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2小题,总分48分)1.(1.5分)1.商朝建立后,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西周时,天子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功臣或旧贵族,让其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这反映出西周()A.社会形态发生变化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D.........2.(1.5分)2.西周初年,齐国原为商诸侯故地,姜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人民多归齐”;卫康叔治理卫国,实行商朝旧政不变,但以周人制度管理;唐叔封于故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用戎人办法管理。

这些诸侯国采取的措施()A.缓解了周王朝与各部族间的矛盾 B.保留了夏商两朝先代贵族的实力C.承袭了夏商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D.进一步完善了西周初年的分封制3.(1.5分)3.周王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期以后,他们又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

这一变化反映了()A.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B.周天子重视地方档案工作C.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D.贵族垄断学术的局面被打破4.(1.5分)4.汉初政府“无为而治”,中央对地方王国事务不多加干涉。

诸侯国享有较大的政治、经济自主权,于是各国竞相安抚百姓,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这表明,汉初郡国制()A.有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B.促进了王国的稳定和发展C.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5.(1.5分)5.............................“..”.............. .A...............B..............C...............D..............6.(1.5分)6.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

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

2022至2023年高二下册期中考试历史免费试卷完整版(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2022至2023年高二下册期中考试历史免费试卷完整版(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选择题下图是唐至清安徽境内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安徽A. 科考状元人数名列全国前茅B. 两宋时期科考状元显著增加C. 科考变化的趋势受理学影响D. 经济思想文化发展变迁情况【答案】D【解析】从柱状图明显看出南宋以前安徽籍人士考中状元人数较少,从南宋到明清科考状元总体呈上升趋势。

南宋以前,江淮之间及江南相对比较偏僻,从南宋以后,安徽政治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其产生的状元便逐渐增多,B选项符合题意。

柱状图中只列举了安徽历代的状元情况,没有其他省份,因此得不出安徽科考状元人数名列全国前茅,排除A项;五代十国时期,有多个政权统治安徽,不能说每个朝代都产生科考状元,排除B项;图中反映的是安徽整体情况,没有分南部与北部,排除C 项。

选择题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

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

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

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

这些战争A. 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B. 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 加速了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D. 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活动,这些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也导致为了取得战争胜利而开展的社会变革。

故答案为A 项。

材料所述属于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排除B项;战争推动民族融合,但汉族当时尚未形成,C项说法错误,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尚未彻底瓦解,排除D项。

选择题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

这表明周代的乐舞A. 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B. 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C. 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D. 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答案】A【解析】“乐舞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说明此时期乐舞从政治和教化角度教育民众,A正确;传承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西周时期主要是贵族政治,C错误;歌功颂德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兰州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兰州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兰州一中2022—2023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历史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1.神人兽面纹往往发现于良渚的玉琮上,作为良渚文化的标志性器物,玉琮又出现在大约千年之后的三星堆遗址中。

不仅如此,玉琮的出土向南到达了广东石峡遗址,并且在陕西石峁遗址和甘肃的齐家文化也有出土。

这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特点是A.生生不息 B.多元一体 C.源远流长 D.兼收并蓄2.周成王年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叛)周”,于是命令姜太公“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伯九侯,实得征之”。

这可用于说明A.齐国崛起具有偶然性 B.边疆地区的统治失序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分封制维护西周统治3.《商君书·君臣》记载:“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

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

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

”为此,商鞅所推行的变法措施A.标志着分封制的终结 B.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C.有利于打破贵族政治 D.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 “为民谋利”。

这些主张都A.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试图以各自主张影响现实政治C.提倡“礼"“法”并用 D.注重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5.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着万民法方向发展。

这两种法律A.都适应统治范围扩大之需 B.都旨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C.都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理 D.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6.西汉主父偃认为,天下最大的祸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

汉文帝时的“七国之乱”,叛乱诸侯虽“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但是,他们对于朝廷却构不成根本性的威胁,只能算是“瓦解”之势。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1.(2分)1.古人对于祭祀非常重视,祭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祀先祖。

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皇帝制度D.王位世袭制2.(2分)2.旧氏族贵族和政治特权被铲除,雅典民主政治得以确立的事件是()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马丁路德改革3.(2分)3.在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的是()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新青年》4.(2分)4.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5.(2分)5.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6.(2分)6.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7.(2分)7.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建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8.(2分)8.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法德两国“一笑泯恩仇。

”法德和解有利于()A.“冷战”的缓和B.北约的建立C.欧洲一体化进程D.华约的解体9.(2分)9、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主式是()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10.(2分)10.下列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城市化进程加快D.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11.(2分)11.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60分)1、《礼记》中记载:“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

在西周,只有武王才有祭祀文王的特权,周公只有在武王的统率之下,才能参加文王的祭典。

材料说明()A. 周公贤能不及武王B. 武王位于大宗地位C. 武王权力高度集中D. 周公对武王定期朝贡2、《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禅让制3、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B. 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C. 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D. 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4、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至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 秦汉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商周时期D. 隋唐时期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A. 推行分封制B. 废除行省制C. 废除郡县制D. 建立郡县制6、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

”这说明()A. 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B.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D. 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7、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2023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免费试卷(贵州省遵义市五校)

2023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免费试卷(贵州省遵义市五校)

选择题西周宗法制下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君权神授”,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

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质都A. 体现了对王位传承的重视B. 为王位继承披上神秘色彩C. 强调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D. 根植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表面上强调宗法传承,实际上强调统治的正统性、合法性,故C项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不能体现神秘性,故B项错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宗法制形成于商周时期,排除D 选项。

选择题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

”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A. 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B. 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度C. 世袭制与察举制共存D. 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答案】D【解析】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是周朝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结合,属于“中间路线”选项D正确。

材料中的“中间路线”为一种地方行政制度或国家结构形式,御史大夫和刺史属于监察体系,三省六部制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选项A、B排除;世袭制和察举制与地方制度无关,选项C 排除;选择题社会阶层流动性越强,这个社会就越稳定,反之则越动荡。

下列制度中哪个最容易导致社会阶层流动固化。

A. 秦国军功制B. 汉朝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根据门第选拔官员,易导致社会阶层固化,选项C正确;秦国的军功制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汉朝察举制根据德行举荐人才、科举制重视才学,三者都不会导致社会阶层固化,选项A、B、D排除。

选择题北宋派文臣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

2022至2023年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完整版(内蒙古北重五中)

2022至2023年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完整版(内蒙古北重五中)

选择题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 重视法制与规则意识B. 注重个体自主意识与平等权利C.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D. 家族中的“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这解决了贵族在土地财产和权力继承上的矛盾,确立了王位继承的唯一性,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安定和团结,并被后世沿用,故D项正确;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故AB项排除;宗法制协调的家族内部关系,而不是家族之间的关系,排除C。

选择题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这主要说明当时A. 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B. 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D. 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反映了文化的统一性,这是分封制促进周辖区内文化融合的结果,C项正确。

材料强调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没有涉及礼乐制度遭到各诸侯国的冲击,排除A。

在西周时期不可能出现“标准化器物生产”,排除B。

材料强调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没有涉及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排除D。

选择题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周代“间色”的紫色成为齐国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A. 礼乐制的崩坏B. 齐国独立于周王室C. 权力高度集中D. 分封制得到有效维护【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说明周的礼乐制度对服饰的色彩有严格的规定,确定了尊卑的定制。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1.(2分)1.(2分)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

从10 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

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

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B.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2.(2分)2.(2分)“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

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B.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D.“天下为公”的局面形成3.(2分)3.(2分)国庆大阅兵令国人振奋,感受国家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4.(2分)4.(2分)著名学者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

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A.实行三公九卿中央官制B.废除了宗法制C.建立皇帝制度D.开创统一中国格局5.(2分)5.(2分)秦朝的中央官职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秦朝政体的本质特征是()A.职位细化,各司其职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6.(2分)6.(2分)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秦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

”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频繁更换丞相B.任用亲信和近臣C.建立刺史制度D.颁布“推恩令”7.(2分)7.(2分)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册期中考试历史题带答案和解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册期中考试历史题带答案和解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

选择题公元前6世纪初开始的梭伦改革为雅典开辟了一条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包括()①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②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③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④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到了楷模作用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故①正确;颁布解负令,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故③正确;梭伦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②错误,从而排除ABC;成立公民大会,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到了楷模作用,故④正确。

所以选D。

选择题《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这一措施A. 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B. 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C. 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D. 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答案】D【解析】试题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的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废止,故A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的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按军功授爵制度,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也促使选官制度转变,故D项正确。

选择题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

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

由此可知秦国立法()A. 善于借鉴别国的法规B. 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C. 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D. 以经济为其立法核心【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可以看出当时秦朝立法中借鉴了别国的法律法规,故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应排除。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题带答案和解析(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题带答案和解析(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

选择题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

《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A. 《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B.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C. 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D.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之后,晋国举办“践土之盟”。

此次盟会,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并给了晋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的任务,从此晋拥有了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权的“尚方宝剑”,在"尊王"的旗帜下,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

可知这时期周王室衰微,处于春秋争霸混战时期,但“《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说明《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故A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但不是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选项错误;晋文公作为诸侯国他的义务有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并随从作战拱卫王室,材料无法体现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故C选项错误;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故D选项说法有误。

选择题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如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

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 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B. 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C. 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 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答案】D【解析】从吕思勉先生的叙述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都有一种复古的情绪,这是一种社会发展与现实面临问题之间的矛盾,体现出社会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错误,先秦诸子复古的目的是为了未来的发展;B选项错误,这不是材料体现出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变革的发展潮流。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考试考试时间75分钟全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甘肃南佐遗址距今5100年左右,该遗址核心区是内外环壕围成的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聚落遗存,中部有9座大型夯土台,中央有面积达上万平方米的带有夯土围墙和护城河的宫城区(如下图)。

这可用于研究该时期()A.原始群落的分布形态B.部族林立的邦国形态C.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D.游牧部落的典型形态2.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区近年出土的铜尊、铜爨、铜瓿等,明显带有商王朝青铜文化特色,青铜冶炼涉及的范铸、焊接等技术与中原地区如出一辙。

陕西宝鸡市境内发掘的强国墓地,出土的陶尖底器、柳叶形青铜剑等典型蜀文化风格的器物,时代跨周文王、武王至昭王、穆王时期。

由此可得出的合理推断是()A.历史真实都有待考古发现的证实B.文献记载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方向C.中华文明具有“连绵不断”的特征D.中国古代区域文明存在交流互动3.西周盟誓的种类,包括建周过程中的战争动员盟誓、西周早期的分封册命盟誓和西周中晚期的诉讼判决盟誓等。

此外,西周盟誓还形成了一套严格而复杂的程序,逐渐系统化、制度化。

由此可见,西周的盟誓()A.促进了宗法分封的形成B.利于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基础C.确保了政治秩序的稳定D.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完善4.西周夷王时期,楚君熊渠曾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而到春秋楚庄王时,楚国申叔要求对贵族“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教之礼,使知上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国家统一大势所趋B.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D.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5.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因为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祈求,史称“求赙”。

西周以来“天子不求私财”的传统从此打破,过去诸侯必须朝会天子的礼仪也名存实亡,相反,天子却要向诸侯进行聘问。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50分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

”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3.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4.在清人赵翼所写的《廿二史札记》中,作者提到“元末殉难者多进士”的现象。

书中描写到: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

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A.少数民族政权灭亡的原因 B.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C.理学对读书人的影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5.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6.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图一太庙图二祠堂A.嫡长子继承制 B.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实行方国联盟 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C.受宗法血缘影响 D实行分封制.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4、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

(酎:zhòu,酎金,古代诸侯向皇帝交纳的贡金,作祭祀用。

)这则材料说明了A.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B.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汉武帝贪财暴虐5、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

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

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6、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7、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选择题《周礼》记载“以脤膰(祭礼用的肉)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下列封国中应以“脤膰之礼”对待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周武王灭商后封周王室子弟、功臣以及古代圣王后裔,其中主要是周王室的姬姓封国。

①是燕国属于周武王弟姬奭的封国;②是齐国,属于功臣姜尚的封国;③是鲁国,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④是宋国,是商纣王兄长微子启的封国。

综上所述B项组合符合题意,ACD项组合错误。

选择题学者冯天瑜在《“封建论”考论》中指出:“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所以又是对殷商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

”材料旨在说明分封制A. 废除了血缘政治关系B. 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范围C. 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是对殷商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的对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分封制是建在血缘政治基础之上的,A选项排除。

扩大西周疆域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秦朝郡县制在全国推广,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C选项排除。

故选:D。

选择题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此举是为了A. 抑制民间商业活动B. 维护中央统治权威C. 垄断雕版印刷技术D. 打击藩镇割据势力【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东川节度使要求皇帝政令禁止地方私自印历,他认为这地方私自印历会会违背传统之道,威胁中央的权威,故B正确;材料与民间的商业行为无关,故A错误;东川节度使的行为是为了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而不是为了垄断雕版印刷技术,故C错误;东川节度使自己统领的就是藩镇,故不可能打击自己的势力,故D错误。

选择题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考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考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选择题西周分封制下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对稳固。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频繁发生,促使老子“小国寡民”,孔子“克己复礼”思想产生。

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 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B. 先秦诸子的思想落伍C. 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D. 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但此时战乱、兼并战争不断,体现了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D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老子、孔子思想存在保守的一面,并非“先秦诸子”思想落伍,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多样性和复杂性”,排除C。

选择题《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主张保护生产者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的主旨是A. 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B. 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C.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D. 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孟子主张仁政,材料表明孟子主张保护生产者利益,让人民安居乐业,主旨是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故A正确;孟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C错误;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选择题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这一思想A. 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B. 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C.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D. 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对别人和自己一视同仁,不别亲疏,不分贵贱,与儒家的“爱有差等”相对,这是“爱无差等”,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选B,排除A;墨家的兼爱思想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排除C;墨家的兼爱思想与无为而治的思想无关,排除D。

选择题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从上层建筑领域给贵族政治以沉重打击的梭伦改革的措施有:①鼓励发展工商业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成立公民陪审法庭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A.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政治权利的要求3、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4、(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5、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①重农抑商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④废除井田制⑤实行连坐法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6、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7、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

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A.平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①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按品第高低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③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④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0、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D.市易法11、“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有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③给北宋统治者带来了转机④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实质是()A.发展了“因信称义”学说 B.秉承了基督教教义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创立新宗教的手段13、“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利都有权来管他……”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B.主张国家权利为神所授C.主张政教合一D.教皇权利高于王权14、宗教改革中最能体现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是A.路德教B.加尔文教 C.英国国教 D.法国国教15、阿里政权建立前,埃及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有()A.反对外来侵略 B.反对本国封建统治C.反对资产阶级统治D.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16、18世纪末,英法侵略埃及的根本原因是()A.埃及战略地位优越B.埃及国力衰弱C.出于建立殖民地、拓展市场、倾销商品的需要D.拿破仑的个人野心17、穆罕默德·阿里政治改革的措施有①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②设立高级国务会议,领导政府各部工作③简化地方行政区划④清除马木鲁克的势力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18、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19、俄国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A. 国家B. 地主C.农民D. 资产阶级20、下列对德川幕府统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幕府统治机构设置在京都②政治上推行幕藩体制③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④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21、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22、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23、下列对维新变法运动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B.是带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运动C.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是它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D.以维护孔子的封建权威,尊奉祖训24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B.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列强以自身利益作为其外交政策出发点B.意大利不守信用,背信弃义C.同盟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D.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26、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1. 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

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

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

”这说明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2. 1865年,上海大英自来火房制成煤气灯。

19世纪80年代,有人记云:“地火皆由铁管通至马路,于是各戏馆及酒楼、茶肆俱可接点。

其灯每盏有玻罩,或倒悬,或直竖,或向壁上横穿,各随其便。

人行其间,真如入不夜城也。

”这一时期“煤气灯”在上海的使用()①与上海是通商口岸密切相关②反映了上海对外贸易的繁盛③为居民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④开启了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 德川幕府将朱子学奉为官学,注重以君臣关系和家族关系维持社会秩序。

德川家康曾亲自邀请“日本朱子学之祖”藤原惺窝为诸侯公卿讲授“四书”。

这反映德川幕府()A.强化统治的思想基础B.推崇中国儒家思想C.重视忠义和孝行品性D.善于学习外来文化4. 14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的鼠疫至少造成欧洲2500万人死亡,包括很多神父也染病死亡。

受疫情影响,人们把目光转向了享乐;劳动力市场得以解放,城乡流动变大;科学技术取得进步;卫生观念得到更新。

由此可见,这场疫情A.证明了神学理论的荒诞B.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C.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础D.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兴起5. 有学者指出:“数百万人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迁徙是最近两个世纪才出现的现象。

现在居住在西半球的10亿人中有80%是公元1500年后到达那里的移民的后裔。

在欧洲、非洲和亚洲,相应的人口比例只有5%。

”这反映出()A.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B.殖民扩张重塑了世界格局C.美洲人口结构的替代性变化D.移民文化呈现出多元特征6. 伴随着漕运以及水上商业贸易的空前繁荣,隋唐运河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在宋代不断拓展——从漕粮到百货,从漕运到纲运,从“漕渠”(人工河渠)到“运河”(通常水道),并且形成了与其作用地位相匹配的中央、地方专职管理机构体系。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1-5 BBBDB 6-10 CCBCD 11-15 CBBAD 16-20 BACBC
21-25 CADCA 26-30 ADCBB31-35DDBDB
36(共13分)(1)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2)秦始皇郡县制
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行省制度
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开端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具有重要意义
37.(共17分)(1) 中国“臣民”社会的政治特点:①提倡忠君;②限制言论;③重视封建伦理道德。

雅典“公民”社会的政治特点有①人民主权②轮番而治③比例代表制(6分,每点1分)
(2)前者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后者是社会主义宪法。

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后者是人民民主。

立法思想的进步:由人民无权向人民主权发展,由形式上的“民主”向真实性的民主发展。

(6分,每点1分)
(3)变化:国王统而不治,不掌握实权,议会控制实际权力,制约王权。

(2分,每点1分)分权与制衡原则。

(1分) 具体方式:英国君主立宪制;(1分)美国总统共和制。

(1分)。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附答案与解析(2023年陕西)

高二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附答案与解析(2023年陕西)

选择题“……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这表明()A. 执政官掌握立法权B. 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C. 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D. 雅典民主制度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答案】C【解析】雅典由贵族主持的寡头政治“朝日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表明其和平渐进的特点,故C项正确。

“使执政官掌握立法权、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材料中没有涉及,故AB两项错误。

从材料“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可见不是“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故D项错误。

选择题梭伦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A. 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B. 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经济实力C. 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的局面D. 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梭伦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加强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经济实力,这有利于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从而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故排除B,C项正确。

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稳定,与民主政治建设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

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与民主政治的建设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选择题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

实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A. 苏格拉底B. 梭伦C. 克里斯提尼D. 伯利克里【答案】D【解析】试题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发展过程。

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困境的因素,联系伯利克里改革中发放工资和津贴的史实就可以得出结论,伯利克里改革的相关措施解除了经济困难的公民参政议政的后顾之忧,故选D。

A项是雅典的哲学家;B项的改革把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C项创立了陶片放逐法以保障民主。

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表现为铁犁牛耕的使用,不过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此他最有力的证据是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 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 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年级历史班级:姓名: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山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中)1.《左转·召公七年》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2.假如时光倒流,回到先秦你发现有人正在给大家讲“守株待兔”的故事,借以宣传他的思想主张,那么他可能是()A.主张以德治国 B.认为万物相对C.主张变法改革 D.反对不义战争3.《史记》中记载了诸子百家一些代表性人物的言行事迹,其中将孔子列入“世家”,将老子、韩非子、仲尼弟子、商君、苏秦、张仪、孟子、荀卿、吕不韦列入“列传”。

对这一做法的解释,下列哪个较为妥当()A.如实反映先秦时期诸子的政治地位B.说明司马迁是独尊儒术的代表人物C.反应汉武帝时代儒家受到特别推崇D.说明纪传体史书要以人物为中心4.我国汉字形体的演变可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下列属于古文字阶段的字体是()①甲骨文②金文③楷书④行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唐朝中央政府中,负责决策和执行的机构分别是()A.中书省、尚书省 B.中书省、门下省C.门下省、尚书省 D.宰相府、门下省6.洪迈在《容斋随笔》中称:“……监方镇之势,削支郡以损其强,置转运、通判使掌钱谷以夺其富,参命京官知州事以分其党,禄诸大功臣于环卫而不付以兵,收天下骁锐于殿岩而不使外重。

”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A.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 B.刘彻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C.北魏迁都加强统治中原D.赵宋消除藩镇割据对中央的威胁7.两汉期间山东的邹、鲁两地流行一句俗谚:“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这里的“经”是指哪一类图书文献?()A.医卜历算B. 谶纬图箓C.诸子百家D.诗书礼易8.《朱子大全》中写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这表明朱熹()A.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B.重视社会伦理和修身C.强调教育循序渐进 D.提倡格物致知的方法9.下列选项是某班同学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引用的内容。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有几个()①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②汉朝乡村大量出现“草市”③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④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A.1个B.2个C.3个D.4个10.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杂剧11.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攘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

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

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12.古代雅典人在举行公民大会前必须先举行宗教仪式,祭司进行献祭后,用圣水撒出一个圆圈,公民就在圈里开会;如果占卜者说天上显示着凶相,大会立即散去。

这表明当时雅典()A.神权垄断了一些政治生活B.民主政治与宗教关系密切C.不强制公民参加公民大会D.公民大会由世俗贵族把持13.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得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人邻地拾取之”。

这反映了()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C.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1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写于1734-1747年)一书中说:“有一个国家,外表是君主政体,实际上却是共和政体。

”这里的“一个国家”最可能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5.16世纪后半期,加勒比海地区生产蔗糖,需要大量的人力从事收割、榨汁,加工成浓缩蜜糖后,运至欧洲贩卖。

因当地劳动力不足,来自欧洲的业主主要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补充劳动力?()A.自中国招募大批劳工B.从非洲引进黑人奴隶C.自北美雇佣印第安人D.自欧洲招募契约劳工16.史学家评论某地的历史发展时指出:这个地方因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当地人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率先从中世纪转变到现代,创造出锌的时尚。

“某地”是指()A.西班牙B.意大利C.德意志D.法兰西17.鸦片战争时,清朝统治者将英国称作“英夷”,不仅清朝这样,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番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是当时世界闻名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C.这确实是对当时中国现实的直接而客观的放映D.封闭的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18.鸦片战争后,西学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界学习的主流,以下属于西学东渐内容的是()①民主与科学②耕者有其田③君主立宪④男女平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

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

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 B.原袁世凯复辟帝制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20.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这一论述出资毛泽东著作()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21.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在1930年代关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论战中败下阵来,从此他散失了一流经济学家的地位。

不过,后来,作为凯恩斯主义坚定的反对者,他本人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经济学说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据此推测,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年代最有可能是()A.1940年代B.1950年代C.1960年代D.1970年代22.苏联“一五”计划期间,政府依靠扩大农产品和原料出口来换取外汇,以支付机器设备等进口费用。

这一做法()A.加速了国民经理的恢复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C.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23.一位费城老乐手回忆说:“当(费城交响乐团)音乐家在(北京)大街上行走时,人们纷纷投以好奇和惊讶的目光。

毕竟,西方人25年没有在这些街道上散步了。

”这反映的是()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初期B.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时期C.《中国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后的初期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后的初期24.《全球冷战》一书中说,“会议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的同时,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引起了严重的关切。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断定,第三世界国家新近获得的采取一致行动的能力,意味着‘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之间的战场正在转移’”。

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雅尔塔会议D.第26届联大25.在两德即将统一之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与苏联最高领导人通电,希望苏联阻止德国统一;法国总统密特朗游说美国政府,希望美方阻止德国统一。

这表明当时英、法两国()A.把国家利益置于社会制度分歧之上B.坚持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思维C.放弃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D.在外交活动上开始采取共同的政策第Ⅱ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第26、27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必须做答。

第28、29、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26.(2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

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

诸子名言:“为政以德”;“克己复礼为仁”。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二】在挂袋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

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外近科学的理性时代。

【材料三】19世纪末的中国思想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开始要求思想变革。

严复子《天演论》按语中说,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竞争,“进者存而传与,不进者病而亡焉。

……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

……弱者先绝”梁启超说“只有兴民权,才能固君权,救危亡”。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四大思想学术流派的政治主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9分)(3)材料三表明了中国仁人志士的哪些思想?为什么当时会出现上述主张?(6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从洛克提出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以来,这一原则一直被西方政治学界奉为圭臬。

在国家问题上,美国政治承认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但把国家看作人类过一种共同的、有秩序的生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为了将这种必要的代价限定在较小程度,美国政治致力于限制国家的权力和职能。

“限制的途径有两种:第一,以分权的方式造成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内部制衡,从而防止出现专断权力;第二,限制国家权力的活动空间,强调个人与公民社会的权力。

”简言之,就是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宪政体制,同时使政府的权力向社会扩散。

限制国家权力的种种措施又反过来成为政府决策效率不高的制度基础。

——《美国政府与政治》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主制度构想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二)选考题:共15分。

请考生从28、29、3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8.【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到18世纪80年代,(法国)国家的债务已经占到国家税收的一半以上,政府陷入了严重的信贷危机。

路易十六认识到,要想改变这种极度困难的局面,必须对下层民众积怨已久,而特权阶层死守不放的赋税征收制度进行改革。

他一即位就任命了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尤其是财政总监杜尔阁。

杜尔阁是重农学派经济学家,他主张实行经济自由。

1774年杜尔阁颁布粮食自由贸易法令,以扩大粮食市场和减少粮食投机。

1775年他又下令降低粮食入市税,同年又将修路劳役改为征收道路税,一切等级包括国王均须缴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