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_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合集下载

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完整版)

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完整版)

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完整版)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对单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的技术,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

目前FCM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正常参考范围[1],并且其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临床判读相对困难。

为科学合理应用FCM协助诊治儿科疾病,"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共识"在多个学术组织的协作下于2016年正式发表[2]。

该共识提高了医务工作者对FCM在儿科临床应用的认识,促进了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医学技术飞速发展,FCM的应用也有了一定的进展。

为适应医学发展和临床应用的需要,多个学术组织的专家讨论撰写了"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

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常规检测项目和报告内容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是临床开展最多的FCM检测项目,是指借助各种荧光染料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测定各类淋巴细胞胞膜或胞内独特的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对淋巴细胞的各个亚群进行分析。

原国家卫生部发布的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南(WS/T 360-2011)对于规范FCM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检测过程需注意标本采集和运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和分析、结果报告和审核等方面。

常规检测的淋巴细胞亚群包括T细胞(CD3+)、B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16+CD56+);T细胞又分为2个亚群:辅助性T细胞(CD3+CD4+)和杀伤性T细胞(CD3+CD8+)。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报告应提供各个亚群细胞的相对计数(百分比)和绝对计数。

FCM可以直接测得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对计数。

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坚垒』L銎苤查垫!!至!!旦箜墅鲞笠!!塑垦!亟』堕!!塑:堕!!些竺垫!!:∑!!:i!:堕!:!!
.标准.方案.指南.
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
共识(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我国自1978年在全国推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和/或生物制剂的慢性炎症性风湿病患儿;(6)慢性
史垡』L型苤圭!Q!!生!!旦筮!!鲞筮!!翅垦!也』里!!丛!:旦!!!坐!竺!Q!!:!!!:墅:盟!:!!
低心J。PID患者一般情况下禁忌接种活疫苗,但要 根据接种疫苗的益处(如可预防严重致死性的感
级,B];IgA缺乏症的患儿不建议接种OPV。14 o[Ⅲ
级,A]。
3.先天性吞噬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缺陷:吞噬 细胞缺陷者[例如慢性肉芽肿病(CGD)、白细胞黏
免疫或适应性免疫。临床表现为抗感染功能低下,
反复发生严重的感染;或因(同时可伴有)免疫自身 稳定和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过
总体来说,灭活疫苗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和
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具有相同的安全性,然而,免疫
敏和某些恶性肿瘤。随着生物遗传学和诊断技术的
功能低下者的免疫反应强度和持久性可能会降
例如大部分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的成人IVIG治 疗期间对IIV的免疫反应较差但是没有发现安全性
问题…o;对于补体缺陷的患儿,根据ACIP指南,强 调每年接种流感疫苗。2 J。 2.肺炎疫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ACIP 建议,推荐PID患儿应用PCV7进行肺炎球菌感染 的预防‘23I。SPAD或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先天性吞噬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缺陷、补体缺陷和
缺陷的患儿,可接种任何灭活疫苗作为免疫球蛋白 治疗前免疫功能的评价(特异性抗体或效应性T细 胞的检测等),但不建议在免疫球蛋白治疗期间常

《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常见疑问专家共识

《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常见疑问专家共识
6
Q&A
原文:“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 种第1剂乙肝疫苗;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重儿 也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但在该早产儿或 低体重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 疫。”
(6)请问这4剂都是免费吗?【成都、德阳、雅安】 专家意见:凡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要求的都是免费的。
17
Q&A
(18)2016年5月脊灰疫苗转换工作后,刚开始几个月脊灰疫苗程序没 有明确说法的时候,有儿童前三次都是口服OPV,现在第四次什 么时间补IPV?是18月龄还是4岁?【成都、德阳、广安】
专家意见:应尽早接种IPV,IPV与最后1剂OPV之间间隔≥28天。
18
Q&A
(19)4岁前已经口服过4剂次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或二价脊灰减毒活疫 苗,满4岁时还需口服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吗?【广安】
27
Q&A
原文:“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MR,接种MR后2周内避 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问题: (27)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不满2周,因临床原因必须接种免疫球蛋白,
该减毒活疫苗还需要重新接种不?接种时间间隔是3个月么?是免 费接种么?【南充】
专家意见:停止使用免疫球蛋白3个月后,应补种1剂MR,可免费 接种。
14
Q&A
(16)卡介苗皮试结果为阴性,该结果有效期为多久,超过该有效期接 种卡介苗是否还需要重新做皮试?【成都】
专家意见:卡介苗皮试结果阴性应尽早接种卡介苗。
15
Q&A
(17)黄疸经皮测,有没有明确规定是黄疸值多少以下可以接种?新生 儿黄疸对卡介苗、乙肝疫苗的接种有影响吗?是否有检测项目和 指标的要求?【成都】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概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PID)是一组先天或遗传性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由不同基因缺陷,使得免疫器官或分子缺陷,从而出现机体免疫功能不全所致。

常发生在婴幼儿,临床以反复感染、易患肿瘤、易出现免疫失调的自身免疫反应为特征。

本病目前难以治愈,抗感染治疗及预防感染是本病的治疗要点,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或可完全纠正免疫缺陷。

英文名称: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免疫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其他。

常见症状:反复或慢性感染。

主要病因:主要与遗传和免疫系统发育障碍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免疫球蛋白测定、抗体筛查试验、淋巴细胞亚群计数、T细胞功能测定、B细胞功能测定、补体CH50活性和C3/C4水平、特殊免疫学检查、胸部X线、基因检测。

重要提醒:本病患儿容易出现反复持续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持续的抗感染及预防感染的治疗十分必要,日常生活中也应当避免接触一些病原体,保持生活环境卫生。

临床分类:根据免疫缺陷特点分类1、特异性免疫缺陷病(1)抗体缺陷病:包括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选择性IgA缺陷、选择性IgM缺陷和选择性IgG亚类缺陷(伴有或不伴有IgA缺陷);(2)细胞免疫缺陷病:包括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DiGeorge综合征)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陷(Nezelof综合征);(3)抗体和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病:包括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和伴有血小板减少和湿疹的免疫缺陷病(Wiskott-Aldrich综合征)。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2)精选全文完整版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2)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篇一:儿科指南目录(中文)1.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2年版)2.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3.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4.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5. 中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2年)6.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7. 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8.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9. 2022国际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专家共识解读10. 儿童急性中耳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22年制定)11. 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12.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22 年版)13. 性早熟诊疗指南( 试行)14.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15.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16.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17.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2022年18.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2022年19. 新诊断儿童癫痫的初始单药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20. 免疫异常儿童疫苗接种 ( 上海 ) 专家共识2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22.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22 年北京修订)23. 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循证治疗指南(2022-标准版)24.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25.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四次修订)26.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27. 儿童血友病诊疗建议28. 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29.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建议30.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31.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复杂性尿路感染医脉通LOGO32.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尿路感染抗菌药物选择策略及特殊类型尿路感染的治疗建议 33. 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34. 2022年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35. 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22版)36. 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37. 儿童晕厥诊断指南(2022年修订版)38. 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2022年版)39. 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一)_激素敏感、复发_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试行)40.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二):紫癜性肾炎的诊治循证指南(试行)41.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三):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诊治指南42.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四):原发性IgA肾病诊断治疗指南43.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五):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诊疗指南44.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六):狼疮性肾炎诊断治疗指南45.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七):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46. 中国儿科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47. 2022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48. 2022 儿童风湿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一) 49. 2022 儿童风湿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二)50. 2022 儿童风湿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三)51. 2022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52.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22年修订版)53.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5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55. 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56.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改善儿童健康成长的应用:专家共识57.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维生素B158.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维生素B259.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维生素B660.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烟酸61. 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2022年)62. 2022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建议63.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64.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一) :概述65.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二):肺容积和通气功能66.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三):脉冲振荡67. 新生儿重度窒息濒死儿复苏方法的建议68.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支持专家共识69.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70. 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71. 细胞移植治疗小儿严重脑损伤及神经残疾专家共识 72.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围产期管理专家共识73. 儿童治疗性药物监测专家共识74.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75.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76.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22)77. 中国Prader-Willi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2022)78. 2022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79.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22年版)80. 2022年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诊治中国专家共识81. 2022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共识82.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8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足月新生儿眼病筛查指南84. 2022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85. 2022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86. 2022 儿童心肌病遗传代谢性病因的诊断建议87. 2022 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88. 2022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专家共识89. 2022 儿童肺间质疾病诊断程序专家共识90. 2022 中国新生儿转运指南91. 2022 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建议92. 2022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相关疫苗应用技术指南93. 2022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94. 2022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建议95. 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相关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22版)96. 2022 婴儿急性腹泻的临床营养干预路径97. 2022 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98. 2022 儿童心肺复苏指南99. 2022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多/少关节型)诊疗建议 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2022卫生部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2022 中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建议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7 ~ 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儿童急性中耳炎诊疗_临床实践指南(2022年制定)2022 儿童肺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22年制订) 2022 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篇二:2022版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发表者:徐大林(访问人次:1562)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Nebulization Inhalation Therapy in ChronicRespiratory Disorders吸入疗法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包括气雾吸入、经储雾罐气雾吸入、干粉吸入以及雾化吸入等,而以雾化吸入疗效最确切,适应证也最广泛。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

4、支气管哮喘
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 (或)咳嗽等症状。
儿童常见疾病 哮喘患儿往往易患感染性疾病 呼吸道感染是使哮喘患儿病情加重的主要诱因
3、癫痫
癫痫(epilepsy)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 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儿童发病率4‰~7‰.
• 癫痫发作类型 • 用药控制情况 • 癫痫控制时间决定开始补种疫苗时间
• 接种建议 • 可以接种:6个月及以上未发作的癫痫患者(癫痫已控制),无论是否服
用抗癫痫药物,可以接种所有疫苗。有癫痫家族史者可以接种疫苗。 • 暂缓接种:近6个月内有癫痫发作的患者。
• 暂缓接种 :IgAV 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暂缓接 种减毒活疫苗,具体参照后续即将发表的《特殊健康状态 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十九——免疫抑制剂与预防接 种》。
8、自身免疫性疾病
• 因免疫自身稳定被打破而引起的疾病状态。免疫自身稳定 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细胞或分子形成免疫耐受状 态而不发生病理性免疫应答。
接种建议:支气管哮喘不是预防接种的禁忌。
可以接种 哮喘的缓解期(长期维持吸入哮喘药物包括低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且健康情况较好时应按免疫规划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如对蛋类严重过敏的哮喘儿童, 可在有抢救设备的场所和医务人员的监护下接种。
暂缓接种 在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尤其是全身应 用糖皮质激素时(包括口服和静脉给药)应暂缓接种。根据ACIP的建议,停止全身 应用糖皮质激素1个月,可正常接种。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小儿原发性免 疫缺陷病的科 普知识PPT课

目录 导言 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导言
导言
什么是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小 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免疫 系统发育异常或功能缺失所引起的 一类遗传性免疫疾病。
疾病的分类: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 病可分为常见的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和不常见的免疫缺陷病两大类。
肿瘤,影响免疫功能。 - 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免疫
系统中淋巴细胞数量过多,导致免疫功 能紊乱。
免疫缺陷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常见的免疫缺 陷病的发病机制多种多样,可能与 免疫系统的调节异常有关。
临床表现:不常见的免疫缺陷病的 临床表现因病种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可表现为免疫功能异常、肿瘤 发生等症状。
遗传性免疫缺 陷病
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常见的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 先天性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症:维
生素B12的吸收缺陷导致细胞免疫功能 异常。
- 先天性脂肪酸转运蛋白缺陷症:脂 肪酸转运蛋白的缺陷导致机体细胞无法 正常利用脂肪酸作为能源。
- 先天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症:免疫 球蛋白A的缺乏导致机体易受感染。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常见的遗传 性免疫缺陷病是由基因突变引 起的,导致免疫系统的发育或 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常见的遗传性免疫 缺陷病可表现为反复感染、发 育迟缓、免疫异常等症状。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不常见的免疫缺陷病: - 巨球蛋白血症:血液中巨球蛋白含
量增高,免疫功能受损。 - 免疫恶性肿瘤:免疫系统中的恶性

《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版 常见疑问专家共识

《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版 常见疑问专家共识
(11)2016版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说明接种麻风/麻腮风疫苗后2周内避 免使用免疫球蛋白,请问其他疫苗如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 活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多少时间内应避免使用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否包括乙肝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 球蛋白、狂犬免疫球蛋白?【成都、德阳、内江】
Q&A
专家意见: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均 具有普通免疫球蛋白的基本属性,应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 免疫程序》和相应疫苗说明书中球蛋白与疫苗接种间隔的要求执行。
Q&A
原文: “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2个月 后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 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肝疫苗。”
问题: (12)乙肝两对半检测有效期有多久?【成都】
专家意见:在检测乙肝两对半以后,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10mIU/ml, 尽早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肝疫苗。
Q&A
原文:“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 种第1剂乙肝疫苗;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重儿 也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但在该早产儿或 低体重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 疫。”
(6)请问这4剂都是免费吗?【成都、德阳、雅安】 专家意见:凡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要求的都是免费的。
Q&A
(15)低体重儿、早产儿是否是卡介苗接种禁忌?现产科对低体重儿、 早产儿都不予接种卡介苗,正确的禁忌应当是?【雅安】暂缓接 种卡介苗的情况有哪些?【泸州】
专家意见:专家意见:暂缓接种卡介苗应参照说明书。 卡介苗说明书【禁忌症】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免疫缺陷、 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4)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妊娠期妇女。 (6)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者。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健康教育PPT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健康教育PPT
全球估计有大约每千名新生儿中就有1-2例。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任何年龄的儿童均可能受到影响,但家族史、遗 传背景和性别可能增加风险。
某些类型的免疫缺陷病在男性中更为常见。
谁会受到影响?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反复感染、慢性腹泻、皮肤病变等 。
这些症状可能在儿童出生后不久就会显现,或在 婴幼儿期逐渐出现。
谁会受到影响?
早期识别
父母应注意孩子的健康变化,及时就医,防止病 情加重。
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也非常重要。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警示症状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性发热、反复感染或生长发育 缓慢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这些可能是免疫缺陷的早期信号。
何时就医?
专业诊断
需通过血液检测、基因检测等方法进行专业诊断 。
全民健康教育是降低疾病发生率的重要途径。
谢谢观看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健康 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和管理? 5. 为什么要重视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什么是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 病?
什么是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定义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组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免疫系统功能不足的疾病,导致儿童对感染的抵 抗力降低。
常见类型包括B细胞缺陷、T细胞缺陷和结合型免 疫缺陷等。
什么是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发病机制
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免疫细胞的数 量或功能异常,影响身体的抗病能力。
了解发病机制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流行病学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低,但在 特定高风险人群中可能更常见。

进展:预防接种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进展:预防接种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进展:预防接种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FranciscoA.BonillaꎬMDꎬPhD翻译:周钦华㊀审校:王晓川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过敏科ʌ摘要ɔ疫苗最初研发是为了预防或者减轻感染性疾病的症状ꎮ随着对于免疫功能及免疫缺陷的认识不断深入ꎬ研究者利用疫苗反应作为评估各种综合征表型的一种工具ꎮ临床医生可通过评估个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而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ꎮ尽管这些领域有很多进展ꎬ对于健康和免疫缺陷个体疫苗的体液㊁细胞免疫应答仍有很多未知的地方ꎬ并且如何将这些知识用于诊断目的仍有很多需要探索学习的地方ꎮ对于疫苗所致不良反应的认识已经有很多年ꎬ尤其是免疫缺陷个体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发生的感染ꎮ然而疫苗对于免疫缺陷个体预防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ꎬ正如疫苗对于健康个体的价值ꎮ临床医生必须理解免疫缺陷病患儿使用疫苗的合理性及安全性ꎮ本综述着重阐述疫苗使用在免疫缺陷病患者诊治过程中的进展和挑战ꎮʌ关键词ɔ免疫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ꎻ疫苗㊀㊀主动免疫是最古老的医学实践方法之一ꎬ目前仍处于不断完善和持续进展中[1]ꎮ当然ꎬ起初疫苗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防治ꎬ这方面的应用目前仍是最主要的(对于疫苗临床使用的总体认识ꎬ请参阅Bester[2])ꎮ当对于宿主免疫功能的认识不断增加后ꎬ我们也已经开始关注遗传原因导致的功能缺陷ꎬ即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immunodeficiencydiseasesꎬPIDDs)ꎬ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功能缺陷(医源性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受损)ꎮ免疫缺陷不仅影响自然感染ꎬ同时也影响预防接种ꎬ因而临床上疫苗的使用也可用于PIDDs的诊断ꎮ免疫缺陷病需要调整疫苗的使用以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ꎮ这其中主要是减毒活疫苗导致的感染ꎮ疫苗可分为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表1)ꎮ减毒活疫苗因为毒力减低了ꎬ所以不会导致明显的临床感染表现ꎬ但保留了使机体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能力ꎮ但是ꎬ在PIDDs患儿ꎬ即使是减毒活疫苗也可致病ꎬ症状从轻症感染至危及生命ꎮ因此这类宿主使用减毒活疫苗必须慎重[3 ̄5]ꎮ灭活疫苗包含灭活的微生物或者微生物组分或者亚单位ꎬ或者致病产物(如毒素)ꎮ这些物质在任何受种者体内均不会导致感染ꎬ即使用于最严重的免疫功能受损患者ꎮ因不同的的疫苗和PIDDs种类ꎬ免疫应答可分为正常㊁缺失或介于二者之间ꎮPIDDs患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患者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期已有综述[3 ̄4ꎬ6]ꎮ减毒活疫苗诱导产生的细胞毒和体液免疫应答类似于野生型微生物ꎮ灭活疫苗诱导产生T细胞依赖的体液免疫应答为主ꎬ而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较弱ꎮ纯多糖类抗原的免疫原性最弱ꎬ因为不能有效地激活T细胞辅助产生抗体ꎮ诱导产生针对多糖特异性抗体的疫苗的免疫原性的增强是通过将多糖半抗原结合于蛋白上或者糖蛋白载体上而实现的(结合疫苗)(表1)ꎮ通过这种方式ꎬ免疫原被加工处理ꎬ然后通过抗原递呈细胞进行递呈ꎬ导致T辅助细胞募集ꎬ然后激发强烈的免疫应答ꎬ并产生持久的免疫记忆[7]ꎮ治疗性和诊断性使用疫苗的进展近期已有综述ꎬ并形成了指南ꎮ这篇综述聚焦于近期的一些关于PIDDs患儿使用疫苗的进展和持续的挑战[3 ̄5ꎬ8 ̄10]ꎮ需要指出的是其他疾病或者临床治疗导致的继发性免疫缺陷也可影响疫苗的使用ꎮ同样的ꎬPIDDs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预防接种实践遵循和其他情形类似的建议ꎮ这些问题超过了本综述的范围ꎬ可参考其他文献[3 ̄4ꎬ6ꎬ11 ̄12]ꎮ1㊀PIDDs中疫苗的诊断性应用疫苗的有效性是通过评估降低受种者感染发生的概率而明确ꎮ疫苗有效性主要的替代指标为产生特异的IgGꎮ这个规律适用于绝大部分状况ꎬ因为中和和调理抗体为自然感染后产生的主要保护机制ꎮ这个方法也方便ꎬ因为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水平在技术上相对方便和廉价ꎮ表1㊀目前使用的疫苗疫苗种类灭活疫苗㊀炭疽灭活疫苗㊀白喉毒素毒素㊀甲肝灭活疫苗㊀乙肝重组HBsAg㊀HIB结合疫苗㊀HPV重组疫苗㊀流感(灭活)灭活病毒㊀乙脑灭活病毒㊀脑膜炎球菌AꎬCꎬYꎬW ̄135结合疫苗ꎬ4价㊀多糖疫苗ꎬ4价㊀脑膜炎球菌ꎬB重组疫苗㊀百日咳(无细胞)细菌组分㊀肺炎球菌结合ꎬ13价㊀多糖ꎬ23价㊀脊髓灰质炎(灭活)灭活病毒㊀狂犬病灭活疫苗㊀破伤风毒素毒素㊀伤寒(灭活)多糖减毒活疫苗㊀腺病毒减毒病毒㊀流感(减毒)减毒病毒㊀麻疹减毒病毒㊀腮腺炎减毒病毒㊀脊髓灰质炎(口服)减毒病毒㊀轮状病毒人/牛重组病毒㊀风疹减毒病毒㊀天花减毒病毒㊀伤寒(口服)减毒病毒㊀水痘/带状疱疹减毒病毒㊀黄热病减毒病毒㊀BCG减毒分枝杆菌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ꎻHBsAg:乙肝表面抗原ꎻHPV:人乳头瘤病毒ꎻBCG:卡介苗抗体应答减弱对于免疫缺陷诊断的预期价值取决于正常的血清转换率ꎬ血清转换率定义为免疫功能正常健康受种者产生具有保护作用抗体水平的比例ꎮ需要指出的是设定的水平可能不能对所有个体产生保护作用ꎬ但是实践中缺乏可靠的临床工具ꎮ保护水平的阈值通常是根据和疫苗有效性标准相关联而产生ꎬ针对许多疫苗已经形成了相应的阈值(表2)ꎮ了解患者的疫苗接种史对于解释疫苗产生的应答至关重要ꎮ有人可能要质疑针对任何疫苗产生的应答是否都可以作为免疫缺陷病诊断的可能方法ꎮ关键是要知道在正常人群中的血清转换率(表2)ꎬ并且在免疫缺陷病人群中的概率(不是每个疫苗都有这个结果)ꎬ从而决定阴性结果的预测价值ꎮ因而ꎬ目前针对免疫缺陷诊断的特定抗体产生能力减弱的预测价值没有被很好的认识ꎮ抗体应答观察的另外一个角度是预防接种后抗体上升的比例ꎮ健康人群中这一结果不是很确定ꎮ当然ꎬ抗体评估和许多类型的免疫缺陷病(如吞噬细胞缺陷㊁部分天然免疫缺陷㊁自身炎症性疾病ꎬ以及补体缺陷)不相关ꎬ因为适应性体液免疫应答未受损ꎮ1 1㊀破伤风和白喉毒素疫苗破伤风和白喉毒素疫苗常是体液免疫缺陷诊断的一个部分[5ꎬ13]ꎮ这些免疫原血清转换率高ꎬ因而对于全程接种疫苗的个体如果抗体水平低的话ꎬ对于免疫缺陷的诊断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ꎬ也取决于距离最后一次接种疫苗的时间ꎮ例如ꎬ当患者近10岁加强接种时ꎬ效价可能比较低ꎮ为了诊断的目的ꎬ如果初始的抗体水平超过了保护的阈值ꎬ则不常规对患者进行重新接种ꎮ但是这样可能错失评估重新加强接种后是否可产生倍数增长的机会ꎬ健康个体可能增加20~30倍的抗体[13]ꎮ正常免疫应答增长倍数的下限不是很清楚ꎬ取决于加强接种前的抗体水平ꎬ而且目前的标准的临床检测手段可能不适合ꎬ因为其检测的上限为7U/mlꎮ设计免疫缺陷病诊断的针对性分析方法可能很有价值ꎮ1 2㊀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以及多糖疫苗肺炎球菌目前发现有90种血清型ꎬ部分血清型较其他的类型更加常见ꎬ不同型也有地域差别ꎬ其中对人类疾病最重要的23种型包含于肺炎球菌多价疫苗(pneumococcalpolysaccharidevaccineꎬPPSV)中ꎬ最常使用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包括13种血清型ꎬ因为这些不同种类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途径不一致ꎬ针对侵袭性感染产生的保护作用也不一致ꎮ比如ꎬ肺炎球菌疫苗(pneumococcalvaccineꎬPCV)接种后ꎬ针对特定的血清型ꎬ考虑0 35μg/ml抗体水平具有保护作用[14]ꎬ而接种PPSV后1 3μg/ml的抗体水平具有保护作用[14 ̄16]ꎮ表2 疫苗血清转换率疫苗保护性抗体水平血清转换率破伤风毒素>0 1~0 2IU/ml(ELISA)接近100%ꎬ2剂或者3剂接种后1个月ꎬ所有年龄白喉毒素>0 1~0 2IU/ml(ELISA)接近100%ꎬ2剂或者3剂接种后1个月ꎬ所有年龄HBS抗原10mU/ml3剂之后ꎬ青少年98%~100%ꎻ20~29岁96%ꎻ30~39岁94%ꎬ>40岁89%脊髓灰质炎(灭活)滴度>1ʒ4接种两剂之后达到95%~100%(不同的型不一样)麻疹ȡ255mU/ml15个月大时ꎬ单剂量可达95%~99%(为了达到长久的免疫力ꎬ推荐接种2次)腮腺炎ȡ10ELISAU/ml15个月大时ꎬ单剂量可达95%~99%(为了达到长久的免疫力ꎬ推荐接种2次)风疹ȡ10ELISAU/ml15个月大时ꎬ单剂量可达95%~99%(为了达到长久的免疫力ꎬ推荐接种2次)水痘ȡ5ELISAunits99%~100%ꎬ1剂或者2剂后(为了达到长久的免疫力ꎬ推荐接种2次)HIB1μg/ml83%~97%ꎬ3剂之后肺炎球菌结合疫苗0 35μg/ml63 5%~98 4%ꎬ3剂之后ꎻ不同血清型之间不一样多糖肺炎球菌疫苗(23价)ꎬ不小于2岁1 3μg/ml㊀不同血清型之间差异较大㊀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ꎬ4价滴度>1ʒ885%~100%ꎬ12和15个月分别2剂ꎬ不同血清型之间不一致>4倍滴度增加73 5% ̄89 4%ꎬ单剂ꎬ成人ꎬ不同血清型之间不一致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ꎻHBsAg:乙肝表面抗原㊀㊀针对肺炎球菌不同血清型产生的抗体之间可存在交叉反应ꎬ或者仅针对唯一一种血清型(特定类型)ꎮ评估针对一种血清型产生的免疫应答主要包括两个途径ꎬ一种为接种后抗体水平的倍数增加ꎬ或者预防接种4周后抗体水平是否达到保护水平ꎮ认为抗体水平2~4倍的增加是正常ꎬ也取决于接种前的水平ꎬ比如接种前如果抗体水平很高ꎬ接种后增加4倍水平不大可能ꎮ2岁以前抗体应答反应性好ꎬ但是难于预测[17]ꎮ5岁以后抗体应答相对恒定ꎬ绝大部分个体对大部分血清型可产生应答ꎻ2~5岁之间的免疫应答介于二者中间[9ꎬ15 ̄16ꎬ18]ꎮ针对PPSV应答低下在有抗体缺陷的PIDDs患儿中很普遍ꎮ然而ꎬ由于针对PPSV的正常免疫应答变异非常大ꎬ在评估个体是否患PIDDs的异常免疫应答的预测价值经常不确定ꎮ针对这个问题探索已经很多ꎬ但是异常的免疫应答的标准目前仍无肯定的答案[5ꎬ19ꎬ15 ̄16ꎬ18]ꎮ有人可能选择使用总体的(非型特异性)或者型特异性的应答反应用于PIDDs的诊断[19 ̄20]ꎮ针对临床诊断的目的多聚焦于型特异性的免疫应答ꎮ其他一些因素进一步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ꎬ包括如下几项:(1)部分研究选择针对小部分血清型的免疫应答ꎬ不同的研究选择不同的血清型ꎮ(2)不同的方法产生不同的结果(ELISA与其他固相复合分析)ꎮ(3)PCV接种数月后接种PPSV可增强后续的免疫应答效果ꎬ但是PPSV可抑制后续的PCV或者PPSV的免疫应答效果[21 ̄22]ꎮ所有这些均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产生更确定的正常免疫应答的标准ꎮ常规肺炎球菌(和其他)预防接种的建议可参阅美国疾控中心的网站[23]ꎮ仅PCV接种需要至少2周岁以后进行ꎬ65岁以上者两种疫苗均推荐接种ꎬ其中PCV先接种ꎬ而PPSV在接下来的数月至1年后接种ꎮ在这些特殊年龄之间ꎬ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推荐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慢性代谢或者血液疾病㊁免疫缺陷病以及其他ꎮ美国疾控中心网站[23]㊁Sobh以及Bonilla上可查阅完整的目录[4])ꎮ这些情况下先接种PCVꎬ然后PPSV的策略仍被推荐ꎮ当在一些情况下先接种了PPSV时ꎬ建议等待1年后再接种PCVꎮ这些措施利用了PCV的促发效应ꎬ并且避免以上提及的PPSV的抑制效应ꎮPIDDs的诊断性肺炎球菌疫苗使用的现状也正被激烈地讨论ꎬ并可参见目前的两个指南[5ꎬ9]ꎮ正常抗体应答的另外一方面目前未能被很好地认识ꎬ并且对于PIDDs诊断的重要性需要更多的研究ꎬ即抗体数量更重要还是质量更重要ꎮ血液中抗体的浓度(数量)是保护性免疫的重要决定因素ꎬ但是抗体对抗原的亲和力以及对病原的调理作用(评估质量)同样重要ꎮ抗体浓度高但是质量低ꎬ也不具有保护性ꎮ这点已经被证实ꎬ在个别病例中即使临床免疫方法检测出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水平ꎬ但是仍发生侵袭性的肺炎球菌感染[24 ̄25]ꎮ低亲和力肺炎球菌抗体和某些临床特征相关联ꎬ如感染的易感性[24]ꎮ目前存在检测肺炎球菌抗体亲和力的方法ꎬ但是调理吞噬试验仍非常费时ꎬ并且目前未普遍运用于临床ꎮ在常规运用于PIDDs诊断之前ꎬ两种方式均需要更广泛的研究ꎮ大部分针对疫苗免疫应答的文献聚焦于IgG抗体的产生ꎬ但是评估其他类型抗体的产生(如IgA和IgM)也可能用于PIDDs的诊断ꎬ这些方法可用于接受IgG替代治疗的患者ꎮ已经有了一些评估针对PPSV的IgA和IgM应答的方法ꎬ尽管未常规用于临床使用[26 ̄27]ꎮ这些免疫应答产生的高峰时间早于IgG应答时间:IgA早2周ꎬIgM早3周ꎮ有报道在普通变异性免疫缺陷病(commonvariableimmunodeficiencyꎬCVID)和暂时性婴儿期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ꎬ针对肺炎球菌多糖抗原IgA和IgM免疫应答均降低[27 ̄28]ꎮ1 3㊀伤寒疫苗在一项近期的研究中ꎬ对于鉴别CVID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和健康对照个体ꎬ针对灭活肌注伤寒沙门菌多糖疫苗免疫应答的评估优于针对肺炎球菌总的抗体水平(非型特异性)的评估[29]ꎮ伤寒沙门菌IgG抗体10倍水平的增加可用于鉴别CVID患儿和健康对照ꎬ敏感性为90 9%ꎬ特异性为62 5%ꎮ本研究中PCV相对低劣的能力主要是因为健康个体在接种前高的肺炎球菌IgG水平ꎬ这影响了本组研究对象抗体的倍增水平ꎮ此外ꎬ本组27 8%的健康个体未达到10倍应答标准ꎮ另外一个研究使用相同的疫苗ꎬ并比较了科研方法和以上相同的商业方法ꎬ该研究发现ꎬ应答比例2倍增加对于鉴别既往诊断的抗体缺陷病和健康对照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和既往研究相似)[30]ꎮ这些作者同样发现对于接受IgG治疗的患者也可应用ꎬ因为商业使用的IgG不包含可测量的伤寒多糖抗体ꎮ这些研究提示伤寒沙门菌抗体的检测可有效的用于PIDDs诊断ꎮ另外一项包含100个10~55岁之间的大龄儿童和成年人的研究比较了肺炎球菌PPSV应答㊁伤寒沙门菌应答以及同种血细胞凝集素抗体滴度[31]ꎮ100个研究对象中仅2例同时针对肺炎球菌和伤寒沙门菌小于5%的应答水平ꎮ这些作者建议结合使用这些应答反应比单独使用其中的一项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ꎮ有趣的是ꎬ同种血细胞凝素抗体水平低的个体并未表现出针对其中任一疫苗的低应答反应ꎮ这提示同种血细胞凝素滴度不能有效替代多糖类疫苗用于PIDDs诊断ꎬ正如某些指南中所述[5]ꎮ1 4㊀预防接种失败预防接种失败定义为在全程接种针对某种病原疫苗后仍发生相应的感染性疾病ꎮ目前针对利用预防接种失败诊断免疫缺陷的研究很少ꎬ其中的一项研究中病例队列为儿童时期常规接种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aetypebconjugatevaccineꎬHIB)疫苗但仍发生侵袭性HIB感染的个体ꎬ针对这些病例评估是否具有体液免疫缺陷[32]ꎮ170例儿童中的19例患儿(11 2%)IgA水平低ꎬIgM水平低ꎬ或者所有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低(低IgGꎬIgAꎬ和IgM水平)ꎬ平均感染后4年ꎮ低丙种球蛋白多和更早的感染和经常使用抗生素(每年大于2次)有关ꎮ年轻的患者低丙种球蛋白比例更低ꎬ提示近50%的患者可能有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ꎮ相似的情形也报道和肺炎球菌感染有关系ꎮ一个全程接种的4岁男孩仍罹患肺炎球菌疫苗相同株感染的坏死性肺炎ꎬ之后发现为患有先天性角化不良[33]ꎮ全程接种的健康儿童也可发生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ꎮ大多数情况下ꎬ这不代表真正的疫苗接种失败ꎮ回顾肺炎球菌大约有90种血清型ꎬ但是PCV仅覆盖约13种ꎬ而PPSV覆盖约23种ꎮ在预防接种率很高的区域ꎬ由于非疫苗覆盖的血清型细菌株导致的疾病增加[34 ̄35]ꎮ当全程接种个体发生侵袭性肺炎球菌感染时ꎬ明确感染细菌株的基因型有助于了解预防接种失败是否发生ꎮ1 5㊀患者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对于常规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个体有时候需要评估抗体应答水平ꎬ当有如下情形需要评估: (1)了解暂时性抗体缺陷是否改善ꎻ(2)患者可能不必要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ꎮ然而ꎬ病原或者疫苗特异的IgG可能干扰通常使用的方法(破伤风和白喉毒素㊁肺炎球菌多糖)ꎬ使得这项工作变得复杂ꎮ在这种情况下ꎬ需要检测针对血浆捐献者不常接触的抗原ꎬ或者患者未曾接触到的抗原ꎮ有几个选项ꎮ噬菌体X174用于这个目的已经几十年[36]ꎮ自然情况下人类不接触这一病毒ꎬ因而符合这两个条件ꎬ也可能评估原发性和继发性的抗体应答ꎮ这个方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不方便ꎬ免疫原和评估免疫应答的方案仅能从一个科研单位获取(华盛顿大学)ꎮ狂犬病毒疫苗也被用于这个目的[37]ꎮ虽然不是常规ꎬ这个方法也有一定的优点ꎬ疫苗和针对抗体IgG检测的方法目前均有ꎮ近期显示伤寒疫苗也可用于接受IgG治疗患者的抗体应答评估(参见上述伤寒疫苗部分)[30]ꎮ蜱媒脑炎病毒疫苗也被用于评估接受IgG治疗的患者抗体产生能力的评估[38]ꎮ2㊀PIDDs患儿治疗性使用疫苗2 1㊀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部分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缺陷患者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llomavirusesꎬHPV)感染易感[39]ꎮ这包括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combinedim ̄munodificiencyꎬSCID)㊁Wiskott ̄Aldrich综合征(Wiskott ̄AldrichsyndromꎬWAS)㊁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㊁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 ̄κBꎬNFκB)缺陷㊁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CD18分子缺陷)㊁X连锁高IgM综合征㊁播散性疣㊁免疫缺陷㊁淋巴水肿㊁肛门生殖器发育不良综合征㊁疣状表皮发育不良(TMC6或者TMC8突变)㊁GATA ̄2缺陷㊁疣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㊁感染㊁骨髓粒细胞缺乏症㊁CXCR5突变(WHIM)综合征ꎻ常染色体隐形高IgE综合征(DOCK8突变)㊁Netherton综合征(SPINK突变)㊁MST1和RHoH突变ꎮ需要指出的是肛门生殖器发育不良综合征中的部分病例是由于GATA ̄2缺陷所致[40]ꎮ尽管传统治疗可能有效ꎬ但是符合这些诊断的患者表现可能非常严重ꎬ传统治疗有时很难控制病情[41]ꎮ在一项研究中ꎬHPV疫苗在免疫受抑制儿童中(包括近期接受实体器官移植㊁或者干细胞移植患者㊁或者自身免疫疾病接受免疫调节剂治疗患者)表现出了很强的免疫原性(89%~100%型特异性的血清转换)[42]ꎮHPV疫苗对于WHIM综合征或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ꎬHIV)感染患者也表现出了免疫原性ꎬ可能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1]ꎮPIDDs患儿应该常规接种ꎬ除了在不能建立免疫应答的一些情形下[4ꎬ41]ꎮ免疫受抑制患者在接受HPV疫苗后皮肤疣的表现可得到改善[41]ꎮ有一例肛门生殖器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接受HPV疫苗后皮肤疣完全消失[43]ꎮ有趣的是ꎬ感染患者的乳头瘤病毒型并未包含在疫苗中ꎬ另外一个持续性粒缺和不明原因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种HPV疫苗后皮肤疣的症状也消失[44]ꎮ存在一些疫苗用于治疗明确感染而非预防的案例ꎮ2 2㊀流感病毒疫苗除非确实不具有产生任何免疫应答的能力ꎬ推荐所有PIDDs患者每年接种灭活的流感疫苗[4ꎬ45]ꎮ然而ꎬ预计大部分患者不会产生正常的抗体水平ꎬ这在一组混合免疫缺陷的患者中(主要为CVID)呈现出这一特点[46]ꎮ同一组作者随后也发现抗体缺陷为主的患儿中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也下降ꎬ提示需要用其他的手段(如疾病流行期间使用药物进行预防)预防流感导致的病死率ꎬ即使是对于抗体缺陷为主的PIDDs患者[47]ꎮ2 3㊀接受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的患者适应性体液免疫受损患者被动输注多克隆人IgG为主要的治疗方法ꎮ研究已经发现接受IgG治疗患者体内具有针对常规疫苗的保护性抗体水平[48 ̄51]ꎮ这些包括针对破伤风和白喉毒素㊁麻疹㊁水痘㊁百日咳㊁肺炎球菌以及脑膜炎最常见的三种血清型(不是C型)的抗体ꎮ这些疫苗可以诱导持续(有时为终生)的体液免疫应答(麻疹㊁水痘和脑膜炎球菌)ꎬ对血浆捐献的健康个体ꎬ通过疫苗加强接种维持正常的抗体保护水平ꎮ百日咳或者肺炎球菌的抗体水平主要是通过预防接种和自然感染来维持ꎮ针对已经接受IgG替代治疗的患者的疫苗接种应答的研究很少ꎮ一项研究包括了23个CVID患者ꎬ接受的IgG可针对破伤风和白喉毒素㊁结合HIB㊁甲肝和乙肝㊁多糖肺炎球菌产生应答[52]ꎮ这些作者发现在所有受种者中23%产生针对肽和结合疫苗的有效免疫应答ꎬ而18%产生针对多糖的免疫应答ꎮ另外一项包含23例CVID患者的研究发现65%患者产生了针对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虽然减低但是具有保护力的免疫应答水平[53]ꎮ需要指出的是不再推荐使用多糖脑膜炎球菌疫苗ꎬ因为现在有结合疫苗可用ꎮCVID患者如何使用或者常规使用这些疫苗后的有效性目前仍未确立ꎮ这些抗体在治疗性的IgG中均达到了一定的抗体水平ꎬ除了HIB和甲肝病毒的抗体ꎮ毒素和其他灭活疫苗在所有免疫受损患者中均可使用ꎬ因为它们是灭活的ꎬ除了变态反应之外很难产生不良反应ꎮ另外一个重要的未被回答的问题是常规使用这些疫苗是否具有成本效益比ꎮ当然ꎬ减毒活疫苗使用时需要更加谨慎(见下部分)ꎬ而且麻疹㊁腮腺炎㊁风疹和水痘疫苗可被治疗性IgG中的抗体所中和ꎬ因为这一原因ꎬ这些患者不常规推荐使用这些疫苗[3 ̄4]ꎮ3㊀PIDDs患者预防接种不良反应3 1㊀卡介苗在PIDDs患者中ꎬ最受关注和预防接种相关的不良反应为接种减毒活疫苗(表1)ꎬ这一点在一个包含379例患者的单中心队列研究中得到证实ꎬ这项研究是针对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回顾性研究[54]ꎮ在这项研究中报道了15例确定或者可能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ꎬ9例涉及减毒活疫苗ꎬ占60%ꎬ其中7例为卡介苗(BacillusCalmette ̄GuérinꎬBCG)ꎮ减毒的结核疫苗BCG(牛型分支杆菌)为最初识别的可在细胞免疫缺陷PID患者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疫苗之一ꎬ这些疾病中主要为SCID以及干扰素 ̄Y/白细胞介素12(interferon ̄Y/interleu ̄kin12ꎬIFN ̄Y/IL12)轴缺陷[55 ̄58]ꎮ后一疾病常称为孟德尔遗传分支杆菌易感疾病ꎮ不幸的是ꎬ这些患者中播散性的卡介苗感染多为致死性ꎬ发生明显的局灶性感染(如腋下淋巴结病)可作为潜在PID的警示症状[58]ꎮ同样接种BCG后严重并发症的家族史也可作为PID重要的病史依据[59]ꎮClark和Cameron[60]曾尝试界定结核感染率和SCID发生率的界值以决定使用BCG是增加还是降低质量校正生命年ꎬ他们认为当结核自然感染概率在0 1%~1%之间ꎬSCID发病率为0~5/100000之间时ꎬ接种BCG有益ꎮ在这项针对预防接种益处的分析中ꎬ结核的发病率直接与SCID发病率相关ꎬ即结核率高推荐使用疫苗ꎬ即使SCID的发病率也很高ꎮ如果结核发病率很低ꎬSCID发病率必须很低方能支持BCG的应用ꎮ美国SCID的发病率为1 7ʒ100000[61 ̄62]ꎮ2015年美国结核的报道发病率为3ʒ100000ꎬ即0 003%[63]ꎮ这项分析不支持BCG在美国的使用ꎮ需要指出的是这不包括孟德尔遗传分枝杆菌易感疾病的发病率ꎬ否则将使得疫苗接种更不被接受ꎮ3 2㊀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联合疫苗和水痘疫苗麻疹和水痘疫苗导致的严重感染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严重细胞免疫缺陷患者的严重并发症[64 ̄67]ꎮ但是部分研究也发现在轻症T细胞缺陷患者队列中ꎬ如Digeorge综合征[68 ̄71]ꎬ减毒活疫苗也安全有效ꎬ尽管这些患者中有个别案例发生了严重的疾病[72ꎬ73]ꎮ麻疹疫苗引起并发症的病例报道不多ꎬ可能是由于在轻症免疫受损患者中对于使用这个疫苗很谨慎ꎮDiGeorge综合征患者使用减毒活疫苗的标准如下:(1)对灭活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应答能力ꎻ(2)体外针对丝裂原或者回忆抗原的T细胞应答接近正常或者正常ꎻ(3)CD8T细胞计数大于300/mm3ꎻ(4)CD4细胞计数大于500/mm3[68ꎬ73 ̄74]ꎮ近期有报道免疫缺陷宿主针对风疹病毒疫苗发生的迟发型反应[75 ̄77]ꎮ皮肤肉芽肿炎症(如环状肉芽肿ꎬ偶尔出现溃疡)可发生于部分免疫缺陷患者ꎬ包括主要细胞免疫缺陷患者ꎬ以及部分主要体液免疫缺陷患者ꎮ在部分患者中ꎬ风疹疫苗病毒株可在皮肤病变中检出ꎬ部分患者呈现出内脏(如肝脏)的肉芽肿病变ꎮ潜在的疾病诊断包括:PIK3CD基因缺陷㊁毛细血管共济失调㊁软骨 ̄毛发发育不良㊁重组活化基因(rearrangementactivativegeneꎬRAG)1或者RAG2缺陷ꎬ以及未分型的联合免疫缺陷病ꎮ不幸的是在常规接种麻疹㊁腮腺炎和风疹的联合疫苗(measlesꎬmumpsandrubellavaccineꎬMMR)时许多诊断多不能确立ꎮ然而通过T细胞受体切割环新生儿SCID筛查方法可在出生时识别出这些儿童中的非SCIDT细胞缺陷ꎬ尤其可避免减毒活疫苗的使用[62]ꎮ目前尚无资料显示针对这些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ꎮ3 3㊀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减毒脊髓灰质炎疫苗长久以来就发现可导致严重细胞和体液免疫缺陷患儿出现严重腹泻或者瘫痪性疾病[78]ꎮ这也导致接种策略的改变ꎬ仅对婴儿通过肌注途径使用灭活疫苗ꎮ然而ꎬ除了针对PIDDs患者产生危害ꎬ这个问题有更广的意义ꎬ对于消除世界范围内的脊髓灰质炎有提示意义[79 ̄81]ꎮ发展中国家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更加广泛ꎮ疫苗来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在PIDDs患者体内长期携带ꎬ发生基因漂移ꎬ在人群疫苗覆盖。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
疫苗对预防变异病毒的有效性
疫苗对预防变异病毒的有效性仍然较高,尽管针对某些变异病毒的保护力可能会有所降低 ,但总体上疫苗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
针对不同特殊健康状态的有效性
01
针对慢性病儿童的有效性
慢性病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
低这些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并减轻病情严重程度。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有效性
针对幼儿的有效性
幼儿接种新冠疫苗后保护效果良好,重症病例少,不良反应轻微,对幼儿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都有很 好的保障。
针对青少年的有效性
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后保护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对青少年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都有很好的保障 。
05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新型冠 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建议
常见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乏力、 头痛、肌肉疼痛、恶心等。这些反应通常在接种后的一两 天内出现,并且通常是轻微的。
专家共识建议,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儿童,应密切观察并 给予适当的处理,以减轻症状和不适。同时,家长和医生 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严重不良反应
接种效果
多项研究表明,中国儿童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具有良好的 保护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感染
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情况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
对于存在慢性疾病、免疫缺陷、神经系统疾病等特殊健康状态的 儿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时需谨慎评估风险和收益。
接种策略
针对不同健康状态的儿童,需制定个性化的接种策略,并与相关 专家共同评估风险和收益。
02 03
针对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的有效性
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更高,疫苗接种对这些儿童的 保护力可能会有所降低,但专家建议这些儿童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 量接种疫苗。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预防和措施PPT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预防和措施PPT
补充营养:提供丰富 给予患儿和家庭心理上的支 持和鼓励。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高危群体的识别
长期使用抗生素: 长期使用抗 生素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 常。 影像学检查: 通过X光、CT等检 查可以了解免疫系统器官的异 常情况。
预防和措施
预防和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 均衡饮食、适度的运动等对免疫系统功 能的保护很重要。 免疫接种: 及时接种适当的疫苗可以增 强免疫力。
预防和措施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和通 风,减少环境中病原体的暴露。 避免接触致病微生物:注意避免接 触感染风险较高的环境和人群,如 感染性疾病爆发区域、患有传染病 的人等。
预防和措施
定期体检:进行定期的体检可以及早发 现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症状。
教育与指导
教育与指导
提供咨询和教育: 向患儿及其 家庭提供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 专业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了 解病情、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性 。
小儿原发性免 疫缺陷病预防
和措施PPT
目录 概述 高危群体的识别 预防和措施 教育与指导
概述
概述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种免疫 系统功能异常的遗传性疾病。 预防和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帮助提 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高危群体的 识别
高危群体的识别
家族史: 患有免疫缺陷病的亲属。 反复严重感染: 患儿频繁发生呼吸道、 肠道等感染。

2020版:特殊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特殊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特殊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全文)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乃至消除疫苗可预防传染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也是政府为群众提供的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

儿童预防接种的普及使全国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我国免疫规划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提高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预防接种率,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基于此,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召集专家撰写《特殊状态儿童预防接种(广东)专家共识》,审视疫苗使用数据及国内外使用经验,旨在更加科学、规范地为特殊状态儿童提供预防接种保障,提高全民接种率。

本共识涉及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器官移植、免疫功能缺陷、心脏疾病、新生儿等几种特殊状态儿童的预防接种。

同时本共识强调,群体情况不能代表个体表现,针对具体个体需严格参照疫苗说明书和国内接种指南。

1 国内疫苗情况及分类由于中国国情与欧美国家不同,国外的疫苗指南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国内。

例如,与多数国家应用的甲型肝炎病毒甲醛灭活疫苗相比,国内更多采用的是免疫原性更强的自研减毒活疫苗[1,2];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因为在欧美、澳洲等地发病率较低,无需疫苗广泛防护,所以欧美各国均未将该疫苗列入常规计划中,我国则由于该疾病传播风险度高,将其列入Ⅰ类计划疫苗防护,且与发达国家通用的灭活疫苗不同,我国广泛使用的是减毒活疫苗(SA14-14-2)(表1)[3]。

表1国内主要疫苗种类Table 1Major vaccine categories in China2 疫苗不良事件与疫苗犹豫2.1 疫苗不良事件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会出现皮疹、发热、红肿等不良反应[4],但很少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疫苗不良事件表现及相应处理见表2。

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认识和争议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疫苗接种群体的增加,使得接种后发生的不良事件随接种群体的扩大而有所增加。

这些不良事件包括对疫苗的真实反应和与疫苗接种相关的偶合事件。

尽管公众可能对疫苗安全性存在担忧,但与这些疫苗所预防疾病的风险相比,疫苗接种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医脉通-指南】“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

【医脉通-指南】“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

主堡』L型苤查!!!!生!!旦笙!!鲞笙!!塑坠也』壁i堕!:旦竺!竺!堕!!!!:∑尘:i!:盟!:!! “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 (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解读宋红梅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目前世界各国都有非常完善的针对健康儿童和成人的免疫接种程序,也因此预防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

但是对于免疫功能异常的患儿,是否可以按照常规的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进行、谁负责判断这些患儿是否可以进行预防接种、有无特殊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这些患儿是否应该给予二类疫苗的接种等问题,是经常困扰儿童保健医生和免疫专科医生的临床决策难点。

免疫功能异常的患儿是各种病原菌感染的易感和高发人群,更需要疫苗接种对其进行预防,同时,不恰当接种疫苗的风险更高,这些都是疫苗接种程序中亟待解决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非常重视这部分患儿的预防接种问题,免疫学者也一直关注这些人群的疫苗接种问题-l“,但是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规范或实践指南。

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联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对有关免疫接种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整理,参考国际其他专业委员会的建议或指南,经相关专家多次讨论达成本试行稿的共识,力争为我国儿科临床医生提供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的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免疫接种的实践依据,但需强调本共识不是法律或法规性文件,不具备法律法规的约束性,仅作为临床医生在处理免疫功能异常患儿预防接种时的参考。

共识尽可能做到参考国内外一些高质量研究的数据,但是国内可用的高质量的文献有限,所以重点检索了PubMed的英文文献。

根据国外文献中应用的广泛程度,证据水平和推荐分级参考了美国感染病学会所推荐的系统。

检索时分别应用在共识中定义的免疫功能异常人群[包括primary/congenitalimmune deficiency、secondary immune deficiency、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5.12.007基金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201402012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Email:songhml021@hotmail.corn .指南解读.human immunode{iciency virus (HIV infected patients、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rheumatoid diseases、glucocorticoid、immunosuppressive therapies、chronic kidney diseases? asplenic patients、 hepersensitivity/allergy和acute severe illness l和“vaccination”或“immunization”或“vaccine”,筛选相关文献。

2014免疫异常儿童疫苗接种(上海)专家共识

2014免疫异常儿童疫苗接种(上海)专家共识

于犬类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当天、第3、7、14和28天共接种5剂 主要用于2月龄至2岁婴幼儿,每年口服1次 适用于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
狂犬病 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 腹泻 预防戊型肝炎
注:1)内容来源于《中国药典》和部分生产厂商药品说明书
滤泡性Th1和Th2细胞活化了抗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特 异性IgG的过程[8]。有些疫苗(如减毒活疫苗)是依靠细 胞介导和体液免疫两个系统之间互相作用提升免疫原 性,足月儿与早产儿在这些疫苗的免疫应答方面也不 存在显著性差异(如:麻-风-腮和水痘疫苗)[9]。
用疫苗接种的方法来预防一些特定的感染性疾 病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疫苗接种使全球成功 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下降了99%,包括 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 野病毒传播的目标;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儿童 免疫预防接种对传染病的防控是公认的20世纪医学 界的伟大成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医学科学技术 的发展,我国免疫接种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07年 我国扩大规划免疫范围,计划接种疫苗的种类由原 来6种扩大到14种,所针对的传染病由7种增加至15 种,将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乙肝疫苗和麻 疹-风疹-腮腺炎(麻-风-腮)联合减毒活疫苗等纳入到 了全国性免疫接种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常规 接种,这是我国政府在儿童健康保健方面的重大举 措。
表 1 第一类预防接种 ( 计划免疫 ) 表 1)
年龄 出生时
1个月
疫苗名称 卡介苗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
接种剂次 第一剂 第一剂 第二剂
2个月
脊髓灰质炎疫苗
3个月
脊髓灰质炎疫苗
4个月
百白破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百白破疫苗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与预防接种(全文)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与预防接种(全文)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与预防接种(全文)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是指由遗传或先天性因素导致免疫系统结构或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类疾病,可累及固有免疫和(或)适应性免疫,现也称为出生免疫缺陷(inborn errors of immunity,IEI)。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反复、严重的感染,特殊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表现为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出现过敏症状及肿瘤等。

每种PID的发病率为1/100万~1/20万不等,甚至更低。

但由于种类繁多,累计发病率并不十分罕见。

根据国际免疫学会的分类[1],将PID 分为9大类,目前已发现430种PID,较常见的是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和联合免疫缺陷病。

PID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而这个时期又是预防接种的高频次时期。

因此认识PID了解PID与预防接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PID的诊治,也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预防接种的相关事宜。

PID与预防接种的关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PID的特征和识别PID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可累及机体多个系统。

基本的临床特征与免疫系统的功能受损相关。

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与耐受、免疫监视。

因此PID的主要临床特征也是由这三大基本功能受损所致。

其中最常见的是免疫防御功能受损,临床表现为超出预期的感染,如反复、严重、多种病原和(或)特殊病原的感染,常规治疗手段往往效果不佳。

当患者临床出现这类情况时应注意是否有PID的可能。

感染的发生与否是外因病原和内因宿主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主要关注病原的诊断和特点,对宿主免疫的问题关注较少。

但当出现上述超出预期的感染时,宿主免疫防御所占的权重可能更大,进行常规的免疫评估是必要的。

常规的免疫评估除了临床评估以外,实验室的检测主要包括:(1)血常规以明确各种免疫细胞的数值;(2)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以评估是否存在某种(些)免疫球蛋白的减少或异常增多;(3)流式细胞术以评估T、B、自然杀伤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和相对比例[2]。

法律法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

法律法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一——早产儿与预防接种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Vol.33(10):737-7381.概况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其身体各器官构建和生理功能呈不同程度的不成熟,根据不同胎龄分为极早早产儿(<28周)、早期早产儿(28~<32周)、中晚期早产儿(32~<37周)[1]。

2010年全球大约有1490万婴儿早产,占所有活产婴儿的11.1%[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司统计,我国早产发生率约为7%,每年约有120万早产儿出生。

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肺发育不良、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

2.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早产儿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发育不成熟,补体水平低下,血清缺乏调理素,通过母体胎盘获得的IgG量少,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

既往研究已证明早产儿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足月儿[3]。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早产儿(包括低出生体重儿)应按足月儿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大多数情况下,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对常规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免疫应答效果与足月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

刘甲野等[7]对175对婴儿(早产儿和足月儿各175名)初次和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抗体应答观察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张丽等[8]在北京、山东、江苏、广东4省(市区)共调查648对婴儿,早产儿和足月儿乙肝疫苗初免后的抗体应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按照相同的乙肝免疫策略进行接种。

但出生体重<2kg的早产儿出生后首剂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较低,至满月后所有早产儿对疫苗的应答能力均与足月儿相当[9-11]。

3.接种建议3.1可以接种早产儿可以接种各类疫苗(出生体重<2.5kg的早产儿接种卡介苗除外)。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接种之后1个月,再按0、1、6个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

免疫异常儿童疫苗接种(上海)专家共识

免疫异常儿童疫苗接种(上海)专家共识

免疫异常儿童疫苗接种(上海)专家共识邹强【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12【摘要】用疫苗接种的方法来预防一些特定的感染性疾病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

疫苗接种使全球成功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下降了99%,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播的目标;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对传染病的防控是公认的20世纪医学界的伟大成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免疫接种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007年我国扩大规划免疫范围,计划接种疫苗的种类由原来6种扩大到14种,所针对的传染病由7种增加至15种,将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乙肝疫苗和麻疹-风疹-腮腺炎(麻-风-腮)联合减毒活疫苗等纳入到了全国性免疫接种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常规接种,这是我国政府在儿童健康保健方面的重大举措。

【总页数】10页(P1181-1190)【作者】邹强【作者单位】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免疫学组; 上海市免疫学会儿科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免疫规划专业委员会【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儿童尿路感染及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临床诊治的专家共识(2007 上海) [J], 上海市儿科学会肾脏学组;上海市小儿外科学会泌尿学组2.疫苗接种不良事件紧急处理中国急诊专家共识 [J],3.《儿童实体器官移植后减毒活疫苗接种国际专家共识(2018)》解读 [J], 刘龙山;韦勇成;王长希4.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专家共识(2021版) [J],5.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 [J], 徐若男;王福生;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CSCOBC);聂建云;王涛;李健斌;殷咏梅;王晓稼;耿翠芝;宋尔卫;江泽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
染病的目的。1982年全国统一了儿童计划免疫程 序,2008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疫苗接种
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所以目前对
Practices,ACIP)的推荐,这些患儿的
免疫接种应由诊疗该疾病的专家和普通疫苗接种者
共同负责,以确保免疫接种在这些患儿顺利进行∞J
lⅢ级,A J。
以及x连锁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或具有易患淋巴组
织细胞增生性噬血综合征的患儿,均应避免接种活 疫苗[Ⅱ级,A]。对SCID患儿应延迟卡介苗的接 种¨圳『I级,A]。
2.抗体为主的缺陷:(1)主要抗体缺乏:指所有 Ig或IgG严重降低的患儿。主要抗体缺乏的患儿应 当对CDC所规定的所有灭活疫苗按时进行免疫接 种[Ⅲ级,B]。但是主要抗体缺乏的患儿通常均在
1.本共识所述观点的证据水平和推荐分级参
考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的分级系统…(表1)。
2.本共识涉及的免疫功能异常人群包括:(1) PID患儿;(2)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3)原 发性无脾或脾切除术后者;(4)肿瘤化疗、放疗或者 移植的患儿;(5)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5.12.006
炎血清型会降低MCV4抗体的产生[Ⅲ级,A]。
四、二类疫苗的接种 1.流感疫苗:建议给6月龄以上的大多数免疫
IgG亚类缺陷、特异性抗体缺陷和婴儿暂时性低丙
种球蛋白血症。对IgA缺乏或特异性多糖抗体缺陷 (SPAD)患儿,如果免疫系统的其他成分均正常,应
功能低下的患儿每年接种IIV[Ⅱ级,A],但不应接 种鼻腔喷雾式的LAIV[Ⅳ级,B]。对于确诊联合免 疫缺陷的患儿,可以接种IIV[1V级,B];抗体缺乏的 患儿可以进行IIV的接种[Ⅲ级,B],建议6月龄或
制度,即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 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从
而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消灭对应传
肾脏病以及严重急性疾病;(7)过敏体质的患儿等。 3.由于患儿疾病的特殊情况,建议采纳美国免 疫实践指南咨询委员会(Advisory
Immunization Committee
一、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青少年CD4淋巴细胞计数<200

109/L,婴幼儿
CD4淋巴细胞比例<15%;(5)接受糖皮质激素治
疗[泼尼松20 me/d或10 kg以下婴幼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e/(kg・d)],≥14 d;(6)接受具有免疫调节作
用的某些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仅阻滞剂和 利妥昔单抗。轻度免疫功能低下是指:(1)无症状 的HIV感染者,成人或青少年CD4淋巴细胞计数为
染)和疫苗本身引起的不良反应之问的平衡做出
决定。 三、不同PID的免疫接种
附功能缺陷和Chediak—Higashi综合征等]应当对
CDC所规定的所有灭活的疫苗按时进行免疫接种 [Ⅲ级,A]。吞噬细胞缺陷症的患儿不能接种活的 细菌疫苗如卡介苗、口服的伤寒疫苗等。1孓垧1[Ⅱ级,
1.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对于疑诊联合免疫
患有原发性补体缺陷的患儿应该按照CDC程序接
种Hib;具有遗传性经典途径补体缺陷(c3、备解
素、D因子、H因子或c5~c9)发生侵袭性脑膜炎球 菌疾病的风险较常人高出1万倍,并可发生疾病的 反复心1I,作为基础免疫,应对6、9个月的婴儿分别 给予2个剂量的流脑A,并于3岁加强一剂流脑A +C,以后每5年加强接种1次’22 o[Ⅲ级,A]。如果 有应用国外的4价脑膜炎结合疫苗(MCV4)的患 儿,应该在接种肺炎疫苗后I>4周给予,否则某些肺
万方数据
史垡』L型苤圭!Q!!生!!旦筮!!鲞筮!!翅垦!也』里!!丛!:旦!!!坐!竺!Q!!:!!!:墅:盟!:!!
低心J。PID患者一般情况下禁忌接种活疫苗,但要 根据接种疫苗的益处(如可预防严重致死性的感
级,B];IgA缺乏症的患儿不建议接种OPV。14 o[Ⅲ
级,A]。
3.先天性吞噬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缺陷:吞噬 细胞缺陷者[例如慢性肉芽肿病(CGD)、白细胞黏
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治疗,在治疗期 间不推荐进行常规灭活疫苗的接种(除IIV以外) [Ⅲ级,A],因为接受IVIG治疗的抗体缺陷患儿接 种IIV后可能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但是没
不同情况咨询相关专家[Ⅲ级,A]。 5.补体缺陷:原则上补体缺陷的患者对CDC 规定的所有常规疫苗的接种没有禁忌[Ⅲ级,A]。
以上患儿每年接种IIV_2 o[Ⅱ级,A];在接受IVIG治
该按时接种CDC推荐的常规疫苗[Ⅲ级,A];监测
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可用于评估次要抗体缺陷患儿免
疫球蛋白缺乏的程度以及了解疫苗的保护水平[Ⅱ 万方数据
疗的患儿接种IIV后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
主堡』L型苤查!Q!!芏!!月筮!!鲞箜!!塑堡丛!』£型堕!:堕!!!婴!笪!!!i:!!!:i!:丛!:!!
裂原应答反应的测定评价其免疫系统功能,以便决 定是否可以接种活的病毒疫苗。活疫苗可在严重联
Chediak—Higashi综合征或任何其他未明确的吞噬细 胞缺陷均不能接种活的病毒疫苗[Ⅲ级,A]。
4.固有免疫缺陷:固有免疫缺陷导致的细胞因 子产生或细胞激活(如叫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2 轴)缺陷患儿可以按照CDC的接种程序按时接种
端螺旋体疫苗,用于防治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
质炎、麻疹、风疹、腮腺炎、百13咳、白喉、破伤风、乙 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 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共15种疾病;“计划免疫 外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
飞速发展和不断改进,近几年来每年均有3~5种新 的PID被发现,到目前为止PID共有200余种,分为 9个大类: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抗体为主的缺 陷、其他已明确的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失调性疾 病、先天性吞噬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缺陷、固有免
筛查工作,特别是对已经发生或者怀疑有疫苗接种
异常反应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检查;同时应该加强 临床与CDC预防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
于健康儿童的预防接种,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CDC)已有了较为完备的接种计划和实践指南 (2005年4月19号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
接种管理条例》)。但是对于免疫功能异常的患儿 是否该进行、何时进行、如何进行疫苗接种,目前尚 没有统一的意见或规范,而这部分患儿由于免疫力
4.参考ACIP的推荐,建议将患儿免疫功能低 下分为重度和轻度两种情况,重度免疫功能低下是 指:(1)原发性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200~499)×109/L,婴幼儿CD4淋巴细胞比例为 15%~24%;(2)接受每日全身应用低剂量糖皮质 激素且维持≥14 d者,或者接受隔日服用糖皮质激
素者;(3)接受甲氨蝶呤≤0.4 me/(kg・周)、硫唑
嘌呤≤3 me/(kg・d)、6一巯基嘌呤≤1.5 me/(kg・ d)者¨o IⅢ级,A I。
坚垒』L銎苤查垫!!至!!旦箜墅鲞笠!!塑垦!亟』堕!!塑:堕!!些竺垫!!:∑!!:i!:堕!:!!
.标准.方案.指南.
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
共识(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我国自1978年在全国推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和/或生物制剂的慢性炎症性风湿病患儿;(6)慢性
所有灭活疫苗[Ⅳ级,A]。固有免疫缺陷的患儿易
有分枝杆菌的感染包括播散性卡介苗感染。1
7。18
J,应
禁忌接种卡介苗[Ⅲ级,A]。干扰素(仪或吖)产生 缺陷可导致机体抗病毒能力缺陷¨9。2…,所以不建议 接种活的病毒疫苗[Ⅲ级,A];^y干扰素/白细胞介 素12轴缺陷者应避免活的细菌疫苗[Ⅱ级,A],其 他固有免疫缺陷患儿活疫苗的接种要依患儿个体的
缺陷的患儿,可接种任何灭活疫苗作为免疫球蛋白 治疗前免疫功能的评价(特异性抗体或效应性T细 胞的检测等),但不建议在免疫球蛋白治疗期间常
A],但可以给CGD或先天性或周期性中性粒细胞
减少症患儿接种活的病毒疫苗[Ⅲ级,B]。对于白 细胞黏附功能缺陷、细胞毒细胞颗粒释放缺陷如
规进行灭活疫苗的接种[Ⅲ级,A]。对于部分 DiGorge综合征的患儿,应当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和丝
有发现安全性问题…J。对于疑诊主要抗体缺乏患
儿,所有的灭活疫苗均可作为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免
疫反应的评价[Ⅲ级,A];在主要抗体缺乏的患儿 不建议接种活疫苗[Ⅲ级,B],特别是OPV[Ⅱ级,
A]。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患儿对多糖疫苗和蛋 白疫苗的反应取决于免疫缺陷的轻重程度。1}”。。 (2)次要抗体缺乏:指非IgG抗体缺陷,包括
联(MR或MMR)、无细胞百13咳.白喉.破伤风或白 喉一破伤风(DTaP或DT)、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甲型肝炎(HepA)、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
万方数据
主堡且型苤查!!!!生!!旦筮!j鲞筮!!塑£!垫』旦!尘坐:望望!坐!望!!!!:!!!.!!:盟!:!! 表1推荐强度及支撑证据质量的评价分级系统
5.根据我国CDC的规定,“计划免疫类疫苗”
(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
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11类疫苗覆盖
15种疾病:卡介苗、乙型肝炎(HepB)、口服脊髓灰
质炎(OPV)、麻疹一风疹二联或麻疹.腮腺炎一风疹三
基金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2012) 通信作者:宋红梅,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Email:songhml021@hotmail.con
的其他疫苗,包括流感嗜血杆菌(Hib)、水痘 (VAR)、肺炎球菌7价结合疫苗(PCV7)或23价多
糖疫苗(PPSV23)、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IIV)或减 毒活疫苗(LAIV)、轮状病毒疫苗以及一些特殊情况 下应用的疫苗等。 PID是由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良 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组综合征,可累及固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