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轮复习第4节__免疫调节(人教版) (1)
2.4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
![2.4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ad6116acaaedd3383c4d35c.png)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
包括 包括
包括
免疫器官
例如 例如
免疫活性物 质
包括 包 括 包括
免疫细胞
包括 包括
吞噬 细胞
包括
淋巴 细胞
包括
胸腺
骨髓
溶菌 酶
抗 体
淋巴 因子
T细 胞
B细 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3)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称为特异性免疫
2、监控功能——监控人体内异常细胞的产生,如癌细胞 3、清除功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
B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二次 免疫
浆细胞
产生 Hale Waihona Puke 体与靶细胞接触 发挥免疫效应
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答案与提示: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胸腺中成熟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功能
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 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 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 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分泌抗体 与靶细胞接触发挥免疫效应
浆细胞
效应T细 胞 记忆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对比
项目 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学案)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d28042e45c3b3567ec8bc0.png)
第二章 第4节 免疫调节(学案)【复习目标】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2、阐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3、说出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知识梳理】1、免疫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举例说明2、免疫系统的调节过程:体液免疫过程3【复习探究】考点一、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分化 红细胞____细胞 吞噬细胞 __细胞 ___细胞(胸腺中)淋巴细胞 抗原 刺激 __ __细胞B 细胞(_____中) __细胞__细胞是A.场所1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 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Y特异性结合 D.细胞C和细胞E中核酸完全相同考点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区别与联系【例2】图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ray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抗原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c和细胞gD.细胞g→细胞f→④物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技巧: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变式训练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
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在这个过程中, 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上述免疫属于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变式训练3】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三、免疫功能与功能异常【例3】下列关于免疫异常导致的疾病分类正确的是()①先天性脾脏缺损或发育不全所致的吞噬细胞减少症(极易发生细菌感染)②某人一吃鸡蛋就拉肚子③某人患有一种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导致肌无力A.①自身免疫疾病②过敏③免疫缺陷病B.①过敏②自身免疫疾病③免疫缺陷病C.①免疫缺陷病②过敏③自身免疫病D.①过敏②免疫缺陷病③自身免疫病总结:将有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①癌细胞的清除 a.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②杀死机体内的细菌 b.免疫功能过高③系统性红斑狼疮 c.免疫系统的监控及清除功能④艾滋病 d.免疫功能过低【变式训练4】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课堂小结】【巩固练习】1、关于B 淋巴细胞和T 淋巴细胞的正确叙述是( )A .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B .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C .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D .是通过效应B 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 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 2、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杀伤作用示意图,其中x 细胞是指( ) A .B 细胞 B .T 细胞 C .浆细胞D .效应T 细胞3、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T 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B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呈递给浆细胞C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 .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4、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淋巴因子能促进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抗原刺激T 细胞是效应T 细胞形成的唯一途径 C.效应T 细胞能杀伤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D.抗原与特定的抗体能形成复合物从而被吞噬细胞吞噬 5、右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e81bf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d.png)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篇1)在__学年度,我们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组有如下特点: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我们组共六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女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
我和奚红凤分别是黄俊、张俊莲和何俊的师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他们的课,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上好课,如何编写好复习讲义,如何批阅试卷,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我们悉心指导下,他们进步很快,张俊莲老师是本学期刚分配的,但她在教学上虚心学习,此外,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泡上茶水,让其他同志能喝上热茶。
黄俊、何俊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我组的大多数课件都出自他俩之手。
在老教师设计和指导下,本学期制作了七八个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生物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我和奚红凤老师,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教学经验等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盼望他们早日成为生物教学骨干。
我们组如有人因工外出,其他老师总抢着代课。
在公开示教活动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高中生物人教版《免疫调节》精美版-PPT1
![高中生物人教版《免疫调节》精美版-PPT1](https://img.taocdn.com/s3/m/4f4c966d844769eae109ed04.png)
[答案] D [解析] 艾滋病通过体液传染,故与 艾滋病患者拥抱不会传染艾滋 病,A项错误。 由于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故 HIV在离开人体后会很快死亡,B项 错误。
胞免疫完全丧失
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教版课件: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 1
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教版课件: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 1
备用习题
图2-4-7
当堂自测
[解析] 方法①注射抗体,表示免疫治疗,方法②注射抗原,表示免疫预 防,A正确; 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体液免疫,B错误; 采用方法②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免疫力更持久,C错误; 当一个人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采用方法①进行救治,D错误。
当堂自测
5.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自身
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
确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答案] A [解析]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 自身免疫系统对自身物质 进行攻击造成的,免疫系统 过于敏感,治疗时应抑制免 疫系统的功能。
态中的作用。
新课探究
3.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 疫苗 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
抗 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预防接种的疫苗相当于 原 ,可以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从 而产生 记忆细胞 ,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引起二次免疫。 抗 (2)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的条件下,通过输入 体 、胸腺素、淋巴 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器官移植:移植的器官往往作为异物被 效应T细胞 攻击,所以患者进行器官移植 后还要服用一些 免疫抑制 药物,以降低排斥反应。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4讲 免疫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4讲 免疫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6b405fc8227916888586d76f.png)
三、免疫失调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失调疾病(连线)
特点
免疫疾病
实例
①患者几乎丧失 一切免疫功能 a.过敏反应 Ⅰ.类风湿关节炎
②免疫系统攻击 b.获得性免疫
自身而引起
缺陷综合症 Ⅱ.皮肤荨麻疹
③发作快,消退 快,再次接触 抗原时发生
c.自身免疫病
Ⅲ.艾滋病
【提示】 ①-b-Ⅲ ②-c-Ⅰ ③-a-Ⅱ
3.(2013·新课标全国卷)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 吞噬细胞。( ×)
【提示】 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 胞。
4 . (2012·山 东 高 考 ) 效 应 T 细 胞 可 诱 导 靶 细 胞 发 生 凋 亡。( √ )
5.(2012·江苏高考)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 的记忆细胞。( ×)
5.预防措施: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一、思考判断 1.(2014·海南高考)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 胞免疫。( × ) 【提示】 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 2.(2014·山东高考)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 免疫。( ×) 【提示】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不 是细胞免疫。
2.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Ⅰ.上述过程图中的①:_B_细__胞___②_记__忆__细__胞__;③ _浆__细__胞__ Ⅱ.结果: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 _沉__淀__或__细__胞__集__团__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
Ⅰ.上述图中的④:_T_细__胞___;⑤记__忆__细___胞__;⑥ 效__应__T__细__胞__。 Ⅱ.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 解死亡,释放出抗_原____,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_防__卫__、_监__控__和_清__除__。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e90303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f.png)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程的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1. 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调节机制;2. 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和运作过程;3. 了解免疫系统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完成一份与课程相关的文献阅读,内容涉及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如免疫细胞的组成、功能,免疫反应的过程,以及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
阅读文献后,学生需回答关于文章中的关键概念和理论的至少五个问题。
2. 案例分析:学生需要寻找一个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某种疾病的免疫治疗或疫苗研发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分析过程需包含对问题背景、解决方案及其优缺点的讨论。
3. 实验设计: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免疫实验,例如白细胞计数或抗体反应实验,并讨论实验的设计、步骤和可能的误差。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需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可抄袭或依赖他人;2. 回答问题:对于阅读理解部分的作业,答案需清晰、准确,且能充分回答问题;3. 分析讨论: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部分,需在作业中包含自己的分析、讨论和观点;4. 小组合作:实验部分需体现小组的合作,每个成员需对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结果负责;5. 按时提交:请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以便我们及时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回答问题的质量(50%):作业中的问题回答将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要求准确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2. 案例分析的质量(30%):分析的全面性、逻辑性以及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将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3. 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和可行性(20%):实验设计的创新性、是否考虑了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实施的可行性将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我们将尽快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
对于回答问题、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等部分,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批改和评分,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 对于在作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我们将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3. 对于在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我们将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eecce09efe4733687f21aaa1.png)
1.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D[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2.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只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C.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不起作用D.溶菌酶只能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A错误;淋巴因子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C错误;溶菌酶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中均发挥作用,D错误。
]3.(2019·安徽A10联盟质检)抗体是一种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以及某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具防御作用的物质。
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有的可成为膜蛋白B.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未必来自病原体C.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不一定都利于稳态的维持D.人体内不同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不同是因为基因组成不同D[人体内的不同浆细胞含有的基因相同,抗体的不同主要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错误。
]4.(2019·日照市高三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是B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B.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C.吞噬细胞在摄取和处理病原体的过程中都有溶酶体参与D.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免疫力A[浆细胞的产生需要抗原的刺激,不需要T细胞的刺激,B错误;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中没有溶酶体的参与,C 错误;健康人的T细胞不能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因为可能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错误。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三配套文档:第2章_第4节_免疫调节(ⅰ)_word版含解析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三配套文档:第2章_第4节_免疫调节(ⅰ)_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471dccc8d376eeaeaa31a1.png)
第4节免疫调节(Ⅰ)[目标导读] 1.回忆初中所学,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
2.通过阅读教材“资料分析”,理解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并进一步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图2-15,用框图或者文字阐明体液免疫的过程。
[重难点击]人体的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的过程。
课堂导入方式一: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亿个细菌;将手洗干净还有182种细菌。
(1)细菌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不能通过神经系统感知到?答案不能。
(2)人体内是否有相应的激素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答案没有。
解析要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离不开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系统是如何构成的呢?对于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免疫系统的反应都一样吗?方式二:教师:对于一个人体而言,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内忧外患。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虽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
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什么调节呢?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防卫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①组成: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②作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①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②淋巴细胞⎩⎪⎨⎪⎧包括:T 细胞、B 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3)免疫活性物质①组成: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②来源: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 ①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②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①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②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③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合作探究1.免疫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种淋巴细胞,结合图示分析淋巴细胞的最初起源是什么?答案 骨髓造血干细胞。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四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四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d59f8e3ba0d4a7302763acf.png)
(
)
解析: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均属 于免疫细胞。B 细胞和 T 细胞分化形成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血 液和淋巴液中。 抗体为蛋白质, 由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
有关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1)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
(2)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
(3) 唯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 吞噬细胞。
(4)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 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2012· 广东卷 T5C)( × )
4.连线免疫失调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
考点一 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及功能
[必备知能]
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2.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 吞噬细胞 B细胞 来 源 体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 功 能
(2) 图 中 细 胞 Ⅰ 表 示 ________ 它 引 起 的 靶 细 胞 裂 解 属 __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3)吞噬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相比,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较发 达,这是由于吞噬细胞需要________(多选)。 A.表达细胞表面受体 B.产生更多的细胞内水解酶 C.合成大量 ATP D.合成更多蛋白质分泌到胞外
2.(2013· 四川高考)若 H7N9 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 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 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解析: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 进行分裂。
(
)
考点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4)图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途径________。(填编号) A.① C.③ B.② D.④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四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四讲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7d3cb2d700abb68a882fba6.png)
2.(2012·豫南九校联考)右图表示淋
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
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
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②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细
胞)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1.抗原和抗体 (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
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 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免疫 类型
作用 对象
免疫 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 游离于体液中的
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 抗原
织器官
主要是B细胞 主要是T细胞
免疫 类型 免疫 时间
作用 方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过程较迅速,所需时 过程较缓慢,所需时间长异性结
(2)二次免疫反应: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作出反应,即 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 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 比初次免疫反应快,也比初次免疫反应强烈,能在抗 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4)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相关曲线: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和患病程度 可以用下图表示: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胸腺中成熟 B细胞或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 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分泌抗体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特别提醒:
(1)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 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 重要作用。 (3)淋巴因子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有很多种,常 见的有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等。
原暴露,再由抗体消灭和消除,因此两者既各有其独特的
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1)体液免疫的关键 ①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效应 B 细胞,由效应 B 细胞分泌抗体 清除抗原。 ②产生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的记忆细胞,随血液和淋 巴循环随时监察。如有同样抗原再度入侵,立即发生二次免疫。 二次免疫不但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能在抗原侵入
2.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
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3.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 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 等。
免疫细胞 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2.淋巴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细胞名称 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来源 功能 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 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 细胞
二、体液免疫
吞噬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1.补充图中横线上的内容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2.浆细胞来源: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及产生细胞 浆细胞 分泌_____ T细胞 分泌_________ 淋巴因子 。 抗体 ;_______ _______ 抗体 与抗原结合,形成_ 4.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_____ 沉淀或细胞集团 _____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点拨】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 细胞都不能产生抗体。
三、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 1.细胞免疫中,进攻靶细胞的是___________ 不能 能、不能)杀死抗原 2.效应T细胞_____( T细胞或记忆T细胞 3.效应T细胞来源:_________________
效应T 细胞可以与被______ 抗原 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 4.结果:_______ 吞噬、消灭 。 病原体 ,最终被____________ 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_______
斥反应和癌细胞的清除、胞内寄生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
或病毒。
③病毒进入内环境后先由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进行清除,当
病毒进入细胞后启动细胞免疫,让病毒再次暴露于内环境中, 再由体液免疫清除。
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①记忆细胞是抗原刺激 B 细胞(或 T 细胞)时部分淋巴细胞 增殖分化形成的。 ②记忆细胞寿命长,能记住曾经入侵的抗原,且对抗原十 分敏感。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终生记忆, 从而使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 伤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
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产生抗体的数目 更多,作用更持久,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典例训练】 (2011〃新课标全国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
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 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 是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含有、 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
来;C项,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
免疫;D项,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都 属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变式备选】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技巧点拨台】 判断细胞识别作用的技巧 (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具有识别抗原 的功能。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为两个惟一 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 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典例训练1】(2012〃秦皇岛模拟)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
尚未使机体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③记忆细胞增殖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2)T 细胞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淋
巴因子大多是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的。
①只在内环境中起免疫作用的属于体液免疫,如:外毒素
的清除、过敏反应等。
②针对细胞的免疫属于细胞免疫,如:移植器官产生的排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图解
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 靶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 来自异体的器官移植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 接触
作用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
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方式
(1)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关系 (2)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就必须通过细胞免疫将抗
因子,抗体和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变式备选】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 性物质,以下对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B.记忆细胞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 C.吞噬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免疫系统有防卫功能,而没有调节功能
【解析】选A。B项,记忆细胞由T细胞或B细胞增殖分化而
种类 项目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 不足或缺乏而引起 的疾病,可分为先 天性免疫缺陷病和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先天不足(遗传缺 陷)或遭病毒等攻 击破坏导致
概念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 自身免疫反应对 次接受相同抗原刺 自身的组织和器 激时所发生的组织 官造成损伤 损伤或功能紊乱 相同过敏原再次进 入机体时,与吸附 在细胞表面的相应 抗体结合使其释放 组织胺 抗原结构与正常 细胞物质表面结 构相似,抗体消灭 抗原时,也消灭正 常细胞
【解析】选A。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 合,方法②进行免疫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用方法①较 好。方法②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记忆 细胞,会获得比方法①更持久的免疫力,医学上常用方法 ②进行免疫预防。方法②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应用
1.各类免疫失调症的比较和分析
特点 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基础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 质和吞噬细胞)
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两者 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感悟拓展 1.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 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 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专题26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细胞 和_____________ 1.组成:免疫器官、_________ 吞噬 细胞 _____ 2.免疫细胞 胸腺 中成熟) T细胞(在_____ 淋巴 细胞 _____ 骨髓 中成熟) B细胞(在_____ 抗体 、_________ 淋巴因子 、溶菌酶等 3.免疫活性物质:_____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项目 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 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 人都有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 来源 性免疫 对象
区别
对所有病原体起一定防御作 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起作用
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 是淋巴细胞)
③当同种抗原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未分化的淋巴细胞
更快地作出反应,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效应细胞,产生更强的免 疫效应。即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快且反应强,因此成年人 比幼儿少患传染病。
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
患病程度曲线图:
抗 体 浓 度
二次免疫 初次免疫
a
b a为抗体浓度,
b 时间 b为患病程度
(2)熟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解析】选B。细胞1~5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物质a为抗体。A项中,T细胞和B细 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项中,T细胞的形成不需要经过 抗原的刺激。C项中,细胞3是B细胞,在骨髓中形成。D项
中,细胞4是浆细胞,分泌抗体,细胞2是T细胞,产生淋巴
刺激后能释放淋巴因子。
【变式备选】(2012〃宿州模拟)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 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预防
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细胞2的形成需要经过抗原的刺激
C.细胞3在骨髓中形成 D.物质a和细胞2产生的物质二者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解题指南】
1.考查实质: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