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幼儿园大班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1]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1]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1]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幼儿探索》第四章《生命的奥秘》第一节《宝宝从哪里来?》。

内容主要围绕生命的孕育、出生过程以及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活展开,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幼儿了解生命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知道宝宝是从哪里来的。

2. 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增强家庭责任感。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思考能力,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宝宝孕育过程的认识,家庭责任感的培养。

难点:如何用幼儿易懂的方式讲解孕育过程,引导幼儿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孕育过程图卡、宝宝成长视频、胚胎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孕育过程图卡,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宝宝从哪里来?”引发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播放宝宝成长视频,讲解孕育过程,让幼儿了解宝宝从孕育到出生的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里观察到的事物,讨论生命的成长变化。

4. 互动环节(10分钟)利用胚胎模型,让幼儿亲手触摸,感受生命的奇妙。

5. 创作环节(15分钟)以“我的家庭”为主题,让幼儿用画纸、彩笔、贴纸等材料创作画作,表达对家庭的爱。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宝宝从哪里来?2. 内容:孕育过程图卡、宝宝成长视频、胚胎模型。

3. 标签:生命的奥秘、家庭责任感、探索兴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画一个幸福的家庭,表现出家庭中的每个成员。

(2)说一说:向家人介绍宝宝从哪里来,以及生命的孕育过程。

2. 答案:(1)画作:要求家庭成员齐全,形象生动,色彩搭配和谐。

(2)介绍:要求语言表达清晰,内容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解答,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

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

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婴儿从哪里来。

2.增强学生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生命起源-婴儿的诞生2.婴儿是如何产生的?3.人类繁殖的方式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出生的日子,你想知道你从哪里来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2. 婴儿的诞生(10分钟)•播放视频《从受精到胚胎》•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细胞分裂的过程,以及胚胎在子宫内成长的过程。

3. 婴儿是如何产生的?(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婴儿是如何产生的?通过什么方式?•介绍人类的繁殖方式,“男女相互配合才能产生新生命”。

4. 人类繁殖的方式(15分钟)•通过图表、图片等方式讲解人类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的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人类繁殖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同性恋、试管婴儿等。

5. 总结(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婴儿是如何诞生的、人类的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的方式、以及这些繁殖方式存在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来源。

四、教学评估通过海报展示、口头表述、演讲等不同形式的形式进行评估。

还可以通过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生命起源或繁殖方式的小文章,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紧贴主题,是否时刻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2.教学手段是否多样化,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3.教学过程中是否在细节上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引导?4.教学评估是否有效,能否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教学目标:1.了解生殖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2.了解生育的基本过程和顺序。

3.理解母亲体内胎儿的发育过程。

教学准备:1.图片:人体结构图,生殖器官结构图,受精卵结构图。

2.实物:雏鸡蛋、蜂蜜、奶油、铅笔、纸。

3.PPT:宝宝从哪里来?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以《生命之树》拼图为例,引出“生命”。

2.向学生提供一颗不知名的种子,引导学生想象其萌芽、生长,从而引出“生命的起源”。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宝宝从哪里来?宝宝怎样来的?宝宝为什么能从母亲的身体里出来?正文环节:生殖器官的名称及功能1.展示人体结构图,教授生殖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男性生殖器官: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尿道。

2.引导学生配对记忆。

生育的基本过程和顺序1.展示生育的顺序。

受精卵的形成、受精、着床、胚胎的发育、胎儿的发育、分娩。

通过PPT和生殖器官结构图,讲述每一个过程。

2.引导学生回顾每一个过程是否听说过或经历过。

快速回答环节:雏鸡蛋、蜂蜜、奶油、铅笔、纸都有哪些可以代表生育过程?母亲体内胎儿的发育过程1.展示受精卵结构图,讲解受精卵的构成。

2.通过PPT和图示说明胚胎的发育过程。

第一周:受精卵进入子宫,开始着床。

2-3周:形成胚芽,器官开始发育。

4-8周:器官进一步发育,胎儿形态开始显现。

8周以后:胎儿进一步成熟,等待出生。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长发育的动物,例如孕妇、狗和猫等。

结束环节:回答之前产生的疑问:宝宝从母亲的身体里出来,是因为胎儿在子宫里生长发育,最后自然分娩出来。

宝宝的成长过程需要母亲的仔细照顾,多吃健康食品,经常运动,保护自己和宝宝的健康。

总结:本节课通过图示、实物和课件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了生殖器官的名称及功能、生育的基本过程和顺序、母亲体内胎儿的发育过程等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生育的过程,也能够正确的对待生命,学会珍惜健康生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四章《生命的奥秘》第三节《宝宝从哪里来?》。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生命的诞生过程,介绍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以及宝宝是如何出生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懂得感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以及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生命的宝贵,培养他们的关爱和感恩之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宝宝成长记》、胎儿模型、水果(如苹果、橙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一位怀孕的妈妈来课堂上,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活。

请幼儿分享自己对宝宝从哪里来的看法。

2. 新课导入(10分钟)播放PPT课件,讲解生命的诞生过程。

展示胎儿模型,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视频《宝宝成长记》,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

以水果为例,形象地比喻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

4. 随堂练习(5分钟)请幼儿用画纸、彩笔和贴纸,创作一幅表达对妈妈感激之情的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生命诞生过程的理解。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六、板书设计1. 宝宝从哪里来?生命的诞生过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树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家庭树画作,家庭成员包括宝宝、爸爸、妈妈等。

作业要求:用彩笔画出家庭成员,贴在画纸上,形成一棵家庭树。

2. 答案:家庭树示例(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关爱和感恩之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一、教材分析戈德堡的《婴儿诞生》是本介绍生殖生理学的好书,内容生动丰富,通过插画和简单的文字讲述了宝宝从受孕到出生的过程。

本教案利用了这本书的内容,以正确、科学、生动的方式向幼儿阐述生命的奥秘和生育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宝宝从受孕到出生的过程,理解生殖器官的作用和男女之间在生殖中的差异。

2.态度目标:通过科学的方式,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和生命观念,培养爱护新生命的品质。

3.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互动,让幼儿掌握新知识并加以使用,在思维和语言的发展上获得提高。

三、教学内容1.知识内容:1.宝宝从哪里来–男女的生殖器官–受精的过程–胎儿的成长和发育–宝宝的出生2.生命的奥秘–珍视生命–爱护宝宝–维护生命健康2.教学重点:•掌握男女生殖器官的名称。

•知道和理解受精的过程。

•了解胎儿的成长和发育。

•了解宝宝的出生过程。

3.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生殖器官和性别。

•让幼儿掌握和使用正确的词汇。

•让幼儿理解生命的奥秘。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在讲述和展示的过程中给幼儿以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空间,并引导他们将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2.情境教学法将宝宝从受孕到出生的过程通过图文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再通过现场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加深印象,真正感受到宝宝的诞生是一个需要宽容和爱心的过程。

3.互动教学法通过搭建小组生产、观察和讨论、问题解答等环节,让幼儿在互动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和自信。

五、教学过程1.引入:幸福家庭的春天老师问孩子们,什么是家庭?家庭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们的组合。

爸爸妈妈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名字。

爸爸妈妈会告诉孩子,他们从哪里来的?2.核心:宝宝从哪里来1.受精的过程–老师用图片讲解男女生殖器官的名称和作用。

–介绍受精的过程。

2.胎儿的成长和发育–演示图形展示婴儿在各阶段的形态。

–让孩子们感受宝宝在不断变化,物是人非,再也回不到最初的状态。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教育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活动准备:子宫及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视频仪、录音机、磁带、碟子,幼儿每人一张作业卡,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想一想观察图片,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小宝宝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幼儿议论并按自己的意愿回答。

二、观察视频仪,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看一看1、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2、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宝宝。

宝宝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宝宝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议论)“每个妈妈的‘子宫’房子都有一个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宝宝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就走到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宝宝就沿着走廊出来了。

”三、看碟子,观察宝宝在妈妈体内长大的实况过程:——议一议讨论:“宝宝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宝宝做哪些事情呢?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教师小结。

四、幼儿做练习,巩固加深印象:——做一做教师分发作业卡,幼儿标出顺序号,以表明宝宝在妈妈体内的生长变化。

五、听音乐表演宝宝的生长、出生过程:——跳一跳最后师生共跳《猜拳舞曲》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 (2)

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 (2)

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简介本教案适用于大班的幼儿科学教学,主要讲解婴儿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繁殖的过程;2.掌握简单的生殖器官和婴儿发育知识;3.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堂引入•通过图片和讲解引入话题,“生育”和“生儿育女”是一种神奇又神秘的过程。

请大家谈一谈,你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呢?生殖器官知识•通过图示和文字,讲解男女生殖器官的基本构造、作用和特点;•强调人类生殖器官的作用是生育后代。

人类繁殖的过程•通过图示和文字,讲解人类繁殖的过程,包括生命开始的方式,受精卵的形成、胚胎的发育和婴儿的诞生等;•强调整个过程需要男女双方共同参与。

婴儿发育知识•设计简单的游戏环节,让幼儿了解婴儿在母体内的成长过程,例如婴儿的脑部、肺部和心脏等器官的发育;•让幼儿理解,妈妈照顾自己的身体和保持健康对于宝宝的成长非常重要。

课堂结束•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男女分组PK和知识问答环节,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点,并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生命的奥秘;•强调人类的出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和身体。

教学策略1.综合运用图像化、文字说明和简单游戏等多种手段,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2.鼓励幼儿提问和互动,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果;3.设计简单的游戏环节,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估结合课堂互动、问答环节和游戏答案等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估。

同时,鼓励幼儿带回家中继续学习和探索。

结论本节课适用于大班的幼儿,主要讲解了人类繁殖的基本知识,比较接地气,深受大家持久的喜爱。

预祝本节课教学收获满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命的奥秘”,详细内容为“宝宝从哪里来?”主题,通过讲解人类生殖的基本过程,使幼儿对生命的起源产生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类生殖的基本过程,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幼儿珍惜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类生殖过程的讲解,使幼儿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胚胎发育图、植物种子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种子的发芽过程,让幼儿初步感受生命的成长。

2. 讲解:利用PPT、视频等教具,讲解人类生殖的基本过程,让幼儿了解宝宝是从哪里来的。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生殖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例题讲解:通过胚胎发育图,讲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泥制作胚胎模型,加深对生殖过程的理解。

7. 互动游戏:组织“我来当妈妈”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孕育生命的艰辛。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宝宝从哪里来?2. 板书内容:a. 人类生殖过程b. 胚胎发育图c. 珍惜生命,关爱家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爸爸妈妈讲述今天学习的生殖过程,并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2. 答案:根据幼儿的讲述,家长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教学,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人类生殖过程的讲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宝宝从哪里来?》,主要涉及生命的起源、人体的诞生以及家庭的关系等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人体的形成,胚胎的发育,出生的过程,家庭的关系,亲子间的爱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人体的形成和胚胎的发育过程。

2. 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感受亲子间的爱。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人体的形成和胚胎的发育过程,理解家庭的关系,感受亲子间的爱。

难点:人体的形成和胚胎的发育过程的理解,家庭的关系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胎儿发育图、家庭关系图等。

学具:胎儿发育图、家庭关系图、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婴儿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婴儿的特点,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讲解生命的起源:通过PPT讲解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神奇。

3. 讲解人体的形成和胚胎的发育过程:通过胎儿发育图和PPT,详细讲解人体的形成和胚胎的发育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成长。

4. 讲解家庭的关系:通过家庭关系图和PPT,讲解家庭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5. 亲子间的爱: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父母的爱,感受亲子间的爱。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画出胎儿发育图和家庭关系图。

六、板书设计生命的起源人体的形成胚胎的发育家庭的关系亲子间的爱七、作业设计1. 胎儿发育图的绘制。

2. 家庭关系图的绘制。

3. 写一封信给父母,表达对父母的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生命的起源、人体的形成和胚胎的发育过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对于家庭的关系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家庭关系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让他们亲身体验孕妇的艰辛,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珍贵和亲子间的爱。

大班科学宝宝从哪里来教案

大班科学宝宝从哪里来教案

大班科学宝宝:从哪里来?教案
前言
大班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
于世界充满探索欲望。

科学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常识,并启发他们
的创新思维。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大班儿童了解和将科
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目标
本教学活动将达到以下目标:
•让学生简单理解亲缘关系及人类生育过程。

•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探索科学知识。

•启发学生思考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知识素材准备:生育过程的图示、身份证明学习或成长记录等。

•教具准备:玩具婴儿、身份证明模板、制作出生证明的材料,磁
带/簸箕、圆柱状容器、胶带,讲台或屏幕。

•布置环境:围绕婴儿、产妇的图片与信息。

教学过程
Step 1: 激活前置知识(5分钟)
通过讲述和图片,复习种子、苗、树等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生命
的自我繁殖和繁衍的现象。

Step 2: 亲子寻宝活动(10分钟)
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参加亲子寻宝活动,带孩子在教室旁边的花园
或校园里找到种子、苗、成树、树叶,引导孩子观察叶子与开花的时间。

回到课堂上,让孩子与父母分享看到或学到的东西。

Step 3: 体验生育过程的模拟(10分钟)
使用玩具婴儿,让孩子们轮流体验“照顾婴儿”的日常活动,比
如用磁带/簸箕制作出“尿布”,用圆柱状容器做成“婴儿床”。

然后,通过图示和解释,让孩子们了解受孕、怀孕、分娩的过程。

Step 4: 制作生日证明(15分钟)
请老师现场为每位学生颁发。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命的奥秘》中的第三节“宝宝从哪儿来”。

详细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人类的生殖系统、孕育过程以及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到自己是父母爱情的结晶。

2. 认识人类的生殖系统,了解孕育过程。

3. 培养关爱生命、尊重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孕育过程,了解人类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生命的起源,认识到自己是父母爱情的结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孕育过程模型、生殖系统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生命的起源,讲解人类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引导幼儿了解孕育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画纸、彩笔、贴纸,让幼儿画出或贴出生殖系统和孕育过程。

4. 讲解与互动(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对生殖系统和孕育过程进行讲解。

5. 小结(5分钟)强调生命的来之不易,引导幼儿关爱生命、尊重父母。

6. 情感教育(5分钟)讲述父母关爱宝宝的故事,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宝宝从哪儿来2. 内容:生命的起源人类生殖系统孕育过程关爱生命,尊重父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或贴出生殖系统和孕育过程。

2. 答案:根据课堂讲解,正确画出或贴出人类生殖系统和孕育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对生命的起源和孕育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关爱生命、尊重父母的情感。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增强亲子关系,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感恩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4. 互动环节的设计;5. 情感教育的融入;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三章《生命的奥秘》,详细内容围绕“宝宝从哪儿来”这一主题,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向幼儿介绍人的生命起源,让幼儿了解孕育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知道孕育的过程。

2. 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增强家庭责任感。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孕育过程的图片、胚胎模型。

2. 学具:彩笔、画纸、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不同的动物宝宝和人类宝宝,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吗?”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孕育过程,让幼儿了解宝宝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并展示孕育过程的图片,使幼儿更直观地理解。

3. 例题讲解以动画形式展示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成胎儿,让幼儿了解生命的奇妙过程。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孕育过程,并在画纸上用贴纸和彩笔进行创作,表达他们对生命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宝宝从哪儿来2. 内容:生命的起源孕育过程尊重和爱护生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生命树,并描述孕育过程。

2. 答案要求:能正确表达孕育过程,画出富有创意的生命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幼儿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和孕育过程,培养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延伸,如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探讨生命的奥秘,使幼儿在家庭氛围中感受生命的温暖。

同时,鼓励幼儿关爱身边的人和动物,将尊重和爱护生命融入日常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1)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1)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命的奇迹》第三节《宝宝从哪儿来》。

内容详细阐述了生命的起源,通过介绍人类生殖的基本过程,使幼儿对生命诞生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类生命的起源,知道宝宝是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

2. 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类生殖过程的讲解。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成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胚胎模型、孕育生命的动画视频。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发幼儿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利用PPT、挂图和胚胎模型,介绍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观看孕育生命的动画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生命的起源。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胚胎发育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模型,加深理解。

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彩色笔在画纸上描绘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讲述宝宝成长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宝宝从哪儿来?2. 生命的奇迹: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宝宝3.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怀孕、分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向爸爸妈妈讲述今天学到的宝宝成长过程。

2. 答案:宝宝是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经过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形成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胎,出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详细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对生命的起源有了更加科学、正确的认识。

在课后反思中,要注意观察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幼儿的疑问进行解答。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里来?教学目标:1.让宝宝了解生命的来源;2.启发宝宝对自我身体的认知;3.培养宝宝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准备一个大型的宝宝出生概念图表,包括起源、受精、孕期、分娩等环节;2.准备一些相关生殖器官的图片或模型;3.准备一些相关绘本或故事书。

教学流程:第一步:生命的来源1.利用概念图表,带领宝宝了解生命的起源,让宝宝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来源;2.通过绘本或故事,为宝宝展示受精和孕期的过程,引导他们对生命的形成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认识生殖器官1.通过观察图片或模型,带领宝宝认知男女性生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2.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宝宝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相应生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第三步:探究宝宝的身体1.与宝宝一起探讨他们自己身体的组成和功能;2.指导宝宝了解自己的生命体征和生活习惯。

第四步:隐藏难题1.给宝宝提出一些有关生命的问答,让宝宝通过思考和回答将答案揭示出来;2.向宝宝探究问题的方法来鼓励他们思考和自主学习。

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时,让宝宝充分了解生命的从哪里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学流程清晰,使宝宝理解慢慢加深;3.训练的方法多样化,可以满足宝宝不同时期和不同的需求;4.教学结束时,以回答、提问的方式进行难题的隐藏,更有趣味性。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不能踩触到家长的教育底线,保障教学素材理性、健康。

同时,教师在适应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情况的困扰中,更应留意教学方法的优化和资源的整合,才能让教学效果得到提高,让我们的宝宝更好地走向成长。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儿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儿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儿来教案及教学反思1. 课程背景本次课程针对大班幼儿,主题为“宝宝从哪儿来”,旨在通过教授有关人类繁殖的基础知识,让幼儿了解人类繁殖的过程以及生育所需的时间和条件,进而认知到自己成长的过程。

2.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人类繁殖的基础知识和过程•让幼儿了解生育的过程所需的时间和条件•培养幼儿对自己成长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幼儿的探究和思考能力,加强幼儿对科学的认识和学习兴趣3. 教学步骤及内容步骤一: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教师活动:教师首先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简单地介绍人类繁殖的基础知识,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介绍完毕后,教师询问幼儿有关人类繁殖的经历,并鼓励幼儿发表意见。

学生活动:幼儿听取教师介绍主题后,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有关人类繁殖的经历和看法。

步骤二:通过故事形式讲述生育的基本过程教师活动:教师讲述有关生育的基本过程,并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生动形象地向幼儿展示。

学生活动:幼儿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述,并根据情境理解并掌握知识。

步骤三: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人类的生育过程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人类的生育模型和相关生育图像,向幼儿讲解更加具体的人类生育过程,并解答幼儿的问题。

学生活动:幼儿倾听教师的讲解,并通过图像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和知识。

步骤四:游戏式的问答活动教师活动: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了一些应用问答游戏,以活跃课堂气氛,并再次巩固幼儿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学生活动:幼儿积极参与问答游戏,并在游戏中加深自己对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步骤五:导出课堂思考和回忆教师活动:教师帮助幼儿梳理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引导幼儿进行课堂思考和回忆,帮助幼儿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学生活动: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整个课堂,总结所学的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首先,幼儿对本节课的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及多种教学手段的帮助下,逐渐掌握了人类的繁殖过程和生育条件。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宝宝从哪儿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宝宝从哪儿来》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起源、胚胎发育过程、母体孕育新生命的过程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幼儿展示宝宝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发育成婴儿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宝宝是从哪里来的。

2. 掌握胚胎发育过程的基本知识,理解母体孕育新生命的过程。

3. 培养幼儿关爱生命、尊重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胚胎发育过程和母体孕育新生命的过程。

重点:掌握生命的起源,了解宝宝是从哪里来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胚胎发育模型、孕育生命挂图。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孕育生命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吗?”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生命的起源,介绍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婴儿的。

结合胚胎发育模型,让幼儿观察并了解胚胎发育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关爱生命,尊重父母。

创作环节: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如画出自己心中的宝宝。

提问环节: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宝宝从哪儿来2. 内容:生命的起源胚胎发育过程母体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宝宝,并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2. 答案示例:画面为一个可爱的婴儿,文字内容为:“生命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

感谢爸爸妈妈给予我们生命,我们要好好爱他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和发育过程,培养了幼儿关爱生命、尊重父母的情感。

2. 拓展延伸:结合家庭生活,让幼儿回家后向父母表达感谢,了解父母孕育和照顾自己的辛苦。

同时,关注身边的生命,如动植物,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意识。

大班科学宝宝从哪里来教案 (2)

大班科学宝宝从哪里来教案 (2)

大班科学宝宝从哪里来教案概述这份教案旨在让大班儿童了解生物的繁殖过程,从而引导他们探索科学奥秘,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生物的繁殖方式;2.了解人类的繁殖过程;3.培养探索和实验科学的能力;4.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绘制简单的草图,包括男女性生殖系统、精子和卵子等;2.准备繁殖过程的图片、动画或视频;3.配置放映设备、音响设备和辅助教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出话题1.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入话题:“你们知道人类是怎么出生的吗?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2.让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测,“妈妈肚子里怎么会有小宝宝?”、“爸爸有什么作用?”第二步:学习男女性生殖系统1.通过绘图、图片或实物讲解男女性生殖系统,并解释各部分的作用;2.引导学生关注男女性生殖器官的异同,了解精子和卵子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步:了解繁殖过程1.通过图片、动画或视频,展示人类的繁殖过程,包括男女双方的配合、受孕和胚胎的发育;2.让学生了解繁殖的必备条件——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第四步:实验探究1.配置显微镜和染色体组成的表格;2.让学生实验观察染色体,并尝试寻找精子和卵子的不同之处。

第五步:总结归纳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人类繁殖过程的理解和疑问;2.通过问答或简单游戏,巩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3.鼓励学生探索其他动物的繁殖过程,拓宽科学视野。

教学评估1.随堂口头提问;2.辅助教具配合,观察其使用情况;3.课后作业或问卷调查。

教学扩展1.带领学生了解其他生物的繁殖方式,例如植物的花和它们的果实、昆虫的产卵等;2.配合实践活动,例如种植黄瓜、融合花草、观察瓢虫的幼虫和蛹等。

总结本教案主要讲解生物的繁殖过程,通过实验探究、讲解和观察等多种方式,让大班儿童对科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中,还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其他生物的繁殖方式和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科学视野。

探究生命起源:宝宝哪里来科学活动教案

探究生命起源:宝宝哪里来科学活动教案

探究生命起源:宝宝哪里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不断探索,我们对于生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是人类对于生命起源的探究却始终是一个谜。

生命的起源是一个极其神秘的过程,它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也是十分困难的。

但是我们可以从离我们最近的生命现象——人类的生殖过程中探究生命的起源。

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能够建立从生命起源到人类生殖的联系,从而深入了解生命的神秘和奇妙。

二、活动准备1. 准备PPT,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以便讲解和演示。

2. 化装品、生活照等生命遗传资料用于讲解。

3. 专业医生或妇科护士等授课。

4. 剪刀、胶纸、彩笔等工具备齐。

三、活动过程1. 热身体操:检查身体状态,保证学生精神饱满,投入到活动中。

2. 介绍观念:让学生听从老师的讲解,并辨别个体生命的特征。

3. 生命的起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生命的起源,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奇妙。

4. 深入了解人类的生殖过程: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生殖过程,通过性器官和生殖细胞联想到生命的起源。

5. 模拟人类生殖过程: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老师为学生准备好化装品,生活照等生命遗传资料,引导学生模拟人类的生殖过程。

6. 思考与分享:老师引导学生反思所模拟的人类生殖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思考。

7. 稳定情绪:老师通过回顾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稳定情绪,思考所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感悟。

四、教义理念通过本次科学活动教案,学生可以建立生命起源和人类生殖过程之间的联系。

学生从实际的经验出发,去了解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生殖过程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感受生命的神秘和奇妙之处。

五、思考与拓展通过本次科学活动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生命起源和人类生殖过程之间的关联有更深入的了解。

基础上,可以在生物学领域更好地发展,深入研究生命的本质、生殖的原理、生命的延续等问题。

同时,学生也可以从中悟出人类之懂得生命的珍贵,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推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儿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儿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宝宝从哪儿来一、教案背景大班儿童是幼儿园中的年长班级,通常由5~6岁的学生组成。

此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言、数学、社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而科学教育也成为其接下来学习的重要方面。

对于大班儿童来说,了解人类的起源不仅是科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对生命的敬畏、保护地球的环保意识和培养爱心、友善等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次教案主要围绕“宝宝从哪儿来”这一话题展开,旨在帮助大班儿童了解人类的起源,并引导他们形成正面的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1.认识生命的起源及其形式。

2.了解人类的起源和人类繁衍的方式。

3.形成正面的人生观和家庭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品:一张获奖的图片海报,一本绘制着生命起源的书籍,一张地球照片,一些幼儿版人体模型和黏土。

2.教师准备:复习课本内容,了解各种人类繁衍方式的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1.通过向学生提问,唤起他们对“宝宝从哪儿来”这个问题的兴趣。

•宝宝为什么会诞生?•它们从哪里来?2.放映一张获奖的图片海报,让学生思考生命的好处和意义。

第二步:认识和探究生命1.通过生命手册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历史,以及不同的生命形式,比如植物、人、昆虫等。

2.通过观察人体模型,介绍人体组织和器官,以及不同器官之间的作用和联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生命存在的强大和神奇。

第三步:介绍人类起源1.介绍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和科学发现,给学生讲述关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并将地球的演化历史与人类起源相结合。

2.让学生通过交换意见的形式来探讨人类起源的话题,并结合生命演化的历史让学生形成对人类起源的认知。

第四步:探究人类的繁衍方式1.教师通过幼儿版生殖器官模型等工具,向学生介绍人类繁衍的生理知识和性别观念。

2.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繁衍方式进行探究和讨论,如性交、人工授精和试管受孕等。

同时,探讨各种繁殖方式的优缺点。

第五步:形成正面的家庭观念1.通过介绍传承的概念和价值,让学生明白家庭的重要性。

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

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

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们了解婴儿从哪里来,认识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生殖知识。

•培养学生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让他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通过教师讲解和PPT展示,让学生们了解生命的起源。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如神创说、演化说等,让学生们对生命的来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 父母如何生育婴儿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们了解人类如何生育婴儿。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 生殖器官教师可以用示意图展示男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位置,并对生殖器官的功能进行简单的介绍。

(2) 受孕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图示和动画演示,较为生动地展现受孕的过程。

同时,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受孕的必备条件: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3. 孕育过程通过教师讲解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们了解婴儿的孕育过程。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 受精卵发育教师可以通过图示和动画演示,让学生们了解受精卵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比如:受精卵的分裂、成形等。

(2) 胎儿的生长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让学生们了解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过程,包括身体各部位的发育、运动和呼吸等。

4. 出生通过教师讲解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们了解婴儿出生的过程和产后护理。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 产程和分娩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和图片演示生产的过程,以及讲解分娩的方式(如:自然分娩和剖腹产等)。

(2) 产后护理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让学生们了解产妇和新生儿在出生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护理方法,比如:保持清洁、母乳喂养、定期复查等。

教学方法1.PPT展示:通过PPT形式呈现图片和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2.讲解:通过示意图和文字说明,让学生们了解复杂的知识点和流程。

3.讨论:通过问答和讨论,引导学生们思考和探索相关问题。

教学评价1.针对生命起源和人类生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和讨论相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幼儿做练习,巩固加深印象。
教师分发作业卡,幼儿标出顺序号,以标明婴儿在妈妈体内的生长变化。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观察图片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
小婴幼儿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
2、幼儿议论并按自身的意愿回答。
二、观察课件,了解婴幼儿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
1、教师: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 婴幼儿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幼儿议论)每个妈妈的“子宫”房子都有一个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婴幼儿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就走到医院,在医生的协助下婴幼儿就沿着走廊出来了。
三、看图片,观察婴幼儿在妈妈体内长大的过程
1、讨论:婴儿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婴儿做哪些事情呢? 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
2、教师小结。
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婴儿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身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妙的好奇心。
3、教育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胎儿的发育过程
2、幼儿每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张作业卡,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2、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小婴幼儿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 (组织幼儿讨论)
4、教师小结:婴幼儿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婴幼儿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有图有真相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婴幼儿。婴幼儿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婴幼儿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