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政治课使用导学训练稿的有效教学
导学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导学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学案是一种由教师设计的问题导向的学习材料,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提升教学效果: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知识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讨论,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导学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 制定教学目标:在设计导学案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清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以便于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
2. 设计导学案的内容和问题: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学习材料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导学案的内容可以是课文、文献、实例、案例等,问题可以涵盖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拓展。
3. 活动设计和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教学反馈和评估:教师可以结合导学案的设计,进行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导学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介绍导学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题目: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影响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思想政治观念。
导学案内容: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包括辛亥革命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导学案问题:1. 你知道什么是辛亥革命吗?它与中国社会的变革有哪些关系?2.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影响有哪些?可以举例说明。
3. 你认为辛亥革命对今天的中国社会还有影响吗?为什么?活动设计和实施: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导学案的学习和讨论,探究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影响,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政治教师论文 如何以导学案提升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有效性
如何以导学案提升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有效性“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下课堂创新的主旋律。
在实践与探索中,经历了由“形”到“质”的提升,即由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到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更关键的问题是:创新教学模式下如何真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呢?思想品德课是很特殊的一门课,理论性与实践性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很重要,老师以什么引领学生,更有利地提升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导学案的科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效率。
因此,导学案对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但前提是对导学案的科学设计。
如何把握导学案的设计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导学案的设计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一、准备充分备教材:通过认真阅读教材,理清知识点,并使之结构化、网络化;圈出重点、难点,把握关键。
备学生: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模糊认识、错误认识及社会中出现的关联性敏感话题更应精心准备。
备课堂结构:主要是课堂程序问题,把握关键,如对于重点、难点如何切入、突破是关键,如怎样设计才能更容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怎样才能令学生更容易外化知识、内化品质?也是关键。
必要时,还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教学内容稍作编排,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学实际导学案必须要科学实际。
导学案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设计意图与引导手段,主张根据课标、结合教材,以设问引导法、情境引导法、事例引导法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与个性展示,尤其要突出重难点。
导学案的实际性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把握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体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外,还必须要符合学生实际(包括认知、能力、水平、个性特征等)。
例:九年级第三单元:《3.1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第一课时导学案(一)自主预习、思考:1、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3、什么是和平问题?和平的意义?4、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5、什么是发展问题?影响发展问题的因素?6、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注:①全班分为6小组;②讨论题目应根据课本重要知识点设置。
中学思想政治课如何运用导学式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如何运用导学式教学一、“导学”的内函及其基本特点分析“导学”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废止“灌注型”“填鸭式”的教法,换之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求知自主学习的主体精神,经独立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获取知识。
导学实施的过程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
传统的传授型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
教师是知识的装填者,而要获取知识的学生则成了装载知识的器具。
导学的实施绝对不是这样,它要求教师在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自己全部包揽的讲变成引导学生自己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自己不该占用而占用了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获取者。
教师变“教”为“导”,学生变“听”为“学”,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和不该占用的时间都还给了学生。
教师真正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坚持靠的就是导学思想的实施。
这样久而久之,长此以往,学生只能是越学越聪明,教师也只能是越教越轻松。
导学的实施,最能体现师生之间民主和谐的良好关系和课堂上融洽配合的教学氛围。
导学的实施,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自主思考研究问题由可能变为现实;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输出者和介绍者,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同样要思考研究很多问题,同样要获取新的知识。
从这一角度出发,师生的追求是相同的,互相间与其说是师生关系,倒不如说是伙伴关系。
因此,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也有了平等相容的关系。
一种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一句话,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
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自主学习的模式。
二、教学程序及其实施过程第一阶段,自学教材。
它是这一模式的最核心部分,其目的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学教材,完成作业的进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
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自学的意义和要求。
引导学生编拟自学提纲,要安排好课堂自学时间。
初中政治课使用导学训练稿的有效教学
一
问老师等方式 , 思不得其解 , 仍百 就需要学生 在教师的 指导下进行 自主学习 。 理解性 问题则应 引导 、 启发学生
回答 。运用性 问题则要组织学生开展微型讨论 , 集思广 益, 最终求得 问题 的解决 。精讲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少
讲, 而是质量上 的精 。它要求教师 的讲授 内容精要 、 分 析精辟 、 语言精练 、 奏精美 。教师也 可 以在学生 自主 节 学 习的过程 中,采用辨 析题的形式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 探索 , 并且有针对性地给 以总结 。 3堂上练 习 : . 从教 材要求 和学生实 际出发 , 据学 根 生有效 学 习的要求 进行 针对性 训练 , 做到 精选 、 讲 、 精 精练 。训练 内容应该 是学生 在 自主学 习过程 中不能解 决 的问题 。探究 的方 式可 以灵 活多样 , 同桌 、 四人 前后
立足点 , 助问题引导学生进 一步思考 、 借 探究 、 交流 , 合
理寻找解答课 本重点难点 问题 , 总结学 习中的经验 , 不 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预习等学 习活动 , 对 些教学 目标 已有初步 的认识 ,但仍有部分 知识 点无 法解决 。如果这些 知识点学生通 过预 习 、 资料 、 查找 询
模式 。导 学训练稿进入我 校课堂实 践教学 已有 一年之 久, 导学稿 训练稿使用后 , 从教学模式 上打破 了传 统模 式。 导学稿训 练稿 的实质是 : 先学后讲 , 教学合一 。它 的原则有三条 : 是注重学 生的主体地位 , 一 必须真 正把
教学 的出发点 、 脚点放在学 习上 ; 落 二是 以学生发 展为 根本 , 注重学生学 习能力和学 习习惯 的培 养 ; 三是 减轻
品质起着重 要 的导 向作用 。而 目前 我校 的思想 政治课 存在 以下几 个方面问题 : 传统教学 观念 的影 响下 , 在 我 校部分教师 总是担心学生这 不懂 、 不明 , 而形 成 了 那 从 错误 的教学模 式 , “ 言堂 ” “ 堂灌 ” , 如 一 、满 等 导致 了学 生对学 习逐 渐丧失兴趣 。但 是 由于我校地 处城 乡结 合
浅谈初中政治课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浅谈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题记“导学案”和“导学案教学”也不是新生事物,这在外地已经有了较为普遍的实验和推广,仅仅各地的名称不同而已。
(举例:125中的五步三查,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兖州的导学案等)“导学案”是对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和杜郎口中学“三“导学案”是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和分层“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展开课堂探究活动的载体(我校的科研课题是《以学案导学提升课堂效率的研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再次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协助学生学会学习。
这个切突出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改变教师控制学习过程的传统教学范式,让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协助和促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实行学习,以求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适合这个教育教学形式的发展,在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诞生了很多新生事物,其中对学生学习影响最大的就是导学案的出现。
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的价值何在,如何设计和使用导学案,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导学案(简单解释)导:指导、引导、诱导、辅导学:学生、学习案:方案导学案是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是及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评价与一身的导学性文本),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实行学习设计的产物,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
(解释)[案例]山东昌乐二中赵素芹老师对导学案的理解和理解导学案是高校课堂的载体,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问题的路线图,是协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沟通教育学的桥梁,是提升教学效益、实现课堂高效的有效方案。
导学案的编写要在把握课程核心理念,研究透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体现以水平利益为核心精心设计。
“导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导学法是指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引导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导学法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往往较为抽象和枯燥,学生很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学习厌倦的情绪。
而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案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探讨诚信的话题时,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身边是否有过违背诚信的行为,或者讨论身边发生的有关诚信的事件,通过这种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更加生动地体验到诚信的价值和意义。
导学法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往往是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造成知识的零散和记忆的流失。
而借助导学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研究问题、探究案例、运用知识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讨论法律的作用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案例中的法律关系、责任归属等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和理解法律的作用。
导学法的应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辨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导学法正是帮助学生培养这样的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导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寻求答案、探索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讨论家庭教育的话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对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导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导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导学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本文将从“导学法”的概念和特点出发,探讨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导学法”的概念和特点“导学法”是由教育实践家张伯苓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少教多学”。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情境、激发问题、引导思考、探究发现等方式,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导学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任务起点,通过提出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引发学生兴趣,激活学习动机;二是注重过程指导,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指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资料查找、思维比较、解决方案探讨等;三是注重结果呈现,学生通过小组展示、个人陈述等形式将学习成果呈现出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切磋、合作;四是注重反思总结,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中的规律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往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下很难提高学习积极性。
而采用“导学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在讲解一些道德与法治案例时,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或引出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在思考讨论中逐步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导学法”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探讨等活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途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谈谈导学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导学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更加关注学生,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是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探究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的重大尝试。
导学案是许多一线教师贯彻新课程理念,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成果,这一模式在教学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本文探索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走进生活,拓展创新;课堂检测,当堂巩固;总结反思,构建网络。
标签:初中思想政治;导学案;课程教学《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逐渐从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转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和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与方法。
这是改变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探求一种更好地教育、教学以及课堂的改革。
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研究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导学案正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一种尝试,并逐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广开来。
一、走进生活,拓展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改的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是越来越紧密,如何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服务于生活,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
作为教师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多看电视、多看新闻,寻找课堂以外的课堂,将生活中鲜活的事例通过图画等形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再加工,并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因此,在导学案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走进生活,拓展创新。
【初中政治】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导学案教学法”
【初中政治】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导学案教学法”通过导学案教学使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明确了在课堂上如何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以充分体现“以学为主”、“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无裨益,尤其是针对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在情景导入、拓展、衍生和针对具体学情进行学法指导方面受益非浅。
通过学案导学教学,课堂的效率被大大提高,学生能看见自己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优势主要有:1.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习。
“导学案”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
3.减轻课外负担。
“导学案”在导学和助学上的作用大,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4.教学相长。
学生在自学时可能提出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课前收集这些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有几个问题有待解决和提高:1.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兴趣不容易被激发,课堂不够活跃。
2.在“导”这一环节上,有时显得还不是那么轻松自如;在“讲”的环节上,由于受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讲的还是过多。
3.新课改要求的从体验到感悟再到生成的过程不能体现。
新课改要求观念的形成过程是从体验到感悟再生成的过程,即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导学案教学是一个认识到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即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谈谈导学案在政治教学中有效应用论文
谈谈导学案在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展开,老师们彻底走出了认识误区,再听不见了对于新课改的质疑声,更没有了被动抵触不愿改革的消极情绪。
相反,老师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逐渐突破了教育改革的瓶颈,实现了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华丽转变。
“满堂灌”现象没有了,“教师唱主角”的课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独学”、“对学”、“群学”有效展开的高效课堂。
我校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导学案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导学案在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认真钻研,精心备课,集体教研,确定导学案的内容。
要想使学生学的有效,教师就必须教的有效。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为了让学生遵循学习规律,自主展开课前预习,教师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每位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要求,仔细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形成初步方案。
而后,本组老师齐聚一起,展开讨论,取长补短,共商教法学法,确定导学案内容。
最后,由一位老师执笔,形成最后方案,资源共享,大家统一使用此导学案。
导学案的内容主要涉及如下环节:教学目标、导入课题、授课内容、知识小结、课堂检测、布置作业、学习反思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政治学科的时政性很强,在制定导学案时,大家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努力把时政素材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实现时政和知识的有效衔接。
二、根据导学案中反馈出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最终确定授课内容。
新课改下的教学,需要教师处理好“精讲”(重点、难点知识精讲,易混、易错的精讲,学生理解不了的精讲)与“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的关系,导学案的使用能给教师提供一个上课时有针对性讲授的信息平台。
在学生结合导学案作了认真细致充分的自主预习后,教师会把导学案收集起来,认真研究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学情。
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是目前教育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由教师编写,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对于初中思品课教学来说,导学案教学模式也是非常有效的,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一、起到指导作用初中思品课内容比较广泛,难度也较大,而教师编写的导学案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导学案中会包含本节课的主题及难点,还会给出学习目标和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这样学生就可以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要学什么。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导学案掌握基础,增强自信心,提高复习效率。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中会列出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及自主阅读材料,在课堂上教师会让学生按照导学案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记忆。
三、提高课堂效率有了导学案,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计划地进行讲解和授课。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开展互动式的教学,让教学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导学案中会设计一些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课堂思维活动寻找答案。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领悟知识的能力。
五、巩固知识点导学案是对学生知识点复习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通过导学案中的任务完成和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更好地理解细节和难点,在课堂上可以提问和互动,巩固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导学案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有效应用是非常有帮助的。
导学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它作为学校育人的重要反映之一,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形成反感,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在思想品德课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旨在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1)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论与特点分析。
(2)有效性的概念与评价标准。
(3)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4)思想品德课导学案的有效性评价方法。
2.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文献调研、专家访谈、立论分析等方法。
(2)实证研究:课堂观察、访谈调查、实验设计等方法。
三、预期结果:1.明确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正确理解学校的育人目标;2.确定了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标准,明确了课程开展的方向和重点;3.设计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学案,推动了思想品德课的开展,提高了课程的有效性;4.建立了思想品德课导学案的有效性评价体系,为今后的课程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依据。
四、进度计划1.第一阶段: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和专家访谈(2021年11月--2022年1月)2.第二阶段:设计研究方案和有效性评价体系(2022年2月--5月)3.第三阶段:进行思想品德课导学案的实验研究(2022年6月--2023年1月)4.第四阶段:进行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并撰写研究报告(2023年2月--6月)。
五、预期贡献:1.可以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2.为今后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3.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可以为教育研究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六、研究方案应具备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应当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浅析如何利用导学案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
浅析如何利用导学案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摘要:如今我国新课改不断推进,导学案教学方法是基于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计划。
为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导学案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导学案是多种教育改革方式中的一种,其有效性在很多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导学案是以学生学习状况为出发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初中道德与法治与导学案例的结合,旨在通过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导学案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要求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观念,灵活安排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导学案教学概述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要靠教师的引导。
导学案作为高效课堂的载体,是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有效的方法。
所以,导学案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
但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关于导学案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特别是政治学科。
导学案的有效应用还需要教师集体研讨,针对新课改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不具备较好的自我控制与判断力,因此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读法指导,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逐渐树立起良好的学习能力与道德法治素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的必要性首先,作为个人发展、社会发展乃至民族发展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已经成为新世纪不可或缺的要素。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融合,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一场以创新为主导的人才竞争。
因此,在德育与法治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二,新课改的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注重创新与动手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变成主动,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与导学案模式推行的将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理念相契合,因此,把学案导学运用于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是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必要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政治课教学导学稿论文之一
导学稿的教改实践与反思一、什么是导学稿导学稿,顾名思义,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相结合,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草稿、案例,它是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的创造性结合体。
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创新设计,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过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为什么要使用导学稿环顾周边的课堂: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师灌满堂,学生睡一旁……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新课程改革已经多年,但它的理念如何体现、如何落实?这是每一位从教者都要去探索的命题。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苏霍姆林斯基)。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探究学习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目的。
每一位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有探索知识、追求成功的渴求,但往往是我们的教育者扼杀了学生的这种天性。
相当一部分教师总是担学生这不懂、那不明,过于呵护,从而选择了错误的教学方法,形成了错误的教学模式,如“一言堂”、“满堂灌”等,导致了学生对学习逐渐丧失兴趣,学习没有乐趣,课堂没有生气,师生之间没有和气,关系僵硬……导学稿引入课堂,从根本上落实了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改革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和谐了师生关系,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和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如何编写导学稿导学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领航员,因此,编写导学稿考验教师的素质。
编写一份高质量的导学稿应遵循以下程序:第一,确定导学稿的模式。
一般说来,导学稿应该包括课题、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过程导学、课堂精练、学习小结、学习反思与感悟等内容。
第二,以编者的角度去吃透教材。
即本节课教学要让学生学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每个知识点要让学生掌握到哪种程度,根据这些写好导学稿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设计好相应的练习题。
这是编好导学稿的前提。
第三,以学生的身份去解读教材。
如何利用导学案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
如何利用导学案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面临较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学模式急需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以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文章分析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中引入导学案教学方式,有助于将初中道德与法制抽象的知识点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易懂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提高教學的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初中政治;导学案;教学效率1、前言导学案教学,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较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导学案的引入与使用,有利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制的积极性。
导学案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同时也注重了学法指导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够较快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效率的提高。
因此初中道褪与法制课导学案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如何去主动学习,敢于探究并不断创新,真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导学案教学概述导学案指的是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参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不断优化学习方案,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导学案教学是以教师集体研究、经过教师认真备课、集体研讨并以新课程标准为的指导、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教育与发展为目标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的自控能力与自学能力仍较为欠缺,因此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政治初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指导,较快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大进步。
在引导的过程中初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出现的“被动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变成主动学习。
通过“学案导学”课堂模式,切实将课本的教材与实际进行有机整合,教师精心设计并且合理调控课堂蓼学中“教”与“学",真正提高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教学质量。
2024年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导学教学模式
2024年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导学教学模式一、明确教学目标在导学教学模式中,明确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不仅应该包括知识的掌握,还应该包括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引导。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二、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导学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这些问题情境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也可以是历史上的事件或假设的情景。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等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四、注重知识内化知识内化是导学教学模式中的核心环节。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作、演讲等活动来实现。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加强实践应用在导学教学模式中,实践应用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是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模拟演讲等形式。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六、完善评价体系完善评价体系是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个方面。
这些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价值观形成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初中政治课使用导学训练稿的有效教学"论文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感和责任感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基础性课程。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用导学训练稿要先学后讲,教学合一。
导学训练稿的基本环节设计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其有效环节主要包括导学目标、自学思考题、堂上练习、周周练等。
导学稿引入课堂,从根本上落实了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改革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和谐了师生关系,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和学生的课业负担。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导学训练稿;有效教学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公民道德感和责任感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基础性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而目前我校的思想政治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校部分教师总是担心学生这不懂、那不明,从而形成了错误的教学模式,如“一言堂”、“满堂灌”等,导致了学生对学习逐渐丧失兴趣。
但是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生源主要是农民工子女、外来务工子女、小商小贩子女,大多数孩子家长文化素质较低而且整天忙于赚钱养家糊口,无法有效地辅导孩子的学习,因此我校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校在考察洋思、东庐中学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推行了导学训练稿教学模式。
导学训练稿进入我校课堂实践教学已有一年之久,导学稿训练稿使用后,从教学模式上打破了传统模式。
导学稿训练稿的实质是:先学后讲,教学合一。
它的原则有三条:一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真正把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学习上;二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三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兴趣。
这与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行的有效教学不谋而合,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能否在教师教学行为影响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与学的关系;在策略上注重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活动。
有了“减负增效”这一共同的交集和切入点,使用导学训练稿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切实可行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导学稿训练的有效环节导学训练稿的基本环节设计,有效环节主要包括:导学目标、自学思考题、堂上练习、周周练。
1.导学目标: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为出发点,要求学生课前通读下节课所学内容,查找、整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对疑难问题作好标记,留待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
引导学生预习时教师要展示教学目标,并有导读提纲。
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想效果,对教师来说是教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的目标。
学生要想实现这个学习目标,需要有一个知识消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初始动力就要靠教师的悉心引导,即通过导学训练稿,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一要交代自学阅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二要精心设计导学训练稿,使其紧贴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有一定梯度;三是要关注学生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重点辅导学困生。
预习导学的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可操作性,体现导学的目的。
2.自学思考题:以分析和解决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为立足点,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合理寻找解答课本重点难点问题,总结学习中的经验,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预习等学习活动,对一些教学目标已有初步的认识,但仍有部分知识点无法解决。
如果这些知识点学生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询问老师等方式,仍百思不得其解,就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理解性问题则应引导、启发学生回答。
运用性问题则要组织学生开展微型讨论,集思广益,最终求得问题的解决。
精讲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少讲,而是质量上的精。
它要求教师的讲授内容精要、分析精辟、语言精练、节奏精美。
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辨析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并且有针对性地给以总结。
3.堂上练习:从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做到精选、精讲、精练。
训练内容应该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探究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同桌、前后四人桌、全班为单位均可。
教师在学生讨论探究时要引导学生紧扣导学训练稿,避免陷入形式主义。
要让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讨论,激荡思维,取长补短,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教师巡回检查,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还有哪些疑问,以便在下一个练习环节释疑解惑。
这就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解决了我校学生家庭作业难以完成的问题。
4.周周练:立足于一周所学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这一阶段包括练与析两个环节。
练,即练习。
这一环节活学活用,其内容不能脱离教学目标。
练的形式可以是提问练也可以是习题练;练的题目要具有涵盖性、经典性、时事性;练的内容既要有书本知识,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内容。
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使师生在融洽的互动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设计,创设民主课堂气氛。
析即分析,是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进行解析、建构、反思。
分析可采取学生自析、互析、师生共析等方式。
讲解时,应将核心放在课堂知识的重难点上,放在学生认知的易错点上,从而解决学生实际练习情况和实现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反思教学方法,做到关注学生整体、突出学生个体。
"二、导学训练稿的有效撰写一份完整的导学稿主要包括稿头内容、教学目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教学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与当日作业等内容。
对于导学稿的撰写,学校要求按照“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完善定稿”四个步骤进行。
首先由教研组集体商讨,确定每课的主备教师,其他教师协助查找资料,并提出研讨意见形成“共案”;其次由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完成导学稿初稿;然后经教研组长初审后,下发全组教师,大家共同提出修改意见;再经教研组集体研讨,修改充实完善,教研组长审定签字后交主管领导审批,最终交教务处制成正式文本印发。
导学训练稿的设计要求,要依据课标,紧贴教材,适当拓展,不能简单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不同课型的导学稿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导学稿的编写原则上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
三、导学训练稿的有效使用1.课前:提前下发导学训练稿,让学生自学教材。
它是实施这一模式的前提,其目的是学生按照导学训练稿的要求自学教材,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为出发点,要求学生课前通读下节课所学内容,查找、整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
从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进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
预习导学的设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可操作性,体现导学的目的。
预习导学要能体现学科特点,难度要适当,量要适中,要能使中等程度的学生基本完成。
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表述导学目标时,要使用尽量浅显易懂的语言。
2.课上:我们在用导学训练稿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课堂教学过程,通过“预习反馈”、“课堂研讨”、“合作探究”、“巩固练习”、“体验反思”等环节来完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努力做到“七放手”: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重点难点放手让学生讨论,结论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任务型教学的优势,合理分配小组内的任务,让学生互通有无,共同提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兵教兵”;堂上练习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出解答,这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达到“堂堂清”的目的,既巩固所学,又使学生学有所用;另一方面,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
3.课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每节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书面作业,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政治作业形式应该注意多样化,做到口练、手练、行练。
因此在编写周周练的题目时就要求适当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开拓学生知识面,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图书,提升学生时事素养。
把上面刊登的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通过学生课前读、课中想、课后议等形式,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升华,有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理论知识,联系社会热点,学生可开展征文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当今社会,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因而视野也广,他们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在教学中布置这样的作业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使政治课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生活。
导学式教学模式运用的几点说明:导学稿教学的实质是落实“先学后讲、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其原则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一方面有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另一方面,又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运用,绝不能粗制滥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