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及其现实启示摘要:马克思先后提出三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其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以人为本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在西方古希腊智者学派创始人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将从自然界的探索转移到人自身上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提倡以人道反对神道,主张以人为一切事物的标准。
总的来说,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哲学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把人作为万物的根本,提倡用“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主张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颂扬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人性和人格。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那么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可以确定的是人的本质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
所以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存于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且出于某种需求、在其所进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人就是在某种需求的的驱动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进行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获得人之为人的本质,成为具体的、历史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造唯物历史观时也是以人作为出发点的,与以往的不同,在他们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把现实的人以及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及“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先后在三个不同的阶段提出了三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其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是从三个方面界定的。
首先,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其次,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界定,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再次,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界定,认为人的自身需求就是人的本质。
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内涵,对于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是社会中最为活跃的因子,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思考,总结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优秀文化成果,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界定。
当今学术界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重要方面的理论视角开始的,第一方面是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第二方面是关于人作为社会行为活动关系的总和,简单的来说人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方面是从人类社会的需求上面进行的界定。
对于这三个方面的人的本质认识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研究社会现象,有助于不断完善当下社会建设的理论,丰富对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研究。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界定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对于劳动是人的本质,无论是从人类的进化历史上来看,还是从人类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历史上来看,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劳动在其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对处于萌芽状态中的人而言,他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劳动来锻炼自身的能力,从成长的过程中,找出适合自身不断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内在动力,这应该是归功于劳动在人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断地完善和提升人的各方面能力。
从劳动促使人类进化成为真正的人的角度上来看,可以发现人类的本质界定最起初是从劳动开始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属性与动物群体的属性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劳动也是人的本质所在。
在这个角度上来看,人的社会性往往体现在人在参与到一定的社会活动过程中的时候,往往是可以通过协作式的劳动来进行完善的,动物则不能从事一定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劳动。
人类进行劳动的过程就是改变自身处境的过程,人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物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劳动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界定。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关于第一个命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这一思想,提出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特有的方式,即实践或劳动。
实践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据。
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作为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产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自己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因此,人将自然界和自身当作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并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工具,既改造自然界,也改造自身。
关于第二个命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
人类社会存在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离不开同自然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切现实的人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形成了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行业间的等复杂的社会交往,并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映现着人的本质。
关于第三个命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这里,马克思不仅赋予需要以前提性,而且赋予它以普遍性、永恒性和能动性。
马克思还特别强调指出,“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正确理解奠定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科学基础。
在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人的本质有三个界定:“人的本质即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社会关系;需要;当代意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每个时代的思想家都不断追寻的永恒的命题。
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
在《莱茵报》时期,由于受黑格尔的影响,他主张“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
在《德法年鉴》时期,由于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他讲过“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他认识到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生产劳动是人作为类存在的本质。
1845年的《神圣家族》提出人的“实物本质”,接近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规定人。
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开始从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方面揭示人的本质,提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个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又作了详细的阐述。
1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含义1.1 “人的本质即劳动”马克思首先把人的本质和劳动联系起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虽然他此时的思想还没有成熟,但是,他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联系起来;指出了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质的不同。
劳动是人产生的根源。
历史告诉我们,人是通过劳动从动物中提升出来。
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特殊方式。
人通过劳动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保证人们吃、穿、住和其他的必需品。
纵观人类历史,也就是人类通过劳动而诞生和不断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论析
第27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7月 Vol. 27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5────────── 收稿日期:2004-12-27 作者简介:戴劲(1980-),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0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论析戴 劲(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摘 要:针对国内学者普遍将“实践”视作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本体论蕴涵这一研究现状,笔者经过考察认为,对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逻辑结构以及认识目的三个方面存有局限。
通过综观原著得出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处论断均非本质论,前者处在人类学层次,后者处在社会学层次。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实践;社会关系中图分类号:B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4-0040-05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大多囿于旧有的框架,认为马克思在人的本质的本体论上持实践论观点,笔者通过评述国内学术成果发现,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研究方法上仍视人为物种;第二,在逻辑结构上还停留于经验推演;第三,在认识目的上只力求注解经典。
本文直接从马克思的相关文献入手,对其中论述加以整理和评析,最后得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处论断均非本质论,只是对“人是什么”的探求,前者处于人类学层面,“实践”只是一个规定视角;后者处于社会学层面,旨在揭示相关问题。
现将拙文予以各位专家商榷。
一、国内学术研究述评借鉴杨建华先生的《人的本质问题研究综述》,纵观我国多年来对马克思有关人的本质问题的学术研究,不论是所谓的“本质”一元论说、二元论说,还是多元论说,归纳起来各说本质无非包括以下四大方面:第一,(自觉)意识——需求方面。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在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
他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这样,就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
“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 宗教把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最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表述既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也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这段话包含着深刻和含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①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
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
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摘要]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在对前人关于人的本质思想进行扬弃作出了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论断。
包括“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对当代也有深远的意义包括以人为本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关键词] 人的本质内容现实意义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一、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就是在继承发展中扬弃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成果。
(一)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黑格尔认为,人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其特征就在于人的自觉的活动方式,即劳动。
黑格尔正确地肯定了人的特征在于自觉的活动,但却错误地认为这种活动只是精神、理性思维的活动,认为人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人的本质,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是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者。
他坚决反对黑格尔哲学的神秘主义的绝对精神理论,批判黑格尔在精神掩盖下谈论自然和人。
但费尔巴哈认为,作为存在的存在的本质是自然的本质。
他完全抹杀黑格尔关于能动性的思想,把人的自然本质当作一种抽象的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和人的现实社会关系相割裂、相对立,这就陷入了抽象的“人性论”。
(二)不同时期对前人理论的扬弃形成了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讨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展过程而逐步深入的,也是一个对前人特别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扬弃过程。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他由青年黑格尔派开始转向费尔巴哈,指出人自身的理性是人的类本质。
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开始反思费尔巴哈的哲学,他指出“人本人就是人的最高本质”。
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他认识到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生产劳动是人类作为类存在的本质。
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分层理解-最新文档资料
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分层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哲学,马克思毕生都关注着人的生存与发展,希望人能在自身现实力量的塑造中真正成为社会性的人,在其现实性上,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主要是从个人与社会,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中来界定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特质是由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所决定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人的社会性并不排斥人的个性”,人通过“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个性发展”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那么对于人之存在的本质究竟该作何解读和认识呢?一、“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的第一层次理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实践。
如果没有关于人的社会性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这一基本预设,马克思是不可能表达出人存在的本真社会状态的。
这是从“根本上”哲学性地阐释了何为人的本质。
人作为“普遍的”、“自由的”自觉的存在物,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社会性质的对象性关系,是社会实践关系以及主、客体关系。
人正是通过劳动和感性的物质活动,即人与外界、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确证人的本质力量,自然界成为人的“无机身体”。
人的社会性理论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马克思在人性观上实现根本变革的标志。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学领域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
人是社会性的,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人”都是在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使用一定水准的、发展起来的文化,去从事各种活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因此,“人”不仅在整体上是社会的人,在个体上也是社会的人。
社会不仅是意识中的“他者”、他物,也是个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发展方式,是人的“社会的生命”。
马克思主义谈到人性时强调了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理论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马克思在人性观上实现根本变革的标志。
马克思不仅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的层次科学地理解了人的类本质即劳动本质,而且从人的类本质的层次深入到人与人的区别的层次。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考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考内容摘要:马克思先后把自由、人本身、实践、社会关系等重要概念和人的本质相联系。
他对于人的本质的许多提法,与其看作是固定的答案,不如看作是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未完成的和方向性的探索。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马克思曾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本质的问题进行过认真的思考,提出过许多颇有价值的结论。
他先后把自由、人本身、实践、社会关系等重要概念和人的本质相联系。
自由是人的本质?在1842年到1843年初写下的一系列政论文章中,马克思把自由作为人的本质,并以此为依据对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制度作了猛烈的批判。
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对自由极为推崇,认为自由具有不言而喻的价值。
他说:“如果一定要自由的忠实朋友用表决的方式回答‘自由是否应当存在?’这一问题,他本来应当感到这损伤了他的自尊心”。
自由的价值是根本无需讨论的。
马克思还说:“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因此就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自由的现实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
……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由。
可见,各种自由向来就是存在的,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殊的特权,有时表现为普遍的权利而已”。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把自由看作人的本质。
自由作为人的本质表现在:自由是人人都追求的,即使反对自由的人,也只是在反对别人的自由,但不会放弃实现自己的自由。
自由作为人的本质还表现在自由是总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人人都享有自由呢,还是仅仅为一部分人享有?马克思认为自由应该是普遍的。
他认为自由是“理性的普遍阳光所赐予的自然礼物”。
从马克思早期的政论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马克思对抽象的自由理念推崇备至,以致把它看作是人的本质,显示了自由主义思潮对他的影响。
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马克思逐渐改变了思考的模式。
他对自由以及人的本质的理解也进一步深化。
在1843年写下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此文中马克思未用此概念)的人权、自由等理念进行了反思。
浅谈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浅谈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核心部分,既是对人类历史之迷的最好解答,也为科学地认识人自身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不是作抽象的、固定的、片面的理解,而是作具体的、开放的、全面的理解,即从实践原则出发把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人的本质的能动展开和实现过程。
这一思想成果凸现了唯物史观的内在精神,对于我们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内涵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和人的自我创造的手段,但他所说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
马克思指出,人之所以能成其为人,人的本质存在的根据是生产劳动。
把社会实践作为整个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完成哲学上伟大变革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在考察人的本质时,也十分强调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活动的决定性意义。
“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
”“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和黑格尔不同,费尔巴哈认为爱、理性等是人的本质。
对此,马克思也并不赞同,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的另一个命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把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不是把人看作感性的存在,而是看作感性活动的存在。
正是基于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本质的扬弃,马克思提出了自己关于人本质的理解。
马克思深入研究了人的社会关系,用人的社会存在来代替人类的存在,用人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的本质。
这就是说,对人的本质的确定不能以某种抽象的原则,而应根据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去进行。
所以是社会关系构成了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规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实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孤立、分割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合作的总体,这就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正式在社会关系基础上才形成了人的本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本质的解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人的本质的说明“人的本质”指决定人的本性的那些因素。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有很多论述,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如何界定“人的本质”这个问题上目前存在着许多争议,如有种观点认为,把人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马克思的独创,费尔巴哈已经从社会关系角度界定人的本质了。
①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应该包括关于“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解,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这是人的类本质;从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人的现实本质。
这些观点都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到了相应的语句段落作为佐证。
传统哲学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人的本质作过科学而严密的规定,即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称《提纲》)中的一句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再三研读马克思的这句话,不能单纯地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定义,看作是人的本质之谜的现成答案,而更应看到马克思在这里蕴涵的把握人的本质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把握和揭示。
一、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抽象本质的批判马克思探讨人的本质的路径是对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理解的批判完成的。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他所理解的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是人的类本质,即理性、宗教感情、爱等。
他认为“理性、宗教感情、爱”是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是内在的、无声的,正是由于这些“共同性”的东西,把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
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论述立足于“抽象的”“孤立的”的个人。
在《提纲》第五条,马克思明确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的产生是人的哲学研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而又重要的变革,《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第六节颇受学者们的推崇,其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更被作为研究人的本质的核心原则,并被大部分教材所沿用。
通过认真研读马克思的原著文本资料,不难发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句并没有涵盖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全部思想,而任何一种片面的思想对于理解马克思都是一种障碍。
一、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出自《提纲》的第六条,其完整论述如下:“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为正确理解这段话,首先需要明确马克思提出这段话的背景,才能有效抓住重点,才能明确马克思的意图主要是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质问题,而非给人下定义,那么,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怎样的呢?首先,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的、感性的人。
具体而言,费尔巴哈认为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界的根本;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创造者。
“完全与动植物一样,人也是一个自然本质”。
他所论述的“人的本质”,是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生理学范畴的实体。
费尔巴哈认为“我所吃所喝的东西是我的‘第二个自我’,是我的另一半,我的本质,而反过来说,我也是它的本质”。
费尔巴哈正是利用这一论点作为基点,成功地批判了宗教神学,也为其人的本质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费尔巴哈认为人是“类”的人。
“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
”但是费尔巴哈又不仅仅满足于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仅仅归结于意识。
费尔巴哈认为人区别于自然物之处在于人有类意识。
人类特有的这种类意识具体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在于人以外在的个体为对象,另一层意义则是以人的共同本质为对象。
关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的浅析
关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的浅析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对于人的本质有着独特的理解。
在他的思想中,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自觉的生命活动主体,而且本质上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的浅析。
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具备了创造力和创造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自身创造的结果。
人类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创造、发展和进步。
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类自身的力量,而不是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
人作为自觉的生命活动主体马克思认为,人是自觉的生命活动主体,人类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而不是毫无目的地盲目行动。
人类的行动离不开人的意识和心理过程。
意识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此,人成为了自身生命活动的主体,掌握自己生命的主动权。
人的本质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因为人类社会是人类自身生命活动的重要领域,人类的个体生命活动和社会生命活动是密切相连的。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的个体生命活动总是围绕着社会历史生命活动的发展和繁荣展开。
人的行为和思想受到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人的本质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研究人的本质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人类本质上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人类的本质,就会误解人类的发展趋势,从而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马克思的人本质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仍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人和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结论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有着独特的理解。
他认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自觉的生命活动主体,而且本质上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他的人本质思想为我们深入认识人和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我们进行社会发展和改革时,要牢记人的本质,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
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
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作者:崔志宇来源:《世纪桥》2017年第09期【摘要】哲学在任何意义上,其核心都是人的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人作为主体,一切都围绕其展开,无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还是人与自然,都脱离不开人的主导作用,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过程,就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一生都在探讨人的本质问题,足以看出他对人的本质问题持以高度关注。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执着探索植根于他对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
时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畅想也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实践关照,不仅加强了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还真正意义上打造了一个兼容并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实践;类【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9-0084-02在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中,我们一直在追问“什么是人的本质”?如费尔巴哈所说,人的本质是“哲学上最高的东西”。
苏格拉底曾提出了“认识你自己”,普罗泰戈拉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拉美特利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论断,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黑格尔提出了“人是精神”。
这些论断无不体现出哲学家们对人的本质的深层次探讨,马克思也曾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扬弃,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提纲》中较之前得到了新的升华,提出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重新审视与研究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对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在现实面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在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同时,迫切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从马克思的文本中去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哲学的功用正在于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更好地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细究马克思的文本,并对“人的本质”问题作一细致的文字考据,厘清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对于当下我们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精品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摘要康德哲学中人的本质是人是目的,费尔巴哈认为是类本质,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是此在的存在,从认识论,宗教,存在主义的视角解读人的本质问题。
通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评和反思得出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外化又回到自身的过程,只有到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本质才具有完满性,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得到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统一,由此,对于人本质的解放是一个实践过程。
关键词人的本质;实践以前的哲学在追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意识的分析方面,都离不开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早在古希腊哲学对本体论的贡献,人类哲学的起点是本体论,随着本体论之后的认识论,在逻辑上是没有先后的,只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人类发现的对象不同,认识论和本体论在时间上是没有先后的,本体论对认识论在逻辑上有优先性,没有本体论的认识论无效。
人类最初对于世界的探究的目的来源于人类本身对于自身的不了解,人类需要通过客体对象才能反射自己和认识自己,于是本体论是人类的首要对象在逻辑上而言,对世界的本源问题的思考,其实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本源的思考。
到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那里,人类的存在被命名为此在,是探究一切存在的基础,此在在存在中强调了存在是没有概念的,我们只能通过此在这个点理解存在的意义,中体现人类本质的重要性,也是对人类的进一步认识。
由此,我们就会问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价值是什么?下面我们从认识论,宗教角度,和存在主义角度来浅析人的本质。
一、认识论角度的人的本质一康德———人的本质是目的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在道德实践中,人作为感性的存在,不是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因为感性受到经验的限制,受到自为的和自然界的抑制,这并不是人的本质,人不是一种手段,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活动,人是目的的。
对于人是目的,康德的哲学突出了对主体的关注,同时也涉及到了本体论作为认识论的优先性,同时在确定人的主体时,体现了康德哲学对人的自由和价值的肯定。
而对于的人的目的性而言,人的目的是从和而来?是自己设立的还是先天的?如果是自己设立的,那么人的目的是来自经验的,来自于经验的目的是不能得出人的目的性的本质。
关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学说
关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而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
他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社会中实现的。
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个体的意识和行为都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这是因为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个体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历史的产物。
他指出,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演进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也随着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马克思将人的本质与特定的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认为人的本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马克思还强调了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产物。
他认为,人通过实践活动来改造和创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联系方式,通过实践,人不仅能够改变和利用自然,也能够改变和创造社会。
人的本质是通过实践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是人的本质的基础和动力。
马克思还强调了人的本质是具有创造性的。
他认为,人是能够创造和改造世界的动物,通过劳动和创造,人能够改变和利用自然,也能够改变和创造社会。
人的创造力是人的本质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关系来实现和发展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个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强调了人是社会的产物、历史的产物、实践的产物,具有创造性,并且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学说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多重属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人的本质、社会关系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第一篇: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摘要: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初学者往往认为,该论断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最完整、最深刻的表述。
本文则不以为然,而是试图从纵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来透视这一论断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从横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三个层面: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的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丰富而完整的内涵,以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人的本质;自我意识;自由;理性;人;劳动;社会关系;需要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在创建科学理论的活动中所一直关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马克思经历了一个复杂、艰辛的过程,揭示出多层面的丰富内涵。
一、纵向梳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方法论的转变以《博士论文》为始,以《提纲》为终,这一过程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自由”、“人” 1841年马克思写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这主要是出于当时反封建专制的政治需要。
这时,他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积极分子,深受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
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直接投身现实的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
在1842年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他针对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的反动本质,提出:自由是人类的精神特权,只有自由的出版物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精神;这一制度不是理性国家给人民颁布的法律,而是取消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仍然把国家和法看作正义、理性的代表,应当代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而把林木占有者的“利益占了法的上风”斥责为“下流的唯物主义”。
个体性与社会性_关于人的本质的讨论_读_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_
关于这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的思想,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评价和 解释: 首先, 这一思想超越了人性论的个体性与 社会性的机械对立。过去的思想家在思考人的 本质的问题时多将个体与社会分裂开, 不考虑 人的社会性, 认为个人决定社会, 呼唤抽象的人 性或者认为社会决定个人, 不相信个人是理性 的存在。在现实性上, 个人与社会是相统一的, 必须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把握个人及其生存发 展的条件, 这样才能全面地解释人与社会的关 系问题。 其次, 人的本质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 统一。过去的理论家与思想家都习惯于站在现 实之外的某一点来批判现实。 事实上, 如果不 能理解历史的现实, 就无法正确处理“批判现 实” 的问题, 无法构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实现从现实到理想的转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 键点在于要从根本上超越“人不能救人, 必须 呼唤先验的东西 ” 的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 只 有历史地认识现实, 才可能超越现实。 最后, 人的本质的历史内涵是稳定性和变 动性的必然统一。 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 , 关系的总和 ” 而社会关系一方面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 另一方面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变 动, 具体的人性体现在历史过程中, 因此它必然 是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体, 而历史的价值与 意义也正是在这个统一中体现出来 。
[6 ] ( P358 )
出的反应。 如果从角色的角度来理解, 我们可以这样 解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中个体性与社 会性、 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问题。 首先, 对于一个人而言, 他需要在社会中与 别人发生联系, 就必须拥有一定的身份, 同时由 这个身份发展出来的, 他又必须扮演一系列相 关的角色, 那么他是如何扮演角色的呢? 我们 知道, 每个社会对各种角色都有相应的期待与 要求, 个人需要学习这种期待与要求, 将其内化 为自己的东西, 这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在社会 , “社会化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 学中 会参 与 社 会 或 群 体 的 方 法 的 社 会 互 动 过 [5 ] ( P142 ) 。关于社会化的过程, 以及健康人格 程” 的形成, 众多伟大的学者都给出过相应的理论 。 解释 比方说查尔斯·库利( Cooley,C. H. ) 的 “镜中我 ” 理论、 乔治 · 米德 ( Mead,G. H. ) 的 “角色借用” 理论、 弗洛伊德 ( Freud,S. ) 的“无 意识” 理论、 艾里克 · 艾里克逊 ( Erikson,E. ) “认 同 危 机 ” 的 理 论 以 及 让 · 皮 亚 杰 ( Piaget, R. ) 的 “认知发展 ” 理论等等, 它们都从不同的 角度阐述了社会化的基本原理和实施过程 。总 的说来, 社会化过程体现出我们在社会关系中 个体 社会性的一面。 作为一个社会角色的人, 性与社会性是相统一的。 其次, 如果我们将理想的社会看作是一个 在其中生活的人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 和谐体, 色并各司其职,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就可 以被理解为 这 种“理 想 的 角 色 ” 与“现 实 的 角 色” 之间的差异。 如果我们将角色扮演者的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郭芳芳
摘要: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为了更通俗具体的理解人的本质是什么,文章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分析,即人的本质是,人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且要完成人的社会化。
人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逐步形成的过程。
关键字:马克思;人的本质;社会化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
正确理解人的本质问题,是科学理解人生观一切问题的前提,也是抵制错误人生观消极影响的基础。
在人类思想史上,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试图回答“人的本质”问题,也确实不乏真知灼见。
但只有到了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用它来观察人、分析人、认识人的时候,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扬弃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正确理解人的本质理论,需要注意三点:
(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诚然,人作为一个类,具有某些相似的共同性,但这种“共同性”的内涵却是具体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利益等在现实上决定了它真实的意义。
离开人生存环境的具体性去谈人的本质,实际上是空洞的、没有现实意义的。
所以,理解人的本质,必须把人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把握。
(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塑造的。
所谓社会关系,既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也包括思想的社会关系。
物质的社会关系主要指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关系。
人生活在这些复杂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就被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关系的烙印。
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包含两层含义:第一,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起初是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地缘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逐渐走出家庭,从而扩大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开始影响人。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个人逐步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人的本质也就在人生转化过程中逐步形成。
第二,人的本质具有综合性。
即人的本质不是某一种社会关系决定的,也不是几种社会关系的产物,而是由人们所处社会的一切社会关系来决定的,是各种社会关系交互作用形成的合力的结果。
当然,各种社会关系在决定人的本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生产关系规定
西
藏发展论坛2017.4
人的本质的性质,最终决定社会的面貌。
其次是政治关系,再次是人的精神生活、道德生活、宗教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以及业缘关系、地缘关系、民族关系等。
总之,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一张巨大的网,每个现实的人都是这个关系网上的一个网结,与这个网结相联系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也便形成了个体的本质。
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脱离人类的社会关系,尽管他有先天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也决不会具备人的本质。
狼孩、猪孩、羊孩等实例都证明,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生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脱离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之为人的特点。
(三)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人的本质由社会关系决定,而社会关系不是永恒不变的,由此决定了人的本质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整个人类来看,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在原始社会,人的本质特点直接表现为原始共同体的社会性,没有阶级性;到了阶级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的本质特点就带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是社会的主人,也是劳动的主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将逐步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那时人将最终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
从单个人来看,人总是处于一定时代条件下,处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其本质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时代不同了,社会环境改变了,人的本质也会发生变化。
二、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从人的本质理论的论述中可以得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个人逐步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人的本质也就在人生转化过程中逐步形成。
据此文章将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即人是什么。
人生转化过程是指人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人社会化的过程。
因此可以理解为人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人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本质逐步形成的过程。
所以理解人的本质逐步形成的过程,可以从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来理解。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3]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学习三大方面。
生活和劳动技能的社会化。
在早期社会化阶段,个人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是劳动和文化知识。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如表达自己的需求,学着用勺子或筷子吃饭,学着穿衣,学着擦桌子扫地等;生活技能学习主要是在家庭、邻里和伙伴群体中进行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入学阶段,在正式组织幼儿园和学校中会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更为丰富的生活和劳动技能。
道德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学习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用规则和道德规范指导自己行动选择的过程。
个人要成为社会的一员,必须保持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同时需要了解和遵守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
作为新时期的社会成员我们需要了解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要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服
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
[3]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
所有社会成员都会承担某种社会角色。
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作出行动时,就是在进行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个人一出生就承担着女儿(儿子)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入学后又增加了一个角色即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业完成,成家立业后,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社会角色即妻子(丈夫)和同事,有了子女后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角色即母亲(父亲)。
可见,社会角色的扮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我们只有了解并掌握了自己的角色,才能在角色扮演中取得成功。
综上,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人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且要完成人的社会化。
人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逐步形成的过程。
三、进一步思考
社会化的类型包括五种。
它们是: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预期社会化是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
发展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如政府官员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
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从社会化的类型可以看出,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如基本社会化;有的则是不一定会经历的,如再社会化。
所以对于一般群体而言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要经历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逆向社会化,而不需要经历再社会化。
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罪犯、新兵、移民等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除了要经历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逆向社会化,还要经历再社会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M],1972.5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13.4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M]
作者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