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出路

合集下载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困境和解决途径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困境和解决途径

同 67 较强 , 场潜 力 巨大 , 展基 础 良好 , 亚 洲 也是 世 元 , 比增长 2 . %。中俄 贸易保 持高 速增长 趋 市 发 是 20 8. 再创 新 界经济 最为 活 跃 的地 区之 一 。 当前 区域 G P 约 占 势 ,07年双 边 贸易额 达 到 了 4 16亿美 元 , D 20 日本对 华投资额达 到了 世 界 的五分 之 一 , 占亚 洲 的 7 % 以上 。 同 时 , 北 高。在投资方面 ,07年 , 0 东 81 韩 94 首 亚区域还 将形 成一 个有 持续 购买 力 的世 界级 消 费市 2 . 亿美 元 , 国对华 直接 投 资达 2 .5亿美 元 ,
场 。近 年来 , 国 经 济形 势 普 遍 发 展 良好 。 中 国经 次超 过 日本 对 华 投 资 额 , 次 于 中 国香 港 ( 8 .5 各 仅 16 5
亿美元 )英属维尔京群岛(2 .4亿美元) 排在对 、 19 1 、 华 最 大投 资额 的第 三 位 。 与此 同时 , 国鼓 励 企 业 中 以上 ,07外 贸进 出 口额达 到 275亿美 元 , 20 13 实际利 用外 资 7 76 美元 , 比增长 1.9 , 吸引外 积极“ 4 .8亿 同 35% 是 走出去” 对 外直接投资快速增 长, , 对东北亚 东 资最 多 的发 展 中 国家 。 日本 经 济 进 入 稳 步恢 复 阶 地 区的投 资也 在 明显 增 加 。 目前 , 北 亚地 区 已经 合 段 , 济景 气状 况继 续改 善 。20 经 07年 G P增 长率 达 形 成 了多层 次 内容 丰 富 的合 作 平 台 , 作 已从 单 纯 D

不断 完善
近 年来 , 东北 亚 区域 内 贸易 和 投 资 规 模 稳 步 扩 大, 相互 间 经 济 依 存 度 不 断 提 高 。20 0 6年 , 日双 中

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探析

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探析

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探析【摘要】东北亚作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区,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本文通过分析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历程、中日韩三国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中美关系对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趋势,探讨了当前东北亚地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形势下,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将会发生更多变化,各国需要在地缘政治竞争中找到平衡,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展望未来,东北亚地区有望实现更加强劲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关键词】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地缘政治竞争、中美关系、经济发展、趋势、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东北亚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地缘政治节点,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的复杂化,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中美关系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剧。

各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和竞争也在影响着整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

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探索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东北亚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历程、中日韩三国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中美关系对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新变化趋势,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对未来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深入分析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区域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历程,揭示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力变化;2. 探讨中日韩三国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分析其背后的动因和趋势;3. 研究中美关系对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分析两国在该地区的角色和利益冲突;4. 调查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现状,评估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5. 探讨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趋势,分析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和影响因素。

东北经济发展如何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

东北经济发展如何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

东北经济发展如何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产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潜力。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区域发展瓶颈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东北地区应加大对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通信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在交通方面,加快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改善区域内的交通条件,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人员、物资的流动和交流。

同时,加强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建设,提升东北地区的对外联通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在能源方面,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输送网络的建设,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满足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通信方面,加快推进 5G 网络、宽带网络的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需要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例如,对于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

摘要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内部的各个成员国逐渐成长壮大、爱益匪浅。

而随之,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所推动。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在20年前已提上议程,并将在21世纪获得重大发展。

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 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并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中国东北地区无疑又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 东北地区应该抓住机遇, 认清面临的挑战,率先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 建立开放型的东北经济体系, 并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提升东北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振兴东北经济。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生产要素跨国流动AbstractNowadays, the region economy cooperation carries on wonderfully like the fire spreading; each member nation also has benefit vulgarly from the developing 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But along with it, the 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phase, especially European Union, the 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s success impels. The Northeast Asia 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also proposes the agenda. In fact, it has been discussed before twenty years, and now, it is a wish for the Northeast Asian people.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Asia, China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will pay an important role. The northeastern area in China is beyond doubt the frontline for China to take part in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Asia and play a major role.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vitalizing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the northeast must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realize the challenges; take lead in joining the northeast Asian regional economy cooperation, then realize the transnational flow of production factors, make full use of international marital and markets, and build up the open system of northeastern economy. Therefore, we can rais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on ability of northeastern area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o vitalize its economy.【Key Words】Northeastern area; Northeastern Asia; Regional economy cooperation; Production factors; transnational flow目录1 东北地区经济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4)2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给东北地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2.1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给东北地区经济带来的机遇 (5)2.2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地区经济带来的挑战 (8)3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对策 (11)3.1加强东北地区的经济联合,提升竞争优势 (11)3.2 提高东北地区制造业竞争能力 (12)3.3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构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格局 (13)4小结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变成各国努力发展的重点。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与出路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与出路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的基 本现状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一般理论 , 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取决于两大条件: 是区域 内主要 经济体之间具有较高 一 程度 的开放性 ;二是在高度开放条件 下形成 区域 内经济运行与 发展 的足够 内聚力 。从东亚地 区经济发展 情况来 看, 由于多数东亚经济体 长期实行 出 口导 向型发展 战略 , 对外贸易 的迅速增长带动外贸依存度 的迅速提高 , 东亚
从 2 0 年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 投资情况来看 ,区 内投资 占中国吸引外商直接 投资总额 的 6 .%,中国香港投 资最 03 1 4
多 ,为 3 .8 3 %,排在第二 、第三位 的是东亚 区内的 日本和 韩国 ,美国排在 第四位。 0 东亚区 内相互 贸易和投资 占的比重有相 当的规模 , 应该说 为东亚区域 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但是为什 么没有在东亚区域内形成足够的 内聚力 , 建立类似欧洲联盟和或北 美 自由贸易区那样 的区域一体化组 织昵?那么 ,
经济体对 区域外美 国市 场的依赖程度很 高 ,区域 内难 以形成足够 的内聚力。通过东亚 区域 内部经济整合 实现经济 转型 , 扩大 区域 内消费 需求和投资合作 ,有效发挥 中国和 日本在 区域经济合作 中的核心 作用 ,建立 区域 内统一 的内需市 场,方能解决 当
前东亚 区域经济合作面 临的难题 。 [ 键 词 】 经济依存 贸易格局 投资合作 区域经济合 作 关 中图分类 号 :F I .6 I4 4 文献标 识码 :A 共助体 系
增加 了 2 个百分点 。以2 0 年为例 ,东亚 1 个经济体相互之间的贸易 占其对外贸易总量的 4 - 其 中新加坡 0 02 0 73 %,
最高 ,达到 5 .%,印度尼西亚为 5 . 6 0 57 %、马来 西亚为 5 .%、中国为 4 .%、韩 国为 4 .%、 日本为 4 . 43 61 46 1 %。东 3 盟成员新加坡 、 国、马来西亚 、印度 尼西亚、菲律宾对东亚 区域 内贸易依存关系高于东北亚 的中国、韩国和 日 泰 本。 这显示东亚各 经济体 的贸易普遍 依存情 况 , 而且也反 映了东 南亚地 区区域 经济合 作快于 东北 亚地 区的现实。 东亚区域 内的经济依 存关系也体现在对 外资本的依存度上 ,目前东亚 区内投资 占东亚经济体 引资总额的近 23 /。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东北 亚 区域经济合作存 在 的问题及对策
李 丹 琳 , 朱 华 成
( 1 . 吉林 工 商学 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5 0 7 ; 2 . 审计 署驻哈 尔滨特 派 员办事 处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1 )
摘 要: 近年来 , 东 北 亚地 区各 国 的 经 济开 发 区 建 设 不 断推 进 , 各 类 双 边 经 济 合 作 日益 加 强 , 次 区域 经 济 合作 发 展 迅 速 , 东 北亚 区域 经 济 合 作 持 续发 展 。但 是 , 东 北 亚 区域 合 作 也遇 到诸 多 限 制 因 素 , 如地区安全问题、 经 济发 展 水平 差 异 以及 美 国 的 牵 制 等 。从 长 远 看 , 东 北亚只有充分挖掘潜力 、 下 大 力 气化 解 各 种 制 约 因 素 , 才 能使 区域 经济 合 作 再 上 新 台 阶 , 并在 世 界 经 济 中 占据 更 重 要 的地 位 。
贸、 人文交流 , 推动可持续 发展 , 并 在 国 际 与地 区 问 题 上 加 强 沟 通 与 协 调 达 成 一 致 意 见 。2 0 1 2年 在 北 京 召 开 的第 五 次 领 导 人 会 议 发 表 了《 关于提升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 迄 今 为止 , 三 国 已在 外 交 、 科技 、 环保 、 旅游 、 水 资 源 及 农 业 等 领 域 建 立了 1 8 个 部长级会议机制和 5 0多 个 交 流 平 台 。
1 东北 亚 区域 经 济 合 作现 状
东 北 亚 区域 合 作 主 体 为 中 日韩 三 国 , 合 作 与 交 流 进 入 了一
个 新 阶段 。 自2 0 0 8年 三 国领 导 人 会 晤 由在 “ 1 0 + 3 ” 框架下进行 ,

后危机时代辽宁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后危机时代辽宁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后危机时代辽宁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东北亚各经济体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东北亚各国在努力寻求应对危机冲击的同时,积极筹划东北亚经济合作新格局。

在后危机时代,辽宁省对外经贸合作面临新的形势。

本文对辽宁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加快辽宁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辽宁省;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东北亚区域的战略调整给地处东北亚关键地带和作为中国向东北亚开放窗口的辽宁省提供了发展契机。

后危机时代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未来东北亚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

探讨新时期辽宁省全面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路径,对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以及东北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后危机时代辽宁省对外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一)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当前世界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经历一个“再平衡”过程。

“再平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增长模式的调整。

发达经济体将逐步改变高负债下的过度消费驱动增长模式,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则逐步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二是市场份额的调整,新兴市场不仅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断增加并超越了发达经济体,而且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亦大幅提升,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此外,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陷入衰退,部分发达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过于强调自身经济利益而不是互惠互利,促使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全球贸易将会因此受到巨大冲击,世界经济复苏亦会面临不利影响。

受此影响,辽宁省出口外需增长动力不足。

(二)融资难度增大加剧外需萎缩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比较脆弱,进而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

各家银行纷纷收缩业务范围降低风险,造成信贷银根紧张、融资输血功能受阻,贸易融资深受影响,加大了外需萎缩进程。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深化次区域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的开放和包容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
促进绿色发展
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提高人文交流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06
总结词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三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详细描述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旨在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通过取消贸易限制,三国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自贸区建设还有助于加强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政治与安全因素
东北亚地区政治和安全局势复杂,一些国家间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给经济一体化济一体化将进一步深化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促进创新发展
鼓励区域内国家加强创新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东北亚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汇报人:
2024-01-08
引言东北亚区域经济概况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案例分析结论与建议
目录
引言
0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东北亚地区作为连接亚洲与北美、欧洲的重要枢纽,其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区域内商品、资本、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

中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_慕丽杰

中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_慕丽杰

中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①◎慕丽杰 张微微作者简介:慕丽杰,辽宁大学副教授;张微微,辽宁大学金融学博士研究生。

①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JY049)和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WJQ2012003)的阶段性成果。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流趋势,二者相互交织、并行演进。

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又更为引人瞩目。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东北亚国家随着生产、贸易以及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朗,各国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趋紧密。

一、东北亚区域金融合作的现状1.东北亚国家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渐趋明显从1981至2010年中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四国的GDP 增长情况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韩、俄四国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步性经济周期特征,特别是在90年代后期,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经济周期同步性(见图1)。

这至少表明,这四国的经济所面临的外部冲击因素是相同的,东北亚各国的贸易增长和经济关系往往与这种外部冲击因素的作用紧密相关。

2.东北亚区域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贸易和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贸易方面,东北亚区域内贸易交易额的增长十分显著。

2007年的数据显示,区域内的韩国、日本和中国在亚洲区域内的出口额占其本国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达到31.4%、24.4%和15.5%;而开放程度不高的蒙古和朝鲜两国,由于国际贸易受到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区域内的出口额占其国内出口总额的比例更高,分别是80.2%和84.8%(见图2-1)。

进口方面,区域内交易额占比也很高,日本、韩国和中国同年的区域内进口额分别占到其国内进口总额的26.6%、35.4%和27.1%(见图2-2)。

数据显示,2007年相对于1998年的数据,除中国以外,几乎所有的东北亚国家在区域内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幅度都高于其在亚洲区域外的贸易增长速度。

东亚区域内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也非常可观,尤其日本和韩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长最为显著。

俄远东地区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俄远东地区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构 中以初 级 产 品 为主 的状 况短期 内难 以改 变。
关 键 词 卫 俄 罗斯
远 东 东北 亚
经 济合 作
中图分类号卫F 1、 51 2
文献标识号卫A
文章编号卫10 - 0 2 20 )3 02 — 4 0 0 6 5 (0 2 0 — 0 3 0
但 该 区对 外 经 济联 系的 特 点是 对 外 经济 合 作 项 目中 以开发 自然 资源 为 主 , 出 口商 品结 构 中以初 级产 品为 主 。 俄远 东地 区发展 走 势 必然 要受 到 全俄 经济 走 势 的影 响 。 19 年 俄 金 融危 机 后 ,卢布 汇 率 大 幅度 贬值 ,迫 使 俄进 口 8 9 大 量 减少 ,同 时 出 口增 加 。进 入 19 年 以来 ,国 际市场 石 99 油 等 能源 价 格 大 幅上 涨 ,使 俄 因能 源价 格上 涨 而额 外增 加 了大量 外 汇 收入 。在这 有 利 因素 的 作 用下 ,从 19 年下 半 99 年 起 ,俄 经 济 出现 了转折 性 的 增 长 。在 全俄 罗斯 济 复苏 的 大 形 势下 , 俄 远东 地 区 经济 也 出 现经 济 改革 以来 的 首次 增 长 , 而且 这种 增 长 势 头一 直保 持 到 今 天 。
维普资讯
・ 合 经济 作・223互 任 晴 ■ — ■ 0. 0 ■ ■
俄远东地区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的 现 状 及 制 约 凰 素
● 胡仁 霞
( 吉林 大 学 东北 亚研 究 院 )
内容 摘 要卫 俄远 东地 区 自然 资源 丰 富 ,是 俄 经 济 发展 及加 入 亚 太地 区经 济 一体 化 的重 要一 环 。 目前 俄远 东地 区与 东北 亚 区域 在 自然资 源 、过 境 运输 、人 才劳 务合 作 和科 技 方 面积 极 开展 合 作 。但 由于投 资环 境 差 、基 础 设施 不 完 善 、经 济结 构畸 形 以及社 会 心理 因 素 的制 约 ,合 作 不尽 人 意 。从 长远 来看 ,随着 俄 经 济环境 的 改善 ,远 东在 东北 亚 区 域 合作 的地 位和 作 用将会 加 强 , 其 在 区域合 作 中 以 自然 资源 开 发 为主和 进 出 口结 但

年东北亚地区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调研

年东北亚地区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调研

年东北亚地区金融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东北亚地区,涵盖了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日本、韩国和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近年来,该地区的金融行业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东北亚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经济格局提供参考。

一、中国东北地区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中国东北地区在近年来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需求。

在金融机构方面,各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网络日益完善。

大型国有银行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也在不断拓展业务。

资本市场方面,东北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

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和融资规模仍有一定差距。

金融创新方面,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逐渐兴起,但在应用和推广上仍需进一步加强。

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金融行业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银行分支机构数量逐渐增加,为当地居民和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在吸引外资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国际金融机构的关注和投资。

然而,该地区金融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

金融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种类不够丰富。

同时,金融监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防范金融风险。

三、日本金融行业发展现状日本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金融行业发展成熟且多元化。

银行体系稳健,拥有全球知名的大型银行。

证券市场发达,交易活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

保险行业在日本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产品种类丰富,服务质量高。

金融科技的应用广泛,在支付、理财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日本金融行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金融需求变化,以及低利率环境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前景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前景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前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从两个方面向前推进㊂一是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签署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使得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加强;二是经济的区域化和集团化进程正在加快,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经过西雅图和茂物两次首脑会议,APEC也制定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发展计划㊂我们应当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这些重要变化的背景下,来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㊂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一)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双边和多边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 冷战 时代的结束,东北亚地区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得到明显改善㊂其中一些国家相互建立外交关系,并且开始以谈判的方式解决边界领土争端代替了原来的军事对抗,各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寻求建立能够适合其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体制,发展经济已经成为所有国家的主要着眼点㊂为了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推进本国经济发展,东北亚地区各国努力发展双边贸易,并且获得了显著的成果㊂例如,1994年中日贸易额达478.9亿美元,日本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日本第三大贸易伙伴;1994年中韩贸易额近100亿美元,韩国成为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中俄㊁中蒙之间的边境贸易也曾出现了连续几年的繁荣局面㊂1994年朝鲜㊁韩国双边贸易额达到2.5亿美元,是1988年103万美元的200倍㊂在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或者为了突破现有的贸易障碍,一些国家正在探索三角贸易等多边贸易形式㊂例如,中国㊁朝鲜和韩国之间的三角贸易,使得参与交易各方都获得了利益㊂(二)在东北亚地区出现了几个经济合作较为活跃的地区中国的北京㊁天津㊁河北沿海地区㊁辽东半岛㊁山东半岛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由于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已成为吸收日本和韩国投资较为集中的地区㊂日本的北九州㊁福冈㊁长崎及韩国的西海岸是两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日韩两国近年来也开始注重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㊂这样,在环渤海㊁黄海地区正在出现投资㊁贸易活动频繁,经济日渐活跃,地区之间相互促进的局面㊂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积极推动下,以图们江口为中心,包括日本西海岸㊁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㊁朝鲜北部在内的经济合作开发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而且已就联合开发图们江地区达成了一致协议㊂近年来,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㊁边境贸易和小范围内的经济合作都得到了较快发展㊂中俄沿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边境地区,在发展边境贸易的基础上,围绕农业㊁资源开发㊁加工业等方面的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双方正在探索在满洲里㊁黑河㊁绥芬河等地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巩固已有的合作关系㊂这些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活跃地区的形成将为整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㊂(三)东北亚地区开始成为日本㊁韩国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日本㊁韩国是东北亚地区中生产㊁技术和资金实力较强的国家,也是对该地区资金和技术的主要输出国㊂在前几年的以资源开发和中小企业投资为主的基础上,日韩企业开始投资于包括汽车㊁电子㊁化工等资金㊁技术密集程度较度高的产业㊂据不完全统计,513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前景。

年东北亚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年东北亚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年东北亚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东北亚地区通常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这一区域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作为东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规模上,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涵盖了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端制造业的众多领域。

尤其是在电子、通信、汽车、机械等行业,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例如,中国的智能手机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在快速崛起。

此外,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引领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日本一直以来以其精湛的制造工艺和高质量的产品而闻名于世。

汽车制造、电子设备、机械制造等领域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日本企业注重研发创新,在材料科学、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然而,近年来日本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日本制造业企业纷纷加快海外布局,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同时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以保持其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

韩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快速发展。

电子、半导体、船舶制造等行业是韩国制造业的支柱。

韩国企业在半导体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三星、SK 海力士等企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韩国政府积极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发展,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加强技术创新能力。

此外,韩国制造业也在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影响力。

朝鲜的制造业发展相对较为滞后,但近年来也在努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在一些基础工业领域,如钢铁、机械制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障碍与地区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障碍与地区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障碍与地区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赵子祥众所周知,在东北亚地区,由于地缘政治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强烈影响,从冷战结束以后,各国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治经济合作新格局。

特别是中、日、韩三国的经济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以出口为主,因此各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高,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加深。

面对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激烈竞争,东北亚各国都产生了一种不稳定感,都在急于寻找稳定而互利的经济贸易伙伴,以此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为此,有关“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讨论,近几年来已成为亚洲政治、经济的热门话题。

尽管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主流趋势在朝着平等互利、健康平稳的方向发展,然而,各国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以军事风险、国家安全、政治利益、贸易保护以及长远战略出发,形成了许多阻碍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软硬约束,特别是朝核问题和导弹试射引发的朝鲜半岛发展局势,给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景与韩朝的南北和平统一愿望带来更大的变数。

一、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障碍1.军事安全高于国家利益从世界军事史和战争史来看,许多国家为了应对战争,规避军事风险,都有牺牲国家和民众利益的案例。

朝鲜大搞“先军政治”的目的,对外顶住美国的军事威胁,对内可以巩固自己的政权。

因此朝鲜宁愿搞“吃饭经济”,被边缘化在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之外。

无独有偶,日本在与中国加强经贸往来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中国的经济强盛和军事实力的增长,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同时,“中国威胁论”的观点在日本也十分畅销,担心中国对日本的“矮化”和野心,在东北亚经济合作的过程中,视中国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

应该承认,中韩关系现在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中韩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增加,无论是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解决得双方均比较满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太大的争议。

现在韩国在忙于国内政治选举和南北和谈,对外发展技术经济,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提升很快,令世人瞩目,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韩国影响也不大。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困境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困境

经济导刊122011 / 01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想萌发于20世纪60年代末,真正得到区域内国家广泛重视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

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如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明显是松散和滞后的,合作层次还处于比较低的层面。

随着“天安号”事件的发生,美韩、美日军演如火如荼的进行,本来已经高速发展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列车”突然降速,东北亚区域的关键词由经济发展转向地缘政治。

纵观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历史与现实的制约是造成这一局面出现的必然结果。

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因素首先,历史恩怨导致东北亚地区各国间缺乏政治互信。

东北亚地区由于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各方。

各国间的对立不仅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失,而且成为后冷战时期各种矛盾最集中、各种力量角逐最激烈的地区。

这种局面对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彼此之间的合作。

首先,东北亚多数国家之间存在着海陆领土争端,如 “北方四岛”之争、“独(竹)岛之争”、“钓鱼岛之争”等。

领土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为敏感的问题,尽管有关国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保持着冷静的态度,但众多的领土争端始终是东北亚地区和平的隐患。

领土属主权问题,对于东北亚区域内各国政府而言,彼此间就这一核心利益问题进行让步与妥协的回旋余地较小,因此领土争端大大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困境【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制约因素文 | 许刚雁低了东北亚区域内各国间的互信。

其次,日本政府的一系列做法加剧了东北亚国家的不安全感,降低区域内各国间的互信。

诸如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等一系列事件和言行,一再伤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

不仅引起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的戒心,导致国民间相互隔阂的增加,也给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三,东北亚有些国家之间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问题。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仍不时出现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局面。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与发展问题研究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与发展问题研究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与发展问题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东北亚地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比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研究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创建合作机制及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

标签:东北亚欧洲联盟区域经济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东北亚地区面临着如何巩固和深化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挑战。

本文将结合研究对象自身的经济特点,通过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借鉴欧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区位优势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科学依据,研究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途径。

一、发展背景及条件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

虽然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和多样性,但该地区经济贸易合作日趋频繁,区域内相互依存程度较高,要素资源等经济条件的互补性很强。

而且东北亚的经济富有活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

因此,东北亚进行区域合作和实行经济一体化的优越条件十分显著。

1.地理界定广义的东北亚(按国家划分)指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狭义的东北亚(按地区划分)指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日本、韩国、朝鲜、蒙古。

在地区经济合作领域中,东北亚地区的合作范围不是以各主权国家的整体为单位,而是以各国实际的参与地区构成,包括俄罗斯东部地区,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日本的北部、西北部地区,韩国,朝鲜,蒙古,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其面积为17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亿,占亚洲总人口的20%。

2.历史进程近20多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酝酿于初步发展阶段,此时出现的是双边合作和非制度化形式的合作;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实质性合作开发阶段。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了东北亚多边经济贸易合作,并开发和建设了很多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地区,例如珲春依据独特的区位优势,由原来封闭寂静的边境小城,迅速变成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区。

东北亚经济研究

东北亚经济研究

东北亚经济研究东北亚,是指位于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个地缘经济区域。

近几十年来,东北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文将从东北亚三个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区域合作与前景展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东北亚三个主要经济体——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作为地区最大的经济体,通过改革开放政策迅速崛起,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韩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并充分利用其制造业优势在世界市场上崭露头角。

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东北亚各国之间的区域合作日益加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东北亚国家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

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的“远东发展计划”相结合,为全区域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新的机遇。

此外,韩国也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推动区域内合作项目的实施。

这些合作举措为东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最后,东北亚经济前景广阔。

东北亚地区汇聚了世界上最大、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并且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网络。

例如,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可以为整个区域提供能源支持。

此外,东北亚地区还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日本和韩国拥有超过15亿人口,消费能力巨大。

因此,东北亚地区具有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总之,东北亚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各国在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方面的不断努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前景将更加广阔,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后危机时代辽宁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后危机时代辽宁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 三) 国 内政 策 对 外 贸的 影 响
2 0 1 1 年开 始 , 我 国进 入第 十二个 五年规 划 , 也 是金
面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路径 , 对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 融危机后 的首个五年规划 。在“ 十二 五” 期间 , 中 国将 加 地 以及东北 的全 面振 兴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快转变 经济发展 方式 , 同时对 制造 业 、 战略 新兴 产业 以 后 危 机 时 代 辽 宁 省 对 外 经 贸 合 作 面 临 的 新 形 势 及 区域 经济发展 等加 以扶 持 ,使 得身 处东 北老 工业 基 ( 一) 世 界 经 济 不 确 定 不 稳 定 因素 增 多 地, 同时又拥有沈 阳经 济区及辽宁沿 海经济带 等经济 区
( 四) 东北 亚 区域 经 济 合 作 模 式 亟 待 调 整
国际金 融危 机对东 北亚 地 区出 口导 向 型经 济模 式 步 由出 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二是 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东北亚各 国吸取金融危机 的沉 痛教 市场份额 的调整 , 新兴 市场不仅在全球 经济 总量 中的份 训 , 努力 完善与 发展新 兴产 业 , 进 一步 调整 和完 善产 业 额不 断增 加并超越 了发 达经济体 , 而且对全球经 济增长 分工体 系 ,以实现实 体经 济在 国 内产 业链 条 的相对 完


当前 世界经济步人后 危机时代 , 世 界经济将 经历一 域 的辽 宁省处 于重要 战略机 遇期 , 机遇 前所 未有 , 挑 战 个“ 再平衡 ” 过程 。“ 再平衡”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 也前所 未有 , 机遇大于挑战。
在, 一是增 长模式 的调整。发达经 济体将 逐步改 变高负 债下 的过度消费驱 动增 长模式 , 而新 兴市场经济体 则逐

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而且 , 直接追求 区域经济合作 二是 劳动力 资 源 的互 补 , 俄罗 斯 远东 地广 人 稀 , 需要 体是地方而不是国家 , 五 的相 对 后 进 的地 劳务进 口 ; 日本 和韩 国虽 然人 口密 度较 大 , 济 高度 利 益 的地 方 主体 又是 “ 国 六方 ” 经
3 8
古 国和 朝鲜 的 能 源 、 产 、 利 和 森 林 资 源 十 分 丰 矿 水 富, 且多 处 于 初 级 开 发 阶 段 , 供 其 他 国家 开 发 利 可 用 ; 国东 北农业 资 源 和矿藏 资 源 十分 丰 富 , 待进 我 有

驱动 , 区域 内的不 安全 因素相 对减 少 和 削弱 , 无 使 这 疑会使 东 北亚 经济合 作 成为必 然 。
从 世界 经济总 量 来看 , 东 北 亚地 区这 三 个 国家 也 方 面 : 在 一是 自然 资 源 的互 补性 , 罗斯 远 东 地 区 、 俄 蒙
[ 收稿 日期】 00— 3一 l 2 1 0 O
[ 作者简介] 刘俊清(9 7一) 女 , 17 , 内蒙古丰镇市人 , 内蒙古财经学院旅游学院讲 师 , 硕士 , 从事旅游经济 管理研究
带 等 。其 中环黄 渤海经 济 区和图们 江经 济 区在 以上 如欧盟 地缘 成员体 , 其各成 员 国都在 欧洲 大陆 上 , 英
几个 次区域 中地位 显著 。环黄渤 海地 区的经 济合作 国也 只有一海 峡 相 隔 ; 北美 自由贸 易 区地 缘成 员 体 主要是 中、 韩 之 问 的经 济合 作 。近 年来 , 日、 随着 环 的成员 国 , 在北 美 洲 的 范 围 内。在 东 北 亚地 缘 成 都 黄渤海 沿岸城 市 的不 断 发展 , 国 的经 济 发 展重 点 员 体 中 , 国、 罗斯 、 古 国彼此 为邻 , 国、 罗 三 中 俄 蒙 中 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出路作者:付瑞鹏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10期[摘要]东北亚区域是世界上经济蓬勃发展的地区之一,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该区域没有形成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许多利好因素,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针对当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与出路。

[关键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207;F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10-0040-06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多极化。

这三个趋势中,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并行发展的态势,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增强的同时,也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区域意识普遍觉醒。

走区域合作的道路,通过区域合作应付挑战,以区域合作谋求共同利益,这将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广泛存在。

根据WTO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达到511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已成为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最主要的形式。

然而,纵观全球经济的代表性区域,在欧洲有欧洲联盟,是迄今为止一体化进程最快、范围最广、层次最高、成就最大的组织;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具有APEC,是目前范围最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北美洲,有北美自由贸易区,涉及全球第一经济体。

作为G20成员的中日韩,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所在区域——东北亚之间却没有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就要求我们对此区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能的出路。

一、东北亚区域基本概况东北亚,传统上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从地理位置来看,包括俄罗斯联邦的东部地区(萨哈林岛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大韩民国,蒙古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及日本国。

地理面积大约为34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总面积的26%;人口大约为16.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4%;该区域的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规模的25%左右[1]。

美国虽然在地理上不属于东北亚,但它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超级大国,美韩、美日之间同盟条约的存在,美国插手朝鲜半岛问题、中国台湾问题等,在东北亚地区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因此,本文在分析时也把美国包含在东北亚地区内。

由此,东北亚聚集了美国——综合实力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中国——全球人口最多、经济规模第二的新兴经济体,俄罗斯——国土横跨欧亚大陆的资源大国,日本——世界经济大国等重量级国家。

多重国际关系在东北亚地区博弈、“角力”,协调和平衡好该地区的利益关系,对整个东亚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乃至世界和平至关重要。

此外,东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经济活力、互补性和发展潜力也位居世界各地区前列。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四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1904年的日俄战争,1937年~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及1950年的朝鲜战争陆续在东北亚地区爆发。

战争给交战双方的国家和人民留下沉痛历史创伤的同时,也给该地区留下正反两面的惨痛教训:一方面,战争的教训唤醒人们对和平与合作的向往;另一方面,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仍亟待解决。

二、东北亚地区区域合作的可能性1.中日韩之间贸易和投资的扩大奠定一体化的物质基础。

中日韩三国作为东北亚地区核心三国,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扩大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

特别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贸易和投资的带动,中、日、韩三国潜在的互补优势逐步转变为现实的经济合作优势,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在三国范围内的流动,使三国的市场规模扩大,生产和分工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三国的经济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性更强,建立紧密型经济合作体的物质基础逐步成熟[2]。

图1、图2分别显示了2000年-2012年以来我国同日韩两国的FDI投资和货物贸易规模变化情况。

中日韩同为世界上重要经济体,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占东亚的90%,是亚洲的70%;2012年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合计达到14.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0%。

三国也是世界贸易大国,2012年三国进出口总额约为5.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5%。

虽然三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都是双边的,但对多边贸易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丰富的资源优势。

东北亚地区各种资源优势明显,包括人力资源、技术研发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等。

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的东北和华北、朝鲜以及蒙古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可以为东北亚区域发展提供基础的体力劳动者;在中国北京和韩国、日本等拥有众多著名高校,如东京大学、清华大学、首尔大学等,为该区域发展提供了众多高科技人员。

在技术研发资源方面,日本在生命科学、通信、前沿科学领域有着稳定的发展潜力;韩国已经成为宽带和移动通信领域的先进国家之一;俄罗斯在固体物理学、新材料等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3];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在该区域,包括三星、丰田、索尼、海尔等著名企业,这些企业在该区域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

在自然资源方面,俄罗斯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蒙古的畜牧资源及矿藏资源、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石油资源和韩国的旅游资源等,也为该区域的一体化创造了便利条件。

3.经济地理优势明显。

我们可以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半径图上东北亚地区所具有的经济地理优势:以中国吉林省吉林市为中心圆点,以1000千米为半径,包括了除日本以外的东北亚绝大多数地区;以2000千米为半径,包括了东北亚全部六个主要国家的主要地区。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运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海洋运输又是支撑国际贸易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交通方式,世界贸易中80%以上的货物都是海洋运输完成的。

同时,日本和中国又分别是全球船舶拥有国第二位和第三位[4],庞大的运输船队和方便的运输距离,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低廉的运输成本。

此外,中俄、中蒙和中朝之间都已开通了客货两运的铁路专线,进一步便利了东北亚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

4.东亚金融危机的倒逼以及东盟自贸区的刺激。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多个国家受到巨大冲击,不但包括现在的东盟国家,也包括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国家。

为了应付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加快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的步伐,加强区域内的人员流动、货物贸易和技术传播,并制定了东盟国家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1997年年底,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首次会议,10+3合作模式开始启动;2000年11月25日,在新加坡召开的第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想首先被提出;2002年11月,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决议的宣布,极大刺激日本等东亚国家对区域贸易往来的重视,为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出新思路。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加快韩国、日本与东盟的合作进程,并加速“10+3”自贸区的建设进程。

中日韩若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立完成,将大力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过程,并能为东北亚合作提供宝贵经验。

三、东北亚地区区域合作的局限性1.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东北亚地区区域一体化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历史遗留问题涉及三方面:领土争端、朝鲜半岛问题及日本对待二战态度问题[6]。

领土争端包括: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之争、俄罗斯与日本的北方四岛之争、韩国与日本的独岛之争以及东海领土争端。

以中日钓鱼岛之争为例,2012年日本发生钓鱼岛“国有化”闹剧后,2012年中日贸易总额为3294.5亿美元,同比减少3.9%,其中对日出口1516.4亿美元,增长2.3%;自日进口1778.1亿美元,减少8.6%;中方逆差有2011年的462.6亿美元缩减至2012年的261.7亿美元。

朝鲜半岛问题既是东北亚地区区域内的安全问题,更是国际安全问题,涉及到的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始终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问题,这其中即有二战后美苏“冷战”思维的因素,而美国插手朝鲜半岛问题也使此问题难以解决。

日本政府在对待“靖国神社”和“慰安妇”问题上的反复无常的态度,以及拒不向亚洲国家就二战时期犯下的罪行道歉的态度已经成为中日韩合作的最大障碍。

2.区域内国别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

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该区域既有世界上一流的发达国家,还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同时也存在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可以从下列表格看出东北亚六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表1显示了东北亚六国GDP情况,表2显示了东北亚六国人均GDP情况。

表1中,中国的GDP约为蒙古国GDP的801倍,日本GDP约为蒙古国GDP的584倍;日本的人均GDP约为朝鲜人均GDP的19.47倍。

但是,在欧盟内部,2012年,欧盟第一经济体德国的GDP是欧盟内穷国保加利亚GDP的67倍;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2012年,美国GDP和墨西哥GDP的差距也只有13.78倍。

当然,GDP的差距本身并不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大的障碍,但是“内部不平衡对一体化有着离心力作用,”“离心力作用不仅作用于区域一体化的‘内涵’的深化,也作用于区域一体化‘外延’的扩大。

”[7]这种作用在欧盟内部关于农业税的减免和东盟范围的扩大上都已经有所显现。

同时,不同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些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它们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布局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将有可能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障碍[8]。

3.东北亚地区领导者的缺失。

按照“霸权稳定论”学说,在没有“霸权国”的情况下,国际秩序是混乱无序和不稳定的[9]。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提出“区域领导者”概念,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需要该区域内有一个强有力的大国成为该地区的“领导者”,并起到关键的凝聚性作用。

例如,在欧盟内部,德法英三国已经成为欧盟得以持续发展的“领导者”,特别是在欧洲大陆推行欧元的过程中,德国和法国更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美国是绝对的“领头羊”。

从东北亚地区的各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来看,能作为该地区领导者的国家无非是俄罗斯、韩国、日本和中国,但是仔细分析,这四个国家却都不具有成为该地区领导者的绝对实力。

俄罗斯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主要是远东地区,该地区为人烟稀少、资金匮乏的欠发达地区,同时俄罗斯传统的重点区域是欧洲地区,俄罗斯不可能成为东北亚区域的领导者;韩国是新型的工业化国家,虽然有着“亚洲四小龙”的美誉,但是国小式微,难以撑起东北亚地区的领导角色;日本同其他三国相比,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都有着绝对优势,但是从历史上看,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以及它在二战中倡导过的“大东亚共荣圈”,仍然令人心有余悸,各国都对其持有怀疑和排斥心理[10];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在世界上产生举世瞩目的影响力,但它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在高端人才、高新技术、充足资金等方面有所欠缺,成为地区的领导者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