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及其战术训练
举重运动的常规训练方法
举重运动的常规训练方法举重运动作为一项高强度的体育项目,其常规训练方法对于运动员的技术提升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举重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计划和方法来提高力量、技巧和耐力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结合举重运动的特点和训练需求,系统地介绍举重运动的常规训练方法。
一、举重训练的基础体能训练1.力量训练力量是举重运动的基础,运动员需要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常见的力量训练项目包括深蹲、卧推、拉力练习等,这些训练项目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为后续的举重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爆发力训练举重运动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施加力量,因此爆发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可以进行跳跃训练、推拉训练、搏击训练等项目,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运动员的神经系统,提高其爆发力水平。
3.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是举重运动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地加强腰部、腹部和背部等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运动员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二、举重技术训练1.动作技巧训练在举重运动中,动作技巧的正确性对运动员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动作技巧水平,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模拟比赛等方式进行训练。
此外,还可以借助视频录像和专业教练的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运动员的技术错误,从而逐步提高其动作技巧水平。
2.速度训练举重运动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杠铃,而速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速度水平,可以进行快速举起和放下负重等训练。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灵敏度,从而提高其举重成绩。
三、举重耐力训练1.持久力训练举重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和高能耗的体育项目,对运动员的持久力要求较高。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持久力,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重复训练,如多组多次重复举重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从而提高其比赛表现。
浅谈举重运动员三大力量的训练和方法
浅谈举重运动员三大力量的训练和方法作者:李玉东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09期内容摘要:举重运动是一项古老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也是展示人类力与美的视觉艺术。
举重运动的特点是要求运动员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出全身最大的力量,举起极限的力量是举重运动员身体的基本素质,所以举重运动员在练习力量增加肌肉的训练方法,尤其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举重三大力量肌肉群练习基层举重教练员应该科学合理安排举重项目各项力量训练。
根据举重项目特点和运动员身体形态,通常把专项所需力量称为上肢、腰部、下肢三大力量,其中腰部、下肢为主要力量。
力量训练应安排在专项技术之后,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之前,需要重点突出时可安排在首项。
速度与时间间隔是力量训练的几个重要因素。
对于竞技举重运动员而言,力量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核心要素,因此,有效提高力量训练效果尤为重要。
从制约影响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看,主要是力量训练方式方法及运动员自身身体素质及机能表现。
力量训练方式方法因素涉及到举重运动员训练的强度大小、训练频次、训练时间等等;运动员自身身体素质及机能表现侧重指举重运动员个体的身体肌肉发育状况及日常饮食等,在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注意事项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均衡地训练身体各部位力量。
举重运动员在力量训练时,要在做好主肌肉群力量训练的同时,对肌体的综合力量,如小肌肉群及远端肌肉群等,也要同步均衡训练。
2.提高训练方式的科学性、层次性、合理性。
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实际情况及举重项目量级,提高训练方式的匹配性和渐进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运动员的肌肉群,使其在保持训练积极性的同时,减小训练伤病产生几率。
一.举重三大力量概括:1.上肢力量;2.腰部力量;3.腿部力量。
二.上肢力量练习1.直体上推杠铃:直体上推杠铃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在不借力的情况下,把30%的重量从锁骨向上额重复推送,每次3-5组,每组重复8-12次,能够有效地练习上肢三角肌、肱二头肌、斜方肌和屈指肌群等。
浅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及其战术训练
浅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及其战术训练刘 卫在体育文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举重运动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且获得了较高的关注。
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举重运动是以杠铃重量为依据决定胜负的,也就是说,举起杠铃的公斤数越重,胜算越大。
而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前提是要有较高的身体素质,熟悉掌握相关战术。
鉴于此,文章对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及战术训练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以其为举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由于举重运动是一项有着超高技术要求的运动项目,所以对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战术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
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应加强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如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另外,为了让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提升其竞技比赛水平,还要做好全面的战术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举重运动员的整体实力,使其在一次次的比赛中突破自我,取得优异的成绩。
1 举重运动的简单介绍举重(Weightlifting)是以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的体育运动,包括抓举和挺举两个项目,它的最高组织机构为1920年成立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国际举重联合会,我国的举重最高组织机构为中国举重协会,1956年成立。
通过对举重运动的进一步分析了解到,其硬件要求如下:首先,场地要求。
举重比赛台或场地的长和宽均为4m(举重训练台长和宽都是3m),台高80-150mm,台面四周需要涂上5cm宽的彩色边线,举重台的材料通常为木料、塑胶或者是其他坚固的材料;其次,器材要求。
杠铃由横杠、套筒、卡箍、杠铃片组成,并且男子和女子杠铃杆的重量不同,其中男子杠铃杆重20公斤,女子杠铃杆重15公斤。
最后,举重比赛服装和护具:举重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必须穿符合规定的举重服和半袖,举重比赛服长度在膝关节以上5cm左右。
另外,在进行举重比赛时还要注意动作方式和相应的比赛规则,这就要求举重运动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专业素养,熟练掌握各项训练技巧和方法。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特征与训练技巧分析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特征与训练技巧分析1. 引言1.1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特征与训练技巧分析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作为体育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特征和训练技巧的分析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青少年时期,举重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因此他们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技术特征和训练技巧都呈现出与成年运动员不同的特点。
首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特征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肌肉强度和耐力等方面。
他们的身体正在快速成长,骨骼和肌肉还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特殊的训练方法来避免受伤并促进身体发育。
其次,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也值得关注。
他们可能面临着诸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问题,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
此外,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和训练技巧也有着独特之处。
他们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力量、速度、灵敏度等方面的能力,在技术上要求更加精益求精,以确保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综上所述,了解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征和训练技巧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和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的营养计划以及综合的管理措施,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才能在运动生涯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2. 正文2.1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特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身体构造通常具有较高的肌肉含量和较低的脂肪含量,这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力量表现和爆发力。
他们的骨骼系统也相对较为坚固,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训练。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发育迅速,骨骼、肌肉、神经系统都在不断成长和发展。
在训练中需要考虑到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避免过度训练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代谢能力也相对较高,能够更有效地消耗能量和排除代谢废物,有利于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力量训练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也需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状态和代谢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以保证其身体健康和运动表现的持续提升。
2.2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自信心是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
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探索
的 。试 举 的 重 量 越 大 , 所 需 的力 则
加 速 度基 本 保 持 不 变 的 运 动员 ; 选 拔 力 量 型 速 度 快 的 运 动 员 。 一 些 运 动 员 反 应 速 度 好 .动 作 频 率 快 . 试 举轻 重 量时 速度 很好 , 或 而 试 举 大 重 量 速 度 就 锐 减 , 力 量 又
重 的 7%: 0
高 位 置 放 松 落 下 ,另 一 条 腿 同 样 上 提 。交 替 进 行 。每 组 5 — 0次 , 08 做 5 6组 。 间歇 3 4分 钟 。  ̄  ̄ () 多 级 跳 : 直 立 开 始 , 4立 从
一
4 大赛 前 7 1 、 — 0天 , 能 安 排 不
一
恩
率 等 指 标 的 测 试 .可 以 应 用 于 对 专 项 运 动 素 质 的 整 合 评 定 、对 运 动 员 体 能 结 构 的 系 统 解 析 、对 运 动 训 练 负 荷 强 度 的 有 效 控 制 以 及 对 比赛 成 绩 的科 学 预 测 。 2 速 度 素 质 、
运 动 员 在 专 项 运 动 中 的 能 力
因 素 之 一 。在 抓 举 、 挺举 过 程 中提 铃 至 胸 和 上 挺 动 作 中都 有 一 个 向 上 发 力 。 向 下 蹲 低 承 接 杠 铃 的 支 撑 动 作 。 完 成 这 一 动 作 必 须 依 靠
发 力 后 杠 铃 向 上 作 惯 性 运 动 的 时 间 保 证 。 时 间 不 足 。 作 就 完 成 如 动
() 重高 抬 腿 : 4负 6组 x 0、 3 重
量 为 2 ~ 5 g 03K :
1 、根 据 个 人 的 力 量 基 础 , 以 及 学 习 掌 握 具 体 技 术 的 需 要 安 排
述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基本技术 综合素质训练论文
论述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本技术与综合素质训练[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国举重在世界的领先地位(特别是女子举重)这就需要我们基层教练员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总结,本文论述了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几本技术与综合素质训练。
[关键词] 青少年举重技术综合素质训练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本技术与综合素质训练,是培养青少年掌握过硬的举重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综合能力的关键,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向高层次水平发展的基础。
抓好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本技术与综合素质训练,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是业余体校举重教练的根本任务。
一、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训练的第一步是要培养正确的静力姿势在实施举重技术动作的整个过程来说,参与活动的肌肉需要等长和等张收缩,就动作本身来讲,运动员要做静力和动力动作。
无论是抓举还是挺举,预备姿势时,全身肌肉群处于等长收缩,在提杠铃的第一阶段,伸髋肌和臂屈肌是处于等长状态;在下蹲支撑杠铃时,全身肌肉进入等长收缩;在起立收腿时,上肢肌群仍处于等长收缩,而下肢集群进行等张收缩。
参与活动的其它肌群,也同样需要进行上述两种形式的收缩。
因此,在运动员学习、领会、掌握动作的过程中,首要的就是要让运动员有正确的静力姿势和动力动作的协调性,才能为实施举重动作的全过程打下基础,并有良好的开端。
实践证明,培养一个运动员动力动作协调性,要比培养静力姿势的正确性困难。
运动员在实施举重动作时,是由静力开始,然后是动力和静力相互交替,最后以静力结束动作。
静力动作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动力动作的速度和协调性。
因此,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首先要从建立正确的静力姿势入手,并逐步过渡到建立正确的动力动作。
在正常的训练中,一般影响完成完善的技术动作的静力姿势和相对的静力姿势,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提杠铃预备姿势;2.动作开始一刹那的起举姿势;3.支撑;4.下蹲翻接铃的姿势;5.上挺预备姿势;6.屈膝预蹲动作中突然停顿一刹姿势;7.箭步分腿接铃姿势。
浅析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岁 . 以 要 早 期 打好 基 础 。训 练 方 所 法 主 要 是 用 小 重 量 杠 铃 以 最 快 速 度 做高 抓 、上挺 及 下 蹲 等 练 习 , 3—5 0 0米 的 冲刺 跑 。各 种 跳 跃 练
习 。
身 体 健 康 不 但 无 害 .而 且 对 生 长 发 育 是 有 益 的 。少 年 时 期 具 有 较
☆ 训 练 面
浅析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
要 更 加 重 视 力 量 训 练 ,特 别 是 爆
发 力 的 训 练 , 弥 补 自身 的 不 足 。 以 女 子 运 动 员 爆 发 力 发 展 的 敏 感 期 是 l一 4岁 ,这 一 时 期 除 了 专 项 3l 力 量训 练外 , 以 3 应 O米 以 内 的 加 速 跑 、 深 ( ) 跳 栏 架 等 为 提 高 跳 台 、
量 , 腕 屈 伸 、 重 物 、 立 侧 上 以 卷 俯 举 ( 哑铃 )壶铃 推 、 力推 、 用 、 借 倒
立 推 手 为 主 要 训 练 手 段 :发 展 腰
腹力量 和伸肌 力量 , 俯 卧挺 身 、 以 仰 卧 起 坐 、侧 拉 和 转 体 侧 拉 为 主 要 的 训 练 手 段 :为 提 高 整 体 支 撑
增 长 比横 向 增 长 快 .这 一 阶 段 举
、
少 年 女 子 举 重 运 动 员 训
练 要 注重 科 学 性
从 生 物 学 角 度 来 论 断 ,运 动 成 绩 的 提 高 ,要 建 立 在 人 体 自然 生 长 发 育 的 基 础 上 。 举 重 是 外 负
荷 的 运 动 项 目 ,会 影 响 骨 的 生 长
一
重 运 动 所 需 的 。但 是 , 由于 受 解 剖
浅析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浅析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在举重比赛中,力量是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基础。
为了提高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力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将从训练计划、训练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浅析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一、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应根据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年龄、性别、体能状况、体重等因素制定。
一般来讲,初学者和幼年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重点应放在技术训练上。
中青年组和青年组的力量训练应加强力量基础的培养和力量的提高。
紧接着是训练周期、训练强度、训练方法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二、训练方法1、卧推训练:卧推是提高青少年举重手臂肌肉力量的重要训练内容。
具体训练方法是将双手放在杠铃上,稍作调整后快速或缓慢地推起杠铃。
初练者重量应尽可能轻。
2、深蹲训练:深蹲是锻炼腿部肌肉和核心肌群的有效方法。
运动员将杠铃放在肩部,蹲下至大腿和小腿成90度角,然后再起来。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技术训练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掌握正确的举重姿势。
3、硬拉训练:硬拉是锻炼腰腹肌肉强度的好方法。
训练方法是将杠铃放在腿中央,双手握住杠铃,并将背挺直,然后将杠铃拉至髋部。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综合训练方式。
4、助推训练:助推训练是提高肩部和胸部肌肉力量的好方法。
运动员需要将杠铃最后抬起,这需要肩部和胸部肌肉力量的帮助。
三、注意事项1、核心重点:力量训练的重点是核心肌群的训练,这些肌肉包括腹肌、背肌、大腿肌肉等,对于提高举重能力非常重要。
2、合理安排训练量: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还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训练量的安排需要合理,不宜过度。
3、定期休息:力量训练需要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便肌肉得到充分的恢复和生长。
4、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是训练成功的关键之一,参加高强度的运动需要有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补给,以支持肌肉生长和恢复。
总之,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需要按照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力量训练计划,遵循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坚持注意事项,才能在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分析
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分析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是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目标制定的,旨在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水平和技术水平。
下面将从训练内容、训练强度和训练周期三个方面对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训练内容:1. 基础力量训练:包括负重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爆发力训练等,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2. 技术训练:包括抓举和挺举的专项训练,以提高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效果。
3. 动作训练:包括推举、草地挺举、深蹲等辅助训练,以提高全身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传递效果。
4. 身体素质训练:包括柔韧性、耐力、速度等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二、训练强度:1. 重量选择: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负重训练重量。
一般来说,刚开始训练时,负重应适中,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加负重以适应身体的变化。
2. 组数和次数:根据运动员的训练目标和个人特点,制定合理的组数和次数。
一般来说,每组进行8-12次的重复训练,每个训练动作进行3-5组,每周进行3-4次力量训练。
3. 休息时间:每组训练之间的休息时间一般为1-2分钟,以确保肌肉恢复和准备下一组训练。
三、训练周期:1. 初级阶段:注重基础力量的建立和动作技术的培养。
主要进行重量适中的负重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每周训练3-4次,持续4-6周。
2. 中级阶段:注重力量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训练。
逐渐增加负重和训练强度,增加身体素质训练和辅助训练,每周训练4-5次,持续6-8周。
3. 高级阶段:注重力量的巩固和技术的提升。
适当减少负重训练的次数,注重技术的细化和整合,每周训练3-4次,持续4-6周。
4. 准备阶段:主要进行恢复训练和技术调整,适当减少训练强度和负重训练次数,以保证运动员在比赛前达到最佳状态。
举重训练计划
举重训练计划举重运动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技术要求的体育项目,而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举重训练计划对于运动员的成长至关重要。
下面将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需求,提供一份详细的举重训练计划供参考。
一、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举重训练主要以基础动作和力量训练为主,旨在培养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体能。
训练计划包括如下内容:1. 热身:每次训练前进行15-20分钟的有氧热身运动,如慢跑、动感单车等,以提高肌肉温度和关节灵活性。
2. 基础动作:重点训练硬拉、抓举、挺举等举重基本动作,通过细致的姿势训练和重复练习,逐渐提高技术和力量水平。
3. 力量训练:在基础动作的基础上,加入杠铃深蹲、卧推等力量训练动作,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4. 休息恢复:每周安排1-2天的休息日,确保肌肉有充分的时间恢复和修复。
二、中级阶段中级阶段的举重训练侧重于提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加强训练强度和复杂度,训练计划包括如下内容:1. 动作精练:结合视频回放和教练指导,纠正动作细节错误,提高动作标准化和技术稳定性。
2. 训练分解: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目标,进行动作分解训练,如提高起跳爆发力、改进抬举高度等。
3. 竞技模拟:模拟比赛场景和压力,进行实战训练,提高比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4. 营养调理:合理搭配饮食,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摄入,帮助肌肉修复和生长。
三、高级阶段高级阶段的举重训练更加注重精准性和高强度,提高天赋和潜力的发挥,训练计划包括如下内容:1. 专业辅助:配备专业辅助器械,如训练手套、腰带、护膝等,保护关节和提高训练效果。
2. 个性化训练: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重点突出弱势环节的训练。
3. 心理状况: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及时调整训练节奏,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信心。
4. 比赛策略:制定比赛前的详细策略计划,包括起步速度、动作配合等方面,确保比赛取得最好成绩。
通过以上的举重训练计划,希望可以帮助运动员们在举重运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加油!。
举重训练计划
举重训练计划举重训练是一种以增强力量和体能为目的的锻炼方式。
通过对特定肌肉群的强化训练,可以提高整体力量水平和肌肉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个举重训练计划,帮助你制定个人化的训练计划,以实现训练目标。
第一阶段:力量基础建设在开始举重训练之前,你需要建立起一定的力量基础。
这个阶段的训练旨在培养身体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帮助你进行更高强度的后续训练。
1. 深蹲训练:每周2-3次,每次3-4组,每组8-12次。
深蹲是一种全身性的综合性训练,可以提高大腿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2. 卧推训练:每周2-3次,每次3-4组,每组8-12次。
卧推是训练胸肌和三头肌的常见举重动作,可以增强上肢力量。
3. 弯举训练:每周2-3次,每次3-4组,每组8-12次。
弯举训练可以有效锻炼肱二头肌,增加上臂力量。
第二阶段:力量发展和肌肉质量增长在建立了初步的力量基础后,你可以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以促进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和肌肉质量的增长。
1. 挺举训练:每周2-3次,每次3-4组,每组6-10次。
挺举是一种全身性的综合训练,可以训练到大部分肌肉群,尤其是肩部、背部和腿部的力量。
2. 斜板杠铃卧推:每周2次,每次3-4组,每组6-10次。
斜板杠铃卧推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训练胸肌上部和肩部。
3. 弯举、正负手交替训练:每周2次,每次3-4组,每组6-10次。
通过交替使用正手和反手进行弯举训练,可以更全面地刺激肱二头肌。
第三阶段:力量巩固与提高稳定性当你的力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你可以进一步加强稳定性和力量的持久性。
1. 高位挺举:每周2次,每次3-4组,每组6-8次。
高位挺举可以增加肩部和背部的力量,提高稳定性。
2. 哑铃卧推:每周2次,每次3-4组,每组6-8次。
哑铃卧推可以锻炼到更多的小肌肉群,增加稳定性。
3. 单臂深蹲:每周2次,每次3-4组,每组6-8次。
单臂深蹲可以提高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你可以在每个阶段的训练计划中适当增减训练次数和组数。
基层体校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7 ・ 9
练习 。
进 行 一 般 身 体 素 质训 练 , 既 要考 虑到结 合专 项 ,还要 考虑 到 全 面发 展 , 以结 合专 项 为主 , 合 结 举重 的身体 素质 。如举 重 的速 度 练习应 以短 距离 跑 为主 。弹跳力
练 习应 以纵 跳 、 上 山 羊 、 地 跳 跳 原
训练面
基 层 傩 校举 重 运动 员 的 身 傩 素 质 训 练
口陈文军
练 和 一 般 身 体 素 质 训 练 两 个 方 面 。举 重 的专项 素质 是力量 和速 度 , 就是爆发 力 , 也 从举 重 的竞赛 动 作抓 举 和 挺举 这 两项 来 看 , 都 是 要 求 爆 发 力 很 强 ;一 般 身 体 素 质则是灵 巧 、 柔韧 和耐力等 。 在 身 体 素 质 训 练 中 ,必 须 处 理好 专项素 质和 一般 素质训 练 的 关 系 ,及 素 质 训 练 和 技 术 训 练 的
原 地 跳 远 、 级 跳 、 台 阶 、 上 多 跳 跳
下蹲 翻辅 助练 习 : 翻 、 高 箭步 翻 、 上拉 、 硬 拉 、 窄 窄 前蹲 、 蹲 、 后 耸 肩练 习 、上拉静 力和 下蹲 静力
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山羊 、 蹲 走 等 练 习 。速 度 练 习 可 下
进行 短距 离 冲刺跑 (0米 、0米 、 3 6
关系 。 1专 项 素 质 训 练 、
举 嘉 喜 霍
力量 训练 的任 务是 发展 抓举 和挺举 动作 需要 的力量 素质 。因 此在专项 素质 训练 中必 须解 决两 个 问 题 ,即 全 面 发 展 抓 举 和 挺 举 需 要 的肌 肉力量和 发展 薄弱环 节
的力量 。
举重队每天训练方法[武术与少年举重训练]
举重队是一个专门进行举重训练的团队,目的是培养出优秀的举重选手。
举重作为一项重要的力量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力量、技术和耐力。
为了让举重队的队员能够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以下是举重队每天的训练方法。
一、热身准备每天的训练开始前,举重队的队员需要进行热身准备。
热身运动能够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温度,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减少运动中的受伤风险。
常见的热身动作包括慢跑、拉伸、关节活动等,持续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举重队每天主要的训练内容。
通过提高队员的力量水平,可以增加他们在比赛中的举重成绩。
力量训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力量训练:这主要是通过哑铃、杠铃等器械进行练习。
其中包括深蹲、卧推、硬拉、推举等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到身体的各个肌肉群。
2.爆发力训练:爆发力是举重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在力量训练中,队员需要进行一些高强度的训练,如快速推举、跳箱等动作,以提高爆发力水平。
3.核心训练:核心肌群是指腹肌、背肌、腰肌等部位的肌肉群。
核心训练能够增强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提高举重动作的技术规范。
常见的核心训练动作包括平板支撑、仰卧起坐、侧平板等。
三、技术训练举重是一项高技术性的项目,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为了提高队员的举重技术,举重队每天都会进行专门的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作规范训练:举重队的教练会对队员的举重动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指导,确保队员的动作规范、准确。
教练会通过举重器械纠正、视频回放等方式,帮助队员改善技术问题。
2.技术练习:举重队的队员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技术练习,如抓握训练、推举练习、接力训练等。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队员熟练掌握各种举重技术,提高比赛中的表现。
3.辅助训练:在技术训练中,队员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训练,如平衡训练、敏捷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队员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四、耐力训练耐力是举重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尤其是在长时间的比赛中。
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
浅谈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李雪山东省淄博市体育运动学校当今世界举重竞技水平越来越高,运动员想在全国;全省或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具备全面的抓举;挺举技术。
举重是一项个人比赛的项目,试举次数有限,重量大,技术要求全面。
这就要求对运动员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因此,如何全面提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成绩是摆在各级业余体校举重教练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重要课题。
本着着重谈谈少年运动员如何全面提高的训练问题。
一、选材我们训练的运动员一般在13岁至17岁之间,正处于基础训练阶段。
他们本来来自各学校和县级业余体校,有些经过基层体校基础训练,有些没有。
要培养一名高水平的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这一关很重要。
因此。
选材成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了一半。
举重项目要求骨骼粗壮,肌肉强壮有力,身体结实等。
所以要选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运动员。
1.体型。
在选拔举重运动员时,首先要从外观来观看他们的体型。
以选拔身高相对较短,粗壮结实;肩宽;胸厚;臂部肌’肉厚而上翘;体脂小;身体匀称;裸关节好;手大;拇指长。
须毛浓厚;有精神的运动员。
2.身体素质。
力量是举重的关键,在选拔举重运动员时,主要进行腿力,腰力,臂力的测试,以深蹲,硬拉,实力推等,为主要测试项目,速度和爆发力主要是60米跑和立定跳远来测试。
二、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举重技术从表面上看是个比较简单的动作,但是实际运用上则十分复杂,所以对于初期训练的运动员来说一定要了解技术动作的组成和基本概念,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因此教练员要组织新运动员通过观看老队员示范和训练,边看边讲解,并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由深到浅。
从简到繁的过程,在训练中努力使学生的技术动作规范化。
一个错误的动作一旦动作定型,将会严重影响技术的发挥,甚至会断送一个好苗子。
在每节技术训练课中,坚持以中小重量为主的技术训练,严格控制最大重量的次数,针对不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安排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辅助练习,一定强度的重量对不同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起着不同的反应,给每个运动员要求安排的训练强度都要有针对性,使他们在适合的强度训练中获得最佳效果。
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有哪些特点?
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有哪些特点?一、选择合适的训练重量在举重训练中,选择合适的训练重量是非常重要的。
举重运动员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重量。
过轻的重量无法有效地刺激肌肉,过重的重量则容易导致肌肉拉伤等意外伤害。
因此,举重运动员应该通过试举等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重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注重训练的力量爆发性在举重运动中,力量爆发性是非常重要的。
力量爆发性是指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最大力量的能力。
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力量爆发性的训练可以提高其举重动作的速度和爆发力,从而提高其竞技成绩。
为了提高力量爆发性,举重运动员可以通过爆发性力量训练、快速提升幅度、迅速转身等方式进行训练。
三、重视技术的纯熟程度在举重运动中,技术的纯熟程度决定着运动员的表现水平。
举重动作的要领包括姿势、摆臂、动作的连贯性等方面,运动员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只有技术纯熟,才能在比赛中做到动作准确、节奏稳定,从而提高竞技成绩。
因此,举重运动员应该注重技术训练,在练习中严格要求自己的动作标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四、合理安排训练计划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要科学合理,充分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训练目标和比赛安排等因素。
训练计划应包括力量训练、有氧训练和休息恢复等环节,合理安排不同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
此外,训练计划中还应有适当的变化和调整,以避免运动员产生训练疲劳和抵抗力降低等问题。
五、注意营养补充和身体的充分恢复举重运动员需要注意营养补充和身体的充分恢复。
由于举重运动对身体的消耗较大,因此运动员应合理摄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补充体力消耗。
此外,运动员还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修复。
只有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才能更好地应对训练和比赛的挑战。
综上所述,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具有选择合适的训练重量、注重力量爆发性、重视技术纯熟程度、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和注意营养补充和身体的充分恢复等特点。
举重训练教学方法及步骤问题分析
举重训练教学方法及步骤问题分析【摘要】举重训练是体育锻炼中常见且有效的训练方式,对于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爆发力和耐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介绍举重训练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探讨了举重训练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方面,需要注重技术的细节和动作要领,同时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在训练步骤方面,需要从基础动作入手,逐步提高训练难度和强度。
对于问题分析,可以从训练中可能出现的误区和不良习惯入手,找出解决对策。
总结了举重训练的重要性,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出了一些启示,为举重训练的教学和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理解举重训练的核心要点和关键问题,促进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训练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举重训练、教学方法、步骤、重要性、基本原则、问题分析、引言、结论、总结、展望、启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
1. 引言1.1 介绍举重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既可以帮助运动员增强力量,提高爆发力,也可以帮助普通人塑造健康体魄。
随着健身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举重作为自己的健身方式。
由于举重运动技术要求较高,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错误姿势或操作不当,不仅会降低训练效果,还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正确的举重训练教学方法及步骤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通过对举重训练教学方法及步骤进行问题分析,探讨目前在举重训练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举重训练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进行介绍,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举重爱好者和教练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使他们在举重训练过程中能够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操作,从而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1.2 研究背景对于如何正确进行举重训练,需要了解其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步骤,才能有效地进行举重训练,提高训练效果,避免受伤。
本文将通过对举重训练的重要性、基本原则、教学方法和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举重训练,掌握正确的训练方式,提高训练效果。
举重运动员体能素质提升训练策略浅析
举重运动员体能素质提升训练策略浅析摘要:研究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方法,为教练员提供训练方法、经验参考和理论支持,能够促进体育训练的科学发展,对于现代体育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举重运动的技术特征,探究举重运动对运动员的素质要求;其次使用肌电分析的方法,研究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的肌肉群内部特征,以观察举重过程中运动员的内部机体活动,为策略提供线索;最后针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点,提出上肢训练、下肢训练、躯干训练和强化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体能素质;素质训练;策略引言:举重技术中包含挺举和抓举两个技术类型,挺举主要为阶段性的力量爆发,而抓举是一次性的力量爆发。
在青少年举重训练中,由于抓举的难度较大,且青少年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不易进行最大力量负荷,因此,举重训练内容通常为挺举技术。
1 爆发力训练的相关概述当前,我国学者仍然没有对“爆发力”作出明确的概念解释,它是一种抽象的描述方法,用來表示人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力量的发力形式,笔者认为,“爆发力”是人体的力量特质和速度特质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发力方法,其中力量是基础、速度是核心。
作为人体的快速力量的表现,爆发力在举重运动中运动员的爆发力起到决定成绩的作用,因此,在举重运动项目中,教练员必须将运动员爆发力训练作为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的重点环节。
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举重训练30min以后,身体的ATP-cP明显下降,并且存在大量的乳酸堆积,说明举重运动是典型的无氧运动项目,发挥作用的是磷酸原,因此,必须保证能量供应过程与管径因素相结合,才能提升举重力量训练的效率。
2 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分析2.1 预备阶段预蹲的目的是确立运动员发力的方向和效果,在发力前将发力所需肌肉群适度拉长,积攒弹性势能,使运动员在发力的过程中能够最大效率地利用牵张反射作用,快速收缩肌肉,产生更加强大的爆发力。
在本次的预蹲阶段测试中,运动员的膝关节从预蹲时刻的158.6°到发力时刻的106.7°,其间的减少幅度为51.9°,根据优秀举重运动员发力的最小角度在115°左右的数值标准来看,预蹲较深,其关节柔韧性较好,下肢肌肉得到充分募集,因此腿部力量的爆发力较强。
论举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论举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举重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举重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快速、准确地提起重量,这就需要他们具备强大的核心力量来支撑身体,保持稳定。
举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核心力量是指围绕躯干的肌肉群,包括了腹部、脊柱、骨盆和臀部的肌肉。
这些肌肉对于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至关重要。
在举重运动中,核心力量的发挥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爆发力、稳定性和动作的效率。
为了在比赛中有更好的表现,举重运动员们需要通过专门的核心力量训练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那么,举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应该如何进行呢?核心力量训练需要注重多样性和全面性。
在举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中,不仅要注重对腹部肌肉的训练,还需要同时加强腰部、臀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核心力量,从而更好地支撑和稳定身体。
核心力量训练应该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针对举重项目的特点,核心力量训练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合举重运动员的动作和训练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需要稳定性和平衡性的训练动作,同时结合举重动作的要求,进行专业的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需要结合其他训练内容。
举重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与其他训练内容相互结合,共同提升整体身体素质。
可以将核心力量训练与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平衡性训练相结合,从而全面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对于腹部肌肉的训练,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举重运动员的动作,比如仰卧起坐、卷腹、侧卧撑等。
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地刺激腹部肌肉,提升腹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持久性训练,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比如持续性的高强度训练、间歇性的爆发性训练等。
这些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核心肌肉的耐力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支撑和稳定身体。
举重全运会备战方案
举重全运会备战方案引言举重作为一项力量型项目,对运动员的力量、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有较高要求。
全运会作为中国体育的重要比赛,每四年一届,对参赛运动员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舞台。
为了在全运会中取得好成绩,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备战方案。
本文将针对举重运动员在全运会备战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以期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1. 身体素质的训练身体素质是举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
在备战全运会期间,需要通过系统有序的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具体训练内容包括:1.1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举重运动员备战的核心环节。
可以采取以下训练方法:•使用重量逐渐递增的杠铃进行练习;•进行一些增加力量和爆发力的辅助训练,如深蹲、硬拉等;•进行针对特定肌肉群的训练,如臂力、背力等。
1.2 耐力训练耐力训练是为了提高举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持久力。
可以采取以下训练方法:•进行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进行跳绳、踏步等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进行间歇性训练,即快速交替进行高强度和低强度训练。
1.3 灵活性训练灵活性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和关节活动度。
可以采取以下训练方法:•进行瑜伽、拉伸等全身性的柔韧性训练;•进行局部关节的活动性训练,如翻跟头、深蹲等。
2. 技术训练技术是举重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
在备战全运会期间,需要通过系统的技术训练来提升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具体训练方法如下:2.1 基本动作训练基本动作是举重运动的关键,需要确保每个动作的规范、稳定和准确。
可以采取以下训练方法:•通过反复练习基本动作的各个环节,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动作技巧,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2 系统组合训练系统组合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协调能力和动作流畅度。
可以采取以下训练方法:•进行连续动作的组合训练,让运动员逐渐适应比赛中的快节奏环境;•定期参加模拟比赛,提前预演比赛过程,找出问题并进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及其战术训练
作者:李学堂
来源:《体育时空》2011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举重特点及做身体素质训练及其战术训练的意义和必要性。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战术训练
一、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全面身体素质主要有两种:1.一般身体素质;2.专项身体素质。
根据实践和理论学习谈一下个人的浅见仅供参考。
(一)一般身体素质训练
由于举重运动技术性很强,它需要的素质比较全面,一个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有效地影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变化,增进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承受运动量的能力。
举重的爆发力也不可能全部依靠杠铃获得,必须通过身体素质训练达到目的,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介绍一些一般身体素质运动方法,可使各项素质得到提高,一般身体素质主要有:1.柔韧性,2.灵敏陡,3.耐力素质。
1.柔韧性
柔韧性训练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动性和被动性练习,主要是增加关节灵活性,能够顺利完成必要的动作。
柔韧性训练法:可做下压关节,用竹竿作专项技术并拉长肌肉韧带练习,课前后做关节伸曲操。
增强弹跳为加强关节韧带力量练习:立定跳远、多节蛙跳、原地纵跳等。
2.灵敏性
灵敏素质是指协调性、灵巧性、协调能力。
好多灵敏程度高的运动员能迅速掌握新的动作技能,也可以理解为人们迅速、合理、省力和机敏地完成技术动作,特别是复杂而突然的任务能很好的完成。
3.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有机体克服动作过程所产生疲劳,具备良好的耐力是大运动量训练加快恢复的一个必备条件。
举重运动主要是提高肺功能。
增强心肺功能,可做短距离冲刺、中长跑、跳绳、游泳等。
这些项目练习安排可以在每天专项训练课后,或早操课拿出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左右,这样训练也是做一个调节体力和神经系统的方式。
(二)专项素质训练
专项素质是训练中采用与专项有紧密联系的专门性身体练习,一般采用杠铃练习和肌肉练习法相互调节,达到异曲同工效果,以保证在训练中掌握专项技术成绩。
举重运动专项素质主要是力量素质,有以下几种:腿部力量、腰部力量、上拉速度力量,上挺能力、支撑能力等构成举重运动全过程具备的力量。
下面介绍一下训练方法。
1.腿力训练
腿力是举重运动员的生命线,没有腿力要达到一个更高水平很难,我国举重运动员进几年对腿力练习比较重视了,现在的专业队差不多每天安排一次腿力训练。
腿部力量练习法:前后蹲腿、架上半蹲、超负荷、静力半蹲。
腿部肌肉练习法:负重纵跳、仰卧登铃、负重前后曲腿。
2.腰力训练
腰力大小直接影响提铃第一部动作,也是完成专项技术的支柱,一般每周四次训练。
腰力训练法:一般采用宽、窄硬拉、垫铃超负荷拉、垫人拉。
腰部肌肉练习法:负荷转体、负重弓身、负重山羊挺身,仰卧起坐等,一般在专项训练课后或调整训练安排。
3.上拉速度力量
无论是抓举还是挺举下蹲反上拉发力都离不开速度力量,一般运动员总是想多用小臂去拉杠铃,结果小臂力用的过多反而产生相反的效果和抛杠等错误动作。
4.上挺能力
我国近十几年来,在上挺上有很大发展,从技术改进、训练的主法上经心探索,大大提高上挺成功率。
使总成绩进一步提高。
上剖练习方法:上挺包括预蹲、上送、支撑三部分,可用负重连续预蹲、预蹲静力、颈前、颈后架上挺举、半挺、借力推。
肌肉训练法:上挺成功一是要力量,二是要快速伸臂、后弯举、卧推、半推等能解决以上问题。
5.支撑能力
支撑力量是抓、挺举关键最后一步,应结合队员的专项动作去练,主要是握距适度。
支撑练习法:架上宽、窄支撑、静力超负荷宽、窄支撑。
支撑肌肉练习法:发展互角肌肉力量,颈后宽、窄借力推、宽挺慢下等,把前、中、后三角肌都练到,自然增强两臂支撑力量。
这些专项素质练习,可以在一个大周期的准备训练中安排,用多组数、多次数中等强度和超负荷强度去刺激各个部分。
二、举重运动员的战术训练
(一)试举重量战术
运用试举重量战术的教练员,必须在根据规则许可的范围,赛场上主客观情况而变化,抓住时机灵活掌握运用,争取战术上的主动,争取比赛的胜利。
因此,试举重量的正确选定,对比赛全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1.确定第一次试举重量要符合实际
正确确定第一次试举重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第一次试举成功(尤其是在抓举项目上)不仅可以稳定运动员的紧张情绪,增强以后试举的信心,同时有可能为后两次试举的战术运用打下基础。
在此前提下再兼顾其他因素。
如:体力的好坏与疲劳消除情况,竞技状态;赛前心理状态;比赛经验;对手情况等。
2.增加重量要审时度势
从第二次到第三次试举增加重量,是有更大的战术意义。
根据第一次试举情况作出基本的判断,第二次试举增加重量,首先还是要较多考虑自己的情况。
第三次试举增加重量的基本原则就是拼。
在比赛过程中,还应更多的考虑战胜对手的战术,在保证有较大成功的可能情况下更考虑战术上的地位,从而再决定自己增加多少重量,因此增加重量要审时度势。
3.更改重量为了争取主动
更改重量的战术更多的使用在第二次到第三次试举中,主要是为了争取战术上的主动性,为了更好的取得名次及成绩。
一般第一次试举成功后,在有成绩的基础上,确定第二次试举重量。
初步决定名次成绩时,针对对手的情况在第三次试举重量时,就要放手的使用战术去拼搏,力争更上一层楼;但是在更改重量时一定要掌握时间,不能在已点名试举一分钟的30秒以后更改。
(二)心理战术:对比赛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比赛是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综合较量,尤其在运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或教练员通过比心理手段使对手增加心理负担,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战胜对手的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心理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