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新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双一流”建设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其发展也受到了“双一流”建设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地方高校的发展现状随着国家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地方高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一方面,地方高校依托地方政府和经济基础,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推进院校建设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例如,河北地方高校河北农业大学通过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努力,实现了办学规模、学科水平、师资力量等多项指标的提升。
江西理工大学通过推进“双一流”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实现了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破。
此外,地方高校还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与海外高校的合作和交流,提升院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
二、地方高校面临的问题虽然地方高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地方高校整体水平与一流高校仍有差距,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也需进一步提升。
其次,一些地方高校面临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压力,而教育资源的短缺导致一些地方高校只能通过降低录取标准等方式扩大招生规模,使得素质下降和过度招生的问题日益突出。
再者,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也面临着体制机制、人才引进和对外交流等难题。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地方高校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推进科学发展。
首先,地方高校要加大“双一流”建设的力度,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地方高校要加强招生质量管理,坚持素质为本,提高录取标准,控制招生规模,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路径。
首先分析了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随后探讨了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以及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的措施与方法。
在强调了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与顶尖学府的合作、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以及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地方高校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和壮大。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升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地方高校, 人才队伍建设, 路径探究, 现状分析, 人才引进机制, 人才培养, 激励机制, 高水平科研团队, 重要性, 发展方向,建议.1. 引言1.1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承担着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使命。
而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构建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并具体探讨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以及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等方面的措施和路径。
在本文将强调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对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旨在为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可行的路径和对策。
2. 正文2.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双一流建设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当前形势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一些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条件等方面仍存在差距,与一流大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事业的要求,国家实施了“双一流”建设,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高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地方高校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出发,分析地方高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双一流”是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5年,教育部提出了“双一流”计划,旨在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国际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一流大学是指综合实力强、国际影响大的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是指在某一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
“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是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也是为了弥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相对不足的问题,提高我国整体高等教育水平,使得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二、“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的影响“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通过“双一流”建设,一些地方高校有机会成为国家级一流大学或者一流学科,提升了地方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由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使得一些地方高校在资源和优势学科上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既有了机遇,也面临了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促进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地方高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1.资源分配不均衡地方高校与“双一流”大学相比,在师资、课程、科研资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地方高校难以在教学和科研上达到一流水平。
2.学科建设不完善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之一,地方高校在一些重要学科上相对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与国内外一流学科相抗衡。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迈向新台阶。
近年来,“双一流”建设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师资队伍建设是其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出发,探讨在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更大的发展,就需要更加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二、面临的挑战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挑战需要面对。
首先是资源短缺问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处于资源相对匮乏的状态,难以吸引高水平的教师前来任职,导致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是人才引进的问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大量引进高水平的人才,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学校条件的限制,有一定难度。
培养模式和机制的不足也是一个挑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需要探索更加适合自身的培养模式和机制,以适应学校的快速发展需要。
还有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问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普遍学历不高,教学科研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三、实践探索为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采取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首先是加大招聘力度。
学校加大对高水平教师的招聘力度,通过提高薪酬和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任职。
加强对校内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其次是加强与重点高校的合作。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重点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引进学术带头人、学科团队等方式来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
借助重点高校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加强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双一流”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
“双一流”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逐渐得到提升,而“双一流”建设更是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和任务。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的人才。
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培养和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创新人才也是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保障。
高校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往往取决于其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
培养创新人才也是提升高校整体实力的关键。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当前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些高校的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而目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还不够紧密,导致创新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一些高校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他们过分追求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却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对创新教育的兴趣不高,出现了刻意追求成果的偏向。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针对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建议。
1. 调整教育理念,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一些高校过分追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应该调整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作品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而目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还不够紧密。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双一流建设已成为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
地方高校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成为地方高校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进行探究,旨在为地方高校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设思路和方法。
1. 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地方高校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当前的一个普遍问题。
一方面,一些学科和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科研水平较低;一些学科和专业的师资过剩,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了教学科研资源的浪费。
2.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滞后,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学生的就业难题。
3. 缺乏科研创新动力地方高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缺乏动力和实力。
一方面,学校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较少,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学校在科研资源投入方面较为薄弱,缺乏科研创新的有效支持。
以上问题的存在, 说明了地方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困难和挑战。
1. 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师资力量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师资力量来解决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在学科建设方面,可以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战略规划,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在师资力量方面,加大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力度,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师资力量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并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解决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可以加强实践教育、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学生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各地高校在发展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机遇。
本文从地方高校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地方高校面临的问题1.知名度不高地方高校往往没有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品牌形象,并且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等方面也与一流大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资金缺乏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地方高校资金缺乏使得它们难以更快地跟进“双一流”建设。
3.人才流失在“双一流”大学的吸引下,许多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会离开地方高校,这会导致地方高校在教职工稳定性、科研水平等方面出现不利影响。
4.缺乏优秀的学科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存在较大的短板,没有出现明显的优势学科,这也导致其在“双一流”建设中相对落后。
二、地方高校的对策思考1.提升知名度地方高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加强对外宣传、组织高水平学术会议、提高校内师生的发文率等方式加强知名度。
同时,应注重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和高质量科研项目的申报,以提高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声誉。
2.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地方高校可以通过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来补充学校的资金缺口。
可以在省级以上政府部门寻求支持,或者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实现资产共享。
地方高校也可以加强校友会的建设,争取更多校友的赞助和资金支持。
3.加强人才引进地方高校应该加强人才引进,同时也要注重留住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
可以通过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科研体系、优良的办公和生活条件等方式吸引人才加盟。
在留住优秀教师方面,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加强福利待遇等方式留住他们。
4.加强学科建设地方高校需要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某些学科的发展水平。
可以通过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组织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增加学生参与度等方式加强学科建设。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关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must combine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university training to promote teaching ref lection and upg rade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Double Top”construction;college talents construction
Ref 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Background of”D ouble Top”Construction
HUANG W en (Ofi 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 1 0064)
2015年 下 半 年 ,国务 院 印发 了《关 于 统 筹 推 进 世 界 一 流 大 学 和 用青年学者。当时化学系主任 曾齐石 ,毕业于 日本东京帝 国大
一 流 学科 建 设 总体 方 案 的通 知 》,其 中将 “建 设 一 流 师 资 队伍 ” 学 ,年仅 26岁 。张 澜 聘 他 为 教 授 ,而 且 委 以重 任 ,冲 破 教 育 界
能用好人 才,培养人才;(3)人才成长后 ,还要结合 大学培养人的本质特点,促进教 学反思 ,提升人 才培养质量。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双一流建设是指国家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
此项工作旨在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而在这一进程中,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地方人才的重要载体和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有着其独特的建设道路。
地方高校与全国性高校相比,普遍存在研究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问题。
因此,地方高校应该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学科体系、建设特色校区等方面入手,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
教师是高等教育中最核心的资源,因此地方高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计划有序地引进一批有经验、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水平教师。
为了保障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地方高校需要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资激励制度、强化教师培训等措施,打造出一支高素质、有文化内涵、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
其次,优化学科体系是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一大重点,要在原有学科上做精、做深、做强,同时积极承接国家战略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与此同时,地方高校还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学科评估机制,实时了解各学科的发展情况,为之后的发展做出有依据的决策。
最后,建设特色校区是地方高校实现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建设特色校区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特点,结合人才培养方向与学科发展倾向,规划出符合地方实情和校园发展的特色校区及教学科研环境。
在此基础上,将学科及行业特色的资源整合,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逐渐形成学科集群、产学研基地,并逐渐适应需求,形成适宜地方经济发展与教育教学需求的知识产业集群。
总之,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需要积极寻求自身发展道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学科体系,建设特色校区,保证自身发展质量和水平。
只有适应时代发展,描绘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蓝图,才能更好地推进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地方高校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提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出发,对地方高校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和思考。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双一流”建设是教育部自2017年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这一战略的实施,为各高校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
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各地方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了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上的投入。
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等手段,地方高校也在向“双一流”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地方高校发展分析1.人才引进与培养“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这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人才引进方面,地方高校往往面临着竞争力不足、吸引力不强的问题,这使得一些优秀的人才往往流失到了一流高校。
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
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上相对滞后,这是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方高校需要在学科建设上找准自身定位,突出自身特色,通过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提升科研设施和条件等手段,提升学科水平和科研能力。
3.国际化发展“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加强国际化发展,这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地方高校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学生培养学生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地方高校需要在学生培养上注重学科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三、对策思考1.合理规划,找准定位地方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定位,找准自身发展的定位和特色,注重突出自身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形成自身的品牌和竞争优势。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双一流建设是教育部提出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举措,旨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中国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其人才队伍建设路径,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实现“梦想中国”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
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如何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成为了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可以采取以下路径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师资培养与引进地方高校应该加强对在校教师的培养,提高其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为此,地方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组织各类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建立教学研究中心和教学创新团队,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和科技竞赛。
2、引入高端人才:重点引进具有国内外学术知名度和领导力的人才,鼓励校内外师资流动,共享知识和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3、注重联合培养:加强对学生的联合培养、校外实习和校企合作,培养优秀人才,增加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学科交流机制,加强与优秀高校或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人才交流与合作。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地方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创业讲座和创业实践,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声誉度和影响力。
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创新创业中心: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注重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落地和成果转化。
2、推行学生导师制:鼓励学生与企业、资深导师合作,提升创业实践水平,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三、加强人才管理地方高校应该注重人才管理,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以提升地方高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学校可以采取以下路径:1、实施差异化激励:根据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贡献、绩效和科研成果,实施相应的差异化激励措施。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本科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但师资队伍的建设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
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探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实践举措和建议。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学校在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和经费等方面也相对欠缺,这就给师资队伍的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已经开始尝试一些实践举措,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以某省某地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该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1. 优化引进政策,吸引高水平人才。
通过制定灵活多样的引进政策,如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吸引高水平的人才来到学校任教。
2.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确保源源不断的教师补给。
通过与当地的教育局合作,建立起师资培养基地,培养出更多的本土人才,以解决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定期举办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4.加强学科建设,拓展师资队伍来源。
学校不断加强对各学科的建设,增加学校师资队伍的来源,确保学校各个学科的师资队伍都能得到充足的保障。
通过这些实践举措,该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也得到了提升。
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1.加大对师资队伍的投入。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摘要】双一流建设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对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的探究,分析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与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路径和未来研究展望,为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研究旨在促进地方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符合国家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地方高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通过深入探讨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的影响与路径,为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地方高校, 人才队伍建设, 路径探究, 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建设, 科研结合, 优化方向, 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地方高校不仅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还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
地方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双一流建设成为了重要的战略举措。
双一流建设旨在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地方高校不仅需要在学科建设上有所突破,同时也需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有所改进。
探究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对于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希望通过对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的探究,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人才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旨在探究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导。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建设人才队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大举措,旨在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大学,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高校在参与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构建人才队伍,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加强人才引进。
在当前的全球化竞争中,高水平人才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吸引来自国内外优秀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于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地方高校不仅要建立健全的聘用制度、薪酬体系和评价机制,还要大力宣传学校的发展前景和优秀的人文环境,加强与相关学科的合作交流,为高水平人才提供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其次,地方高校应该注重人才培养。
学生是地方高校的未来,他们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地方高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优质的技能培训。
同时,要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开展实验、实践等实际操作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
第三,地方高校应该加强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是地方高校向全球高水平大学并肩而行的关键,也是能够吸引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依据。
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完善科研机构建设,加强学科交叉和合作,增强学校的科研优势和特色,着力培养学校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为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最后,地方高校要积极推进Internationalize战略。
国际化是地方高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强与国际高校和组织的合作交流、打通国际化渠道、增强国际论坛和会议的影响,才能够使地方高校从国际化视野出发,与世界其他高校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构建开放、多元、办人民所需的高水平大学。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把人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在加强引进、培养、科研和国际化方面下功夫,积极推进人才战略和学校发展,以期能够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双一流建设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究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探索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
地方高校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通过各种方式,如创新引进机制、建立更加灵活的引才政策等,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地方高校。
要注重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前沿科研能力的杰出人才,提升地方高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还需要优化引进流程,简化手续,提高人才引进的效率和便捷性。
地方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的教育培养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
要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和晋升机制,建立激励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还可以加大对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培养力度,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打下基础。
地方高校应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加强科研投入,优化科研管理体制,提升科研团队的组织和协作能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要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科研与产业的对接,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培育壮大特色学科和特色创新平台。
地方高校还应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成果,提高地方高校的国际化水平。
还可以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地方高校还应注重文化建设和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建立。
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
还要重视人文关怀,关注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地方高校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文化建设和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建立。
通过这些努力,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双一流”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
“双一流”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高校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高校需要优化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
当前的高校教育体制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育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尊重等。
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尝试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通过项目制、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校还应建立一套科学的选课制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择学习内容,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校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实际动手的机会,通过实践锻炼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实验课程、实习实训等。
高校也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与社会接轨,感受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校需要加强学科交叉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当前社会的发展呼唤的是创新型人才,而创新需要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碰撞。
高校应加强学科交叉的合作,建立多学科综合型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的研究和创新项目。
通过这种交叉合作,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高校需要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培养环境。
创新需要有积极开放的氛围和宽松自由的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高校应加强对创新教育的宣传和推广,营造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的氛围。
高校还需投入更多资源,提供创新型的场地和设备,以满足学生的创新需求。
“双一流”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高校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改革。
除了优化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外,高校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并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培养环境。
通过这些举措,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建设双一流人才质量措施思考
高校建设双一流人才质量措施思考背景近年来,高校建设双一流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要求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然而,要实现双一流建设,光靠投入资金等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除了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外,高校还需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加人才引进、留用、聚集的力度。
本文将围绕如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探索高校建设双一流的具体措施。
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其垂直发展的关键环节。
单纯的课程体系、知识讲授、考试测试等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也无法让学生具备对未来职业的前瞻性的认识。
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非常关键。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1.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高校要注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学生技能和知识的基本来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在实践中形成思考的能力和对未来职业的规划。
为此,高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开展实践课程:可通过组织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科研实践等活动,逐渐积累实践经验,并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推进校外实习:对学生实习进行考核,提高实习的工作质量和意义,建立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更为明确的规划和了解。
•建立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开展实验活动,进行多方面的实践探索。
2.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现今的社会发展需要在经济和科技方面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还需要学校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教授能力,来推动学生的创新和创业。
以下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几种措施:•制定专业创新培养计划,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开展相应的课程和活动,如创新大赛、实践项目等。
•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弥补在创新课程和实验教育方面不足的地方,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让教师和学生学习先进的创新理论和技能。
•提供创新平台:让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创新能力和发现自身潜力。
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收稿日期:2018-07-04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品牌专业建设新路径探索》(编号:2017JSJG13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编号:D/2015/01/37)、常州大学教育研究课题(编号:JYC2017010)研究部分成果作者简介:杨燕(1984-),女(汉族),副研究员,硕士,常州大学材料学院,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刘春林(1966-),男(汉族),教授;张洪文(1973-),男(汉族),教授;朱卫国(1964-),男(汉族),教授。
通讯作者:陈智栋(1964-),男(汉族),教授。
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在高校发展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办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人才,地方高校要在“双一流”建设中抢抓机遇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就必须把握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点。
一、“双一流”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高校发展的神圣使命。
党的十九大把人才工作放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面对新时代,如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识才、用才、聚才,形成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是高校人才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命题。
“双一流”建设给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实施,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离不开一流的人才队伍已基本形成共识。
为此,全国范围内围绕“双一流”建设,掀起新一轮“人才争夺大战”,各大高校纷纷出台了学科建设方案或“双一流”建设规划,这些方案和规划都将建设重点聚焦于人才队伍建设。
二、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高层次人才短缺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发展成为一流建设学科,任重道远。
与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相比,地方高校还存在很大差距:人才总量不足,领军人才匮乏,缺少能够支撑学科发展的高端人才;优秀后备青年人才不足,在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方面存在断层隐患;人才学术活跃度不强,学术辐射力、影响力较小;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较低,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偏少,国际合作水平和层次偏低。
新时代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
新时代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摘要: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也必然会产生新要求。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对高校新时代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导,为新时代高校人才队伍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以某“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深入剖析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结合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新时代;人才;师资队伍2021 年 9 月,中央召开旨在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为新时期人才工作提供方向,进行人才工作战略规划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
随后,省部机关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对人才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的会议也陆续召开。
进入新时代以来,为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政治敏锐性、思想清醒和行动自觉,我们要思考如何在人才工作中强化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确保我们有坚实的人才储备和基础,对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早日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1]。
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1.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当前学校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二级学院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的人才工作格局。
重构了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共同担任组长,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党委教师工作部,各部门定向把关、协作配合,全方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作用。
不断加大对青年才俊的政治吸收和思想引导力度,围绕党的事业,紧密团结青年才俊;建立“大思政”格局,整合思政工作力量,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初步实现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体系化、常态化。
1.人才集聚效应显著,师资队伍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一是师资规模大幅提升,我校现有专任教师两千余人,与“十三五”初期相比新增八百余人人。
二是结构明显优化,新增教师中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青年教授数量等较“十三五”初期均有较大幅度优化。
三是师资水平快速提升。
我校现有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入选一千余人次,核心人才一百余人次,与“十三五”初期相比,省部级以上人才增幅达230%;核心人才增幅达390%,稳居“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前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一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新思考彭莉萍 朱珠(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00)摘要:地方高校在建设双一流过程中,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地方高校突破僵局、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建设人才队伍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地方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地方高校建设人才队伍的有效建议。
以期对地方高校建设人才队伍起到借鉴作用,可以推动地方高校优化人才结构。
关键词:双一流大学;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策略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3-0072-002一、引言在高校中,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甚至是学校的发展,都有赖于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人才队伍的建设,让高校可以获得发展动力,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学科的发展。
在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将人才队伍建设当做是发展的重要手段,采取有效手段积极完善人才队伍。
因此,需要在双一流背景下,对地方高校建设人才队伍展开研究,提高人才队伍水平,从而提高地方高校的发展动力。
二、双一流大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我国教育部门提出建设双一流的发展目标,给地方高校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地方高校在实施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建设人才队伍。
因此全国各大高校形成了人才争夺局面,纷纷出台学科建设方案,对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出了科学规划。
地方高校需要将人才队伍的建设当做是战略任务,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人才,充实高校的人才队伍,让高校人才队伍可以推动学科建设,推动地方高校朝向双一流大学前进。
三、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一)缺少高层次人才在国家提出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朝向一流大学的发展成为高校的根本任务。
相比于一流大学,地方高校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最重要的差距就是人才数量不足,缺乏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1]。
且青年人才明显不足,地方高校中人才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由于人才学术研究活跃度较低,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较小。
且人才队伍和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的沟通合作较少,限制了人才队伍的眼界。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很多地方高校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过于重视引进人才的数量,缺少人才质量和人才结构的重视,在建设过程中缺少宏观规划,使得学科建设过程中人才队伍结构失衡。
部分高校在引进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上存在偏差,很多高校在理工类人才的引进数量远远超过人文学科的人才引进数量。
还有高校追求高层人才的引进,忽视了学校人才的培养,加剧了人才流失,导致人才队伍出现失衡的情况。
(三)缺乏人才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本就是企业发展动力来源,对于高校也同等重要,只有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模式才能推动高校的发展。
很多地方高校都使用绩效考核标准,对人才起到激励效果。
但是从整体而言,绩效考核标准脱离了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学科发展,使得人才管理机制不够科学,也存在绩效考核使用不及时的问题。
四、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的建设策略(一)从宏观角度制定人才队伍的建设规划高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高层次人才的建设,需要同高校学科建设结合起来。
地方高校必须要加强学科建设意识,形成学科人才的思想共识。
高校首先需要了解本校的优势学科、弱势学科以及潜力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加强统筹规划,坚持根本原则,从宏观上把控人才队伍的建设。
地方高校必须要充分发挥优势,将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将高校建设成为学科领域的关键研究基地[2]。
只有了解高校优势学科,才能了解学科的发展需要从哪个方向加以突破,了解学科建设期间如何利用人才,加强学科建设。
如地方高校的机械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分析高校机械专业目前人才情况以及学科科研成果,制定建设规划。
在宏观理论的指导下,地方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更加科学客观,可以带领学科的长远发展,推动高校的进步。
(二)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扩大人才队伍地方高校大多非985、211院校,在引进人才上困难程度更高。
因此地方高校需要对引进人才模式加强控制,扩宽挖掘人才的渠道,从而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高校中,在高校中可以形成人才队伍。
高校通过引进核心人才,带动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建设。
例如:地方高校可以使用设立兼职教授和讲座教授的岗位,吸引国内外专家人士参与到教学工作,利用短期教学科研工作,吸引人才加入高校队伍中。
利用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制度环境,对人才起到吸引作用,从而让人才从兼职转变为全职,从短期转变为长期。
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千人计划等人才项目。
地方高校需要积极利用这项项目,积极引进人才。
例如:高校可以和企业建立合作,共同开展行业内专题大赛,通过项目大赛选拔人才。
在项目中设置奖金,对人才起到吸引作用。
利用合作项目实现鼓励人才、培养人才以及引进人才。
(三)增加资金投入降低人才流动性在我国提出双一流高校建设后,各地方高校引进人才的竞争性越来越激烈,地方高校必须要加强投入,提高引进人才的标准。
根据自身不同学科的实际发展需要,分类别和级别的方式提高人才引进的待遇,让更多杰出人才可以在地方高校工作,让地方高校竞争力得到提高。
为了让人才队伍可以发挥出强效的效果,地方高校必须要对自身优势进行深度挖掘,并着重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提高地方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从而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减少人才流失存在的风险。
在双一流背景中,地方高校必须要保证人才引进以及队伍建设的经费充足,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高校尤其要注意对关键人才的保障,要为人才处理生活困难和工作问题。
只有解决人才生活问题和物质保障问题,才能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为高校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优化高校环境,为人才队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下转第78页)·72·仿真演示,实现数字“”显示,通过这种可视化方,将思政元素融入进来。
做法如下,先将十位数码管显示“”(数字2),如图1所示。
再将个位数码管显示字符“”(数字3),如图2所示。
再把这两位数“23”显示组合在一起,目的是显示“”,但实际会出现“”(乱码),如图3所示。
这样通过仿真,将错综复杂的问题,剥茧抽丝,分割出来,单独进行分析,从根源上分析,进行考虑,让学生从视觉上观察到“乱码”存在,找出错误根源,需要进行消除,而方法就是每次显示一字符前,进行“灭灯”处理,之后再显示下一个字符,解决问题的方法看似简单,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各种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就会形成认知上的错觉,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剥茧抽丝”分析,就会对青年一代产生错误的导向。
课程思政的作用,就是要起到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潜在的思政元素,并“润物细无声”般地融入到学生心目中,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忠实可靠的接班人。
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可视化讲解授课,学生单纯通过听讲来掌握思政知识,思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同时,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待生活中的问题,不能停留于表面现象,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将问题拆分成若干小问题,再一个一个分析解决,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课程思政,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非常必要的。
三、结语挖掘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思政要素,设计“新时代”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的种子,“细无声”地撒在学生的心中,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活动全过程,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先进的专业技术理念、过硬的素质。
【作者简介】赵志宏(1975-),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教师,研究方向为图形图像处理、思政教育等。
【参考文献】[1] 潘耀芳,吴懋亮.王昊 et al.课程思政下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2]佚名.理论与实践是什么关系?[EB/O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69204716697278405.html),2019-4-1.图3 两位数码管显示“23”图4 消除拖影显示“23”(上接第72页)高校环境不仅是人才队伍的工作环境,更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条件,对环境的优化可以为人才队伍创建一个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为学科发展创造推动条件。
地方高校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地方高校本身受到办学资源和条件的限制,且运营经费十分有限,高校必须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
地方高校需要本着尊才爱才的理念,对人才队伍报以人文性关怀,对人才队伍的需求展开密切关怀,了解人才队伍的真实需要,为人才队伍提供合适的服务,着力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从而提高人才队伍的凝聚力[3]。
高校不仅需要优化物质环境,还需要优化精神环境,需要建设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人才队伍提供一个良性竞争、友爱互助的工作环境。
例如:地方高校需要积极和985、211等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人才积极争取进修机会。
利用合作项目,和知名院校共同合作,积极向知名院校学习人才管理机制,并推动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人才队伍水平。
地方高校内部需要完善薪酬机制,将薪酬奖金和科研项目、论文成果等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人才队伍的科研动力,将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地方高校要注意为人才提供职业发展前景,让人才获得奋斗的动力。
五、结论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阐述了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建设人才队伍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建设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少高层次人才、人才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人才管理机制等问题。
其次提出了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建设人才队伍的策略,高校需要从宏观角度制定人才队伍的建设规划;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扩大人才队伍;增加资金投入降低人才流动性;优化高校环境,为人才队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简介】彭莉萍(1986-),女,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资源管理及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1]唐伟卓,陈建荣,唐建洲,刘臻.地方高校基于生物学科队伍建设生物工程类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48):19-20+34.[2]董译升,甘尔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西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析——以广西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8(16):68-70.[3]冯凤娟,张慧.关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人才研究,2017(00):95-100.[4]蔡淑萍,陈智栋,杨燕,张洪文,朱卫国.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116-117.[5]梁传杰.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个案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7):9-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