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建构主义理论谈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

合集下载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近年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逐渐得到了认可和广泛的推广。

本文将探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

首先,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知识的传授大多采用“说教”的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

然而,在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中,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之上的。

在中学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验及讨论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发现、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互动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引导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知识的深度学习。

第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语境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

例如,在教学空气浮力时,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在水中放置不同重量的物体,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理解空气浮力的概念,从而掌握这一知识点。

第四,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评价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情景,应该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思考的方式。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和实验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从而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和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修正错误、改进方法,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的掌握。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随着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观点对学习与教学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这一理论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在指导着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更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

那么,如何用建构主义观点来指导物理教学,如何依据建构主义观点来引导学生学习,就显得必要和迫切了。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并不完全是一种新理论,其思想渊源由来已久。

心理学家皮亚杰、维果斯基、发现法的倡导者布鲁纳等人,都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学习理论均属于建构主义学派,在我国物理教育界也有很大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

建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新信息而建构成的;第二,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是简单的提取。

这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原有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建构实质上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学习者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用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

从教学角度看,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注重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共创互动合作,支持双赢的学习文化。

二、建构主义观点对物理教学的指导1.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从旧观念向新观念的转变,教师的任务则是选择有效促进学生发生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因此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观念和态度以及预期的学习效果的性质,分析在发展或改变观念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智力要求,考虑能帮助学生由现存观念转化为科学观念的各种可能的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的 情 境 即社 会 文化 背景 下 , 助 其 他 人( 括 教师 和学 习 伙伴 ) 借 包 的 帮 助 , 用 必要 的学 习 资料 , 过 意义 建 构 的 方式 而获 得 。建 构 利 通 主 义 学 习理 论 认 为 “ 境 ” “ 情 、 协作 ” “ 、 会话 ” “ 义 建构 ” 学 习 和 意 是

建构 主 义 学 习 观
建构 主义 也译 作 结 构 主 义 ,其 最 早 提 出 者 可追 溯 至 瑞 士 的
内容 , 师 进 行 点 拨 和辅 导 。在 解决 学 习难 点 的 过 程 中 , 生需 教 学 要 运 用 很 多原 有 的知 识 ,是培 养 学 生 求 知 欲 和解 决 问 题 能 力 的
特 点 和 学 习特 点 , 过 学 > 物 理 的 难 关 , 成 为 物理 教 师 的 首要 任 务 。 文 结 合 自 己在 物 理 教 学 中 的体 会 , 建 构 主 义 理论 的 角度谈 渡 - j - 就 本 从 谈 初 高 中物 理 教 学 的衔 接 问题 关 键词 : 构主 义理 论 中学物 理教 学 建 教 学衔 接
笔 者 在 多年 的教 学 实践 中发 现 由于各 种 原 因 ,在 初 中 和 高 中物 理 教 学衔 接 上 存 在 很 大 的 台阶 , 种 台阶 是 客观 存 在 的 , 这 不 能被 完 全 消 除 , 不能 被 忽 视 。 种情 况 对 刚 刚 升入 高 一 的 学 生 更 这
探 索 愿望 和学 习 兴 趣 . 使 他们 自觉 地 解 决认 知 冲 突 , 使 他 们 促 促
影 响很 大 . 些 学生 因为 这 个 台 阶 的存 在 放 弃 了物 理 学 习 , 至 有 甚
放弃 了整 个 高 巾学 习 教 师要 充 分 认识这 一 台 阶的 客 观 存在 , 分 析 影 响 学 生跨 越 台阶 的 因 素 , 求最 优 的教 学 策 略 , 学 生 跨越 探 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建构知识,而不是passively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体验,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式,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在中学物理教学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教师的讲解和传授知识,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较低。

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培养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在物理课堂中引入问题解决和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探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将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概念和原则出发,分析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策略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

1.2 目的和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建构主义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和机械运用。

这种深度理解将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时具有更好的能力和灵活性。

建构主义教学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社会性和情境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真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和挑战。

通过引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欲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探索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引言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它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的参与和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并强调学习是一个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反思来建构知识和理解。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扮演着构建者和学习者的角色。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激励,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提出,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

1.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2. 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协作和讨论可以促使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的活动,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促进对物理知识的加深理解和应用。

3.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学习,开展项目研究等方式,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来。

1. 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2.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学物理课程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通过实践观察、数据采集和分析,达到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物理实验和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大学物理教学对接中学物理的探讨

大学物理教学对接中学物理的探讨

关键词 : 大学物理 ; 中学物理 ; 对接 ; 教法
中 图 分 类 号 :6 2 G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84 2 1 )9— 0 4— 3 17 5 8 (0 2 0 0 8 0
目前 , 一些 大学 的教育管 理部 门、 教师 和学生 对大 学
物理教学有许 多非 议 , : 学 物理 与 中学物 理在 教学 内 如 大 容 、 学 方 法 、 学 模 式 等 方 面 存 在 众 多 简 单 的 重 复 , 浪 教 教 既
些概念 的讲 授 , 宜在 简单 回顾 原有 内涵 和外 延 的基 础上 , 重点讲 授它们新 的内涵和外延。
如 : 于力 矩 这 一 概 念 , 学 物 理 与 中学 物 理 的 差 别 对 大
费 了人力物力 , 又影 响 了学 生学 习积极性 ; 大学 物理难 教 , 学生的物理思 维很 难从 仅适 应分 析 中学物 理所 述特 殊情 形的模式过渡到必须 用微积分 、 虑矢量性 来分析 的所谓 考
大 学 物 理 教 学 对 接 中学 物 理 的 探 讨
李光辉 , 吴松 安 , 李文斌
( 湖南科技大学 物理学 院, 湖南 湘潭 4 10 ) 12 1
摘 要 : 大 学 物理 教 学 中处 理 好 大 学 物理 与 中 学 物理 的 对 接 是 一 个 现 实 且 重 要 的 问题 , 文 阐 述 了 实 现 物 理 概 念 、 在 本 公 式 、 律 、 理 、 学工 具 对 接 的若 干原 则 和 方 法 , 于 提 高 大 学 物 理教 学 质 量 具 有 指 导 意 义 。 规 定 数 对
也可以按照 中学物理 中力大小乘 以力臂求得 。
又 如 : 于功 这 一 概 念 , 学 物 理 与 中 学 物 理 的 差 别 对 大 在 外 延 上 , 学 物 理 强 调 的是 直 线 运 动 中 恒 力 的 功 , 学 中 大 物 理 强 调 的 是 一 般 情 形 下 变 力 的 功 。大 学 物 理 对 于 该 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雅杰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论,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和互动来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深层理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问题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思考,体验自己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过程。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力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方法,探究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力对物体的影响。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还能够根据实验结果,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建构出力学的相关概念和规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学习电路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然后用实验验证自己的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共同商讨,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还需要相互合作进行实验和数据记录。

通过这种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促进彼此的思维发展和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

在学习光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太阳看起来是红色的,而天空是蓝色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散射和天空的颜色形成机制。

通过这种引导和激发思维的方式,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深层理解。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和思维激发,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应用探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的教学方式。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首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实验和探究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和探究物理现象。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在平地上行驶时,撤掉控制自行车的手,自行车继续匀速行驶的现象。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运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从而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其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个体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例如,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探究环节,自由掌握学习内容,自主解决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可以采用更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单独引导,交互式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最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

例如,在学习机械能时,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别对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守恒定律、功和功率等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并向其他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达到知识的共建和知识的分享。

总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旨在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浅析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

浅析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
科技信息
0本刊重稿 O
S IN E&T C N L G F R A I N CE C E H O O YI O M TO N
21 年 01
第 3 期 1
浅析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
遁 敏
f 西工 学院鹿 山学院 广西 广
【 摘
考。
柳州
551) 4 6 6
要】 分析 了 目 前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 中存在的 问题 ,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 了探讨 , 并提 出了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 . 以供教 学改革参
【 关键词 】 大学物理 ; 中学物理 ; 衔接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 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 . 也是培养科学思维方 恒定律的应用时 . 针对具体题 目. 学生思考并列 出动量 守恒 定律 可 让 法和研究能力的基础课程 刚开始接触大学物理的学生普遍反应该 门 的表达式 . 如果学生 列出的只是某个方 向的表 达式 . 再引 导学 生分析 课程较难 而实际上他们从初 中阶段就开始接触物理知识 . 中又学 讨 论 , 出其局 限性 。相信通过学生 尝试错误 , 而转 变原有认知 . 高 指 从 是 习 了物理 . 物理课程对 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而这难就恰恰就难在大 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学物理与 中学物理衔接所 出现 的“ 台阶” 上。 因此 . 做好大学物理 与中 2 调整教学 内容顺序 . . 2 促进科学概念 的有效迁移 学物理教学的衔 接 . 使学生尽快地从 中学物理的学习过渡到大学物理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学 习物理概念 时 . 中的原 概念 总是 头脑 的学 习. 是大学物理 教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会影 响到新概念 的学习。刚进入大学 的学 生通过 中学 物理的学习 . 对 些物理概念 已经有了一定 的初 步认识 . 但在 大学 中这些概 念被 给予 1 大 学 物 理 与 中学 物 理 的 区 别 了新 的内涵 。如果教师考虑到与中学物理 概念 的衔接 . 整大学物理 调 中物理概 念的呈现顺序 . 将更 具有普遍意义 的概 念作为原概念 . 必将 1 研 究 对象 不 同 . 1 将相对 论中质 速关 系作 中学物理 的研 究对象主要是常量 . 如匀变速直线运 动 . 恒力做功 有利 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与掌握 比如. 将 等问题。在高考指挥棒下所进行的强化训练 . 使得这些关于常量 的物 为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 概念 的原概念 . 洛伦兹 坐标变换下 的时 空 使 理情景以及 思维方法在学生头脑中根深 蒂固 而大学物理 的研究对象 间、 间概念 作为经典 时空 概念的原概念 . 物理概念的呈现 由一般 到特殊 , 由高到低 . 这不仅使学生感到教学 内容 的新颖 . 可以改变学 还 主要是变量 . 如运动 中质点所受到的力卜 般为一个变量 . 可以使时间 生 的思维模式 . 培养学 生的分散思维能力 . 有利于科学概念 的建立 () t的函数 . 也可 以是速 度( ) 函数 : 的 在做 功问题 中 . I 力一般都 是变 2 突 出重点 . . 3 注意精 讲. 渗透 “ 新概念 、 新思想和新方法 ” 力. 或者在力 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 大学物理中要 复现一部分 中学物理的 内容 . 但这绝不等 同于教学 12 数学工具不 同 . 内容简单 的重复和 回归 . 而是 在更 高层次上 . 更普遍 的条件下来认识 由于中学物理研究对象主要 是常量 . 得解 决这类 问题只需要 自然规律和学习更 深化 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新概念 、 就使 新思想和新 的 代 数知识 . 已在数学课上学过 , 以难度较小 。 所 而大学物理研究的是变 研究方法。 量. 这就需要高等数学 中微 积分的知识 . 至有些 内容学生 在高等数 甚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构建原理 . 在大学物理教学 中应引发学生对 已 学课 中也没学到 而且 . 大学物理中很 多物理量都 是从矢量的角度出 经知道的某些概念或 现象 的不满足 . 显示新科学概念 的合理性 在教 发. 这就要求掌握矢量的计算方法 学过程中 , 应明确教学 目 , 标 注意精讲 , 不应面面俱到 , 出重点 , 突 讲清 l3 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同 - 学生不易理解之 处 . 揭示讲授 内容更 深层次的含义 . 逐渐 在学生头脑 中学物理教学 由于内容少 . 时多 , 以教学进度相对缓慢。 课 所 教师 中构建大学物理的“ 新概念 、 新思想和新方法” 比如在光 电效应 中对 有足够 的时 间对 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 讲解和练 习。而大学 物理 由于 光电效应的现象 、 实验规律做详细的探讨 . 导致知识的重复 . 必会 重点 教学 内容多而课时相对少 . 基本上很少有时 间在课 堂上练习 课 堂上 应引发讲解 出现的新概念 . 对实验规律本质的认识 又 比如在运动学 基本 老师讲解为主 .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就 留到学生课后进行 。中学 中应该一开始就 以全新 的研究方法 围绕位移 、 速度 、 加速度 等概 念作 物理讲 基本知识 . 以传授 为主 : 大学物理教学 以讲 物理思想 和整体 知 深入地 、 一般性地探讨 . 显示其普遍性与合理性 , 而不应该从头讲解这 识结构为主 . 更加注重的是物理思想 、 方法 的应用。 几个概念 . 避免造成 学生学习 的回归现象 . 挫伤学生学 习大 学物 理的 激情 , 扼杀学生求 知的欲望和兴趣 . 使大学物理教学陷人 困境。 2 如何做好大学物理与 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 2 采用合作学 习. .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合作学习 , 励学生相互挑战各 自的观念和概 鼓 针对 以上存在 的问题 . 要做好大学物理与 中学物理教学 的衔接 . 使学生更为轻松地从中学物理 的学 习过渡到大学物理 的学 习 . 为 念 . 我认 鼓励用适 当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分 析 因此 . 在课堂教学中 . 我们可 可 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 以采 用小组讨论式教学 . 以增强师生之间 、 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 促 21 注意学生的原有认 知. .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进师生教学相 长 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 . 首先要求 教师认 真研究 和选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 为 . 学生是带着 已经形成 的世界观进入课 堂 择适 合课堂讨论 的教学 内容 . 明确讨论要解 决的主要问题 . 讨论题 目 的 虽然学生的世界观还 在不断进化 . 但是他们 已有 的世界观仍然对 必须 目的明确 , 具有启 发性 , 有拓展空 间, 可以事先告诉学生 . 师可 教 所有 的外来经验起 到过滤作用 . 并影响他们对所观察到 的事物进行理 以列 出相关参考书籍 . 鼓励学生查 阅寂寥论著解决问题。 其次 . 堂 在课 允许学生各抒 己见 , 展开辩论 . 教 解和说明 依据认知建构 理论 .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充分利用学生 已 讨论中应 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权利 , 有 的认知结构提供联系解决新问题 师起 组织引导作用 . 对讨论 总出现 的错误及 时点拨 . 并善于捕捉学生 物理 知识具 有系统性和连贯 性 .中学物理奠定 了物 理的基础 知 的闪光 点。另外 . 还可 以利用尊重个性 和使用 劳动技 能分 配的合作 学 识. 大学物理部 分知识是在此基础上 的加深和拓展 . 在进 行着部分 内 习策 略 , 成立研究团 队, 就某一 课题进行探讨 . 使学生之间 、 促 师生之 容教学时 . 以首先简要复 习中学 物理知识 . 可 随后指 出中学物理知识 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 , 培养 学生的团 队协作 能力 . 为更好地适应大学 的局限性或者特殊性 . 而比较 自然地引入课题 。 从 要做到这一点 , 首先 物理学 习奠定基础 必须 了解和研究中学 物理教材 内容 比如在讲述 “ 变力沿曲线做功 ” 25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 发学生学 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 激 时. 就应 了解 中学学生掌握 的仅仅是 “ 恒力沿直线做 功” 应该用微分 . 在教学 中根据课堂实际情况 和教学要求 .恰 当地把 物理课件 、 演 能将难 以开展 的演示实验生动地展示 出 的方法把 曲线分 成直线 . 把变力在 直线上的作用看作恒 力 . 把变力沿 示教具等穿插进课堂教学中 . 曲线做功转化为学生熟悉 的恒力沿直线做功 . 然后把恒力沿直线佐伯 来 , 这种教学辅助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 既可 以节省板 书、 板 解决学时少 、 教学内容多 的矛盾 , 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 了授 那个沿路径积分 , 问题就得到解决。 另外 , 如何帮助学生将一维坐标变 画的时 间, 帮助学生发现 ( 第 10页) 下转 3 成三维空间 . 形成对矢量的正确认识也是至关重要 的 如讲解动量守 课信息量 。同时也提高学生感性认识 、

试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

试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

试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摘要: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改善初中物理教学,发挥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学要的是提高学习的质量,使学生建构真正的、有效的知识,就是要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设想,对于物理科的教学改革,对于物理教学中进行的创新教学,对于发挥物理学科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建构主义理论探索性最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的思想、教育的观念都在改变和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公民的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将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本文试图结合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改善初中物理教学,发挥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在教学上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

一、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即为理解而学习这就要求,学习中不能只记住一些概念、原理或只能应付课本上的一些习题,要求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结构化的、整合的,而不是零碎的、片面的。

初中物理教学之初,简单物理现象尽管简单,也要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的、丰富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能灵活利用它们解释新现象,想出好办法,形成解决各种问题的程序。

二、教学的过程是引导高级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即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这就要求教学要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地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和转换,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三、教学的环境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内容的、有力的协作环境我们主张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

所谓师生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师生相互交流与影响,不只是认知信息方面的,更主要的是情感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在作者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觉到特别是初中学生,在他们的意志力还比较薄弱的时候,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论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

论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

教学方法 、 教学模式 等方 面不 尽相同。虽然我们 的大学 生 用非常普遍 , 要求学生把定性解释与矢 量表述结合在一起 ,
我 是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优胜者 , 但事实表明 , 绝大多数学生 形 成 对 矢 量 的 全 面 认 识 。但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 们 发 现 学 生 对 大学 物 理 的学 习 不 能 很 快适 应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常 会 出 现 对矢量不能够正确理解 , 往往混淆矢量与标 量 , 遗漏矢量符
12 教 学 方 法 .
在 中学 , 受升 学 率 和 高 考 指 挥 棒 的 影 响 , 学 的 重点 主 教
要 放 在 了如 何 提 高 学 生 的 成 绩 上 , 此 中学 物 理 教 师 花 费 为
l 教学现状对 比分析
11 教 学 内容 ,
了 大量 心 血 思 考 和 运 用各 种 教学 方 法 和 教 学 方 式 来 提 高 学
物理 是让 学 生 了解 最 基 本 的 物 理 现 象 和 概 念 , 物 理 学 上 馈 , 在 考试 也比较频繁 , 这在某 种程度上督促 了学 生的学 习, 的应 用 只是 对 一 些 最 基 本 的 特 例 分 析 , 研 究 方 法 上 主 要 但 同时也养成 了学生对教 师的严重依赖性 。 在 是采 用 初 等 数 学 的 工 具 去 处 理 一 些 特 殊 问题 ; 在 大 学 物 而
生 的成绩 , 具体来说 , 常采用情 景教学 、 究教学 、 探 发现式教
学等 。课堂上重视演示试验 和典型例题 的分析 、 讲解 , 在语
大学物理与高 中物理教 材的编排体 系大致相 同 , 包 言 的表述 、 书设计方面都做 了充分的准备 , 都 板 并且强调当堂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作者:张红玲来源:《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年第03期摘要:长期以来,初高中物理的台阶太大,高一物理难学,一直是一个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问题。

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本文结合自己在物理教学中的体会,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谈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中学物理教学教学衔接【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82-01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在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上存在很大的台阶,这种台阶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被完全消除,更不能被忽视。

这种情况对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影响很大,有些学生因为这个台阶的存在放弃了物理学习,甚至放弃了整个高中学习。

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台阶的客观存在,分析影响学生跨越台阶的因素,探求最优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跨越台阶打好基础。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授课模式在研究初中到高中的物理教学衔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为扩大学生视野,应加快学生知识的建构,对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物理知识做好提前渗透,介绍前沿科学知识,对有争议的物理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学生跨越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

他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是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协作”是指学习者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

“协作”对学生能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中学物理实践教学衔接问题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处理的教学模式。

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在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学生心理以及知识应用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大学物理延伸并拓展了中学物理所学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和在物理实践上的创新精神。

学生在学习中学和大学物理的时候,有一个常见的现象,一些学生的中学物理学得非常好,但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学习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会感觉很吃力,甚至占用的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还有一些学生课堂上能够听懂,可一旦物理实验操作或者独立思考并解决物理问题的时候就不知所措。

本文将以建构主义理论来分析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教学衔接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物理实践课就是大学物理实验,它与中学物理实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又紧密相连。

学生在中学所学习的物理实验内容和实践能力,以及价值观等都会对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研究中学和大学物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现状,以及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的素养以及学习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具有重大意义。

1 建构主义理论发挥的作用1.1 建构主义理论的概念建构主义理论是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中总结出的,该理论说明了人类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另外,该理论还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有一定的联系。

其次,该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它并不倡导传统教学的模式,而是与传统教学模式恰恰相反。

传统教学是老师将知识从书本上复制到学生的头脑中,而建构主义理论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知识,以及主动对所学知识建构意义。

顾名思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的是“学”,传统教学注重的则是“教”,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观念的分歧点就是“学”和“教”[1]。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物理教学相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物理教学相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皮亚杰在1970年发表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一文中,从认识和发展这一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建构主义观点的核心——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的科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学生的头脑里并非是一片空白。

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学生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系统。

在物理教学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就是根据自己建构的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大胆地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想与假设的。

这样看来,学生的前概念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科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因为只有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并形成与希望的后果(即猜想与假设)相互的预期目标时,学习才可能成功。

而这一目标,形成于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设定,通过不同的科学探究的途径达到目标,并评定自己在此过程中获得的进步。

2、科学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的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不应单纯地传授知识信息,而是要转变理念,要发挥教师作用,让学生经历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的转变过程,从而达到学生的目标的形成与真实世界中具有实用性和复杂性的跨学科的整合性的任务。

教师在科学学习中首先是主导者、导向者、组织者,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行“问题解决”;其次是发现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错误的诊断和纠正,并抱有正确的态度;再次是中介者,要充当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

不仅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

物理教学具有三大特殊性: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知识结构为中心;以物理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为原则。

基于建构主义学说探究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策略

基于建构主义学说探究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策略

基于建构主义学说探究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策略摘要:在进行建构主义讨论的时候,教师就需要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尝试,这样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才会寻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从中培养学生的抽象学习的思维意识,让学生在高效的学习环境中,能够集中自己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自己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在以不同的教学标准,为主要的参考依据的时候,就可以多针对学生的学习优势,进行发挥,因此,本文就基于建构主义学说探究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策略,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物理;建构主义;学习者主体地位;建立思维衔接;常识之间的逻辑物理学科的学习重难点是比较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在经过长时间的探究和实践的前提下,就可以将建构主义学说进行有效的尝试,这样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育变革的需求,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得到一个有效的推动,因为学生在物理知识内容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是需要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深刻的思考的,而且,高中物理知识内容比初中物理是具备更加的抽象性的,所以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就需要打好物理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技术,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够协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解读,以此来优化课堂中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以建构主义学说为课堂指导的前提下,都可以对于不同的教学问题进行合理化的衔接,从而有效的展开深刻的思考和分析,引导学生对于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运用。

一、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学习途径,因为有的学生在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教师的深刻关注,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所讲解问题的时候,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注意力也并不是特别的集中,这就会导致课堂中的教学结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会特别的高桥,所以教师在建构主义学说运用的过程中,就可以对于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尝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于抽象化概念知识内容的解读,变得比较的有效。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质量”这一章节内容时,物体的质量,以及物体的密度等,这都是属于物理学习范畴,教师在让学生站在学科学习的角度中,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中,进行知识的分析与思考探究,才会合理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所发表的学习观点,以及自己对于新知识的看法等,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分析也探究的,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建构主义学说运用的时候,才能够在不同的学习思考结论中,帮助学生理清楚自己的物理学习的思绪,这样学生在进行知识的思考与运用的时候,才会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确定,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学习目标的完成度,对于学习计划进行有效的调整。

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

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

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建构主义是一种教学理论,在此视野下,教学被视为一个学生与环境交互、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建构主义视野提供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以探究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浅谈关于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

首先,建构主义视野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

传统的物理教学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并记忆。

然而,在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师的角色则是引导学生构建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实验和示例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物理规律。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车实验,让学生通过改变小车上的质量和施加的力,观察小车的加速度的变化。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质量和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

其次,建构主义视野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和跨学科性。

物理学作为一门探究自然规律的学科,是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的。

在传统教学中,物理知识常被孤立地进行讲解和学习。

而在建构主义视野下,物理知识可以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结合,形成更为连贯和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光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光学实验室,观察和实践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并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如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与摄影、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等进行比较。

通过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第三,建构主义视野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生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合作,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电路时,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共同设计并组装电路,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电路的原理和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仅学习到电路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物理教学也强调学生的反思和评价。

学生在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自己的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第4期2007年4月284利用建构主义理论谈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白 静,张忠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建构主义学习、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提出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处理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接受过程,而是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物理教学;建构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80(2007)04-0284-30 引言大学生走进大学课堂后,他们面对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大学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多、范围广而且节奏快,这对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往往会觉得学习压力过大,而且很多学生经历了几年的中学物理学习后,主观上认为物理难学,由此产生的了畏惧和抗拒心理,因此,一开始就对大学物理缺少兴趣和热情。

如果此时教师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自主性的引导,就容易滋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本文利用建构主义理论针对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做一些讨论,希望借此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1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代表人物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

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1]。

建构主义理论内容丰富、流派纷呈,本文只针对建构主义理论中对学习及教学的认识做以浅析。

1.1 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的认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这种过程要在实践中或者在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新旧知识间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2]。

在此过程中学生依靠同化和顺应来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同化是指把外来的信息纳入已有知识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原有的思维取向和行为模式;顺应是通过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信息产生冲突,调整原有认知结构,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3]。

通过不断地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相互交替,将新知识转化、组织和重新组织,并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

1.2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认识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通过交流和协作对知识进行主动加工的过程,它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4]。

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把教师对知识的理解传递给学生,而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即教学的关键其实是向学生展示这些结论是如何得到的。

2 建构主义理论对指导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启示2.1 学生基础现状分析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在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方法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主要表现为学习的自控能力较差,学生进入了大学后,没有了高中国科技论文在线SCIENCEPAPER ONLINE第2卷第4期2007年4月285中国科技论文在线SCIENCEPAPER ONLINE考的压力,远离了家长、老师时时刻刻的叮咛,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另外,由于在中学阶段形习惯于接受教师“咀嚼”好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对知识的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都比较差。

上述问题的普遍存在,为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难题,如果不处理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问题,不仅使学生难以顺利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而且对物理教师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2.2 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衔接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的延续和继承,所以大学物理中往往包含不少中学物理的内容,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可先从教学内容上将知识划分为学生已知的、半知的和未知的三部分,针对各部分知识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2.1 已知的——有的放矢,不做无谓的重复对已知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对中学涉及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中简明扼要地回顾,或者事先要求学生预习,并分配任务,让学生走上台来自己做老师,由于这类问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学生对这种授课方式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可以促进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性学习的学习习惯。

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种授课方式比较接受,很多走上讲台的学生都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使自己更加认真地对待学习内容,又不至于因为问题过难而感到困惑和厌烦,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另外,对学生已知的知识点还可以重点介绍该知识点的应用,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了解了位移、速度等概念后,可以向学生介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同步卫星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经典理论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学科发展的新信息和新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而且又加强了基础。

2.2.2 半知的——四两拨千斤,适度点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转化、组织和重新组织先前的原有知识而建构的,即新知识是从旧知识中抽象出来的。

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头脑中的知识未必能够准确地被学生应用,学生脑海中各知识点是比较零散的,知识之间没有建立起本质的联系,学生不能有效地激活储备的原有知识,此时就需要物理教师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为契机,通过适度地点拨引出新知识。

例如:在研究曲线运动问题时,教师可以点拨学生设法把不熟悉的曲线问题转化为比较熟悉的直线问题,在研究变力做功时,把变力转化为恒力,由于学生已经学过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所以经过老师如此的点拨,学生可以很容易的想到数学中微分的思想,只要把研究的区段微小化,就可以把曲线当成直线来处理,把变力当成恒力来处理。

通过教师的点拨,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既可以使学生对新遇到的曲线问题就不会产生陌生感,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把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原有知识体系中去,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意识到新知识的获得是在自己的思维活动下完成的,进一步地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在这里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反省认知过程,而且使学生意识到他们自己在建构知识中的作用。

2.2.3 未知的——轻结论、重思维活动过程对于未知的知识,可开展情境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似的环境下进行,以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为目标,这种教学过程与解决现实问题相似,教师不是要将提前准备好学习内容讲授给学生,而是要在课堂上展现出与科学家解决问题相似的探索过程,即重视获得新知识的思维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对于学生未知的物理规律,教师在课堂上重点介绍这些新规律的形成过程,挖掘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避免使学生产生物理定律是“突如其来”的感觉,还可以让他们体验科学家思维活动的过程,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情境化教学展示了科学家思考问题的过程,它要比直接把物理定律的结论提供给学生要有意义得多。

例如在讲解卡诺循环时,重点介绍卡诺是如何提出这一理想循环过程的?他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卡诺是如何想到循环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两个等温过程[5]?这样的处理方式向学生展现了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教会了学生:“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物是已知的,现在了第2卷第4期2007年4月286解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做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费曼语)[5]”。

3 结束语在大学物理中涉及的知识大部分都属于学生半知的和未知的,对半知的知识只要教师能够适度地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我建构活动,都能够顺利地让学生习得。

对于未知的知识,则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感受科学家是如何工作、如何思考、如何对待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的,从中让学生学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自然地完成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也正是高校物理教学的初衷。

[参考文献][1] 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 丁远坤.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及其启示[J]. 高教论坛,2003,(3):166.[3] 姚力之. 从建构主义理论看大学体验英语教学[J]. 中国教育导刊, 2005,(1): 60.[4] 谢应宽.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教学原则体系构建[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 (3): 112.[5] 鄢红春,周俊,方大群. “卡诺循环”教学中的潜科学分析[J]. 物理与工程, 2003, 13(6): 44~48.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theories to discuss the link between collegeand high school physics educationBai Jing,Zhang Zhonghou(College of Science, Engineering Technique University of Liaoning, Fuxin, Liaoning 123000)Abstract: This text elaborat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study and teaching theories using constructing thought and doctrine, puts forward to teaching method. The teaching's mode emphasizes that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to the physics knowledge is not a student to accept the process the knowledge to the teacher, but with the meaning constructs the process on the student already have the knowledge as foundation.Key words: study theories of constructing doctrine;teaching theories of constructing doctrine;physics teaching;construction利用建构主义理论谈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