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应该向西方园林学习

合集下载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摘要:景观设计的相关职业要求对时代具有极为敏锐的感知能力,而西方当代景观设计师则要求做到与时俱进,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园林景观的设计带来新的灵感,从而打下现代景观设计良好的美学基础。

因此,中国园林对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能够为我国园林形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中国园林;西方景观艺术;借鉴西方当代景观形式的变化是随着西方美学的变化而变化的,简单来说,西方当代景观形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物质的形态,能够将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象真实地反映出来。

而我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主要体现在形式融契以及载体视觉美感的相互融合,并相互认同、整合以及吸收的整个过程中。

1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美学基础目前,西方现代景观艺术更多侧重于抽象的图像语义。

简单来说,就是形式结构上的抽象性在西方现代景观艺术中所占比例较大,而这些抽象性主要来自于塞尚时期那种孕育着立体主义的结构特征。

同时,这些边线具有枝链式的特点,也就是梵高具有动态的画面对未来主义产生的一定影响,而色彩强烈的平面结构画面在对表现主义起到作用后,也极大影响了视觉艺术的传统形式。

随着时间的发展,西方现代景观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接下来介绍的是对早期现代西方景观艺术产生影响的,即20世纪初的绘画形式。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多著名的人物,比如,马列维奇、蒙德里等被称之为纯粹抽象艺术,非客观艺术以及非比喻艺术等先驱人物。

从康定斯基、荷兰的风格派以及俄国的构成主义等被称之为具体或者非比喻的艺术。

马塞尔与杜尚在超现实主义与达达主义的非比喻性运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超现实主义与达达主义的倡导者主要有马克斯恩斯特、李希斯等。

杜尚将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界限打破,并完成了新美学的重生,而他与特列斯坦等在不断的探索中,认识到了视觉艺术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单纯地再现,靠艺术的直觉实现色彩与线条的搭配并非难事,其中智能因素也起十分关键的作用。

2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目前,在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以及相关的学科中,常常忽略了现代艺术形式以及现代视觉形态知识对园林设计的重要性。

简述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

简述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

简述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主要包括融合中西文化、注重生态环保、强调文化内涵、注重人文关怀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特点进行详细解释。

中国现代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融合中西文化。

中国园林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吸收了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园林风格。

比如,在园林的布局和构造上,中国现代园林融合了西方的对称和轴线布局,同时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曲径通幽和错落有致的特点。

在景观元素的选择上,中国现代园林也广泛运用了西方的花坛、喷泉等元素,与传统的假山、水池等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

中国现代园林注重生态环保。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现代园林在设计和建设中越来越注重生态环保。

中国现代园林在植物的选择上,更加注重野生植物的保护和引进,减少对外来物种的依赖。

同时,在水资源的利用上,现代园林采用了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减少了对自然水源的开采。

此外,现代园林还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能源的节约利用,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中国现代园林强调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一直以来都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一特点得到了更加突出的体现。

中国现代园林在设计上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比如,在园林的建筑物和雕塑中运用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文化符号,通过景观元素的设计和布局,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现代园林还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修复和利用古代园林遗址,使之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现代园林注重人文关怀。

现代园林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人们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场所。

因此,在园林的设计和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现代园林注重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和娱乐环境,为此,园林中会设置休息区、游乐设施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现代园林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受,在景观设计中注重营造舒适的氛围,通过音乐、灯光等手段,增强游客的感官体验。

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融合中西文化、注重生态环保、强调文化内涵和注重人文关怀等方面。

论中西方园林的区别与联系

论中西方园林的区别与联系

论中西方园林的区别与联系摘要: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园林在不同的方面展现着各自独有的形态。

它们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十分明显,各自的审美思想也迥然不同。

虽然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体系,独具风格、各具特色,但毕竟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征,在起源以及其发展历程上有着它们的相似之处。

从两者的差异与相似点中,我们都可以用心来观摩体会,找到园林所带给我们的美。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文化差异美学思想艺术形式引言: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艺术作品,如一座座巍峨的高峰屹立在后人的眼前,中国古典园林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然,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园林艺术,并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在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创造出了无数经典的园林艺术形式。

正文:园林是人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

要探求园林的发展,学习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的特色所在,就必须针对园林背后蕴涵着的文化精神及思想基础进行探讨。

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却重视分析的差异。

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到十七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古典园林,一直强调着人与自然的抗争。

所以,西方文化思想的发展,是从人与自然相分开认识自然、探索自然规律开始的。

中西方园林艺术不同的根源在其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崇“文”,西方崇“理”。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中国先人很早受到自然的恩惠与陶冶,具有博大高雅的情怀,园林景致皆源于自然而又展现自然。

而西方园林常以建筑为中心,十分注意建筑或者各个园林元素本身的表现,较少地使用象征性的手法,并采取规则式构图,就是树木、石头也常常使用雕刻的手法修饰成规则的几何形状或者是具象的人工形。

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

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

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
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这个时期,中国园林受到西方园林设计的影响开始逐渐发展。

西方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技术,如对称布局、花坛、喷泉等元素被引入中国园林中。

同时,西方的园林植物也开始在中国园林中广泛使用。

此时期的代表性园林有颐和园和圆明园。

2.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园林设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民国时期的园林注重疏密有致的布局和景观的连续性。

同时,中国传统的园林元素也得到了重新的发展和运用,如假山、廊亭、水池等。

此时期的代表性园林有苏州园林和扬州瘦西湖。

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1949年-1978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园林设计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注重集体主义和实用性。

大规模的公共园林建设在城市和农村广泛展开,以满足人民对休闲和娱乐的需求。

同时,中国园林设计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此时期的代表性园林有北京颐和园和上海人民广场。

4.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在这个时期,中国园林设计开始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

西方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技术继续被引入中国园林中,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的园林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此时期的代表性园林有上海世博园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总体而言,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经历了西方园林设计的引入、传统元素的复兴以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阶段。

这些发展使得中国园林设计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也与国际接轨,展示了中国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探讨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探讨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探讨摘要:对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园林设计风格的理念,艺术风格,功能,设计方法和技巧作对比分析,提出借鉴西方现代园林优点,保持中国园林风格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园林风格古典现代协调提起园林,世界各名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文化传统的差异造就了不同艺术风格的园林,但其中最具典型风格的两种园林,即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都有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其造园理念,建筑风格对从古到今的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两种园林的典型还适合现代园林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局限性和优势,不能盲目地追捧和摒弃,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怎样在两种造园风格中协调统一,借鉴得当,一适应现代园林的需要,是园林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思考在众多形式和风格迥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而独辟蹊径,先后对日本园林和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园林之母。

在建筑上,大型建筑并不意味着庞然大物,而是一系列的虚实相间的庭院与由“间”组成的“幢”沿着某种轴线关系而组成的层层渐“进”。

每进入一个庭院就称为一“进”的建筑群。

建筑设计中既要设计“实”,也要设计“虚”。

这种虚实相间的层层渐进,充分体现了中国空间概念中“有无相生”的审美思想,气势恢宏的北京故宫是如此,江南水乡一些典型的民居也是如此。

中国园林建筑还特别重视建筑单体之间,局部与全局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所构造成的美。

每个单体只是作为总体的一部分存在,例如,藏于深山中的古寺,深山因与古寺融为一体而变得更加神秘,古寺因深山的渲染衬托变得更加清静,给人以超凡脱俗兼具宁静之美的审美感受。

但在近些年来,在中国产生了众多效仿西方园林的实例,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都是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

都是属私人园林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景观的交融与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景观的交融与发展

丝 路 视 野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景观的交融与发展晁亿华(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摘 要:艺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代表。

中国古典园林独有的韵味与元素,使它得以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明朗轻快,承载着西方人的构成理念,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国与西方在建筑方面上的交融与发展也是必然的。

关键词:中国园林 西方景观 交融DOI:10.12319/j.issn.2096-1200.2020.14.128一、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源远流长,园林最早称“囿”,是一种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随着时代变迁,每一个朝代都对原有的园林形式进行改造,加入新的元素,园林才渐渐发展为如今的面貌。

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与积累后,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愈加明显,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的景观设计方法,“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更是它独有的特征。

中国园林所秉承的思想是“天人合一”,明代著名园林设计师计成将中国园林的精髓定义为“尽管是人造的,但花园看起来像是从大自然中汲取的”。

这个定义充分表明了建造园林不是完全去改变它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大自然为原始对象,从中提取精华部分和对其进行艺术概括的一种创新式的过程。

在中国园林中,自然不是人们改变和驯化的对象,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应当从中模仿和学习,从而提升发展自己,也会对中国园林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感也是中国园林中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可以灵活利用空间,使有限的空间最大利用化,甚至“无限化”,一个花园的空间是有限的,但设计师可以使用适宜的方法来增加景观的利用度,最大程度地利用植物或者建筑等灵活划分空间,从而可以使得花园内的空间丰富而多变,使空间的界限不那么明显,以便将有限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无限化,大大增强了游客对于花园的好奇心与兴趣。

花园的大小不一,所以要创造空间变化来为花园营造空间感,但是,即使将空间明确地划分为几个部分,也依然会存在能够感知到隐藏视图的情况,这会导致空间划分不清楚,带给游人误导性的信息。

西方园林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应用

西方园林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应用

西方园林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应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城市人口的密集化,人们对休闲、娱乐、阅读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的园林设计思想逐渐地被引入中国的园林建设领域,成为中国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园林设计思想所体现的自然、舒适、灵活等特点,深受当代中国人的欢迎和喜爱。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西方园林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应用。

一、引入自然元素在西方园林设计中,自然元素是重要的设计理念之一。

通过运用自然景观来构建园林环境,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

在中国的园林中,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园林运用自然元素进行设计。

例如,在上海的世博会园区中,设计师们通过保留自然河流的形态、运用树木来打造一个天然的“森林走廊”,使游客在其中游走,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神韵。

这种引入自然元素的设计理念,让人们有机会从现代的喧嚣中走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促进内心的平静和放松。

二、体验式设计西方的园林设计注重在园林中创造一种特殊的氛围,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创造出一种特殊的体验。

例如,运用水池、喷泉、瀑布等水景元素创造出一种流动的美感,或者通过裸露的石头、名贵的雕塑等硬质景观来创造一种坚实的氛围,这些设计都可以让游客获得一种独特的感知和体验。

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了这种设计理念。

例如,在中国苏州拙政园中,设计师采取了相当多的软景、水景和石景的元素,构建出了一个空灵而又优美的美景。

在园林内,游客可以通过观赏优美的异色花卉、静听流水瀑布的声音、感受小桥流水人影等方式来体验这种独特的园林美感。

三、透过景观突显文化西方园林设计也重视在园林中体现文化元素。

例如,在英国的巴特西庄园中,设计师巧妙地融入了英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薰衣草、长椅、村庄风格的建筑等,创造出了一种浓郁的英伦文化氛围。

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也能够看到类似的应用。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在设计时,强调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在园林内,设计师采用了大量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特点,如长廊、亭台楼阁、古典园林造景等,同时融入了明、清两代皇家园林的风貌,营造出一种庄重高雅的文化气息。

如何将西方式园林合理应用到中国景观设计当中去

如何将西方式园林合理应用到中国景观设计当中去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关键字:园林中国西方结合自然艺术形式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而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造园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

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

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

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引言: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致的艺术表达方式享誉世界。

然而,自近代以来,西方现代景观艺术逐渐崛起,并为整个世界的园林设计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创新。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探讨两者在艺术形式、设计理念以及文化意蕴方面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中西方园林艺术的融合和发展。

一、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崛起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崛起始于18世纪末,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现代文明的进步。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改革,创造了一系列具有现代特色的公园和城市景观。

英国的伦敦海德公园、法国的巴黎凡尔赛宫花园等著名现代景观艺术作品引领了时代,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中国园林的独特价值中国园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中国园林以山水为基础,注重创造意境和体现哲学思想。

著名的古代园林如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均展现了中国园林的独特价值。

其注重景色的布局和构造,以及对人文情怀和审美追求的表达,使中国园林具备非常高的艺术性。

三、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启迪中国园林在诸多方面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起到了启迪的作用。

首先,在景观构造和场地安排方面,中国园林注重整体布局和景色的流动性,这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追求开放和流线性的特点相契合。

例如,中国古代园林的“曲径通幽、曲水回环”的设计理念,启发了西方现代公园中弯曲通道和环绕式水系的设置,从而创造出流畅的空间流线和丰富的景观层次。

其次,在文化意蕴和艺术表达方面,中国园林沉淀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为西方现代景观艺术提供了新的灵感和素材。

中国园林注重从卧躺和走移两个角度欣赏园林,这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倡导的“漫步式观赏”相统一。

此外,中国园林注重通过景观布局表达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从而为西方现代景观艺术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西方古典园林的元素在中国园林的应用

西方古典园林的元素在中国园林的应用

西方古典园林的元素在中国园林的应用从古至今,园林如同其他的文化一样,都是在一个不断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氛围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继承下来的。

现在留在我们视线中的,都是经过几千年与无数人的创作、改进而形成的巨大的财富。

西方的“园林”源自于古希伯来文的Gen和Eden两字的结合。

前者意为界墙、藩篱,后者则为乐园。

也就是那个充满鲜花果树,意境美好的仙境“伊甸园”。

可见园林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存在。

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

而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则是西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深受西方自然观的影响,西方人信奉“天人对立,改造自然”的哲学观,他们严谨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调“美就是和谐,和谐有它的内部结构,这就是对称、均衡、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

”而西方园林的基本布局也体现了严格的几何图案。

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达·芬奇认为,艺术的真谛和全部价值,就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事物的美应完全建立在个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因此西方园林艺术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形似,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一切。

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体现出严谨的理性,集中表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

“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中国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自生成以来,一直沿着“崇尚自然”的道路走到封建社会结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包含了中国园林的精髓。

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

中西园林的美学比较

中西园林的美学比较

中西园林的美学比较美是一种虚幻的东西,是让我们唤起某种美好回忆、或身处其中让我们身心愉悦的一种切实感叹。

而园林美学就是指园林美的哲学。

它是指人们对园林艺术作哲学的、社会学的研究,一般来说园林美学是从造园技法、自然哲学观、美学法则等方面综合性地分析和研究。

中国和西方的园林美学由于人们的文化差异、起源、所处环境的不同,两者之间的有不同也有相同之处。

翻开世界园林史,我们可以看到面貌各不相同的古典园林,其中最具个性和特色的就是中、西古典园林。

接下来就其异同点进行分析。

一:中西园林美学的相同之处1:二者都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自然的王国”。

虽然两者风格迥异,但依旧在不同程度和方式上尊重自然、模仿自然。

都在人性的最深处追求真、善、美。

二者在表达园林的功能用途上是一致的:以人的心灵的解放为本。

2:都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产物。

中西方园林都是历经几千年美学的沉淀与积累,往往集中了当时最时兴的思想和建筑艺术,正如中方的归隐文化嵌入中方园林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影响西方园林一样。

而园林的主人大多耗尽千金,将美好的石材、雕塑、珍惜的树木、珍奇宝贝收归于一园中,美的合理堆砌。

正是如此,中西方的园林都是都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产物。

3:都是为社会上少数人提供了游乐赏玩的艺术空间。

古典园林都是封建官商仕人的特有产物,全体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往往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

二:中西方园林美学的不同之处然而,因为具有各自民族风格的艺术,以及几千年来两个半球的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各自发展,中西古典园林在整体形象、风景内涵以及风格情调上均呈现出较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受自然条件、时代、社会存在的影响;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更多是受到哲学基础、审美思想、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渗透,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造园思想,并且鲜明地折射出不同民族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

1、中西传统文化自然观存在差异:中国园林讲究自由生动而西方园林讲究规整谨严。

中西园林造园艺术的相互借鉴与影响

中西园林造园艺术的相互借鉴与影响

中西园林造园艺术的相互借鉴与影响作者:董勇强来源:《绿色科技》2019年第17期摘要: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各具特色,阐述了18世纪以来,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进行了长达200多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分析了18世纪中国古典园林对西方园林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变化,以及20世纪西方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在中国的风行,提出了现代园林应从造园和生态两方面着手,融会中西、古今园林的优点,向着科学、艺术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西园林;艺术;相互影响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071-021引言自古以来园林艺术与建筑一起,书写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与文化,世界各国璀璨的园林艺术大体可分为三大体系:即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和伊斯兰园林。

各国的园林各有特点,但从风格上看,在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古典园林和西方以法國为代表的规则式古典园林,非偏重于前者,即侧重于后者。

而中西园林的相互影响,自18世纪中国古典园林对英国园林的发展推动,到如今欧洲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留下的烙印,随着文化的强弱势而形成了造园艺术的流行和相互影响。

2中西园林艺术的特点2.1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自然式的山水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讲究自然的布局,以表现自然意趣为目标,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的是有法而无定式,它注重自然美,崇尚意境,其精妙之处在于其师法自然而又不是简单的模仿,形成了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物境、情境、意境。

2.2西方古典园林建园以几何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

崇尚修饰。

追求对称划一园林从整体布局到造园构成要素都以比例、规则、和谐等形式美来体现,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是极为明确的,给人视觉上一种端重、安定的美。

3中国古典造园艺术对欧洲的影响17世纪下半叶起,通过到过中国的商人和传教士,中国的造园艺术被比较系统地介绍到欧洲。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实地考察和对比分析,我们将揭示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交融与碰撞,以及中国园林艺术在西方园林设计中的独特印记。

文章将首先概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背景,然后分析这些特征如何逐渐传播至西方,并对西方园林设计产生实质性影响。

本文还将探讨西方园林在吸收中国元素后如何形成新的风格和理念,以及这些变化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东西方园林艺术相互关系的理解,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灵感来源。

二、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概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其独特的美学理念和精湛的造园技艺,深受历代文人墨客和工匠的热爱和推崇。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不仅是一种空间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文化内涵的体现。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崇尚自然: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园林设计常模拟自然景观,如山水、花木、石石等,力求创造出一种自然、野趣、淡泊的艺术氛围。

注重意境: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强调“意境”的营造,通过巧妙地运用空间布局、植物配置、建筑小品等手段,创造出一种含蓄、深远、诗意的艺术境界。

园林中的每一处景致都寓意深远,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

灵活多变: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布局上灵活多变,既有规则式的对称布局,也有自然式的自由布局。

在造园手法上,善于运用借景、对景、框景等手法,使得园林空间层次丰富,变化多端。

巧妙运用材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材料运用上独具匠心,善于运用木材、石材、砖瓦等本土材料,创造出一种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同时,也善于运用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手法,使得园林更加精美细腻。

融合多元文化: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多元文化元素,如诗词、绘画、音乐等。

这些文化元素在园林中得以巧妙运用,使得园林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内涵更加深厚。

当代中国园林对西方古典园林的借鉴

当代中国园林对西方古典园林的借鉴

2020年第24期现代园艺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式风景园为代表,分析其发展背景和园林特征,探究西方古典园林的设计优势,有助于中国园林的发展。

1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古典园林发展背景1.1自然地理条件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以相对单一性、突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缺失低纬度景观为主要特征。

其与以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结构复杂性为地理环境结构整体性的亚洲形成鲜明对比[1]。

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在造园艺术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海洋型地理环境,岛屿如星、土地贫瘠,光热水土组合较差,不利于土地耕作,人们需要从海外和海洋中获得生活之源,这种生活方式造就了欧洲人们海上冒险的精神,从而形成了不同于东方人追求稳定有序的生活方式及“动”的特质,欧洲人更倾向于改造自然[2]。

(2)海上活动使西方民族对地理方位和空间布局等因素感受较强,因此注重园林空间感的体现。

(3)由于气候差异,中西方植被明显不同,欧洲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植被以草坪和常青树居多,是西方园林中主要的造园要素[3]。

1.2人文历史1.2.1历史背景。

著名景观建筑师西尔维娅克劳威(Sylvia Crowe)说:“若要了解15~16世纪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的园林艺术兴盛的原因,首先应当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潮这一现象背后的所有历史”[4]。

文艺复兴初期,城堡逐步发展为防御性质的庄园宅邸,从而有了更多的园林建造空间,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种植床像地毯一样布置。

到了15世纪末一座典型的文艺复兴园林包括修剪绿篱,长方形平面及与从属建筑之间的几何关系。

而后教皇尼古拉五世(Nicholas V)督促他的红衣主教把罗马重新建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它的继任者请布拉曼特设计了望景楼庭院(Belvedere Court,约1505年),这个设计“奠定了这以后2个多世纪欧洲园林设计的基础”[5]。

这个设计的特点包含:一条控制性的中心轴线使得园林和建筑完全连为整体;由大台阶连接起来的台地;一个园林剧场;古典的雕像;设置喷泉的壁龛。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借鉴外国的启示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借鉴外国的启示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借鉴外国的启示作者:李转荣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4期摘要:本文客观分析了外国现代景观的发展演绎过程,经过风格上的延递、更替、蜕变,新的园林美学思潮浸润,渗透到我们的设计思想领域里来,并使之成为深层结构上的借鉴。

关键词:景观艺术;园林设计;现代艺术1 外国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理念的启示在我国多年的风景园林设计及其学科建设中,一直不大重视现代艺术形式以及现代视觉形态知识对于园林设计的作用。

而对当前瞬息万变的现代艺术形式与国外不断出现的新的园林设计模式,未予以正确的认识与借鉴。

其根源在于我们对现代艺术的偏见与学科建设存在的误区,让专业设计人员充分地了解现代的设计思想,融入现代抽象艺术表现形式,使我们的风景园林学科能适应现代设计潮流的发展;而不应仅仅在园林设计中片面地追求单纯的绿化率或简单的三维绿视量,使设计能更多地吸纳现代艺术中独具个性的设计形态知识,增加风景园林设计的艺术含量。

通过与国际设计潮流的交流,寻求园林设计语言的多元化、现代化,应是我们加入WTO以后首先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英国风景园林师唐纳德(Christophen Tun-nard)在其所著现代风景园(Gardens in themodern Landscape)中说道:如果现代的造园家在设计时,心中浮现的构思有3个依据的话,那么第一是功能主义,第二是日本庭院,第三是现代美术(指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的作品)。

关于第三点,他做了这样的阐述:比起18世纪的造园家向意大利画家学习, 19世纪末庭院色彩的设计家向印象派学习的时代来,现代的画家更能在设计形态和色彩运用的相互关系上拓宽造园家的眼界。

另外,艺术家能够向造园家传授对机理和整体的新的感受。

正像雕刻家能从素材的形态和质量上引起构思一样,造园家作为设计者,也应考虑庭院的位置和形态。

他从艺术对于造园设计的影响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园林景物应丰富多彩地表现现代的思想;认为对于新建筑的动向、田园计划和地方计划,都应密切地加以注意。

中国园林应该向西方园林学习

中国园林应该向西方园林学习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由各具不同艺术风格,其中风格最具典型的两种园林: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

他们都有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对从古到今的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两种园林的典型还适合现代园林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局限性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而独辟蹊径,先后对日本园林,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园林之母。

但近些年来,在中国大地产生了效仿西方园林的众多实例,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都是由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

都是私人园子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这便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和私密性。

而现代社会的园林的服务的主要人群便是普通的人民大众,这便要求现代的园林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

古典园林与现实的大众需求产生了矛盾,而这一需求恰能被开放几何形划分的西方园林所满足,从而造成近现代营造西方园林的狂潮。

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人群和内向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二、中国的园林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相比,在时间上晚了很久,这就导致了理论体系的很大不同。

随着中国和西方各国战争的爆发,到1848年的战争结束,此间西方不断利用在中国创造的财富发展自己,西方国家率先进入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它们都为园林专业领域的发展、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评价指标的变革提供了动力。

而中国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中国古典园林时代宣告结束。

中国的园林要发展、起步,在综合国力和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要改革开放,吸取西方的先进理论和技术,这不得不向西方学习。

西方在工业时代就在园林专业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园林职业设计师的出现,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园林真正成为一门学科,登上世界最高学府的大雅之堂,成为了美国城市规划设计之母体和摇篮,到1990年先后出现了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城市规划课程;而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先后开设了造园课程,并没有形成专业的课程,到1928年才成立了一个造园学会,有一个简单的机构,当时都还没有所谓的园林职业设计师,还被称为“园丁”。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目前,在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以及相关的学科中,常常忽略了现代艺术形式以及现代视觉形态知识对园林设计的重要性。

而对目前不断变化的现代艺术形式以及层出不穷的园林设计新模式,不能深刻全面地认识与借鉴。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科建设存在的误区以及对现代艺术存在的偏见。

我们应对西方现代的景观艺术树立正确的认识,在中国园林的设计中充分借鉴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优点,并让专业的设计人员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现代的设计思想,并利用现代抽象艺术的边线形式,让风景园林学科能够符合现代设计潮流的发展需求。

不能单方面地追求设计中的绿率以及简单的三维绿视量。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增加风景园林的设计艺术含量,能够更有效地吸收现代艺术中独特的设计形态知识。

比如,在设计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设计品位,应从园林植物景观视觉形态的美学方面入手,借鉴植物配置的问题。

并通过与国际设计潮流的交流,尽可能在园林设计中加入现代化、多元化的元素,丰富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从而有效防止设计作品的类型化。

园林设计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学科,然而目前我国园林设计中盛行的民族性与风头正盛的引进风、硬质铺装泛滥与园林设计的理念相违背。

为了使园林能够重回正常的轨道,应重新认识园林设计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园林设计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如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地理学科等,需要将多方面的知识相互融合。

纵观园林设计发展的历史,无论是国内亦或是国外的优秀设计作品,都是融合了艺术或者艺术形态的知识,并通过这种互相融合有效解决设计形态单一的问题。

为了全面加强景观设计的质量,可以从设计风格学以及设计形态学的基础上分析视觉心理,能够起到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现代设计风格的效用。

园林设计作为一门极为注重平面与立体形态整体知觉的艺术,与绘画、雕塑所具备的造型特性和视觉形式极为相似。

借鉴现代艺术的形式。

首先,对形与色的造型要素进行深入了解的,是现代西方绘画的抽象主义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以及蒙德里安,并对现代的设计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的影响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而且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

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风格各异。

西方园林的特点是讲求几何图的组织,在明确的轴线引导下作左右前后对称布置,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

形式上整齐一律,均衡对称,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从而形成了欧洲大陆规则式的造园风格,强调人工美或几何美,认为人工的美高于自然的美。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自然变化、曲折为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堪称世界上最精美的人工环境之一。

上述两种造园风格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前者着眼于几何美或人工美,后者着眼于自然美。

中西园林艺术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性,那就是补偿现实生活境域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

中西园林艺术的交流,最早可追溯到盛唐时的丝绸之路。

此后经马可·波罗的宣传,很多欧洲人开始仰慕中国园林之美。

中国园林对欧洲的真正影响,则是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

曾参与绘制圆明园40景图的法国画家王致诚对中国园林的介绍,使欧洲人更为详细准确地了解到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

他在1747年出版的《传教士书简》中描述,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原则是“人们所要表现的是天然朴野的农村,而不是一所按照对称和比例的规则严谨地安排过的宫殿”。

中国园林是“由自然天成”,无论是蜿蜒曲折的道路,还是变化无穷的池岸,都不同于欧洲的那种处处喜欢统一和对称的造园风格。

书中所描述的中国园林的造园思想,同当时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提倡的“反朴归真”、艺术必须表现强烈的情感的思想相符合。

该书出版轰动了欧洲,不少王公贵族千方百计收集有关中国园林的资料。

中国园林队西方园林的影响

中国园林队西方园林的影响

中国园林队西方园林的影响笼统的说西方的园林气势磅礴奢华,将皇家的霸气展现到及至。

而中国园林则在充显豪华的同时更注意意与趣的结合,使景观发挥到及至。

中国园林的含蓄相对于西方的直观美来得更有内涵更有韵味。

综观中国的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发展史,不难看出,两者有很明显的区别。

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以自然、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使人工美和自然美丽融于一体,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西方园林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

在他们的园林里,你会发现人工雕琢过的自然散发着另一种美,一种被人类理想化了的美。

在欧洲,建筑统率着园林。

这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秩序和纪律统帅一切。

不但建筑物在布局里占主导地位,而且它迫使园林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使它“建筑化”。

不但花园,甚至连林、木都建筑化了,道路、水池和小建筑物把几何格律带进了园林。

在花园里,人们并不欣赏树木花草本身的自然情趣美,他们只不过是有各种颜色和表质的材料,用来铺彻成平面的图案,或者修剪成圆锥形、长方形、球形等等绿色的集合体。

花园的美,是这种图案和几何体的建筑美。

所以,绣花植坛里用染过色的沙子和石头做底,他们的作用和花草差不多。

这种园林,只有借人工的喷泉来给他一股生气、一股活力。

在中国,建筑格律并不统率园林布局,而在园林里,是园林的构图规则统率着建筑,迫使建筑“园林化”,随高就低,打散体形,并且向自然敞开。

自然本身还随着湖石、竹树、流水等等渗透到建筑物里去。

人们欣赏的是树木花草本身的美,不但欣赏它们的形态,还欣赏他们的“生命”和“人格”。

岁寒不凋的松柏,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劲节虚心的竹子,刚正坚贞的石头,他们和人们有感情上的联系。

甚至象晋简文帝那样“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于是,人就融化在自然之中,率性适情,暂时忘掉尘世的烦恼。

中国的造园艺术因此是抒情的,出世的,人们在自然山水中恬谈隐退,连皇帝都要自比为与世无争的樵夫渔翁。

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

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

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都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流派,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文化背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的不同之处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喜欢建造庄园和公园,这些园林以喷泉、雕塑、建筑和花卉为特色。

在罗马帝国时期,园林成为贵族和富商们竞相炫耀身份的场所。

在中世纪欧洲,园林逐渐从神秘主义和宗教主题中解放出来,成为贵族和富商们放松和娱乐的场所。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概念,提倡尊重人类的智慧和美感,这种思想影响了当时的园林设计。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花园以对称和几何性为特色,它们展现了人类对理性和秩序的追求。

另一方面,东方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人们就喜欢修建园林,它们通常围绕着山水构建而成,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景。

中国古代花园的设计运用了诸多讲究,例如追求“以形制意”的美感、崇尚“藏于深居”的孤独、追求自然,反对人为的痕迹、强调格调等等。

中国古代的花园大都带有诗意和哲学思想,创造了一个人、自然、天地的和谐美。

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的设计风格以及文化内涵存在很大的差别。

在形式上,西方园林强调建筑、雕塑和对称,试图通过规律性的设计来表达人类对理性和秩序的渴望。

东方园林则强调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希望通过构建人造景观来显现自然之美。

在文化内涵上,西方园林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控制和改造,反映了西方文化中对科技、进步和力量的崇拜。

东方园林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了东方文化中对自然、道德和人文艺术的追求。

不过,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也存在着相互借鉴和交流的历史。

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设计中曾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在近现代,东欧、俄罗斯和日本的园林设计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美国和欧洲的园林设计师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启发。

总的来说,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都是园林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流派,它们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由各具不同艺术风格,其中风格最具典型的两种园林: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

他们都有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对从古到今的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两种园林的典型还适合现代园林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局限性
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而独辟蹊径,先后对日本园林,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园林之母。

但近些年来,在中国大地产生了效仿西方园林的众多实例,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都是由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

都是私人园子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这便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和私密性。

而现代社会的园林的服务的主要人群便是普通的人民大众,这便要求现代的园林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

古典园林与现实的大众需求产生了矛盾,而这一需求恰能被开放几何形划分的西方园林所满足,从而造成近现代营造西方园林的狂潮。

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人群和内向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二、中国的园林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相比,在时间上晚了很久,这就导致了理论体系的很大不同。

随着中国和西方各国战争的爆发,到1848年的战
争结束,此间西方不断利用在中国创造的财富发展自己,西方国家率先进入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它们都为园林专业领域的发展、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评价指标的变革提供了动力。

而中国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中国古典园林时代宣告结束。

中国的园林要发展、起步,在综合国力和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要改革开放,吸取西方的先进理论和技术,这不得不向西方学习。

西方在工业时代就在园林专业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园林职业设计师的出现,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园林真正成为一门学科,登上世界最高学府的大雅之堂,成为了美国城市规划设计之母体和摇篮,到1990年先后出现了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城市规划课程;而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先后开设了造园课程,并没有形成专业的课程,到1928年才成立了一个造园学会,有一个简单的机构,当时都还没有所谓的园林职业设计师,还被称为“园丁”。

在鸦片战争开始后,西方国家就先后在中国建造公园,如黄埔公园,建于1868年、虹口公园、现解放公园、现中山公园等;中国到1897年才开始建造公园,如齐齐哈尔的龙沙公园、无锡的城中公园、现成都的人民公园、南京的玄武湖公园等,以至在中国近代公园出现时,一些军阀、官僚、地主等在建造私园时模仿西方形式建造,形成一种中西风格混杂,这也是中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

在公园艺术形式的理论和实践上,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借鉴—探索—创造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引入城市文化休息公园规划的理论,对中国现代公园的建设、影响很大,从60年代开始,
中国园林学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公园规划理论。

就中国园林建设的情况而言,接受现代园林的洗礼乃是必由之路,要除就革新,学习西方的先进理论和园林观。

三、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园林设计手法
西方园林的过于人工雕琢且营地铺装占有很大面积,而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从老庄崇尚自然到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

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

这一点中国园林可以给与很好的修正和完善。

中国古典园林中也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由封闭内向性向开敞大众性转变,必然离不开对西方园林的学习借鉴。

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型的开放性的理念,建造成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园林.
在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的园林风格盛行于现代中国大地,首先体现在房地产业中,开发商为了起到好的效果,他们往往启用国外的设计机构,结果设计出来的效果许多是纯粹的西方园林风格,到处是罗马柱和欧式雕塑,在植物的配植上讲究群植,花团锦绣,豪华气派,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艺术难觅其踪。

在其出现的初期,人们感叹其气派和豪华,同时,对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认同其开敞奔放的风格,使这种风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达到了高峰。

同样,其他的园林绿化也受到很深的影响,如道路绿化,街头小品,大型广场等都
有了很强的西方园林色彩,传统园林风格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不可避免地印上了时代的烙印。

这充分让我们意识到,借鉴西方园林不是仅仅借鉴西方园林的外在形式,而是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众开放性的内在理念。

同样在中国大地上也未免有一些过份追求古典园林风格,一味生搬硬套,造成了景观的滥用和浪费。

古典园林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与今天新的时代有着很大的距离,它的一些创作思想和手法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并有其适应的范围。

时代不同了,就不应该不分条件,到处套用传统园林的做法。

比如叠假山,这是传统园林的主要造园手段,是表现山水这一主旨所必须的。

它在私家园林面积有限而又封闭的空间中是自然山峦的典型化,虽然实际的尺度和体量都不大,却仍然能体现其高峻与幽深的境界,宛若自然。

可是,现在有一些城市,不分场合,堆叠假山成风,不论公园还是空旷的广场都堆,结果是假山的体量很大,仍显不出山峦的气势,像一堆乱石头,花了钱,费了人力,效果并不好。

当然,也有处理的好的,那是对传统的假山技术进行改造,以现代化材料代替湖石和黄石等价格昂贵的天然石料,强调整体效果,恰当地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广州流花湖旁的山石景色,尚称自然,是对传统假山的继承与创新。

另外,古典造园强调景色入画,往往曲桥无槛、径必羊肠,廊必九回。

这些也不能到处搬用。

南京金陵饭店的外庭院,以黄石叠成池岸、假山,采用平顶的游廊,与现代化的建筑取得协调,是谓借鉴的好。

所以设计师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古典园林时代已经结束,我们要
吸取西方的设计手法配合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园林的设计。

就现在园林设计手法的发展而言,西方国家又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手法—背景主义设计(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滨水公园),这事现在中国海没有的设计手法。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的园林要开敞性与植物造景并重,永远把人民大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有机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的优越性,创建更完善的人性化现代园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