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复习纲要

合集下载

传播学引论复习提纲-李彬

传播学引论复习提纲-李彬

传播学引论复习提纲-李彬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传播学复习提纲一、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四个时代)填空、简答、连线1、口语传播时代口语是人类传播所用的第一个媒介,口语传播时代也就成为人类传播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优点:人类传播活动中,最便利、最通用的媒介自然是语言即口语了。

其他任何媒介都无不以口语为基础,都是口语媒介的变形与延伸。

缺点:口语只能依靠人体自身的发声功能,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便在空间距离上受到限制;而由于口语随说随逝,除了依靠人们的记忆就再也无迹可求,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又在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传播活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

语言是人类的证明,文字是文明的标志。

3、印刷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三个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4、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是在既有的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和印刷媒介上面又叠加的,复线发展过程。

电子媒介有广狭两义。

广义是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手机。

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网络。

狭义则专指公共性的媒介,传播学里通常用的是狭义。

二、传播、传播学、信息的定义社会传播: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信息在一定社会系统内的运行。

传播学:研究传播活动和探析传播规律的一门学问。

信息: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发展;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信息的本质,就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即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

传播学复习提纲汇总

传播学复习提纲汇总

传播学概论考纲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卢因社会学家拉扎斯韦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鼻祖:威尔伯、施拉姆第一章传播对象和基本问题一、传播的定义(课本第4页)1、三个基本要素:信源、讯息、信宿2、定义: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二、传播的障碍(课本第9页)含义: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

三、传播的隔阂含义: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见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四、传播的特点:(课本第4页)(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就社会关系性而言,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系统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一、人类传播史上的几次飞跃及其影响(课本第23页)1、口语传播时代(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受时空控制)2、文字传播时代(第一套体外化系统,传播在时空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加速体外化媒介系统进程)3、印刷传播时代(复制文字、生产信息)4、电子传播时代(远距离快速传播里程碑意义:形成体外化声、影系统,电脑执行人脑功能,数字技术发展开创媒介大融合时代)哈特的媒介划分(课本第28页)1、示现的媒介系统:口语或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

(人体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2、再现的媒介系统: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需要使用物质工具和机器,信息接受者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双方都需要使用机器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

即不同的传播媒介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一、符号的含义(课本第34页)1、三种定义:1)永井成男: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那么一个便是另一个的符号,另一个便是这个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

群众传播学复习提要第一章绪论一、重点名词:1.传播学2.群众传播学3.信息4.信息社会二、一般了解:1.信息的作用:信息是物质的普通属性,物质、能量及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的功能在于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变化趋势,减少或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

2.信息的分类: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是指及人类社会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称为社会传播。

3.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就是社会传播。

社会传播既指人及人之间的社会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的运行。

它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4.信息社会的特征: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社会开展阶段,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

它是指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开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社会。

5.传播学的流派:传播学是一门以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作为一门学料,它诞生于20世纪中叶,迄今已经形成两大研究学派:其一是美国的经历学派,其二是欧洲的批判学派。

经历学派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张扬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的行为科学,二是以香农创立的信息论、威纳创立的控制论以及系统论为主干的信息科学,三是探讨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学。

6.五大先驱:在经历学派的传播学诞生过程中,有五位出色的学者奉献突出,影响广泛,被视为这门学科的奠基人物,他们是政治学家纽斯韦尔、心理学家卢因、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和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7.拉斯韦尔的主要奉献: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一控制结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会分析。

8.卢因的主要奉献:从其团体动力学方面对人际传播问题做服了许多研究,此外就是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和理论,开辟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9.拉扎斯菲尔德的主要奉献: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提醒了群众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实际上扭转了早期传播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论倾向一一媒介万能而效果无限。

传播学教程复习重点

传播学教程复习重点

传播学教程复习重点传播学教程复习重点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传播的定义(发生、分析、意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分析:①传播主要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消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②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以保存的手段。

③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传播基本要素:信源、讯息、信宿)媒介2.传播的特点: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受传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信息的三种分类: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①物理信息:刮风下雨、电闪雷鸣②生物信息:扬花授粉、鸡叫蛙鸣③社会信息: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除人的生物和物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1.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①从猿到人的转变,同时也就意味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转变。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②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分节化语言)2.人类传播的进程:传播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手段或工具来进行的。

(一)口语传播时代(二)文字传播时代(三)印刷传播时代(四)电子传播时代3.口语传播:口语的产生无疑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历程局限性:①口语是靠人体的发生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②口语使用的声音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人脑的记忆力。

传播学复习大纲

传播学复习大纲

传播学复习⼤纲传播学复习⼤纲传播学内容:1.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类⼀切传播⾏为和传播过程发⽣、发展的规律⼀级传播与⼈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规律的科学。

2.传播学的研究⽅法:(1)实地调查法(2)内容分析法(3)实验法(4)个案调查法(5)定性研究⽅法3.学习与研究传播学的意义:(1)有助于推动传播学学科建设(2)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3)有助于提⾼船舶决策的科学化⽔平(4)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5)有助于⼈们开发和利⽤信息资源4.传播学的诞⽣与发展:传播学作为⼀门学科,孕育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中期,⾸先诞⽣美国。

(1)政治:美国的政治⽣活;两次世界⼤战。

(2)经济:⼴告的发展;⼤众传播业的发展。

(3)学术:社会学、⼼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学等;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5.传播学的四⼤先驱:拉斯维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6.传播学的⿐祖和创建者:威尔伯·施拉姆7.传播:传播是⼀种⾏为,⼀种过程。

(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我传播,⼈际传播,组织传播,⼤众传播9.传播的形式:(1)符号和信号时代(2)⼝语时代(3)⽂字时代(4)印刷时代(5)⼤众传播时代(6)⽹络传播时代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新闻学和传播学都属于⽂学类专业,但是⼆者初试考试科⽬有三科相同,即政治、英语、综合考试[新闻传播类],另外⼀门有差异的学科为:新闻学——新闻学基础传播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研究重点不同传播学重理论研究,其研究路线是:多学科的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和指导理论上的提⾼与发展;新闻学重业务研究,其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

研究⽅法不同新闻学沿⽤传统的⼈⽂学科的思辨定性的分析⽅法;传播学则以新兴的社会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多采⽤试验型的定量分析⽅法。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规律的科学,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

传播学复习提纲汇总教学文稿

传播学复习提纲汇总教学文稿

传播学概论考纲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心心理学家卢因社会学家拉扎斯韦菲尔德理学家霍夫兰鼻祖:威尔伯、施拉姆第一章传播对象和基本问题一、传播的定义(课本第4 页)1、三个基本要素:信源、讯息、信宿2、定义: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二、传播的障碍(课本第9 页)含义: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

三、传播的隔阂含义: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见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四、传播的特点:(课本第4 页)(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就社会关系性而言,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系统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人类传播史上的几次飞跃及其影响(课本第23 页)1、口语传播时代(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受时空控制)2、文字传播时代(第一套体外化系统,传播在时空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加速体外化媒介系统进程)3、印刷传播时代(复制文字、生产信息)4、电子传播时代(远距离快速传播里程碑意义:形成体外化声、影系统,电脑执行人脑功能,数字技术发展开创媒介大融合时代)哈特的媒介划分(课本第28 页)1、示现的媒介系统:口语或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

(人体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2、再现的媒介系统: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需要使用物质工具和机器,信息接受者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双方都需要使用机器加拿大传播学家M. 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

即不同的传播媒介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ATy —* 第三章符号的含义(课本第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34 页)1、三种定义:1)永井成男:只要在事物X 和事物Y 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那么一个便是另一个的符号,另一个便是这个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一份人类高质量《传播学教程》精华背诵框架+考点清单

一份人类高质量《传播学教程》精华背诵框架+考点清单

⼀份⼈类⾼质量《传播学教程》精华背诵框架+考点清单回顾⼲货第⼀弹::⼀份完整的《新闻学概论》精华背诵框架+考点清单嘿哈!俺⼲货⽊⼩铎⼜回来啦! 开始前先来问⼤家⼀个问题:如果⽤⼀⾸歌来评价你和《传播学教程》的关系,你会选择哪⼀⾸?⼀个像夏天,⼀个像秋天?我是不是你最爱的⼈?还是…最熟悉的陌⽣⼈?⾃上次的《新闻学概论》框架和推出之后,后台收到了太多私信,许多宝宝都对《新闻学概论》的⼲货篇好评满满还有许多宝宝盼着这个系列的姐妹篇咱⿇溜的开始吧~这次,铎带着⼤家的期盼,带着《传播学教程》⼲货⼜来啦!⼀、《传播学教程》框架郭庆光⽼师的这本《传播学教程》久经不衰,传播学的许多知识不⽐新闻学,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所以这本书基本没有改版过,这也是最让学⽣觉得安⼼的地⽅吧谈起传播学,你必须⽴即切换思维,——什么思维?请看图将《传播学教程》15个章节全部重新归类后,可以将繁杂的知识点分为以下三个类别:传播学基础知识⼤众传播的5W研究( 超重点)传播的特殊类型看完框架之后有没有变得清晰许多?是不是⽴马觉得整本书轻松了不少?⽊⼩铎还可以帮你更轻松,直接告诉你每⼀章节的重要考点,接着看吧~⼆、《传播学教程》重点复习清单注:本书复习重点按照框架图的逻辑顺序给⼤家排列啦!照着做笔记和背都⾏!传播学基础知识第⼀章 传播学对象和基本问题第⼀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研究对象(具体需要了解传播学的定义,找⼀两个权威代表性的即可)第⼆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规律的科学【 其中,双重偶然性是重点,传播隔阂+传播障碍(重点)】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及启⽰( 马克思主义传播观可考名词解释和简答,但考察较深⼊的学校需要搭配其他教材进⾏补充学习哦~)第四章⼈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第⼀节:传播的基本过程1)模式:5w模式/拉斯韦尔公式、⾹农-韦弗模式、施拉姆⼤众传播模式、等各⾃特点,以及划分直线模式、循环模式等。

( 这部分名解和简答⼏率较⼤,如果记得图,把图画下来再配以⽂字更佳哦)2)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第⼆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掌握主要的⼏个系统:模式赖利,马莱兹克,各⾃特点和不⾜,以及了解循环模式特点循环模式和直线模式对⽐)第五章⼈内传播与⼈际传播第⼀节:⼈内传播( 主我客我理论、⾃我互动理论、内省式思考、基模、基于基模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布鲁默.⾃我互动理论,做到每个传播理论都熟练于⼼,注意区分主客我和⾃我互动理论)第⼆节:⼈际传播( 镜中我理论,⼈际传播动机、社会功能、与⾃我表达)⼈际传播⼈内传播这两个点建议梳理成框架,从定义到涉及的理论到其它的东西都纳⼊框架⾥。

传播学复习纲要

传播学复习纲要

一、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信息: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人类社会的传播具有普遍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便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群体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组织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都是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而设置的,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大众传播的特点:1.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2.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3.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4.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活动5.大众传播也有反馈机制(如读者来信或视听众热线电话、短信参与等),但这种反馈一般是滞后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及时的干预能力优点:快、广、多、好缺点:反馈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社会信息的特点: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示意图辩证的相互作用,意味着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制约的一面以外,还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二、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声音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人类语言的五个特点: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人类语言的特性: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从生物信息系统进化的角度而言,人类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也是一个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的过程语言的特点:1.词语创造的随意性2.语言的开放性3.语言的概括性4.语言的社会性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分为这几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1.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不断打破时空界限,不断创造人类新的经验类型:加速发展趋势、传播方式的叠加2.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3.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巴勒克拉夫【英国】概括的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1.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们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和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2.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电子媒介的意义:1.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的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2.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3.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传播媒介的类别:1.示现的媒介系统。

传播学原理复习提纲

传播学原理复习提纲

传播学原理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传播①传播是人类传递与接受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

②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中介物质和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接受的总过程。

③人类的传播行为通常可以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团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等若干种形式。

④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

?芝加哥学派①定义: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研究城市、移民、犯罪、卖淫、贫穷和社会无序等方面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家形成的社会学学派。

②代表人物:它的方法论途径导致被称为解释学派的一批当代传播学学者出现。

代表人物有哲学家杜威、社会学家库利、米德、帕克等。

③地位:它是折中主义,20世纪30年代前处于北美社会科学崛起的中心位置,之后开始将统计的方法运用到量化资料的分析中。

④传播学:它提供了有关传播在社会中的位置的更统一的理论,认为传播是一个基本的人类过程。

⑤贡献: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建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各种城市问题而能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个可能手段;关于电影对儿童影响的研究为后来的传播效果研究提供了一种早期的模式;构筑了后来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模型。

?法兰克福学派①定义:20世纪20年代成立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批判学派的理论渊源之一(最初名为:社会研究所),是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

②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阿尔库赛、哈贝马斯、霍尔。

③地位:60年代以来,以法兰克福学派为基点的批判传播学研究日益升温,逐渐成为与传统经验传播学相对立的一支重要力量。

④传播学: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社会观为价值取向,从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政治经济结构、意识形态霸权入手,分析大众传播中暗存的“异化”现象,指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业是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和意识形态霸权的工具。

?拉斯韦尔①基本情况:【美】传播学奠基人之一,著名政治学家。

②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并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美国社会科学;奠定了传播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

传播学教程复习重点

传播学教程复习重点

传播学教程复习重点1.传播学基本概念:复习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例如传播定义、传播过程和传播媒介等。

这些概念是理解传播学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石。

2.传播理论:掌握传播学中的主要理论框架,包括传播学经典理论和现代传播理论。

回顾传播学经典理论如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型、威冯提德的态度变迁模型以及符号互动主义等,并了解现代传播理论如传播生态学、演化传播学以及社交媒体传播等。

3.传播过程和效果:了解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和变量,包括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和媒介等。

同时,考虑传播的效果,包括认知效果、态度效果和行为效果等。

复习量表和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以评估传播过程和效果。

4.传播媒介:复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于信息传播的作用。

回顾传统媒体的特点和影响力,如电视、广播和报纸,同时了解新兴媒体的发展和特点,如社交媒体、在线视频等。

衡量媒介对于传播的效果和变化。

5.社会媒介环境:复习社会媒介环境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

考虑传播自由、媒体所有权集中、信息多样性等社会因素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同时了解传播伦理和法律的规范,以及社会媒介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6.文化和传播:理解文化对于传播的影响。

考虑文化差异和传播的适应性,以及文化创意和文化认同的传播。

复习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理论和实践。

7.传播研究方法:了解传播研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如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调查等。

复习研究设计、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等。

8.传播技能和实践:回顾传播学所提供的实际应用和技能,如传播策划、媒体写作和公共关系等。

了解传播行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趋势,并思考如何将传播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复习传播学教程时,可以结合课本、课堂笔记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学习。

同时,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以促进对传播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复习重点完整版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复习重点完整版

考点:第一、二章:1、传播学科起源2、黄色新闻3、传播学五位奠基人及代表思想(施拉姆)4、传播学的流派: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等第三章:传播载体的发展顺序(口语、文字、印刷……)、广播的优劣点、报刊与印刷革命、科技进步与媒体发展与社会进步、媒体进步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报纸的大众化浪潮(特点、大众孕育的历史条件、报刊的大众化结果);电视的特点、优势、劣势;新媒体的兴起是否意味着旧媒体的死亡。

第四章:信息、符号、讯息名词解释与区分,符号——跨文化传播的关系、能指和所指、象征符的特点(简答)、符号的特性、从符号的角度分析问题第五章:6段区隔理论、线性模式的特点、5W模式、控制论、系统论(简单描述+缺陷)、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第六章:把关人(角色弱化、可行性降低)(职业把关人,隐形把关人)、新闻流动模式、选择性把关模式、双重选择模式、影响把关的因素,媒介专业主义(名词解释),社会生活中的把关人(1234)第七章:大众传播的内容与社会功能(大题),如何理解大众文化和草根文化第八章:新老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如何适应、(微信微博的特点、走势、趋向)传播媒体的演进规律(科技决定论?辨析)第九章:受众的终结,对不对?、受众的特点、选择信息的过程,获然率、传播权、知晓权、媒体接近权、主要的受众观,使用与满足理论(大题),什么是媒介接近权、船体媒体与新媒体的异同(隐匿性思考)为什么微信这两年在中国发展超常速第十章:传播效果。

魔弹论(图)、强化效果论、有限效果、适度效果、宣传的七个方法、一面说和两面说、休眠效应、防疫论第十一章:两级传播(的修正)、伊里调查、人际传播的动力、传播的类型、人际传播的种类适度效果论(创新与扩散理论、议程设置、教养理论、知识沟)第三者效果、强大效果论、沉默的螺旋传播类型:人际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是多媒体传播(辨析)第一章、第二章第二、二章:1、传播学科起源2、黄色新闻3、传播学五位奠基人及代表思想(施拉姆)4、传播学的流派: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等一、何谓传播学:交叉与综合的学科、与时代相生相伴的学科、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定义:传播学就是研究传播的学问,传播:特指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动物学上的信息流通二、传播学的学科起源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中期,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传播学对经济、政治、社会、学术的影响:(一)政治:1、美国的政治生活:美国总统与大众传播托马斯·杰斐逊:利用图书、报刊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广播,炉边谈话约翰·肯尼迪:电视总统第一人巴拉克·奥巴马:互联网总统2、两次世界大战:招兵海报(二)经济:广告业、大众传播业(三)社会:黄色新闻,或黄色新闻学,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指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

传播学概论复习纲要

传播学概论复习纲要

传播学概论复习纲要《传播学概论》复习纲要第一章传播学论一、关于传播,我们首先可以把它看作世间的一种普遍现象。

这种自然万物、社会人文信息的生命流动,就是传播。

传播既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是社会信息的流动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所谓社会传播,即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信息在一定社会系统内的运行。

三、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发展的产物。

信息也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物理载体与语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所谓信息,就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四、、最早对信息社会作出理论解释的,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post-industrial society)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1980年《第三次浪潮》(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五、传播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而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即传播)便是它的研究对象。

是在信息与信息传播背景日渐凸显的背景下产生的。

具体说来,传播学的研究分属三个层面:一是从自然科学的层面,研究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技术性问题;二是从社会科学的层面,揭示信息社会及其传播的规律性问题;三是从人文科学的层面,思考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价值性问题。

一句话,社会信息系统的技术、规律和意义均属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决定了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性质。

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六、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从社会历史方面看,传播学的兴起与现代文明或现代化发展关系密切,其中尤以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事业的蓬勃兴起为首屈一指的动因。

七、传播学研究的演化:三大来源1).以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基础的行为科学所谓行为主义,就是把人的外在行为而不是内在思想作为研究的客观依据,加强了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精讲版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communication)传播的双向、共享意义:(1)传播的双向意义是从指传受双方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沟通”,传播双向和互动意味着信息在共享意义上的累加和增值。

(2)传播的共享的基本涵义,表明其本意是双向、互动的。

它指信息、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和变化。

比如甲乙两人聊天,双方交谈的过程中,信息在两人之间流动,聊天使得两个人自有信息量都有所增加,甚至发生质的改变,导致双方在思想认识上的变化,体现了传播的双向和共享。

2.(1)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拉斯韦尔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进行顺序化的结构性处理,形成广为人知的“5W 模式”或“斯韦尔模式”即 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该模式对纷繁复杂的传播活动进行了清晰的把握,将其视为五个要素和环节构成的结构过程,为传播研究提供了切入点。

但该模式的解释力因其直线型大打折扣,使传播效果成为一个归宿和终点,从而忽略了传播的环境因素和传播的双向、互动特征。

(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双向传播模式:基于传播过程直线模式的局限,施拉姆收到奥斯古德观点的启发,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

该模式认为在传播过程的循环中,传播者和受传者没有主客之分,并且强调了传受双方对信息的编码、释码及译码处理,从而突出了传播的互动性,但该模式忽略了传受双方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性,片面强调二者的平等性不太符合人类传播实际受各种社会因素制约和影响的状况。

从传播类型角度看,该模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际传播“面对面”的特点,但就大众传播而言解释力相对较弱。

3.用社会学家米德“主我”、“客我”的观点说明人内传播(以阅读为例):人内传播也称为内向传播,即人的思维活动,只要具有正常的意识,人内传播活动就在进行。

外界的刺激不断与已有的内在经验、知识相互碰撞,形成思考、判断和“思想斗争”等大脑内部的交流的方式。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要第一章绪论一、重点名词:1. 传播学2. 大众传播学3. 信息4. 信息社会二、一般了解:1. 信息的作用:信息是物质的普通属性,物质、能量与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的功能在于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变化趋势,减少或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

2. 信息的分类: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是指与人类社会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称为社会传播。

3.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就是社会传播。

社会传播既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的运行。

它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4. 信息社会的特征: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社会发展阶段, 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

它是指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社会。

5. 传播学的流派:传播学是一门以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为研究对彖的社会科学。

作为一门学料,它诞生于20世纪屮叶,迄今已经形成两大研究学派:其一是美国的经验学派,其二是欧洲的批判学派。

经验学派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张扬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的行为科学,二是以香农创立的信息论、威纳创立的控制论以及系统论为主干的信息科学,三是探讨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学。

6. 五大先驱:在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诞生过程屮,有五位杰出的学者贡献突出,影响广泛,被视为这门学科的奠基人物,他们是政治学家纽斯韦尔、心理学家卢因、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崔夫兰和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7. 拉斯韦尔的主要贡献: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一控制结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会分析。

8. 卢因的主要贡献:从其团体动力学方而对人际传播问题做服了许多研究,此外就是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和理论,开辟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9. 拉扎斯菲尔徳的主要贡献: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实际上扭转了早期传播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论倾向一一媒介万能而效果无限。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

《传播学教程》复习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一、名词解释。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

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题。

1、传播的基本特点?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答:(1)是一个开放性系统;(2)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Chapter Two: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一、名解1、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二、简答1、信息社会的经济结构特点?答: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来的。

传播学复习提纲

传播学复习提纲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2011-12•第一章传播及传播学的基本问题•第二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第三章传播的模式•第四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五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第六章大众传播•第七章大众传播组织•第八章大众传播的受众•第九章大众传播的效果•第十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第一章传播及传播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节人类传播及其发展•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体系•第三节传播学研究状况简介第一节人类传播及其发展•一、人类传播的发展•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二、信息及信息社会•1、什么是信息•(1)信息的含义•(2)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发展•(3)信息的分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4 )信息与讯息•2、信息社会•不同的基础性产业是区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一种标准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体系•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二、传播及其特点•1、什么是传播•2、社会传播的特点•(1)传播信息的共享性•(2)传播行为的互动性•(3)发生空间的意义共通性•(4)传播关系的本质:社会关系•(5)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三、社会传播类型•1、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3、组织传播•4、群体传播•5、大众传播•四、传播学理论体系•1、三个层面•2、理论框架第三节传播学研究状况简介一、传播学形成的历史背景•1、传播技术在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2、社会政治生活对传播行为的推动•3、商品经济发展中对信息传播的旺盛需求•4、学术条件•二、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学科开创者•1、拉斯韦尔•2、卢因•3、霍夫兰•4、拉扎斯菲尔德•传播学之父:施拉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学科开创者•传播学之父•三、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四、在中国的发展及意义•第二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第一节符号及其功能•第二节符号的意义第一节符号及其功能•一、什么是符号•二、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1、语言符号•(1)声音语言•文字语言•(2)特点•2、非语言符号•三、符号的生命力及变化趋势•四、符号的基本功能•1、表述和理解•符号化(编码)•符号解读(译码)•2、意义传达•3、思考第二节符号的意义•一、什么是意义•二、意义与符号的关系•三、传播过程中影响意义交流的因素•1、传播者•2、受传者•3、传播情境(传播时间及场所)四、语言符号在使用中的四种失当现象•1、死线抽象•2、指认不当•3、二元价值观评判•4、无意识投射•第三章传播的模式•第一节什么是传播的模式第二节主要的传播模式简介第一节什么是传播的模式•一、模式•二、传播模式•三、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四、传播过程各要素的存在特点•1、方向性•2、序列性•3、结构性第二节主要的传播模式简介一、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二、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三、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四、丹斯的螺旋形模式五、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六、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七、赖利夫妇传播系统模式八、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系统模式•第四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一节人内传播•第二节人际传播第一节人内传播•一、什么是人内传播•1、含义•2、生理构成要素•3 、特点:•能动性•实践性•社会性•二、哲学角度:•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三、社会心理学角度:•社会心理过程•米德“主我”与“客我”•布鲁默“自我互动”第二节人际传播•一、人际传播及其特点•1、人际传播•2、特点•(1)内容丰富•(2)形式多样•(3)双向传播•(4)随时随地•二、基本动机•(略)•“镜中我”•三、影响因素•1、语言符号的使用能力•2、姿态•3、外观形象•4、知识、阅历•5、个性心理特征•第五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第二节组织传播第五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一、什么是群体•1、群体及分类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团体和一般群体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2、特征:•(1)人数不定•(2)界限模糊•(3)目标单一•(4)互动关系简单•(5)存在方式:以地理空间聚集为主•3、功能(1)为社会成员提供安全感(2)增强个体能力和影响力(3)特殊时期为个体决策提供依据•二、群体传播及特点•1、群体传播:群体成员间的信息交流•2、群体传播的特点•(1)多向交织•(2)形式:直接传递信息、感染、模仿。

传播学教程复习纲要

传播学教程复习纲要

传播学教程复习纲要
《传播学教程》考试题型概论及分值
一、填空,解释术语并回答问题(30)
传播大众传播两级传播;信息信息社会信息沟;符号所指能指;媒介新媒介电子乌托邦;反馈把关人舆论领袖既有政治倾向选择性接触;耶鲁学派法兰克福学派;
容器人类媒体依赖和自愿主义;了解和接触媒体的权利;
休眠效果免疫效果上限效果;
二、简短问题(30)
1.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2、简述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3、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4、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5.简要描述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对大众传播功能的看法。

6.简要描述“社会责任”理

7、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及其三个基本命题。

8、简析传播学两大学派的区别9、
试析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10、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解释性问题(40)
1.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和创始人是谁?试析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

2.“三论”对传播学
研究的有哪些影响?
3.传播批判学派的主要学派或理论是什么?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麦克卢汉媒体
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每种方法的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5.分析媒体组织在信息生产中
的“把关人”角色和本质
6.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并联系实际谈谈不同媒介议程设置具有什么不
同特点。

7.简述“知沟”理论概要,并联系实际谈谈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
8.谈谈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和效果观的变化9.如何看待“受众即市场”?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使用与满意度”理论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实践对研究进行了
评价。

新编传播学教程要点

新编传播学教程要点

传播学概论学习纲要传媒学院第一章人类传播活动与传播学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定义传播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与人类社会相始终。

人类对传播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意义的传播学研究兴起很晚,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传入中国。

一、什么是传播(一)传播概念的历史现代传播学意义中的传播概念是西方的舶来品,是英语“communication”一词的翻译。

“communication”在英语中含有通信、传递、传达、交流、交往、沟通等十几种含义,是英语词汇中的一个普通词汇,具有传播学中传播的含义,但又不等同于传播学中的“传播”概念。

传播作为一个合成词,较早见于史籍《北史·突厥传》:“已敕有司,肃告郊庙,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

这里的“传播”一词与现代传播学中的传播意义接近,但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常用。

作为现代传播学意义的传播概念有两个来源传统,一是基于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基于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了传播概念的基本内涵,并随着信息科学的产生而进一步完善。

1909年,作为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的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为“传播”下了一个学术定义:“传播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音、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政府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传播概念的另一个来源传统是语义学或符号学。

1911年,美国学者皮尔士(又译皮尔斯)在其著作《思想的法则》一书中专门设计了《传播》一章。

(二)传播的定义与含义(名词)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过程。

主要含义有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下进行的。

2、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3、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行为,具有协同性特征4、传播活动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5、传播成立的前提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符号和意义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教程》考试题型概论及分值
一、填空、名词解释及判断题(30)
传播大众传播两级传播;信息信息社会信息沟;
符号所指能指;媒介新媒介电子乌托邦;
反馈把关人舆论领袖既有政治倾向选择性接触;
耶鲁学派法兰克福学派;
容器人媒介依存症充欲主义;
知晓权传媒接近权;
休眠效果免疫效果上限效果;
二、简述题(30)
1.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2、简述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3、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4、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5、简述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播功能观
6、简述“社会责任”理论
7、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及其三个基本命题。

8、简析传播学两大学派的区别
9、试析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10、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阐释题(40)
1.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和创始人是谁?试析他们各自的主要贡献。

2.“三论”对传播学研究的有哪些影响?
3.传播学批判学派中包含了哪些主要流派或理论?各有什么特点?
4.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各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
5.试析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把关”作用及其实质
6.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并联系实际谈谈不同媒介议程设置具有什么不同特点。

7.简述“知沟”理论概要,并联系实际谈谈现代信息社会是否存在“知沟”问题?
8.谈谈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和效果观的变化
9.如何看待“受众即市场”?
10|.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发展过程,并结合实际对该项研究加以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