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王路易十四与康熙大帝

合集下载

《路易十四时代》名词解释

《路易十四时代》名词解释

《路易十四时代》名词解释路易十四( 1638年-1715年),法国国王, 1661-1715年在位。

“太阳王”的意思是指他终身执政,所到之处象太阳一样发光。

路易十四是世界史上著名的君主, 18世纪的欧洲以他为中心而运动。

1644年,路易十四被送进巴黎高等军事学校学习, 1650年被封为法兰西王太子,后即位为法兰西国王,在位期间国家极其强盛,在其统治下法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欧洲国家,路易十四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继文艺复兴后第二个黄金时代,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

但路易十四为人好色荒淫,沉溺于游戏,无所作为,在位期间实行恐怖政策镇压反抗,导致大革命爆发。

路易十四时代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统治集团内部政争不断,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 [gPARAGRAPH3]杂了多方面的矛盾和分歧。

最终大革命的风暴使王权旁落,国王成了一个徒有虚名的木偶,因此也被称为“废王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新教势力上升,与天主教会长期对立,迫使路易十四改变政策,采取了亲天主教的政策。

路易十四时代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统治集团内部政争不断,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日益尖锐。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路易十四的晚年及死后的王位继承问题。

路易十四临死前,年仅5岁的儿子路易十五继位,路易十四仍旧掌握着实际大权。

路易十四去世后,王太子年幼,年仅12岁的路易十五继承王位,但由于路易十五没有生母,这给了新教诸侯以机会,新教的奥尔良派逐渐形成独立的政治势力。

1661年,路易十五去世,路易十六继位,其弟安茹公爵路易十四之子路易十八被立为太子。

1661年,在各路诸侯推举下,安茹公爵路易十四之孙路易十八正式登基,路易十六退居凡尔赛宫,当上太上皇。

路易十八统治期间大量启用路易十六的旧臣,他们得到路易十八的信任,以至于受到路易十八的猜忌,发生多起宫廷政变,为了镇压政变,路易十八将许多大臣投入监狱或处死,造成了严重的政局不稳。

路易十八下令废除自1643年开始执行的帝制,将权力移交给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总统。

路易十四的名词解释

路易十四的名词解释

路易十四的名词解释路易十四,又称太阳王,是法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国王之一。

他统治法兰西王国长达72年,执政期间,法国经历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重大变革。

路易十四的名词解释既涉及到他个人的统治风格和行为,也包括他推动的一系列政策和政治体系的发展。

首先,路易十四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独揽大权的集权式统治风格。

他坚信自己是上帝所选的统治者,认为国家的利益与他的利益紧密相连。

这种个人专制主义的统治风格,使得法国政权高度集中,权力几乎完全掌握在路易十四的手中。

他通过任命忠诚的官员和监控贵族的权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保持了一统天下的稳定局面。

此外,路易十四还实施了一系列富有个人特色的政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的建筑项目,如凡尔赛宫的修建。

这座宫殿不仅是路易十四的居住地,也是他进行政治游说和宴会的场所。

通过豪华的建筑和奢华的装饰,路易十四展示了法国王室的财富和实力。

此外,路易十四还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政策,以支持法国的财富和实力。

他实行了重税政策,特别针对对手贵族,以确保国库的充盈。

他还实施了保护主义政策,限制了外国商品的进口,鼓励本国产业的发展,为法国打造了一个相对较独立的经济体系。

在文化方面,路易十四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成立了皇家学院,鼓励科学、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他支持了许多文化名人,如莫里哀和拉封丹。

这些措施不仅丰富了法国的文化内涵,也提升了法国在国际上的声望。

然而,路易十四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

他的集权统治造成了封建贵族的不满和反对,导致了一系列内外战争。

此外,他的重税和长期战争造成了法国经济的不稳定,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这些问题最终在路易十四死后爆发,并为法国带来了更加动荡的时期。

总的来说,路易十四是一个极具影响力而又充满争议的国王。

他的个人统治风格、政策举措和文化推动,为法国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然而,他的统治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副作用,深深地影响了法国的发展进程。

因此,对于理解法国历史和路易十四的意义,不仅需要探究他的个人形象,更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他的统治和产生的影响。

路易十四为什么叫太阳王

路易十四为什么叫太阳王

路易十四为什么叫太阳王
因为他曾扮演了芭蕾舞剧《夜》中的太阳的角色,而被人们誉为“太阳王”。

1、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史称路易大帝。

2、他亲政的55年(1661~1715),是法国专制制度极盛时期。

3、在他的统治下,法国一度统治欧洲,伏尔泰曾经把这个时期称为“路易十四的世纪”。

4、路易十四非常热爱舞蹈艺术。

5、他从少年起就每天接受舞蹈训练,长达20年之久。

6、他13岁起便在芭蕾舞剧《卡珊德拉假面舞会》中担任角色,32岁时他连续在26部大型芭蕾舞剧中担任主角。

7、只是到了中年,他感觉自己体重增加,舞姿不如过去优美,才停止参加演出。

8、但是,他一直是舞蹈艺术的热心赞助者和支持者。

9、他于1661年要求他的舞蹈教师波尚建立芭蕾基本动作规范,规定手臂和脚的基本部位和各种动作的式样,同年在他的主持下,又建立了皇家舞蹈学院。

10、他亲自批准了皇家舞蹈学院的章程和建院所需的经费,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11、由此而建立的芭蕾的基本技巧和训练体系历经几个世纪发展至今,仍是如今各个国家、各个派系芭蕾艺术的基础。

12、他还要求他的朝臣们都要参加跳舞,并且要求他们的舞蹈风格要高贵、典雅。

13、路易十四之所以重视舞蹈,是因为他认识到艺术可以用来提高他作为君王的威望。

14、他非常重视自己王者的风度。

15、他认为扮演太阳或者阿波罗之类的角色,可以在他身上激发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历史趣谈:康熙与路易十四开启中法交流:未谋面互生好感

历史趣谈:康熙与路易十四开启中法交流:未谋面互生好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康熙与路易十四开启中法交流:未谋面互生好感
导语:1678年,一封来自中华帝国的书信在欧洲引起了轰动。

这封信是当时正为康熙皇帝效力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写给欧洲耶稣会士们的,他在信中说,
1678年,一封来自中华帝国的书信在欧洲引起了轰动。

这封信是当时正为康熙皇帝效力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写给欧洲耶稣会士们的,他在信中说,中国皇帝强烈希望了解世界,并且尤其喜欢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因此他呼吁欧洲各国能派遣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令人鼓舞的是,没过几年,在欧洲正如日中天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便派出了好几位博学的耶稣会士前往中国,从而在两位帝王之间发生了一次特殊的接触。

近代欧洲开始与中国发生直接联系,要从16世纪传教士的活动说起。

当时,耶稣会士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成报告带回欧洲。

当欧洲的知识界接触到这些报告和著作后,很快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进而导致了后来长达百年的“中国热”。

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皇帝康熙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

1654年即位的康熙是清王朝历史上非常开明的一位皇帝。

他在与汤若望、南怀仁等欧洲传教士的接触中,对西方的天文、数学、物理等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特别是在亲眼目睹了汤若望在历法较量中击败中国保守派官员后,康熙就开始努力学习西方科学。

由于研究历法就必须要从数学始,康熙便任命传教士南怀仁为自己的第一位数学老师,主要教授皇帝欧几里得几何学。

正是受这一情形的鼓舞,1683年,南怀仁以耶稣会中国教区区长的身份上书罗马教廷,请求速遣传教士来华,并极力宣传中国皇帝的开明与慷慨。

尽管欧洲曾有许多传教士渴望前往中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
生活常识分享。

300年前康熙未能收到的一封信

300年前康熙未能收到的一封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300年前康熙未能收到的一封信导语:日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一场“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中法艺术文化的交会”的特展上,一封泛黄的路易十四致康熙的信函引起了人们日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一场“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中法艺术文化的交会”的特展上,一封泛黄的路易十四致康熙的信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路易十四为何要给康熙写这封信?这封信的内容是什么?康熙为何未能收到此信?要解开这些疑惑,我们就要回溯到300多年前的时代。

17世纪,法国为了扩张势力、发展科学和传布天主教,决定派遣一批数学造诣很深的耶稣会士赴华,但财政大臣科尔伯的去世使这一计划一度搁浅。

直到168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法国长久以来的心愿得以实现。

当时,恰逢一个暹罗使团到访法国,转达了纳莱王与法国结盟并开放通商口岸的愿望。

路易十四决定借机向东方派出一艘名为“飞鸟号”的战舰,以期造访暹罗和中国。

1685年3月3日,以肖蒙骑士为大使的赴暹罗使团和以洪若翰神父为团长的赴华传教团在布雷斯特港登船起航了。

赴华传教团由洪若翰(又名洪若)、张诚、白晋、李明、刘应和塔查尔六位耶稣会士组成。

他们个个饱学多能,并在出发前都被路易十四授予了“皇家数学家”的称号。

“飞鸟号”于1685年9月22日到达暹罗。

传教团随后应自行设法前往中国,但由于海上风暴以及季风原因,继续前行的计划被打乱了。

直至1687年6月,除塔查尔外的五位神父才乘坐一艘商船向他们期望已久的中国驶去。

1687年7月23日,传教团初到宁波,便遭浙江巡抚等人的诘难。

后来,在南怀仁和殷铎泽两位神父的斡旋下,康熙帝最终下令:“洪若等五人,内有通立法者亦未可定,着起送来京候用;其。

中国康熙皇帝与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的服饰文化对比研究

中国康熙皇帝与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的服饰文化对比研究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结论
通过对中、法两国同时期两位君主腰间用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法两位君主的服饰在质料、尺寸、色彩、纹样四个方面以及应用功能、应用目的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这是由于“环境的类似,文化水平的类似,人类构造机能和营生的共通性等原因,就有可能发生无缘类同的现象”【281,作为君主的服饰必然要在满足穿用需求的同时,还要从质料、色彩、纹样等方面烘托出穿用者的卓然出众;虽然中国清朝皇帝服饰在精致程度上比法国波旁王朝君主服饰更胜一筹,但是两者的服饰都是为了表达君主的高贵与尊威,即使有所差异也恰是印证了服装学中的“同能异构”【28】现象。
52
第6章中法两位君主服饰规制异同的文化渊源
中心的地位,并形成了巴黎、图尔和里昂三大丝绸纺织中心,生产塔夫绸、缎子、加入金银纱线的织锦缎、天鹅绒、丝带、蕾丝等”【241,其中法国的蕾丝生产成绩最为突出,在针绣蕾丝(needle point lace)和梭结蕾丝(bobbin lace)两种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继续吸纳先进技术,终于在公元1670年法国的蕾丝产品“以其独特的品种在欧洲确立了领先的地位,在针绣蕾丝中,法国蕾丝成了最高级的产品”【4】,法国纺织业的进步为丰富织物的色彩打下了良好的伏笔。
为了掩盖造假行为,地方政府对信息加以严格控制。
但对信息的控制遭遇到网络、媒体和专家的挑战,他们既是体制性造假的障碍,又刺激地方政府不断动用体制维护造假。
“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之所以在其形制质料上注重葛麻丝帛和推崇黄色、在其社会功用上讲求森严井然的等级秩序”[221,清王朝帝王主要穿用明黄色的服饰其深意就是为了与华夏“崇黄”传统相吻合,这样可以与“五行"中的“土”相对应,与“五方"中的“中"相吻合,还能与五帝中的“黄帝"影射,从而彰显满清帝王的正统尊威。

明末清初时期赴欧的5个中国人

明末清初时期赴欧的5个中国人

明末清初时期赴欧的5个中国人中国最早赴欧留学生——郑玛诺(1645)南明派往欧洲的使臣——陈安德(1649)轰动欧洲的中国旅者——沈福宗(1681)路易十四的中国翻译——黄嘉略(1702)康熙派往欧洲的使臣——樊守义(1709)中国最早赴欧留学生——郑玛诺郑玛诺(1633~1673),号惟信,教名Manuel de Sequeira,广东香山县(澳门)人。

他是有确切史料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位赴欧中国人。

1633年(或1635年)生于澳门,郑玛诺出生时,葡萄牙人已入居澳门80年,澳门已从小渔村变成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著名港口。

福音在澳门广传,不少中国人纷纷归入主的名下。

郑玛诺的父亲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圣名安多尼,他与有“安南使徒”之称的法国人陆德神父往来密切。

郑玛诺在陆德带领下信主。

陆德对郑玛诺非常关爱,他常在日记中称其为“我的中国小孩”或“小玛诺”。

郑玛诺在归主后进入澳门教会学校学习,由于成绩优异,深受西教士赏识。

1645年,澳门教区正拟设中国神职人员,陆德神父提议率领中国及安南北圻、南圻少年各一人赴罗马深造。

12岁的郑玛诺被教会选中,随陆德神父赴罗马深造。

当年12月20日,他们从澳门乘船前往罗马。

次年1月14日,到达麻六甲(今马六甲),船随即遭到荷兰人掳掠,他们被荷兰人押送到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监禁。

三个月后他们获释,再次西行。

船经过印度洋,来到印度果阿。

他们离船登岸,经波斯到达亚美尼亚。

郑玛诺在亚美尼亚某修道院灵修六个月,因他极富语言天才,很快学会当地语言,与当地人谈吐无异。

经过土耳其时,郑玛诺被当成鞑靼人遭到拘押,因其流利的亚美尼亚语而被释放。

历经五年的艰苦跋涉,郑玛诺终于到达罗马。

他入读耶稣会主办的圣安德肋学院,以1年10个月时间,完成欧洲中学生4年内的全部课程。

1653年加入耶稣会,并转入罗马公学学习修辞学、逻辑学、物理化学、音乐和希腊语等多门课程。

毕业后居留罗马,教授拉丁文和希腊文法与文学,中国人在罗马著名的学校中教授希腊文学,在历史上,尚无先例,此举给中国人赢得声誉。

太阳王路易十四

太阳王路易十四
• 通过这种狡猾的怀柔政策,路易十四一步步实际控 制了法国。
素肉——虔诚的路易
• 鱼受到法国人的喜爱不只因为它的肉质鲜 美,还因为它是斋戒日里惟一可以吃到的 “肉”。路易十四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所以他规定每个星期的三、五、六和其它 宗教节日都必须斋戒,斋戒日里只能在晚 祷之后吃一顿饭,并且禁食一切肉类和酒 类。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 些聪明的厨师想出法子,把“鱼做成肉”, 美其名曰“素肉”。
“朕即国家”——骄傲的国王
• 1661年马扎然去世,路易十四随即召见国 务委员会,并声明:“我把各位召集到这 里,是为了对各位说:从现在起,朕即国 家,国家的事务由我自己处理。我需要的 时候,各位可以用你们的建议为我服务。” 一位神职人员提出,红衣主教马扎然死后, 他将向谁请示教务,路易回答:“当然向 我,大主教先生!”
侍奉王室。路易十四还向各省派驻“司法、警察和财政监 督官”,整顿军备扩充兵源,引进新式武器和先进技术, 并把各省军队的调度权控制在中央手里。在思想上, 要 求全体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在经济上,路易十四将经济 问题交给了科尔伯,推行重商主义。 路易十四完成了黎塞留和马萨林建立一个中央集权、专制 的民族国家的努力。他将贵族变成了他宫廷的成员,解除 了他们作为地方长官的权利,以此削弱了贵族的力量。
• 到了第三道菜宴会才真正进入高潮,牛肉、小牛肉、 绵羊肉都可以作为第三道菜的主角,做法一般是烤、 浓汤煮或做成肉馅儿。
• 接下来的小烤肉,材料多以鸟类为主; • 当然,宴会中少不了鱼类。最受欢迎的河鱼是鲑
鱼和鳟鱼,海鱼则有鳕鱼和鳎鱼。 • 冷盘是晚宴的第六道菜。蔬菜沙拉搭配五颜六色
的果冻,放在桌子中间,煞是好看。 • 水果则是宴会的压轴。 • 吃完甜点喝完饮料之后,这场晚宴也告一段落。

出现在同一时代的帝王:康熙、彼得大帝与路易十四

出现在同一时代的帝王:康熙、彼得大帝与路易十四

出现在同一时代的帝王:康熙、彼得大帝与路易十四在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前期,中、法、俄三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一位彪炳千秋、威震四方、文韬武略兼备的封建帝王。

他们分别是中国的康熙大帝、法国的路易十四,俄国的彼得一世。

他们三人都以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显赫的政绩,在本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之异同彼得(1672——1725)与康熙(1654——1722)是同一时代的两个有作为的君主,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康熙比彼得大帝年长18岁,早于彼得执政约20年,二人都是少年登上帝位。

由于年少,二人都曾一度大权旁落。

年幼的康熙是四大摄政大臣辅佐,而彼得是摄政女王(彼得的姐姐)辅助,甚至彼得和他母亲一度被赶出了皇宫,只差被废。

然而,二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又夺回了大权。

康熙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了真正亲政的阶段,彼得则把他的姐姐驱逐到了修道院。

1. 文治武功治国方略上二人都有不凡的成就。

具体说来,以下几个方面二人非常的相似:康熙帝6岁登基,14岁开始亲政,16岁靠自己的那些少年摔跤手擒杀了鳌拜。

就平定国内反叛势力而论,彼得通过童子军迫使姐姐索菲亚公主下台,平定近卫军暴乱。

在这方面,康熙做的事情要比彼得多。

康熙不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卓有政绩。

平三藩,收台湾,六巡黄河;平蒙古,定新疆,力挽狂澜,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抗击沙俄侵略和反对罗马教皇无理要求的行动中,他坚决反对外国侵略中国领土和干涉中国内政,力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

就此功绩而论,整个中国古代帝王仅此一人尔,不愧为“千古一帝”。

彼得大帝生于莫斯科,是沙皇亚历克西斯与第二个妻子纳塔利·纳里希基纳的独生子。

小的时候他在距莫斯科七公里的小村子里长大,后来在自己童年伙伴基础上组建两个童子军团,这两个童子军团为捍卫彼得大帝的权威、铲除异己立下了汗马功劳。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康熙的“神交”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康熙的“神交”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康熙的“神交”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法国波旁王朝国王,号称“太阳王”(Roi Soleil),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一共在位72年(1643年—1715年),是世界历史上有确切记录的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他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认为君权神授,“朕即国家”。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给康熙写信,自称“您最亲爱之好友”。

同时代的两位帝王,对彼此都充满想象,并互相影响。

1686年,欧洲的“中国热”方兴未艾。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了几名科学家,通过海路奔赴中国,随同带去的还有一封他写给清朝康熙皇帝的信。

信中,路易十四说向中国派遣皇家数学家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科学观测,获得科学知识。

对康熙皇帝他极尽赞美之词,称呼是“至高无上的王子、最亲爱的朋友”,落款是“您最亲爱之好友”。

17、18世纪,中法两国同属巅峰时期,一个是欧洲大陆的科技文化中心,一个称雄亚洲。

尽管相隔万里,但从康熙和路易十四在位开始,两国已经开始互相表达仰慕之情。

康熙的“哲人王”形象由于中途的阻隔,这封信并没有送到康熙手里。

然而,路易十四对中法交流的渴望和对彼岸这位皇帝的想象,并未因此而停息。

1688年,路易十四派遣的科学家历经两年的艰难行程,抵达北京。

这几位科学家兼传教士,成为当年康熙与路易十四对话的桥梁。

通过这些传教士的描述,康熙以“哲人王”的形象在18世纪的欧洲引起巨大轰动。

所谓“哲人王”,最早源于柏拉图,意思就是“学识、道德几乎完美的哲人”。

白晋是路易十四派遣到中国的皇家数学家之一,他留在康熙身边教授几何学和医药学,十分受康熙的信任和倚重。

10年后,白晋奉康熙旨意归国,他把在华10年的经历写成了近10万字的报告,呈给路易十四,这些文字后来以《康熙帝传》为名出版。

白晋几乎是坦诚、全面地介绍了康熙皇帝,包括他对国家的统治。

他说康熙有着“君主的威信和真正的伟大”,更多是闪耀着“道德的光辉”——清朝的国库虽然堆满了金银财宝,但康熙本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

《康熙与路易十四》电影观后感

《康熙与路易十四》电影观后感

《康熙与路易十四》电影观后感《康熙与路易十四》这部电影,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展现了两位伟大君主的传奇故事。

康熙与路易十四,一个是中国清朝的皇帝,一个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国度,却通过书信和外交使节,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

影片以康熙与路易十四的通信和交流为线索,勾勒出了当时中法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风貌。

康熙作为一位睿智而勤勉的君主,他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而路易十四则是一位热衷于扩张和创新的国王,他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通过白晋等法国使节的努力,康熙和路易十四得以相互了解彼此的国家和文化,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中法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为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奠定了基础。

电影中最令人震撼的场景之一,便是康熙大帝和路易十四在各自的宫廷中,用数学、几何等科学知识进行交流和探讨的画面。

他们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和求知欲,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康熙大帝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抽出时间学习数学和几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体现了他的勤奋和刻苦。

而路易十四也展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才华,他亲自参与科学实验,推动了法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种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是他们能够成为伟大君主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电影还展现了当时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广彩作为广州的传统工艺,以其绚丽夺目、金碧辉煌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广彩的制作过程和其独特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孔子思想在当时也已经传播到了法国,并且得到了伏尔泰等思想家的大力推崇。

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展示了中法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成果。

电影的当康熙大帝和路易十四隔着大海相互遥望时,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视让人感慨万千。

他们虽然未能亲自会晤,但他们通过书信和外交使节,完成了一场东西文化的盛宴,展现了东西文化巅峰的碰撞。

君权神授朕即国家,伟大而凄凉的独裁者路易十四

君权神授朕即国家,伟大而凄凉的独裁者路易十四

君权神授朕即国家,伟大而凄凉的独裁者路易十四路易十四执政(1661—1715年),把国王的权力发展到了顶峰。

在政治上他崇尚王权至上,“朕即国家”,并且用“君权神授”来为王权至上制造理论依据。

可以参照康熙皇帝的夺权历程,这二人分别是东西方在位时间最为久远的帝王,经历也非常相近。

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法国波旁王朝国王,号称“太阳王”(Roi Soleil),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一共在位72年(1643年—1715年),是世界历史上有确切记录的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他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认为君权神授,“朕即国家”。

路易十四执政初期,励精图治,扩大了法国的疆域,使其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和文化中心,17和18世纪里法语是欧洲外交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并修建了著名的凡尔赛宫,资助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执政后期,由于连年征战,法国国库空虚濒临破产,使波旁王朝的统治面临危机。

文化控制在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绝对主义政治和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个时期,法国王权围绕着宫廷建立起一整套的象征符号、日常礼仪和修辞方式,以眩目的方式向臣民展示王权权威,培育等级政治秩序的观念。

与此同时,王国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国家化建设,对社会予以收束、侵削或压制,使之服膺于绝对主义意识形态的同一性追求。

路易十四时代绝对主义政治的文化建构,在法国营造出古典主义文化的辉煌,但从长时段来看,也埋下了自身衰亡的因子。

法王路易十四时期“光辉政府”指导下的文化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阐明十七世纪,即太阳王时代,艺术蓬勃发展的原因及策略,借此分析文化在社会、经济及政治领域所拥有的权力。

从该“光辉政府”的组成结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时任建筑、工艺和制造业总监的让┌推盏偎埂た露贝尔是这个初具雏形的法国“文化部门”的核幸韵执的观点来看,柯尔贝尔无疑是这个时代文化部部长的最佳人选。

《路易十四时代》是伏尔泰编著的一本书籍,该书描绘了人类的才智和风俗,引人热爱道德、学术和祖国,启迪人类反思自我,告诉我们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

欧洲最伟大的君主排名

欧洲最伟大的君主排名

对于欧洲最伟大的君主的排名,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评价标准,因此没有一个确定的官方排名。

然而,以下是一些在历史上被广泛认为是欧洲最伟大君主之一的人物:
1. 查理曼大帝(Charles the Great, 或称Charlemagne):他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创建者。

他统一了大片欧洲领土,重建了罗马帝国的遗产,并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她是英格兰女王,被誉为“黄金时代”的缔造者。

她在位期间稳定了国内政局,推动了英国的文艺复兴,并成功抵抗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入侵。

3. 路易十四(Louis XIV):他是法国国王,被称为“太阳王”。

他统治了长达72年的时间,推动了绝对君主制的发展,建设了凡尔赛宫,并使法国成为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4. 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他是俄罗斯帝国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具有改革精神的君主。

他推动了俄罗斯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改革,使俄罗斯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5. 奥托一世(Otto the Great):他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统治时期称为“奥托一世的重生”。

他巩固了帝国的领土,并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扩展了帝国的势力范围。

这只是对一些被广泛认可为欧洲最伟大君主之一的人物的简要介绍,欧洲历史上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君主和领袖,每位君主在历史上都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谁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谁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谁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世界上在位最长的皇帝是谁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位: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72年3个月零18天(公元1643——1715年)。

路易十四全名叫路易·迪厄多内·波旁,自号太阳王,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会献上的“大帝”尊号。

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从5岁开始登上国王的宝座,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有确切记录在欧洲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登基时,由于还是个小孩,就由他母亲奥地利的安娜(安娜是西班牙公主,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出身于奥地利,所以习惯上称其为奥地利安娜)摄政,直到1661年法国宰相红衣教主马扎然死后,他才开始亲政。

路易十四亲政期间(1661——1715年),法国发动了三场重大战争,分别是法荷战争、大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还有两次小规模的冲突,使他在1680年起成为至高无上的欧洲霸主,同时也使得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点。

第二位: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年)。

维多利亚女王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女王以及印度女王”名号称呼的英国女王。

她从18岁开始继承王位,在位期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

英国历史学家把她在位时期称为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即“维多利亚时代”,在此期间,英国加大殖民扩张,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占领了很多殖民地。

维多利亚在位的几十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尖、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期,经济、文化都很稳定,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使她成为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性女王。

第三位:非洲小国斯威士兰王国国王索布扎二世在位62年(1921——1982年)。

索布扎二世于1901年被选定为王位继承人,他于1916至1918年到南非开普省洛夫达尔学院学习,回国后于1921年登基为恩格温亚马(即国王)。

斯威士兰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一个内陆小国。

北、西、南和东南与南非接壤,东同莫桑比克交界。

乾隆著名历史事件有哪些_乾隆著名历史事件介绍

乾隆著名历史事件有哪些_乾隆著名历史事件介绍

乾隆著名历史事件有哪些_乾隆著名历史事件介绍乾隆帝即位初,就实行以宽仁治国的施政方针,在短短数年内,完成了政治风气由严复宽的转变;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乾隆著名历史事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乾隆著名历史事件一:六下江南弘历最受百姓津津乐道的就是六下江南,这在如今的电视剧里就可以体现。

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目的之一是为了探访民情,古代信息不发达,皇帝要想了解民情,就得多到民间走走。

其二是为了加强清朝政权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

江南是明王朝起家之地,当地居民对明王朝最拥护,清军入关后反抗最激烈,也遭到了最惨烈的屠杀。

而江南经济发达,帝国财赋又大半来源于此,所以康熙,乾隆都利用下江南为加强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以巩固统治。

其三是为了河工,康熙时期主要是治理黄河;乾隆下江南除了视察黄河大坝,还视察浙江海塘等水力工程。

弘历自己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然而,和康熙相比,乾隆下江南游乐的目的大大增加。

康熙帝六次南巡轻车简从“所有巡狩行宫,不施彩绘,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

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

”而乾隆帝则是前呼后拥,大批后妃、王公亲贵、文武官员相随。

沿途修行宫,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

为搬运帐篷、衣物、器具,动用马六千匹,骡马车四百辆,骆驼八百只,征调夫役近万人。

不仅沿途地方官要进献山珍海味,还要从全国各地运来许多食品,连饮水都是从北京、济南、镇江等地远道运去的著名泉水。

乾隆著名历史事件二:身世之谜弘历传说为汉人之子,被雍正抱入王府。

相传乾隆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海宁陈阁老陈世倌之子。

在雍亲王(雍正)福晋分娩的那一天,恰好陈阁老的夫人也生下了一个孩子,只是前者是女孩,后者则是个男孩。

此时的雍正听说后,密令家人将陈阁老请来,并强调一定要带着小孩。

然后借口福晋要看孩子,将小孩带入内室,将自己的女孩换给陈家。

陈家后来发现不对,但不敢声张。

没想到,男孩天资聪明,深得康熙,雍正二帝的喜爱,最后竟成为一代君王。

路易十四的故事

路易十四的故事

路易十四的故事1638年路易十四在圣日耳曼出生,他是路易十三和王后安娜之子,就此拉开帷幕。

路易十四是与康熙同时代的西方大帝,当时的人们尊称他为“太阳王”。

他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其主要功勋有两个,首先是使法兰西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其次是使法语成为通用语言。

路易十四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国王,只是那时的他没有权利,经过母亲和红衣主教执政后,他才开始执政。

路易十四执政历时72年,他是世界上执政最长的君主。

在思想上路易十四推行、信仰天主教。

在经济上他推行重商主义。

有记载称在他执政的72年间,他洗澡的次数不过七次,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怪癖。

不过此事究竟是真是假,后人已无从考证。

但是这样一个不爱洗澡的君王,他的爱情故事仍旧相当完美。

路易十四还包括玫瑰花的故事,但是这并非指的是路易十四君王,而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玫瑰花。

路易十四玫瑰产于法国,1859年培育诞生,以太阳王的名字来命名,象征着花儿的权威和尊贵。

以上就是,任何人都有两面性,身为君王的路易十四也是如此,他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导致他晚年生活十分凄惨。

太阳王路易十四是法国国王,自诩太阳王、上帝的宠儿。

他的父母老来得子,所以他备受宠爱。

作为波旁王朝第三任国王,他幼年登上宝座,在任72年。

在太阳王路易十四面前,那个时代其他任何帝王都不值一提。

他充分的掌握大权,因为首相从小就灌输专治的思想,告诉他要独断专行。

十岁到十五岁间,被迫逃出首都的经历更增加了他的决心。

亲政后太阳王路易十四事必躬亲,紧紧把权力掌握在手中。

他拒绝召开会议的做法,也曾遭到批评,后来他又取消了高级法院的权力,完全的将权利归于自身。

太阳王路易十四发布过很多的精彩言论,他软硬并施的统治手段,使得他将权力伸向全国。

太阳王路易十四个性突出,有才华,是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君主。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同时他一生风流,拥有好多情妇,因此他身上打下了深刻的风流烙印。

他手下有理财能手和横扫疆场的,对于他来说他们都是上帝送来的礼物。

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君主

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君主

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君主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在位时期最长的君主是清朝康熙皇帝,在位61年,但是在世界历史上,比康熙皇帝在位更长的君主还有很多,现来细数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十位君主,看看你认识多少(注:由于神话色彩和年代久远等原因,有些君主的在位时间超长,未知真实性如何,这里排名前十位是真实历史记载。

)第一位:路易十四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法兰西王国波旁王朝第三位君主,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在位72年(1643年-1715年),是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路易十四是路易十三的长子,5岁继承王位,由母亲安妮摄政,23岁后亲政,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措施,宣扬君权神授,朕即国家,加强王权;大力开展工商业;对外发动吞并战争,扩大国家疆域;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等,因此路易十四在位期间,法兰西王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尊称太阳王,与同时期中国清朝康熙皇帝相比毫不逊色,1715年。

路易十四因病去世。

二、约翰二世约翰二世(1840年10月5日-1929年2月11日),欧洲内陆国家列支敦士登大公,在位71年(1858年-1929年)。

约翰二世是前任大公阿洛伊斯二世之子,他性格内向,终身未婚,曾出兵参与普奥战争,支援奥地利,但军队尚未到位奥军已战败,1868年,废除国家军队,宣布列支敦士登为永久中立国,1929年,约翰二世病逝,由其弟弗朗茨一世继位。

三、拉玛九世拉玛九世(1927年12月5日-至今),本名普密蓬.阿杜德,泰国曼谷王朝第九位君主,现任泰国国王,在位已70年(1946年-至今),由于他仍在位,不知是否会超过71年的约翰二世和72年的路易十四。

拉玛九世是前任国王拉玛八世之弟,早年留学瑞士等国,精通7国语言,并在法国巴黎结识现任王后,原泰国驻法大使的女儿诗丽吉,1946年6月,其兄拉玛八世驾崩,年仅19岁拉玛九世继承王位,他在位期间,与王后致力于泰国国家开展和国民幸福事业,政绩显著,大凡泰国出现政治危机和突发事件,只要他出面,多能平息,深受泰国国民尊敬和爱戴,当之无愧的泰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易时代最著名的玻璃工坊
• 贝尔纳.裴洛(Bernard Perrot,1640-1709), 意大利玻璃匠师家族。 • 继承意大利吹造玻璃制作传统,并创新制 造模仿东方瓷器雪白质感的玻璃器。 • 受到路易十四与其弟奥尔良工具的青睐, 其玻璃器皿上的太阳标志与百合花图案, 显示了其与王室的亲密。
珐琅工艺发展
• 珐琅:矽酸涂料 • 釉——陶瓷、玻璃 • 琉璃——建筑 • 珐琅——金属 • 波斯的掐丝珐琅于宋元时期传入中国(景泰蓝)。 • 画珐琅是在康熙时期从法国传入中国: • 画珐琅技术源于15世纪,在今日的荷兰、比利时、法国交 界的法兰德斯一地发明,后法国中部里摩居成为为画珐琅 制造的重镇,它的制品随传教士和西洋人进入中国,吸引 了康熙的兴趣,不仅在宫中专门设立珐琅作坊,而且令耶 稣会士返回欧洲,招募更多匠人来华效力。清宫的画珐琅 工艺扩展到瓷器、玻璃、陶等不同材质上。色彩艳丽,造 型精美。
法国传教士来华
• 南怀仁神父的公开信 • 1684年,暹罗国国王派大使来到凡尔赛宫 • 自中国返回法国的柏应理神父受南怀仁请 托,也来到凡尔赛宫相法王请求派更多耶 稣会士前往中国。 • 洪若翰、白晋、张诚、李明、刘应多为具 备科学素养的耶稣会士奉法王之命来到中 国,史称“国王数学家”。
未收到的信:路易十四与康熙的会面
• 法国耶稣会士以皇家科学院成员身份,携带献给 康熙帝的各种科学仪器工具,1685年3月跟随前 往暹罗国的法国使节登上“飞鸟号”,前往东方。 • 两年后,历经波折,终于抵达中国,并于1688年 见到康熙帝。 • 首批法国耶稣会士抵达北京宫廷后,法王路易十 四致信康熙帝。表示担心他们的安慰,并预计派 遣第二批具科学知识的耶稣会士,改采取陆路方 式前往中国,但由于世界局势的变化,此行中途 受挫折返,信也未送达。
• 17世纪,随着海路开拓,东西方接触日渐频繁,随商船而 来的还有传递基督信仰的西洋传教士们。 • 中华文化以农为本,依天时为准,根据天象制作历法,使 人们生活有所依,因此历代帝王皆视编修和颁布历法为国 家大事,重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天文历法。 • 西方耶稣会传教士自明末来华后,由于具备优异的天文气 象知识,多任执掌天文历法的钦天监,最著名的为明代意 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活跃明清之际的德国耶稣会传教士汤 若望等。 • 年轻的康熙认识到学习西方科学的重要性,热衷于对此的 学习及图书的编撰。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成为康熙第一 位西洋老师。 • 中国君王对西洋传教士的重用,使他们看到在华传教事业 的曙光,身为北京天文台钦天监的南怀仁发出一封号召欧 洲传教投入中国的公开信,间接促成法国耶稣会士来华。
康熙南巡图
清明上河图
承德避暑山庄
宣扬农耕文明
• 康熙28年(1689)南巡时,有江南人进献 一部宋版耕织图,诗文并茂地说明耕作、 蚕织的过程。 • 康熙令宫廷画师焦秉真重绘,希望借此宣 传布农桑知识,感念农民之辛劳。 • 冷牧则以其师傅所作的《御制耕织图》为 蓝本,绘出《画耕织图》。
画耕织图
• 农民短暂的自由
• 农民是最早的到解放的人之一,但却将在最后才能获得充分的自由。 除非没有外部利益——领主的、城市的或资本家的利益 除非农民的劳动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而且还会有剩余 10世纪以后欧洲经济的复苏:农民对土地的权利,较少的租金,但没有 法律的保障与根据,领主仍对土地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16、17世纪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领主的资本家化——寻求产 量与利润,契约的不稳定与支付实物、小麦而不总是金钱。
路易十四的家世背景
• • • • • • • • • • • 父亲:路易十三(1601-1643)年幼继位 祖母:意大利梅迪奇家族的玛丽太后摄政 首相:法国红衣主教黎世留(1585-1642)掌握王国 母亲:奥地利的安娜太后(1601-1666)摄政(西班牙国王菲力浦三世之女) 红衣主教马萨林(1602-1661)专权达数十年 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力浦1640年出生 路易十四(1638-1715)为路易十三的长子,5岁登基,23岁(1661年)真正 执掌王权 妻子:西班牙公主玛丽.泰瑞莎 黎世留与马萨林的贡献:对内奉行重商主义,积极发展贸易与航运。 前者透过对外战争巩固和扩展法国疆域 后者则在路易十四幼年平息巴黎议会与贵族发起的投石党叛乱,王权转危为 安,为路易十四执政奠定基础。
• 现代政治自由国家的出现 • 现代君主制:西班牙(阿拉贡的约翰二世)、法兰西(路 易十一)、不列颠(兰开斯特王朝的亨利七世) • 为地域国家服务的 “官员”:国家的仆人(公务员) • 群众视君主为天然的保护者,可使他们免于教会和贵族的 欺凌。在法国,君主制直至18世纪都可以依赖人民的忠诚。 • 现代国家认识到,任何权威不能高于它的权威,神圣罗马 帝国的皇帝不能,教会也不能,国家的理由变成了最高的 国家的理由变成了最高的 法律 • 在法国,1577年,让.博丹(Jean Bodin)在《共和六书》 中提到了国家不可分割的主权的理论。“共和”一词意味 着“政治实体”,即国家。主权国家是高于除自然律法和 神圣律法之外的任何律法的。 • 主权意志侵犯了国家:“朕即国家”(路易十四) "朕走了,但国家将永存"
• 个人自由 • 1517年宗教改革:打破教会与教皇的权威 • 16、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希腊理性精神的回归 • 人文主义精神:宣扬尊重人的伟大,强调个人的才智和能 力。在15世纪的意大利,virtu不仅意味着美德,而且意味 着荣耀、效能和权力 荣耀、 荣耀 效能和权力。 • 17世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 sum) 的提出——“个人”的思想凸显出来。 • 加附在个人哲学之上的是对市场经济效益的鼓励 • 路易十四正是出于上升期欧洲中杰出君王。 • 重商、热爱艺术、崇尚荣耀、致力科学发展,并秉承家族 的宗教文化,这些都可在一个人身上折射出不同的光辉。 • 神圣的世俗君王。
传播与困境
• 白晋、张诚继南怀仁之后为康熙帝讲授几何学、代数,并 翻译为满文或汉文。 • 西方医学的进入,并以西药治愈了康熙帝一次生病。白晋 等人还讲授解剖学。 • 1692年康熙帝颁布《宽容赦令》,允许天主教在中国自由 传播,更赐住所,允许修建教堂,法国传教士独立传教区 得以成立。 • 然而,尊孔祭祖引来“礼仪之争”,康熙后期,更演变为 清廷与罗马教廷的对立。在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祭孔之下, 让康熙帝不得不对传教士多设限制。 • 但无论如何,当长期居住于中国的法国传教士将在华期间 的一切以报告形式在欧洲流传,东西方的大规模文化触碰 开始,这也成为向西方传递中国形象的媒介。并带来18世 纪一股东方热,促成欧洲汉学研究的兴起。(李明 李明1696年 李明 年 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 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
凡尔赛宫全景
凡尔赛宫镜厅
东方暹罗国使节进入凡尔赛宫
• 凡尔赛宫的辉煌吸引了欧陆各国的目光,远在东方的暹罗 国多次派使节来访求见。 • 进献大批中国瓷器珍宝 • 东西方的互视:东方情调风靡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的玻璃镜子为东方所惊叹(意大利威尼斯的制作工 艺) • 14世纪马可波罗描述了他的东游见闻,神秘的中国成为西 方人心中憧憬之地。16、17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纷 纷占领东方贸易市场,大量中国瓷器、漆器进入欧洲,而 欧洲沉浸在收集、效仿东方工艺品的热潮中。 • 暹罗国使者的到访,使法国酝酿已久的东方计划展露端倪。
波旁王室旗帜:鳶尾花旗(白旗)
路易十四肖像
路易十四家族
• 多重文化的影响,意大利、法国、西班牙 • 浓厚的艺术风格: 1661年在巴黎创办了全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曾出演古 希腊戏剧中太阳神阿波罗 • 继承于母亲的天主教信仰,并有西班牙式的虔诚与骄傲 • 对父亲狩猎传统的热爱——政治胸怀 • 对知识的渴望,履行“伟大、高贵”的君王梦想——荣耀 重用布商之子柯尔伯掌管国家财政、海事、建筑等事务: 1、大力鼓励皇家工坊和私人企业的增加,吸引欧陆各国匠 人投效法兰西。——玻璃工艺的发展 2、组建法国东、西印度公司,迎头赶上落后于其它欧洲国 家已久的海洋贸易事业。——航海贸易 3、先后建立法国皇家科学院和巴黎天文台,获取知识与商 贸利益相互发展。——天文、几何、力学、解剖学、植物 学、化学。
太阳王路易十四与康熙大帝 1638-1715)( )(1654-1722) (1638-1715)(1654-1722)
十七世纪的欧洲
• 17世纪的欧洲:“自由世界” • libertates(各种自由),该词很大程度上相当于 privilegia(特权)。 即保护这一集团或那一集团、这一利益或那一利益的公民权或特权, 利用这种保护剥削其他人,采用的手段往往不知廉耻。
• 城市的利益自由 • 10世纪时期城市几乎绝迹 • 之后(11-13世纪)随着经济的复苏,城镇的繁荣速度比 地域国家要迅速的多。 • 自由城市首先在西欧最先进的意大利产生了:尼德兰、威 尼斯、弗洛伦萨、米兰、布鲁日 • 依靠“行会”(当地市场生产)与贸易获得城市自身的独 立性与自由 • “伙伴”(Verlagsystem)关系:行会师傅(提供原料与 劳力)与商人(买卖经营) • 城市利益的封闭性:对公民权的限定(居住时间——身 份——交易权利) • 城市之间的角逐:民族国家斗争的先声
17世纪欧洲珐琅:宗教故事/日常人物
掐丝珐琅冰梅纹五供Fra bibliotek铜胎画珐琅花卉方盘
宜兴胎画珐琅万寿长春海棠式壶
欧洲人对中国陶瓷的模仿
景德镇出口瓷器对西方市场的迎合
法国圣克娄工坊软质瓷器跨文化的发展
东西绘画艺术的学习
• 班达里沙(意大 利传教士朗世宁 的学生) • 蒋廷锡 • 人参花
传教士们的贡献
康熙大帝
• • • • • 相似的家族承袭关系 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成吉思汗的后裔 苏麻拉姑教授蒙古语文 母亲:佟佳氏,汉族儒学的熏陶 继承爱新觉罗家族的满语与骑射传统
• 八岁继位 • 康雍乾盛世
康熙戎装像、康熙帝便装写字像
南巡与避暑山庄的兴建
• 战功显赫:平定三藩、收复台湾、败俄签约、巩 固北疆、进兵安藏 • 为治水、考察、游览曾6度下江南,开创请帝南巡 先例。 • 江南园林的风景秀丽,与满洲文化的骑射传统, 夏季避暑习惯,促使其兴建皇家林园。 • 承德:兼具江南、塞北风光,淡雅质朴之地,始 于1703年,历经康雍乾,耗费90年建成,是现存 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更是流传后世的珍贵文化 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