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生活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二《生活与哲学》知识整理第一部分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哲学是什么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
所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①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不可能取代具体科学;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不是具体的,也不一定是科学的。
】二、哲学的作用1.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①哲学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生活处处有哲学】②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与时代精神(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原因: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体现在A.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B.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C.它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高二《哲学生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哲学生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练习题(含答案)36.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是()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37.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B.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38.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曾在全国地方社科院院长座谈会上表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这是因为()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②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学说③哲学社会科学为社会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39.朱熹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
”朱熹问:“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
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很大关系。
这些故事说明()①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②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0.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
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螺弄下来,非常生气。
于是他问姑姑:“海螺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
”“那你就应该学习。
”罗素说。
这说明()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B.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C.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D.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4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B.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C.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D.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4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④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43.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越来越大的危害,要想防止漫画中现象的出现,必须()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②处理好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③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正确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迎接人类黎明即人类解放的“高卢雄鸡”。
2019-2020年高二生活与哲学全册经典教学案例
2019-2020年高二生活与哲学全册经典教学案例知识准备:1、哲学的含义、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联系)。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示范:门捷列夫门捷列夫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
他的成功在于不自觉地遵循了辩证法。
他认为,质与量的统一是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基础,自然界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化学元素有转化。
但是,门捷列夫到了晚年则成了形而上学的俘虏。
他为了证明社会发展变革的不合理性,竟然反对自然界存在着飞跃,否认原子可分为“电子”,否认元素的复杂性。
他竭力反对的原子结构的新发现,这恰恰是对发展门捷列夫化学周期律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他的哲学思想的倒退妨碍了他进一步获得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点评:(看我的——)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家才可能取得成就和成功。
在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模拟练习:邓亚萍1973年生于河南郑州,5岁学打乒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
曾获4枚奥运会金牌,14次获得世界冠军头衔,连续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的运动员。
1997年退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
现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执委等职。
邓亚萍在清华大学学习哲学结合自己打乒乓球的经历,写了一篇《运动员学哲学》的文章。
她在这篇文章中说:“作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我感到在中国乒乓球队,时常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遗憾的是当时我对哲学理论的知识知之甚少,更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用哲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也没有把实践上升到哲学原理的高度来认识。
所庆幸的是,在我即将结束在清华大学学习之前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一课,这对我来说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回顾中国乒乓球队称雄世界乒坛40多年长盛不衰的历史,我觉得其中重要原因是,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在重大的国际赛事中,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作为指导,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在必修四的政治课本,我们将会学习哲学知识。
哲学是一个我们学生比较陌生的概念,所以学习必修四的课本时一定要认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哲学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1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高二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 人生价值笔记.
促进 阻碍
3、方法论:树立正确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实现集体利益与个 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冲突时,个人服从集体
重视发展个人正当利益
※
集体主义≠放弃个人利益 重视个人利益≠个人主义
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一)含义 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 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
2、可以追求个性发展,但应表现于对他人和社会独特的贡献方式
(五)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2、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 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二)特征 1、社会历史性
(三)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标准 1、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表现: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作为社 会意识,是人脑在实践的基础上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会因时 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意义:2个有助于
2、主体差异性
表现:人们的地位、角度和立场 不同,价值判断和选择也不同。
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最根本
贡献
对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和人类在今天 进步事业的贡献
对社会和人 民的贡献
(三)价值观
1、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导向作用: 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内容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高二期末考试哲学生活综合测试含答案
高二哲学生活期末综合训练一一、单项选择题(30×2=60)1.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的关系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2.贺岁片《非诚勿扰2》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B.我在故我思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心外无物3.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意境全在“挂”字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1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实施人工降雪,人工降雪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温度,辅之以人工喷洒干冰,使雪花从云层中飘落。
这表明A.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自然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C.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D.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5.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由“积极”转变为“稳健”。
这说明A.真理具有反复性B.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C.辩证否定就是彻底否定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在义乌,靠做只赚1分钱生意起家的老板不计其数,人称“蚂蚁商人”。
“蚂蚁商人”践行的“以利小而有为,以小搏大,以小创大,以小创强,以小创精”的理念对创业的启示是A.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D.部分决定整体7.“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魏源这句话主要表明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8.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王万青于1968年大学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玛曲草原工作,无私奉献四十余年。
高二《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概括
A.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B.重视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发展的观点
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途径)
A.对未来充满信心;B.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状态)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要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
方法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坚持实践第一,积极投身实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要以先进的社会意识为指导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
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高二《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概括
总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涵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部分。
辩证唯物论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
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高二的哲学生活知识点
高二的哲学生活知识点高二学生们正处于学习和生活的关键阶段,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哲学生活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哲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1. 哲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哲学是研究宇宙、人类和人类思维的学科,探究存在的本质、真理的来源和价值的意义。
它涉及到伦理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等多个分支。
2.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存在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其核心问题涉及到什么是存在、存在与本质的关系,以及存在的分类等。
3. 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的学科。
其中包括不同的伦理学派别,如功利主义、德行伦理学和权利伦理学等。
高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伦理学来思考和评估自己的行为和道德判断。
4. 认识论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过程和认识能力的学科。
它探讨知识的来源、真理的标准以及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等问题。
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认识论来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5. 知识论知识论是哲学中关于知识的起源、性质和可靠性的研究。
高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知识论来了解知识的构建过程、知识的评估和知识的限制等内容。
6. 哲学与科学哲学和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依赖于哲学的认识论和知识论来构建科学理论和实验设计。
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7. 社会哲学社会哲学是研究社会存在和社会意义的学科,探讨人类社会的本质、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
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社会哲学来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8. 美学美学是研究艺术和审美的学科,探求美的本质、审美经验和艺术创作。
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美学来提高自己对艺术品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9. 生命哲学生命哲学是研究生命的意义和目的的学科,探讨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伦理。
高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生命哲学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10. 宗教哲学宗教哲学是研究宗教问题的学科,包括宗教的本质、信仰的合理性和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宗教哲学来理解不同宗教的信仰和社会影响。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课
(1)哲学的本义: 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哲学是指导人们 (2)哲学的功能(重要性): 生活得更好的艺 术 (3)哲学的任务:
哲学就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奶奶:佛祖能保佑我们。 孙女:佛祖怎么能保佑人呢? 奶奶:因为人是佛祖创造的,万物都是佛祖创造的。 孙女:奶奶您错了,根本没有什么佛祖。世界是 客观存在的,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奶奶:嘘,不许胡说……
你有世界观吗?你怎么看待这个 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 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所谓“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指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 出来的看法和观点。
1、 世界观的含义
2、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3、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4、方法论的含义 5、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6、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区 含义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 不同 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 哲学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别
形成 不同
是关于世界 观的学问
加以理论化 系统化形成
自发形成
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 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男人的 美德
老人的 美德
女人的 美德
青年的 美德
哲学意义上的美德与具体美德的关系
所有人 的美德
老人 男人 女人 青年
共性与个性,一般与具体 的关系
水
果
个性:
共性: 含果酸,糖类, 多汁,味甜
苹果、香蕉、橘子……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 的概括和总结
新课标高中哲学必修二哲学生活教案
新课标高中哲学必修二哲学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哲学的概念和基本问题
2.认识不同哲学思潮及其代表人物
3.探究哲学思想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4.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哲学概念、基本问题和学科体系
2.不同哲学思潮的发展及其思想内容
3.思辨、批判、创新与人生实践的关系
4.哲学智慧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
第一课时:哲学的概念和基本问题(2课时)
第二课时:人生观与世界观(2课时)
第三课时:辩证唯物主义(2课时)
第四课时:唯心主义哲学(2课时)
第五课时:存在主义哲学(2课时)
第六课时:科学技术与哲学思维(2课时)
第七课时:哲学与人生(2课时)
第八课时:哲学智慧与人生实践(2课时)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结合讨论,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维
2.学生小组合作调研和汇报
五、研究性研究任务
1.收集整理不同哲学思潮的主要观点
2.对比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异同点
3.探究存在主义哲学对现代青年人的启示
4.探究哲学思维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5.结合现实社会问题分析哲学的实践价值
六、教材
1.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修)
2.《哲学家的沙发》
3.《哲♂学★葫芦》
七、参考网站
1.中国哲学网
2.国际哲学家协会网站。
高二哲学生活期末考试题
高二哲学生活期末考试题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高二哲学生活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A、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不是B、世界观就是哲学C、哲学是正确的世界观D、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2、下列选项中对哲学的含义表述准确的是A.哲学是世界观的科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C.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了指导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世界皆是神的意志.这一观点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可知论的观点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6、“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则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哲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唯心主义的新表现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7、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8、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9、下列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有: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三思而后行③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0、“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办事情必须遵循观规律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11、下列选项中与唇亡齿寒体现的哲理相近的成语是A.牵一发而动全身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和实生物,同则不继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2、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他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13、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小泉不顾邻国感情,自2001年4月上台以来6次参拜靖国神社致使中日、日韩关系几度趋于紧张,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日美关系带来阴影.这体现的哲理是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联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D.联系具有偶然性14、2006年6月6日中国教育报载文指出,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与自然、人等其他系统之间,在发展的速度、比例、顺序等方面,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既要有侧重点,又要兼顾各方,做到统筹兼顾.这告诉我们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B.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C.做任何事情都要以系统优化的方法代替其他科学方法D.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200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建国60周年大庆.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新中国的诞生,伟大的革命历程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尽管新事物开始时比较弱小,不如旧事物强大,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必将要战胜旧事物,据此回答15~16题.15、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A.新事物的力量是强大的,又符合人们求新求变的愿望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C.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事物D.新事物的发展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着名论断的哲学寓意是A.新事物开始十分弱小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一个长期过程D.事物发展的前进行性和曲折性相统一17、下列选题中,符合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牵牛要牵牛鼻子 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水滴石穿18、矛盾观点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B、矛盾双方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将不复存在C、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D、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事物的消亡就意味着矛盾的消亡19、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能够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C.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20、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21、农作物只有靠新陈代谢的内部矛盾才能生长,外力的拔苗是不能助长的.这说明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决不是外力作用下的否定B否定就是抛弃一切C否定就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任意否定D否定表现为辩证的否定和形而上学的否定22.邓小平曾说,没有毛主席,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可能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这说明了理论创新A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决定着实践的发展C领袖人物的作为,一般人望尘莫及D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23、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等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形成的基础是A.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正确认识B.人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C.人们选择的目标的实现程度D.社会实践25、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 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D. 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二、简答题4小题,共50分26、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及其根本分歧.10分2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它们是如何体现的12分28、34.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26日,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到“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成功,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火星计划、建立太空站计划等,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 10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毕昇”王选先生溘然长逝,给人们留下无限追思.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他以对科学狂热追求、对祖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敏税的市场洞察力,毅然决定跳过日本的第二代和欧美的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发明使中文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王选国此获得了国家教高科学技术奖.他领导的方正集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起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条龙体制,并成功在香港上市.目前,这一技术已占领国内市场99%及海外华文报业80%的市场.材料二:新华社首尔2006年3月20日电,首尔大学惩戒委员会所作的决定说,黄禹锡2004年和2005年在英语科学杂志发表的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论文造假,根本上违背了作为学者和教授所应遵守的诚信道德准则,损害了首尔大学的名誉和韩国的国际信誉. 1结合材料一,说明王选的事迹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哪些道理10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黄禹锡事件给我们的警示有哪些8分高二政治期末考试答题纸座号:_______二、非选择题50分26、27、28、29、哲学生活期末考试答案1-5 DCDBB 6-10 ABDCB 11-15 AABDB 16-20 BDDCD 21-25ADBDB26.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3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问题展开的.27.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体现了这点.2意识具有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这点. 3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体现了这点.28.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无人飞船试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成功是“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的前提和基础.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嫦娥一号”是在前面飞船试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3从“嫦娥一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火星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29.答案:1①王选取得成就并获得国家奖励.这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②王选取得成就离不开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等个人条件和改革开放的环境.这说明实现人生价值,既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王选在制度创新和科学实验中取得成就.这说明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2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人民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坚持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④坚守诚信道德准则,反对个人主义等.还可以从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等。
高二政治教案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讨论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较为宏观的层面上,讨论新编的《生活与哲学》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教材,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这本教材;第二,在较为微观的层面上,讨论教材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主要是就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我们在编写这本教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第一方面的内容。
一、如何理解和看待《生活与哲学》这门课和这本教材(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这门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这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在这门课和这本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课程的基本性质就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门课要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不能把它讲成哲学概论,也不能用其他哲学派别来冲击和淡化这门课的主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门课程的主题和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当然,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整个人类哲学发展的长河中予以考察,让学生在与中西哲学的对比中,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现实力量。
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以往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这不是一句空话。
应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教材力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建构,通过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所未有的科学真理性和指导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比如说,哲学是怎样起源的,这原本是一个哲学味道颇浓的话题。
我们把这一问题放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框中。
通过对案例、情境和问题的思考,引出结论: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
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有生活和实践,就会思考,因而就会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关系。
高中哲学生活
高中哲学生活
高中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时期,更是一个思考人生、探索世界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哲学的思想和观念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哲学教育让我们学会思考。
在高中的课堂上,我们接触到了众多哲学思想和哲学家的思想,学会了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一切。
我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自己的价值观、社会的现状等等,这些都是哲学教育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其次,哲学教育让我们更加关注伦理道德。
在高中的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困难,而哲学教育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去对待自己和他人。
这种伦理道德的思考和培养,将会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最后,哲学教育让我们更加关注人文精神。
在高中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更要学习人文知识,了解历史、文化、艺术等等。
哲学教育让我们更加关注人类的精神追求,让我们更加关注人类的情感和情感的表达,让我们更加关注人类的文明和文化。
总之,在高中的哲学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学习人生。
哲学教育让我们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关注人文精神,更加关注伦理道德,这些都将对我们未来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希望我们能够在高中的哲学生活中,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人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品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活与哲学》哲理汇总第二、三、四单元: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个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
哲理的应用模式:先表述哲理(原理即世界观,这要求我们+方法论。
)再具体说明题目材料中哪些内容体现这观点。
材料体现有几个哲理,答案就要分几点组织。
辩证唯物主义(二、三单元)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涉及物质和意识、客观和主观规律等概念)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如强调“自然的客观”可用: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应用】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一般用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帝、鬼神、观念等。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备注:本条原理包括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两条子哲理,一般分开用)【重点掌握】⑴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应用】这是常用的哲理,一定要记熟①一般来说,材料中出现“…事实…现象\现状…情况\状况…国情,形势等词语”是关于物质具体形态的描述;②判断“物质决定意识”常用词句:因时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从当地(当时);根据…情况;在…形势下;符合…实际;在…现状上;各地各部门;适时等;③可先找“名词性词语(状况,事实)”,接着找“意识”,材料中如有以下词语是反映意识的:思想、理论、主义、观点、观念,计划、方案、方针政策、路线,措施,科技文化,道德,精神,法律相关的词语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可分为二个哲理:【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即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应用】当材料中有涉及“人们有能力认识…事物或认识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制定了…方案、计划;获得了认识上的什么理论与发展”时使用。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即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重点掌握】【原理】:①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哲理常用)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该点只有题材中涉及到意识对人的影响时使用)【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 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规律具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规律具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在题目材料中特别强调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违背规律则受到了惩罚时,方可使用,否则只使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观点。
【应用】当材料中有涉及“…认识对事物(包括人、事、社会)的影响或作用”时【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重点掌握】【原理】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即: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应用】运用此原理分析我们认识、改选世界所取得的成就,重在怎样才能取得成功。
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⑵为什么①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②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⑶怎么样⑴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⑵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⑶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二部分:认识论(涉及实践、认识、真理等概念)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重点掌握】【原理】:该原理在使用时一般分为4点组织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
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运用及判断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⑴首先要能在材料中找到相关性的动词,如:深入(实际),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⑵其次再在材料中找如下内容:①在实际中得到了什么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认识结果得到证实“对与错”(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这认识应用到了实际中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⑶以上四点不一定能找齐,可以是其中之一。
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发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入歧途。
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正确认识、特别是科学理论的重大指导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重点掌握】〖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但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①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
③在实践中坚持、检验和发展真理。
3.(对真理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应用范围】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新探索,人类在认识和研究自然和社会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发展。
②材料中一个认识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内容不断丰富完善。
【注意】①任何人,不论他的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如何,只要他的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他就有真理;②谬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人们犯错误,通过总结经验,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就会得到正确的认识。
③由于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是在无限发展,因而其认识能力又是无限的。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Ⅰ联系观(总特征之一)1.联系具有普遍性【重点掌握】【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的。
【重点掌握】【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运用及判断】⑴先看材料中是否有两个以上事物(不同的主体)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要素;⑵再找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一般有关连词连接。
如:…有利于…;影响;事关…;…结合;相协调、相促进……等;个别材料内容可能没有明显的关连词,这要从其意思上把握。
3.联系的多样性【重点掌握】【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