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滦南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年级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墓志铭与墓碑文考辨王珂世人常把墓碑文当作墓志铭。
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从墓碑和墓志的演变来了解它们的区别。
墓碑的使用是在东汉以后。
东汉之前,碑的用法典籍记载有三种。
一是竖立在宫室前测量日影记时。
二是在宗庙前用来拴牲口。
碑上有洞,叫穿,绳子可以从中穿过,拴住那些用来祭祀的牲口。
三是用作下葬时绑系棺椁的柱子,一般竖立在墓的两旁,其规制有严格的规定。
按照郑玄的解释,天子可以用四个木碑,穿六根绳索下葬,诸侯两个木碑、四根绳索……而到了低等级的士,则不能有碑,只能用手挽着绳索下葬了。
从这些记载来看,石碑是用在宫庙前面的,而墓地前的碑,为木质,没有文字,只起到承载棺椁下葬的作用,与后世的墓碑,作用显然不同。
东汉立墓碑的习俗,应当和先秦、秦汉时期的刻石纪念、歌功颂德的传统有关。
“物不朽者,莫不朽于金石”(蔡邕《铭论》),由于金铜材质较少,所以纪念性的墓碑就用石碑代替。
我们今天发现的东汉初期的墓碑,如袁安碑、甘陵相尚府君碑都是有穿的石质墓碑。
而墓志是在魏晋以后兴起发展的。
墓志是埋在坟墓里的石碑,所以它的别称都带有入土的意义,如埋铭、葬志、圹志等。
西汉中后期,世家大族建立祠堂、家庙,广立碑铭,刻石记其祖先功德,为的是团结族人,增强宗族的凝聚力。
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
曹操以禁止厚葬为名,禁止立碑,其实是为了淡化士大夫们的群体意识,淡化世家大族的凝聚力。
曹操立法的威严,使立碑之风受到遏制,但是人们依然按照立碑的风俗,把石碑立在坟墓之内,这就是墓志。
魏晋时期的墓志,仿照墓碑而制,直立在墓内,不像后世的墓志都是平放。
南北朝时期,墓志经过不断发展,已经逐步确定了其形制。
我们看到的过渡期最具代表性的墓志就是南朝宋大明八年的《刘怀民墓志》,这个墓志是方形石质,但是还没有盖,加盖的墓志是洛阳发现的北魏正始二年的《寇臻墓志》。
春季高考2017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一册)
2017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26分,每小题2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战栗.(sù)葱茏.(lónɡ)濡.养(rú) 回溯.(sù)B.包扎.(zā)蹙.眉(cù)粘.(nián)贴怪癖.(pǐ) C.翱.(áo)翔枝桠.(yā) 憎(zēnɡ)厌甫.(fǔ)健D.偌.大(n uò) 空旷.(kuànɡ)安谧.(mì) 甬.道(yǒnɡ)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B.十八岁有许许多多沉缅眷恋的回忆。
C.我们的生命,端坐于磊就的金字塔的顶端。
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D.在“两代的矛盾”中,有一些可能是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燥。
3.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似乎,你刚能坐起,我在院子里为你拍照,假日带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____________。
(2)一位日本作家也说:“当孩子在你身边的时候,多________他们吧。
”(3)许多父母都会感到一些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________。
A.夸耀溺爱犹豫B.炫耀宠爱惆怅C.炫耀溺爱犹豫D.夸耀宠爱惆怅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
B.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说不是一条真理。
C.《读者杂志》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
D.她爱买许多零碎的东西,什么黄花呀、木耳呀、干笋呀、蘑菇呀,满满地装了一篮。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在动物世界里,经常有两个庞然大物一起同归于尽....。
B、离开校园之后,这种感情与日俱增....C、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对顾客都要相敬如...宾.D、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下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轮美奂....的躯体。
郑外2017—2018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郑外2017—2018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郑州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15 0分钟 150分)命题人:高克利审核人:尧建兴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
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
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
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全卷共22题目,考试时刻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3、全卷的卷面分为5分。
一、积存与运用。
(18分)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现在提倡学生写名副事实上.....的日记,克制我们的好奇心,鼓舞小孩们不给我们看。
B、许多不谋而合,所见略同....的看法,往往蕴涵着某种新颖的科学的理念。
C、舟山群岛地处我国沿海东部南北要道,岛屿星罗棋布....,数也数不清。
D、周润发是优秀的演员,他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活.灵活现...。
2、将下列五个语句填入下文横线上,语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天山的高处,常常能够看到庞大的天然湖,。
①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
②天鹅的洁白增加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加了湖面的寂静。
③湖水明净如镜,水清见底。
④在这寂静的湖上,惟一活动的东西确实是天鹅。
⑤把湖光山色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
A、③①②⑤④B、④②①③⑤C、③①⑤④②D、④②③①⑤3、辨析以下句子是否有语病,若有请选择规定的修改符号在病句上修改。
(4分)增补号:调位号:⑵平潭海边水温净,浪轻柔,是天然的一个海水浴场。
4、古诗文默写。
(6分)⑴杜甫《望岳》诗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⑵成语“扑朔迷离”的源出句是,⑶在我国古代,专门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怀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
⑷李白在《行路难》中用连续的动作表现自己内心苦闷和情感变化的诗句是,。
⑸李白诗“两岸猿声啼不住”,在《三峡》一文中是如此具体描述的:“常有,。
空谷传响,哀转久不绝。
”⑹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悲伤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的尽管衣服单薄,然而仍期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全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5、当太阳、地球、月亮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地球上阴影地区显现月食现象。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分析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主要意图在于让学生学好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知识,熟悉高考题型,了解高考要点,进而达到熟练掌握高考知识的目的。
一、试题分析:1、本次月考的范围是高一册第一二两个单元,共计6篇课文的学习内容。
其中现代文小阅读、文言文阅读理解均选自课本原文原段,现代文大阅读则选自2010年浙江、辽宁高考真题,其它试题则兼顾了课内与课外。
2、试题命制形式仿照高考命题的模式,分别为语言基础知识、文学作品小阅读(高考一般为科技问小阅读)、文言文阅读、翻译赏析默写、现代文大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及表达、作文。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题难度应该说适中。
课内的内容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相对比较简单,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只要认真学习、听课、作业,就一定能够获取高分;课外的题目因人而异,按理说也不算难,只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
二、倾向性问题:1、基础部分病句、成语等都是薄弱环节。
2、对课本的重视程度不够,换一个角度提问就会无所适从。
3、诗词鉴赏非常薄弱,鉴赏的能力要日积月累。
4、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向课外延伸拓展的能力相当不足,特别是艺术手法的鉴赏更待提高。
5、话题作文对主题的把握不准、材料不新颖、语言表达文采不足、书写不够整洁美观。
三、下一步应对策略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基础部分的重心继续降低,强化基础,包括课下注释;多做基础小练习,多安排基础性的作业。
2、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看重课本、课文的学习,认识语文课文的人文价值,并最大可能地开发课本、课文、读本的考评价值。
强化语文高考题目在课外、知识在课内、能力在课堂的主导意识。
3、加强文言文翻译训练。
高一的学生阅读量不是很小,文言文基本能看懂,但真正动手翻译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多教给学生翻译方法是当前很重要的一点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第二册的文言文课文让学生在翻译上面再下功夫。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现阶段的学生一定要明确提出常用实词和考纲范畴的18个虚词。
高一语文必修一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时代”,读什么?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
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
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
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
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
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
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
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
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自我。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
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
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
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
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
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
广东省清远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叙事的概念本是从文学研究的领域产生的。
法国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指出“叙事”是“此人讲述某事(从叙述行为本身考虑)的事件"。
叙事是叙述者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受述者感受的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想。
教育叙事则是叙事学概念的发展和延伸,是叙事学运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范例。
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教育叙事的热潮,这股热潮于90年代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现有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丁钢认为“以叙事的方式回归教育时空中各种具体的人物、机构及事件,叙事本身所揭示的各种教育存在方式或行为关系,以及当事人在此行为关系中的处境与感受,便成了教育学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
邱瑜指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教育叙事一直存在,《论语》就是教育叙事的典型文本。
从传统的学术认知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其中记载了大量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
在师者孔子与弟子的互动事例叙述中,孔子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鲜明生动地印刻于故事诠释中,简短浅显的教育叙事之下却蕴含着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
(摘编自苏婷婷《孔子教育叙事研究——以<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为例》材料二:《论语》是对孔子教育活动的再现,也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概述,故而我们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其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论语·侍坐》章)堪称孔门教育叙事的典范,集中体现了孔子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借鉴之处。
武胜中学高2017届第一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肚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采望望前面。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第Ⅰ卷(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忸.(niǔ)怩追溯.(sù)百舸.( gě)遒劲.(jìng)有力B.携.带(xī)颓圮.(pǐ)典押.(yā)自怨自艾.(yì)C.薄.饼(bó)青苔.(tái)档.案(dǎng)悄.(qiǎo)无声息D.虱.子(shī)巷.道(hàng)创.伤(chuāng)不屑.(xuâ)一顾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笙箫概叹家俱城兴高采烈B.长篙木炭打鱼船震耳欲聋C.九洲宫阕股份制欢度春节D.麦糟愁怅万户侯历尽苍桑3.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 “艳影” “青荇” “榆荫下的一潭” “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经过班长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B.不少家长尽管早就意识到校车安全的隐患,但迫于无法接送等种种无奈,仍不得不把孩子送上一辆辆拥挤的校车。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睡梦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初2018届2017~2018学年(下)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初2018届2017~2018学年(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含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撰.写(zhuàn)按捺.(nài)秸.秆(jié)蔚.然成风(wèi)B.祈.祷(qí)剽.悍(biāo)体恤.(xù)忿忿..不平(fèn)C.文档.(dàng)发酵.(jiào)剔.除(tī)屡见不鲜.(xiān)D.荆.棘(jīn)拂.晓(fú)迄.今(qì)砰.然作响(pēng)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A.蝉联僻静更叠焕然一新B.妇孺震憾晦暗慕名而来C.谍报决别沦落耳儒目染D.范畴刨除狂澜张皇失措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体育模拟考中,她因发挥失常眼睁睁看着自己与满分失之交臂,有些灰心丧气....。
B.他的偷盗水平一流,身法轻如飞燕,动作行云流水,于机关重重之中取得珍宝如探囊取物,真可谓本色当行....。
C.影片《红海行动》中,为了守护海外华人的安全而浴血奋战的军人,是让任何一位中国人都仰之弥高....的存在。
D.这一周的空闲时间里,他反复琢磨自己的作文,精血诚聚....,终于修改出自己满意的好文章。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度深闲共说相思”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星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A.⑤①④③②B.①②④③⑤C.⑤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⑤5.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威尼斯商人(节选)》作者是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喜剧天才”。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厥秦(jué)黜恶(chù)疏浚(jùn)载舟覆舟(zǎi)B、列观(guàn)栏厩(jiù)衣褐(yì)左右皆靡(mí)C、园圃(pǔ)渑池(miǎn)刀俎(zǔ)刎颈之交(wěn)D、鲰生(zōu)瞋目(chēng)参乘(shèng)犬豕鸡豚(shǐ)2、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B、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创造了9秒58的新百米世界纪录,这一成绩使不少圈内人都瞠目结舌,而对其服用兴奋剂的怀疑也不绝如缕。
C、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影片,《三枪拍案惊奇》令人遗憾地铩羽而归,《团圆》则获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
D、我们不能因为基础差、底子薄,就对自己妄自菲薄;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不辱使命,标志着我国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难题已得到成功破解并逐步走向成熟。
B、药监总局公布制定三聚氰胺限量值,目的是便于各地部门在乳制品行业整顿中掌握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判定。
C、近日沈阳某中学将“向学生回敬鞠躬问好”写进了修订后的《教师守则》中,师生见面时互相尊重鞠躬问好使整个校园气氛更为和谐。
D、记者报道了地方政府治理污水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当地官员进行干涉,给报社领导施加压力,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自己的看法。
,,,,,,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时间 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历代文人墨客多如星云,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一代文豪万世钦仰!司马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巨著《史记》,以及他的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都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
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浇铸在了《史记》之中,在二十五史里,这样的作品,唯此一部。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广阔的生活画面。
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叱咤风云、有古之勇士气概的项羽;不畏强暴、机智谦逊的蔺相如;爱国仗义、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阔,人物形象之丰富,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凭借一部《史记》足以傲世,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
《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
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而《史记》这部经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成为这些高尚人格的再现,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
司马迁已远去两千年了,却以一部《史记》而永久。
两千年来,万千读者与长眠的司马迁“相看两不厌”,交汇注入着一股股历史血脉。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成绩统计表
长中2017—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全级总排表
2017.10 名次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考号 170614 170104 170822 170712 170107 170834 170114 170115 170311 170708 171055 170318 170417 170815 170333 170519 170624 170217 170215 170308 170729 170514 170516 170617 170809 170811 170225 170711 170411 170610 170223 170406 170234 170108 170618 170211 170508 170616 姓名 班级 司梦晨 6 惠嘉康 1 胡叶叶 8 周逸飞 7 鱼朝阳 1 弥田 8 高金枝 1 尚甜甜 1 陈宝玲 3 李阳 7 杨广 10 杨扬 3 宇文雅 4 郭钾 8 黎佳昊 3 于莹莹 5 全宝婷 6 张晨 2 洪亦璇 2 李昭伟 3 解欣 7 陈雪彤 5 景凡 5 李一杰 6 党佳杰 8 尚国梁 8 罗睿青 2 剡心怡 7 梁娜 4 高星 6 曹亚鹏 2 曹锐洋 4 申岩 2 司帅 1 王帅 6 李煜 2 贾文丽 5 尚丁 6 语文 98 96 89 82 102 103 93 97 90 88 100 88 95 94 87 98 101 95 108 93 102 101 99 94 89 87 91 84 84 107 83 100 92 94 92 90 102 91 数学 117 126 117 119 101 126 112 109 107 120 118 101 103 119 113 115 124 92 97 108 120 116 111 113 138 118 114 123 118 125 123 98 111 102 133 113 112 110 英语 114 100 123.5 89.5 109 105.5 101.5 123 113 98.5 76 113 114.5 81.5 86.5 104 114.5 105.5 106.5 101.5 108 113 78 90.5 87 111.5 99 105 72 79.5 84.5 108.5 73 95.5 109.5 67.5 117 76 物理 57 60 67 67 70 48 66 50 58 65 64 61 63 62 80 59 42 69 47 45 56 42 62 55 44 57 65 56 74 50 62 69 80 68 56 70 52 67 化学 73 85 83 90 73 76 86 82 92 87 82 82 87 86 81 72 72 84 84 89 62 70 86 89 88 80 76 76 95 86 78 76 84 86 80 90 55 95 生物 77 68 54 86 78 74 74 71 71 72 89 83 64 84 79 78 72 79 79 85 72 78 84 78 73 65 72 73 73 68 84 62 73 67 42 82 74 73 总分 536 535 533.5 533.5 533 532.5 532.5 532 531 530.5 529 528 526.5 526.5 526.5 526 525.5 524.5 521.5 521.5 520 520 520 519.5 519 518.5 517 517 516 515.5 514.5 513.5 513 512.5 512.5 512.5 512 512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敕(chì)造忖(cǔn)度症(zhēng)结盥(guàn)洗B.谬(miù)种千载(zài)猿猱(náo)榫(sǔn)头C.拓(tà)本商贾(gǔ)黼(fú)黻(fǔ) 炮烙(luò)D.花钿(diàn) 尾鳍(qí)吞噬(shì) 湍(tān)急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杜撰粘液笑靥纨绔子弟B.宸翰不肖乖戾蘖根祸胎C.寒喧脸颊牲醴颠峰状态D.踌躇嗔怪陈抟义愤填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秋风过处,落叶。
惟有熟透的果实,从雾霭里羞涩地露出自己殷红的笑脸。
(2)一走进果园,不仅会看到一片青绿,同时还叫你到春天的气息。
(3)我们过去对腐败分子的谴责基本是停留在对人性和世界观的层面上,忌讳说体制上有问题,结果未能系统地从制度层面考虑治本的手段。
A.纷纭感受而B.纷纭感觉但页 1 第C.纷纷感受但D.纷纷感觉而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B、初春时节的天气阴晴不定,五风十雨,常常让一些急于脱下厚重冬装的年轻人捉摸不准,不知所措。
C、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无所不为的鲨鱼。
D、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地认识,他的杂文和小说,揭露时弊,剖析人性,往往入木三分。
5.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 )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新教材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浪艾青你也爱那白浪么——它会啮啃岩石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撕碎布帆没有一刻静止它自满地谈述着从古以来的航行者的悲惨的故事或许是无理性的但它是美丽的而我却爱那白浪——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一九三七年五月二日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也爱那白浪么”“而我却爱那白浪”既点出了我爱白浪,也有希望別人爱白浪的意味。
B.“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撕碎布帆”写白浪的凶恶态度和行为的结果,表现白浪毁灭力量的强大。
C.“没有一刻静止”,写白浪永不停歇的状态,也写白浪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不安于平静的性格。
D.“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着意写白浪也有表达温情的独特方式。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篇提问,中间叙述、评价,结尾解答,结构完整,也带来了形式上和节奏上的双重美感。
B.诗歌中的两处破折号,相当于表示注释的括号,其间的部分是对“爱那白浪”的原因的说明。
C.诗歌虚写了白浪“啮啃岩石”和制造“悲惨的故事”,实写了“把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手法巧妙。
D.“也”“更”“但”“而”等词语的使用,既有强调作者的态度的作用,也能够增强抒情效果。
3.如何理解“它自满地谈述着”中的“自满?(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快过端阳节了,头上的太阳热烘烘的。
山鸡和野鸡清脆的叫唤声,不时打破这梦一般沉寂的世界。
大地上的绿色已经很惹眼了。
大部分秋庄稼刚锄过一遍草。
庄稼地中间的苜蓿盛开着繁密的紫红色的花朵。
向阳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麦穗开始泛出了黄颜色;路边灰白的苦艾丛中有时猛地会窜出一只野兔子,吓得田福军出一头冷汗。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共四个大题温馨提示:请将客观题1-9与13-16涂在答题卡1-13的位置。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 下面各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百舸(gě)玉玦(jué)漫(màn)江左尹(yī)B. 浪遏(è)飞舟青荇(xìng)浮藻(zǎo)长篙(gāo)C. 青苔(tái)荆棘(jí)凌侮(wǔ)叱咤(chìzhà)风云D. 麦糟(zāo)浮藻(zǎo)寥廓(kuò)寂寥(liáo)2.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数点忘祖数见不鲜激扬峥嵘B. 菲薄碾碎笙箫沧茫C. 揠苗助长棱脚典押纽扣D. 牌坊惆怅杞人忧天无耻谰言3. 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 B.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C.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恭)4.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含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唯君图之。
(计划,考虑)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遭受)C.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感谢)D.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掀开)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B.持千金之资币物(钱财/货币)C. 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D.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请客的主人)6.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 燕国见凌之耻除矣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宁夏银川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银川二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一语文试题出题人:谭延丽审核人:沙蓉 2017.3(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I卷一、基础知识(完成1--7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烟霭.\和蔼.间.或\间.距更.正\更.事B.拓.片\拓.荒懈怠.\鞭笞.悚.然\耸.立C.两靥.\梦魇.歆.享\谙.熟诧.异\叱咤.D. 垂涎.\蜿蜒.屡.次\履.行贾赦.\敕.造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寒暄雕梁画栋走头无路内帏厮混B.诡密百无聊赖彩绣辉煌寻死觅活C.蹙缩文彩精华咀嚼赏鉴腮凝新荔D.蹒跚浑世魔王抄手游廊轩竣壮丽3.下列句子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嗟:叹惋之辞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也不防回头看看各家品牌的汽车设计风格都是智谋变化的,今天就从欧洲车说起,每个大品牌挑选一个典型车型,管.窥蠡测...。
B.与别人交谈时,要用平和的目光注视对方,以示尊敬和礼貌;双方交谈中,应经常保持目光接触,不应长时间回避对方或是顾盼神飞....,也不要直勾勾地盯着对方。
C.国际足联主席对巴西成功举办世界杯充满溢美之词....,他说,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巴西的组织工作可以得9分。
D.当薛宝钗、史湘云等女孩子也劝自己致力功名时,贾宝玉感到特别痛心。
他觉得好好的清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是“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A.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语言,有的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进步,但有的完全是粗俗的,对汉语发展是一种威胁。
B.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高一语文月考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6-2017 学年高一语文 10 月月考(第一次月考)试题温馨提示:请将客观题1-15 涂在答题卡1-15 的地点。
一、基础知识(18分,每题 2 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注音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百舸 (g ě)沧茫彳亍峥嵘风华正茂B.拊心( f ǔ)忤视挥斥方遒因人之力而敝之C.层林尽染嗔目书生义气浪遏(è)飞舟D. 淬火( cù)寥廓漫江颓圮橘子州2.对以下句子中通假字解析不正确的一项()A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B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C.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 )D.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 共通恭)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夜缒而出C.皆白衣冠以送之D.倚柱而笑,箕踞以骂4.以下句子中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解析不正确的一项()A.行李之来往(出使的人 / 指出门的人携带的随身物件)B.持千金之资币物(钱财 / 钱币)C.微夫人之力(那个人 / 尊称人的老婆 )D.若舍郑认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 ( 款待过客 ) 的主人 / 请客的主人)5.以下句子中文言句式特色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夫晋,何厌之有A.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 .邹忌不自信 C.问今是何世 D.是寡人之过也6.以下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些沿海城市飞速发展,此刻的情况日异月新,和内陆对比真可谓世外桃源。
B.卫生值日时,洁净区相邻的两个班各自为战,相互之间几乎是耕市不惊。
C.此次谈判双目标锋相对,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白热化阶段了。
D.詹姆斯今日17 投 5 中,甚至一度只有13 中 3,命中率不足40%,表现差强者意;但是一个好信息是詹姆斯的外线手感逐渐回暖。
7.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 8 月 1 日至 4 日,名为“防守态势”的黑客大会在美国召开,今年愈来愈多的黑客热中于公展开示黑客技术,为政府和企业服务。
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语文试卷.doc
绝密★启用前河池高级中学2020 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 1 至 4 页,第Ⅱ卷第 4 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 16 小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①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和家国一体的社会制度下,孝文化由家庭伦理、家族伦理扩大到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乃至整个文化精神体系和文化实践体系,成为人们非自觉的文化认同和社会集体心理意识。
②在中国古代,“ 家” 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孝文化最早是作为家庭伦理规范而存在的,主要调节的是亲子关系,具有归亲、继亲、养亲、敬亲、顺亲、诛亲、侍亲、葬亲、祭亲等丰富内涵。
“孝”不仅维护了家庭关系中长幼、尊卑秩序,而且成为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家庭伦理观念,即传统家庭孝道。
③传统家庭孝道是一个内容极其繁芜的庞杂体系,从历史视角来看,孝文化在家庭道德与行为规范方面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又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例如,传统孝道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者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些思想在传统社会被演化为片面保全身体和一味追求传宗接代的硬性要求,甚至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文化陋习。
④正因如此, 20 世纪以来传统孝文化被视为封建糟粕,受到严厉批判,甚至彻底否定。
据此,一些学者反对将孝文化判定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认为它有太多的糟粕,是封建社会的旧道德和旧传统,违情悖理,愚弄百姓。
的确,孝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扭曲和异化,但是,撇开封建泡沫,肃清消极影响,传统孝文化仍不失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练习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马迁是一个史官,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他所能做的多半是记录。
和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
客观地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
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
司马迁的爱憎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
他的名字之所以能够和他的《史记》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
这种真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实录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
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必须以最近的距离去触摸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记》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
从技术上讲,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没有碳-14定位仪,没有多少人的协助,也没有今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
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秉笔直书,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史记》真实的呈现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记录方式,对于司马迁来说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
幸运的是,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己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账,但他所经历着的一切钱与权的现实压力,却也着实考验着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
实录精神的存在需要社会的宽容,也需要实录者的勇气,而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注定会增加实录者的勇气。
记录现实比记录历史更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中的丑陋者从来害怕让人知道自己的丑陋,而记录也远远不止于美丑之辩!不要说记录者代表正义,但起码应该代表事实——这是记录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2017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欢迎大家练习!第I卷(共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何处是江南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
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
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
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
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
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两地经常相互取笑、斗气。
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关中人又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
”唐太宗才猛然醒悟。
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必说,因为地多瘴疠,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一隅,有“蜀道难”之称,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
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
“淮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止一处而已。
“江南”在上文提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已有“江南西”“江南东”之分,到了唐后期,“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
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说,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
由于安史之乱以后道(方镇)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仍常用贞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狭义,即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它已分属宣歙、浙东、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
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对于两浙已处于边缘。
而浙东(今浙东,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两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代以降,虽然有时人们把扬州也视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稳定地以今苏南、浙北为中心。
1、下列对“江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江南”得名很古,早在先秦就已问世,所以可称最为奇妙的地名。
B.“江南”是以其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代表与塞北相对的另一极端。
C.在唐人的概念中,巴蜀、岭南从不属于“江南”,而淮南也不属于“江南”。
D.到了唐后期,江南西道已简称为“江西”,而江南东道则简称为“江南”。
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江东”变为“江左”,再变为“江南”只是把江南的雅称还原为古称。
B.唐人在南北对比中发现北方各地区大致平行,南方各区域有明显的落差。
C.从杜甫的两句诗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南北尤其是东北和西南的环境差异。
D.贞观十道最初是全国行政区划名,到唐后期已变成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因为唐太宗在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中明显地抱有地域成见,所以他遭到了大臣的批评。
B.扬州地处长江以北,但富庶繁华,当时就存有口碑,因而唐人已把它视作地道的江南。
C.安史之乱后方镇的数目大为增加,因而“江南东道”的管辖范围较玄宗时已有所缩小。
D.如果唐朝人不敏感于吴越之间的区别,那么当时的两浙之地都可以被看成江南的典型。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18分)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小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候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候。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终善遇之善:很好地B.鲍叔遂进管仲进:举荐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D.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修:修建5、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①鲍叔知其贤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③鲍叔遂进管仲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⑤故论卑而易行⑥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⑥D.①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后来家业非常富足,有“三归”、“反坫”,可齐人并不认为他奢侈。
管仲的子孙在齐国享受世禄,十几代有封邑。
B.管仲早年和鲍叔经商,老是赔本,做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华,他利用地处海滨的便利,发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
C.齐桓公做公子时与公子纠是对手,但他即位后却能重用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可见其心胸开阔,难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业。
D.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但他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7、把前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②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
(10分)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8、诗中主要运用哪些意象,写出了禅智寺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分)9、这首诗歌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5分)四、名句默写(8分)(1)飞湍瀑流争喧豗(2)以手抚膺坐长叹。
(3)鱼鳖不可胜食也。
(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奋六世之余烈,。
(6)位卑则足羞,。
(7)善假于物也。
(8)吞二周而亡诸侯,。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4分)听雨季羡林①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
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
”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
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
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
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
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②,大有飘飘欲仙之慨了。
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
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
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
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
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
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
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
”是颇有一点诗意的。
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
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
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
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
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
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
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
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③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
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
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