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监测及评价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脏彩超科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心脏彩超科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心脏彩超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它利用超声波的原理,通过描绘心脏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比传统的心脏检查方法,心脏彩超具有非侵入性、方便快捷、无辐射等优势,成为了心脏疾病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心脏彩超的检查过程中,医生通过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的胸壁上,将超声波传递进入心脏,然后利用探头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通过电脑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解析,最终呈现出心脏的图像和动态信息。
通过观察这些图像和信息,医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功能、血流等情况,从而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和疾病。
心脏彩超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几乎适用于任何需要心脏结构与功能评估的情况。
无论是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还是冠心病、心脏衰竭等心脏疾病,都可以通过心脏彩超来进行评估和诊断。
此外,心脏彩超还可以在手术前后进行观察和监测,帮助医生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心脏彩超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查技术,不仅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心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心脏彩超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将来心脏彩超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
总之,心脏彩超通过其独特的优势和可靠的诊断结果,为医学界和患者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心脏检查方法,对于心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心脏彩超的科普知识。
整篇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心脏彩超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以及检查过程,同时明确本文的目的。
正文正文部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介绍心脏彩超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以及检查过程。
2.1 心脏彩超的基本原理在这一节中,将详细介绍心脏彩超的基本原理。
包括超声波的工作原理、心脏彩超图像的生成过程等内容。
此外,还可以简要介绍心脏彩超的技术发展历程,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原理。
心脏彩超进修小结

心脏彩超进修小结心脏彩超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它是临床常用的心脏检查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监测心脏疾病。
心脏彩超可以提供关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包括心脏的大小、心房和心室的大小和厚度、心瓣膜的形态和功能、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评估,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并进一步诊断心脏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心脏彩超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将超声探头放置在胸壁上,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得心脏图像。
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放射线,对患者没有任何副作用。
同时,心脏彩超可以实时观察心脏的运动和血流情况,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脏彩超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多种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通过心脏彩超的检查,医生可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并确定心脏病的类型和程度。
心脏彩超是一种安全、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但在检查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患者需要脱掉上身的衣物,并戴上一块特殊的胸罩或围裙,以便将超声波传输到心脏。
其次,患者需要保持平静和放松,以便获得清晰的心脏图像。
最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深呼吸和保持特定的体位,以便更好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彩超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心脏检查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提供关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其次,它是一种安全、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对患者没有任何副作用。
最后,它可以实时观察心脏的运动和血流情况,对心脏疾病的治疗和监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脏彩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脏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监测心脏疾病。
它具有安全、无创伤性的特点,并且可以提供关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因此,它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心脏疾病的治疗和监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照一例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照一例目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彩超检查时直观可见,而心电图检查是间接的分析判断,通过两者检查的对照,可以为临床提供单凭心电图分析就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特别是针对乡镇边远地区,缺乏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的医院,这一分析诊断显得更有意义。
标签: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心脏彩超;心电图;临床诊断笔者在基层医院从事B超兼心电图工作,2009年12月30日为一患者做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
为了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彩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关联性,故回顾性分析了一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给予如下报道:该患者女,13岁,常感觉头晕、乏力,生长发育滞后,营养状况欠佳。
当时心电图结果显示部分ST-T异常,心电轴右偏,右室增大的可能。
给人的感觉,这样年龄小的患者,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很有疑问,当时怀疑是病毒性心肌炎之类的疾病。
接下来就为其做了心脏彩超检查,在心尖四腔心长轴切面比较直观地观察到心脏的左右房中间的回声失落声像,缺损直径20mm,同时显示右房、右室明显扩大。
根据心脏彩超的检查结果,该患者是罹患房间隔缺损心脏病。
而反复对比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结果,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可能心电图的检查能够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带了一些新的启示。
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教材,将该例患者所患的房间隔缺损心脏病的资料综合如下: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居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约占26%[1]。
常见的房间隔缺损有四种类型:1卵圆孔未闭:一般不引起两心房间分流。
2 继发孔型缺损:一般位于心房间隔中部,直径在于2~4cm 之间。
3 原发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下部,常伴有二尖瓣叶裂口,導致二尖瓣返流,该型又称部分心内膜垫缺损。
4 静脉窦型:又称高位房缺,缺损恰在上腔静脉开口之下,或上腔静脉骑跨之上,常伴有右肺静脉畸形引流入右心房。
此外,还有单心房和混合型缺损[2]。
在上述4种房间隔缺损类型中,以继发孔型缺损最为常见,约占95%[2],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
心脏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脏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心脏彩超(Echocardiography)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已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利用超声波成像原理,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对心脏病变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心脏彩超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不言而喻,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其重要性。
首先,心脏彩超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医生可以实时观察心脏各个结构的形态和运动情况,包括心室、心房、瓣膜等,从而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各种心脏病变,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包炎等。
彩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具体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心脏彩超在心脏手术前后的监测和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心脏手术前,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病变程度,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而在手术后,彩超可以帮助医生实时监测手术效果,观察手术区域的血流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后的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另外,心脏彩超还在心脏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定期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可以全面了解心脏病变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治疗效果;同时,彩超还可以评估心脏康复训练的效果,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运动方案,提高心脏功能,减少病情复发的风险。
总的来说,心脏彩超在临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它为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手术前后的监测和康复过程的指导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心脏彩超将会在临床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心脏疾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4T01:07:19.3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期作者:龙兰婷[导读] 分析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
龙兰婷贵州省天柱县妇幼保健院贵州天柱 556699【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时间从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研究对象为新生儿,在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中纳入30例作为研究样本作为实验组,另外抽取健康新生儿30例纳入到参照组当中,新生儿均需要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对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肺动脉主干内径、左心房与右心房短径、左心房与右心房长径、右室横径、右室前后径、左室舒张与收缩末期内径)进行展开分析与讨论。
结果:从肺动脉主干内径、左右心房长径、右室横径、右室前后径方面来分析,实验组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新生儿相比于参照组更长,且指标之间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从肺动脉主干内经、左心房短径与长径、左室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内径内径方面来分析,实验组室间隔缺损新生儿相较于参照组更长,互相之间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
结论: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当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明确新生儿的心脏腔室情况以及大动脉内径情况,从而辨别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应用价值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新生儿群体当中发病率能达到0.4~1%,占据所有先天性畸形疾病患儿的28%左右[1]。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比较高,主要是因孕妇生活环境导致,如妊娠时期不遵医嘱用药,滥用药物等,孕妇工作环境比较差,对机体造成射线辐射或其他污染因素等。
除此之外,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是因遗传因素导致,多种因素均造成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一旦新生儿出现这一症状之后,就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与工作都带来较大困扰,也会给新生儿家庭经济带来较大的压力[2]。
临床医学心脏彩超的临床应用

临床医学心脏彩超的临床应用引言:心脏彩超是目前临床医学中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它通过超声波的成像技术可以对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
本文将介绍心脏彩超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包括心脏病的诊断与分型、心脏功能的评估以及心脏手术的辅助等方面。
一、心脏病的诊断与分型心脏彩超对于心脏病的诊断与分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心脏的超声图像进行详细观察,可以发现心脏结构的异常变化,进而确定心脏病的类型。
例如,心肌病可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心肌肥厚、扩张或者弥漫性病变等特征;心包疾病可以通过观察心包积液的情况来判断;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通过彩超检查显示心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等畸形结构。
此外,心脏彩超还可以帮助进行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心肌会发生收缩功能障碍,通过心脏彩超可以观察到心室壁运动异常、室壁运动丧失等特征,从而可以明确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
二、心脏功能的评估心脏彩超不仅可以评估心脏病的类型,更重要的是对心脏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
心脏功能的评估包括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以及心脏流量等方面。
心脏收缩功能评估是心脏彩超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心脏彩超可以测量心室的射血分数(EF),即心室射血的百分比,它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心室射血分数应该大于55%,低于55%则提示心室收缩功能异常。
舒张功能评估也是心脏彩超的一项重要应用。
心脏彩超可以测量舒张末期容积(EDV)和舒张末期压力(EDP),从而计算出心室顺应性指数。
心室顺应性指数越低,说明心室的舒张功能越差。
除了心脏功能的评估,心脏彩超还可以评估心脏血流方面的问题。
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瓣膜的开闭情况,及时发现瓣膜狭窄或反流等异常。
此外,多普勒超声还可以评估心脏的血流速度、心脏流量以及心肌缺血等问题,从而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
三、心脏手术的辅助心脏彩超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手术方案,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对手术效果进行实时监测。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检查的应用对比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检查的应用对比焦学昌【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8【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9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心动图组)与心血管造影检查(造影组),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心动图组与造影组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检测值(5.23±2.67 mm vs17.32±1.05 mm)、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检测值(5.72±2.04 mm vs 18.56±2.78 mm)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心动图组的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检测值(3.90±1.02 mm)高于造影组(3.23±1.45 mm)(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血管造影对病变直径的测量更为准确.【总页数】2页(P61-62)【作者】焦学昌【作者单位】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安阳455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J], 童春燕;杨子浩;龚方戚2.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死亡病例分析 [J], 禹纪红;金敬琳;李世国;徐仲英;张戈军;吕斌;刘琼;宋会军;蒋世良3.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造影检查技术 [J], 朱铭;翟鸿元;钟玉敏4.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J], 姜秋华5.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J], 刘豫阳;桂永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底為临O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李波罗莹高华周宇珍欧金丽(梧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梧州543002)【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在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4889例孕妇,常规检查之后对胎儿的心脏进行扫查,获得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等,扫查各切面时适当放大图像并缩小对扇角的宽度,以详细观察胎儿的心血管形态结构情况,包括心脏位置、形态、大小、房室瓣膜以及各大血管之间的关系等有无异常。
结果产前经超声筛查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53例,漏诊1例迷走左肺动脉、1例三尖瓣发育不良,发病率为1.12%(55/4889),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准确率为96.36%,漏诊率为3.64%o结论产前超声对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准确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超声检查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fet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Li Bo,Luo Ying,Gao Hua,et al.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Wuzhou City,Wuzhou,Guangxi 543002[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renat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fet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or prenat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4889cases of pregnant women,after the routine inspection to scan the fetal cardiac four-chamber view,left/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aspect, three—vessel—trachea view,etc.,to enlarge images appropriately when scanning each aspect and narrow width of fan Angle,in order to detailed observations of the fetal cardiovascular morphological structure,including the location, shape,size,atrioventricular valve,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ence of abnormal blood vessels.Results There were53cases of congenital heart malformation detected by prenatal ultrasound screening,1case of left vagus pulmonary artery and1case of tricuspid valve dysplasia.The incidence rate was1.12%(55/4889),the accuracy rate of prenatal ultrasound screening for fetal heart malformation was96.36%,and the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 was3.64%. Conclusion Prenatal ultrasou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safety,noninvasive and high accuracy in screening fetal congenital heart malformation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Key Words]Fetu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Prenatal diagnosis Ultrasonic examination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721(2021)02-0242-03DOI:10.19435/j.l672-1721.2021.02.051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简称先心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先天畸形,也是导致新生儿及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新生儿先心病发生率约为7%。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病例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病例肖添,男性,14岁,49kg,汉族,家住四川省都江堰市幸福镇。
于2008年11月17日入院,于2008年11月25日出院,共计住院8天。
入院前情况:患者出生后因“感冒”到当地医院检查,听诊时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就诊,于11年前患者到华西医院检查,心脏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
患者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高额手术费用,自动放弃手术治疗。
5。
12地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所捐赠款项指定资助来自地震重灾区的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包括肖添以“天使阳光基金”于指定医院用于治疗。
入院时情况:查体: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5次/分,律齐。
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双下肢无水肿。
心脏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直径约8mm室水平左向右分流,三尖瓣少量反流,肺动脉瓣少量反流。
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
治疗经过:入院后2008年11月19日在基础麻醉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中见室间隔缺损直径7mm,置入直径12mm封堵器,手术成功,术后予以静脉输液预防感染,口服药物抗血小板治疗。
出院时情况:精神饮食佳,穿刺口(2mm)已结痂愈合。
心脏听诊杂音消失。
查血常规正常。
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恢复情况可。
出院注意事项:注意休息,避免受凉。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复查心脏彩超,以后每5年复查心脏彩超。
睡眠时避免左侧卧位。
出院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天一次,持续服3个月。
备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适应症:膜部缺损左室成人直径3mm-15mm,儿童。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和临床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和临床诊断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确定先天性心脏病的过程中能否发挥重要的临床作用。
方法通过对54例出现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的心脏进行了结构和关联方面的整体检测。
结果 54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发现心脏问题的胎儿中,有46例已经确诊出现心脏问题,而其中单心房、单心室出现问题6例,出现法乐四联症有10例,大动脉转位4例,出现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有6例,出现三尖瓣下移或者畸形情况有4例,出现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有2例,而左心室发育不良2例,心肌肥厚4例出现,单纯室间隔缺损问题有8例,卵圆孔过大有4例,主动脉狭窄的情况是2例,肺动脉狭窄的情况出现2例。
合并心外畸形的情况高达20例,其中脊柱裂问题有6例,双侧脑室扩张、脑积水的情况是6例,颈淋巴管囊肿有2例,无脑儿2例,胸、腹壁缺损4例。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时十分有价值的检查诊症技术,能够尽早的对胎儿的问题进行检查,提前了解胎儿畸形的情况,从而可以为临床正确的处理各种情况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139-02目前我国小孩出现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情况在逐渐的增加,到现在,新出生的孩子的死亡原因中占据最大比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经过研究发现,胎儿畸形的情况能够尽早发现尽快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大大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1]。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临床中新生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的结果进行随访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研究中,所有的病例都是经过了超声方法筛查出可能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的胎儿和初生的婴儿,总共8例。
其中还未初生就检测出心脏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有3例,已经出生,检测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有5例。
因此在统计的过程中各种差异性的情况并没有全部包含在内,P>0.05具有可比性。
先心心脏彩超模版

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左右心腔轻度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壁厚度及运动正常。
右冠状动脉明显增宽,开口内径mm,最宽处内径mm,呈瘤样改变。
瘘口位于右心房,直径约mm。
房、室间隔回声完整。
各组瓣膜形态与运动无明显异常。
肺动脉轻度增宽。
主动脉弓降部无异常。
多普勒检查:右冠状动脉血流信号增强提示流量增大。
于右房内探及以舒张期为主的双期分流性血流。
三尖瓣少量返流,估算肺动脉收缩压约mmHg。
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左房瘘左心腔轻度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壁厚度正常,运动幅度增大。
右冠状动脉增宽可视长度明显增加,血管开口内径mm,最宽处内径mm呈瘤样改变,远端沿后房间沟上行,在房间隔的左房侧与左房相通,瘘口直径约mm.。
房、室间隔回声完整。
各组瓣膜形态与运动无明显异常。
肺动脉轻度增宽。
主动脉弓降部无异常。
多普勒检查:右冠状动脉血流信号增强提示流量增大;在左房内探及以舒张期为主的双期分流性血流。
二尖瓣少量返流。
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左心腔轻度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壁厚度正常,运动幅度增大。
右冠状动脉增宽可视长度明显增加,血管开口内径mm,最宽处内径mm,呈瘤样改变,远端与右室相通,瘘口直径约mm,位于右心室隔面(或间隔侧),距离三尖瓣环约mm。
房、室间隔回声完整。
各组瓣膜形态与运动无明显异常。
肺动脉轻度增宽。
主动脉弓降部无异常。
多普勒检查:右冠状动脉血流信号增强提示流量增大;在右室内探及以舒张期为主的双期分流性血流。
三尖瓣少量返流,估算肺动脉收缩压约mmHg。
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右流出道瘘左心腔轻度增大,右室流出道偏宽。
室间隔与左室壁厚度正常,运动幅度增大。
右冠状动脉近心段增宽内径达mm,与右室流出道相通,瘘口直径约mm,距离肺动脉瓣环约mm。
房、室间隔回声完整。
各组心瓣膜形态与运动无明显异常。
肺动脉轻度增宽。
主动脉弓降部无异常。
多普勒检查:右冠状动脉血流信号增强提示流量增大;在右室流出道内探及以舒张期为主的双期分流性血流。
心梗的心脏超声与介入影像检查

心梗的心脏超声与介入影像检查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肌缺氧、坏死的疾病。
心脏超声与介入影像检查在心梗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脏超声与介入影像检查在心梗中的应用。
一、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一种无创、无放射线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对心脏进行成像,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梗死的程度和范围。
心脏超声可以分为经胸超声和经食管超声两种方式。
经胸超声是最常见的心脏超声检查方式,它通过在胸壁上涂抹凝胶的超声探头对心脏进行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它观察心脏的结构,包括心脏的大小、心腔的大小、心脏壁运动情况等。
同时,经胸超声还可以检查心脏的血流情况,包括心室收缩和舒张时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等。
经食管超声是一种较为深入的心脏超声检查方式,它通过将超声探头插入食管中对心脏进行检查。
相比于经胸超声,经食管超声可以提供更清晰和详细的心脏影像,特别是对于后壁心肌的观察更为准确。
但是,由于插入程度较深,对患者来说可能会不太舒适。
二、介入影像检查介入影像检查是指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诊断。
常见的介入影像检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支架植入。
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在患者的动脉中注入造影剂,然后使用X光来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部位,有助于医生判断冠脉是否堵塞。
根据造影结果,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血管支架植入等治疗措施。
血管支架植入是一种介入手术,在狭窄的血管内放置一个腔状金属支架,以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
通过影像引导,在患者体内进行血管支架植入时可以准确地定位和放置支架。
三、心脏超声与介入影像检查的结合应用心脏超声与介入影像检查在心梗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相辅相成。
心脏超声可以用来初步判断心肌梗死的位置和范围,并观察心脏功能是否受损。
而介入影像检查则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冠脉狭窄情况,为接下来的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心脏超声与介入影像检查也可以用来评估治疗效果。
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相关心律失常分析

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相关心律失常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相关心律失常发生及转归情况。
以加强对术后心律失常的防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8月先心病介入治疗246例。
术后心律失常发生及转归情况。
结果220例封堵成功,23例球囊扩张术成功。
术后共新发心律失常49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9%。
其中窦性心动过缓2例。
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共31例。
房性心动过速2例,房室传导阻滞11例。
其中8例为1度及2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
1例为2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双束支传导阻滞,5例单纯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
结论:心律失常是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但大多较轻微,往往无需特殊治疗而恢复。
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是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较严重并发症,其危险性较大,需积极药物治疗。
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先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1引言近年来,随着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与介入治疗适应证的不断拓宽,有关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相关心律失常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仅就先心病介入治疗相关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治疗与预防措施作一简要分析。
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2009年9月-2010年8月先心病介入治疗246例。
室间隔缺损封堵68例,房间隔缺损封堵88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66例,肺动脉狭窄24例。
所有病例均为左向右分流,经心脏彩超及手术中确诊。
2.2治疗方法:对室间隔缺损、房间隔及动脉导管未闭共222例皆行封堵治疗。
24例肺动脉狭窄行球囊扩张术。
2.3结果220例封堵成功,23例球囊扩张术成功。
术后共新发心律失常49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9%。
其中窦性心动过缓2例。
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共31例。
房性心动过速2例,房室传导阻滞11例。
其中8例为1度及2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
1例为2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双束支传导阻滞,5例单纯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研究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研究摘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大部分能够恢复身体正常状态,对未来的生长和发育并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能够胜任普通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识别准确度得到了较高程度的提升。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提高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率方面,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效果确切,推广意义显著。
因此,患儿必须及时接受诊治以免失去手术的机会,所以尽早识别和发现心性心脏病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恢复,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从而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
基于此,本文分析和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步骤、临床价值。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引言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常用的心脏检查手段,该检查不仅能够了解胎儿的心腔结构、心脏波动等情况,同时还能够了解其心脏的功能,心脏的形态,另外该检查还能够显示胎儿心脏血流变化,掌握其血液流动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心脏疾病,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目前,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心脏彩超多普勒超声已成为临床检查心脏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
心脏彩超多普勒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完全无创的检查方式,具有其操作简单、实时性、直观性等特点,同时也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
通过摄像探头,医生能够在屏幕上清晰观察到患儿心脏的各个结构。
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运用心脏彩超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能够看到残留的孔洞以及通过该孔的血流;能看到瓣膜的增厚、开口减小及通过该瓣口的高速血流;心脏结构左、右及前、后位置上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血流路径的改变;异常位置的心脏伴发的各种畸形等。
而通过对这些图像的观察以及数据的分析,可以很好地反应患儿病情,并作出判断,并为患儿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客观的信息。
随着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在幼儿阶段通过心脏手术能够得到彻底的根治,对少数复杂性的心脏病需要在婴幼儿期进行姑息手术,为今后实施根治手术创造条件。
心脏彩超的临床应用

心脏彩超的临床应用心脏彩超的临床应用一、简介心脏彩超是一种非侵入性、无副作用的医学检查技术,通过超声波成像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监测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彩超的临床应用。
二、心脏彩超的基本原理1、超声波成像原理心脏彩超利用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通过探头发出声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心脏图像。
2、彩色多普勒超声原理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通过接收心脏中血液流动的超声回波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后以彩色图像形式显示血液流动的速度和方向,从而评估心脏血流动力学状态。
三、临床应用1、常规彩超检查常规彩超检查是对心脏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包括心脏壁运动、心脏腔大小、心脏瓣膜功能、室间隔缺损等方面的评估。
2、心脏功能评估心脏彩超可以评估心脏各腔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包括心室射血分数(EF)、心室壁运动异常等。
3、心脏瓣膜疾病评估心脏彩超可以评估心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等瓣膜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4、心肌病评估心脏彩超可用于心肌病的诊断和监测,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5、先天性心脏病评估心脏彩超可以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监测,包括心脏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6、冠心病评估心脏彩超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监测,包括心肌缺血、冠脉动脉狭窄等。
7、结构性心脏病评估心脏彩超可用于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断和监测,包括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畸形等。
附件:本文档附带心脏彩超检查示例图像。
法律名词及注释:1、超声波成像原理:指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来产生图像的技术。
2、多普勒效应原理:指当声波与移动物体相互作用时,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3、心室射血分数(EF):指每次心脏收缩时心室射出的血液占心室内总血液容积的百分比。
用于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治愈率有着重要意义。
我科2010-2012间为28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4-52岁。
均经过临床、心电图、X 线胸片、心脏彩超检查证实,室间隔8例,房间隔10例,动脉导管10例。
所有病例均经过B超确诊。
2.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d-7d。
3.护理体会3.1 术前护理术前3d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0.1g/d,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如胸片、心脏彩超、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备皮,预防穿刺处感染,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全麻患儿术前禁食6h,禁饮4h,局麻者可进流食,进入导管室前排空大小便,肌注术前用药。
3.2 术后护理3.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入住监护室,全麻患儿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至清醒,派专人守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立即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心电图、心率、心律的变化。
鼻导管吸氧1.5L/min,一般为6h,氧饱和度在95%以上,观察有无发绀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对于哭闹不止的患儿,护士要细心、耐心,可采用抚摸、讲故事、给其玩具等让其平静。
也可用5%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剂量为1ml/kg,以防出血。
3.2.2 穿刺处出血观察与护理病人在术后使用肝素以及手术对血管的损害,有出血的可能,术后穿刺处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压迫止血时,松紧要适度,密切观察伤口局部有无出血,肿胀,观察术后侧肢体的颜色、温度、感觉、比较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向患者强调术后严格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制动6h,卧床12h,绷带加压包扎24h,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做好生活护理,大小便在床上进行。
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6-24T08:35:58.05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5期作者:赵伟王涛[导读]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及现实意义。
方法新生儿心脏彩超作为常规检赵伟王涛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合肥230000【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及现实意义。
方法新生儿心脏彩超作为常规检查项目,选择我院新生儿科在2020年6月— 2021年10 月期间收治的3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320例新生儿完善心脏彩超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20例患儿中189例心脏彩超有异常,占59.06%;其中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最多见,共153例,发生率为46.97%、构成比为80.95%;复杂及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发生率为11.56%、构成比为19.57%。
结论新生儿心脏彩超检出异常者主要以预后较好的单纯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常见,复杂及严重占有一定的比例。
采用心脏彩超检查项目进行筛查和临床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尽早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及时进行干预提供保障。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新生儿;筛查在我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 是由于心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障碍引起的,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之一,是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
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被广泛运用,通过该方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3]。
目前心脏彩超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对我院新生儿科320例新生儿完善心脏彩超检查进行相应的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本次研究的320例新生儿,入院主要诊断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发绀查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等。
先天性心脏病 ASD 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右心结构改变及安全性

先天性心脏病 ASD 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右心结构改变及安全性发表时间:2018-08-23T13:58:43.6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作者:何鹏刘桂良王耀菊(通讯作者)[导读] 先天性心脏病ASD患儿采取介入封堵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其右心结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患儿经过介入封堵治疗后右心结构变化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纳入的35例先天性心脏病ASD患儿,均经过介入封堵治疗后,利用心脏彩超观察患儿右心结构变化,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后一个月、三个月以及六个月的RVOT、RVD、RAD以及PA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有5.71%,其中瓣静脉膜关闭不全2.86%,心律失常2.86%。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ASD患儿采取介入封堵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其右心结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保障患儿身心安全,为预后提供保障。
【关键词】介入封堵术;先天性心脏病;右心结构;房间隔缺损【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46-02 先天性心脏病ASD属于先天性畸形中常见类型,主要是指胚胎期间构成心房间隔的相关组织发育不全造成,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00%左右,已成为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疾病,受到临床广泛关注[1]。
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完善与发展,儿童期先天性ASD检出率明显提升,若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病情,同时促进患儿正常生长发育,保障其身心健康[2]。
因此我院展开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纳入的35例先天性心脏病A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ASD患儿右心结构的影响及安全性,现作出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纳入的35例先天性心脏病ASD患儿,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16岁,平均年龄(8.1±2.2)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gs2 1,o1, o 4 uut02V 10 N . . 2
表 1保 守 组3 例病 惠的血 淀粉 酶含 量 (代 表 入院 天数) 8 d
院收 治的4例妊娠合 并急性胰腺 炎患者为研究对 象 ,将其分为 两组一 6
周 ,保证足月生产。
保守 治疗 组与非保 守治疗组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旨在研
心脏彩超监测及评价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
蔡 俊 红
( 河南省濮阳县人民医院彩超 室,河南 濮 阳 4 7 0 ) 5 10
【 要】 目的 通过 心脏 彩 超技 术 对先 天 性 心脏 病 治疗过 程 的 全程 监 测来 综合 评价 心 脏彩 超 对先 天性 心 脏病 介 入治疗 的应 用价 值 分析 。方 摘 法 在进 行介 入治 疗 前 ,通过 心脏 彩 超 进行 诊 断并 筛选 6 4例 先 天性 心脏 病 患者 ,其 中室 间隔 缺损 患 者 3 O例 ;房 间隔 缺损 患 者 1 ;动 8例 脉 导 管未 闭合 患者 1 例 。结 果 进行 介 入 治疗 的 患者 中,有 6 例 患 者手 术成 功 ,封 堵器安 置 良好 ,术后 6个 月复 查并 无残 余血 液 分流 。 6 1
急性胰腺炎时 ,尽量选取保守治疗 ,尽可能地增大新生儿的存活率 。 参 考文 献
【] 秦敏 , 1 朱丽 萍, 周冰 华 , . 海 市 19 至2 0 年妊 娠 合 并 外科 急 等上 9 8 06 腹症 死 亡病例 分析 [ 冲 华 妇产 科杂 志, 0 , (2:1—1. J ] 2 8 51) 27 4 0 3 7
究 降低妊娠 合并急性胰腺炎致死率 的方法 。
2结
果 非保 守治疗 组8 患者 中出现2 产妇死 亡与3 胎儿死 亡。保 守 例 例 例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我 院在2 0 年6 0 5 月份 至2 0 年5 份收 治4 例妊 娠合 并急性 胰腺 08 月 6 炎患者 ,均属 单胎妊娠 。早期 妊娠 、中期妊娠 、晚期妊 娠各6 例、2 4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发现非保守治疗组8 例患者中出现2 例产妇死亡与
3 例胎儿死亡 ,保守治疗 组未出现死亡病例 ,无畸胎 ,3例病 患在 治疗 8
后82d ~9 内得到痊愈 。故而 ,首先要加强孕前对胆石 症的治疗 ,孕后产 妇应注意少摄入高脂食物,避免患上高血脂疾病。在临床治疗妊娠合并
对 4 例患 者进 行 临床观 察与 检测 。临 床表 现为腹 痛 ,3 例患 者 6 8 出 现剧 烈呕吐 ,3 例患 者 出现肩背 及腰 部放射 痛 ;彩超检 查 显示3 2 9
康生长 ;但是在 另一方面 ,这种情况易于引发孕妇营养过剩 ,患上高血 脂疾病与胆石症 ,这两种疾病易于引发妊娠合 并急性胰腺炎。此并发症
【】 李冀 , 伟 鹏 , 3 杨 肖洪彬 , 清 热凉 血法 ( 角地 黄 汤 加 味) 疗 过 等. 犀 治
敏 性 紫癜 的抗过敏 、抗 变态反 应实 验研究 [ _ J 中医药 学报 , 0 , ] 2 9 0
3 ()14 18 23:2 -2 .
胎心胎 动 ,及时供 给吸氧 ,使用地 塞米松促进胎儿 肺脏的发育成 熟 , 对于 出现早产征兆 的孕妇要静脉滴 注硫酸镁 以控 制子宫收缩 ,延 长孕
例 、 l例 。4 例病患 中初产 妇为3例 ,经产妇 1例 。4 例患者的化验 6 6 6 0 6 结果显示 :2 例患者有肝 脏胆管结石病 史 ;3例患者 患有高血脂症 ;4 8 例 患者有 胆管 结石病 史 ;另 外2 例患者 起初误 诊为急性 胆囊炎 ,在入 院后经抗 炎支持治疗确诊 为急性胰腺炎 患者 有2例 患者在急性胰腺 3 炎病发前半天 内曾暴饮 暴食 。 1 . 2诊断方法
治疗组未 出现死亡病例 ,无畸胎 ,3例病 患在治疗后 8 9 内得到痊 8 — 天 2 愈 。保守组3例病患 的血淀粉酶检 测结果见 表l 8 。 3讨 论
伴随社 会的进步与物资的丰富 ,人们越来越重视孕期的保养 ,这种
现象一方面提高 了孕期质量,保 障了孕妇的身体健康 ,促进 了胎儿的健
【 】 Ru s Sigi Pe n n y o to n p t msrq iig 2 soL,t l zKE.r g a c uc mei ai e ur e t e n
p rt a n t t nJ J t F t d 0 98 () 6 —6 . ae r uri [ .Ma m e l e l io ] e a Me , 0 , 6: 4 1 7 2 4 1
的发病概率虽低,但致死率却很高 。调查发现 ,此种并发症常 发干妊娠 中晚期 ,但是在妊娠期的不同阶段均会 出现。妊娠合并急性 胰腺炎 的诊 断难度相对较高,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二的患者被误诊 ,常见 的误 诊病类为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急性胆囊炎或者妊娠期剧 烈呕吐等
】合并急性胰腺 炎患者 ,对其 临床 6
患 者入 院时其含量 多于5 0UL,记录血 淀粉酶 检测结 果 ,统计 3例 0I / 8
接受保守 治疗患者 的含量变 化。 1 _ 3治疗 方法 非保 守治疗 :对 非保守 治疗组 的8 病患进行 术前 准备 ,在 患者 例 人 院 1h 2 内进行 剖 宫产 ,同时清理腺 周的坏死 组织 。与此 同时 ,针对 患胆石症的孕妇 ,采取手 术治疗 。 保 守 治疗 :针对 保 守治疗 组 的3 例病 患 ,首先 进行 禁食水 、抑 8 酸 、抗 炎、 胃肠 减压 、抑 制腺体分 泌与止痛 ;医护人员 要密切 关注 ]
例 患者 出现胰 腺 轮廓扩 张 ,这 部分 患者 中2 例表 现为 合并 胆石症 , 8
1例 出现胰周 渗 出 。进 行 白细胞计 数 ,发现 3例 患者 的 白细胞含 量 l 5 超过1 0×1 ,峰 值达 l.X1’ 。血淀 粉酶检 测结果表 明 ,4 例 0/ L 7 0/ 4 L l