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契机 巧妙引导 让学生作文更精彩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fe78a3f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f.png)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的文字表达能力显著下降。
越来越多的人只关注于表面的语言流畅性和简单的表达,对于深入和精细的文字处理能力则日渐缺乏。
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水平,捕捉练笔契机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选择。
捕捉练笔契机,就是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捕捉经历、感悟、思考等,通过文字形式进行练笔的过程。
不同于简单的记日记,捕捉练笔契机要求写作者在思考、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加深对所捕捉对象的认识,从而培养出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捕捉练笔契机,可以提高写作能力的广度和深度。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草草了事的文字表达只能满足最基本的交流需求。
而通过捕捉练笔契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表达,将自己的感悟、经历和思考更加精准地转化为文字。
这种过程不仅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涉及的事物,还会逐步培养出透彻的思维和较为准确的表达能力。
另外,捕捉练笔契机也能够提高写作的创新性和艺术性。
只有当我们通过大量练笔,并真正将所捕捉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体验时,我们才能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所涉及的事物,进而为写作注入新鲜的思维和语言元素,让文字更富艺术性和表现力。
当然,要想实现以上效果,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在观察和思考之后,尽快将对所捕捉对象的认识记录下来,包括感受、思考和体验等。
这个过程需要尽量详细和全面,避免遗漏重要内容。
此外,要注意文字的流畅性和准确性,避免错别字和表达不清的情况。
第二,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
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学习,包括词汇积累、语法掌握、修辞表达等。
通过练笔契机,我们可以不断发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第三,要选择适宜的场景和对象进行练笔。
不同的场景和对象有不同的写作难度和要求,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练笔对象,并控制好写作的难度和量。
同时,也需要注意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尊重被捕捉对象的权益和隐私。
抓住有利契机 适时指导写作
![抓住有利契机 适时指导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452a22c50c22590102029d34.png)
抓住有利契机适时指导写作对于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无从下手。
而日记却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有效途径。
然而,怎样指导学生写日记呢?如果我们盲目地随便给学生留一篇日记,让学生去写,学生往往不知写什么?学生可能抓不住有意义的事来写,写出来的东西要么平淡无奇,要么空洞乏味。
也有可能学生所写的不是当天发生的事,要么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
要么就是随意编造出来的假人假事,没有真情实感。
还有可能是学生随便从哪个作文书上胡乱扒下一篇应付了事。
达不到练笔的目的。
笔者以为,凡是对学生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有所感动,有所发现的事都可以拿来作为日记的题材,例如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一个热闹的劳动场面,一股团结的力量,或是一件感人的事迹……总之,只要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我们所熟悉的都不能放过。
所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一双善于捕捉创作灵感的慧眼,随时抓住作文教学的有利契机,适时指导学生写作。
一、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有利契机,指导学生写作例如在六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有这样一道题:张平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
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43% ;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
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这是一道思考题,学生可能有的做了,有的没做,还有的干脆没看,我先让学生读题明意之后,没有像以往那样先让学生试做再做总结,而是在做题之前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先猜一猜哪种储蓄方案得到的税后利息多?结果32名学生中有29名同学说是第二种方案,只有三名同学同意第一种方案。
“好,同学们就拿出笔来算一算,看哪种方案得到的税后利息多。
”一声令下,同学们纷纷拿出笔来进行演算,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有的同学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眉头紧锁,抓耳挠腮不会计算,或者算完了不知对不对。
这时,我让同学们和我一起算。
于是,我拿起粉笔一边讲解演算方法一边算题,得出下面的结论:第一种方案:500×2.43%×2×80%=19.44 第二种方案:(500×2.25%×1×80%+500)×2.25%×1×80%+500×2.25%×1×80%=18.162 结果出来了,选择第一种方案的那三名同学高兴得欢呼起来,而选择第二种方案的29名同学则露出了窘迫的神色。
抓住契机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
![抓住契机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4a16e45fe4733687e21aacc.png)
自己不舍 得花 的钱毫 不犹豫 地投到 了捐 款箱 中 。学生们仿 佛 下 子长 大了 。我知道 此时 学生心 中都有很 多的感想 ,于是
我引 导学 生把对灾难 的无情 ,对遇难 同胞 的悼念 ,对灾 区小
朋友 的祝福 等等 .把 自己 的所 思 所感 都写 在 当天 的 日记 中 。 小 学作 文教学 的基 本任 务就是 训练 学生 用 口头 说心 头 , 后来 看到学生 的 日记 中 ,一 句句饱含 深情 的话语 、一声声 美
理 想 。 老 师 觉 得 难 教 , 学 生 觉 得 没 东 西 可 写 。叶 圣 陶 曾 说 : 递期 问 ,我让学生说 出 自己对奥运 的认识 ,最喜欢 的体育运 “ 作文 的 自然程序应该是 我认 识事物 ,心 中有感 。感情 的波澜 动 ,打算怎样用实 际行动为 奥运加 油 。学生 的 I头能 力的提 - 1
敬佩 之 情 油 然 而 生 。
修 斯忍受 的痛苦折磨 ,对这 位敢于从 天上拿取火种 的英雄 的 深刻认识各 种事物 的本 质 ,提 高他们 的认知能力 .而且不 少 活动场合 都是学生学 习作文 、运用作 文 的园地 。通过参加 丰 课文 中有些插 图是静止 的 ,反映 的是 当时某个 瞬间 的形 富多彩 的校园活动 ,学 生会有 自己独特 的感受 ,写出来 的文 象, 耍想要 画面 “ 起来 , 动” 教师必须抓住 这个 契机 , 指导学生 观 章就有更多的真情实感 。 察插 图 。 对插图进行再创造 。 补充画面上 的形象和情节 。 5 1 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 了里 氏8 级大地震 。伤亡惨 月 2 ; 0
冲击我 .有 了说话 的欲望 ,这时我就 要倾 叶 ,那 么一篇 文章 高 的同时 ,作文 的素材也丰 富起来 。 就产生 了。 ”这说 明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对生活 的热情 。如果下 笔前没有对事物 的认识 ,没有 心灵 的体验 ,没有感情 的波澜 , 就不可 能写 出好 作文来 。鲜 活 的生活 才是作 文之 源 。所 以 ,
抢抓契机
![抢抓契机](https://img.taocdn.com/s3/m/9b1a9689f78a6529657d5361.png)
抢抓契机,巧妙引导生活是多彩的,喜怒哀乐,美丑善恶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发生,可是往往我们对此熟视无睹,忽视了他的存在,更没有仔细去观察,去想象,丧失了许多写作的好素材。
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捕捉教育契机和写作契机的职业习惯,只有如此,才能引领学生去捕捉生活的具体情景。
1.关注自然。
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孕育学生灵性的最佳场所。
因此我们创设美的情境,激起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描述美的热情。
例如,一年级的韩老师在带领学生上课间操时,感觉风特别大,这是学生都感受到的,韩老师抓住了风大这一天气特点,引领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韩老师神秘的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
”说着板书“风”,接着问:“今天的风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风特别大。
”“你能说说风怎么大吗?”有的同学说:“刮得我不敢睁眼睛了。
”有的说:“刮的塑料袋都跑到树上了。
”有的说:“刮的我走不动了。
”……“同学们,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今天为什么刮大风吗?”学生们稍作思考便纷纷举手,有的说风伯伯喝醉了酒,有的说风爸爸饿了,有的说风爷爷生气了……学生的想象力多么丰富,他们是天生的小诗人。
自然界带给我们花红柳绿,送给我们风雪雨露,春天,我们走出校园寻找春的清新、赞美春的温暖;秋天,我们在《美丽的树叶贴画》《秋韵》《落叶情》中,感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冬天,我们和孩子一起站在雪地里,欣赏雪的舞姿,感受雪的快乐。
2.关注身边小事。
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很多,同学间的、师生间的,课上的、课下的,家里的、学校的,眼见的、听说的……这些事情只要稍微留意,细细体味,都是学生笔下的好文章,教师经常地把这些琐碎的小事作为写作的素材,学生的思维才能扩散出去。
例如,二年级的高老师发现讲桌上放着许多没人要的铅笔,就“讲桌上的铅笔”进行了一次说写训练。
他指着这些铅笔对学生说:“这些铅笔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他们是不是很喜欢我呀?”话这么一说,学生们都笑了,创作的灵感也随之而来了。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076f70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a.png)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摘要】在写作中,捕捉练笔的契机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抓住写作的契机,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练习写作可以帮助提升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这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作者至关重要。
演绎习作的精彩也是需要一定技巧和练习的。
通过适当的排比、修辞和描写,可以让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捕捉练笔的契机和演绎习作的精彩对于写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不断练习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作品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是每个写作者都应该注重的方面。
【关键词】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写作、练习、重要性、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写作之道渊源远长,每一位作家都需要经历不断的练习和探索,才能不断积累成才。
捕捉练笔的契机就如同捕捉灵感的闪现,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和感知,以抓住那一瞬间的灵感。
练习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而如何演绎习作的精彩,则需要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构思出独特的故事情节,让作品更加引人入胜。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提升自身的写作技巧,更在于发掘和展现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写作世界中,只有不断地捕捉练笔契机,不断演绎习作的精彩,才能够在作品中闪耀出自己的光芒。
2. 正文2.1 如何捕捉练笔的契机捕捉练笔的契机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获取灵感。
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记录下来,会给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阅读也是捕捉练笔契机的重要途径。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书籍,可以拓展视野,激发灵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多参加一些写作比赛、活动也是捕捉练笔契机的方式之一。
通过比赛的刺激,可以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技巧。
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也是捕捉练笔契机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可以获得不同的反馈和建议,帮助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激发灵感。
巧用契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巧用契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ab2dfee6dd36a32d7275815c.png)
巧用契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在语文评测中一直是重头戏,占到了几乎一半的分值,可以说“得作文者,得天下”。
但作文难教也难写,一提起写作文,学生就哀声连天,畏难情绪高涨。
如何让学生轻松应对写作,对写作兴趣浓厚、甚至爱上写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只要在平时的教学和学生生活中发现契机、巧用契机,就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写出好作文,而写作经验的积累定然增加写作的信心、提升写作能力,从中找到成就感,自然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
一、巧用生活中的素材作契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部编版心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目标是“写人要抓住特点”,正当我苦苦思索怎样导入这次写作训练时,课间偶然发现学生在小纸片上画的本班的几位科任老师的小像,栩栩如生又个性鲜明。
于是上课我借用了这幅小画,请学生猜测画中的几个人物分别是谁,学生立刻就能看图识人。
顺势我再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立马辨认出来呢?学生马上就说是因为抓住了特点,画得形象。
我继续趁势追击,请同学们拿出笔将画中人物用文字描绘出来。
这种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学生,再加上刚才的铺垫和引导,学生稍加思考就埋头刷刷地写起来了。
一会儿,真实又精彩的作文就如何清澈的小溪水哗啦啦地从学生的笔尖流淌出来了。
学生小玲形象而又幽默地写:话说,看人要从头看起,那么今天我也从“头”写起。
乍一看,那头顶上的头发真是如同荒地上的草——稀疏无几,还左一簇,右一簇,滑稽极了,但就是这几撮头发也被主人打理得服服帖帖呢。
目光下移,出现的便是那对因长期受眼镜欺负而黯淡无光的眼睛,但如果是戴上眼镜,那可就不一同了,简直是秒变成会扫激光的奥特曼眼睛,犀利的眼神扫得我们这群“小怪兽”不寒而栗。
学生小涵生动凝练地写到:他在我们心目中威严十足,正如我们班的一句传说“班主任一进班,班级必得抖三抖”。
这还是平时,要是他生气了,那强大的气场把热闹得犹如菜市场的班级立马震得鸦雀无声。
这么厉害的数学老师肯定会有一些特殊故能吧!没错,那就是他的眼镜,一个远观会变成墨镜的眼镜,但那眼镜好像随时都会放出一束蓝光射到你身上,令你立马惊慌失措,心想:“完了完了,又犯错了。
抓契机、依实境,有效指导学生练笔
![抓契机、依实境,有效指导学生练笔](https://img.taocdn.com/s3/m/120a7f3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5.png)
抓契机、依实境,有效指导学生练笔作者:于广林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1年第03期写什么,怎么写,一直是学生写作时比较头疼的问题。
其实,生活中的素材比比皆是,学生很难留意和发掘。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事情发生的一刹那,抓住契机,将涌动在学生心中的千思万绪化为语言流泻到纸上,从而使其学会表达。
比如,我一直留长直发,有一次,心血来潮烫了个很卷的波浪头。
周一早上,我一进教室,学生们立即就炸了锅。
“徐老师烫发了!”个别好奇的同学还跑过来问我:“徐老师,你怎么烫发了呢?”我灵机一动,抓住契机:“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看法,那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题目就叫《徐老师烫发了》!”结果,这个作业的布置,抓住了学生丰富的思想波动瞬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用。
这个六一儿童节,是学生们最难忘的儿童节。
因为这是他们在小学生活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
今年的庆祝活动,学生们并没有集会,而是在自己的教室里,通过转播的方式收看。
因为中间信号出现问题,等了一段时间,屏幕上没有出现转播画面,我关上了屏幕,让学生们做了一份趣味试卷。
为了弥补上午对学生的亏欠,下午欣赏完学校的科技节和现场的特长展示后,我组织学生举行了一次看上去很幼稚的“丢手绢”游戏。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很多比我高出半头的少男少女们,甩掉忸怩,回归童真,奔跑着,欢笑着,以至于放学后延长了二十分钟还迟迟不觉。
我抓住学生心目中这一天的情感落差,请他们在第二天将“()的六一”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出自己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学生在文中畅所欲言:有的大倒苦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侧重游戏……五六百字,洋洋洒洒,落笔成文。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人的思考角度不同,所表达的立场也不同。
我们要接纳学生所有的观点,鼓励学生讲真话。
例如,有學生在《徐老师烫发了》一文中,就收集了课间同学的言论:“王老师的头发好像我家的小狗豆豆的毛啊,我真想摸一摸!”这才是学生最真实的语言。
因为真实,叙事变得有趣!在《独特的六一》中,同学们大倒苦水,他们并没有因为将作文交到老师手中而改变说法:“整个上午,简直是考试节!”(其实只做了一张趣味语文的小试卷。
浅谈写作教学的策略——抓住契机,及时点拨
![浅谈写作教学的策略——抓住契机,及时点拨](https://img.taocdn.com/s3/m/6407f531ccbff121dd3683b3.png)
动 力 .激发 了他 们 的创 作 欲 望 。 三 、有 感 而 发
谈起 作文 。最令学生头疼的是缺乏素材 。学生作文 ,常
识 … … 同 学们 在 讨 论 的 过 程 中放 弃 了 小我 ,客 观 ,理 性 ,成 熟 ,并 多角度地看待分析 问题 ,达到 了目的。在这 节课 结束 的 时 候 ,我 只说 了一 句 : “ 无 须 多 言 ,我 为 你 们 骄傲 。 ” 四 、课 堂 练 笔
住 了,当我走进教 室,看见 的便是 同学们 专注欣赏的情 形。 于是 ,我加入欣 赏的行 列,并与他们 一起 赞叹 、感慨 、讨论 。 上课后 ,我要 求他们 以 《 夕阳》为题 写一篇 文章 ,写人 、写 景、借物抒情 。各类 “ 佳作 ”应 运而生。由此可见 ,作为一 名教 师 ,首先要有感悟 生活的激 情 ,并随时把 自己的观 察体 验拿来与 学生 交流 ,在 师生情感默契的 同时调 动他 们的观察 的积极性。随 时观察 ,既扩 大 了学生信息的接 收量 ,又训练 了学生眼观六路 ,耳 听八 方的观 察力。持之 以恒地搞好 训练 , 久 而久之 。就 能帮助 学 生练就一 双发 现的 慧眼 ,从 而 达到
同学有难 ,无数 同学援助的感人事迹 ……这 些都 可以引导学 生去 观察、体验 ,并从 中激发 学生的创作欲 望。有 一次,同
学们 吃 完 晚饭 回到 教 室 ,被 窗 外 夕 阳 西 下 时 的 绚 丽 色彩 吸 引
界 需要 和平。话题打开 了,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有 的 谈 到 了世界恐怖组织的猖獗行为给人们带 来的忧 患;有 的谈 到世 贸大楼被炸为整个世界的金融和 经济 带来 的损 失;有 的 谈到 了我 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存在的潜在危机 ,应加 强国防意
教育随笔——抓住契机,引领成长
![教育随笔——抓住契机,引领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85f69d2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7.png)
教育随笔——抓住契机,引领成长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个体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抓住契机,引领学生成长,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做到的。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阐述。
抓住契机,引领学生成长需要教师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留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和状态,发现他们的特长和优势。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路径也应该是个性化的。
教师需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和了解,找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契机,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引领学生成长还需要教师具备辨别学生需求的能力。
学生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有的需要学习上的帮助,有的需要情感上的支持,有的需要职业规划上的指导等等。
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辨别他们真正的需求,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需求,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抓住契机,引领学生成长需要教师具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不能孤立地去引导学生成长,而是要与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进行合作。
在学校里,教师要与其他老师共同育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在家庭中,与家长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心学生成长,形成良好的家校联动。
在社会上,教师要与社会资源进行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只有形成了合力,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抓住契机,引领学生成长需要教师具备创新精神和进取心。
教师在教育中不能囿于传统,而应该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教育契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成长。
在教学内容上,要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只有不断创新,教师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成长。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c9a1b7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b.png)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摘要】本文将介绍如何捕捉练笔契机,以及如何演绎习作精彩。
在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捕捉练笔契机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讨论。
本文也将提供实践指导,帮助读者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应用所学技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学到如何在写作中找到灵感,提升习作的质量。
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强调捕捉练笔契机和演绎习作精彩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创作出更具有价值和吸引力的作品。
是本文的核心主题,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学习和实践,能够在写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关键词】引言: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正文:如何捕捉练笔契机, 如何演绎习作精彩, 技巧与方法, 案例分析, 实践指导结论: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关键词: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技巧、方法、案例分析、实践指导1. 引言1.1 捕捉练笔契机演绎习作精彩在写作过程中,捕捉练笔契机并演绎习作精彩是每一位作者都追求的目标。
捕捉练笔契机,即是指在日常生活、阅读、经历中发现灵感和素材,并将其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而演绎习作精彩,则是指通过各种文学技巧和艺术手法,将作品呈现得生动、准确、深刻,引起读者共鸣和思考。
捕捉练笔契机是写作的第一步,只有敏锐观察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优秀的文字。
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参加各种活动和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来获得灵感和素材。
演绎习作精彩则需要作者具备扎实的写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设置跌宕起伏的情节,构建饱满的人物形象等。
只有在多次的修改和打磨中,才能将作品写得深入人心,引人入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捕捉练笔契机和演绎习作精彩的具体技巧和方法,分析一些成功的案例,并提供实践指导,帮助写作者提高写作水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捕捉练笔契机并演绎习作精彩,将成为每位作者不断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善抓作文契机 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善抓作文契机 引导学生写好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efd61590c69ec3d5bb7567.png)
师教学 中,也是重 阅读 轻写作 ,缺 乏系统 的训 练 ,随意性 就 是作文契机 。因为它 是 自然而然 的,言 由己处,随心所
强 , 指 导 无 序 。学 生 学 习 中 , 由于 生 活 面 窄 , 阅 历 浅 , 阅 欲 , 是 人 性 的 张 扬 ,是 生 活 积 累 、 阅 读 积 累 、情 感 积 累 的 读 不 足 ,写 作 无 兴 趣 , 一 提 笔 就 头 疼 , 无 话 可 说 ,瞎 编 乱 喷 发 , 因 而 最 容 易 打 破 文 章 四 平 八 稳 的框 架 ,便 于 主 体 意
… … … … … … … … … … … … … … 一
让 评 优 激 励 贯 穿 在 作 文 的 各 个 环 节 中 , 让 学 生树 立 “ 我 能 们 要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在 扎 扎 实 实 的训 练 中 下 功 夫 , 逐 步 捉 写” “ 我敢 写 ” “ 我写 得好 ” “ 我 最 能 写 ” 的 自信 心 。对 高 学 生 的写 作 能 力 。 于那 些 缺 点 很 多 的 “ 劣 作 ” ,也 不 能 全 盘 否 定 , 而 应 该 努 力 去 发 现 、挖 掘 闪 光 点 , 并 使 之 得 以 升 华 。让 学 生 明 白 自 参考文献 : 己 的 作 文 有 不 少 缺 点 ,但 并 非 一 无 是 处 , 只 要 不 断 努 力 、
新精 神与能力 的培 养 。我们 知道,学生真 正好的作文 是在 的能量 ,能在孤 独中找 回 自我 。如开 学初 ,七年级 新生参 其 充分认识 、充分体验 的情 况下写 出来 的,情动与 中而辞 加 了为期一 周的军训 ,学生的纪律观 念、集体观念 、竞争
发 于 外 。 中 国文 学 史 上 流 传 千 古 的 佳 文 ,有 几 篇 是 状 元 学 意 识 、 卫 生 意识 、 意 志 品 质 都 有 明显 的提 升 。笔 者 就 抓 住 士 的 应 试 文 呢 ? 因 此 ,教 师 只 有 通 过 创 造 性 的 劳 动 , 紧 紧 这 个契机 ,让学生 以 《 说说军训那些 事儿》为题 写作 ,由 地 抓 住 作 文 契 机 , 让 学 生 有 话 可 说 ,不 吐 不 快 ,有 了 表 达 于 每 个 同学 都 全 身 心 参 与 过 , 感 受 又 千 差 万 别 , 因 此 , 写
抓住作文教学契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抓住作文教学契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fc0a3bd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41.png)
教学篇•经验交流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多局限为每周固定一次或者两次的作文课,作文课上通常也多是教师布置下去作文写作任务,随后其余的时间全留给学生进行文章的创作。
此种作文教学模式初看起来给予了学生最大的创作时间与空间,可实质上却将作文教学时间、教学形式固定化、死板化。
长此以往,此种消极的态度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积极性。
针对这一尴尬教学现状,笔者认为以下两个方面可以作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抓住课文教学的有利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式的写作初中课文所选取的都是较为经典、流传范围较广的优秀代表作品,对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其学识见识、提升文化修养素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对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开展课文教学的同时,抓住有利于学生进行文章创作的有利契机,展开有针对性的作文教学指导。
对此,笔者感受颇深。
例如,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运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的句型来描述百草园的美丽景色。
在讲到此处时,笔者并没有对此一笔带过,而是要求学生模仿鲁迅先生的此种用法尝试进行所见景物的描写与创作。
由于已经有了鲁迅先生的经典运用,学生只要结合自身的所见进行模仿式的写作即可。
有的学生写道:乡村的春景对我来讲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不必说造型各异的白云与自由自在翱翔在蓝天之上的小鸟,也不必说潺潺流淌的溪水与翠绿欲滴的植物,单是在和煦微风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就已经足够让厌烦了漫长严寒冬日的人们产生心旷神怡的美好感觉。
有的学生则写道:夏天的夜晚相对其余季节来讲更容易让人产生亲近、喜欢之感。
不必说璀璨夺目的满天星辰与神圣高洁的明月,也不必说扑面而来的凉爽威风,单是黑暗角落处叽叽喳喳的蟋蟀叫声此时也能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感受到休憩带来的愉悦……学生的创作热情较为高涨,课堂气氛空前愉悦而融洽,不同的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写出了各具特色的句子,这一过程不仅使他们对原文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这一句型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还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把握作文契机,让孩子“笔下生花”
![把握作文契机,让孩子“笔下生花”](https://img.taocdn.com/s3/m/2ca367d4dd36a32d72758117.png)
把握作文契机,让孩子“笔下生花”三年级孩子写作文,往往是老师、学生、家长都头疼的事。
他们只是概括性地交待了事情的经过,没有重点内容,更别提细节描写。
老师每天反复强调着注重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而到他们的笔下,只剩下“×××说”之类的,枯燥得不能再简的支架了。
3月21日的大风足有七八级,令所有人畏惧。
而就是这场大风,让我找到了新的契机。
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决定中午提前上课。
我回到教室时,孩子们正陆陆续续地往回走。
我发现张语倩的脸上还挂着泪珠,忙问她怎么了。
这个柔弱的小女孩,这时更觉得委屈了,哭着告诉我,大风把她刮得撞到墙上了!我握着她那还在发抖的小手,知道她一定被吓坏了。
经她这么一说,其他的孩子便开始七嘴八舌地向我讲述刚才自己在外面的经历,我想拦都拦不住。
看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儿,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他们亲身经历了这场大风,有这么多真切的体会,这不就是细节的刻画吗?于是我没有讲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而是站在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大风,并适机地引导和补充,让他们表达得更完整,更形象。
孩子们争先恐后,有着说不完的话。
当我提议用今天的风写一篇作文时,孩子们竟异口同声地说:“好!”这可是从来没有过是事情。
写作的过程中,我让他们互相欣赏,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引导他们适当运用夸张的写法,把这场风写得越严重越好。
任桐瑶说:“风带着沙粒扑到我的脸上,我的脸现在还疼呢!”姜林奇接着说:“风把我的脸都吹肿了!”何雨林马上站起来抢着说:“风吹到我脸上像刀割的一样!”坐下时还不忘补充一句:“我比你还狠!”引得一片笑声。
孩子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挖空心思组织语言。
这时,小不点儿郭松源笑眯眯地拎着他的本子让我看:“老师,我已经刹不住车了,写了一页了,还有很多话想说!”提到结尾的写法,孩子们纷纷说:“这真是一场可怕的大风!”“今天真像是一场噩梦!”“我现在真想早点儿回家。
抓住练笔契机提高写作能力
![抓住练笔契机提高写作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ee5b5d0b4daa58da1114ac3.png)
摘要一提到作文,许多学生抓耳挠腮、唉声叹气。
尽管苦思冥想,仍无话可写、表达生硬、空洞无物。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乐于写作呢?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教学中从仿入手,巧抓各种契机,让学生初尝成功的喜悦,享受写作的乐趣。
本文主要从挖掘文本,以仿促写;巧借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借助综合性学习平台,让练笔走进生活;巧抓时机,激发兴趣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抓住练笔契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以仿促写巧借课后练习借助学习平台巧抓时机Seizing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Writing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Writing//Zhang Ping,Wang Yang Abstract The mention of writing will upset many students,as they feel nothing to write and express with their clumsy words though having racked their brains for inspirations.How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and make students enjoy writing is an issu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o improve students'interest in writing,the writer starts with imitation and seizes various opportunities,so as to make students feel the first joy of success and enjoy the happi-ness of writing.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how to seize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writing and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of writing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developing texts and promoting writing by imitation,cultivating students'ability of writing with the help of after-class exercises,guiding students'life-based writing practice with the help of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lat-forms,and seizing opportunities to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Key words promoting writing by imitation;with the help of af-ter-class exercises;with the help of learning platforms;seizing op-portunities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抢抓契机 巧妙引导,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抢抓契机 巧妙引导,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58f079f1f12d2af90342e60b.png)
教学·信息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3月 下旬刊176· ·抢抓契机 巧妙引导,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解瑞全(吉林省通榆县新华镇幼儿园 吉林 白城 137204)【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应该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
但是“作文难”的问题目前仍然比较普遍,作文教学费时费力的情况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巧妙 引导 语文 契机【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76-02一、抢抓生活契机,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生活是多彩的,喜怒哀乐,美丑善恶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发生,可是往往我们对此熟视无睹,忽视了他的存在,更没有仔细去观察,去想象,丧失了许多写作的好素材。
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捕捉教育契机和写作契机的职业习惯,只有如此,才能引领学生去捕捉生活的具体情景。
1.关注自然。
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孕育学生灵性的最佳场所。
因此我们创设美的情境,激起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描述美的热情。
例如,老师在带领学生上课间操时,感觉风特别大,这是学生都感受到的,老师抓住了风大这一天气特点,引领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神秘的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
”说着板书“风”,接着问:“今天的风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风特别大。
”“你能说说风怎么大吗?”有的同学说:“刮得我不敢睁眼睛了。
”有的说:“刮的塑料袋都跑到树上了。
”有的说:“刮的我走不动了。
”��“同学们,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今天为什么刮大风吗?”学生们稍作思考便纷纷举手,有的说风伯伯喝醉了酒,有的说风爸爸饿了,有的说风爷爷生气了��学生的想象力多么丰富,他们是天生的小诗人。
抓住契机,即兴练笔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之我见
![抓住契机,即兴练笔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e3ef4a0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b.png)
抓住契机,即兴练笔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之我见没有素材可写,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无物,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
学生之因此感受作文“无话可说”,我认为最要紧的缘故,是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没有及时抓住作文教学的契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练习。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抓住生活契机,捕捉素材练笔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欲望,便想倾吐,因此文章就产生了。
”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观看和感受生活,体验并及时抒发情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写作契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及时练笔。
我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向学生提出了做生活有心人的口号,告诉学生不管是在校园生活中依旧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要有感情的投入,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如:拔河竞赛后,我让他们练习场面描写;甲肝流行时,县疾控中心为学生注射了甲肝疫苗,我就让学生以此为话题写作,有的将自己打针时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致入微;有的把对病魔的痛恨之情表达得淋漓酣畅;还有的对当时的打针场面作了生动逼确实描画。
要开家长会了,我就布置学生替班主任拟写通知或给爸爸妈妈写一封邀请信;英语老师顾不上照看生病的爱人赶来参加家长会,学生得这一消息时,有的沉默,有的偷偷抹泪。
我便让他们以此为素材练笔,学生的文章写的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由于写作素材来自学生的生活,又抓住了灵感及时动笔,因此他们不但有话可写,而且写出来的文章杰出纷呈。
二、抓住课堂契机,引导即兴练笔作文的训练以教师有目的、有打算的安排为主,但作文训练的契机往往在打算外产生。
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形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会有感而发,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感情,展现出他激情的一面。
因此教师应该抓住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即兴练笔。
在一次语文课上,狂风乍起,天空突然变得一片昏暗.相伴着轰隆隆的雷声,豆大的雨点冲刷而下,地面瞬时溅起许多带着尘土的雨花,窗外一片混沌的世界。
抢抓契机,巧妙引导
![抢抓契机,巧妙引导](https://img.taocdn.com/s3/m/4a6cb3e528ea81c759f5781d.png)
抢抓契机,巧妙引导《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应该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
但是“作文难”的问题目前仍然比较普遍,作文教学费时费力的情况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
基于我校学生作文的现状,我校从2003年起,把“活动作文”作为学校研究的课题,历经5年的时间,形成了我校作文教学的风格。
今天我回报的题目是《抢抓契机,巧妙引导》一、抢抓生活契机,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生活是多彩的,喜怒哀乐,美丑善恶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发生,可是往往我们对此熟视无睹,忽视了他的存在,更没有仔细去观察,去想象,丧失了许多写作的好素材。
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捕捉教育契机和写作契机的职业习惯,只有如此,才能引领学生去捕捉生活的具体情景。
1.关注自然。
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孕育学生灵性的最佳场所。
因此我们创设美的情境,激起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描述美的热情。
例如,一年级的韩老师在带领学生上课间操时,感觉风特别大,这是学生都感受到的,韩老师抓住了风大这一天气特点,引领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韩老师神秘的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
”说着板书“风”,接着问:“今天的风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风特别大。
”“你能说说风怎么大吗?”有的同学说:“刮得我不敢睁眼睛了。
”有的说:“刮的塑料袋都跑到树上了。
”有的说:“刮的我走不动了。
”……“同学们,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今天为什么刮大风吗?”学生们稍作思考便纷纷举手,有的说风伯伯喝醉了酒,有的说风爸爸饿了,有的说风爷爷生气了……学生的想象力多么丰富,他们是天生的小诗人。
自然界带给我们花红柳绿,送给我们风雪雨露,春天,我们走出校园寻找春的清新、赞美春的温暖;秋天,我们在《美丽的树叶贴画》《秋韵》《落叶情》中,感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冬天,我们和孩子一起站在雪地里,欣赏雪的舞姿,感受雪的快乐。
巧抓契机,激发兴趣——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巧抓契机,激发兴趣——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28a92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6.png)
巧抓契机,激发兴趣——浅谈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分成了写话和习作两个部分。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从写话训练逐渐过渡到习作训练的关键期,时常出现畏惧、无话可写的现象。
为了帮助学生适应从写话到习作的转变,逐渐形成习作意识、提高习作能力,教师可以从体验活动、阅读教学以及习作评价三个方面巧抓契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教学;教学策略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习作转变的关键期,它既要联系小学低段的写话训练,又要为小学高段的习作训练作铺垫。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在写话过程中接触较多的是看图写话,写话的篇幅也仅仅是几句话;到了三年级进行习作时,命题和半命题的练习较多,习作的字数提高到 200——300 字,许多学生一下子就陷入了习作的困境:不知从何下笔?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
因而,这一阶段的习作教学意义重大,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写作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以及习作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从体验活动、阅读教学以及习作评价三个方面巧抓契机,帮助学生完成适应,快乐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和所感。
一、巧抓体验活动的契机对于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帮助学生在习作前克服恐惧心理,乐于去写,在习作中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
这些活动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走进自然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有写景和状物类型的习作题目,如何让学生对此类的习作题目有兴趣呢?走进大自然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动体验。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话题是“我的植物朋友”,可以在写作前带领学生在校园里看看花草树木。
在看的时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仔细观察,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
学生真听真看真感受了,那么在进行习作时便有素材可写,有感受可抒。
(二)游戏体验在进行写事的习作时,尤其是游戏类的习作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玩一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抢抓契机巧妙引导让学生作文更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应该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
但是“作文难”的问题目前仍然比较普遍,作文教学费时费力的情况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
下面就本人23年的教学体验与各位分享。
一、抢抓生活契机,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生活是多彩的,喜怒哀乐,美丑善恶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发生,可是往往我们对此熟视无睹,忽视了他的存在,更没有仔细去观察,去想象,丧失了许多写作的好素材。
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捕捉教育契机和写作契机的职业习惯,只有如此,才能引领学生去捕捉生活的具体情景。
1.关注自然。
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孕育学生灵性的最佳场所。
因此我们创设美的情境,激起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描述美的热情。
自然界带给我们花红柳绿,送给我们风雪雨露,春天,我们走出校园寻找春的清新、赞美春的温暖;秋天,我们在《美丽的树叶贴画》《秋韵》《落叶情》中,感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冬天,我们和孩子一起站在雪地里,欣赏雪的舞姿,感受雪的快乐。
2.关注身边小事。
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很多,同学间的、师生间的,课上的、课下的,家里的、学校的,眼见的、听说的……这些事情只要稍微留意,细细体味,都是学生笔下的好文章,教师经常地把这些琐碎的小事作为写作的素材,学生的思维才能扩散出去。
3.关注媒体信息。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的生活无时不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关注媒体信息,感受国内国际事务对自身的影响,是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好机会,也是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指导的最佳时机。
二、抢抓活动契机,教会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活动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可是学生往往在活动中只注重热闹的情景和自身的感受,忽视了活动细节的感悟,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观察、去思索、去探究、去感悟。
1.切割活动过程,引导观察方法
要求教师利用作文课或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尝试把活动的过程进行切割,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通过学校的教研活动展示指导的过程,形成了活动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设置悬念──切割活动──分项观察──形成文字。
引导学
生利用多个感官观察,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像“桌上拔河”、“铁锤锤蛋捶不烂”、“拼句游戏”等,活动彰显了教师的智慧,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规划系列活动,引导跟踪观察。
作文是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语言的综合结晶。
真实的作文离不开细致的观察,要想观察仔细就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条件。
为此,许多老师在班里设置“生物观察角”。
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成日记。
这样学生写出的日记就很真实很生动。
有的班在教室养了几个蚕,让学生细致的观察春蚕一生的变化。
通过观察,学生写出了《与蚕相伴的日子》。
有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种蒜苗,观察蒜苗种植、发芽、成长的过程,进行蒜苗种植展览;有的班级把柳枝种在教室里,通过长期观察,写出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活动锻炼了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过程中体验到付出与收获的幸福。
3.利用少先队活动,进行体验观察
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少先队活动,对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端正学生的思想道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语文教师恰当的利用少先队活动的过程进行写作训练,无疑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你得有点我来找》、《课间活动金点子》等是少先队活动的集中体现。
每年的春秋两季,学校都要组织大型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正式语文教师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例如:五年级师生“徒步赴黄河”拉练之前,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孩子对于黄河的向往和对于这次拉练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将拉练之前的喜悦、兴奋和期待写出来。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又引导学生写出拉练之后的感受。
记的有这样一句话:“听说的,我容易忘掉;看到的,我能理解;只有亲自做了的,我才掌握的很牢。
”当学生感到有一滴圣洁的露珠滴落在灵魂深处的时候,当学生被没膝的丰草所震撼的时候;当学生被蜻蜓的薄翼感动莫名的时候……凭借符号与语言、自然与生灵、真诚与热情打开的思路就会一个个涌现出来,使学生的作文走向趣味与生动,走向丰富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