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奶牛的牛奶中微量营养成分的调控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营养调控措施
1  ̄1 2 5
生产者为增 加产奶量 和养殖 的经 济效
益 ,经 常饲 喂 高 蛋 白 日粮 ,特 别 是 在
产 后 阶段 .当 日粮 干 物 质 中粗 蛋 白质
期 子宫 分泌 物 的镁 、钾和 磷 的浓 度 ,
B t r 为高 蛋 白 日粮 由 于提 高 ul 认 e
了B UN 浓 度 。 使 子 宫 分 泌 物 中 尿 素 含 量 增 加 .改 变 了 发 情 周 期 中 的 黄 体
[ 6 】李 吕木 ,吴 东 , 夏 伦 志 等 . 泌 乳 奶 牛 饲 喂 包 被 赖 氨 酸 对 生 产 性 能 及
[ 杨 为 荣 ,姚 迪 欣 ,章 金 宝 . 4 】 奶
牛 饲 喂 棉 籽 对 生 奶 含 脂 率 及 饲 料 成 本
Hale Waihona Puke 的影 响. 上海 奶 牛 。1 9 ( ) 12 9 6 1 :2  ̄ 2 [] 韩 继 福 ,吴 其 宏 . 瘤 胃氨 基 5 过 酸 对 乳 牛 瘤 胃发 酵 、产 乳 量 及 乳 成 分
繁殖力的营 养调控措施
李 振 山 东 临沂 师 范 学 院 山 东 临 沂 2 60 703 在 生 产 中 .奶 牛 的 繁 殖 力 与 生 产 指 出 ,由 于 蛋 白质 采 食 量 的 增 加 , 提
其 应注重 烟 酸 、维 生素 B、B、胆碱 2
和生物素等 。
主要 参 考 文 献 ・
降 低 了 子 宫 内 的 p 值 。 尿 素 浓 度 和 H
子 宫 p 的 变 化 使 子 宫 内 膜 细 胞 分 泌 H
超 过 1%,会 增 加 空 怀 天 数 ,延 长 产 9
营养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营养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作者:王世民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3期摘要:人们对牛奶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奶牛场在提高产奶量的同时还要考虑改善牛奶的品质。
实际养殖生产中影响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品种、环境、管理、营养、疾病、生理状况等。
现从营养方面介绍营养物质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关键词:奶牛;营养;产奶量;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添加剂中图分类号:S8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3-0046-01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包括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和纤维。
其中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和果胶。
在配制奶牛的日粮时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占日粮干物质的比例应为20%-45%。
此范围是根据日粮中精粗料的比例来确定,对于粗料含量较少的日粮,非纤维碳水化合物要求为40%-45%。
饲喂适量的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可以有效的改善牛奶的品质,不但可以提高乳脂率还可以提高乳蛋白率。
如果过度饲喂则会使乳蛋白率和乳脂率都下降。
因此每次饲喂谷物类饲料时要注意限制饲喂量,以防止发生瘤胃酸中毒、牛奶品质下降、奶牛食欲不良而引起产奶量下降的问题。
奶牛以采食粗饲料为主,因此纤维对奶牛的瘤胃健康、产奶量以及乳成分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纤维的含量可刺激瘤胃发酵和唾液的分泌,保持牛奶中正常的乳蛋白和乳脂肪量非常的重要。
因此要保证奶牛日粮中最低酸性洗涤纤维为19% -21%,中性洗涤纤维最低为25%-28%,如果低于以上水平,则会导致奶牛出现乳脂率低、酸中毒、体况不佳。
但是要注意粗纤维的比例也不宜太高,否则影响牛奶中乳蛋白的含量。
一般要求饲喂40%-50%的粗饲料即可,如果粗饲料的饲喂量高于65%,则要选择优质的粗饲料,以免引起乳蛋白下降。
除此之外,纤维的长度也很重要,要保证饲料足够的粒度,不可切的过短,或粉的过细,牧草不应短于1 cm,否则会引起乳脂率的急剧下降。
2 蛋白质奶牛的产奶量是随着日粮中粗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高产奶牛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超过了瘤胃蛋白质的合成量。
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的技巧
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的技巧奶牛是农业中重要的家畜之一,乳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
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可以改善奶制品的质量和口感,并且对奶牛的生产效益也有积极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的技巧。
一、饲料管理饲料是奶牛乳蛋白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合理的饲喂管理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帮助奶牛合成更多的乳蛋白。
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生产乳蛋白的优质饲料品种。
常见的高蛋白饲料包括豆粕、菜籽粕、酒糟等,它们富含植物蛋白,有助于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
2.均衡饲喂:根据奶牛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阶段,合理配置高质量的饲料,保证奶牛获得均衡的营养。
在饲喂过程中可适量添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剂,促进奶牛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3.定时定量:设定科学的饲喂计划,按时按量给予奶牛饲料,避免突然饥饱或过度进食,保持奶牛的饲料消化和吸收平衡,有利于乳蛋白的合成和积累。
二、环境管理良好的生产环境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以下是几项环境管理技巧。
1.舒适住房:为奶牛提供宽敞、通风、干净的住房,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减轻奶牛的压力,促进乳蛋白的合成。
2.合理的饮水条件:确保奶牛有充足的清洁饮水,水质要符合卫生要求。
适量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奶牛的新陈代谢和乳蛋白的合成。
3.精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牛舍、饮水设施,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
清洁环境可以减少奶牛的感染和疾病发生,提高奶牛的产奶质量。
三、健康管理奶牛的健康状况对乳蛋白含量有很大影响,以下是几点健康管理的技巧。
1.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奶牛的疾病,保持奶牛身体健康。
定期的体检可以监测奶牛的体重、体温等指标,及时调整饲料和管理方案。
2.合理的疫苗免疫:根据季节和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计划,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免疫措施有助于减少奶牛的疾病发生,提高产奶质量。
3.合理的放牧安排:提供适合奶牛放牧的场地和草料,增加奶牛运动量,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乳蛋白的合成。
牛奶品质的营养调控措施
牛奶品质的营养调控措施来源:华中农业信息网牛奶品质的营养调控措施牛奶成分是制约鲜奶售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改善牛奶成分,生产高质量的鲜奶是提高奶牛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
我国荷斯坦奶牛的乳脂率不高,大多在3.5%以下,许多牛场或专业户牛奶的乳脂率降到3.0%以下,甚至出现2.5%-2.0%的超低乳脂率。
由于牛奶乳脂率达不到收购标准,使奶牛户的经济受损严重。
1.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与乳品质的关系乳脂是牛奶成分中最不稳定的组成部分,其浓度受饲料中淀粉和纤维的相对制约。
碳水化合物不仅是能量物质,还是合成牛奶中各种成分的碳架。
饲喂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时,虽然乳蛋白质和产奶量稍有增加,但是乳脂率下降。
每天多次饲喂或在精料前饲喂粗饲料,可能有助于防止乳脂率下降。
淀粉能增强奶牛瘤胃发酵,降低pH值,促进丙酸的生成。
丙酸是糖原的前体物质,也是作用胰岛分泌胰岛素的物质。
作为脂肪前体物的乙酸和B-(希腊字母)羟基丁酸等在乳腺中构成脂肪组织,因而血清中的乙酸可以使乳脂浓度变化50%-75%。
苜蓿青贮的剪断长度由9.5厘米减到4.8厘米,乳脂便可从3.8%降到3.0%,因苜蓿切短可缩短咀嚼时间,这样就使丙酸和胰岛素相应增加。
这两种物质的增多,常可导致奶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
粗纤维在奶牛的瘤胃中可发酵产生乙酸和丁酸,与奶牛的乳脂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产奶量为5000千克以上的奶牛,每日应饲喂4-5千克切割长度为4-5厘米的优质干草或压制的草块。
在牧地放牧或是改喂青绿饲料时,可预先加喂优质干草2-3千克,直到青草中纤维素的含量不少于20%—22%为止。
同时必须保证母牛的自由运动。
在饲喂全青贮日粮的情况下,可考虑添加一些长干草(1.8—2.7千克),饲喂精料尽量做到少量多次,先粗后精,增加饲喂次数,绝对避免一次摄人大量的精料。
在奶牛生产中,粗饲料任意采食,精饲料则按需要予以补充。
用牧草饲喂奶牛时,应避免将牧草铡得过碎。
牧草切割的长度应在8厘米以上,约20%-25%的牧草长度应在10厘米以上,青贮用的牧草可长一些。
影响牛乳因素与调控措施
02
饲养管理对牛乳质量的影响
饲料种类与营养水平
粗饲料与精饲料的比例
01
合理的粗饲料与精饲料比例有助于提高牛乳中的脂肪和蛋白质
含量。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02
确保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均衡,以提
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乳房炎
保持牛舍卫生,定期消毒,及时 治疗,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
蹄病
定期检查牛蹄,修剪蹄形,保持 牛舍地面干燥,预防蹄病发生。
营养代谢病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平衡, 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
药物使用与残留问题
合理用药
遵守药物使用规定,不使用禁用药物,不过量使用药物。
药物残留检测
定期检测牛乳中药物残留情况,确保牛乳质量安全。
否符合要求。
理化指标检测
采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方法对牛乳中 的脂肪、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等成分进 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标准制定
根据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 况,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牛乳质量检测标 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安全监控体系建立与实施
原料奶收购质量控制 对原料奶收购过程进行严格把关 ,确保其来自健康牛群,避免使 用劣质或受污染的原料奶。
高牛乳的营养价值。
饲料来源的安全性
03
避免使用受污染或变质的饲料,以降低牛乳中有毒有害物质的
风险。
饮水质量与来源
01
02
03
饮水质量
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 减少水源污染对牛乳质量 的影响。
饮水温度
适宜的水温有助于促进牛 的消化吸收,提高牛乳产 量和质量。
几种奶牛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效果
几种奶牛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效果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在饲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
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工业必然使用的原料,对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节省饲料成本,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现阶段我国奶牛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随着奶牛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业主对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等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奶牛饲料添加剂对于提高产奶量、改善乳成分和减少产奶应激等具有明显作用必将会受到广泛的关注。
现将目前奶牛生产中应用效果较好的饲料添加剂介绍如下。
矿物质类饲料添加剂在奶牛饲料矿物质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可参考NRC(2001)奶牛营养物质需要量加以确定并添加到奶牛饲料中。
硫硫元素能促使反刍动物瘤胃内纤毛虫加速繁殖,积极参与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及氧化过程,还可参与有害的酚化合物形成苯硫酸而起到解毒的作用,促进含硫氨基酸的合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用于奶牛,可提高产奶量,增加乳蛋白和乳脂含量。
研究者在奶牛精料中添加0.8%的硫酸钠,40天后,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每天产奶量增加1.07千克(P<0.05),提高幅度为7.1%。
有机铬铬作为葡萄糖耐受因子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促进胰岛素与细胞受体结合,加强胰岛素的活动和作用,刺激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此外,铬在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核酸结构必需的营养物质。
研究报道,初产奶牛日粮中补充百万分之0.5的螯合铬,可增加采食量,提高产奶量7%~10%,同时乳品质也得到改善。
研究者在6月下旬至8月初的高温季节,给奶牛补充吡啶羧酸铬,可使每头奶牛日产奶量平均比对照组增加2.44千克,提高了16.15%,且有利于缓解热应激。
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脂溶性维生素(A、D、E、K)是在奶牛饲料中必须添加的,但在高产奶牛中,烟酸、胆碱和硫胺素等的合成量可能不足,需要考虑补加。
烟酸烟酸在泌乳早期能改善能量平衡,提高干物质进食量,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提高乳蛋白产量,维持瘤胃内适宜的挥发性脂肪酸之间的比例并通过调节脂肪的代谢,减轻奶牛泌乳早期能量应激及预防酮病的发生,从而提高繁殖性能。
影响奶牛产乳量及成分含量的营养因素
影响奶牛产乳量及成分含量的营养因素饲料博览王桂埃1文际坤2毛华明1(1.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1;2.云南省肉牛与牧草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12)摘要: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人们对牛乳成分的要求也在提高,如何提高产乳量并改善牛乳的成分已显得非常重要。
影响年乳品质的因素有品种、奶牛泌乳阶段与水平、环境、疾病、营养等。
本文综述了影响产乳量及其成分含量的营养素,为奶牛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S82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084(2003)-05-0018-03牛乳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它是由水分。
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矿物质、磷脂、维生素、酶类、免疫体、色素及一些其他微量成分构成的复杂的胶体系。
牛乳品质的优劣,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种、奶牛泌乳阶段与水平、环境、疾病、营养等。
营养物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使用日粮,对于开发奶牛最大生产潜力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影响产奶量及其成分含量的营养因素。
1 采食量使奶牛采食量最大的关键在于使奶牛泌乳早期的能量负平衡最小化。
奶牛进入能量正平衡,体重增加,体况损失最小,奶牛产出正常乳脂与乳蛋白的奶。
采食量的增加可提高乳蛋白率0.2%~0.3%,这可能是采食量增加,平衡能量的摄入量也增加的原因。
2 碳水化合物2.1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果胶。
NFC=100-(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脂肪+矿物质)。
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应占日粮干物质的20%~45%。
对于精粗比为6O:4O甚至粗料更少的日粮,40%~45%的NFC最为合适。
由大量高质量的牧草与少量的谷物组成的日粮,NFC可能会缺乏。
饲喂适当水平的NFC既能提高乳脂率又能提高乳蛋白率。
而过度饲喂,则会降低乳脂率0.l%,甚至更多,乳蛋白率降低0.2%~0.3%。
每次饲喂谷物应限制不能超过3kg,以避免瘤胃酸中毒。
食欲不良及乳脂率降低的问题。
奶牛乳蛋白含量的营养调控
奶牛乳蛋白含量的营养调控作者:李冰冰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7期李冰冰(黑龙江省嫩江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黑龙江黑河1 61499)摘要:乳蛋白是牛奶主要的营养成分,其含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饲养管理、日粮营养等,其中奶牛日粮中的营养物质是影响乳蛋白成分与含量的决定因素,包括能量、脂肪、蛋白质。
现主要介绍了影响奶牛乳蛋白含量的营养性因素及营养调控途径。
关键词:奶牛;乳蛋白;营养调控;日粮中图分类号:S8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063-01收稿日期:2016 - 0/1- 21作者简介:李冰冰(1979 -),男,黑龙江讷河人,大专,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1 影响乳蛋白含量的营养因素能量。
牛奶中的乳蛋白含量受日粮中能量水平的影响,并且与能量的摄入水平成正比。
这取决于奶牛瘤胃内发酵产生的乙酸和丙酸比,这两者的比例是由日粮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类型来决定的。
当能量的摄人不足时,不但会降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从而导致进入小肠内的瘤胃微生物蛋白减少,使乳蛋白的合成能力减弱,还会导致合成乳蛋白质的氨基酸被利用,以弥补能量的不足,从而使乳蛋白的含量下降。
当日粮中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充足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增多,瘤胃中丙酸的比例提高,从而提高乳蛋白率。
脂肪。
奶牛日粮中脂肪的添加会提高产奶量,但是会降低乳蛋白的含量,并且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乳蛋白的含量会随之下降。
这是南于日粮中脂肪的含量过高时,谷物的比例降低,使葡萄糖的前体减少,从而增加了氨基酸的葡萄糖异生作用,使合成乳蛋白的氨基酸减少,从而使其含量降低。
在实际生产中,对于高产奶牛,或得当奶牛的产奶量大于35kg/d时,可以额外添加脂肪,并且脂肪的添加量不宜超过牛奶中的脂肪含量,控制在干物质的7%~9%。
蛋白质。
蛋白质作为乳蛋白的主要原料,也是奶牛日粮中主要的营养成分之一,可以在瘤胃中被降解、合成微生物蛋白,进入小肠后被消化吸收,形成小肠蛋白,然后在乳腺中合成乳蛋白。
最新奶牛的营养调控和饲粮配合
奶牛的营养调控和饲粮配合奶牛的营养调控和饲粮配合奶牛属反刍动物,它有一个由四个部分(即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真胃)构成的复胃。
其内寄生着大量的细菌、纤毛原虫和厌氧性真菌。
这些微生物统称微生物区系。
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牛体之间形成了很复杂的“共生”关系。
依靠这些微生物,完成了对牛所采食的各种精、粗饲料的发酵、降解、生物合成和结构的改造等化学和生物学变化。
由此也引发出了奶牛的一系列特殊的消化生理现象。
诸如,1. 反刍(由逆呃、再咀嚼、再混合唾液和再吞咽四个动作组成。
每天反刍时间6~8 小时)2 . 唾液分泌(114升/日)和氮的再循环(每天约60g氮)3 . 嗳气现象:7~ 12次/分钟4 . 食道沟和食道沟反射由于牛瘤 - 蜂胃中这些微生物的生物发酵和合成作用,每天的发酵产物—— VFA 可以供给牛体所需能量的70~80% ,通过微生物所合成的菌体蛋白质(MP)可供牛体所需蛋白质的60~65% 。
可见:1. 瘤-蜂胃微生物活动对牛体的重要性。
2 . 调控瘤-蜂胃的内环境,促进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则显得更为重要。
一、奶牛营养调控的目标和内涵1 . 对反刍前犊牛的调控目标——实现两个过渡:①从单胃消化到复胃消化②从奶食营养到草(料)食营养措施:①早喂、多喂、喂好初奶②合理使用常乳喂养③早期训食干草和精料(开食料)④早期断奶2 . 对反刍后奶牛的调控目标①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相对恒定②激活、平衡好微生物区系,最大限度的地发挥其对饲料成分的发酵、合成和改造作用。
调控内涵:①保持瘤胃内容物的 pH 值: 6.4 ~ 6.8②维持瘤胃温度 39 ~ 40 ℃③保持日粮阴阳离子平衡( DCAB )在母牛产褥期达到 -100 ~ -150meq/kgDM ,而在热应激时保持在 -10meq ~ 20meq/kgDM 之间。
④微生物区系细菌和原虫的正常比例达到 800~2000:1 ,在原虫过量的情况下要添加 CuSO 4 和茶皂素以杀死过量原虫。
提高牛奶中营养物质含量的营养调控技术-精品文档
提高牛奶中营养物质含量的营养调控技术1 保证牛奶营养物质含量达标的基础营养调控技术1.1采食量最大化采食量与产奶量、牛奶营养物质的含量和生产成本均有密切关系。
采食量最大化可以为提高粗饲料的比例提供空间,为奶牛在泌乳高峰期降低能量负平衡和泌乳中后期体况迅速恢复创造条件,有利于使奶牛在整个泌乳周期内的体况变化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为保持和提高牛奶的营养物质含量奠定基础。
高产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可以达到体重的 3.6%-4.0%,通过使其采食量最大化,可以使乳蛋白含量提高0.2 -0.3 个百分点。
一旦其干物质采食量比正常水平低0.5 个百分点左右,牛奶总固体物质的含量将很难达到理想水平。
1.2 合理饲喂精料精料是奶牛的淀粉、寡糖、果胶质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FC的主要来源,在奶牛营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NFC占日粮干物质的适宜比例为30%-45%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牛奶营养物质含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意味着日粮精料比例在40%-60%之间。
在粗饲料质量很好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NFC不够的现象,但生产中更普遍是精料过度饲喂导致NFC超标。
与NFC比例适宜相比,过量的后果是导致乳脂率显著下降,而乳蛋白含量会提高0.2 -0.3 个百分点,同时,意味着瘤胃发酵环境不理想。
如果按照产奶量来估计,日产奶15kg 左右低产牛的产奶精料比应控制在3:1 以上。
即使是日产奶超过30kg 的高产牛,产奶精料比也应不低于2:1,奶牛的精料极限量不得超过18kg。
在奶牛的精料饲喂中,还应注意每次的饲喂量不要超过4kg。
如果由于产奶量高而必须饲喂较多的精料,应尽量增加饲料喂次数,否则很容易出现瘤胃酸中毒。
1.3 满足纤维需要纤维素对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意义。
日粮纤维有助于促进咀嚼和分泌唾液,维持正常的瘤胃发酵环境。
牛奶日粮干物质中适宜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19%- 21%,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不得低于26%-28%除了含量要求外,还必须关注主要纤维来源物质的长度,草料的切碎长度不得低于3cm。
奶牛热应激与营养调控
奶牛热应激与营养调控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夏季高温时间长,热应激作用会造成奶牛业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奶牛热应激机制及其对策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
为缓解奶牛热应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营养调控、环境改善和育种途径。
由于生产成本和荷斯坦品种相对耐寒而不耐热的生物特性等原因,目前奶牛业生产多采用营养调控为主,辅以环境改善的综合措施。
一、缓解热应激的营养学措施奶牛正常生产条件下营养调控主要包括最佳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的消化速度,蛋白质、脂肪的调控,阴阳离子的平衡,饲养方式等方面措施。
奶牛在热应激条件下,DMI下降、消化道运动迟缓,因此必须以调整日粮结构、增加营养浓度、添加抗热应激物质等提高奶牛营养物质摄入量为主的营养措施。
1、提高能量浓度提高精粗比可以部分克服由饲料采食不足而导致的生产性能降低。
提高精料用量可以提高瘤胃通过率和降低瘤胃的充满度,刺激采食,从而增加能量摄入量。
奶牛平衡日粮中的精料比例限制在总干物质量的50~60%是比较合适的。
增加奶牛喂料的次数能够增加产奶量和避免健康问题。
增加每天饲喂次数到4次与每天1-2次相比,能提高乳脂率7.3%、奶产量2.7%。
日粮中补饲的脂肪,含能量高且体增热少。
补饲保护脂肪有利于热应激奶牛保持生产性能。
过瘤胃脂肪的添加使奶年听产奶量显著增加,乳的成分发生变化,其中乳脂含量上升了6.23%,乳蛋白的含量下降了4.25%。
同时,添加过瘤胃脂肪,显著地改善了泌乳牛的体况,对产量高而体质差的奶牛具有重要意义。
胆汁酸的使用能有效改善奶牛对脂肪的利用,提高饲料转化率,维护奶牛肝脏健康。
同时也提高了对油脂的利用率,最大化的发挥了油脂的营养价值,避免了能量饲料的浪费。
2、提高蛋白水平和质量提高热应激奶牛日粮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小肠真蛋白水平是保持DMI降低时蛋白质摄入量的有效措施。
李如治等研究发现,高蛋白组(粗蛋白增加50%)产乳量较对照组提高8.55%,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2.9%,表明高蛋白能显著提高夏季奶牛的产乳量。
影响牛乳因素与调控措施
按照规定的挤奶程序和时间进行挤奶,确保挤奶卫生和质量 。
储存条件适宜
挤出的牛乳应立即冷却、储存于清洁的容器中,并避免污染 和不良环境的影响。
04
牛乳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
理化指标评价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密度
牛乳的密度可以反映其 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是评价牛乳质量的重 要指标。一般来说,密 度越高,牛乳的质量越 好。
酸度
牛乳的酸度可以反映其 中的微生物含量,高酸 度的牛乳可能存在较多 的微生物污染。因此, 酸度是评价牛乳质量的
重要指标之一。
脂肪含量
牛乳中的脂肪含量也是 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之一。适量的脂肪可以 增加牛乳的口感和营养 价值,但过高的脂肪含 量可能会影响牛乳的稳
定性。
蛋白质含量
牛乳中的蛋白质含量是 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之一。适量的蛋白质可 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 物质,但过高的蛋白质 含量可能会影响牛乳的
整饲料配方,以满足牛的营养需求。
严格控制饲料质量
03
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无污染,同时注意饲料中矿
物质、维生素的添加,以提升牛乳的质量。
改善饲养环境
01
02
03
保持圈舍清洁
定期清理圈舍,保持干燥 、通风,以减少病原菌的 滋生。
定期消毒
对圈舍、牛身、饲槽等进 行定期消毒,以预防疾病 的发生。
提供舒适的环境
季节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牛乳的脂肪含量和密度可能 会增加。
噪音与应激
噪音和应激因素可能会影响牛乳的质量。
牛的品种与健康状况
品种
不同品种的牛对牛乳质量的影响不同。例如,荷斯坦牛、泽西牛等品种的牛通 常产奶量高且质量较好。
影响牛乳蛋白含量的因素及调控措施课件
影响牛乳蛋白含量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提高干物质采食量
奶牛的采食量受大脑控制,每次采食的量、奶牛个体、日 粮类型和环境因素都影响奶牛的采食,通过各种营养措施 提高奶牛的采食量可提高乳蛋白浓度,其主要原因是采食 量的增加提高了能量和蛋白的摄入。
影响牛乳蛋白含量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控制蛋白质水平
围产期内饲喂高蛋白日粮可使产后体蛋白贮存的利用程 度最大化。
许多学者建议高蛋白日粮从产前3周开始使用,有利于奶 牛生产性能的发挥。
研究表明,围产期奶牛日粮中粗蛋白用量高于NRC推荐量 时,产后奶牛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性能,包括减少胎衣不下 和酮病发生率、维持产犊时良好的体况、增加产量和提高 乳蛋白,几乎所有围产期内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的试验都 表现了正效应,特别是围产期过瘤胃蛋白的使用有利于提 高产后乳蛋白率。
因此,干物质采食量是维持动物健康和生产所需 养分的必要物质,要保证正常的生理和生产指标 必须确保其采食量。实践中,尽可能使用啤酒糟、 甜菜渣等适口性好的辅料来提高干物质采食量。
影响牛乳蛋白含量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表 1 饲料因素对乳蛋白率的影响
因素
乳蛋白率
最大进食量
增加 0.1~ 0.3%
增加精料饲喂次数
影响牛乳蛋白含量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蛋白质
日粮蛋白质是乳蛋白合成的主要原料,也是泌乳奶牛日粮 的主要限制性营养成分之一。
关于奶牛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乳蛋白合成调控的研究多集中 在控制日粮蛋白质水平和过瘤胃蛋白质水平上,已证明仅 仅提高日粮粗蛋白水平对提高乳蛋白率的效果非常有限, 部分原因是由于日粮蛋白质的摄入和其在对乳腺氨基酸供 应的程度相关性较弱。过瘤胃蛋白(RUP)和微生物蛋白 的量决定了小肠可吸收氨基酸利用的程度,提高并平衡小 肠可吸收氨基酸是提高乳蛋白合成的主要途径之一。
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营养与管理的重要性
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营养与管理的重要性1. 引言1.1 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奶牛饲养管理是奶牛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好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保证奶牛的健康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在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营养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合理的营养管理下,奶牛的生长发育和产奶才能得到保障。
营养管理的关键性在于合理的饲料搭配和营养供给。
不同阶段的奶牛需要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营养物质,只有根据奶牛的需要量进行营养管理,才能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定量喂养也是营养管理的重要环节,不能让奶牛过量或不足地摄取营养物质,影响奶牛的健康和产奶效率。
除了饲料的营养成分,体重监测也是营养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定期对奶牛的体重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奶牛的健康状况和饲养管理是否合理,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充足的水源也是奶牛饲养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水的供给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奶牛的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
2. 正文2.1 营养管理的关键性营养管理是奶牛饲养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奶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奶牛是靠饲料获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奶制品的,因此科学合理的营养管理对于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营养管理可以保证奶牛获得均衡的营养,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根据奶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阶段,合理调整饲料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确保奶牛各项生理功能正常运转,避免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生长受限和生产效率下降。
合理的营养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率。
通过科学配制饲料,满足奶牛对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需求,可以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营养管理是奶牛饲养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保证奶牛获得足够、均衡的营养,才能确保其健康、生长和生产效率。
只有重视营养管理,奶牛才能保持优良的生产状态,为养殖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2 饲料营养成分的重要性饲料营养成分的重要性在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夏季奶牛的营养调控
夏季奶牛的营养调控
入夏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天气炎热,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影响,采食量明显减少,产奶量也随之下降。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问题更突出一些。
往往是日粮搭配不合理,忽视粗饲料或粗饲料单一。
有些养殖户为了追求产奶量,不是调整日粮的组合,以玉米青贮为主,而是盲目加大精补料的饲喂量,这样容易导致奶牛急慢性瘤胃酸中毒。
奶牛拒绝采食精补料,只采食少量的青贮或干草,产奶量大幅度下降,并发代谢疾病——蹄叶炎等。
因此进入暑季后,泌乳牛必须喂干草,每头每天至少保证饲喂7公斤左右,优质苜蓿最好。
青贮饲喂量每天每头成年母牛最好不超过15公斤。
也可以提高日粮的浓度,在奶牛饲养标准的基础上提高10%的营养水平,也可弥补采食量减少而造成的营养不足。
采食量的减少,同样出现能量供应的负平衡,这是导致产奶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2%的过瘤胃脂肪-脂肪酸钙可减少或减轻因热应激所带来的后果。
牛乳品质的营养调控
牛乳品质的营养调控
苏宁
【期刊名称】《中国饲料》
【年(卷),期】2000(000)021
【摘要】@@ 发展畜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类生产数量更多、品质更好的肉、乳、蛋、毛等动物产品,故通过营养调控动物产品的品质,是动物营养学家近年来研究极为活跃的一个领域,本文旨在对牛乳品质的调控研究进行概述.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苏宁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牛乳品质的营养调控 [J], 李岁寒;赵国先;张晓云;宋智娟
2.奶牛乳蛋白含量的营养调控 [J], 李冰冰;
3.奶牛乳蛋白含量的营养调控 [J], 李冰冰
4.奶牛乳腺退化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J], 黄国灏;陈俊材;董国忠
5.牛乳品质检测方法与牛乳蛋白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J], 郑静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