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步骤

合集下载

心电图学习笔记

心电图学习笔记

心电图(ECG)检查心电图的分析步骤:一、全面的一般性阅读:首先将心电图作一全面检查,看是否有伪差,导联有否接错,基线有无移动,标定电压是否准确。

二、找出P波,确定心律,测出P-P或R-R间距计算出心率。

如心律不规整时,则连续测量10个R-R间距,求其平均值,作为心室律的根据。

三、观察肢体导联心电图的主波方向,大致确定心电轴的方向,如有必要可用计算法精确算出电轴度数。

四、观察和测量P波、QRS波群、ST段和T波的形态、方向、电压,测定P-R间期及Q-T间期,判定是否正常。

五、阅读临床提供的申请单,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和综合分析的心电图材料做出心电图诊断,即:心电图正常;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有可疑处;心电图不正常。

心电图的导联的连接及安放位置:肢体导联——包括标准导联Ⅰ、Ⅱ、Ⅲ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

肢体导联电极放置于右臂(R)、左臂(L)、左腿(F),连接此三点即成为所谓的Einthovne三角。

胸导联——属单极导联。

安放位置:V1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位于V2和V4两点连线中点;V4位于左锁骨中线及第五肋间相交处;V5位于左侧腋前线及V4水平处;V6位于左侧腋中线及V4水平处;V7位于左侧腋后线V4水平处;V8位于左侧肩胛骨线V4水平处;V9位于左侧脊柱旁线V4水平处;小儿心电图或诊断右心病变时需选用V3R、V4R、V5R、V6R导联,电极放置于右胸部及V3 、V4 、V5 、V6对称处。

心电轴:目测法——利用Ⅰ及Ⅲ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来判定心电轴是否偏移。

Ⅰ、Ⅲ导联主波均向上,表明电轴不偏;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下,表明电轴左偏;Ⅰ导联主波向下,Ⅲ导联主波向上,表明电轴右偏;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表明电轴重度右偏,又称“假性电轴左偏”。

临床意义:正常心电轴范围在0°~+90°之间。

心电轴在0°~-30°之间称为电轴“轻度左偏”;-30°~-90°之间称为电轴“显著左偏”,见于横位心(肥胖、妊娠晚期,大量腹水)及左室肥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心电轴在+90°~+110°则称为电轴“轻度右偏”,见于正常垂位心、右室肥厚等;心电轴>+110°者为电轴“显著右偏”,见于重症右室肥厚及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等。

心电图分析步骤和报告

心电图分析步骤和报告

心电图分析步骤和报告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用于记录和分析心脏电活动的常见临床检查手段。

通过分析心电图,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心律失常和心血管疾病等情况。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报告的撰写方法。

一、心电图分析步骤1. 准备工作在开始心电图记录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患者是放松状态下,以求获得更准确的心电图。

其次,清洁患者的皮肤,以保证电极与皮肤的良好接触。

然后,正确安装电极,通常为10个电极,分别放置在胸部和四肢上。

最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如电极与导联线的连接是否牢固等。

2. 心电图记录心电图记录是通过心电图仪器进行的,一般分为12导联和单导联两种。

对于12导联心电图,是通过同时记录心脏的不同方位的电信号,以获得更全面的心脏信息。

而单导联心电图一般用于初步筛查或者定期监测患者的心脏情况。

3. 心电图波形分析心电图记录完成后,需要进行波形分析,以便对心脏情况进行进一步评估。

常见的心电图波形有P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心房收缩,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T波代表心室舒张。

通过观察这些波形的形态、时间间隔和振幅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4. 心律分析心律分析是对心电图中的R-R间隔进行分析,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正常情况下,R-R间隔基本相等,而心律失常则会导致R-R 间隔不规则。

根据R-R间隔的长短、间隔的规律性和不规律性,可以确定患者的心律类型,并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严重的心律失常。

5. 导联间和时间间距分析除了波形和心律分析,还需要注意导联间和时间间距的分析。

不同导联之间的波形特征和时间间距的变化,可以提供更多关于心脏功能和病变的信息。

比如,ST段的抬高或压低可以反映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情况,QT间期的延长可能意味着药物中毒或遗传性疾病等。

二、心电图报告撰写方法心电图报告是对心电图分析结果的文字描述,一般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来撰写。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心电图专业诊断和规范操作的指导。

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工具,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

正确的心电图诊断和操作规范对于准确判断心脏疾病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心电图诊断步骤下面是进行心电图诊断的基本步骤:1. 准备工作:- 确保设备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导联电极应正确连接到患者身体的适当位置。

- 患者应放置在平躺的位置,保持安静。

2. 数据采集:- 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通常持续几秒或几分钟。

- 确保数据采集期间患者不发生运动或干扰。

3. 数据分析:- 对采集到的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 注意观察心率、心律、QRS波形、ST段和T波等特征。

- 比较采集到的数据与正常心电图图谱进行对照。

4. 诊断和报告:-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心电图的诊断。

- 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 撰写诊断报告,包括必要的详细信息和建议。

3. 规范操作指南以下是进行心电图操作时应遵循的规范操作指南:1. 操作前准备:-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 清洁和消毒导联电极,确保其无损坏。

-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解释操作过程和目的。

2. 导联电极安装:- 根据国际标准,正确安装导联电极,确保其与心脏的正确连接。

- 导联电极的位置应符合国际标准,以确保准确的心电图记录。

3. 心电图记录:- 在记录心电图之前,确保患者放置在平躺的位置,保持身体放松。

- 操作过程中,避免移动导联电极或干扰导联信号。

- 记录期间,观察患者的症状并记录相关信息。

4. 数据保存和归档:- 心电图数据应及时保存并进行适当的归档。

- 数据应按照患者标识和日期进行命名和存储,以便后续查阅和比对。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心电图专业诊断和规范操作的基本指导。

准确的心电图诊断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对于确保心脏疾病的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遵循最佳实践,务必按照本文档中描述的步骤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指南。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关于心电图专业诊断和规范操作的指导,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心电图设备,并准确解读心电图结果。

术语定义-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

- 心电图机:用于记录和显示心电图的设备。

- 导联:连接心电图机和患者身体的电极。

规范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心电图机是否正常运行。

- 确保导联电极干净、粘性良好。

- 与患者解释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2. 安装导联- 将导联电极正确连接到心电图机。

- 按照标准导联放置方法,将导联电极粘贴到患者胸部和四肢。

3. 进行心电图检查- 确保患者放松,不要移动身体。

- 启动心电图机记录功能。

- 检查心电图波形是否清晰,如有干扰或异常,需要重新调整导联。

4. 解读心电图结果- 根据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判断心脏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 注意检查心率、心律、ST段、QT间期等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心电图结果。

5. 记录和报告- 将心电图结果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 如有异常或可疑情况,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

注意事项- 操作心电图机时,需遵循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规范。

- 心电图结果仅作为辅助诊断依据,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 心电图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舒适和放松状态。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心电图专业诊断和规范操作的指导,以确保医护人员正确操作心电图机,并准确解读心电图结果。

遵循本文档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心电图诊断步骤

心电图诊断步骤

心电图诊断步骤第一步“齐”高右和双左,花边也乱扑;V1和V5,区分右和左;V1上为右,V5上是左;都宽选全束,高尖为室肥;下壁向下为左前,高侧向下是左后;还有一三窦速缓,心梗预激要记牢;最后一项是缺血,正常人员也赶集。

第二步“不齐”房早室早一眼看;室扑室颤最简单;房颤室速更典型;房速无P室上速;规不规则莫区分;日落二度有I II;一延二落文莫分。

一、总的阅读首先是把整份心电图浏览一下,目的是了解心电图的记录质量如何,是否适合进行分析及诊断。

具体说来,主要看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导联的数目:通常,一份好的心电图,应该是肢体导联(简称肢导,即I、II、III、aVR、aVL、aVF)及胸前导联(简称胸导,即V1-V6)共12个导联均齐备,并且至少有1个导联(常为II、V1或V5中之一)作了较长时间的连续记录。

如果是为了分析心律失常,则最好是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否则最少也应是每3个导联作为一组进行同步记录。

之所以强调“同步”,是因为P波出现的规律对诊断心律失常攸关重要,然而P波又并非在每一个导联都能清晰记录到(通常以II、III、aVF及V1为明显)。

此外,对于怀疑有心肌缺血、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患者,应描记18导联心电图,即加作右胸导联(V3R-V5R)及后壁导联(V7-V9)的描记,以免漏诊右心室及左心室后壁的梗死。

2、各导联的标记是否正确。

例如,如果V1、V2、V3的标记错误,很有可能得出“胸导递增不足”的结论,进而会怀疑是否有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可能。

3、各导联在粘贴时,是否有上下倒置的情况。

在窦性心律时,这一问题很容易发现,因为PR间期较QT间期短得多。

但如果在心动过速时,要么P波不容易找到(融合于T波或QRS波中),要么PR间期与QT间期相近,此时如果未发现有粘贴倒置的情况,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4、有无导联线错接的情况。

最常见的是左、右上肢导联线反接后,可表现为假性“右位心”。

此外,V1和V2的电极位置也很重要,如果电极位置上、下移动1个肋间隙,即可导致P波及QRS波的形态发生根本的改变,从而导致误诊。

心电图的流程

心电图的流程

心电图的流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来诊断心脏疾病的检查方法。

它是通过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部,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然后将这些变化转化为图形显示出来。

心电图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结果解读三个部分。

准备工作。

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解开上衣,脱下胸部的金属饰品,以免干扰心电图的记录。

2. 仪器准备,检查人员需要准备好心电图仪器,确保仪器正常运转,电极粘贴完好,纸张加载正确。

操作步骤。

1. 安置电极,检查人员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部,确保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不会松动或脱落。

2. 记录数据,启动心电图仪器,开始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数据。

在记录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以免影响记录结果。

3. 结束记录,记录一定时间后,停止仪器记录,取下电极,保存记录结果。

结果解读。

1. 波形分析,将记录的心电图结果进行波形分析,观察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间距和幅度,判断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

2. 心率测算,根据心电图上R波的出现间隔,计算心率,判断心率是否正常。

3. 病态波形分析,观察是否存在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病变。

4. 结果解释,根据波形分析和心率测算的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心电图结果进行解释,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心电图的流程就是这样,通过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结果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心电图的检查流程,对心脏健康有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心电
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根据心电图参数的正常值范围,判断心电图是否正常。
04
心电图异常的识别与诊断
心电图异常的类型
01
02
03
04
窦性心律失常
窦房结变性与纤维化导致的心 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等。
房性心律失常
心房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的心 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房颤
等。
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肌细胞异常兴奋导致的心 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
结束测量
测量完成后,关闭心电图机, 取下导联线和电极。
心电图的解读
心电图波形分析
分析心电图波形,识别异 常心电信号。
心率计算
通过心电图波形计算心率, 评估心脏的跳动频率。
诊断与评估
根据心电图分析结果,对 心脏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和 评估。
02
心电信号的形成与传导
心电信号的形成
心肌细胞电兴奋
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会产生电 兴奋,这是心电信号产生的根源。
电位差与电流
心肌细胞电兴奋导致细胞膜两侧产 生电位差,从而形成电流。
综合电位
多个心肌细胞的电兴奋综合形成心 电综合电位,并沿着心肌传播。
心电信号的传导
心脏传导系统
心电信号通过心脏的传导系统进行传 播,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纤 维等。
电兴奋传播
心脏起搏与节律
窦房结作为心脏的起搏点,控制心脏 的节律和跳动次数。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
P波
QRS波群
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正常形态是圆钝的 。
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极过程,正常形态是两头高 、中间低的波形。
代表心室肌细胞从开始兴奋到完全恢复静 息状态的时间,正常值范围是0.32-0.44秒 。

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诊断
心肌梗死三大特点:1.缺血型冠状T波;2.损伤型ST 段;3.坏死型Q波。
第四步:是否出现QRS波群提前激动
一)房性早搏及房速: 房早:可见提前出现P’-QRS-T波群,P’与窦性
P波形态不同,三个和三个以上房早同时出现则 为房速。 二)交界性早搏及室上速 交界性早搏:可见提前出现P’-QRS-T波群,P’ 在II、III倒置,avR直立,P’-R<0.12s。 阵发性室上速:P波消失或出现逆行P波,RR间期 绝对相等,心室率在150--250次/分。 三)室早和室速: 可见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T波群。
振幅:正常肢体导联振幅绝对值总和≥0.5mv,胸导联 ≥1.0mV,若低于正常值则为低电压;
1)左室高电压:主要为RI>1.5mV或RV5>2.5mV;
2)右室高电压:主要RV1>1.0mV。
注:胸导联正常情况由R/S<1逐渐变为R/S>1,V5 导联R波为最高,若V5导联R/S<1,则为顺钟向 转位。
电轴:电轴的测量方法是看I导联及III导联QRS波正 负向小格数想加,再查表。口诀:尖对尖,向右 偏;口对口,向左走。
注:当电轴左偏>-45°时,I、aVL呈qR型,II、III呈 rS型,r波很小,则为左前分支阻滞。
三)T波
时限:主要和QRS结合在一起测量QT间期,正常值 为0.36s--0.44s,若大于0.44s,则为QTc延长。
II度II型窦房阻滞:PP间期恒定,脱落一组P-QRS-T波群,最长PP 间期=2倍PP间期。
aVR无倒置P波时,怎么判断心律
一)aVR出现直立P波时:aVR出现直立P波,II、 III、V5、V6出现倒置P波,PR间期>0.12s,则为 房性心律,一般心率40--70次/分,70--100次/ 分为加速性,100次/分以上为房性心动过速。

常见心电图的诊断

常见心电图的诊断
常见心电图的 诊断
石家庄市中心医院 物检科 陈舜珏
心电图分析方法


只要熟记正常心电图的标准范围及常见异 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经过实践就能分析 心电图。 阅读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各导联的心电图大致浏览一遍,注意有无伪 差、常见的心电图伪差有: (1)交流电干扰:在心电图上出现每秒50次 规则而纤细的锯齿状波形,应将附近可能发生交 流电干扰的电源关闭,如电扇、电灯等。 (2)肌肉震颤干扰:由于情绪紧张,寒冷或 震颤性麻痹等,在心电图上出现杂乱不整的小波, 有时很象心房颤动的f波。 (3)基线不稳:心电图基线不在水平线上, 而是上下摆动。影响对心电图各波,尤其是S-T 段的判断。
Ⅲ°房室传导阻滞
1、P-P间期相等, R-R间 期相等 2、P与R无固定时 间关系( P- R间期不等) 3、心房率快于心 室率 4、QRS正常,表 示心室起搏 点 在交界区;QRS 增宽变形 ,表 示起搏点在心室。
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
当心室 肌某一 部分发 生缺血 时,将 影响复 极过程, 产生ST -T改 变
心脏循长轴转位
正常:V3、V4导联R/S大致相等;

顺钟向转位:正常出现于V3、V4波形出现于V5、V6导 联;提示右心室肥大。 逆钟向转位:正常出现于V3、V4波形出现于V1、V2导 联;提示左心室肥大。
注意:正常人可见到转位。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与正常值
(一)P波 (二)P-R间期 (三)QRS波群
频发性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无法判定房性和交界性心动 过速时的统称。 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 群(160~220次/分),QRS波群时 间、形态正常,如合并室内阻滞、 预激或室内传导差异,则QRS 增宽变形,应与室速鉴别。 [心电图特征] 1、心室律150~250次/分,节 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差 传除外) 3、逆行P波(在Ⅱ、Ⅲ、aVF倒 置,aVR直立) 4、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早触 发,下传的P-R 间期显著延长。

心电图诊断(超级经典)

心电图诊断(超级经典)
心电图诊断基础
心电图检查
是临床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是临床医师 必须掌握的诊断技能。 1. 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的价值。 2.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规律是诊断心肌 梗死可靠而实用的方法。 3.可协助临床诊断对房、室肥大、心肌受损、 供血不足、心包疾病、药物影响作用及电解质 紊乱等做出正确的诊断。
正常QRS及T环
二、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和命名
正常的电激动起始于窦房结以后先后有序的传播产生电位 变化,使心电图上形成相应的波段。
临床心电学对这些波段规定了统一的名称: P波、P-R段、P-R间期、QRS波群、ST段、QT间期
心肌局部的电激动通过心脏的特殊传 导系统按一定的顺序扩展到整个心脏, 产生除极、复极过程,随着每个心动周 期而产生周期性的电位变化。因此心脏 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出现的电位变 化顺序有密切关系。 传导系统包括:
掌握: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心电图波形
正常心电图
一、心肌的除极与复极
1. 静息电位:Resting member potential 2.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心肌细胞电激动的产生
心肌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带正电荷,细胞膜内带负电 荷,使细胞内外保持平衡的极化状态——极化状态。
至终末部内缘。
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的测量
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指QRS平均电轴,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各瞬间向量的综合 (平均QRS向量)。 正常指向左下方略向后。 规定I导联正侧端为O°,负(右)侧端为180°循顺钟 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为负。
平均QRS向量与额面最大向量的方向
平均心电轴方向
额面QRS最大向量方向
除极过程—— 除极处心肌细胞膜外正电荷消失 (电 穴),其前面未除极心肌细胞膜外仍然带正电和(电 源),形成一对电偶(电源在前、电穴在后),产生 电流电源→电穴,并一定的方向扩展到整个心肌除极 完毕

心电图怎么做

心电图怎么做

心电图怎么做心电图概述心电图是指对心脏电活动的检测和记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测量心脏电位变化,可以了解心脏的脉搏、节律、传导速度、心脏负荷等情况,对心律失常、心脏缺血、心肌病变等心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检查方法1. 患者准备:检查前需脱去上身衣服,戴好地线和胸导联;不要喝咖啡、茶、可乐等带有咖啡因的饮料,并在检查前用温水将双手和双脚洗净。

2. 布置仪器:将心电图记录仪插上电源并打开,放置在离患者10—20厘米的地方,如果使用12导联心电图机,还需连接好胸导联并粘好导电胶片。

3. 配置导联:将每个电极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使其与心脏相连,以记录出完整的心电图形态。

4. 开始记录:在导联配置完成后,启动心电图记录仪并告诉患者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身体,以免注册到干扰信号,记录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左右,如需记录更长时间的可选择24小时心电图记录。

心电图的治疗方法心电图是一种诊断手段,不具备治疗作用。

但能为医生提供诊断信息,指导医生对心脏疾病的治疗方案和用药选择,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心电图能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心电波形,如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对于心电图检查发现的病理波形,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加以分析,进一步进行综合诊断。

健康人群可以通过心电图的检查了解自己的心脏状况,及时发现心脏疾病,进而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

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1. 患者需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以避免影响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

2. 心电图检查前,患者需正确预测和配戴导联,以确保记录出完整的心电图形态。

3.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该保持安静,尽量不要说话或移动身体,以避免检查结果出现误差。

4. 心电图是一次低剂量的放射线检查,能量很小,对人体无任何伤害。

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及少年儿童应根据医嘱谨慎采取,确保检查安全。

5. 心电图检查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晕厥、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检查,并寻求医生帮助。

心电图诊断指南及操作规范microsoftword文档

心电图诊断指南及操作规范microsoftword文档

心电图诊断指南及操作规范M i c r o s o f t W o r d文档(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节心电图诊断指南一、正常心电图1.心律:(1)基本心律:窦性或异位。

(2)窦性心律最基本条件:PV5,PV6直立,PavR倒置。

2.心率:大于3大格小于5大格(1格300,2格150,3格100,4格75,5格50),房颤时计算平均心室率。

(1小格为)波:(1)正常圆钝。

(2)正常肢导<,胸导<。

(3)正常<。

间期:正常为-。

波群:(1)时间为-。

(2)电压:Q<1/4R,主要分析V1,V5。

RV1<,RV5<。

(3)胸导自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少,V1:R/S<1,V5:R/S>1。

(5)RV5+SV1<(成年男子),<(成年女子);RV1+SV5<。

段:(1)时间为-。

(2)移位:以j点后-为准,以P-R段为基线,需结合形态分析。

上移:正常V1-V2<,V3<,其余导联<;下移:正常各导联主要均应<。

波:主要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肢导联主要看I、II,胸导主要看,正常时R波占优势导联T波直立,振幅>R/10。

异常T波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倒置。

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正常值应根据相应的心率校正(-)。

波:V2,V3清楚,U与T方向相同,U<T,U<。

11.正常窦性心律:(1)存在窦性P波,即PV5,V6直立,PavR倒置。

(2)P-R间期为-。

(3)P-R间期差<。

(4)频率为60-100次/分。

12.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率频率>100次/分。

1岁>140次/分,1-6岁>120次/分。

13.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频率<60次/分。

常见心电图诊断。2015.05

常见心电图诊断。2015.05
诊断:(快速)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波不清,R-R整齐,心室率130250次/分,QRS为室上性(窄QRS,即QRS时限80+ms,即 两小格左右)。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成人一般P-R间期> 0.20s( 5个小格),老年 人 P-R间期> 0.22s (5个半小格)。
诊断: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胸导联探查电极: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在V2与V4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左腋前线平V4; V6-左腋中线平V4。
心肌梗死时加做导联:
1、右胸导联(V3R-V5R) 对应左胸导联V3-5,如下:
V3R-在V1与V4R连线中点; V4R-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室性心动过速
女,72岁,突发心悸24小时,箭头处为心房波,手指处为窦性夺获;示不完全室房分离 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偶见窦性夺获
窦性心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A 细颤(390次/分),无完整的QRS-T波群,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 波,电压小于0.5mV ; B 粗颤(350次/分),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波,电压大于0.5mV; C 室扑(140次/分),呈典型的正弦波。 诊断: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正常: 窦性心律( aVR导联P波倒置,I、V5导联P波直立),P波<0.12s; P-R间期 0.12—0.20s;QRS波群0.06-0.10s;Q-T间期0.32—0.44s; V5<2.5mV ;ST段下移 <0.05mV;ST段抬高在Vl—V3 < 0.2mV,余< 0.1mV;电轴轻度左偏;轻度顺钟向转位。
电轴左偏: II导联r>s,电轴>-30°(轻度); II导联r=s,电轴-30°(中度); II导联r<s,电轴<-30°(重度)

心电图的操作规程

心电图的操作规程

心电图的操作规程《心电图操作规程》一、引言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 )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

它通过在体表放置电极,测量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图形记录下来。

心电图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提供有关心脏节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方面的信息。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心电图检查的操作人员。

三、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产生的电信号,通过体表电极记录下来。

心脏的电活动是由心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产生的,这些电信号可以通过体液传导到体表,被电极捕捉到。

心电图机将这些电信号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或打印出来,形成心电图图形。

四、心电图的操作前准备环境准备 (1)检查室应保持安静、整洁、温度适宜,避免强光直射。

(2)检查床应舒适、平稳,便于患者躺卧。

患者准备 (1)患者应在检查前休息 5-10 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2)患者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便于暴露胸部。

(3)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症状和用药情况。

仪器准备 (1)心电图机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电极应清洁、干燥,无损坏和老化现象。

(3)导联线应连接牢固,无松动和断裂现象。

操作人员准备 (1)操作人员应熟悉心电图机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操作人员应洗手、戴口罩和手套,保持清洁卫生。

五、心电图的操作步骤患者体位 (1)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

(2)暴露胸部,电极应放置在胸部的特定位置上。

电极放置 (1)标准 12 导联心电图的电极放置位置如下:V1:胸骨右缘第 4 肋间。

V2:胸骨左缘第 4 肋间。

1. 2. 3. 4. 1. 2. ◦ ◦V3:V2 与 V4 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 5 肋间。

V5:左腋前线与 V4 同一水平。

V6:左腋中线与 V4 同一水平。

看心电图的七个步骤

看心电图的七个步骤

看心电图的七个步骤正常的心脏传导系统有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等组成,其主要功能为形成及传导冲动。

阅读心电图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测量各个心电波形的指标,通过数值参数了解心电波形是否正常。

心电图的主要测量指标包括时间和电压振幅两大部分:•横向间距代表时间,每小格0.04s,每大格0.20s;•纵向是电压振幅,标准电压1mV=10mm,纵向间距每小格等于0.1mV,每大格0.5mV。

P波•意义: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形态:钝圆形•方向:Ⅰ、Ⅱ、aVF向上,aVR向下•振幅:肢导<0.25mv;胸导<0.20mv•时限:≤0.12sP-R间期•意义: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时间:0.12~0.20sQRS波群•意义:左右心室的除极波•时间:0.06~0.10s•振幅:RV1≤1.0mv,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时RV1≤1.5mv;RaVR<0.5mV;RV5、RV6≤2.5mV;RⅠ<1.5mV;RaVL<1.2mv;RaVF<2.0mV•异常Q波:Q 波的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振幅的1/4,时限≥0.04sST段•意义:心室缓慢复极•下移:≤0.05mV(任何导联)•上移:<0.1mV(V4~V6);<0.5mV(V3);<0.3mV(V1~V2)•时限:0.05~0.15sT波•意义:心室快速复极化•方向:T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T波在Ⅰ、Ⅱ、V4~V6导联向上,在aVR导联向下,在V1~V3导联可以向上或向下,但如果在V1导联是直立的,在V2、V3导联则不应为倒置的•振幅: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时限:<0.25sQ-T间期•意义: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时间:0.32~0.44s,女性<0.46s,男性<0.45s(心室率:60~100bpm),QTc<0.44s(校正的QT间期)U波(V2~V4导联最明显)•意义:心室后继电位的影响•方向:方向大体与T波一致,V3明显;振幅不超过同导联T波的1/2•增高:低血钾、高血钙、药物影响、急性脑血管意外等•倒置:提示前降支病变、高血压病、右心室肥大或负荷过重6步法速判心电图记忆力差,学习一定差,高效学习方法,请加微信:11676125 第一步:判定基础心律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节律是由窦房结控制的,所以称为窦性心律。

心电图报告制度和流程

心电图报告制度和流程

心电图报告制度和流程一、前言心电图报告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医学检查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医学临床中,对于识别和评价心脏疾病的程度和类型,心电图报告的编写和解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心电图报告制度和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制度1. 心电图报告的标准格式心电图报告的标准格式为:标题、患者信息、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医生建议等几个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

在患者信息部分,需要写入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

在检查方法部分,需要详细描述心电图检查仪器的类型、采集方法、检测时间和检测环境等信息。

检查结果部分需要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包括心率、节律、传导、肥厚、扩张等信息。

医生建议部分需要根据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建议。

2. 心电图报告的归档和管理对于心电图报告的归档和管理,应该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心电图档案、明确档案管理的责任方和工作流程、增加档案检索的可靠性、加强档案的保密管理等措施。

此外,隐私保护也是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对于患者的隐私保护,应加强个人信息的保密,禁止非授权人员查阅和获取患者个人信息。

三、流程1. 心电图检查流程心电图检查前,医生需要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症状、病史、服药情况等。

在确定患者病情后,需要安排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和地点,并提醒患者检查前要禁食、不吸烟、不饮酒等。

心电图检查时,患者需要松开衣领,保持浅呼吸状态,保证检查的有序进行。

检查完成后,需要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解读,并标注明确的诊断意见。

最后,将心电图报告归档。

2. 心电图报告流程心电图报告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审查、数据审核等几个步骤。

在数据采集阶段,需要负责采集心电图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在数据处理阶段,需要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并生成报告文档。

在数据审查阶段,需要进行专家评审和质量审核。

在数据审核阶段,则是最后一道审核环节,需要对报告进行最终的审查和确认。

心电图的检查方法和常见异常

心电图的检查方法和常见异常

心电图的检查方法和常见异常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通过记录心脏电信号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诊断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的检查方法以及常见的心电图异常。

一、心电图的检查方法心电图检查通常由专业的医疗人员完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患者需要脱去上身衣物,以保证电极与皮肤的贴合度。

同时,患者需要保持静止,避免运动或说话等会影响心脏电信号的行为。

2. 安放电极:医生将电极按照特定的位置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四肢等部位。

一般使用十个电极,分别放置在两肢和六个胸导联位置。

3. 记录数据:将电极与心电图仪器相连后,医生会开始记录数据。

记录时,患者需保持尽量静止,不得随意更动身体。

4. 检查完毕:一般情况下,心电图的检查时间约为5-10分钟,医生会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延长检查时间。

检查完成后,电极将被拆除。

二、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心电图的异常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心电图异常:1.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奏异常。

心电图可以显示出心率过快(心动过速)或过慢(心动过缓)。

例如,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以在心电图上呈现不规则的心电波形。

2. 心室扑动/颤动: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是指心脏的室性收缩紊乱,无法提供正常的心脏泵血功能。

这两种情况在心电图上体现为无规则的宽大畸形波形。

3. 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其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抬高。

4.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死亡。

心电图上,心肌梗死常表现为特征性的ST段抬高和Q波畸形。

5. 器械性ST段改变:某些药物、电解质紊乱或器械干扰等因素可以导致ST段改变,不一定代表心脏异常。

因此,在解读心电图时,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6. 其他异常:心电图还可以显示心房肥大、心室肥大、传导阻滞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心电图诊断步骤

心电图诊断步骤

心电图诊断步骤.txt爱一个人很难,恨一个人更难,又爱又恨的人最难。

爱情永远不可能是天平,想在爱情里幸福就要舍得伤心!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承受。

心电图主要正常值及分析步骤1. 心律:(1)确定主导节律:窦性或异位;(2)窦性心律最基本的条件: PV5 V6直立, avR倒置;(3)正常窦性心率为60~100次/分。

2. 心率:(1) 心房率或心室率=60/P-P间期(次/分)或60/R-R间期(次/分)。

(2) 目测粗略数大格数:1大格300pbm;2大格150bpm;3大格100bpm;4大格75bpm;5大格60bpm;6大格50bpm;7大格43bpm。

(3) 窦性心律不齐或房颤时计算平均心率。

一般数6秒钟的P波或QRS波的个数乘以10。

3.心电轴:正常-30度~+90度4. P波(1)形态;正常圆钝;(2)电压;正常肢导--0.03ms。

5. P-R间期:正常为0.12—0.20s6. QRS波群:(1)QRS时间:正常0.06—0.10s;(2)QRS电压:主要分析V1、V2 ,正常为:RV11。

(5)RV5+SV1RV1+SV5R/10。

异常T波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是倒置。

9. Q-T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正常值应该根据相应的心率校正.。

10. U波: V2. V3清楚,U与T方向相同。

U0.12s;(3).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2. 典型室性早搏诊断要点:(1).宽大畸形QRS—T提前出现;(2).其前无相关的P波;(3).代偿间歇多完全.3. 典型交界性早搏诊断要点:(1).提前发生的室上性QRS波或逆P(Pˉ)波,(2)Pˉ-R0.12秒为完全性,SII。

nei3.I,aVL呈qR或qRs或Rs型,Ravl>RI>RavR房室肥大1. 右房大(“肺型”P波)诊断要点:P波振幅:肢导>0.25mV,胸导>0.20mV。

2. 左房大(“二尖瓣型”P波)诊断要点:P波时间》0.11s,呈双峰,Ptfv1《 -0.04mm.s。

心电图操作与诊断专业手册

心电图操作与诊断专业手册

心电图操作与诊断专业手册1. 简介本专业手册旨在提供有关心电图操作与诊断的基本知识和指导。

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本手册将涵盖心电图操作的基本步骤以及一些常见的心电图诊断。

2. 心电图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电图检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患者舒适并松弛,让其保持静止。

- 将患者的衣物解开,暴露胸部。

- 清洁患者胸部的皮肤,以确保良好的电极接触。

2.2 安置电极- 在患者胸部上安置电极。

通常,需要在患者胸部的特定位置安置电极,如V1至V6导联。

- 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良好接触,并没有松动或脱落。

2.3 开始记录心电图- 将心电图记录仪连接到电极上,并确保记录仪正常工作。

- 开始记录心电图前,让患者保持静止和放松。

- 在记录过程中,避免患者移动或说话,以免干扰记录结果。

2.4 结束记录- 在记录完成后,关闭心电图记录仪。

- 将电极从患者身上取下,并帮助患者重新穿好衣物。

3. 心电图诊断心电图诊断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电图诊断结果及其可能的含义:- 窦性心律:代表正常的心脏节律。

- 心房颤动:代表心脏存在心房颤动的异常节律。

- 心室早搏:代表心脏存在心室早搏的异常节律。

- 心室颤动:代表心脏存在心室颤动的异常节律。

- 左心室肥厚:可能与左心室肥大相关。

注意:心电图诊断结果需要综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判断,并由专业医生进行确认。

4. 注意事项- 心电图操作和诊断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支持,只能由经过相关培训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

- 在进行心电图操作时,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避免患者不适或意外发生。

- 注意心电图记录仪的正常工作状态,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

本专业手册提供了心电图操作和诊断的基本指导,并强调了操作的独立性和简单策略的重要性。

在实际操作中,请始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您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诊断步骤第一步〝齐〞高右和双左,花边也乱扑;V1和V5,区分右和左;V1上为右,V5上是左;都宽选全束,高尖为室肥;下壁向下为左前,高侧向下是左后;还有一三窦速缓,心梗预激要记牢;最后一项为哪一项缺血,正常人员也赶集。

第二步〝不齐〞房早室早一眼看;室扑室颤最简单;房颤室速更典型;房速无P室上速;规不规那么莫区分;日落二度有I II;一延二落文莫分。

一、总的阅读第一是把整份心电图扫瞄一下,目的是了解心电图的记录质量如何,是否适合进行分析及诊断。

具体说来,要紧看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导联的数目:通常,一份好的心电图,应该是肢体导联〔简称肢导,即I、II、III、aVR、aVL、aVF〕及胸前导联〔简称胸导,即V1-V6〕共12个导联均齐备,同时至少有1个导联〔常为II、V1或V5中之一〕作了较长时刻的连续记录。

假如是为了分析心律失常,那么最好是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否那么最少也应是每3个导联作为一组进行同步记录。

之因此强调〝同步〞,是因为P波显现的规律对诊断心律失常攸关重要,然而P波又并非在每一个导联都能清晰记录到〔通常以II、III、aVF及V1为明显〕。

此外,关于怀疑有心肌缺血、专门是心肌梗死的患者,应描记18导联心电图,即加作右胸导联〔V3R-V5R〕及后壁导联〔V7-V9〕的描记,以免漏诊右心室及左心室后壁的梗死。

2、各导联的标记是否正确。

例如,假如V1、V2、V3的标记错误,专门有可能得出〝胸导递增不足〞的结论,进而会怀疑是否有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可能。

3、各导联在粘贴时,是否有上下倒置的情形。

在窦性心律时,这一问题专门容易发觉,因为PR间期较QT间期短得多。

但假如在心动过速时,要么P波不容易找到〔融合于T波或QRS波中〕,要么PR间期与QT间期相近,现在假如未发觉有粘贴倒置的情形,那么专门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4、有无导联线错接的情形。

最常见的是左、右上肢导联线反接后,可表现为假性〝右位心〞。

此外,V1和V2的电极位置也专门重要,假如电极位置上、下移动1个肋间隙,即可导致P波及QRS波的形状发生全然的改变,从而导致误诊。

5、所记录的心电图是否有伪差。

当伪差大到阻碍心电图的分析时,那么应重新记录一份质量好的心电图。

二、必要的测量包括以下内容:1、P波的振幅2、P波的时程3、PP间期,进而推算心房的频率〔房率〕4、PR间期5、QRS波群中各波的振幅6、QRS波的时程7、RR间期,进而推算心室的频率〔室率〕8、ST段有否抬高或压低,以及抬高或压低的幅度9、QT间期〔注意非QU间期〕,结合RR间期可运算校正的QT间期〔QTC〕10、T波的振幅三、对各波群波形及波群之间相关关系的观看1、P波的形状:对判定是否为窦性心律专门重要。

窦性P波的特点是:频率为60-100次/分,通常情形下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立。

需要注意的是,过去认为窦房结只是一个〝点〞状的结构,而目前窦房结实际上是长约1-1.5cm的条状结构。

假如心房的主导节律点〔即起搏点〕依次由窦房结的最高点向最低点移行,现在P波的形状就会由〝正常〞形状向I、II、aVF导联倒立的P波形状过渡,此即所谓的〝游走心律〞。

也基于同样的道理,不能一见到I、II、aVF导联倒立的P波,即一概认为是〝逆行P波〞或〝冠状窦心律〞,因为也可能是窦房结下部发放冲动产生的P波。

2、P波与QRS波之间的关系:要紧用于诊断心律失常。

例如,关于宽QRS波心动过速,假如QRS波的频率高于P波的频率〔即室房分离〕,那么高度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3、QRS波的形状:例如,V1导联表现为rsR’图形时,结合QRS波群时程变宽,即可确诊右束支阻滞。

又如,急性心肌梗死时,假如未进行及时的血运重建治疗,常会于梗死区对应的导联上记录到〝病理性Q波〞。

但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病理性Q波〞均提示有心肌梗死,因为心肌病、脑血管意外也可显现专门Q波。

另一方面,当患者合并有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或植入有起搏器时,那么易掩盖心肌梗死的特点性Q波改变。

4、T波的形状:注意是否在原应直立的导联,显现了倒立的T波。

5、是否显现振幅明显增高的U波〔U波>0.1mV〕。

假如是,那么应高度小心低血钾的可能。

四、系统总结心电图特点。

要紧包括如下内容:1、主导节律2、并存的心律失常3、是否有特点性的P波改变:如传统上所称的〝肺型P波〞或〝二尖瓣型P波〞4、电轴改变5、特点性的ORS波群改变:如〝肢导低电压〞、〝左室高电压〞及〝QRS波群电交替〞等。

6、ST-T改变7、U波的显现及病理性改变五、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心电图诊断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及进展,目前人们对体表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人们逐步认识到,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并没有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么大;即使是关于心脏疾患,其诊断价值也有局限。

例如,心电图表现有〝高电压〞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未必会有心腔的扩大或心肌的肥厚;又如,有ST段压低及T波的倒立的患者,往往易诊断为〝心肌缺血〞或〝冠心病〞,但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同位素运动心肌显像检查时,可能未必会有冠状动脉病变或心肌缺血的依据。

因此,心电图也确实能够诊断一部分疾病。

例如,它对心律失常即有确诊的价值。

只是关于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体表12导联心电图未必能提供充分的信息,现在往往需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方可明确。

此外,当显现相应的特点性心电图改变时,结合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原性心脏病及急性心包积液等也可获得确诊。

另外,尽管单次静态的ST-T 改变对诊断心肌缺血并无意义,但假如在不同时期所记录的心电图上,ST-T有明显的动态改变〔专门当胸痛发作时〕,那么高度提示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

鉴于以上认识,建议心电图工作者在发报告时,除了上述几种能确诊的疾患外,应慎作临床诊断,一样以描述性分析即可。

而关于临床大夫来说,在分析一份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时,那么需尽可能考虑到各种临床情形,具体可按全身→局部、外→内的思路进行排查,顺序如下:1、全身性疾患或病理状态:如高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药物中毒。

心电图较有诊断意义的有:低血钾、高血钾、洋地黄中毒等。

2、胸腔、肺疾患:如胸腔积液、气胸、肺气肿等。

多表现为肢导低电压。

肺气肿时还可能显现P波的高尖。

3、心包疾患:要紧是心包积液。

大量心包积液时,常有QRS波群电交替,有时合并有ST-T改变,是由于心包炎症累及心外膜下心肌所致。

4、与心脏相连的血管疾患:如肺动脉栓塞、冠状动脉病变、或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等。

5、传导系统专门:即心律失常。

心电图对此有确诊意义。

6、心肌自身的病变:包括心肌的肥厚、炎症、梗死、及各种特异及非特异的心肌病等。

心肌病中,心电图最有提示意义的是肥厚型心肌病。

7、瓣膜疾患:心电图对瓣膜病无直截了当的诊断价值,只能反映其部分的病理变化。

8、心腔的扩大:心腔扩大是一种病理状态,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患,往往是其它心脏疾患形成的后果。

一样通过以上的步骤,就差不多上能把握住心电图所能传递的所有有价值的信息了。

心电图要紧正常值及分析步骤1. 心律:(1)确定主导节律:窦性或异位;(2)窦性心律最差不多的条件: PV5 V6直立, PavR倒置;(3)正常窦性心率为60~100次/分。

2. 心率:(1) 心房率或心室率=60/P-P间期〔次/分〕或60/R-R间期〔次/分〕。

(2) 目测粗略数大格数:1大格300pbm;2大格150bpm;3大格100bpm;4大格75bpm;5大格60bpm;6大格50bpm;7大格43bpm。

(3) 窦性心律不齐或房颤时运算平均心率。

一样数6秒钟的P波或QRS波的个数乘以10。

3.心电轴:正常-30度~+110度4. P波(1)形状;正常圆钝;(2)电压;正常肢导<0.25mV,胸导<0.20mV ;(3)时刻;正常<0.11s;(4)PV1:正常>--0.03ms。

5. P-R间期:正常为0.12—0.20s6. QRS波群:(1)QRS时刻:正常0.6—0.10s;(2)QRS电压:要紧分析V1、V2 ,正常为:RV1<1.0 mV,R V5<2.5mV;(3)胸导联自V1-V6,R波逐步增高,S波逐步减少,R/S逐步增大;(4) V1、2R/S<1,V3、4R/S=1,V5、6R/S>1。

(5)RV5+SV1<4.0mV(成年男子),<3.5mV(成年女子),RV1+SV5<1.2mvV,RV5、RV6<2.5 mV7. ST段:(1)时刻:0.05—0.15s(2)移位:以J点后0.04-0.08s为测量点,以P-R段或QRS起点连线为基线,需结合形状分析。

上移:正常V1-V3<0.3mV,其余导联<0.1mV;下移:正常各导联要紧均应<0.05mV。

8. T波:要紧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肢导联要紧看I、II;胸导联要紧看V4、V5、V6 。

正常时R波占优势导联T波直立,振幅>R/10。

专门T波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是倒置。

9. Q-T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正常值应该依照相应的心率校正.。

10. U波: V2. V3清晰,U与T方向相同。

U<T,U<0.2mV早搏〔期前收缩〕1.典型房性早搏诊断要点:(1).提早发生的房性P波(称P′波),P′波与窦性P波形状不同;(2).P′-R>0.12s;(3).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2. 典型室性早搏诊断要点:(1).宽大畸形QRS—T提早显现;(2).其前无相关的P波;(3).代偿间歇多完全.3. 典型交界性早搏诊断要点:(1).提早发生的室上性QRS波或逆P(Pˉ)波,(Pˉ-R<0.12s),其后(R-Pˉ<0.20s)。

PˉavR直立,PˉV5.V6倒置(与窦性极向相反)。

(2).代偿间歇常完全。

束支阻滞一右束支传导组滞:1. 各导联QRS终末粗钝或切迹。

2. V1呈R’〔〕〝R〞及〝M〞〔〕型。

3. 右胸导联〔V1,V2,V3R等〕继发ST-T改变。

〔T波方向与终末向量相反〕。

4. QRS时限>0.12秒为完全性,<0.12秒为不完全性。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1.I,aVL,V5,V6无Q波,多呈〝R〞型,R波顶端圆钝或切迹。

2.左胸导联〔I,aVL,V5,V6〕继发ST-T改变。

3.QRS时限0.12s为完全性,〈0.12s为不完全性。

三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心电图〔QRS轴〕左偏-30度至-90度。

2.II,III,aVF呈rS型,SIII>SII。

3.I,aVL呈qR或qRs或Rs型,Ravl>RI>RavR房室肥大1. 右房大〔〝肺型〞P波〕诊断要点:P波振幅:肢导>0.25mV,胸导>0.20m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