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33)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综合复习课件:第33讲(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综合复习课件:第33讲(人教版)

设议院 、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严复:反对
封建君主 ,主张国家属于
人民。
• 粤省历史: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曾在广州兴办的“万木 草堂”,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梁 启超,广东新会人,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也是我国19、
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宣传鼓动家。
• (2)实践:发动_戊__戌__变_法______,促进了中国人民
史料反映了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突出特点是托古 喻今,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传播西学,宣传维新变法 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主题4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类别 早期维新思想
康梁维新思想
区 别
(1)只是针对具体 问题提出的一些改 革主张 (2)没有形成完整 的理论体系,也没 有付诸行动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播。
• (2)__________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 究专号》,刊登了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 国革命的文章。
• 3.实践 • (1)____陈_独__秀_____、毛泽东等人建立了一些中
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 (2)1921年,_中_国__共_产__党_______诞生。
• 【思维升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 点
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 (2)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 (3)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民行主________制度。 • (4)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
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 (1)标志1:91_5__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①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
单元知识体系
•第33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考 纲] 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座-ppt课件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座-ppt课件
大一统、世俗王
权依附于教权、 其政体:议 会 君 主 制 封建割据



和等级



君主制
殖民扩张 与 世界市场的发
展 裂与 战 乱 纷 争
成一工与世界市场初步形
近代民 族国 家
立 主 权 国 家(或民族国家)的建
早期资革、代议制确立(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代议制发展与完善
法律体系:英 美 法 系和 国际法理论与实践

资本主义的 萌


分散的手工工场







现代企业制度(东



司 1603—1858)


资 本 主义 的 进 一步 发展
资 本 主 义 的 工 业 化时代
集中的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私人垄断
国家垄断
二工与世界市 场最终形成
新航路与世界市场雏形
政治形势、国家形态、政体形式:长 政治 ; 封君封臣 王 权 制度、教会神权
1.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中枢机构问题上皇帝与丞相之间“总揽与分权”的关系 地方机构问题上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统一与分治”的关系 选官机制问题上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问题 思想控制与文化专制问题 中华法系的君权与法权关系、礼治与立法关系
10
2. 古代东方大河流域专制政治体制的成因 封闭的地理环境与疆域辽阔的国家现状 ——自然原因 分散的小农经济与兴修农业工程的需要 ——经济基础 儒家的思想影响与皇权主义和忠君观念 ——理论基础
16
抓一对概念
1949——1956
新民主主义社会
传统社会主义社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中国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历法、农学和医药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②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③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推论中国四大发明产生的便利,在老师引导下理解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②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在数学、天文学和农学上的成就,在老师引导下探讨中国古代的科技结构,并分析其原因;③学生通过对比东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联系所学知识,探讨中国古代科技长期而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通过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萌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②学生通过探讨中国科技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树立科学精神,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学习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2)对于数学、天文学和历法基础知识的掌握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②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③通过学习,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2)过程与方法:①中心问题讨论法:“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艺经历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分析或探究变化的原因;②历史比较: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较;③情境再现和影视赏析。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3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3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知识点二 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2)规定__儒__家__经__典____为国家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3)兴办__太__学__,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4)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角度 3 新儒学的消极影响
试答:
【提示】 角度 1:先秦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 角度 3:新儒学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导致了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 奋进等性格特点。
“家国情怀”下的“历史担当” 认识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 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打击和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 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 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
解析:选 D。据题干可知,“灾异示警”和“君权神授”是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 础,同时统治阶级也接受了这一思想,并且“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意即统治阶级借 助宗教思想而稳定统治秩序,故选 D 项。
3.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但最早源于孔子。 (1)“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 子、夫妇之间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 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2)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 际关系的作用,但是经过董仲舒改造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哲学,成为束缚 人民的精神枷锁。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33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人教版高三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33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人教版高三

第十一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33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某某一中高三月考)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

苏俄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 ) 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B.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D.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可以看出,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苏俄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是为了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故C项错误,A项正确;斯大林开始探索工业化建设模式,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满足战争需要,D项是长期目标,排除。

2.(2020·某某高三月考)在某一阶段,列宁认为苏俄执行的粮食政策是“真正社会主义的收购粮食的道路”,这一政策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第一阶段同维护商品生产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各种企图进行的斗争”。

由此可见( A )A.列宁将商品生产与交换视为社会主义的对立物B.苏俄尝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C.苏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D.列宁认识到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的必要性解析:根据“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第一阶段同维护商品生产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各种企图进行的斗争”可知,列宁反对商品经济和私营经济,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将商品生产与交换视为社会主义的对立物,故A正确;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国家资本主义,允许私营经济发展并恢复商品贸易,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苏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保障战争的胜利,C错误;D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历史人物分析
古代历史人物
秦始皇
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 制度,奠定中国封建社会 基础。
汉武帝
开疆拓土,巩固大一统, 推行儒学,开创汉朝盛世 。
唐太宗
开创贞观之治,促进民族 融合,完善科举制度。
中世纪历史人物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巩固唐 朝统治,促进经济发展。
朱元璋
建立明朝,强化君主专制,制定《 大明律》,推动文化发展。
古代历史
古代史概述
从远古时代到封建社会 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不 同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
点。
古代政治制度
介绍古代国家的政治体 制、官僚制度及权力结 构,分析其对当时社会
的影响。
经济与文化
探讨古代社会的经济基 础、贸易交流以及文化 成就,如哲学、文学、
艺术等。
科技与发明
概述古代科学技术的进 步和重要发明,如四大 发明等,及其对后世的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通过专项练习和强化复习,提高掌握程度。
复习方法与计划
01
模拟考试
02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 试环境和考试流程,提高应试能 力和心理素质。
应试技巧与策略
审题技巧
学会准确把握题意,提取关键信息,避免因为审题不清而失 分。
应试技巧与策略
答题规范
按照规范要求答题,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答案一 目了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历史复习策略与技巧
复习方法与计划
制定计划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将知识点按照时间线和主题进行分类,合理安排每天的学 习任务和复习时间。
复习方法与计划
思维导图法

全国卷高考历史第33题专项复习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通用版)三轮冲刺复习

全国卷高考历史第33题专项复习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通用版)三轮冲刺复习
【解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 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 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主义精神。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 论,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工人 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制度 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D项错误。
【解析】题干中国民议会的相关禁令和规定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子女个人权利,体现
了国家肩负起保护个人权利的责任,符合社会契约精神,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国
家对个人权利的保护,A排除;材料主旨并未涉及男女政治地位的内容,排除C;材
料中政府强制干预家庭和家族内部事务,显然是国家高于家族,排除D。
3.(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III)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
2023年高考考前冲刺复习
全国高考33题专项复习
----近 代 资 本 主 义 文 明 的 发 展 (1500年前后——20C初)
错题精讲
1.(2022年新课标全国乙卷)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 ,“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 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 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1讲 课题33 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1讲 课题33 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课题33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课标要求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阶段时间成就奠基20世纪50年代(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法令(2)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发展改革开放后至80年代(1)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

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形成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1)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1999年,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3)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4)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完善中共十八大以来(1)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2)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3)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4)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5)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6)2020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间概况改革开放前背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中国人民发扬了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成就(1)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2)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改革开放后背景(1)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就20世纪80年代,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20世纪90年代,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1994年,中共中央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共十八大,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深化点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历史上的精神文明既有历史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33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33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含答案解析

考点33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一、选择题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

其中商族本属东夷族的一支,不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中华民族先民()A.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B.朴素的宗族宗法观念C.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D.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知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认为他们拥有同一祖先,即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体现出中华民族先民已经有了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故选D项。

2.北宋中期实施茶马法以后,与西部少数民族政权的经济交往多以茶马贸易为主,即以中原地区的茶叶、丝绸、瓷器等换取少数民族的优质马、牛、羊等。

这反映了()A.茶马贸易是民族交往的重要途径B.中原地区生活方式的改变C.边界贸易是宋朝的主要财政来源D.少数民族经济结构的变化,少数民族政权通过茶马贸易获得茶叶、丝绸等,各取所需,缓和双方关系,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茶马贸易,不能体现中原地区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少数民族经济结构的变化,故排除B、D两项;宋朝当时主要的财政来源是农业和商业,故排除C项。

3.元朝所设行省中,岭北、辽阳、甘肃等都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元还在唐宋设置羁縻府州的地区,设置了路、府、州、县等行政统治机构,并在这些地区驻军、屯田、征收赋税。

这表明元朝的边疆治理()A.促进了民族交流B.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C.扩大了管辖范围D.沿袭唐宋民族政策的传统,并且进行驻军、屯田、征收赋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表明边疆治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故选B 项。

4.明清统治者实行朝贡贸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

同时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精讲练: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32讲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精讲练: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32讲

第1轮 ·历史
返回导航
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新教材连线: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 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 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 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 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另外,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 的便利之时,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文化多 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6 000多种语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在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都在 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 和平与发展。
时空观念不明,如对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的时间、布雷顿 体系瓦解的时间把握不准确;史料实证不足,如对西欧社 会福利制度的确立的作用认识不全面
第1轮 ·历史
返回导航
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解析 B对: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三 国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联系史实可知这是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工农业 等方面的发展。A错: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于20世纪4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C 错:题干材料叙述的是农业的发展,并不是社会福利制度,且西欧社会福利制度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普遍确立。D错: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1973年,与材料无 关。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趋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33)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精练(33)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33)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

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2.1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

马克思说:“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②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③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④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工场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

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

这一变化反映了( )4.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

上述规定( )主5.从15世纪后半期到17世纪初,英国殖民扩张总体上处于海外探险阶段和尝试建立殖民地阶段。

最初的海上冒险者主要是那些为了商业利润铤而走险的商人冒险家,还有包括中小贵族在内的中等阶层,他们共同构成殖民扩张的基本社会阶层。

这说明了( )6.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

其历史根源是( )7.1853年,马克恩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英国对印度( )8.16一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言PPT课件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言PPT课件

史料的四大类型:
指保存下来的文字记录、文字材料。如《史记》、 日记等。
历史遗迹、遗址、物品等,如考古发现、历史文物 。
指人们口头讲述的对过去的回忆,如笔录、录音、 录像等。
是指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如绘画、雕刻、
照史片料、辨古析地图:等。
一般而言,是指原始资料比,即较历客史人观物、、真事件实、,现
家国情怀 (追求)
历史解释 (目标)
唯物史观(理论)
历史 核心 素养
时空观念 (视角)
史料实证 (方法)
“ 高 考 ” 考什么、怎么考? — 从学科核心素养来看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 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 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 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 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 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 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 事有准确的理解。
命题原则
试题形式 试题难度
阅卷人
【新高考的不变】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材料第一,论从史出 材料型选择题——常态材料题(主观)——开放性试题 难度系数0.62,与2018、2019、2020全国卷基本一致
----------------

现在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正确的
注重考查中外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 价值观和方法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
象、文明成果、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发展线索, 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借鉴;从现实出发,回
考查基础的学科方法、能力、素养。因此,要 溯历史,探究历史,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
历史科试题情境按照素材又可以分为4类: 指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史料、图表、历史叙述等问题。 指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包括长辈的回忆、影视剧、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辨析比较]
正确区分唐朝、元朝的中书省
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 令;元代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唐代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尚书省。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演变 秦代
中央政府 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分别设御史 在___________
独断性 ,随意性。 (3)具有___________ 皇权 、服 3.影响:影响国家重要的政治决策;都以维护___________
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二、君权和相权 1.调整原因 (1)防范宰相擅权。
行政效率 。 (2)加强统治,提高___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2.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 (2)局限: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限时规范训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RM)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袭制: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 2.察举制
九品官人法 (1)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贤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___________
为基础选官。
封闭 (2)评价:从考选方式和程序上,都体现出___________ 的特征,其 以官举士 ,权操于上。 形式都是___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储备素材· 提升素养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3)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3)

专题提升训练(一)(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周初分封都要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

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

“国”之中的居民叫“国人”“野”之中的居民叫“野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国”在西周时发展为封建城市B.“野”的范围决定着诸侯国地位C.“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D.“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解析:选C。

A项表述不准确,排除;从“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并结合所学可知,“国”的范围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B项错误;从“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族人到达封地”“‘国’之中的居民叫‘国人’”,可知“国人”多数是诸侯的族人,C项正确;从“‘国’以外的土地叫‘野’”“‘野’之中的居民叫‘野人’”,可知“野人”并不负责拱卫京师,D项错误。

2.“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

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

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 A.诚信观念部分丧失B.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C.夷夏之防不复存在D.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解析:选B。

本题考查周代的分封制。

据材料“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盟誓打破了身份的限制,这说明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故B项正确。

“誓”虽然是一种约束性语言,但材料无法体现诚信观念的丧失,故A项错误;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夷狄结盟并不能说明夷夏之防不复存在,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制此时尚未出现,故D项错误。

3.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魏。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B.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解析:选D。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0)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90)

对接高考 命题研究
热考主题 纵横拓展
素养解读 考能提升
阶段提升(二)
对接高考 命题研究
热考主题 纵横拓展
素养解读 考能提升
模块 命题角度 (2017· 全国Ⅰ,25)考查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政治 (2016· 全国Ⅲ,24)考查汉承秦制的特点 (2015· 全国Ⅰ,25)结合时代背景考查汉代外戚干政的原因 (2015· 全国Ⅱ,25)运用史料考查汉代地方吏治的特点 (2018· 全国Ⅱ,25)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汉代自耕农经济发展 的特点 (2017· 全国Ⅲ,25)考查汉初经济发展的特点 (2016· 全国Ⅰ,25)考查汉代田庄的生产特点 (2018· 全国Ⅲ,42)考查儒家主流思想对史书的记录和历史人 思想 文化 物的评价影响 (2015· 全国Ⅰ,40)比较考查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 (2014· 全国Ⅰ,24)考查儒学影响下的君主专制统治特点
热考主题 纵横拓展
素养解读 考能提升
(3)从思想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基础是法家思想,法家的 中央集权与统一的思想,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但法家残酷的集
权思想导致了秦朝时期“焚书坑儒”局面的出现,摧残了文化,限制了人
们的思想自由,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对接高考 命题研究
热考主题 纵横拓展
对接高考 命题研究
考频
考情说明 1.从模块内容看,政治、经济、 思想都是考查的重点。政治主 要考查政治演变趋势及特点; 经济考查逐渐增多,主要考查 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工商业 经济发展的特点等;思想主要 考查儒学思想主张及演变等。 2.从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 非选择题主要是从通史或中外 对比角度考查。3.从命题特点
5年4考
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提升练(三)一、选择题1.(2019·陕西榆林模拟)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

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答案 B2.(2018·山东聊城期末)下图是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的部分目录。

其中,空白处的标题应是()A.英国的炮舰政策B.清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C.西方国家的携手D.朝局之变及时势的认识解析1840年英国对中国实行了炮舰政策,故A项错误;1864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故B项错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合共同侵略中国,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西方对中国的冲击而非中国内部的变革,故D 项错误。

答案 C3.(2019·湖北荆州模拟)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但从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

该现象反映()A.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D.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解析材料“从1853年至1863年”正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口、扬州、南京等地”是太平军的活动区域,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导致票号相继撤庄,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9·山东菏泽模拟)“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

”这体现了()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解析材料中“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等体现了义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故B项正确。

答案 B5.(2019·山东青岛模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A.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B.号召实行责任制内阁C.树立民主信仰,凝聚共和力量D.彰显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解析根据材料“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可知,孙中山在此欲效仿华盛顿,以民主形象促进共和力量发展,故C项正确。

答案 C6.(2019·山东潍坊模拟)下图是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作品《但闻心语响》。

该漫画反映了()A.革命派对清廷预备立宪失望B.民众期待建设新社会的心理C.袁世凯称帝引发社会的不满D.革命以后社会风气发生改良答案 B7.(2018·湖北武汉高三调研)“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在这里描述的是()A.北伐战争期间的农民运动B.“工农武装割据”下的土地革命C.1947年启动的土地改革D.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运动解析根据“国民革命”“农村变动”等信息可知毛泽东描述的是北伐战争期间的农民运动,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时间与“国民革命”不符,排除。

答案 A8.(2019·安徽合肥模拟)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先解决军事路线,只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还在决议中对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说了几句肯定的话。

其主要目的是()A.维护中共政治路线的严肃性B.彻底粉碎“左”倾机会主义C.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分歧D.最大限度地避免党内的分裂解析根据材料“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说了几句肯定的话”,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团结党内同志,避免党内因意见分歧走向分裂,故D项正确。

答案 D9.(2019·山东枣庄模拟)1938年3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在其政治主张中指出:“在抗日期中,人民绝对地承认政府的权力应当强化,但同样地否认应该有官僚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权力;……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

”这反映了()A.国民政府开放党禁B.民众民主意识开始觉醒C.官僚资本受到抑制D.救亡与民主化相互促进解析根据材料“在抗日期中,人民绝对地承认政府的权力应当强化……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反映了抗日救亡的一面,“否认应该有官僚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权力……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反映了要求民主的一面,故D 项正确。

答案 D10.(2019·山东临沂模拟)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战时土地政策大纲》,其中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规定:“奖励人民以土地呈献政府,并应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

”这说明()A.社会矛盾变化促使国民党调整土地政策B.为解决伤兵难民土地问题政府调整政策C.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党土地政策的调整D.国民政府致力于实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答案 A11.(2018·山师大附中预测题)1943年12月4日,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义务劳动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男子年满18至50岁,依法之规定服义务劳动,义务劳动的内容包括:筑路、水利、自卫、地方造产等。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限制自由,发展经济B.强化管制,稳定政局C.管制劳力,服务抗战D.效仿苏联,塑造形象答案 C12.(2014·山东文综)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解析从整个近现代史历程看,文物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应该有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方。

所以应该是B项。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3.(2019·湖北襄阳四中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代南京官府构建的水利体系,大致由湖泊、河流、城墙水关和沿江堤圩等构成。

城外积蓄大小河流水而成赤山湖和后湖,且都通过秦淮河与长江相连。

进城后,秦淮河分为两支,“皆与城外各河脉络贯通,既便客货往来,兼资居民汲饮”,在水患来临时……又是不可或缺的排涝通道。

为保障城内居民用水和控制城内外水位,城墙的某些地段建设有进出水关,用闸板控制启闭,依靠它们调配控制出入城水流。

此外,南京沿江分布着大量面积不一的圩田,为阻止江潮入侵,保障农业生产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后因南京官府缺乏中央拨款、秦淮河淤塞、外湖逐渐被填为圩田、水关失修等原因,至道光年间,南京多次出现内涝……——选编自徐智《清代南京水患治理研究》材料二1898年,德国通过《胶澳租借条约》强租青岛,其中在青岛划分华人区和德国人区两片分别进行城市建设:城市水利方面,德国人区给排水网系统采用环状配水方式,灵活调节城市用水量,且下水管道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防止了重复建设。

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设置不同的雨水和污水地下管道,分流管理雨水和污水,先将污水汇集于市内的污水处理站,经过简单过滤处理后,用泵直接输送到海中。

当时,德国殖民者在青岛沿海建立了多座污水处理站,有些污水站至今仍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发挥作用。

华人区则采用雨污水合流制,并处在污水排泄的通道。

——选编自谭文婧《德占时期青岛城市规划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南京城市水利系统的设计思路,说明其与清代社会特征的联系。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德占时期青岛城市水利建设的特点,比较清代南京及德占时期青岛城市水利建设的区别。

答案(1)思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防范水患;治水与保障城市交通、用水及农业生产相结合。

联系:自然经济为清代经济基础,城市水利建设以保障农业生产为目的之一;清代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城市水利建设兼顾了商品、人员流通;清代城市化有一定发展,城市水利保障城市生活用水;清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地方政府缺乏工程经费。

(2)特点:华人区与德国人区分开,优先建设德国人区;工程建设量大,避免重复建设;调节城市用水和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相结合。

区别:清代南京:农业文明时代的城市建设;目的是防止水患及保障农业生产;不具有持久性,不能根本杜绝内涝。

德占时期青岛:城市建设体现工业化水平;目的是保障殖民者城市生活,具有殖民性质;能够根本解决德国人区城市内涝,但污水排向华人区。

14.(2018·山东聊城高二下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具备领导革命的极优越条件,但领导权并不是天生的属于中国共产党。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共“三大”前后,党内普遍认为工人阶级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陈独秀提出要由国民党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这不仅是他本人的看法,也代表了共产党人当时普遍的认识水平。

1924年10月以后,由于实践提供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有关指示,党内开始讨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并在1925年1月召开的“四大”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参加民主革命,并取得领导地位。

党的“八七”会议报告指出,党在今后的策略是独立领导工农阶级开展斗争。

1928年,党的六大在正确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只有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地位,才能解决反帝反封建的两大任务。

遵义会议后,这一宝贵认识逐渐成为全党的实际行动。

材料二1935年12月,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中强调党要“率领中国革命”,毛泽东也在报告中指出,在形成中的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增加了共产党批评同盟者、揭破假革命、争取领导权的责任”。

刘少奇也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目前革命阶段中,应以中国革命唯一领导者的资格,率农民和小资产阶級,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叛变,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使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阶段去。

”(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党正确地坚持了自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相对独立性,坚决同国民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在稳固地领导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前提下,对民族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使自己的领导艺术更加成熟,终于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包括全部革命阶级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卫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再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共对革命领导权问题的认识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