策略高中新课标材的变化及教学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中数学课程也在不断地改进。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从统一课程转变为选择性课程。
必修课程的学分压缩为8学分,144课时,而选修课程则由XXX进行考试,成绩进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供自主招生参考。
此外,数学内容也逐步减少,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内容从10学分,180课时减少至8学分,144课时。
相反,供不同学生需要的选择性课程在增加,科目和内容也在增加。
同时,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也有所变化,以“主线一主题一核心内容”为结构呈现课程内容。
在这些变化中,函数成为课程内容的主线,而“统计与概率”也逐步稳定。
这是为了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做出的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具备更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介绍了新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内容调整。
首先,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材注重学生成长,更加关注时代特征。
其次,为了减少课时,材弱化了一些内容,如计数原理和常用逻辑用语。
同时,材增加了一些内容,如有限样本空间、百分位数和数学建模活动等。
最后,材在高考考查内容上比原文科稍多、比理科大幅减少。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的呈现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温故知新,从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入新知识,以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4、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观理解能力,揭示内容本质,突出主线,强调通性通法。
5、教学中应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也要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文化的关系。
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研究,而不是仅仅关注教师的教学。
教师应该注重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会研究并自觉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因此,教师应该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新高考
教育观察
2019-01·湖北教育
“新课标,新学考,新高考”扎实推进,但2018级或2019级学生还在使用“旧教材”。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那么在新高考背景下,应对“三新一旧”,如何让
老教材焕发新光彩呢?
主题统领,构建认知结构。
传统教学的问题在于知识过于零碎,章节过于细致。
过于粹片化的知识,过于分散的章节,使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无法上升到核心素养层面。
教学中,笔者以新课标为教学目标,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对老教材单元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基于主题教学就打通了从知识到素养的通道。
同时,建立单元(章节、模块)知识的框架,指导学生将零碎的知识构建成相对完整的“知识树”。
情境创设,优化学习体验。
情境化教学从单向传递到多向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化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在情境化教学中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学习体验,让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景在学习中生长出学习的获得感。
教师要改变过去传授式的学习方式,用情境创设的体验式、研究式、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思维训练,拓展认知边界。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力作为教学底色,推动课堂走向深度教学,激发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要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要面对开放和弹性的空间进行创造性地教学,鼓励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学习。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有相当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才能根据课堂中学生对问题的反映,及时做出准确、恰当的评价与分析。
课程改革前,教材是学生的世界;课改后,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教科书中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把教材、教室、学校及教师本人等都作为学生的教科书,尤其把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教科书,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新一旧”背景下,教师要理清新课标的目标导向和核心素养的教学导向,积极学习和研讨新课程标准,让课程标准的学习具体化、系统化,实现理论、理念、标准与实践、课堂、教学的对接。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中学)
新高考背景下教材处理的再审视
文/
吴学安
湖北省教育厅印发的《湖北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标志着湖北省新课程、新高考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应对这一现状,湖北省黄冈中学在如何正确处理新课标、新学考、新高考、旧教材的教学关系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