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歌 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姓氏歌》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姓氏歌》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姓氏歌》「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作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
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习背诵。
3.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步骤: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姓氏歌教案(优秀5篇

姓氏歌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具体章节为《姓氏歌》。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自我介绍,了解中国姓氏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运用课文句式进行自我介绍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我国姓氏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生字的读写,特别是易错字;用课文句式进行自我介绍。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姓氏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姓氏,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讲解易错字,让学生读写生字。
(3)用课文句式进行自我介绍,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用课文句式进行自我介绍,互相交流。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课堂展示,给予评价和鼓励。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生字词进行组词、造句练习。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姓氏歌2. 内容:(1)生字词(2)课文句式(3)姓氏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课文句式写一段自我介绍。
(3)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姓氏,写下来。
2. 答案:(1)略。
(2)示例:我叫,我姓张,名三。
我的爸爸叫张伟,我的妈妈叫李华。
我们一家人都是中国人,我为我的姓氏感到骄傲。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自我介绍时表达不够流畅。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姓氏歌》教案

《姓氏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
教材详细内容为:通过有趣的故事,介绍中国常见的姓氏及其起源,让学生了解中华姓氏文化,学会尊重他人姓氏。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有趣的姓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见姓氏,了解姓氏的起源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姓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姓氏的起源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姓氏进行自我介绍。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姓氏,学会尊重他人姓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准备姓氏卡片、彩色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个关于姓氏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姓氏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故事:《赵钱孙李》的故事,讲述四个姓氏小朋友的友谊。
2. 讲解:展示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常见姓氏及其起源,让学生了解姓氏的意义。
3. 互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姓氏,讨论该姓氏的起源和意义,然后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以“赵、钱、孙、李”为例,讲解如何运用姓氏进行自我介绍。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用所学姓氏进行自我介绍。
6.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姓氏接龙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姓氏歌》2. 内容:常见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姓氏起源与意义:以赵为例,讲解姓氏的起源和意义自我介绍:例题讲解,展示如何用姓氏进行自我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所学姓氏编写一段自我介绍。
答案示例:大家好,我叫赵晓梅,我姓赵,赵国的赵。
我的名字中有“晓”,表示清晨,象征着希望和活力。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语言流畅,运用所学姓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姓氏文化,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紧凑,提高课堂效率。
一年级《姓氏歌》教案

一年级《姓氏歌》教案一年级《姓氏歌》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姓氏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姓氏歌》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预习生字,做字卡。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
(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出示课件)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读音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本篇儿歌一共有几个小节?从中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分别出示课件)(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1)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
《姓氏歌》教学设计范文

《姓氏歌》教学设计《姓氏歌》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姓氏歌》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姓氏歌》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
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教学准备: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一)易混字音的拼读1.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
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双木林国旗地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
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
《姓氏歌》教案精选【】

《姓氏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姓氏歌》。
具体内容包括:姓氏的认识、书写和运用;通过学习儿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和他人的姓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认识“姓”、“名”等汉字,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儿歌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认识、书写和运用。
难点:通过儿歌学习姓氏,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儿歌《姓氏歌》,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引发学生对姓氏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姓氏的含义。
b.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的书写顺序和结构。
c.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用姓氏称呼他人。
3. 实践活动:a.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介绍自己的姓氏,并练习用姓氏称呼对方。
b. 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正确书写姓氏。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姓氏的认识和书写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姓氏歌》2. 生字词:姓、名、李、张、王、赵等。
3. 姓氏的书写顺序和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今天学习的姓氏,给自己和家人写一张姓名卡片。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和他人的姓氏,完成姓名卡片的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了解自己家族的姓氏来源,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1. 以儿歌为载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姓氏知识。
2. 着重讲解生字词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姓氏知识。
《姓氏歌》教案精选【】

《姓氏歌》教案精选【】【姓氏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姓氏歌》。
本文以姓氏为主题,通过歌曲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中国的一些常见姓氏,如“赵”、“钱”、“孙”、“李”等。
本文旨在通过学习姓氏歌,让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有所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姓氏歌》。
2.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中国的一些常见姓氏。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姓氏歌》。
难点: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中国的一些常见姓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响设备学具:课本、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自己的姓氏,以及姓氏的由来。
然后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姓氏歌》,并简要说明歌曲的内容。
2. 教学歌曲(10分钟)(1)教师播放《姓氏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
(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4)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 学习姓氏(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词中的姓氏,如“赵”、“钱”、“孙”、“李”等。
(2)教师讲解这些姓氏的由来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姓氏文化。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姓氏知识。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姓氏接龙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姓氏,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2)学生自主创作一首小歌曲,以姓氏为主题。
六、板书设计《姓氏歌》赵钱孙李……七、作业设计1. 抄写《姓氏歌》歌词,并背诵。
2. 向家人介绍《姓氏歌》的内容,搜集更多关于姓氏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姓氏歌》,让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姓氏歌》优质教案精选【】

《姓氏歌》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姓氏歌》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中国的姓氏文化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姓氏,学习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姓氏,理解姓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姓氏知识,能流利地念出课文中的姓氏歌。
2. 培养学生对自己姓氏的自豪感,了解姓氏文化的多样性。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诗歌形式介绍自己的姓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姓氏的起源和意义,熟练运用姓氏歌表达自己的姓氏。
教学重点:掌握姓氏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姓氏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及同学的姓氏,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①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姓氏歌。
② 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帮助学生理解姓氏的意义。
3. 例题讲解(15分钟)① 教师示范,用姓氏歌介绍自己的姓氏。
② 学生模仿,尝试用姓氏歌介绍自己的姓氏。
4. 随堂练习(10分钟)① 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用姓氏歌介绍姓氏。
②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给予鼓励和指导。
引导学生讨论姓氏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了解不同地域的姓氏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姓氏歌》2. 主要内容:姓氏歌的歌词、生僻字解释、姓氏文化简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姓氏歌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姓氏,并注明该姓氏的起源和意义。
2. 答案示例:我姓李,木子李,李氏起源久远,始于唐朝,意为“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针对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姓氏资料,了解我国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
组织一次“姓氏文化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姓氏的起源和意义,熟练运用姓氏歌表达自己的姓氏。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姓氏歌》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姓氏歌》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姓氏歌》「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_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
(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口天——子小——言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姓氏歌》「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重难点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姓氏歌教案5篇

姓氏歌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第三册,对应章节为《姓氏歌》。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姓氏,了解姓氏的起源,学习通过诗歌形式介绍自己的姓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姓氏接龙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姓氏,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
2. 培养学生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姓氏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姓氏的起源和诗歌形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姓氏,学会用诗歌形式介绍自己的姓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姓氏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姓氏接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讲解:利用PPT展示不同姓氏的起源,讲解姓氏的演变过程。
3.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运用诗歌形式介绍自己的姓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4. 例题讲解: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为例,讲解姓氏接龙游戏的规则。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姓氏接龙游戏,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7. 课堂小结: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的姓氏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姓氏歌》2. 内容:姓氏起源常见姓氏诗歌形式介绍姓氏姓氏接龙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自己的姓氏编写一首诗歌。
(2)与家人一起进行姓氏接龙游戏,记录游戏过程。
2. 答案:(1)示例:我姓张,张开双臂迎接阳光,张灯结彩共度佳节。
(2)答案不唯一,只要记录游戏过程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姓氏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姓氏,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详细程度。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第1篇】《姓氏歌》(课时:1-2 总课时:第课时)一、教学内容1.学科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
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
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
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五育融合学科育人点。
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个点都含有五育融合的因素,因此不能单独分割开,只能在各个环节选择相对突出的育人点来构设。
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可以结合识字教学教会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识字达到智育目标;结合写字教学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达成德育目标;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赏析和解说发掘学生的智育因素;在实现本课背诵全文目标的同时,可以采取拍手、击掌等体育锻炼的方式让学生既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又能很好地达成背诵目标;可以将课文的内容理解吸收后,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再通过绘画、手工等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示,达到美育目标。
二、教学目标1.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会工整书写“姓”“什”“双”等7个生字,感受中国文字的美,写字立人,在写字中学做正直有为的人。
3. 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接受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儿童诗正确、流利地诵读、背诵,同时采取拍手、表演等形式吟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1、2、4难点:目标3、4四、教学准备(学生)自主学习。
《姓氏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

《姓氏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姓氏歌》教案篇一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1、师生谈话,互相介绍自己姓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
3、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1、说说自己姓什么。
2、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
3、跟老师朗读课题,注意“姓”的韵母是后鼻音。
1、我会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小组合作情况。
(1)指名朗读生字。
相机正音。
(2)开火车读。
(3)齐读。
(4)指导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2、找一找课文,圈出“姓”。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1)小组内抽读生字,不认识的,互相帮助,看谁记得牢。
(2)小组内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读,进行评议。
(3)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编顺口溜,编儿歌等识字方法。
)2、给下面的字注音。
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三、诵读课文,领会感悟(用时:15分钟)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组织拍手游戏进行问答,指导背诵。
3、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运用课后“照样子做问答游戏”的练习题中的方法介绍自己和别人的姓。
(可以用把字拆分部件和组词的方法。
)4、引导学生运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介绍。
5、引导学生质疑。
认识复姓。
6、指导学生朗读,知道省略号表示什么。
7、总结。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师生进行拍手游戏,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句子来介绍。
(先小组内,再班内交流。
)(1)你姓什么?我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2)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4、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介绍。
5、认识复姓,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复姓。
6、了解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这样的复姓。
7、齐读,背诵。
3、读一读下面的名字,圈出名字中的姓。
姓氏歌的教案

姓氏歌的教案姓氏歌的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姓氏歌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姓氏歌的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
(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姓氏歌的教案2活动目标: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活动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姓氏歌教案(优秀5篇)

姓氏歌教案(优秀5篇)教学重难点篇一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
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
《姓氏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重难点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
(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
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口天——()子小——()言午——()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1课前解析《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了解单姓和复姓,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能够学以致用,介绍自己的姓氏。
关注课文:第一节:前4行,可以安排师生、男女生、同桌互相问答着读一读,在一问一答中,增添读的趣味性。
后几句,可让学生拍着手读一读,增加朗读时的韵律感。
第二节:本节由12个单姓和复姓组成。
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单姓和复姓的不同。
朗读时,要关注姓氏之间的停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要粘连,读出节奏感。
关注生字:本课要书写7个生字,学写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
其中3个独体字,3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以及1个全包围结构的字。
学习写“国”,可以回顾“回”字的书写,复习全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书写顺序。
“姓”在上册学习了“妈”的基础上,巩固女字旁的书写。
关注词语:姓氏、张口、良好、花钱、孙子。
可以结合生活积累认读这些词语。
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姓、李”等5个生字,会写“姓、双”等4个生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案第1篇】《姓氏歌》教案范文《姓氏歌》教案范文1.认识儿歌中的 12 个生字,书写7 个汉字。
2. 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了解有关百家姓的小知识,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课文。
4.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
难点: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
2课时第一课时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展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构造,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构造,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稳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师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姓氏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

《姓氏歌》教学设计《姓氏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姓氏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中国姓氏。
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了解班里同学的姓氏。
4、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1、问:谁会背诵《百家姓》?2、谈话:你姓什么?请你写一写。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书写"姓",辨析:姓、性。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着重是合一合方法。
师生对答,如:木子李,口天吴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导写字:王。
三、再读课文1、指名逐句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教师范读,圈出课文中的姓氏。
认读。
4、交流: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氏?练习句式说话:我知道班里的同学有的姓xx,有的姓xx,还有的姓xx。
5、师生问答方式朗读课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相机讲解:单姓,复姓。
并再举几个例子。
四、指导写字1、认读:方。
组词,造句。
2、辨析:方、万、放。
3、指导书写:方。
五、布置作业找一找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是什么姓氏。
第二课时教学活动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练习说话1、朗读课文前两行: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问:你发现什么?仿照例子说话。
《姓氏歌》教案

《姓氏歌》教案《姓氏歌》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姓氏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姓氏歌》教案1活动目标: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活动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出示《百家姓》课件。
)集体齐读《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三、交流姓氏故事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四、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
立早章。
双人徐。
耳东陈,禾木程。
中国人,百家姓。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
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2)开火车,来介绍。
《姓氏歌》教案

《姓氏歌》教案《姓氏歌》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姓氏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姓氏歌》教案1活动目标: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活动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出示《百家姓》课件。
)集体齐读《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三、交流姓氏故事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四、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
立早章。
双人徐。
耳东陈,禾木程。
中国人,百家姓。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
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2)开火车,来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教材分析
《姓氏歌》是一篇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的姓氏文化,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个学期的接触了解,教师对学生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大部分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语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学习语文的习惯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缺乏自制力,还有待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尽可能的多给予鼓励,用有趣的游戏或者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评价任务
1、采用多种形式的认读认识本课12个生字,通过观察临摹会写七个生字。
2、反复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学习重点
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中的复姓。
评价任务
1、多种形式认读字词,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
2、反复诵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中的复姓。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课后反思:
第一课时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由扶到放,反复认读、巩固识字。
指导生字书写时采用分步指导的方法,如写“姓”时先指导“女”的写法,再指导整个字的书写。
引导学生关注字的结构,笔画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写好这一偏旁的字奠定好基础。
第二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让学生在游戏和视频中,了解了中国的姓氏文化,从而真正体会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