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文化融入教学的探索-2019年精选文档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法探索-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法探索从事数学教学多年的我,经历了多种版别的数学课本,上了几千节课,一批又一批学生成材了。
其间我尝试了多种名师的一些教法,但在教学中总是出现这样的局面,那就是教师难以教,学生难以学,形成教师与学生“两张皮”的现象,教与学往往对立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我也在长久的思索之中。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它改变了过去单纯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
新《课标》下的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动手,敢于交流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
我在这两年的新课程教学中,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三个“两”的教学方法,即为“两记”、“两讲”、“两通”,愿与广大教师分享。
第一,“两记”。
就是预习笔记和课堂笔记。
具体方法是:学生将笔记纸从中间对折,左边是预习笔记,右边是课堂笔记。
预习笔记是学生预习时记下的预习课题,学生自己把生活经验和实际问题结合课题进行初步的学习,即收集、选择、预测的过程,还要记下预习的疑惑、思考等,为课堂上的“讲”做好准备。
课堂笔记,要求学生结合预习笔记,记下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合作得出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预习释难等,“两记”内容,左右兼顾,相得益彰。
“两记”的积极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发挥出来,从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中,通过思考与交流,有目的、有意义地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也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第二,“两讲”。
即指课堂上的学生讲和教师讲。
“学生讲”就是在教师的巧妙安排下,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笔记,介绍学习体验以及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与技能、疑难之处等。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融入数学文化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融入数学文化摘要:数学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但是,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容易受到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自身教学认知仍然处于表面状态,无法开展实质性的教学工作。
甚至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不能够对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进行积极探索,导致学生始终无法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
在新课程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影响之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关注数学文化渗透的重要价值,从而实现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结合,不单单让学生掌握基础上数学知识,更能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之下,让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人文价值新课程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和优化之下,关注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和贯彻,从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全面强化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坚持贯彻数学文化元素,合理开展人文教育,深度挖掘数学课程内在美,给予学生带来针对化的美学教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融入数学文化之中,实现了小学数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全面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价值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师自身教学任务,不单单只包含课程知识的讲解,还应该进一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得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探究与探索。
大部分小学生在传统数学课堂参与之中,总是会感觉到无聊与枯燥,甚至在负面情绪的叠加之下,一部分学生还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之中,即可以让学生站在文化角度开展数学知识探索和分析,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具有良好兴趣之下,完成数学文化知识体系的构建。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小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样学生能够具有多元化的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面对的数学问题,并实现数学知识的灵活性运用,更好地完成数学知识的综合实践。
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之融入-最新年精选文档
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之融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文化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求将其“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数学文化如何才能有效地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它在数学课程中的体现形式不仅多样而且灵活.笔者认为教师不仅可以在数学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数学文化,也可以通过各种别样的方式让数学文化走进学生的课余生活中.1新课之初引入数学文化,提供数学知识的背景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学生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学习,它有什么学习的价值?教师如果能够解决学生的这些困惑,这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将会有所帮助.因此,在新课之初,教师可以从概念、定理、公式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数学名人的故事,数学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件或是从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以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案例1 集合论的历史背景教师在上“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一节前,可以简单对集合论的历史背景作一个简单的介绍.集合论是在19世纪后叶,由布尔(Boole,1815-1864)和康托(Cantor,1845-1918)这两个人发展出来的.布尔是英国的一个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康托生于俄国圣彼得堡,后全家移民至德国.康托和他的门徒在1874年至1895年间奠定了现代集合论的基础.但是,在他生前,德国数学界却未能认识他的贡献,最后他因患有抑郁症而死于精神疗养院.集合论对20世纪数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现代数学诞生的标志,因为集合是数学的基本语言,它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在第一章里,我们将要学习关于集合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评:集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在新课之初,对集合论的历史背景及在数学中的作用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进而引入集合含义的学习,这样的过渡就显得简单自然.2讲授新知适当穿插数学文化,感受文化的氛围在讲授新课的环节中,通常表现为对概念的理解、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和思想方法的介绍,教师如果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接受能力就相对会降低,特别是在冗长的定理证明和公式推导中,学生听课的兴趣就会大减,一节课下来往往只记得定理公式的内容,而对里面蕴涵着的思想方法、证明技巧就不能很好地领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其中不仅有方法,有步骤,里面还聚集着许多数学的智慧.因此,数学文化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充分领略以前数学大师们的灵感,承受他们的启迪,学习他们的经验,增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指出:我们把上面的三角形叫做“杨辉三角形”.(这时,学生肯定会想杨辉是谁?为什么叫做“杨辉三角形”?)教师可以讲述杨辉的生平,他是南宋数学家,字光谦,钱塘人.在1261年,杨辉著了一部叫《详解九章算法》的书,里面就有这样一个的图,并说明:“开放作法本源,出《释锁算术》,贾宪用此术.”从杨辉的自注中可知三角形不是杨辉发明的.事实上,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在《黄帝九章算法细草》给出了增乘方求廉法的三角造法,我们应该称它为“贾宪三角形”.但是由于《黄帝九章算法细草》早已失传,恰恰是杨辉在自己的著作中作了征引,后来人们就习惯称为“杨辉三角形”.而在西方,法国数学家帕斯卡(A.Pascal,1623-1662)1654年提出与此相同的三角,但比贾宪晚近600多年.然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杨辉三角形的特点,通过引导得出二项式的性质如:③ 幂指数是偶数,中间一项二项式的系数最大;幂指数是奇数,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的系数最大.点评:通过“杨辉三角形”的介绍,应该说不是在特意强调谁比谁早发现多少年,而是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有着辉煌的数学成就,而“杨辉三角形”的引入正是向学生提供了认识中华民族数学传统的机会,增加民族的自豪感.在这样文化氛围浓厚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杨辉三角形”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美学价值,教师可指出它与数列求和、黄金数的联系,以便使对“杨辉三角形”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究.3练习中适当引入数学名题,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历史上的数学名题充当例题或练习题,这样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但可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可以亲身体会数学的魅力,了解数学的多元文化性.因为数学名题直接提供了数学内容的历史背景同时揭示了数学思想方法.点评:用排列组合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应该说难度不大.笔者认为可以先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题,然后进一步介绍历史上赌金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家们思维上的进步,同时也可以评价帕斯卡和费马两种不同的做法.4让数学文化进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数学文化的内容却包罗万象,因此仅仅在数学课堂内渗透是远远不够的.数学文化可以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进入学生的课余生活.如教师可以根据某块内容提供一些。
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摘要: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将数学文化融合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数学文化,搜集相应的教材,将其融入数学教学中,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1关键字:数学文化;高中数学;策略引言:数学文化是指数学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及其形成和发展。
它包含数学的一切。
将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数学将会变得平易近人,通过文化层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认知数学、喜欢、热爱数学,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完善和发展过程与人类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的联系,感受数学史的积累和沉淀,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文通过对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因为其数学知识复杂、逻辑性很强、理解有难度等原因,导致数学课堂紧张、枯燥而高压的状态,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而数学文化的融入为数学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缓解了高压、紧张、枯燥的状态,拓展了学生的数学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使学生进一步深刻领会数学知识,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热情,使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体系的掌握,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了解数学发展史,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文化素养。
二、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一)趣味性原则教师在将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时,需遵循趣味性原则,因数学知识比较枯燥,融入趣味性数学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融入数学文化的数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融入数学文化的数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标题1:数学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数学文化是指由数学本身和数学运用形成的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数学文化不仅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数学历史和数学应用等方面,还涵盖了数学信仰、数学价值观和数学精神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文化已成为人们进行有效思维和决策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好奇心,在实践中探究数学的本质,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
此外,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程教学还能够促进跨学科的交叉学习和文化拓展,为学生构建更加综合、立体和丰富的数学认知和生活经验。
毕业总结:数学文化的融合对于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融合数学文化能够帮助学生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其对数学的信心和热爱。
同时,数学文化也能够为学生们的跨学科学习和文化拓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素材,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时尚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标题2:数学文化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评估体系数学文化的融合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以不同的角度、视角和文化背景理解和运用数学,因此,数学文化评估不同于传统数学评估,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应该基于学生的本体发展和内在动机,从发展、实践和成就三个方面考核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其中,学生的数学发展包括其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数学创新意识和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过程;学生的数学实践包括针对具体问题和应用场景的数学探究和创新研究活动;学生的数学成就则关乎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毕业总结:数学文化的评估不仅考核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跨学科交叉能力和丰富的文化参照系。
因此,建立适应数学文化教育特点的评估体系十分重要。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探索获奖科研报告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探索获奖科研报告摘要: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数学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发展方向,但由于受多方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教育成效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
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教学现状,并对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最终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融入策略引言随着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推进,新课程教育体系下,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将其与课程教育教学内容相结合,从某方面来讲,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主动性、目标性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调查“数学文化”作为文化分支包含了数学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中展现了巨大活力和价值,将其融入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当下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发展方向。
一、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一)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并存,面向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尚未转变过来我国普通高中的数学教育仍然更为重视学生成绩,无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具体实施教学的教师重视学生成绩的程度丝毫没有改变,这样的情况本无可厚非,但是带来的结果却是这么多年国家呼吁并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到了具体实施的学校或教育部门却举步维艰。
在现阶段,升学率直接影响到学校运作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下,素质教育的推行遇到了巨大的障碍。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仍然很大程度的依赖教师素质教育将提高学生素质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一线教师相应的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为此,教育部门、学校领导与一线教师积极响应,釆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很多教师意识到了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他们也都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迫于升学的压力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如知识储备、照顾家庭、工作积极性等,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往往不能够驾轻就熟的开展教学,甚至考虑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可能带来的时间紧迫、课时紧张、学生成绩下滑等负面应用,教师们更倾向于选择保守的、老一套的教学方法。
用教材――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
用教材――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引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教材十分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上注重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却逐渐削弱了最重要的教材――课本。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教材进行深加工。
教材是教学的材料,是教学的基本依据。
斯托利亚尔说过:“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是死记现成的材料,而是发现数学的真理。
”张奠宙也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不只是讲推理,更是要讲道理,要把印在书上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
仔细品味数学新教材其独特的韵味,你会发现原来它具有最高的教学价值。
作为一名高中的数学教师,要潜心的钻研教材,用好教材,深入才能浅出,教师只有课前的努力,课堂上方能左右逢源,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
我们常常强调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能做到活用教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教育的要求在变,还是教师的认知水平在变,还是时代的要求在变化,有一点始终不会发生变化,那就是教师潜心深入地钻研教材及内容的教育功能的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应该变。
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个部分,把教材的功能可能地发挥到最大,也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显得更有依据。
本文试图从对新教材是几个方面不同的处理,强调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要紧抓教材,注重教材,吃透教材。
一、要建立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教材打破了原来分科安排内容(分为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编写体系;安排知识顺序时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符合逻辑上基本规则;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
这些特点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也有利于我们展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形成一条链,而我们有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上一天就备一天的课,对学生的一些问题没有预见,也不清楚教材下面会是什么样的内容,这些问题很容易让我们的教学出现脱节,让学生也感觉不到整体感。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文化融入教学的探索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文化融入教学的探索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和强调数学文化的教育理念,要求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目的。
标签:数学文化;新课标;融入教学随着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数学教学的目的早已不是让学生应付考试、考取高分,数学教学更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
教师应致力于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社会培育高素质人才。
本文在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数学文化如何融入数学教学的过程。
一、探究意义之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文化教育。
不仅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而且使学生提高社会文化修养和科学素养,这就是数学文化教育功能之所在。
探究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文化应体现和渗透在各个模块的教学中,教会学生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数学文化的融入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增添课堂活动如果能将丰富的数学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也能让课堂处处充满生机,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数学文化知识,比如某一数学定义的由来、数学家的故事等,从中培养自身的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探索融合之方法新课程标准下,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之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应注重趣味性和实效性,注重知识性的同时注重体现文化的美感,充分利用教材,感受数学文化美感。
1.学会欣赏数学文化内涵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数学文化的内涵既包含课本中既定的数学背景、知识概念、定理公式、问题描述以及知识的运用;也包括无形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课堂上轻松活跃、善于启发的气氛,以及课下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和感受的氛围,是一种动态的文化。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探析word资料5页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探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国对教学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不论是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结构、教学体系都做了一定的改革,对教学意义、教学任务也做了新的界定。
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小学数学教材的布局,使教材知识越来越和实际相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强调通过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操作和实践,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比较深刻一些。
并且,在现代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的应用性,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不仅会让数学的趣味性增加,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到更多关于生活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不同的人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阶段的人对知识也有不同的想法。
在小学阶段,可能学生对知识的概念都还没有形成。
知识包括已有经验和理论基础,也有的经验是学生自身在生活中获取的知识,理论基础知识是学生进入学校后系统的学习各科知识,也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
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系统的学习各科知识,对各方面的知识也开始了一定的掌握。
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去把握重点呢?一、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意义教材是获取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辅助材料,所以它在课程和教学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对于教材,国内外对它都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在不断的发展中教材也发生了一部分的变化。
总的来说教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科书,另一方面是关于教学的资料。
教科书是我们每学期都发给学生的各科教材,在每学期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利用教材来解决问题是非常常见的。
另外教材辅助材料,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音响、图画等资料。
其中教科书是具有代表性、影响性的教学材料。
二、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我国开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精神,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教学经验,完善我国以前教学改革中不足的地方,创建我国小学数学教材自己的特色。
数学文化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数学文化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平台,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理知识,锻炼学生思维品质,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数学文化”这一概念正在逐渐普及,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正确认知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
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情况,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有效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教学措施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开篇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意味着,数学教学必须放在“数学文化”的广阔背景中,才能有效凸显出灵动美妙和生机盎然的生命力。
实践证明,只有将数学文化有效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
2 数学文化的价值2.1 数学文化具有美育价值研究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与其他文化不同,它还具有美育价值,能够在提高数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数学美作为数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作为研究的内容,也是数学研究的目标。
数学表现的主要形式包括数字符号、概念命题等,这些内容的抽象性很强,但是在研究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数学的美,如对称美、简洁美等,数学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追求美的过程。
数学文化承载着数学美,这样的美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2.2 数学文化具有智育价值数学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及数学思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家生平、历史故事、科研成就等,其中不乏数学家科学探究、努力奋斗的经历描述,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内容提升小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帮助小学生树立科学研究的理想。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摘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了解数学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让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形成,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数学文化;思考引言数学知识中也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元素,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之中,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认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历史和人文知识,树立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这一学科从古至今的发展和进化历程,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之心,让学生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思维来学习数学知识。
1数学文化的概念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当前,很多学者都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科学性和理论性的定义。
广义上的观念认为数学文化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狭义上的观念认为数学文化主要是指数学思想、精神、方法、思维和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
2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数学注重推理证明,其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体系和严格的推理联系,会让学生认识到严谨的重要性。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规律的同时,更激发了其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探究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在数学史上,有很多研究者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勇于探索,他们质疑探索的精神至今仍是我们的力量源泉。
正因为有了对“万物皆数”的怀疑,才有了第一次数学危机,才有了无理数的发现。
正因为有陈景润对“1+1”的痴迷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演算研究,才成就了他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美誉。
数学家华罗庚一心为民,发现优选法,解决了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难题。
科学的研究方法固然重要,但坚强的意志品质更是成功探索数学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数学史的了解,人们在与数学家的“对话”中,感悟数学精神,提升学习思维的探究品质,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数学的美体现在数学的简洁、对称上。
我们无法写出所有的实数,但一个字母a就可以代表所有的实数。
2019年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初探-文档资料
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初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转变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树立教师是主导、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学习激情,思考余地,问题意识,学法指导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开放性的。
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总结实验,针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
以下就几种课型做简要说明。
一、调动情感因素,激发学习激情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个亲切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和的话语,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情绪,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
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使大家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作用,激起学习热情。
例如,班上有位同学,父母离异,给他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整日少言寡语,心情郁闷,课堂上听不进,作业完不成,学习日渐落后。
于是,教师便以慈母般的爱心接近他,关怀他,帮助他,课堂上利用一切机会让他“表现”,并及时表扬,随机赞叹,抓住每一个“闪光点”进行激励,渐渐地,他对老师有了感情,又喜欢了数学课,成绩也日渐进步。
二、留给思考余地,增强自信心理目前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偏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一提出问题或出示思考题后,教师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是同桌讨论就是小组合作,气氛显得异常热烈。
有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很快便要举手欲答,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同学还未来得及深思,脑中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于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假思索,养成懒惰习惯,以致思维迟钝失去学习信心。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4页精选文档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呢?本人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
”初中数学新教材的内容编排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例如,在学“数据在我们周围”时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上课以后,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旋转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内容时,我利用照片呈现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与对称相关的性质。
这种情境创设新颖,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后面的自主学习中去。
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创设要有新意;情境要有趣味;内容要紧扣教学主题;形式要新颖、活泼,能激活学生主动参与。
新的课程标准把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策略。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应承担的任务。
所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是我们发展性课堂教学必须经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的中介和桥梁。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2019年文档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新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基于这些新理念,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去教导他们,帮助他们呢?一、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巨大的推动力。
教学时要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去春游,可让他们学习自己动脑,如何买票更经济、更划算。
二、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应用与发展,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学生喜欢学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
如果是他们身边的熟悉的、面目可亲的事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每一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诞生均有它的实际背景,所以教学时应从实际入手,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概念,感悟新知识。
三、让学生在多样活动中体验数学,引导学生善于在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开一些实践课,让他们走入社会去调查,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事实上也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大脑的整理,去发现数学问题、编写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通过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实践与同学互通有无、集思广益,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友爱精神。
学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个公理时,可以让学生用一个手指按住直尺,看直尺是否会动,跟用两个手指按住直尺看直尺是否会动作比较来理解。
四、问题的解决,得益于有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文化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数学文化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摘要】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全方面理解数学文化,并将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紧密结合。
教师将数学文化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文章以负数为例子,主要对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措施进行了探究,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实践探究一、引言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数学也在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数学是一种文化,能够推动新课程的改革。
在新课改下,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中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
教师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数学文化的定义及作用(一)定义20世纪60年代,数学文化被提出,到80年代的时候,怀尔德将数学看成一种文化结构。
我国也有学者一直在关注数学文化,《数学与文化》教材中也一直在强调数学在文化中的作用,并从多角度阐述了数学文化。
关于数学文化的定义,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
怀尔德第一次提出了数学文化,主要是从人类文化的层面进行解释,将数学看作文化,将数学文化看成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黄秦安将数学文化看成多个层面的汇集,包括数学思想、心理、事件、人物等,这种汇集超过了其他课程的范围。
王梓坤认为数学文化是一种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凝练,它的精神内核比数学知识更广。
顾沛认为数学文化有双重层面的含义,一种是狭义的,主要是指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发展;另外一种是广义的,是数学历史、数学教育等方面关系的体现,是比较宽泛的。
郑毓信将数学文化看成一种职业。
邵婷婷也从两个角度看待数学文化,在广义上,数学文化主要是指对知识和观念进行整合;在狭义上,数学文化主要指数学观念系统,包含数学知识和方法。
其实,从集合论的层面看,数学文化是动态发展的文化汇集。
数学文化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不断拓展,是数学知识、方法方面的整合。
初中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探索
2018年第10期教育教学2SCIENCE FANS — 107 —初中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探索杨…………伟,刘…………佳(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四川…………成都…………610225)【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及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初中数学教学不仅是要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及解题方法,还要融入教学文化,使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升学习能力。
本文主要从数学与数学文化概述、数学文化如何融入初中数学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文化;新课程标准;融入;数学课程【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107-01数学文化是一种理论体系,可以培养人的主动性、目标性、创造性及宏观思维,而且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数学文化的融入,学生的素质教育则是重中之重,面对这项教育改革,如果我们可以把数学文化真正的和数学课程相结合,那么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
1 数学与数学文化概述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观点以及他们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包括了数学知识本身以及数学相关的方面、一些问题的提出及求解、数学思想和方法,还有成熟形态的数学,包括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体系,所以数学文化是多元化的。
数学文化具有稳定性、继承性、多元性、开放性的特征。
因此,在数学课程中,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在教材中不断的融入和渗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发挥巨大的价值。
如在阅读材料时,数学文化体现为无限和悖论、微积分与极限思想、平面解析几何与数形结合思想树立的设计;在数学史的讲解中也可以涉及到数学的起源与发展。
2 数学文化如何融入数学教学2.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化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既能掌握学科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备课,精心安排好课堂,不仅传授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文化融入教学的探索
随着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数学教学的目的早已不是让学生应付考试、考取高分,数学教学更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
教师应致力于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社会培育高素质人才。
本文在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数学文化如何融入数学教学的过程。
一、探究意义之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文化教育。
不仅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而且使学生提高社会文化修养和科学素养,这就是数学文化教育功能之所在。
探究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文化应体现和渗透在各个模块的教学中,教会学生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数学文化的融入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增添课堂活动
如果能将丰富的数学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也能让课堂处处充满生机,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数学文化知识,比如某一数学定义的由来、数学家的故事等,从中培养自身的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探索融合之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之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应注重趣味性和实效性,注重知识性的同时注重体现文化的美感,充分利用教材,感受数学文化美感。
1.学会欣赏数学文化内涵
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本文认为数学文化的内涵既包含课本中既定的数学背景、知识概念、定理公式、问题描述以及知识的运用;也包括无形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课堂上轻松活跃、善于启发的气氛,以及课下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和感受的氛围,是一种动态的文化。
2.实施模拟情景教学
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课堂最有效的方法,即创设数学文化情景。
具体来讲,将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并不是僵硬地向学生展示一系列的相关材料,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活动中总结经验并且得出结论。
3.营造数学文化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也真真切切影响着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由于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数学知识,数学独特的文化内涵主要依附于课本,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用语和课堂中师生灵感的交流碰撞来体现。
例如,讲述著名数学家的人物传记,提起祖冲之学生想到了圆周率,提起华罗庚、钱学森,学生便想到了新中国的建设靠他们,提到陈景润,学生想到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答……教师要将伟大数学家的事迹与我们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其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中,引导学生在总结数学经验的同时体验数学的本质,营造数学文化氛围。
4.数学文化根本在于“学以致用”
数学应用价值是数学文化最重要的体现之一。
数学来源于实践与生活,经过抽象形成理论后又高于生活,理论再反过来指导实践和应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存在局限。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融入趣味性数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所选素材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通过这些数学文化的融入与潜移默化,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的神奇世界,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感受到数学之美,为学生
学习数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并提高了学生的内在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