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平方根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二课时)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二课时)

6.1平方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用逼近法估计无理数的大小,感受并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征,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2、会使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3、培养学生的估值意识,感受逼近的数学思想,并鼓励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4、理解被开方数小数点的位置与它的算术平方根中小数点位置对应的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节课对算术平方根的学习,认识了新的运算,了解了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本节课的核心任务应为帮助学生感受到无理数的存在,会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用学生熟悉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关系引入,引导学生借助比较面积的大小来比较边长的大小,提炼出利用“平方法”比较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大小或两个无理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逼近法估计无理数的大小.难点:“2的算术平方根有多大”的探究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什么是算术平方根?(符号语言)().,02a x x a x =>=那么如果2、(1)准备一个面积是4的正方形画布,需要知道它的边长是多少?(2)准备一个面积是1的正方形画布,需要知道它的边长是多少?(3)准备一个面积是2的正方形画布,需要知道它的边长是多少?把这三个问题分别用算术平方根的符号语言表示出来:24),0(42==>=x x x==>=2),0(22x x x ?11),0(12==>=x x x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教师帮助学生回顾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符号表示.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知. 活动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2有多大呢?(1)它是整数吗?(2)如果不是,你知道2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范围内吗?为什么?,42,1122==421<<.221<<∴(3)2的整数部分是多少?2、2的小数部分是多少呢?(1)小数点后第一位是几?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计算并回答. 教师活动:教师倾听学生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利用逼近法估算2的近似值.,25.25.1,96.14.122==,25.2296.1<<.5.124.1<<∴(2)小数点后第二位是几?,0164.242.1,9881.141.122==,0164.229881.1<<.42.1241.1<<(3)小数点后第三位是几?,002225.2415.1,999396.1414.122==,002225.22999396.1<<.415.12414.1<< 如此进行下去可以得到2=1.414213562373…,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4)练习:估计3的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3、请你用另一种方法计算2的近似值. 答:使用计算器,依次按键"","2",""=.活动三:应用工具,发现规律 1、PPT 展示教材例2: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规律: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每移动2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右(向左)移动1位.2、练习(1)用计算器计算3(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732.13≈(2)利用刚才的规律和3的近似值,说出下列数的近似值(不用计算器).1732.003.0≈ 32.17300≈ 2.17330000≈ 173********≈(3)你能根据3的值说出30是多少吗?不能.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的基础上小组研究,找出规律.教师活动: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1题中前四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规律.通过规律解决问题,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求解,帮助学生梳理规律.活动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108与 (2)865与 (3)215-与5.0 2、估计56的大小应在( )A 、6~5之间B 、7~6之间C 、8~7之间D 、9~8之间3、利用规律计算:已知472.420,414.12≈≈,则≈2.04472.0.4、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1.0)68.046254.0≈ 57.0258≈ 学生活动:口答问题2、3、4,独立完成问题1,关注解题过程.教师活动:适时评价学生的表现,用PPT 展示确认.在学生做1题时,让学生上黑板,注意强调解题过程.活动五:归纳小结,深化新知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你用了哪些方法?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活动六:分层作业,提高能力必做题:见PPT.选做题:见PPT.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探究了两个问题:一是会用逼近法估计无理数的大小:二是被开方数和它的算术平方根之间小数点移动位数的规律.课堂上应突出数学活动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注重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使学生感受无理数是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一类数.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注重数学方法的渗透,在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平方法”这种重要的数的比较方法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以知识为载体,学到一些受益终身的数学方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 平方根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  平方根  第2课时  教案

6.1 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6.1 平方根第2课时单元第六单元学科初中数学年级七下学习目标1.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理解算术平方根随着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而变化的规律;2.通过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初步了解开方开不尽的数的无限不循环性,理解用近似值表示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实际意义;3.能用夹逼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4.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感受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一类新数,培养探求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夹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难点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理解算术平方根随着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而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什么是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² 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2.求下列各式的值.(1)的算术平方根=_______(2)的算术平方根=_______追问:你2知道它有多大吗?【教学建议】让学生说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让学生回答,最后引出2有多大的疑问?学生思考并回答计算并思考.回顾旧知,引出本节课重点内容,如何求一个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讲授新课【合作探究】能否用两个面积为 1 dm2 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 dm2 的大正方形?学生分组讨通过探究活动,引出求的一种如图,把两个小正方形分别沿对角线剪开,将所得的4个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得到一个面积为 2 dm2的大正方形.你知道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解: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 dm,则x2 = 2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x=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dm.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x=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即为大正方形的边长.学生分组讨论、拼图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探究情况,最后动态展示拼图过程,由学生代表回答解题思路,教师进行板书示范.最后教师可强调大正方形的面积不能表示成一个有理数的平方,因此它的边长只能用算术平方根的符号,即表示.想一想:2有多大呢?()2=2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小数位数无限,且小数部分不循环的小数.播放动画过程中,教师可提问,对于(1)、(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完成,(3)、(4)学生独立完成(1)在哪两个整数之间?(2)精确到0.1时在哪两个数之间?论、拼图,回答教师问题.方法,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让学生理解其概念.(3)精确到0.01时在哪两个数之间?(4)精确到0.001时在哪两个数之间?最后,教师给出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概念.【小试牛刀】你能估算出的近似值吗(精确到0.01)?解:∵22=4,32=9,∴2<<3.∵ 2.2²=4.84,2.3²=5.29,∴ 2.2<<2.3.∵ 2.23²=4. 9729,2.24²=5. 0176,∴ 2.23 <<2.24.∵ 2.2362 =4.999696,2.2372 =5.004169,∴ 2.236<<2.237,∴≈2.24.归纳:对算术平方根进行估算时,通常利用与被开方数比较接近的两个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来估计这个被开方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合作探究】在估计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过程中,为方便计算,可借助计算器求一个正有理数a 的算术平方根(或其近似值).注意:计算器的型号不同,按键顺序可能有所不同,要注意阅读使用说明书.【典型例题】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 ;(2) (精确到0.00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算术平方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问题.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做一做中的(2)可以和上面所估计的的大小进行比较.解:规律: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2位,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相应地向右或向左移1位.想一想:用计算器计算,并利用你发现的规律,求,,的近似值.你能根据的值说出是多少吗?【典型例题】例2 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 cm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300 cm2 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 : 2.她不知能否裁得出来,正在发愁.小明见了说:“别发愁,一定能用一块面积大的纸片裁出一块面积小的纸片.”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吗?解: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 cm ,宽为2x cm,根据边长与面积的关系得3x∙ 2x = 300,6x2 = 300 ,x2 = 50,x = ,因此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cm .∵50 > 49,∴> 7.由上可知 3 > 21,则长方形纸片的长应该大于21 cm. 思考并积极回答.例题给出了一个实际问题背景,学生一般会认为一定能用一块面积大的纸片裁出一块面积小的纸片,通过学习可以纠正学生的认识.重点使学生掌握通过平方数比较有理数与无理数大小的一种方法.∵= 20,∴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只有20 cm.这样,长方形纸片的长将大于正方形纸片的边长.答:不能同意小明的说法. 小丽不能用这块正方形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纸片.例2先由学生尝试,教师再进行讲解.【随堂练习】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 ;(2) (精确到0.01).2.估算的值 ( B )A.在1和2之间B.在2和3之间C.在3和4之间D.在4和5之间【教学建议】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学生自主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更好的理解如何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板书 1.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1)夹逼法(2)用计算器求解2.例题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6.1 第2课时《平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6.1 第2课时《平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1 第2课时《平方根》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平方根》,这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实数等基础知识,对数的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求法,以及了解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部分学生在实数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平方根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求法,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2.难点: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平方根的性质。

2.情境教学: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平方根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平方根的相关知识点。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平方根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土地面积、计算物体高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际问题与平方根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数的相关知识,然后给出平方根的定义,并通过PPT展示平方根的性质。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平方根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平方根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6.1 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七下优质课精品

6.1 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七下优质课精品

6.1 平方根(第2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用有理数估计带根号的无理数的大小,初步认识一些无限不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2.内容解析通过用有理数估计2的大小,得到2的越来越精确的近似值,进而给出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结论.这个估算过程既体现了估算平方根大小的一般方法,又为后面学习无理数作铺垫.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运算,可以使学习的重点更好地集中到理解数学的本质上来.本节课对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估算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带算术平方根符号的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二、教材解析对于可以表示成有理数的平方的数,由于它们的算术平方根都是有理数,因此学生容易把握这些算术平方根的大小.但是对于像2这样不能表示成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的数,它的算术平方根2到底有多大,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新问题.本课利用2的一系列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来估计它的大小,进而给出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结论.另外,本课还使学生了解利用计算器可以求出任意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给出了一种常见的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方法,它利用与被开方数比较接近的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来估计这个被开方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也使学生感受到估算能力是生活中需要的一种能力.三、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并初步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2)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学生了解用夹逼法求2的近似值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认识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学生能够利用与被开方数最接近的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来估计这个被开方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达成目标(2)的标志:给出一个非负数,学生能够利用计算器算出它的算术平方根.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2出现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利用乘方运算,通过观察的方法求一些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但是对于象2这样的非完全平方数,它的算术平方根2到底有多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问题.另外,通过分析2的一系列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来估计它的大小,给出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结论,对学生来说也比较困难.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难点:用夹逼法估计2的大小.五、教学过程设计1.解决上节课的问题问题12有多大呢?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并估计2大概有多大.由直观可知,2大于1而小于2.追问1 你是怎样判断出2大于1而小于2的?学生回答:因为12=1,22=4,而1<2<4,所以1<2<2.追问2 你能不能得到2的更精确的范围呢?因为1.42=1.96,1.52=2.25,而1.96<2<2.25,所以1.4<2<1.5;因为1.412=1.988 1,1.422=2.061 4,而1.988 1<2<2.016 4,所以1.41<2<1.42;因为1.4142=1.999 396,1.4152=2.002 225,而1.999 396<2<2.002 225,所以1.414<2<1.415;……师生活动:让学生继续用这种思路计算出更加精确的近似值.教师展示:教师讲解:事实上,2=1.414 213 562 373…,它的小数位数无限,且小数部分不循环,这样的小数称为无限不循环小数,2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实际上,许多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例如3,5,7等)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追问3 你以前见过这种数吗?学生回答: =3.141 592 635 897…【设计意图】通过用有理数估计2的大小,使学生初步体会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同时这个过程也给出了用有理数估计带算术平方根符号的无理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2.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大多数计算器都有键,用它可以求出一个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或其近似值).例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1363;依次按键 3 136显示:56.∴1363=56.(2)2(精确到0.001).依次按键 2 ,,显示:1.414 213 562.1.414≈. 教师讲解:计算器上显示2的值是1.414 213 562,它是有限位小数,这容易给我们一个错觉“2是有理数”,而当我们用平方运算来验证时,发现(1.414 213 562)2≠2,因此用计算器计算得到的1.414 213 562仅是2的近似值.【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任意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或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问题2 你能解决章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吗?同学们,你们知道宇宙飞船离开地球进入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吗?这时它 的速度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v 1(单位:m/s )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v 2(单位:m/s ).v 1,v 2的大小满足21v =gR ,22v =2gR ,其中g ≈9.8m/s 2,R 是地球半径,R ≈6.4×106m .怎样求v 1,v 2呢?追问1你能把v 1,v 2表示出来吗?学生回答: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符号表示,可知v 1=gR ,v 2=gR 2.追问2你能算出v 1,v 2吗?学生回答:因为g ≈9.8,R ≈6.4×106,可以直接代入求值,然后用计算器求v 1和v 2,得v 1≈6104.68.9⨯⨯≈7.9×103,v 2≈6104.68.92⨯⨯⨯≈1.1×104.因此,第一宇宙速度v 1大约是7.9×103 m/s ,第二宇宙速度v 2大约是1.1×104 m/s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复习巩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问题3 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师生活动:学生能够通过按计算器填表,并发现:结论中每隔一个格中的数字都一样,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一样.教师追问:被开方数的变化与算术平方根的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被开方数每扩大100倍,其算术平方根就扩大10倍.【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2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相应地向右或向左移动1位.问题4 你能用计算器计算3(精确到0.001)吗?并利用你在问题3中发现的规律说出03.0,300,000 30的近似值.师生活动:学生根据上题的结论回答问题.追问 你能根据3的值说出30是多少吗?【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辨别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这个规律.例2 比较大小:21- 5与0.5.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要比较21- 5与0.5,只需要比较5-1与1的大小关系,即比较5与2的大小.因为5>4=22,所以5>2.因此21- 5>0.5.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问题5 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 cm 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剪出一块面积为300 cm 2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 : 2.她不知能否裁得出来,正在发愁.小明见了说:“别发愁,一定能用一块面积大的纸片裁出一块面积小的纸片.”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吗?教师提问:“你能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吗?你是怎样转化的?”学生回答:解:设剪出的长方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x cm 和2x cm ,则有3x ·2x =300,6x 2=300, x 2=50,x =50,故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50cm ,宽为250cm .追问 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什么?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吗?学生回答:因为50>49,所以50>7,而350>3×7=21,21 cm 比原正方形的边长20 cm 更长,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小丽不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算术平方根以及用有理数估计带算术平方根符号的无理数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归纳小结问题6 举例说明如何估算算术平方根的大小.【设计意图】总结本课主要内容.4.布置作业第44页第1,2(1)(2)(4)题;习题6.1第6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利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精确到0.01).(1)867; (2)46254.0.【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使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比较大小:(1)35 _______6; (2)-5+1 ______-22.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范围.3.一个正方形的草坪面积为658m 2,问这个草坪的周长是多少?(精确到0.1m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

6.1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估计2的大小,初步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

(2)能用计算器求任意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

(3)能用整数估计带根号的开不尽方数的大致范围。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有理数估计2的大小,得到2的越来越精确的近似值,进而给出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结论,这个估算过程既体现了估算平方根大小的一般方法,又为后面学习无理数作铺垫.本节课对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估算能力。

(2)利用小正方形对角线认识2,在数轴上找到2的点,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参与拼图数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想法的习惯。

(2)通过学习“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通过运用带根号的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二、学情分析无理数(本节课没有提出来)是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一种数,其严格的定义非常高深,再加上初中生对无理数几乎没有感性认识。

2作为第一个出现的无理数,学生对于认识它有困难,因此,要增加形象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2,此外,学生对数的平方不熟悉,因此在估计2的大小时,学生想不到构建的思路,由此,本节课的难点:估计2的大小。

所以,利用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在数轴上找到2,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进而借助几何画板,增加理性思维。

三、重点难点重点:能用有理数估计带根号的开不尽方数的大致范围。

难点:估计2的大小。

四、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 复习引入引言: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算术平方根,本节课我们继续算术平方根的有关知识,那么大家观察一下大屏幕,你对哪个位置最好奇?生:根号下问号。

(使用白班软件的聚光灯功能,将思维聚焦屏幕中思考的障碍点。

)师:让我们一起进行今天的数学学习,揭开这个神秘的问号面纱。

6.1平方根(2)(写课题) 师:什么叫算术平方根? 生: 口答 师:用一用0的算术平方根= 25的算术平方根=81的算术平方根= 0.01的算术平方根=36=412=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算数平方根的定义,并且运用定义解决问题。

6.1平方根第二课时教案

6.1平方根第二课时教案

6.1平方根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在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求解完全平方数的根。

2.学生能够应用平方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内容:一、导入通过两张图片来引出今天课程的主题。

第一张图片是摩西分裂红海的场景,要求学生思考摩西如何将红海分裂为两半;第二张图片是一颗被剖开的木瓜,要求学生思考如何求出木瓜的半径。

二、讲解1.什么是完全平方数?教师通过一些例子来介绍什么是完全平方数,例如:1、4、9、16、25、36…等等。

并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它们的平方根是整数。

”2.如何求解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教师给出无计算器求解完全平方数的根的方法:1)将这个数分解成多个质因数的积;2)用指数表示每个质因数的出现次数;4)所有化为偶数的指数相加,结果就是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

例如:解2816的平方根:1)2816=2×2×2×2×2×2×2×11=(2^7)×11;2)化为质因数的指数:2816=(2^4)×(2^3)×11;3.应用实例给出以下实际问题:1)再生纸盒子的长度为4.19米,宽度为2.1米,高度为1.2米,求盒子内最大的废纸堆的对角线长度。

2)某公司有一个正方形的草坪,每条边长100米。

将草坪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再分别用栅栏围起来。

求所用栅栏的长度。

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三、练习1.求以下数的平方根:1) 17642) 60843) 10,0001)圆形花坛直径为1.5米,周围用砖围起来,砖的长度为20厘米,求需要多少块砖。

2)某个街区的面积为6,427,200平方米,绿化面积为1,636,800平方米,求街区绿化面积所占比例的百分数。

四、总结教师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五、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

2.选取一个有趣的实际问题,用到平方根的概念,解决问题并写成报告。

人教版七下第六章6.1.2 平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下第六章6.1.2 平方根教学设计

第2课时平方根【知识与技能】1.掌握平方根的概念,明确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理解开平方运算和乘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学会用算术平方根解决平方根的问题.【情感态度】通过对平方根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养成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教学难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这个数是多少?如何表示这个数呢?【教学分析】由于42=16,(-4)2=16,故平方等于16的数有两个:4和-4,把4和-4叫做16的平方根,记为4=16,则-4=-16,把4和-4称为16的平方根.提出平方根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即若x2=a,则x为a的平方根,记为x=±a.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把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而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可以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例1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分析: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为算术平方根.可根据平方与开平方的互逆关系,通过平方运算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教学说明】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不要丢掉其中负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是其中的一个正平方根,不要弄错了符号.求平方根时一定要把所求的数化成x2的形式,同时注意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例2计算下列各题.分析:(1)484就是求484的算术平方根;(2)是求4112的平方根,可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4)应先求出被开方数的大小.【教学说明】提醒学生注意分清每个算式的符号(包括性质符号).例3 求下列各式的值.分析:先要弄清每个符号表示的意义,并注意运算顺序.【教学说明】(1)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开平方,再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按先后顺序进行.(2)初学时可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来解,熟练后直接根据a a 2(a>0)来解.例4 求下列各式中的x.(1)x 2-361=0;(2)(x+1)2=289;(3)9(3x+2)2-64=0.例5 某建筑工地,用一根钢筋围成一个面积是25m 2的正方形后还剩下7m ,你能求出这根钢筋的长度吗?分析:先求出面积是25m2的正方形需用的钢筋长度,然后再求出这根钢筋的总长度.解:正方形的边长为5m,钢筋的长度为27m.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根据下列问题梳理所学知识,学生交流.问题:1.什么叫一个数的平方根?2.正数,0,负数的平方根有什么规律?3.怎样求出一个数的平方根?数a的平方根怎样表示?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6.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教学重在挖掘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实例训练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形成计算能力.。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实数 6.1 平方根(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实数 6.1 平方根(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本节课的内容虽然不是很多,但这是学好平方根的关键,为后面学习立方根及运用平方根进行基本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因此也是一个关键。
【设计意图:先自学,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疑问,并小组合作尝试解决疑问】
探究二: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
学生活动
1、根据上面的计算,思考回答:
(1)正数有几个平方根?他们有什么关系?
(2)0的平方根是多少?
(3)负数有平方根吗?
2、归纳一个非负实数的平方根的特点和求解规律:
探究三:开平方的应用
【设计意图:结合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从两者的表示意义发现联系和区别】
2.什么叫开平方?通过预习课本知道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3.正数的平方根有什么特点?负数有平方根吗?0有平方根吗?
学生活动:自主小结:
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 的平方等于 ,即,那么这个数 就叫做 的,记为,读作。例如和是9的平方根,也就是说是9的平方根。
2、求一个数 的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A.-3 B.1 C.-3或1 D.-1
5.利用平方根来解下列方程.
(1)(2x-1)2-169=0;(2)4(3x+1)2-1=0;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一节概念课,要特别注意规范书写,对于两个例题的处理,设计的目的是熟练求平方根的方法并要规范书写,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对于这样一节概念课,如果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阶段,那绝对不是数学概念课所要提倡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是逐步地深入和发展起来的。对一些具体的对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抽象、类比等,概括出它们的一般的与本质的特征。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 有意义吗? 何时才有意义?为什么?

七年级数学下册 6.1 平方根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6.1 平方根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章 实数 6.1 平方根(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2.会求一个非负数的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

3.能用夹值法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折纸认识第一个无理数2,并通过估计它的大小认识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

用计算器计算算术平方根,使学生了解利用计算器可以求出任意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再通过一些特殊的例子找出一些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规律,最后让学生感受算术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2的大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了解两个方向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并且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求一个非负数的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

2.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带算术平方根符号的无理数的大致范围.难点:能用夹值法估算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导学过程】【知识回顾】1.填空: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 的_____,记作___.2.填空:(1)因为____2=36,所以3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即36=_____;(2)因为_____2=0.81,所以0.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即0.81=_____;【新知探究】探究一、课本P41“探究” (看图)问题:1.能否用面积为1dm2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dm2d 的大正方形,你知道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2.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面积1的算术平方根,也就是边长=1. 1等于多少?3.正方形的面积等于2,它的边长等于什么?4=21=1面积=1面积=1面积=24.面积是2的正方形边长为2,那么2到底是多少呢? 我们怎么才能找到这个数呢? 通过P42, 2发现等于1.41421356。

,所以2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除了2,还有别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吗?无限不循环小数还有很多很多,5、7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我们还学过哪些无限不循环小数? 自己尝试5=?探究二、1.课本例22.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值1= ; 2= ; 3= ; 4= ; 5= ;6= ; 7= ; 8= ; 9= ; 10= ;探究三、课本P43探究。

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要善于观察、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平方根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给出平方根的定义:平方根是一个数a,使得a的平方等于给定的数b。即:如果a²=b,那么a叫做b的平方根,记作a=√b。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平方根的性质,如: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教师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平方根的运算规律,如:√9×√16=√(9×16)=√144=12等。
1.完成课本第92页的练习题1、2、3,其中第3题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平方根的运算规律,并总结出来。
2.选取一道实际问题,运用平方根知识进行求解,如计算家庭成员的手机屏幕面积、家中客厅的面积等。要求学生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写在作业本上,以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尝试估算以下数的平方根:√15、√20、√30。要求学生用文字描述估算过程,并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5.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数学日记,分享自己在学习平方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事项: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重解题过程的书写,保持字迹清晰、步骤完整。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针对这一点,教师应设计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平方根的作用,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
-讲解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如±√a,强调一个非负数有两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并解释计算过程。
2.教学内容:讲解平方根的性质,如唯一性、正负性等。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平方根的性质,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只有一个正数解和一个负数解。
-通过例题,说明在求解平方根时,如何判断其正负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实际情境引入平方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以一个正方形图形为例,展示边长为a的正方形,其面积为a²。提问:如果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a²,如何求出其边长a?
-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意识到求边长a的过程就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引入平方根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平方根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3.拓展思维训练:
-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一道探究性问题,如探究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讨平方根在数学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勾股定理、二次方程等,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4.课后反思:
-要求学生撰写课后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平方根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以及解决困惑的方法。
2.教学内容:回顾已学的平方运算,为学习平方根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让学生计算几个简单的平方运算,如2²、3²等,巩固平方运算的知识。
-提问:平方运算与平方根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平方与平方根的互为逆运算关系。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平方根的定义,掌握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给出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平方根。
3.精讲精练,巩固知识:

教学设计5:6.1 平方根(2)

教学设计5:6.1 平方根(2)

6.1 平方根(2)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平方根的概念,并会用符号表示,能与算术平方根区别;2、理解平方与开方之间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方根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方根的运用。

2、探索平方根概念的过程中,在大量举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用字母a和x的表达定义,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平方根概念的学习,体验数学的发展源于实际,又作用与实际的辨证关系。

2、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其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2、能计算某些数的平方根。

难点:1、掌握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2、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1、什么数的平方是49?2、平方得81的数有几个?分别是什么?3、一对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有什么关系?交流总结:由问题出发,认识到平方得一个正数的数有2个,并且互为相反数(引入新课)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索:独立看书,自学教材想一想:到底什么是平方根,它和我们已经认识的算术平方根有何关系?⑴什么叫一个数的平方根?如何用符号表示?⑵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只有什么数才有平方根?⑶什么叫开方?结论:⑴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用符号表示为:若2,x a x ==则⑵只有非负数才有平方根;⑶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运算。

三、练一练:求下列数的平方根⑴100 ⑵916⑶0.25 ⑷16- ⑸ 0 答案:⑴±10 ⑵±34 ⑶±0.5 ⑷没有 ⑸ 0 总结归纳:1、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2、0的平方根是03、负数没有平方根四、探究讨论: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之间有什么关系?总结: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之间的区别⑴定义不同:如果2x 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

人教版第7套人教初中数学七下 6.1 平方根(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第7套人教初中数学七下  6.1 平方根(第2课时)教案

6.1 平方根(第二课时)教学 目标 1、理解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 2、能用逼近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学习重点逼近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

学习难点 逼近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

学习过程教师二次备课 或学生笔记一、自主学习 了解新知(独学) 任务1:问题:你能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吗?动手操作一下:(1)在图中画出剪切线,并画出你所拼接的正方形,同时说明你的方法。

(2)你有几种剪拼方法?(3)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__________,理由是 。

(4)2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2更精确的近似值是__________,它是有理数吗?(5)仿照无限循环小数的定义,尝试给无限不循环小数下个定义;与课本对照,找出自己的定义中有无问题,写出确切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至少写出三个象2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 掌握新知(对学、群学、展示) 任务1: 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a400004004 04.00004.0 …a…(1) 观察上表,你发现规律了吗?(2)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值: 62500= , 6250000= ,0.0625= , 0.000625= .(3)若=,则300732.13= ,=30000 ,=0003.0 ,若1732=a ,则a= .任务2:比较大小:(1)10 3,(2)7 5,(3) 64 32,(4) -3 -2.三、知识应用 巩固新知(小组合作,学能展示) 任务1:基础知识1.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若正方形的面积是10,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2019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实数 6.1 平方根(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2019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实数 6.1 平方根(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6 .1平方根(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感受无理数,初步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2.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感受无理数.2.难点:感受无理数.(本节课使用计算器,最好每个同学都要有计算器)三、合作探究1.填空: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的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2.填空:(1)因为_____2=36,所以3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2)因为(____)2=964,所以96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3)因为_____2=0.81,所以0.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4)因为_____2=0.572,所以0.57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3.师抽卡片生口答.(课前制作若干张卡片,一面是算术平方根的值,a2等形式)(二)(看下图)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4,它的边长等于多少?谁会用算术平方根来说这个正方形边长和面积的关系?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1,它的边长等于多少?用算术平方根来说这个正方形边长和面积的关系?(指准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面积1(边讲边板书:生:等于1.(师板书:=1)(看下图)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2,它的边长等于什么?(稍停)面积=4面积=1面积=2.(上面三个图的位置如下所示)21,=?)怎么求? 在1和2之间的数有很多,到底哪个数等于第一条线索是那个数在1和2之间,第二条线索是那个数的平方恰好等于2.根据这两条线.我们在1和2之间找一个数,譬如找1.3,(板书:1.32=)1.3的平方等于多少?(师生共同用计算器计算)1.69不到2,说明1.3比我们要找的那个数小.1.3小了,那我们找1.5,1.5的平方等于多少?(师生共同用计算器计算)2.25超过2,说明1.5比我们要找的那个数大.找1.3小了,找1.5又大了,下面怎么找呢?大家用计算器,算一算,找一找,哪个数的平方恰好等于2?1.41421356点点点,可见是一个小数,这个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相比有点不同,有什么不同呢?第一,这个小数是无限小数(板书:无限).,还有别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吗?无限不循环小数还有很多很多,都是无限不循环小..四、精讲精练例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0.001);(按键时,教师要领着学生做;解题格式要与课本上的相同)练习1.填空:(1)面积为9= ; (2)面积为7≈ (利用计算器求值,精确到0.001).2.用计算器求值:= ; = ;边长=4=2边长=2边长=1=1面积=2面积=1面积=4≈(精确到0.01).3.选做题:(1)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2)观察上表,你发现规律了吗?根据你发现的规律,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值:=,=,=,= .五、课堂小结无理数六、作业。

6.1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

6.1平方根(第2课时)教学设计

平方根学习目标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性质.2.会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重点:会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难点:平方根的相关运算三、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什么叫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怎样表示?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a(a≥0),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2.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1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思考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由于(±3)2=9,所以这个数是3或-3.3是前面学习过的9的算术平方根,-3与3有什么关系?(互为相反数.)归纳平方根的概念2.填空(1) 2的平方等于4,那么4的算术平方根就是( 2 )(2) 的平方等于425,那么425的算术平方根就是2()5(3) 教室的地面为正方形,其面积是64 m2,则其边长为( 8 )m,问题:平方等于16,425,64的数还有吗? -2,425,-8你能类比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给出平方根的概念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这就是说,如果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例如,3和-3是9的平方根,简记为±3是9的平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观察下图,你发现了什么?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平方根的表示我们已经学过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你能表示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吗?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可以表示为a“”,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可以表示为a,正数a a表示,读作“正、负根号a”.典例精析例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 100; (2)169; (3) 0.25. 解:(1)因为(±10)2=100,所以100的平方根是±10; (2)因为243⎪⎭⎫ ⎝⎛±=169,所以169的平方根是43±; (3)因为(±0.5)2=0.25,所以0.25的平方根是±0.5.即(1) 10100±=±; (2) 43169±=±; (3) 5.025.0±=±. 试一试(1)121的平方根是什么? ±11(2)0的平方根是什么? 0(3)169的平方根是什么? 43± (4)-2有没有平方根?为什么?没有,因为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是负数.归纳数的平方根的特征:平方根的性质:1.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2.0的平方根还是0.3.负数没有平方根.学以致用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0.009 (2)100 (3)121324 (4解(1)0.09==±(2)10==±(3)21118==±(4)2==±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123))解(16=(2)09-.(3)73±=±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3)解(1)15=±(2)9=-(3)5==±课堂小结①了解了平方根的概念;②掌握了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③学会了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及相关计算.作业见精准作业板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数学授课教师:张辉贤年级:七总第13课时课题6、1平方根(二)课时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理解被开方数扩大
(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
2、能用夹值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情感价值观
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感受存在着不同于有理
数的一类新数。

教学重点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的思想。

教学难点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的思想。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使用媒体多媒体、教材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正数x满足=a,则称x是a的算术
平方根.当a恰是一个数的平方数时,我们已经能求出它
的算术平方根了,例如,=4;但当a不是一个数的
平方数时,它的算术平方根又该怎祥求呢?例如课本第41
页的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多少呢?
问题:究竟有多大?
建议:1、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并估计大概有多大,在此基础
上按书本讲解并板书.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并讲解:由直观
可知招大于1而小于2,那么了是1点几呢?(接下
来由试验可得到平方数最接近2的1位小数是1.4,而平方
数大于2且最接近的1位小数是1.5,大于1.4而小于
1.5......
用夹值法去逼
近一个(无理)
数,是一个重
要的求近似数
的方法,也是
一种无限逼近
的数学思想
在出现之
前,学生已经知
道利用乘方运
算,通过观察的
方法求一些完全
平方数的算术平
方根,但是对于
像2这样的非完
全平方数,如何
求它的算术平方
根,对学生来讲
是一个新问题.
教科书给出
两种求的
方法:一种是估
算,一种是使用
这里默认了非负数a和b当a<b时,这
里可以从得到。

2、用夹值法去逼近一个(无理)数,是一个重要的求近似数的方法,也是一种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教师应加以重视,让学生体验它的妙处.
3、关于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要向学生详细说明.为无理数的概念的提出打下基础.
归纳(提出问题):你对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结果有怎样的认识呢?
的结果有两种情:当a是完全平方数时,是
一个有限数;当a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计算器.对于第一方法,教科书利用夹值的办法,夹值法是重要的有效的求近似值的方法,所以应详细讲解.
对于无限不
循环小数这个概
念,教学时可以
适当回忆以前学
生学过的数,通
过比较,了解无
限不循环小数的
特征,为后面学
习实数做铺垫。

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
例1(课本第42页的例2)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2)(精确到0.001)
可按照书本讲.注意计算器的用法,指出计算器上显
示的也只是近似值,但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方便地求出一
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掌握使用计算
器求算术平方
根的方法
通过例题,使学
生掌握使用计算
器求算术平方根
的方法,可以和
上面所估计的
的大小比
较。

综合应用
例2(用多媒体显示课本例3)题略.
建议:1、首先要注意学生是否弄清了题意;然后分
析解题思路:能否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就是要比较两个
图形的边长,而由题意,易知正方形的边长是20 cm,所
以只需求出长方形的边长,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3xcm
和2xcm,
求得长方形的长为3cm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比
使学生掌握通
过平方数比较
有理数与无理
数大小的一种
方法.
例题给出了一个
实际问题背景,
学生一般会认为
一定能用一块面
积大的纸片裁出
较3和20的大小,这是个难点,要让学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再比较.
2、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例3前可先解决下面的问题:比较4和,2和27大小.一块面积小的纸片,通过学习可以纠正学生的认识.
探究规律
课本中的用计算器探究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
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
对于(1)应有如下的规律:当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100
倍,10000倍…时,其算术平方根相应地扩大(或缩小)
10倍,100倍…
课本中
的用计算器探
究被开方数扩
大(或缩小)
与它的算术平
方根扩大(或
缩小)的规律.
课本中的
用计算器探究被
开方数扩大(或
缩小)与它的算
术平方根扩大
(或缩小)的规
律.
课堂小结1、被开方数增大或缩小时,其相应的算术平方根也相应地增大或缩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夹值的方法来求出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2、利用计算器可以求出任意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3、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4、怎样的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作业
布置
课本习题6.1第5、6、9、10题;
教学反思1、本节课首先提出“有多大”的问题,这是一个学生关注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说明引入算术平方根必要性的好问题(如果算术平方根都可以像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那样求得,恐怕就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精力来学习算术平方根了),所以教学中要引起重视.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体现了“数学中的无限逼近的思想”并使学生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学生对无限的体会没有障碍,但对不循环会因计算实际的局限无法体会,是本节课的一个疑点,教师可适当说明,不要深究).
2、课本的例3是一个实际问题,它有两个作用:一是用算术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涉及了一个有理数与一个无理数的大小比较的问题.后者提供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所以要引起重视.
3、利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本章的一个重要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其方法应该不
成问题,但对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要求要重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被开方数的扩大和缩小
与平方根的扩大和缩小之间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