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关注中等生
如何培养中等生的具体措施
如何培养中等生的具体措施中等生是指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
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既不是顶尖的高材生,也不是学习困难的低分子,但他们也需要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培养,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帮助培养中等生。
1. 个体化的辅导:针对中等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体化的辅导。
这可以包括为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解答他们的疑问等。
通过个体化的辅导,可以更好地满足中等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设立目标和激励机制:帮助中等生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激励机制。
这可以包括设立小目标,给予奖励和认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激励机制,可以帮助中等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 提供资源和支持:为中等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这可以包括提供学习资料、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等,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和学习深度。
同时,还可以提供学习辅导班、学习小组等支持,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帮助和交流机会。
4. 鼓励参与课外活动:鼓励中等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课外活动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5.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中等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这可以通过教授学习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学会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他们多阅读、多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通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中等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6.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中等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包括按时完成作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等。
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7. 培养兴趣和爱好:鼓励中等生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班主任如何关注中等生
班主任如何关注中等生一个班级是一所学校的缩影。
一个班级,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
班级中的优秀生和差生往往是班主任所倍加关注的对象。
班主任一般都会对优秀生给予“严爱”,对差生给予“偏爱”,而班中的那些中等生则常常被班主任所遗忘。
难怪有人说中等生就像一块撂荒的土地。
一般而言,中等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70%。
他们成绩不好不坏,性格安分守己,听话、顺从、默默无闻,这正是造成远离教师视野的原因,他们不能以优秀的成绩得到“严爱”,也不会惹出些让老师头疼的问题以博得老师的“偏爱”,可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博爱”。
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对中等生机给予“博爱”呢?一、给予关注,促其进步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有紧密的联系,中轨学生最能得益于教师的期望,而快轨学生得益最少。
”在中等生身上潜藏着许多积极因数,如要求进步、乐于为班级做事、有表现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他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依赖。
他们又是班级中可挖掘潜力最大的群体。
因此,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中等生的中间,主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没把他们遗忘。
对胆小的同学,班主任常对其投以微笑,用鼓励的目光与他们交流,给他们真诚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表扬,予以肯定,促使中等生主动要求进步,争取进步。
二、目标激励,激发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成功记录越多,成绩越大,自信心越容易获得。
不断争取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记录,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班主任可在班级体中每周安排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体育强将”、“金话筒”、“小作家”等单项奖,还可进行展示活动,如优秀作文、小制作、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手抄报等,让中等生有更多的目标,让他们跳起来就摘到苹果,使他们明白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有利于增强自信,调动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三、创设机会,激发热情教育是主动发展的教育。
安东尼·罗宾说过:“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潜能的金矿。
关注中等生
中等生转化工作所谓中等生,是指在班集体中表现一般,学习中等的学生,因其人数一般占到班级总人数的50%至70%左右而构成班级学生的主体。
中等生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因此,为了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通过重视部分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的有时和功能,寻求最优目标,教师有必要对这个群体加以引导,使之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向优秀、先进的层面转化。
在进行引导工作时,教师应注重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一)利用首因效应建立和谐关系一个班主任接任一个新的班级之后,请不要急于对学生进行排队,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我们的班主任对大家都是公平的,不会因为我差,就专门“盯”住我,也不会因为我默默无闻而不管不问。
如果班主任急于排队,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抓两头促中间”的误区,就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期望效应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激发中等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1、由于中等生在班级中占的比例较大,教师不可能像重视后进生那样去“盯”住他们,对于中等生的工作,如果利用好期望效应,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好为中等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
加强对中等生的成功教育,首先是让他们打破对“成功”的神秘感,要让中等生明白,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圆满达到既定的目标就是成功。
如,在自己努力或是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道难题。
其次,教师应针对中等生的智力特点,依据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来设计一些日常活动,并期待他们的参与与接受挑战,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在“表现”中增强兴趣和自信心。
如,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经常鼓励中等生站到讲台上当“小老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言,使他们从胆怯、紧张和漠然中摆脱出来。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这样做①、不放弃任何与中等生接触的机会,多向学生传达具有期望效应的语言,真诚地送给他们;②、对学生的评价,无论是期末品德评语还是作业评语,教师可尽可能多地使用以上类似的正面鼓励语句;③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班委轮任制,班干部采用学生自荐、班级选举、组阁等方式,每学期轮换一届班委会,力求多给中等生展示的机会等等,通过不断的赏识,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中等生培养措施
中等生培养措施
针对中等生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激发中等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帮助中等生解决学习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中等生,当他们遇到学习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消除消极因素:要关注中等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消极情绪和压力。
教师可以通过谈心、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例如组织学习小组、鼓励互帮互助等,同时,也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制定个人计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进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
定期反馈与调整:教师需要定期对中等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总之,中等生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积极参与。
通过多种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中等生的定义
中等生的定义中等生的定义引言:在学校中,学生往往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有些学生成绩优秀,被称为优等生;有些学生成绩较差,被称为差等生。
然而,有一群学生并不属于这两个极端,他们的成绩中等,被称为中等生。
本文将探讨中等生的定义及其特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学生群体。
第一部分:中等生的定义中等生是指那些在学业成绩上属于中等水平的学生。
他们的成绩普遍不突出,但也不差强人意。
中等生通常处于优秀生和差生之间,他们的成绩相对稳定,常处于学生成绩分布的中间位置。
第二部分:中等生的特点1. 平衡发展:中等生在多个学科方面都能取得中等水平的成绩,他们不像差生那样在大部分学科表现较差,也不像优秀生那样在某些学科非常突出。
中等生的成绩比较均衡,显示出他们在多个领域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2. 稳定性:相对于差生和优秀生来说,中等生的成绩相对稳定,波动性较小。
他们在不同学期的成绩变化不会太大,通常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3. 适应性强:中等生通常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学习氛围。
他们对新的学科或知识领域的接受能力较强,能够相应地做出适应性调整,以适应学习中的变化和挑战。
4. 努力与进取:尽管中等生的成绩在整体层次上处于中等水平,但他们通常努力工作和积极进取。
他们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心,不会因为自己成绩的中等水平而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努力,有一定的上进心和动力。
第三部分:对中等生的观点和理解中等生虽然在学校中没有太多的光环和称号,但他们在整体学习社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学习环境中的中坚力量,对于班级的稳定和学习氛围的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等生的成功不仅仅以成绩为衡量标准,还应包括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成长和进步。
与此同时,中等生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压力。
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在学校中没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缺乏成绩上的突出导致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感到压力。
因此,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重视中等生的需求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力。
中等生培养策略
中等生培养策略
对于中等生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个性化教育计划:为中等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根据其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
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2.激发兴趣和动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激发中等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3.提供挑战和机会:为中等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任务
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中等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归属感。
5.引导自我反思和规划:引导中等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规划,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6.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针对中等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强巩固和练习,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7.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中等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做笔记、独
立完成作业等,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8.加强家校合作:加强与中等生家长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帮助。
9.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针对中等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等,提供必
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挑战。
10.鼓励参加课外活动:鼓励中等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社团、兴趣小组等,拓展他
们的视野和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帮助中等生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策略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中等生的概念
在教育的广袤领域中,中等生犹如一颗璀璨星辰,虽不如耀眼的学霸那般光芒四射,却也有着独特的存在价值与发展轨迹。
中等生,这体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他们的存在却不容忽视,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纷呈,值得我们深入去探究、去理解。
中等生,并非是那些成绩始终垫底、毫无闪光点的学生,也不是那些天赋异禀、一路遥遥领先的顶尖学霸。
他们处于成绩的中间地带,有着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但在某些方面可能稍显不足或尚未完全发挥出自身的潜力。
他们或许在班级中不太引人注目,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学业,但他们同样怀揣着梦想,渴望在学习的道路上有所突破,实现自我的成长与进步。
中等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
成绩的不突出常常让他们在班级评价体系中处于相对劣势的位置。
教师的关注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而中等生往往容易被忽视,缺乏及时的反馈与针对性的辅导。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缺乏自信,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和消极情绪。
学习方法的不当也是中等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他们可能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一味地模仿他人的学习模式,却无法真正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知识体系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取得显著的进步。
学习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周围同学的学习氛围、竞争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对中等生的心态和学习状态产生一定的干扰,使他们难以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然而,中等生并非注定平庸,他们身上同样有着诸多可贵的品质。
中等生往往具备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
他们深知学习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积累,不会好高骛远,也不会轻易放弃。
他们默默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做笔记,按时完成作业,尽管成绩不是最突出的,但他们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他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中等生也有着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
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善于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对中等生进行教育活动有哪些
1、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对待学习处于中等的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可以帮助孩子改变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效率下降,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升。
比如说很多的孩子在学习时会有拖拉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些都是不良的一些学习习惯。
家长一旦发现就要及时的帮助孩子改掉。
所以各位家长们要仔细的观察孩子,帮孩子改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2、灵活调整学习计划计划决定后要严格执行,但在学习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不要太死板。
与同学们交流学习经验,向老师请教学习方法,及时注意丰富和调整学习计划。
3、做作业要保证质量不管作业有多少,都要按时完成,而且要有质量的完成,切记,认真且有思考的完成一套卷,比走马观花的完成十套卷要有用得多。
4、适时求助中等生有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会有了解不足的倾向,所谓旁观者清,老师在学习方法和知识上对孩子们的情况非常熟悉。
所以中等生要及时与教师商谈,请教师分析自己知识的漏洞和学习方法的不足,让教师提供更多的建议。
这对提高中等生的成绩非常重要。
部分科目存在薄弱的问题,更需要老师提供建议。
中等生存在的问题1、基础不扎实中等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基础不扎实,存在知识的漏洞跟误区,知识体系不完善。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可能遇到不懂得知识点,中等生也是如此。
旧知识点没弄懂,新知识点又来了,不懂得知识点堆积,就产生了薄弱板块。
2、拼搏精神不强,学习不主动中等生在学习方面,缺乏学习动力。
例如不能主动学习新知识,不能主动提问,听课后不总结,做题后不复习、不反思等情况。
总而言之,除了家长关注中等生的教育措施外,家长也应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向着优等生的方向进步。
中等生的教育对策共3页
中等生的教育对策中等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且其他方面也表现平平的学生。
他们往往在班级中人数较多,一般不会给老师添太多麻烦,在他们身上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经常互相斗争,有时表现较好,有时表现较差,不断向两极分化,所以有人称中等生是后进生的预备队,也是先进生的后备军。
班主任要理解、关心、尊重和信任自己班上的中等生,虽成绩不好、表现一般,但要始终坚信他至少是在某一方面通过努力能有所作为的,并为之撑腰、打气,这是做好中等生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1、加强对中等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一是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的习惯。
学生以学习为中心,要勤动脑勤动手,从学习中去寻找乐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养成良好的守时守信的习惯。
“诚信”是一种美德,做人之本先守信。
三是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要有很规律、很科学的健康的饮食起居习惯,讲究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不沾染任何有损身心健康的不良嗜好。
四是养成团结互助、尊师爱友的习惯。
五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勤俭节约,消费上不攀比,衣食住用应量力而行,不可不经家长同意提前消费。
养成教育是一堆琐碎事,也是一件大事,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很明白,在班里进行该项教育宜早不宜迟、宜硬不宜软。
早,就是要早规定,组班之日起,就要约法三章,有章可循,不能让学生无所适从,模棱两可。
硬,就是要令行禁止,一旦有学生严重违纪,处理问题要准、快、狠,原则性问题不可越雷池半步,争取在较短时期里将班风尽快扶正,把班级扳入积极、健康、向上的轨道。
2、注重对中等生的智能开发。
使其学有所长本人每次所带的班级里,均有少数在田径、球类、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具备较好功底的同学,他们学习成绩不一定很好,表现也一般,属典型的中等生,有的甚至是后进生。
让每个学生看准自己的强项,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学习好专业的同时发展好自己的特长。
近年来,我尝试着用不同方法将他们一一向不同的更高领域去发展,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了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扬长避短。
课堂教学中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的和谐整合
•课堂教学中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的和谐整合课堂教学是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组成的教学班,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
虽然有很多有利,但是也有其局限性,不太利于因材施教。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公平、公正,从而使学生奋发向上,对生活充满兴致,对未来充满希望。
因此,如何使教学班中的优等生、中等生、差生和谐整合,共同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新课题。
要建设好和谐课堂,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并存,这是无可避免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区别看待。
但在现实教学中,优等生学习成绩优异,往往得到老师的偏爱;中等生由于各方面都不很突出,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差生学习成绩差,纪律表现不佳,是老师心中的一块毒瘤,痛而恨之。
所有这些,严重阻碍着班级教学的和谐发展,也是当前家长们千方百计挤进“尖子班”、“重点班”的主要原因。
现在国家教委已严禁开设“尖子班”、“重点班”,因此,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得到平等的教育,使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建和谐班级。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优等生的教育班中的优等生,学习成绩优秀,同时也应该是思想、行为的表率者,教师往往是对他们赞扬多,批评少,甚至对他们的不良进行包容,忽视了对优等生的教育。
可谓“一好遮百丑”,然而事实证明,忽视优等生的教育,比忽视后进生的教育危害更大。
1、优等生是相对的,是相对本班或本校学生比较而言的。
优等生不一定全面突出,也可能有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同学。
因此,教师既要认识到优等生的长处,也应该了解他们的短处。
如我教过这样一位优等生,她考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可她学习不肯与同学交流,自我封闭,生怕别人超过她,心胸放不开。
经过一学期的开导、教育,现在她终于肯参加小组讨论了,而且成绩比以前更好了,使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获得更大进步。
老师,我们也需要您爱的阳光 -——《班级中等生的关注与培养》教育案例
老师,我们也需要您爱的阳光-——《班级中等生的关注与培养》教育案例背景分析:中等生大多数在班级中是比较稳定的,很少有人过多的关注。
他们没有尖子生那么多的光环,也没有后进生那么多的问题。
所以在我们眼中,他们就像我们“最乖的孩子”,文静但又不是很出色。
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是比较隐蔽的,因为我们的眼球被优等生的光环吸引了,被后进生的缺点占据了。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会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抓好优等生和学困生,带动中等生。
我觉得其实在班级里中等生才是一个班集体的主力军,他们能带动一大批学生,改变一个班级的学习气氛,甚至能决定班级的发展方向,所以说我们更要关注中等生的发展。
案例描述:记得在我刚接手六六班时,我用一周时间就将班级里的学生姓名记得差不多了,特别是班里的“尖子生”和那些“捣蛋鬼”的名字几乎是烂熟于胸了。
有一天下午,全班学生进行卫生大扫除,学生们干劲十足,特别是有几个女生将窗子擦的是一尘不染,几乎都能当镜子用。
在即将放学前的小结会上我特意点名表扬了她们,其中就有她----刘倩雯,可她并不高兴,反而觉得很委屈,竟趴在桌子上偷偷地哭了。
原来是因我的口误,将她的名字说成了班长的名字----张倩雯。
放学以后,她悄悄来到我的办公室怯怯地说:“老师,我、我叫刘倩雯,头上经常戴着一个粉色的发卡,而班长没戴发卡。
今天我也和她们一同擦窗户了,您怎么没提到我的名字呢?”我被孩子这么一问,突然意识到我在课堂上犯了多么大的一个错误,不但表扬错了对象,更重要的是挫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
她是我们班级中的一名中等生,在班级中名不见经传,常常别人忽略。
我今天怎么将她的名字说成了班长的名字,真是荒唐呀!我立即真诚地给孩子了道歉并亲自将她送出校门。
当我回到办公室静下心想:如果班级是一个“大花园”的话,那么除了那些“夺目的鲜花”之外,这些“无名花”也需要园丁的精心灌溉,不要让他们在我们的“盲点”中沉默。
唯有如此,他们才不会成为“大花园”的“死角”所在,也唯有如此,才能收获真正的“春色满园”。
班主任(心得)之如何加强尖子生、后进生和中等生的培养
班主任论文之如何加强尖子生、后进生和中等生的培养一、尖子生的培养:1. 鼓舞斗志,稳定情绪。
对于复习生当中的尖子生,他们承受的压力很大,更怕下次考不好,做工作时一定要有耐性和心理疏导,防止他们思想负担过重2. 及时按类型找他们谈话。
(1)本次考试时常的尖子生。
谈话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保持一颗上进心,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状态,保证他们不失信心,坚持到底。
(2)本次考试成绩优秀的尖子生。
告诉他们考试是稳中有变化,“生于忧患,死于安了”、“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防止这部分学生松懈,下次成绩出现下滑的情况。
(3)成绩还可以,但是出现严重的偏科。
告诉学生“短木板效应”,即成绩的好坏取决于最差的一科。
现在抓紧时间赶还完全来的急。
3.和其他老师共同关注某部分学生,“重点进攻”,全面出击。
二。
后进生的管理:(1)给后进生希望。
一旦他们失去了希望就会对班级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通过我们的关怀,让他们感到还有一丝希望的存在,即使是成绩上不去,能让他们收获一种“不屈不挠”的性格,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成功。
(2)教育后进生多和自己的过去比。
其实对于他们来说,从450分长到480分就是不小的进步,虽说成绩不错理想。
(3)不忽视后进生的存在。
多给予关心,其实他们更需要关注,有时后进生的转变就是从一句暖心的话开始的。
三。
中等生的管理:他们大多数是比较稳定的,很少有人过多的关注。
他们没有尖子生那么多的光环,也没有后进生那么多的问题。
所以在我们眼中,他们就像我们“最乖的孩子”,文静而但又不是很出色。
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是比较隐蔽的,因为我们的眼球被优等生的光环吸引了,被后进生的缺点占据了。
对于普通班来说,追求本一人数的最多,追求平均分的最高关键还是看中等生的成绩,所以说我们更要关注中等生的发展,其实,我觉得他们才是普通班的生命线。
(1)责任到人,帮助他们克服偏科。
他们中大多数是一科或两个出现严重偏科,但是也有一两科比较出色,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重点谈偏科的重要性,还要和其他老师联合起来,做好分工,按学科承包到人。
中等生,老师的最爱——浅谈中等生的教育问题
一
极易惹 老师关 注 。而很 多 优 秀 教 师在 培 养 优 等 生
中总结 了许 多宝贵 的经验 , 也 在转 化后进 生 中取 得
师的关注。本文就 如何关注和培养 中等 生提 出一些看法 。 关键词 : 中等 生 教 育现状 潜能
一
、
目前 教 育 现 状 分 析 及 中 等 生 被 忽 略 的 原 因
1 .学校 、 教 师 教 育 理 念 方 面 的 原 因
在我们 平常 的教学 实践 和学 生思 想教 育 中 , 最 吸 引老师眼球 的 是优 等 生 和 差 生。优 等 生 在 老 师
中等 生, 老师 的最爱
第6期
是“ 无为 而治 ” , 有顺其 自然 的甚至是放弃 的态度 。
3 . 历 史 现 实 方 面 的 原 因
家长也要转变教 育孩 子态 度 和方法 , 从 孩 子成 长的
角度 , 给 予孩子 更多 的关 爱、 鼓励、 指 点和耐 心。其 实 中等生是教学管理 中一个很 重要 的不可忽视 的群 体 。教师在教学 和班级 管 理 中抓好 了 中等生 , 就 能 更快的促进班集体的发展 。这部分 “ 中等生” 就 像世 界上没有两片完 全一样 的树 叶一样 , 每个人 的个 性
摘
5 4 6 6 0 0 )
要: 在我们通 常的教 学实践和学生思想教 育中 , 最吸 引老师 眼球 的是优 等生和差 生。而很 多优 秀教
师在培养优等 生 中总结 了许 多宝贵 的经验 , 也在 转化 后进 生 中取得 了优异 的成 绩。 因此形成 了一 种“ 抓两
重视中等生的教育及其心理辅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重视中等生的教育及其心理辅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所谓中等生,是指在班里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品行表现平平的学生。
在一个班级中,中等生人数最多。
然而对这批人数居多的中等生的教育却往往会被忽视:通常班主任都是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对“优生”的精心培养和对“后进生”的转化上,教师“抓两头,丢中间”,使中等生群体的成长缺乏应有的关怀。
素质教育背景下该如何对中等生群体的成长进行关怀呢?本文从重视中等生的教育及其心理辅导进行论述。
一、关注中等生教育的意义:抓两头促中间中等生有两个转化趋势:一是通过良好的教育和指导,往优生靠拢;另一是沦落为后进生。
可见,教育中等生是刻不容缓的,也就是应“抓两头,促中间”。
二、关注中等生教育的措施:因人而异各施其法(一)因人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要教育好中等生,首先要对他们作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清其思想与学习情况。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发现中等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①思想好,能力不强;②不求上进,得过且过;③思想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
根据中等生这些不良的特点,班主任应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去寻找教育的突破口。
对第一类学生,教会他们不断改进学生方法,提高学习自信心;对第二类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大胆地培养和使用他们,培养其责任感和事业心;对第三类学生,则通过树立理想、检查、对照、名言激励、榜样教育等方法,培养其自我控制能力和顽强的意志。
(二)因材施教,进行赏识和激励教育。
中等生成绩平平,但也有潜力。
因此,班主任就应该从实际出发,积极挖掘其才能,培养他们的兴趣,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让中等生发挥潜能。
为了让中等生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班主任可开展学习方法、演讲、诗歌朗诵、书法、美术、手抄报等活动,让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增加其信心和成功感,同时鼓励他们不断进取,做到学习、纪律更上一层楼。
(三)勤教善导,讲究育人艺术。
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须教,且尤宜致力于‘导’。
中等生的概念
中等生的概念引言中等生是指在学校中成绩居中的学生。
他们不是顶尖的学生,也不是成绩较差的学生,而是在整个学生群体中成绩相对稳定的学生。
中等生在学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等生的特点中等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使他们与其他类型的学生区分开来。
1. 成绩相对稳定与顶尖学生相比,中等生的成绩相对稳定。
他们一般不会在某一门学科中取得特别高的成绩,也不太容易陷入学习困境。
中等生通常在各个学科中都能保持较为平均的成绩表现。
2. 不够自信与优秀学生相比,中等生在自我评价上常常存在一定的不自信。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缺乏充分的认同感,容易对学习和考试结果过于悲观。
这种不够自信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3. 学科选择相对广泛相比于顶尖学生,中等生在学科选择上一般更为广泛。
他们通常在多个学科中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能力,这使得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中等生的优势虽然中等生在学校生活中常常被忽视,但他们也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发掘的。
1. 良好的适应能力中等生通常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们不会因为过高或过低的学术压力而产生过多的焦虑情绪,能够保持相对平和和稳定的心态。
2. 合作能力强中等生一般对合作学习有较高的接受度和积极性。
他们与同学们的关系较好,愿意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学习经验,这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团队合作非常有益。
3. 较强的实践能力中等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注重实践和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他们相对于纯理论学习更注重实际操作,这有助于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中等生的挑战中等生在学校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对其学习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1. 注意力不集中中等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分心的问题。
他们容易被周围的干扰因素所吸引,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这对于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造成一定的困扰。
2. 缺乏自我激励能力中等生常常缺乏自我激励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应如何正确地对待中等生
应如何正确地对待中等生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尤其对班主任而言,通常都记住两类学生:一类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就是尖子生;一类是成绩不好或是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俗称的“后进生”,然后在很多情况下却忽略了那些平时默默无闻表现平平的学生——中等生,像这种在班集体中思想品质一般,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又称为“灰色学生”。
对于“灰色学生”,如果我们能够热情关心,积极引导,严格要求,并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用心拉他们一把,他们就可以同优等生一起进步;如果我们放任自流,忽视他们,特别是他们遇到困难或受到到外来不良影响时,我们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他们就会落后,甚至落入后进生的行列。
班主任要做到现实中的皮格马利翁,就要重视“灰色学生”的需要和渴望,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让“灰色学生”显出亮色。
“灰色学生”的进步成长可以推动整个班集体向前迈进,健康发展,促进“灰色学生”的优化。
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灰色学生”,时刻把“灰色学生”放在心上这是促进“灰色学生”转化的前提,也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基本要求。
“灰色学生”对班主任一般有教强的依赖性,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位学生,热心引导“灰色学生”,决不因为他们“表现平平”而放任和冷落他们,应给予他们必需的爱和关心,积极教育他们,使其转化,显出亮色,步入优秀学生行列。
二、帮助“灰色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确定适度的期望值,激励他们积极进取“灰色学生”往往有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即“上游难得,甘居中游。
”他们对自己缺乏高标准,自我感觉良好且易自我满足,处于暂时心理平衡状态。
教师应经常向学生介绍新的信息,通过主题班会、讨论会和辩论会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关心自己前途,提高抱负水平。
要让他们认识到,社会在突飞猛进,每个人都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不进步即等于退步,而只要努力和付出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
同时要为“灰色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才干和发挥才能的机会,让工作中的成功激发他们的潜能潜质。
“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宠爱”中等生
“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宠爱”中等生作为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生活,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身心的健康和思想状况,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放下架子,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尤其是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甚至是所谓的后进生。
我班小义同学从镇中转学进入我班,七年级下册期考7门功课总分不到100分,我在与他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后,商定每天让他放学前我们各自汇报一天的所得(有时会说今天我班哪位同学表现不错,我很为他高兴。
有时我会告诉他我班什么工作没做好,我今后应如何指导大家去做好。
有时,甚至让他给我出谋划策。
起初,他只说一些学习之外的事,后来他竟然告诉我哪位老师讲的课很精彩。
他已经关注课堂了。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推移,我不断发现他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了,他甚至说某一科不那么难学了。
于是,我趁机告诉他:“老师认为,你还能做的更好,对吗?”他也自信的点点头。
就这样,他悄悄的改变了。
所以,我们用等待的眼光看待学生,用赏识换回学生的信心。
所以,与学生谈心的时候一定不要开口闭口的谈学习,可以多谈谈他的特长,适当的指出他的问题,让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自己只要再坚持一下、再多一点努力就可以做好了。
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即使看来愚钝的孩子,都有他闪光的一面。
把那一面找出来,赞赏他,鼓励他。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理解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
正因为普通,正因为低微,他才需要更多目光的关注,更多声音的赞美,更多掌声的鼓励。
所以作为班主任,就要用一颗宽容、博爱的心来对待学生。
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拉一把;在学生停止不前时,推一把。
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小义同学第一次月考,班级倒数第一,年级倒数第二;段考在班里前进了3名,年级进步了23名。
是的,我们的学生之间存在差距,但他们有着丰富思想、情感、个性,就用等待的眼光等待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后进生“偏爱”些,对于优等生“严爱”些,中等生“宠爱”些。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学生,他们或许会有很多的错误。
给中等生多一点关注
引言中等生很容易被老师忽略。
事实上,中等生大多数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他们之所以在人们眼中是“中等生”,是因为他们的潜力暂时还没有被发现、被挖掘出来。
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并不是亿万财富,也不是稀世珍宝,而是一份贴心的激励。
“中等生”主要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流水平的学生。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受到老师的青睐,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问题太多也受到老师的关注。
唯独中等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坏,很容易被老师忽略。
由于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在中等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应该有的问题。
一、为什么会出现中等生长期以来,老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个群体上:一是优等生,二是后进生。
其实,老师这样做也不无道理。
优等生基础好,容易出成绩,能支撑“门面”。
而后进生培养有一定难度,如果对他们不抓紧,他们会拖班级的后腿。
所以大多数学校的重心都是“培优辅差”。
“中等生”成绩不高不低、不好不坏。
他们不能为班级争光,也不会给班级制造麻烦。
他们是班级里比较稳定的群体。
因此,老师对他们也特别放心,放心同时自然而然地会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很少给予太多地关注。
二、中等生落后的原因(一)满足现状是中等生落后的原因。
中等生之所以长期居于中游,满足现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许多中等生看来,优等生肩负着为班级争光的“艰巨重任”,学习障碍生为了应付各方面的指责而疲于追赶,只有他们无忧无虑,过得好不自在。
满足现状,安于原地踏步,这是部分中等生的共同特征。
中等生满足现状的成因,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老师不注意,自己不努力,自生自灭型。
第二种是屡战屡败型。
这些中等生刚开始并不甘心身居中游,于是刻苦努力。
然而,因为在学习上不得法或者其他方面的因素,他们拼尽全力依然看不到一丝效果,一而再地遭遇挫折,使他们信心全无,只好甘居中游。
这其中还包括中等生虽然屡次表现出色,却得不到老师应有的肯定,因而积极性大受打击,只好选择放弃努力。
第三种就是优越松散型的。
浅议如何对待中等生【范本模板】
浅议如何对待中等生兴义市万屯镇中心小学——贺正素中等生是在一个班级中占绝大多数的学生,他们的优点、缺点不大明显。
由于中等生占班级的大部分,在通常情况下,中等生很难受到老师特别的关心和帮助,往往失去了在老师指导下发展成长的机会.关注中等生的发展不仅是对每个学生负责,而且他们的发展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建设。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
那么如何对待中等生呢?一、多关注中等生,对他们抱着希望,促其进步。
大多数的中等生因为总是无法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期待,因而变得失望,甚至失去学习上的兴趣和进步的动力,也就失去了成为优秀学生的机会。
其实在中等生身上潜藏着许多积极因素,如要求进步、乐于为班级做事、有表现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他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依赖。
所以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适时的给他们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的给予表扬。
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优秀生,也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给予中等生一个当班干部的机会多让中等生帮老师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时,因为中等生人数众多,所以,他们是班级中可挖掘潜力最大的群体。
因此,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中等生的中间,主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以促使中等生主动要求进步,争取进步.二、关注中等生的学习习惯,对他们进行目标激励。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优生的优点更明显,差生的缺点更明显,而中等生的学习习惯上总有一些欠缺。
比如:他们容易在上课时做小动作、开小差或是精力不集中.在课上多关注他们,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等,把他们纳入到课上。
课间多了解他们在课后或家里的学习情况.奖励优秀生固然好,但绝大多数的中等生往往离奖励所要求的冒尖水平还有一点距离,因而中等生几乎与奖励无缘。
他们缺乏获奖的信心,缺少上进的动机。
在班级中管理中,要善于进行目标激励,让中等生有了更多的目标,这样激励中等生,使他们感到只要努力获奖也不难,有利于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上进.三、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的热情.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角度关注中等生
所谓中等生,通常指那些学习上处于中等水平,而品行等方面又表现平平的学生。
他们虽然不是很惹眼,也不刺眼,却是学生中的主体,占到了学生数的60%左右。
在他们身上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经常互相斗争,有时表现较好,有时表现不佳,不断向两头分化。
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认真研究中等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发展规律,加强对中等生的引导,是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整体优化和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至关重要的大事。
一、现状透视
“中等生?老师好像跟不认识他们一样,只有在搞活动时才会想起他们”,“我常常发现,能主动与老师谈谈心、说说笑笑的大多是‘两头’的学生,而中等生很少,老师给予他们的关注太少了”……优等生倍受重视,后进生倍受关怀,中等生无人理会。
这是《山西日报》记者走访省城的几所中小学,发现的普遍存在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想来不外乎两个字“普通”。
中等生既不像后进生那样,时不时搞出名堂让教师去收尾,也不像优秀生那样成绩出色讨人喜欢,处处为老师争光,为学校添彩。
他们品行一般,成绩中等,作业按时完成,很少让老师操心,又难得为班级争光,就算有时冒出一点闪光点往往很快又泯然于众人。
因而,长期以来,“抓两头,带中间”成了一些学校和教师的主要工作方法。
表面上看这种做法比较“保险”,可是大面积的中等生成了被疏忽的群体,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品质与学习成绩互为因果恶性发展,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从教育思想上看,忽视中等生的教育违背了面向全体的教育方针。
任何班级,相对来说,“两头”总是少数,而大多数是中间状态的中等生。
如果我们只集中精力“抓两头”而让“中间”靠“两头”来带动,这是明摆着是“只抓少数忽视和放弃大多数”。
结果是抓了一点,而丢掉一片,只抓矛盾的次要方面,而忽视了教育的主流。
从实际效果来看,班主任对“两头”有心,对“中间”无意,即使两头抓上去了,也难以把人多势大的“中间”带动。
只有抓住“中间”,才能促“两头”,方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从教育目标上看,教育的目标是塑造人,即通过教育,将一个个自然人塑造成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而中等
生如果长期得不到关注,中等生身上消极心理得不到及时疏导,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这更不是我们的时代所要求的。
二、成因探究
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使学校将教学质量视为生命,让学校和教师将教学成绩作为追求。
在以升学为指挥棒的评价体系下,学校和教师为了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提高班级和学校的声誊,把注意力集中在优等生和后进生身上,搞提优补差,推行“抓两头带中间”的做法。
目的是优化那些好的同学,以应付各种竞赛考试,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尖端人才,为教师争得荣誉,为学校争光添彩;提高后进生,积极推行转差工作,以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估。
中等生既没有学习上的优势,又大都安分守己,自然就难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关注。
教育思想的偏差。
长期以来,来自于社会、家庭的压力和偏重智育评价体系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片面注重一个人的文化成绩,而对学生其它方面智能的开发和思想品德、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关注较少。
所以,对学习好的学生常表现出感情天平上的“倾斜”,习惯于给他们“锦上添花”;对学习后进的学生迫于评估压力,不能不热情关注。
而中间的那些同学既不冒尖又不落后,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和给予耐心的教育,对他们的心理品德问题更是熟视无睹,教育方法简单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久而久之,无疑会阻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的家长大都是在应试教育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一代,骨子里望子成龙的愿望非常强烈,但目光却总是盯在孩子的文化成绩上,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未能进行有效的培养,甚至不屑一顾,致使孩子感受不到温暖与鼓励,久而久之,自己也给自己扣上了“我真的不如别人”的帽子,影响孩子的潜能发挥和健康成长。
一些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能力缺乏明确、清醒的认识,盲目攀比,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
由于目标不切实际,自身力量不足导致的失败,使他们愈发自卑、抑郁、苦闷,影响孩子向优等生转化。
学生自身的因素。
据调查:72%的中等生对自己的性格缺乏全面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忽视自身优势,只为自己的不足或短处自怨自艾。
当他们发现与他人存在某些差距,如家境贫寒、生理缺陷、仪表不佳、出手寒酸、不善言辞等,便
感到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
况且,他们中一小部分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不愿努力完善自己的性格,加之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如果这些中等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不够重视和关心,对老师采取的“情感偏移”就会感到不满,老师的教育成效就会大打折扣。
三、策略探索
1、转变教育观念。
“面向全体”是党的教育方针,“人人成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柳斌同志说过,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唯其如此,素质教育方能深入展开。
中等生是学校人数众多的一个群体,这批学生情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高。
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赏识每一个学生,改变以往以学习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合理采用“进步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中等生。
造就北大状元的李娜家长如是说“心态决定一切,关键是否赏识每一个学生。
”从社会整体上看现状,尖端人才与社会低能者毕竟是极为少数,更多的是普通者创造的财富。
教育者应当用整体的眼光看社会,用全局的眼光看教育,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会赞赏,尊重差异,挖掘潜能,创造和谐。
2、改变教育策略。
实践已经证明,教师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如果偏向优等生,则中等生难适应,后进生更感茫然;如果偏向后进生,则中等生感到“吃不饱”,优等生觉得乏味。
因此,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时,应符合中等生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实际,对每一个教育环节的设计都要有利于中等生的接受,从而减缓他们接受知识的坡度,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这样,既有利于面向学生的大多数,又可以使“两头”缩短适应性上的差距,通过老师事后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来弥补他们在大课堂中的不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改进教育方法。
“中等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有憧憬,有梦想,教师要做有心人,给与他们热情的关注的同时,立足学生实际,走近学生心灵,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锻炼的机会,树立起自信心,激发内在动力,促进他们积极健康的发展。
立足学生实际。
中等生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思想基础较好但能力有限,想上进又上不去;二是缺乏远大理想,得过且过,甘居中游,与世无争;三是思想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
对第一种情况的学生,要经常让他们发现和了解自己的优点和潜在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对第二种情况的学生,要想方设法打破他们“甘居中游”的心理状态,培养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意给他们加“担子”,形成思想压力,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愿望,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他们的毅力和意志。
对第三种情况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认真改造世界观,明确学习目的,克服患得患失的思想。
要帮助他们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和顽强的意志。
走近学生心灵。
传道先融情,育人先交心。
魏书生老师说:心灵的大门不容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孩子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
心灵的沟通,才能碰出爱的火花,有爱就有教育。
总体讲,中等生一般心细,善于察颜观色,渴望教师和家长的关注。
但中等生大都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缺乏与人竞争的勇气和毅力。
这部分“中等生”缺乏教师应有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培养,在集体生活中缺乏唱“主角”的机会,往往形成目标观念差、控制能力弱、从众意识强的消极心理。
要疏导和转变这种消极的心理,最有效的方法是运用心理换位,用“假如我是一个学生”这样的话来提醒自己,细心观察,全面了解中等生的优点和缺点,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理解与信任,用爱架起教育的桥梁,扬起激情的风帆。
搭建“表现”平台。
成功和“表现”是互相联系的。
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中等生有丰富的思想、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亟待开发的各种潜能。
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针对中等生也爱“表现”的天性,给他们搭建“表现”的舞台,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
同时,中等生通过“表现”,就会在同伴中实现良好的自我价值,他们渴望受到关注和“表现”的心理就会得到满足,并在自豪荣耀的基础上,树立自尊心,增强自豪感,不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逐步跻身于优秀生的行列。
如可以开展“找优点”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也有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可以改变班干部工作制,让全体学生轮流主持,
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从而使“中等生”树立起自信心,积极进取,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理由,只要沐浴阳光,同样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