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新人教版 (24)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志⼈⼩说集,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
⼜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些名⼠的⾔⾏与轶事。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初⼀上册语⽂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原⽂ 《咏雪》 谢太傅寒雪⽇内集,与⼉⼥讲论⽂义。
俄⽽雪骤,公欣然⽈:“⽩雪纷纷何所似?”兄⼦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笑乐。
即公⼤兄⽆奕⼥,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期⽇中,过中不⾄,太丘舍去,去后乃⾄。
元⽅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尊君在不?”答⽈:“待君久不⾄,已去。
”友⼈便怒:“⾮⼈哉!与⼈期⾏,相委⽽去。
”元⽅⽈:“君与家君期⽇中,⽇中不⾄,则是⽆信;对⼦骂⽗,则是⽆礼。
”友⼈惭,下车引之,元⽅⼊门不顾。
【篇⼆】部编版初⼀上册语⽂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教学⽬标 1、知识与能⼒:积累⽂⾔实词,理解⽂义,背诵课⽂。
2、过程与⽅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氛中感受亲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内容,积累⽂⾔实词。
品析⽂中⼈物的语⾔,培养多⾓度分析问题的能⼒。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创设情境 我们中国历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童,关于他们的故事,⾄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罗⼗⼆岁做宰相等。
)今天我再向⼤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第⼀则《咏雪》。
⼆、探索新知 (⼀)朗读课⽂,整体感知。
1、课前布置学⽣预习,指名介绍作品作者。
(出⽰课件) 2、听课⽂录⾳,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3、根据所听录⾳及⽂意给课⽂断句。
4、理解加横线的重点词语。
5、⽤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品读课⽂,研讨问题。
第08课 《世说新语》二则-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才
参考译陈文太:丘陈与太友丘期和行朋。友期相日约中出,行过,中约不定至在,中太午丘。舍过去了,中去午后还乃没至到。,
即陈陈太纪丘,不陈再寔长等子候就离开了。令父离尊亲开,的对尊后别称朋人友才到。fǒ元u,方同当“时否七”岁,在门外 玩元耍方。时朋年友七问岁元,方门:外“戏你。的客父问亲元在方吗:?“”尊(君元在方不)?回”答答道曰::““等待了君您
课文概要
友陈 期太 行丘
与
对话背景 叙述事件 对话结果
客人失信 太丘离去 客人对子骂父
元方责客无信无礼 友人忏愧 元方入门不顾
正诚 直信 明待 礼人
①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②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节词; ③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⑤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丢下(他)而离开。
即陈寔,曾任太丘长 相约同行 正午时分 舍,舍弃。去,离开
8 《世说新语》二则
1.了解《世说新语》中聪明机智的魏晋儿童的故事,分析他们的 性格特征。 2.学习《咏雪》,掌握重要字词,把握不同的儿童形象。 3.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掌握重点字词,概括《世说新语》 中儿童形象的主要特点。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板书设计
咏 雪
交代背景 ——雪天论诗
叙述事件
一问 白雪纷纷何所似
二答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补叙
——谢道韫身份
赞传 咏雅 絮趣 之修 才养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初读课文,清楚流畅
清楚
读音准确 句读分明
语句流利 流畅 音韵铿锵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和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中不至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太丘舍去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去后乃至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那年七岁门外戏在家门外嬉戏客问元方客人问他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答曰:陈元方回答说待君久不至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去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客人便发怒说道非人哉不是人啊!与人期行和人家相约同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元方曰陈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不至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则是无信就是没有信用对子骂父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无礼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客人很惭愧下车引之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解释】相委:丢下别人。
委:丢下,舍弃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解析版)
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陈寔(shí)太傅(fù)B.柳絮(xù)无奕(yì)C.雪骤(zhòu)俄而(é)D.期行(xíng)尊君在不(bù)【答案】D【解析】“不”在这里读fǒu。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舍弃)【答案】A【解析】“儿女”的意思应为“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答案】(1)不一会儿,雪突然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大雪纷飞的样子像什么呢?”(2)友人感到惭愧,下了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家门。
【解析】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的理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答案】B【解析】B项错误。
“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课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答案】(1)约定(2)才(3)舍弃(4)拉【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文言文阅读技巧和人物形象分析。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代文化和礼仪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6.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7.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教学重点
-文言文阅读:理解《世说新语二则》中的文言文表达,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生字词学习:熟练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运用。
-人物形象分析:通过课文细节描绘,分析两则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名士言行的著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是研究古代文化、礼仪和人物形象的重要资料。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咏雪》和《陈元方候袁公》这两个具体的案例。它们分别展示了如何通过诗歌和对话来描绘人物形象,以及在交往中体现出的礼仪和智慧。
举例:
-在《咏雪》中,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柳絮因风起”和“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意象比喻,需要教师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在《陈元方候袁公》中,学生可能对“公”字的用法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详细解释其在古代的称谓含义。
-对于古代礼仪的细节,如“揖让”等,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情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仍不够扎实。因此,我考虑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世说新语》的背景知识,了解魏晋时期的文人风貌。
(2)阅读理解两则故事,掌握文章主旨和寓意。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和阅读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人的智慧与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咏雪》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2.教学难点
(1)古汉语词汇、句式的运用:对于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教师应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举例:通过对比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使学生理解宾语前置、省略句等句式特点。
(2)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需要教师引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文人言行的著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对于了解古代文化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文,你能读准字音、读对停顿吗?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知识拓展
1、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 令的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亲属,如对方 父亲:令尊;对方母亲:令堂;对方的女儿:令爱。 尊,用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对方父 母:尊上,对方的意思:尊意。贤,用于称平辈或 晚辈,如对方:贤家,对方的儿子:贤郎、贤侄。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广,如称同辈友人中 长于自己的人仁兄,称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仁公等。
《世说新语》二则
作者简介
刘义庆,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人,宋武帝刘裕之侄, 封 临 川 王 , 南 朝宋文学家,字 季 伯 , 雅好文学,招 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 志 人 小 说 集 《世说新语》。也是魏晋 南北朝时期笔记体小说代表作。
作品介绍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 “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 体短篇小说,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其内 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 行与轶事。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世说 新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鲁迅把将其看 作一部“名士教科书”。全书共8卷,分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 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行》选 自“方正”一门。
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两则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世说新语》两则的内容和文学鉴赏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发现一些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和课堂上的表现不太一致。今后我可以在评价时,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提问。
对于校企合作方面,我觉得可以更多地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比如,可以邀请一些作家、文化学者来给学生做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文学展览,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文学的魅力。
-创作现代版《世说新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现代的视角重新创作《世说新语》的故事,培养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反思改进措施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了不少,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也能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觉得教学管理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虽然我通过在线平台和微信群监控了学生的预习进度,但还有一些学生在这方面落后了。下次我打算单独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提供更多的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两则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第一课时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阅读:《世说新语》两则,分别为《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
2.字词学习: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
3.语句理解: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
乐”。
陈太丘与友期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陈太丘与友期
学习步骤一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 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 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咏雪
4、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 哪一个更好?
参考:前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颜色和 形态跟盐相似(形似);
后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 飘飞接近(神似)。
咏雪
飞扬之态 形 柳絮因风起 轻盈之雅 神
文化内蕴 韵
咏雪
5、你怎样理解“公大笑乐”? (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2)“笑”前喻,“乐”后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
— 《世说新语》—
学习步骤二
利用资料,翻译文章
寒冷的雪天
咏雪
家庭聚会
子侄辈
咏雪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朝代) 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 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 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 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 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K12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精品课件 8 《世说新语》二则(24张)
评价
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 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 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延伸
你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写法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本文描写陈元方的形象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开始的。首先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 “待君久不至,已去。”接着描写了元方针对客人怒骂其 父据理驳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最后写“元方入门不顾”。这些 动作和语言描写,使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 跃然纸上。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精品课件 8 《世说新语》二则(24张)
评价
本文是怎样详略得当地剪裁情节的? 本文的侧重点在于说明做事要讲信用,讲礼貌。围绕这
一中心,文章略写了陈太丘等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 友人的对话。情节剪裁合理,详略得当。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精品课件 8 《世说新语》二则(24张)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精品课件 8 《世说新语》二则(24张)
•
2.由 于 未 被 阅 读的 作品的 价值包 括审美 价值仅 仅是一 种可能 的存在 ,只有 通过阅 读,它 才转化 为现实 的存在 ,因此 对作品 的接受 具有艺 术本体 的意义 ,也就 是说, 接受者 也是艺 术创作 的主体 之一。
•
3.接 受 者 作 为 主体 ,他对 文本的 接受不 是被动 的。海 德格尔 提出“前 理解”, 即理解 前的心 理文化 结构, 这种结 构影响 着理解 。理解 不可能 是文本 意义的 重现, 而只能 是文本 与“前 理解”的 统一。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精析 新人教版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精析咏雪一、课文译评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重点字词(1)寒雪:这里指在下着寒雪的季节,即寒冬。
(2)与:跟,和。
(3)讲论:讨论讲解。
(4)文义:这里泛指诗歌文章等的创作与欣赏的理论。
(5)俄而:不久,一会儿。
(6)骤:急。
(7)欣然:愉快的样子。
(8)纷纷:指白雪纷飞的样子。
(9)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
(10)差:差不多。
(11)拟:相比。
(12)未:不。
(13)若:像。
(14)因:乘,通过。
(15)起:飘起。
(16)乐:高兴。
(17)即:就是。
(18)大兄:大哥。
译文: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太傅谢安举行家庭聚会,跟他的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不久,大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白雪纷飞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像)柳絮乘着大风飘起。
”谢安大笑,非常高兴。
(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评析:本文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虽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由衷地欣赏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喻雪,表明了他赞赏道韫的聪敏与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与:和,跟。
(2)期:约定。
(3)日中:正午时分。
(4)中:即前句的日中时分。
(5)至:到。
(6)舍:放弃。
(7)去:离去。
(8)乃:才。
(9)时年:那年。
(10)戏:嬉戏。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新人教版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世说新语》的基本概念和文学价值:《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思想和社会风尚。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保存了大量的晋代逸闻轶事。学习《世说新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提高文学素养。
2.文言文阅读技巧:《世说新语》二则中的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通过翻译和解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引导和启发不够充分。其次,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最后,在作业批改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不高,需要我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关键词:《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人物形象、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分别列出两个故事的关键词,旁边可以附上人物关系图或情节发展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④文学鉴赏能力
-重点知识点: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关键词:自然景色、人物形象、情感表达、文学鉴赏
3.课文内容理解:《世说新语》二则分别讲述了《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两个故事。学生需要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这两个故事,学生可以领悟到友谊、诚实和信任等价值观。
4.文学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新人教版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课时练 含答案01
《世说新语》二则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枯涸(hé)结(jiē)实憔(qiáo)悴葡萄蔓(màn)B.黄晕(yùn)曲肱(ɡōnɡ)祷(dǎo)告一霎(chà)时C.澄(chénɡ)清屏(bǐnɡ)息荫(yìn)蔽褪了色(shǎi)D.撩(liāo)起贮(zhù)蓄抚弄(lònɡ)看(kān)护妇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女孩儿)B.尊君在不(通“否”)C.俄而雪骤,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7.默写。
(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
(2)“ ”“ ”,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人教安徽七年级上
第二单元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2
3B
答案呈现
4C
5B
6A
7
习题链接
8D 12 16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9
10
13
14
17
18
核心素养专练
19
答案呈现
11 15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太傅• ( fù ) 何所似•( sì ) 无奕• ( yì ) 王凝之( níng )
别有才华,富有智慧。
C. 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D. 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点拨】《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而非
他本人编写。
返回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_谢__安__在__寒__冷__的__雪__天__把__家__里__人__聚__集___在__一__起__。______ (2)白雪纷纷何所似? _这__纷__纷__扬__扬__的__白__雪__像__什__么__呢__?_________________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疏通文意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词上的不同,然后把“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讲给素材征集老师听。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来到谢府的你,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又在做些什么?
咏 雪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寒雪日
谢府
谢太傅、儿女
内集、讲论文义、咏雪
品读理解·析人物
相约同行。期,约定
正午时分
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来
舍弃
离开
才
当时,那时
嬉戏
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同“否”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等待
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对对方的尊称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放弃
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
家风的形成大致是这样的:某一个人物因为出类拔萃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子孙代代接力恪守,终于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陈元方家的家风是守信、知礼。我们再阅读两则材料,深入理解陈家家风的传承。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意思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省略句
古义:文章的义理。 文义 今义:文章的意思。
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世说新语》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形 象、精神面貌。
• 注:六朝: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 个朝代。即孙吴(或称东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 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或称萧梁)、南 朝陈这六个朝代。
走近作者
刘义庆
(403—444)
南朝宋文学家。由于他熟悉两晋 士大夫的言行,又参阅了有关论 述,加上手下才学之士的帮助, 终于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 轶事小说---《世说新语》。除 《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 说《幽明录》。
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 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 规无子,以刘义庆为嗣。
咏雪
“咏”,歌咏、赞美,“咏雪”,即歌咏白雪。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读准字音
fù é
zhòu
太傅 俄而 雪骤
sǎ
chā nǐ
撒盐空中差可拟
sì
何所似
xù
柳絮
yì
无奕
咏雪
文言文学习三读法
第一读---通顺(正音 节奏)
朗读课文,把握节奏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语句,理解文意。
结合文中人物“咏雪”的语句进行品味,透过联想,获得体验。
2.掌握通解文言文的方法,自主学习,发挥联想,注重体验,强调积累。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语句,对文中“咏雪”的语句进行品味。
【教学难点】对文中人物“咏雪”的语句进行品味,通过联想,获得体验。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猜谜导入教师吟诵纪晓岚的《咏雪》,让学生猜测诗中写的是什么事物?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是的,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二、“三读”通“文”1.一读:阅读课下注释和手中的相关资料,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2.二读: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停顿、节奏,并且描摹人物拟诗的语气。
3.三读: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七绝”通“意”教师导学:老师读完文章后,颇有心得,不禁诗上心头,为文章缀写一首“七绝”。
谢宅寒日齐聚会,群子赏雪共拟句。
似是无奕女才气,其然更有佳句在。
(教师引导以“七绝”为线索,理解文章的内容。
)1.谢宅寒日齐聚会。
教师提示问题:(1)谢太傅一家在“寒日”内聚集做什么?(2)你能够看出这是个怎样的家族?你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解决问题,教师点拨引导。
2.群子赏雪共拟句。
教师提示问题:(1)学生谈自己对“胡儿”和“无奕女”两句诗的理解。
(2)你能不能也以“雪”为喻,用一段文字描绘这“冬之灵”的美妙。
(学生先自己写,然后交流。
)3.似是无奕女才气。
教师提示问题:在谢太傅的眼中,“胡儿”和“无奕女”两句诗哪句更好?你有怎样的看法?(学生小组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4.其然更有佳句在。
“雪”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爱物,在以往的诗句中有许多优美的写雪名句。
你知道的有哪些?(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写“雪”诗句,并对诗句做出点评。
)四、教师总结本文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虽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由衷地欣赏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喻雪,赞赏谢道韫的聪敏与才气。
生活中的微小事物中也常常蕴藏着诗意,同学们要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相信必定会有更多的“诗情画意”在心头!五、布置作业课下搜集咏物(诸如“花”、“月”、“柳”等等)的诗句,做好积累,并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能够准确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主旨。
2.文章浅显易懂,采用“自主”探究,“点拨”导学的思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在愉快和享受中学习了《世说新语》中的《咏雪》,我们都为文章中人物的聪慧与机敏所钦佩,更为他们信手拈来的才华所感动。
其实,在中国古典的典籍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受益非浅。
今天,我和同学们将一起来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另一篇《陈太丘与友期》。
(大屏幕展示课题。
)(提问文章的作者,学生回答。
教师点击,屏幕显示。
)二、“五步”教学,剖析文章1.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文章,要求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体会老师是怎样处理文章朗读语速的快慢、停顿与人物模拟语气的。
(2)学生自由读,尝试把听读时的启发运用到实际的朗读中。
(3)全班齐读。
(4)学生个别读。
(教师让其他同学点评朗读的情况,注意体现优点和能够提高的地方。
)2.合作通译。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难点词语,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语,自主完成对文章的初步通译。
(在自译过程中将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圈点勾画出来,以待小组讨论时解决。
)小组讨论:让学生将自己解决不了的句子在小组讨论中解决。
如仍未能解决,由老师组织在课堂上由其他同学或老师来解决。
方法点拨:教师点拨学生翻译文章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学生完成对文章的翻译后,由一两名同学通译全文。
3.质疑解难。
学生在通译文章后,已经把握住了文章的大概,让学生自己从文章的内容出发,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全班同学学习讨论。
(教师要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注意适时的点拨。
)可能提出的问题:(1)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2)你从文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3)从文章来看,你能够客观地评价人物吗?(4)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教师要结合学生解答问题的情况,予以点拨。
)4.回顾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学完了,有怎样的收获?”(1)学习到了哪些文言文学习的知识或方法?(2)学到了哪些做人方面的道理?5.拓展创新。
古代有很多聪颖少年的故事,读来让我们受益非浅。
如果老师以陈元方的故事为基础,写一幅上联“陈元方严词拒友显少年智慧”,从你所知道的故事中提炼一个下联。
示例:司马光破缸救友彰英才胆略谢道蕴拟雪为絮见才女风采三、教师总结古代经典是同学们丰富知识,提高品位的“源头活水”,希望同学们课下多阅读《世说新语》、《四书》、《五经》等书籍,陶冶情操,提高你的语文素养!相信在众多聪颖少年的英才高略的启迪下,必能茅塞顿开,左右逢源!【资料宝藏】1.关于作者刘义庆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小说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本是宋武帝刘裕之侄,刘裕大弟弟长沙王刘道怜的第2个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
因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刘义庆便被朝廷过继给刘道规为后,因此袭封为临川王。
史称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受到伯父刘裕的赏识。
刘裕曾夸奖他说:“此我家之丰城也。
”年轻时曾跟从刘裕攻打长安,回来后被任命为东晋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刘宋建立后,他以临川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刺史等显要职务。
当时“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
因为刘义庆被认为是宗室中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担如此显要之职。
后又改授散骑常侍、卫将军、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职务。
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刘义庆性爱文艺,喜与文学之士交游。
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硕学。
他的著作丰富,所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世说新语》10卷。
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部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
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又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
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
刘义庆在公元444年去世,终年42岁,谥为临川康王。
2.关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通行本为6卷,36篇。
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36门。
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世说新语》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断,但言简意赅,颇能传达人物的个性特点。
《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几如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新语》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3.重点探究1.内容研讨。
(1)《咏雪》。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
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优点。
文章交代咏雪的背景只用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别看这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
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
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
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下面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
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
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
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
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2)《陈太丘与友期》。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
“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本文记陈纪与来客的对话。
先交代对话的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既至而不见太丘,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陈纪其时正“门外戏”,故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也交代了对话的地点。
写法与前一则相同。
对话可分两层:前一层属于信息交流性质,作铺垫用;后一层是对话的主要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结尾是: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但陈纪“入门不顾”。
2.问题研究。
(1)两个比喻哪个更好?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