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综述
定向增发融资并购研究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25定向增发是在全流通背景下借鉴境外市场经验引入的新的融资发行制度,即上市公司向10 名以内的特定投资者进行私募融资的行为,由此给有关公司提供了向特定对象进行资产重组, 或引进战略投资者乃至让新股东借壳上市的工具,为全流通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提供了“新大陆”,并已经成为购并重组的主要载体。
一、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动因分析和主要对象(一)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动因分析采用定向增发方式实现集团整体上市或收购其他公司,无论对于我国资本市场还是参与公司都有明显的优化效应。
与普通股的增发相比,具有审核程序简单、发行成本低、信息披露要求低、发行人资格要求低等“一简三低”的特征。
同时,对于实施公司而言, 其成本节约优势主还体现在:1、债务和道德成本优势。
通过定向增发, 增加公司的权益比例,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的财务杠杆,优化公司治理, 提高公司业绩和投资者信心。
定向增发对象作为公司未来的股东可以对上市公司实施有效监督,形成上市公司的激励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关联交易的现象,中小投资者以此为俱,上市公司也因此而受到特别地监管和审核, 这对上市公司形成了相当大的道德成本, 公司可以通过透明的审批体系得以改善但效果不佳。
而通过定向增发使集团整体上市,可以使关联交易、尤其是和母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大幅减少,从而减轻了公司所受的“道德歧视”。
2、重组成本优势。
在定向增发并购中,收购方以接近市价的价格获得目标公司股票,使大股东与小股东的持股成本处于较翁国林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成都 610064【文章摘要】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定向增发作为并购支付方式得到市场的极大追捧,通过向母公司或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进而实现收购的案例层出不穷。
本文通过分析公司定向增发的动因及所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为公司在并购中提出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并购公平地位。
通过定向增发进行重组并购,将取得目标公司控股权、向目标公司注入获利能力强的优质资产两个关键环节合二为一,大大节约了重组成本。
股权定向增发的融资模式研究
对投资者的风险与回报
投资风险
股权定向增发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定价不合理、投资者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投资者需要谨慎评估投资风险 。
投资回报
股权定向增发通常会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投资回报,如股息分红、股价上涨等,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股票获得 相应的收益。
04
股权定向增发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阿里巴巴的私募股权融资
关注股权定向增发与公司创新 、业绩增长等方面的关系,为 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入先 进的融资理念和技术,提高我 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和竞争 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风险投资融资
1 2 3
风险投资融资概述
风险投资融资是指投资者通过投资具有高成长 潜力的初创企业或项目,以获取高收益和资本 回报的一种融资方式。
风险投资融资的优势
风险投资融资可以提供初创企业或项目所需的 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帮助企业或项目快速成 长和实现商业化。
风险投资融资的不足
风险投资融资通常需要企业或项目承担较高的 风险,同时融资成本较高,对企业的经营状况 和前景有较高的要求。
股权定向增发对公司的市场表现和股价波动 具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规 范性,有助于市场稳定和发展。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股权定向增发在不同 行业、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 和效果,比较不同融资策略的 优劣。
探讨股权定向增发对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市场监管等方 面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完善相 关政策和法规。
股权定向增发的融资模式研 究
2023-10-30
目录
• 股权定向增发概述 • 股权定向增发的融资模式 • 股权定向增发的作用与影响 • 股权定向增发的案例分析 • 股权定向增发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 研究结论与展望
河南省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再融资现状及动因分析
河南省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再融资现状及动因分析一、河南省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现状及特征截止到2014年底,全省已上市的公司共有66家。
2006年5月19日中孚实业(600595)发布对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增发预案,是河南省上市公司第一家定向增发预案,由此拉开了河南省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再融资的序幕,并在2007年5月11日完成定向增发1亿股、募集资金净额6.592亿元。
但中孚实业并不是河南省最早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
瑞贝卡(600439)在2006年6月7日对外发布定向增发预案后,在当年的2006年12月8日实施定向增发3525万股、募集资金净额3.40835亿元,成为河南省第一家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
随后的几年,河南省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股票的数量及募集资金都有较多的增加,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河南省上市公司中有37个公司共完成49次定向增发,新发行股票共计92.32亿股,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净额合计820.62亿元。
河南省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情况具有如下特征:(1)利用定向增发方式再融资已经成为主流再融资方式。
截止到2014年12月底,河南省66家上市公司中,共发布增发预案公告96次,其中发布公开增发的预案只有5次,而发布的定向增发预案公告91次,定向增发已经成为主流再融资方式。
2006年~2014年河南省上市公司各年已实施定向增发次数、定向发行新股数量及募集资金情况,根据表1的资料将其汇总为表1所示。
表1 河南省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情况汇总表(2006~2014)(2)近四年的定向增发有了飞跃式发展。
从表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南省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再融资,2006年后尤其是近四年有了飞跃式发展。
2012年尽管实施定向增发次数不多,全年只有5次,发行股票数量也不是最多,但募集资金额却是9年来最多的,已超出300亿元;而2013年和2014年实施定向增发每年都超过了10次,发行股票数量相对较多,但定向增发所募集资金额每年却只有100亿元左右,与2012年的每次募集资金额相比有天壤之别。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投资机会分析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投资机会分析统筹:陶毅执笔:邱亚桢许越洪报告日期:2007-04-03主要观点:1、2007年以来,共有25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共募集资金达亿元,而今年以来发布定向增发意向的上市公司有77家,预计融资规模将超过560亿元。
2、目前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都存在一个较低的折价率。
2007年以来,25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折价率普遍较低,折价率在50%-70%之间,平均价率为63%。
3、作为目前上市公司使用最频繁的融资手段,定向增发不仅为上市公司筹集了急需的资金,也为参与认购的各路机构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4、实施过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股票存在超额收益。
以云南铜业定向增发为例,定向增发的超额收益率主要集中在董事会预案公告日到股东大会通过日以及证监会批准日至定向增发实施日这两个阶段,而定向增发实施后,超额收益率呈下降趋势。
一、定向增发的现状及分类定向增发,亦即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采取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
自2006年5月国内证券市场融资开闸以后,定向增发作为上市公司十分偏爱的和种融资方式,一度呈现“千帆竞渡”的局面。
据统计,2006年,定向增发公司家数达51家,筹资额亿元,分别占到融资公司总家数(141家)和筹资总额(亿元)的%和%,迅速超过配股和公开增发等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手段。
而2007年以来,有25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共募集资金达亿元,而今年以来发布定向增发意向的上市公司有77家,预计融资规模将超过560亿元1。
(见表1)表1:2007年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1来源:根据wind资讯统计而成据wind资讯统计而成上市公司纷纷选择定向增发作为其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定向增发的融资成本低廉,节约时间。
定向增发只需要找到特定的增发对象,经过询价后就可以轻松地完成募资的所有环节,一个月就可以完成融资,而如果采取公开增发,不但在财务上,要求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还需要先刊登招股说明书,然后聘请承销机构,公开询价等必要程序,不但承销费用是定向增发的一倍左右,而且操作时间上也要比定向增发长得多。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研究述评
示折扣率随着增发规模的扩大而提高 , 与监控假说 不符。 ( )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 实证检 验 H re& m t(9 3提出 , et l S i 19 ) z h 当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时候, 公司会选择定向增发方式融 资, 因为公开增发过程中向大量社会公众直接传达可信信息的成本过高( 投资者搜寻信息的成本也较高)还可能将商业机密泄漏给竞争对 , 手。 而通过向 熟悉项 目 特征并能做出 风险评估的投资银行、 风险投资者等专业机构或增发前与企业有关系的认购者( 包括原有股东等) 定向 增发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定向增发的认购者是更有经验和更为成熟的投资者 , 因此公司管理层不选择公开增发方式融资以及定向增 发对象愿意认购这两点则向市场传递了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信息, 认购股权的禁售期也有助于商业机密的保密。 信息不对称主要产生于两方
监督。an Wio ( 9) Kh& n n 1 8研究则发现对定向 t 9 增发股票的 禁售期限制能提高股东的监控动力, 即使当股东原有股份 比 重较小时也是如此, 因为交易限制使得股东不能出 售业绩不佳公司的股票。 ez等( o) Hre 2 6认为, tl o 机构投资者能够利用 自己信息挖掘多渠道和分析高水平的优 势对定向增发公司进行有效 督。 釜 对定向增发后机 构投资者所有权上升的公司与定向增发后机构投资者所有权下降的 公司进行了比较, 发 现前者无论是长期股价表现还是公司的长期绩效表现都明显的强于后者, 从而 正了监控假说 。 根据该假说, 定向增发折价是对积极投资
企业董事报酬的8倍 , 7 如果折价是作为对监控的补偿似乎有些过高。 即使该补偿合理, 监控成本是企业价值的一定比例 , 假设企业规模不 变, 折价应随着增发规模的增加而减少, 因为固定的监控成本可以分摊到更大的增发规模中, 购买者的监控收益也会随着其持股份额的增 大而增大。 大额增发购买者监控企业的动力和激励会随着其持股份额的提高而增强 , 企业可以因此给大股东较少折扣, 但其实证研究却显
企业整体上市定向增发新股模式研究述评
企业整体上市定向增发新股模式研究述评摘要:整体上市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创新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定向增发模式作为整体上市重要模式之一,其动因以及财务后果近年来在我国会计界已有初步研究。
本文重点评述整体上市之定向增发新股模式的动因及财务后果,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整体上市定向增发动因财务后果一、引言自从2004年tcl集团成功实施整体上市以来,随后武钢股份、宝钢股份、百联百货这些大型国有集团整体上市对我国股市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整体上市已成为近些年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热点。
由于定向增发发行门槛低较,程序简单,操作方便,因此定向增发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主流模式。
至于整体上市之定向增发新股模式为何呈现出如此“千帆竞渡”的热闹场面,其为上市公司究竟带来何种财务后果,我国学者对此已有初步研究。
本文主要以企业整体上市之定向增发新股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我国现有企业整体上市之定向增发新股动机以及财务后果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评述。
二、企业整体上市研究背景及理论综述(一)企业整体上市研究背景整体上市是指股份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将其主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的一种并购行为(黄远平、陈群华,2008)。
整体上市有助于消除关联交易,使优质企业做大做强,为我国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开拓创新(张洁梅,2009)。
2005年我国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在解决完股权分置改革问题后,支持绩优大型企业通过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份实现整体上市;支持上市公司以股份等多样化支付手段,通过吸收合并、换股并购等方式进行兼并重组,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李红云(2007)认为,整体上市将会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为我国国企深度改革和解决股权分置等历史残留问题开辟创新之路。
(二)企业整体上市模式分类理论综述关于整体上市模式国内学者提出了以下观点。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研究文献综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规定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研究文献综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规定摘要: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主流模式,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
本文通过整理有关定向增发的文献,从定向增发的市场效应、增发后业绩表现、增发折价、增发前后的盈余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做出简单评述。
关键词:定向增发、文献综述、市场效应、增发折价、盈余管理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上市公司虽存在定向增发的案例,但是由于严格的审核要求等控制,只在极小范围内有所开展。
2006年5月8日,由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开始正式施行,建立了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定向增发新股的制度。
自此,我国的定向增发市场迅速扩大,仅仅2006年至2007年两年内,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金额就高达3541.31亿元,几乎占据2006年和2007年两年内整个资本市场股权再融资金额的七成以上。
定向增发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主流模式。
目前我国学者对定向增发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定向增发的折价问题、短期公告效应、长期市场收益、增发后短期及长期业绩表现、定向增发前后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向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等方面,并从不同发型对象、筹集资金目的等反面对定向增发的各方面进行了对比。
一、定向增发的市场效应和业绩表现章卫东(2007)以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期间发布定向增发新股预案公告的A股公司共231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定向增发的短期公告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宣告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整体获得显著为正的财富效应,在[-5,5]事件窗口内获得7.199%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区分定向增发类型后的研究结果显示,宣告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的公司比其他类型的定向增发有显著高的累计超额收益回报,两者在[-5,5]事件窗口内分别获得13.959%和6.267%的累计超额收益。
章卫东(2022)以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期间发布定向增发新股预案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增发对象将研究样本分为三组:全部面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的定向增发,部分面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部分面向非关联股东的定向增发,全部面向非关联方的定向增发。
IPO定向增发全面解读
IPO定向增发全面解读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征服那英 - 征服一、什么是定向增发?已经上市的公司,如果为了融资而发行新股,被称为再融资。
定向增发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再融资手段,意为: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新股,募得资金通常被上市公司用来补充资金、并购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
参与定增的玩家主要是大的机构投资者——10名以内的投资人提供几亿到几十亿的资金,购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新股。
上市公司定增新股票有如下几个特征:投资人不超过10名;定向增发股票的价格相比二级市场价格一般有6-8折的折让;投资者通过定增持有的新股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认购的,36个月内不得转让。
二、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定向增发新股?定增已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手段,经益财网投研中心的统计,其总体融资额不断扩大,已超过IPO成为A股市场第一大融资来源。
同时作为再融资手段的一种,相比配股不仅不会造成股价大跌,而且还会明显刺激股价上升。
而且,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不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对公司没有盈利要求,也不用漫长地等待。
并且采用定向增发方式,承销佣金大概是传统方式的一半左右。
对于一些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公司而言,定增是一个关键的融资渠道。
三、投资人怎么看定向增发?定向增发在经投资人竞价的定价机制中,投资人对最终定价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折价定价使得投资人能获得比其他投资者成本更低、安全边际更高、投资风险更低的综合优势,达到比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者赚得更多、亏得更少的投资效果。
对参与定增的投资人来说,可以凭借这种简单和低成本的方式进入高成长公司或行业,轻易获得公司和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利润。
而且上市公司一般会与参与定增的投资人签署保底或回购协议,来保障投资人的收益。
四、定向增发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对股价的影响怎样?可以说,能够得到证监会审核通过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基本面相对较好的公司,定增的股票本身质地较优,一般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同行业股票中有较好的超额收益能力,具备长线投资特点。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方式的问题浅析
Financial View | 金融视线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230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方式的问题浅析陈秀秀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宿迁 223800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所使用的再融资方式不断创新,由配股转向增发,而且从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再融资。
定向增发作为资本市场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已日益受到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视,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此种融资方式的过程中会遇见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一、定向增发的概念及发行条件定向增发即非公开发行,就是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的行为,实际上就是海外常见的私募。
定向增发作为一种资本筹资方式,也可以作为并购手段。
作为融资方式,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向公司的股东或者机构投资者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投资于前景较好的投资项目,为股东带来未来收益;作为并购手段,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可以换入资产实现并购,节约公司的资金成本,缓解公司购买资产带来的资金压力。
定向增发股票应符合下列规定:1.发行对象不能超过10名,发行对象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应当经国务院相关部门事先批准。
2.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
3.关于股份限售期的规定。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投资者以及董事会拟引入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他们所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以竞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和发行对象的,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
4.最近1年及1期财务报表未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5.募集资金使用符合有关规定;本次发行将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的,还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的其他规定。
二、定向增发的优缺点(一)定向增发的优点基于上述定向增发应符合的规定,可以看出定向增发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再融资偏好分析
Money China 财经界投资理财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再融资偏好分析浙江省瑞安市教育局陈锟锟摘要: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主要有债务再融资和股权再融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进入全流通时代,通过增发股票实现股权再融资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市场各方追捧,而增发再融资中又以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所占比重最大。
本文通过对导致当前定向增发市场持续火爆的原因进行分析,揭示当前市场存在的风险,促使中小投资者更加理性地参与市场投资。
关键词:股权再融资过度融资信息不对称一、定向增发再融资市场现状及原因分析根据证监会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3年时间,A 股共有1120家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再融资,其中,有400余家上市公司进行过两次以上的定向增发。
这1120家公司完成定增的总金额约为25468.86亿元,而同时期新股IPO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仅为2246.97亿元。
仅2015年市场就完成定向增发853次,募集资金总额13614亿元,而当年的首发融资金额为1578.08亿元。
从以上公开的数据可知,近几年定向增发这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笔者认为产生该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从上市公司角度分析,定向增发具有融资门槛低、融资规模不受限的优点。
相较配股、公开增发等再融资方式,定向增发的发行条件较为宽松,没有盈利指标限制,即使亏损公司也可参与发行。
定向增发在发行数量、发行规模方面由发行方和认购方通过自主协商确定,极大地满足了发行方的融资欲望且发行方式更加灵活,更符合股票发行市场化的政策导向。
二是从发行对象角度分析,定向增发的发行价往往与市价存在较高价差,因此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发行认购具有较高吸引力。
根据证监会2007年9月17日发布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规定,定向增发的定价机制为“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针对1年锁定期投资者)。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综述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收稿日期]2011-10-09[作者简介]郭巧莉,女,山西文水人,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理论。
1引言回顾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创立、探索、尝试的阶段,在此期间逐步建立了一些最基本的法规,到1999年出台了《证券法》,大体上跨越了前10年;后一个阶段从2000年开始,2001年尝试国有股减持,然后经过5年时间的酝酿,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并取得成功,从2006年开始出现定向增发融资。
中国资本市场在聚集社会闲置资金、推动经济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以及促进社会进步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作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市场重要主体,资金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第一推动力,融资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综述郭巧莉1,2,张心灵1,高志辉2(1.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36;2.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呼和浩特010051)[摘要]中国资本市场在聚集社会闲置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资本市场涌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新股的热潮。
本文对此做了概述,并对未来研究趋势提出了方向。
[关键词]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研究现状;综述展望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03.006[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2)03-0012-03其建立一个可靠计量自创商誉的模型。
即商誉由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价值和整合价值两部分构成。
通过此模型的建立来逐步解决上述的一系列问题。
对于企业超额盈利能力的计量,我们可以用企业超额盈利的现值来体现超额盈利能力的货币价值。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效应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效应CATALOGUE目录•引言•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概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的效应分析•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的问题与挑战•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的优化建议与前景展望•研究结论与展望CHAPTER引言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进行融资的案例逐渐增多,成为一种重要的股权融资方式。
研究背景与意义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少数特定投资者或机构发行股票,以募集资金的一种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定向增发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调整股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股权激励等的重要手段。
研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融资效应,对于理解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以及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内容与方法CHAPTER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概述定向增发的定义和特点上市公司融资的动机和目的定向增发市场的发展趋势CHAPTER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的效应分析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提高公司财务灵活性影响公司现金流优化公司资本结构1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23对于有大股东的公司,定向增发可能会增强大股东的控制权,从而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
增强大股东的控制权通过引入新的投资者,可能会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治理模式,从而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如果公司面临恶意收购的威胁,定向增发可以增加公司的股份,从而避免恶意收购的风险。
避免恶意收购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030201CHAPTER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的问题与挑战缺乏详细信息披露披露内容不准确信息披露不透明融资周期长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过程通常较长,需要经过多个审批环节,导致融资效率低下,错失市场机遇。
融资成本高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融资成本往往较高,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融资效率低下定价机制不合理定价机制不透明定价偏离市场价值CHAPTER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的优化建议与前景展望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01强化监管力度02提高投资者意识03完善定价机制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完善估值体系加强定价过程的透明度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创新融资方式CHAPTER研究结论与展望定向增发事件对上市公司短期股价有积极影响研究结论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业绩有正面影响定向增发对于不同的公司类型和行业有不同的影响研究不足与展望样本选择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对定向增发具体动机和效果的深入了解对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业绩的持续关注WATCHING。
《定向增发利益输送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定向增发利益输送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定向增发利益输送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关于定向增发折价原因的相关文献 (1)(1)流动性补偿假说 (1)(2)监控假说 (1)(3)信息不对称假说 (1)(4)效益补偿假说 (2)(5)巩固控制权假说 (2)2利益输送的相关文献 (2)3文献评述 (3)定向增发因为发行限制少、发行条件易满足、发行成本较低、资金来源清晰等优点,被美国、欧盟、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普采用。
定向增发既是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并购工具。
1994 年江铃汽车向美国福特定向增发B 股首开了我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的先河,但在2005 年9月之前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仍然不多见,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小股东利益从根本上趋向同一:即二级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股价。
定向增发新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手段,基于此原因各国学者和实务界人对定向增发进行了大量详细的研究。
1关于定向增发折价原因的相关文献(1)流动性补偿假说Silber(1991)从限期流动性的角度出发,对定向发行的折扣进行了解释,投资者购买了上市公司私募发行的新股,往往按照限制购买条约,在一定时间内都无法出售,给予投资者一定的折扣是对其认购的新股无法立即上市流通的一种补偿。
他针对69家上市公司的私募发行数据统计之后发现有两年锁定期的私募未注册股份有高达34¥的折扣。
WU(2004)讲美国1986年至1997年期间高科技公司定向增发与公开发行的价格折扣进行了比较,他发现定向增发的折价率普遍高于公开增发,定向增发中有限售条款的股票的折价率又比没有限售条款的增发股票的折价率要高,因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定向增发折价的一部分是为了补尝受限股票的流动性。
(2)监控假说Wruck(1989)对美国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司进行了研究,认为投资者在购买了发行公司的新股后,就需要更多的担负起监督公司管理层、公司运行效益,及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责任。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与利益输送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与利益输送文献综述作者:姜薇来源:《商情》2013年第34期【摘要】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主流模式,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
本文通过整理有关定向增发的文献,从定向增发的资产注入与利益输送方面对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做出简单评述。
【关键词】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利益输送定向增发新股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重要途径,由于涉及新股东和原有股东之间的股权以及资源的重新分配,一些具有控制权的股东可能利用定向增发新股进行利益输送,即通过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而实现控股股东利益。
利益输送(tunneling)又译作隧道效应或掏空,最早由Johnson等于2000年提出,被用于描述企业的控制者或内部人为了个人私利将企业的资产和利润转移出去,构成对少数股东或外部人利益的侵占行为。
许多学者基于代理理论对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进行了研究,而相关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利益输送的方式和经济后果上。
1.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股权结构比较集中,上市公司代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而我国法律保护、内部控制制度都相对落后,存在着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部分学者认为由于定向增发只涉及部分投资者,将中小投资者排除在外,加之我国定向增发的法规不健全,定向增发就会成为中小股东利益受侵犯的天然温床。
La Porta 等(2000)的研究将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方式归结为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交易从公司转移资源,如直接偷窃和舞弊、转移定价、过高的管理层报酬、债务担保、侵占公司投资机会等;第二,想方设法增加其在公司的权益,如发行可稀释权益、内部交易、渐进收购等等。
可以说,在我国现有的制度背景下,定向增发在理论上为大股东提供了通过支付较低的对价而达到稀释中小股东的权益从而实现利益输送的途径。
黄建中(2006)的分析认为,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一种新的方式,还可能成为个别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工具。
?一篇短文看懂定向增发!
一篇短文看懂定向增发!一、什么是定向增发?企业要发展就要融资,上市公司也不例外。
上市公司怎么融资呢?一样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的主要手段就是发行公司券或者可转换债券。
这些你们先听一听,以后再细讲。
股权融资的主要手段分为公开增发、配股和定向增发。
从参与范围上看,公开增发就是和散户的交易;配股就是和原股东的交易;而定向增发就是和大机构大金主的交易。
官方的概念: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以非公开的形式发行股份的行为。
我们在把定向增发这四个字揉碎了来讲!定向就是指向确定的对象。
这个确定的对象,中国的现行法规规定是不超过十个投资人。
注定着这十个投资人要么是机构投资者,要么是超有钱的大金主。
因为目前定向增发的平均单笔投资门槛是两亿元人民币。
增发就是指把上市公司的股票数量增加,变得更多,发行出去的这么一个过程。
2015年中国股权融资的规模到了1.5万亿,其中通过定向增发方式的融资规模到了1.3万亿,占比86%。
二、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定向增发?大家都知道,那肯定是为了融资啊。
上市公司要发展业务没有钱怎么办?那就定向增发呗。
这是一种最高效的手段,通过定向增发融资来的股份还不需要赎回。
那么除了融资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可能很多投资人就不太了解。
其实他还有两个隐藏的作用:大股东有时候感觉到自己的控股地位受到威胁,他也会要求上市公司对大股东定向增发一批股票,提高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巩固大股东的控股地位。
当然有时候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二股东或者三股东联合一批马甲参与定向增发,之后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了大股东。
定向增发也是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的一种有效手段。
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让相关利益人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认购股票。
那么对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说可以做到无风险套利。
三、参与定向增发有什么好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没有好处的事情,谁会参与呢?眼前的利益、折扣,上市公司会给定向增发参与者10%~30%左右的折扣空间。
假如这个股票现在的价格是十元钱,定向增发参与者有可能是在7元到9元的价格买入,那么这种好事谁不愿意参与呢?当然,参与也是有条件的。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综述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综述[摘要] 中国资本市场在聚集社会闲置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资本市场涌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新股的热潮。
本文对此做了概述,并对未来研究趋势提出了方向。
[关键词]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研究现状;综述展望1 引言回顾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创立、探索、尝试的阶段,在此期间逐步建立了一些最基本的法规,到1999年出台了《证券法》,大体上跨越了前10年;后一个阶段从2000年开始,2001年尝试国有股减持,然后经过5年时间的酝酿,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并取得成功,从2006年开始出现定向增发融资。
中国资本市场在聚集社会闲置资金、推动经济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以及促进社会进步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作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市场重要主体,资金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第一推动力,融资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行为,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
在我国特殊制度安排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经历了由配股向公开增发新股,再到定向增发新股的演变过程。
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最早采用的一种方式,1998年以前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唯一方式是配股;1998年以后公开增发新股逐渐增加,2002年以后公开增发新股的数量和金额都超过配股;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从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开始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主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截至2010年年底,已有500多家上市公司完成或正在进行定向增发融资。
定向增发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不仅能从根本上避免大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实现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双赢” ,而且定向增发还有利于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改善公司的经营和治理状况。
定向增发这一融资方式的推出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研究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这和经典的融资优序理论结论相反,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而我国的股权再融资中,又以定向增发方式最为上市公司青睐。
文章通过整理国内外定向增发相关的研究文献,从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折价发行,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利益输送,定向增发前后的企业绩效,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价值及投资,定向增发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等方面对定向增发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关键词】定向增发;公告效应;折价发行;利益输送;企业绩效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公开发行(IPO)、配股、可转换债券和定向增发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
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目前规定要求发行对象不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不得转让。
证监会对其发行条件相较于其他几种方式更为宽松,因而深受广大上市公司的青睐。
尤其在我国证券市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定向增发更是成为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领头羊。
在2009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共有131家公司进行了股权再融资,其中采用定向增发方式的企业有107家,占据全部股权再融资公司数量的81.7%。
在2010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共有167家公司进行了股权再融资,其中采用定向增发方式的企业有137家,占据全部股权再融资公司数量的82%。
定向增发始终占据着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的大片江山。
由于国外证券私募发行起步较早,国外学者对其研究也相对较早。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不断发展,国内大批学者也对定向增发做了较多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关于定向增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定向增发折价问题、大股东利用定向增发进行利益输送、定向增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定向增发与企业价值及其投资问题、企业盈余管理问题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等七个方面。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再融资行为分析
关 馨
摘 要 :上市公 司再融资问题是公司金 融学研 究 中一个非常重要 的问题 。对于整 个证 券市场 而言 ,上 市公 司的融 资能力越 强 ,证券 市 场就越 有活力 ,这也是衡 量一个 国家证券市场成功与否的最重要 的标 准之 一。本 文研 究了上 市公 司的再 融资行为 中的定 向增发方式。通过 流程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式 ,对 当前的定向增发方案进行 了深入的 了解 ,探 讨增发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 ,提 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公 司金融 ;上 市公 司;再融资 ;定向增发
简 介
上市公司再融资 ,是 相对 于公 司首次公 开发 行股 票 ( I n i i t a l P u b l i c O f f e r i n g )而言 ,一般有广 义和狭 义两种 理解 。广义 的再融 资是指 上市 公司在首次 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 ,再通过各种渠道 、采用各种 方式获得资金的行 为 :包括 债权 融资 、股 权融 资 和半股 权半 债权 等方 式。狭义的再融资是指上市公 司在首 次向社会 公开发行 股票并 上市后 , 再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获得资金 的一种行为 ,即上市公司在资 本市场进行 股权再融资 ( S e a s o n e d E q u i t y O f e r i n g )的行为 ,具体形式包括配股 、增 发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 。本文 中,上市公 司再融 资 ( S E O )的概念 界定为 :上市公 司在首次公开发 行股票 ( I P O) 以后 ,通过证券 市场 以 配股 、增发 ( 包括定 向增发 )或发行可转换债券方式 ,向投资者再 次募 集资金 的行为 。包括非定 向增发 和定 向增发 。非定 向增发 即向不特定对 象公开募集股份 ,指上市 公司 为了满 足公 司投 资需 要 ,扩 大规模 等 目 的 ,再次通过证券市场 向社会投 资者发售股票来筹集 资金 的行为 。定 向 增发是 2 0 0 6年的 《 上市公 司证券 发行管 理办法 》提 出的新 的增发方 式 , 是指上市公 司采用 非公 开方式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的行为 ,且特定 发 行对象不超 过十名 。这 也是本 文即将探讨 的主要融 资方案 。 在 《 上市公 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中提 出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规 定流程 ,时间表展 示如下 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收稿日期]2011-10-09[作者简介]郭巧莉,女,山西文水人,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理论。
1引言回顾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创立、探索、尝试的阶段,在此期间逐步建立了一些最基本的法规,到1999年出台了《证券法》,大体上跨越了前10年;后一个阶段从2000年开始,2001年尝试国有股减持,然后经过5年时间的酝酿,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并取得成功,从2006年开始出现定向增发融资。
中国资本市场在聚集社会闲置资金、推动经济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以及促进社会进步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作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市场重要主体,资金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第一推动力,融资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综述郭巧莉1,2,张心灵1,高志辉2(1.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36;2.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呼和浩特010051)[摘要]中国资本市场在聚集社会闲置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资本市场涌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新股的热潮。
本文对此做了概述,并对未来研究趋势提出了方向。
[关键词]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研究现状;综述展望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03.006[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2)03-0012-03其建立一个可靠计量自创商誉的模型。
即商誉由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价值和整合价值两部分构成。
通过此模型的建立来逐步解决上述的一系列问题。
对于企业超额盈利能力的计量,我们可以用企业超额盈利的现值来体现超额盈利能力的货币价值。
因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是在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的基础上研究的,所以对超额盈利能力的计算我们应该考虑持续经营的几个会计年度。
可以用5个会计年度来计算,也可以用更多个会计年度来计量,只要各个企业计算的会计年度相统一就可以。
并且自创商誉的计量应该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披露。
超额盈利价值=∑(企业每年预期超额收益×年折现率)=[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预期投资报酬率-同行业平均利润率)]×按正常投资报酬率计算的年金现值系数整合价值与企业规模联系紧密,大规模的企业将其资产整合到一起花费的成本肯定要比小规模企业整合资产花费的成本多,所以整合价值应该用企业规模来确定。
即整合价值可以用企业总资产的价值来确定。
所以,整合价值=a ×企业总资产。
式中,a 为整合价值与企业总资产的相关系数,待定。
所以,自创商誉=超额盈利能力价值+整合价值=[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预期投资报酬率-同行业平均利润率)]×按正常投资报酬率计算的年金现值系数+a ×企业总资产从自创商誉的计量模型来看,当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为正时,再加上企业规模下的整合价值,确认的企业商誉价值相对于本企业资产来说就会是一个正值商誉。
说明企业运营状况良好,而且可以代表企业的好感价值。
当企业的盈利能力偏低于行业平均盈利能力时,即企业的超额盈利为负值时,但其绝对值小于企业整合价值时,商誉仍然是正值。
只有企业盈利能力严重低于行业平均盈利能力时,也就是整合价值不足以弥补盈利能力缺陷时企业就出现了负商誉。
对于现行会计准则对商誉的确认及处理的不合理之处,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创商誉的计量来解决。
通过自创商誉的计量模型我们可以合理估计各个企业的商誉价值,在面对企业合并问题时,合并双方对被合并企业价值的估计也就会更接近。
对于合并的差价部分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企业合并时,计算合并企业的合并成本与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时,商誉作为合并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将其价值计算在净资产价值之内。
由于商誉的价值可以合理估计,合并双方在合并出价上的差距也会缩小。
这样计算出来的差额就是由于双方管理层对企业未来的预期、议价能力、估价能力等因素造成的。
基于企业管理层能力产生的差额自然应归结到管理费用之中。
即正的差额增加管理费用,是管理层预算失误的成本;负的差额冲减管理费用,是管理层合理估计和议价能力的收获。
这样的处理既反映了经济实质,又消除了同一性质账务处理不一致的问题,而且商誉的价值也是以其内在价值反映的。
通过这样的处理可以解决上述的一系列问题。
以上这些数据都可以在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获得,所以按此方法可以可靠地计量自创商誉的价值。
企业外部人员可以根据报表信息自己估计目标企业的商誉价值,为合并企业评估被合并企业的价值提供了依据。
并且合理确认被合并企业商誉价值,把合并差价里包含的非商誉价值确认为企业合并费用更符合会计反映经济真实的要求。
由于获得的资料有限,没能确定出a 的确定数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
主要参考文献[1]郑秋燕.浅议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6).[2]王南,袁广达.商誉本质的理论解析与商誉会计的实务选择[J ].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5).[3]畅荣梅.自创商誉的会计确认[J ].山西焦煤科技,2004(10)............................................中国管理信息化C 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2012年2月第15卷第3期Feb.,2012Vol .15,No .312为,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
在我国特殊制度安排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经历了由配股向公开增发新股,再到定向增发新股的演变过程。
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最早采用的一种方式,1998年以前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唯一方式是配股;1998年以后公开增发新股逐渐增加,2002年以后公开增发新股的数量和金额都超过配股;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从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开始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主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截至2010年年底,已有500多家上市公司完成或正在进行定向增发融资。
定向增发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不仅能从根本上避免大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实现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双赢”,而且定向增发还有利于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改善公司的经营和治理状况。
定向增发这一融资方式的推出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定向增发相关的法律规范和监管、审核政策及制度不如配股、公开增发再融资方式健全,股权定向增发普遍具有低价发行的偏好,大股东通过增发前的长期停牌、增发前后利润的操纵、增发完成后的高额分红以及注入劣质资产等方法实现了对大股东的利益输送,帮助大股东获得了更多的控制权利益,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为了规范定向增发的行为,证监会已先后出台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关于上市公司做好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有关注意事项的函》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其核心之一就是规范定向增发价格的制定,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防止利益输送。
但鉴于目前对定向增发相关理论的研究存在争议与不足,上述政策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和应用尚处于亟待完善的状态。
2国外研究现状定向增发即海外常见的私募发行行为,是美国、欧盟、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常见的一种增发新股融资方式。
国外定向增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行定价及其根源的探讨上,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假说包括监控假说、信息不对称假说、效益补偿假说、管理堑壕假说和流动性补偿假说等。
Wruck(1989)以美国私募发行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认为参与认购的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层及募集资金使用有监管责任,根据“监控假说”,内部投资者势必比外部投资者付出更多监督成本,因此定向增发发行定价对内部投资者的折扣应该大于对外部投资者的折扣。
Wruck(1989)、Silber(1991)、Hertzel and Smith(1993)、Lelandand Pyle(1997)等研究认为,可以用信息不对称假说解释私募发行折扣的成因,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公司价值被低估的公司就会通过私募发行进行融资。
由于关联投资者与非关联投资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关联投资者有着更低的信息采集成本,非关联投资者对发行公司的调查成本和监督成本要比关联投资者更高,为了补偿非关联投资者对发行公司更高的调查成本和监督成本,也要给予非关联投资者更高的折扣。
Krishnamurthy(2005)把发行对象分为机构投资者和非机构投资者,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增发股票的价格折扣率小于对非机构投资者增发股票的价格折扣率,但是机构投资者的持有者3年的超常收益率显著高于非机构投资者持有3年的超常收益率,私募发行折扣其实是对发行对象获取效益的补偿,由此提出了效益补偿假说。
Barclay等(2007)研究提出私募发行认购对象的职能是协助原股东巩固自己的控制权,私募发行折扣是原股东为了保持控制权而对不参与管理的认购对象的补偿,即“管理堑壕假说”。
Silber(1991)从限制流动性角度对私募发行折扣进行了解释,投资者购买私募发行公司的股票往往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出售,给予认购者的折扣是对其认购的股票不能立即上市流通的补偿。
Longstaff(2001)、Elizabeth and Pandes(2009)等研究表明,持股锁定期也会导致资产流动性折价。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资产不可交易的时间越长,其折价水平越高。
由此可见,定向增发新股的折价率与定向增发新股的股票限制流动性相关。
总之,国外文献主要基于成熟的理论对定向增发折价予以解释。
此外,Wruck(1989)、Chen等(2002)、Kato and Schallheim(1993)等还研究了不同市场背景下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不同宣告效应。
国外学者为国内定向增发研究铺垫了很好的基础,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短期宣告效应和长期市场反应提供了思路。
3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2006年股改以来,定向增发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热捧的融资方式,定向增发行为的宣告效应、整体上市效应、利益协同效应等的研究随之应运而生。
总体上国内学者也主要是从定向增发折价为切入点,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主要以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围绕折价背景、利益输送来做研究。
在规范分析方面,张育军(2006)认为,在后股权分置时代新的市场环境下,定向增发、资产转移、关联交易以及整体上市和并购往往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